五官科护理常规
耳鼻咽喉科疾病护理常规

耳鼻咽喉科疾病护理常规
1.保持通风和温度适宜:保持病房空气流通,通风清新,温度适宜,
避免过热或过冷。
2.控制感染源:切断病情传播的途径,减少交叉感染,患者及家人应
做好手卫生,勤换洗衣物等。
3.饮食调理:可以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
刺激和过硬食物,多饮水,补充维生素。
4.合理用药: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滥用抗生素等药物,避免自行调
整剂量和服用时间。
5.咽喉部护理:保持嘴巴及牙齿的清洁,定期漱口,避免刺激性的食
物或饮料,注意保持喉部湿润。
6.耳部护理:避免嘈杂的环境和刺激性的化学物质,注意保持耳道清洁,避免用尖锐物品清理耳垢。
7.鼻部护理:保持鼻腔的湿润,可以使用盐水鼻涕软化剂来清理鼻腔,避免频繁用力擤鼻子。
8.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
度使用声带,注意人体保暖。
9.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规律锻炼,通过保持健康的生
活方式来增强身体免疫力。
10.心理疏导:医护人员要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给予心理支持和
安慰,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以上为耳鼻咽喉科疾病的护理常规,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康复。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护理措施仅仅是辅助治疗手段,还需要结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来进行综合治疗。
对于不同的耳鼻咽喉科疾病,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耳鼻咽喉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耳鼻咽喉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 .患者入院后送至指定床位,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和
有关制度,介绍主管医师、护士。
嘱患者注意休息,病室内经常保持整洁、安静、空气疏通,
降低噪声,温湿度适宜。
2. 新入院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2次,连续3日。
体温在37.5℃以上者,每日测3次;体温在38℃—3 8.9℃,每日测4次;体温达39℃以上者,每4小时测1次;
待体温恢复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1次。
手术当日测体温三次,
连测3日。
每日记录大便1次。
体重入院时测量1次。
3. 按医嘱进行分级护理。
4. 协助做好心电图、胸部透视及耳鼻喉科常规检查。
入院后次晨留取大小便标本,空腹抽血送常规化验检查。
5. 经常巡视病房,及时了解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
睡眠等情况,按医嘱给予相应饮食,注意饮食宜忌粗硬、辛辣、刺激性食物,做好专科护理。
6. 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耳部内外红、肿、热、
痛的程度和耳道分泌物色、质、量、气味,以及听力障碍,
耳鸣等症状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若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
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鼻科观察患者头痛的性质、部位、程度,鼻腔分泌物色、质、量、气味的变化;以及鼻腔出血、
破溃、嗅觉等情况。
7. 按医嘱准确给药,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和反应,做好记录。
8. 手术患者,做好手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9.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10. 做好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
五官科护理常规范文

五官科护理常规范文一、眼科护理眼科护理是对患者眼睛进行护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进行眼科护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眼睛清洁:使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清洁眼睛,可以去除污物和病菌,保持眼睛的清洁和舒适。
2.眼睛按摩:定期对患者进行眼部按摩,可以促进眼睛的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疲劳和酸痛。
3.护眼用品:给患者提供护眼用品,比如防蓝光眼镜、太阳镜等,可以减轻眼睛对有害光线的刺激。
4.饮食调理: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增加眼睛所需的维生素和营养物质的摄入,有利于眼部健康。
二、耳鼻喉科护理耳鼻喉科护理是对患者耳鼻喉部位进行护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进行耳鼻喉科护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鼻腔护理: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以清除鼻腔内的病菌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耳朵清洁:使用湿纸巾或棉签轻轻擦拭耳朵外部,不要插入耳道,以免刺激耳膜或引起感染。
3.喉部保湿:给患者提供适量的水分,保持喉部湿润,减轻喉痛和干燥感。
4.声音保护:提醒患者避免用力说话或大声喊叫,注意保护嗓子,避免喉部损伤或过度疲劳。
三、口腔科护理口腔科护理是对患者口腔进行护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进行口腔科护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口腔清洁:患者应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进行口腔清洁,保持口腔整洁和健康。
2.牙龈按摩:使用牙龈按摩器进行牙龈按摩,可以刺激牙龈血液循环,促进牙龈健康。
3.牙齿保护:提醒患者避免咬硬物、咬指甲等不良咀嚼习惯,避免造成牙齿损伤和牙龈炎症。
4.定期复诊:鼓励患者定期到口腔科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口腔疾病,预防口腔问题的发生。
四、牙科护理牙科护理是对患者牙齿进行护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进行牙科护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牙齿清洁:患者应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和牙间刷进行牙齿清洁,清除牙齿上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预防龋齿和牙周病。
2.牙齿修复:及时进行牙齿修复,比如补牙、镶牙等,保持牙齿的完整和健康。
3.牙周护理:使用牙周护理器具进行牙龈按摩和牙龈护理,预防牙龈炎症和牙周病的发生。
耳鼻喉科一般护理常规

耳鼻喉科一般护理常规一、病室环境:1、保持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美观,空气新鲜。
2、根据病证性质,调整适宜的室内温湿度。
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人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三、入院介绍:1、介绍主管医生、护士、主任、护士长,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设施及使用方法。
3、介绍住院制度及作息时间。
四、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
舌苔脉象。
2、新病人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3天。
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正常后连测3天。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h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直至正常后3天。
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手术病人术前一日,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7、手术后病人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测3天。
8、手术当日上手术前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并记录在体温单相应栏内。
9、手术当日、术后3天,至少每日晨测血压1次或遵医嘱执行。
10、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至少每日测4次。
五、每日记录大便次数一次,3日内无大便或大便次数多者,及时通知医师。
六、每周测体重、血压各一次,或遵医嘱执行。
七、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八、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九、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神志、面色、舌脉、耳部症状等变化,并做好护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保持伤口敷料保清洁、干燥,发现浸脱落等情况及时处理,或报告医师。
3、及时了解患者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护理记录。
十、遵医嘱正确使用内服外治药物,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宣教。
十一、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十二、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配合治疗。
十三、根据患者病情,向患者或家属做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耳鼻喉护理常规健康教育

鼻出血护理常规1、安慰患者,使之镇定,必要时赋予镇静剂。
2、估计出血量,血压过高者遵医嘱赋予降压药。
3、出血时采取坐位,将血液吐入弯盘中;不出血时采取半卧位;鼻部冷敷和遵医嘱使用止血剂;休克者取侧卧位。
4、对初诊者采取简易止血法,如指压法、棉片止血法。
5、做好鼻腔填塞和后鼻孔填塞的准备。
6、饮食:赋予温凉的半流食或者流食,禁食烫热食物。
7、保持大便通畅。
8、防止患者低头、打喷嚏、用力咳嗽和攥鼻。
9、做好口腔护理。
10、注意有无原发病。
健康教育1、告知患者勿将血液咽下,避免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呕吐。
2、避免咳嗽、喷嚏、可做深呼吸,用舌顶上腭,以免填塞物脱落。
3、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受凉。
4、多饮水,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5、血压高者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激动。
6、填塞物取出后注意勿用力挖鼻、擦鼻。
鼻、鼻窦恶性肿瘤根除术后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1)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积极配合。
(2)术前备皮,剪鼻毛、男性剃胡须。
(3)术前6小时禁食水。
2、术后护理(1)全麻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切口渗血。
(2)保持呼吸通畅,患者头偏向一侧,随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
(3)术后3--5天取出口腔内填塞物,做好口腔护理。
(4)加强营养,赋予高热量流质饮食。
(5)术后7天拆线。
健康教育1、恢复期练习张口活动,防止翼腭窝瘢痕增生及挛缩。
2、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
3、遵医嘱进行放疗或者化疗。
4、定期复查。
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使之对疾病有正确认识。
(2)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及时纠正贫血。
(3)提供舒适,减轻不适。
2、术后护理(1)体位:全麻未清醒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全面清醒4--6小时后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度。
(2)密切注意出血情况。
(3)先后鼻孔填塞12小时后如无鼻腔出血,局部可用液体石蜡,以利于抽纱条时减少出血,减轻患者痛苦。
(4)观察鼻腔前端的后鼻孔纱球丝线是否有松脱现象,口腔端有无断裂,严防后鼻孔纱球脱落、阻塞咽喉而引起窒息。
五官科专科护理操作规程

五官科专科护理操作规程一、前言五官科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专科,主要负责眼、鼻、耳、咽喉等五官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专科护理是五官科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合理的护理操作规程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本文将就五官科专科护理操作规程进行详细介绍。
1.术前准备(1)核对患者身份,确认手术部位。
(2)术前嘱患者冲洗口腔,进食禁忌的患者要空腹。
(3)清洁手术室及其设备,准备所需物品和器械。
(4)术前讲解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解开患者的疑惑。
2.术中操作(1)建立良好的沟通与配合关系。
(2)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准备工作,如瞳孔扩大、眼球固定等。
(3)协助医生操作手术器械,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4)掌握手术器械的灭菌与保养方法。
3.术后护理(1)观察患者意识、血压、脉搏、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检查手术部位有无出血、浮肿、红肿等情况。
(3)适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
(4)掌握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提前预防和处理。
4.日常护理(1)监测眼压、听力和耳道清洁。
(2)协助医生进行各种常规检查,如眼底检查、喉镜检查等。
(3)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4)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5.特殊护理(1)应用冷敷或热敷进行眼部护理。
(2)进行眼球按摩或眼底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3)协助医生进行眼科手术,如白内障手术等。
(4)帮助患者戴眼镜或助听器,保持视听功能。
三、操作要点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保证术中器械的无菌。
2.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轻柔、细致,尽量减少对患者的不适感。
3.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4.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关系,尊重患者的隐私。
5.保持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密切配合医生的工作。
四、总结五官科专科护理操作规程是五官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合理的护理操作规程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操作规程中的一些要点,如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注意细致轻柔的操作、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五官科专科护理操作规程

五官科专科护理操作规程一、冲洗结膜囊法操作规程操作前准备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剪指甲),戴口罩、帽子。
2.评估患者:眼睑及结膜有无充血、水肿、疼痛、有无创口、有无近期手术史、有无角膜溃疡、穿孔或眼球穿通伤,有无翻眼皮禁忌证。
3.物品准备:治疗盘、治疗巾、医嘱执行单、冲洗液(0.9%生理盐水或2%碳酸氢钠冲洗液)、丁卡因、洗眼壶、受水器、消毒棉签、污物桶。
4.环境准备:温湿度适中、安静整洁,光线适宜。
操作方法与程序1. 将病人携带至眼科治疗室,病人平卧于诊断床上或取舒适座位。
2. 备齐用物,核对床号、姓名、腕带、性别、患眼、解释取得配合。
3. 头略后仰并向患眼微倾,洗眼侧颈部铺上垫巾,眼部有分泌物或眼膏者,先用棉签轻轻擦去。
4. 先点滴麻药1-2滴,以减轻不适症状。
5. 让患者协助把受水器紧贴冲洗侧的颊部。
6. 操作者右手持洗眼壶先冲洗眼睑及周围皮肤。
7. 剪完睫毛后用抗生素眼药水冲洗术眼。
8. 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掰开上下眼睑暴露结膜囊冲洗,嘱患者尽量睁开眼睛并上下左右转动眼球,再翻转上下眼睑冲洗,然后用消毒棉签擦干眼睑,取下受水器。
9. 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嘱咐不要揉眼,再次核对患眼,询问需要整理床单位。
10.整理用物,按废物分类正确处理。
二、剪鼻毛法操作规程操作前准备1.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剪指甲),戴口罩、帽子2. 评估患者:评估患者年龄、病情、心理状态合作程度、鼻腔清洁度、女性生理期、解释操作目的取得配合。
3. 物品准备:消毒弯盘、弯头小剪刀、金霉素眼膏、无菌棉签、纱布、额镜、裂隙灯、污物桶。
4. 环境准备:清洁安静、光线温度适宜。
操作方法与程序1. 携用物至治疗室,核对床号、姓名、性别、腕带及手术侧鼻腔,解释并取得合作。
2. 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
3. 护士坐于患者的对面,额镜对光,灯光焦点集中在一侧鼻孔。
4. 用棉签清理鼻孔,涂金霉素眼膏于弯剪刀上。
5. 左手拇指将患者鼻尖轻轻抬起。
五官科护理常规

眼科疾病护理常规眼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评估要点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全身情况。
2.评估患者心理。
3.评估患者自理能力及有无跌倒坠床风险。
(二)护理要点1.根据病情安置床位,感染患者需隔离放置,防止交叉感染。
2.遵医嘱给予眼液。
3.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4.对危重患者及生活不能自理者,要做好基础护理及日常生活护理。
(三)指导要点1.指导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忌辛辣刺激饮食。
2.做好出院指导,药物用法及复诊时间。
3.疾病应注意事项。
4.安全指导。
外眼手术护理常规(一)评估要点1.评估有无焦虑、恐惧情绪及其程度。
2.观察用药后反应和疗效。
3.观察生命体征,血糖是否偏高。
4.评估患者自理能力及有无跌倒坠床风险。
5.评估睡眠、饮食、大小便状况。
6.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是否松脱、移位。
7.评估术后疼痛性质和程度。
(二)护理要点1.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思想顾虑及紧张心理。
2.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眼液。
3.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1次,必要时测血压、血糖。
4.全麻者按全麻术后患者护理常规。
5.根据手术的要求给予卧位,双眼包扎或卧床休息者,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
6.伤口剧烈疼痛的患者,应检查绷带包扎是否过紧,有无眼压增高现象,并报告医生。
7.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术后患者应与感染患者隔离。
8.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而致伤口裂开或前房积血,影响伤口愈合,必要时服缓泻剂。
(三)指导要点1.手术名称、目的。
2.注意冷暖、防止手术前感冒咳嗽。
手术前做好个人卫生。
3.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安全指导,术后注意事项指导。
4.出院前教会患者点眼液及涂眼膏的方法。
5.定期复查。
内眼手术护理常规(一)评估要点1.评估有无焦虑、恐惧情绪及其程度。
2.评估有无眼部疼痛,疼痛的性质。
3.观察用药后反应和疗效。
4.观察生命体征,血糖是否偏高。
5.评估患者自理能力及有无跌倒坠床风险。
6.评估睡眠、饮食、大小便状况。
7.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是否松脱、移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科手术护理常规【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手术名称及简单过程、麻醉方式、术前准备的目的及内容、术前用药的作用,并向患者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需要的医疗处置,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解除顾虑,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2、常规专科检查项目:听力学检查(纯音测听、鼓膜贴补试验等)、咽鼓管功能检查、颞骨高分辨CT、核磁等。
3、备皮范围:术耳周围5-7厘米,需耳道植皮者应首选左侧大腿皮肤,范围是上起腹股沟,下至膝关节内侧面的2/3。
【术后护理】1、全麻术后护理常规,全麻患者清醒后,去枕平卧位4-6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发生窒息。
2、头偏向健侧,患耳朝上,切忌勿过度搬动患者的头部。
3、严密观察患者有无面瘫、眼震、头晕、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4、注意观察术耳出血情况,必要时可加压包扎,如渗血较多,及时报告医生,保持敷料清洁,一般术后72小时更换外部敷料。
5、大腿植皮区,伤口要保持清洁,一般不予换药,待愈合后干痂自行脱落。
如敷料松脱应清洁创面,敷以凡士林纱布,然后纱布绷带包扎。
6、为尽量减少咀嚼运动,利于局部休息,促进创口早愈,术后当日进半流质或软食,3天后酌情进普食。
7、遵医嘱应用抗生素、维生素类以及营养神经类药物。
8、预防感冒,防止术后伤口感染,保持咽鼓管通畅。
化脓性中耳炎护理常规【术前护理】1、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促进食欲,增强机体抵抗力。
2、鼓膜穿孔未治愈以前,不宜游泳。
淋浴或洗头时用干棉球塞入双耳内,防止污水进入耳内,引起或加重中耳的感染。
3、不要捏住双鼻翼用力擤鼻,而应该捏住一侧鼻翼后慢慢擤。
以避免擤鼻时用力出气,压力过大通过咽鼓管使耳内气压发生很大的变化造成鼓膜凹陷、穿孔。
4、耳部滴药应注意:如果耳内流脓要先用棉签蘸3%双氧水将外耳道及耳内的脓液清洗干净后,再滴消炎药。
滴药后用手将耳廓的上方向上提,拉直外耳道再将药液滴入耳内,有利于药液充分进入耳内,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术后护理】1、饮食:伤口未拆线前进软食,不吃带骨刺、硬性食物和刺激性辛辣食物,避免引起咳嗽、打喷嚏及咀嚼时牵拉耳部伤口,引起疼痛和出血。
2、体位:术后当天取健侧卧位,伤口不要朝下,避免局部受压引起伤口出血。
手术后第一天,病人无其他不适,可起床活动或下床活动。
3、手术后如出血现眼睑闭和不全、鼻唇沟消失、嘴角歪向一侧、流涎等面神经瘫痪症状,眩晕、眼震、恶心、呕吐等迷路症状,多因手术后伤口充血、肿胀压迫面神经、听神经所致,应告诉医护人员及时及处理。
【出院指导】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积极治疗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发病。
2、1周后来门诊复查1次,以后每2周复查1次,连续1-2个月。
耳痛、耳内流脓要随时就诊。
3、耳内的痂垢不要强行挖去,应由于医生处理,以避免损伤已修补好的鼓膜。
4、未得医生允许,不要游泳,防止污水进入耳内再次引起感染。
5、淋浴或洗头后要及时擦干流入耳内的污水。
鼻科手术护理常规【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手术名称及简单过程、麻醉方式、术前准备的目的及内容、术前用药的作用,并向患者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需要的医疗处置,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解除顾虑,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2、常规专科检查:鼻窦CT(水平位+冠状位)、皮肤过敏试验、鼻阻力、鼻腔分泌物细胞涂片(EC、MC)。
3、备皮范围:剪双侧鼻毛,男性患者剃胡须。
【术后护理】1、全麻术后护理常规,全麻患者清醒后,去枕平卧位4-6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发生窒息。
2、勤巡病房,观察患者鼻腔渗血情况,嘱患者勿吞咽血液和分泌物,以观察出血量。
若出血量过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告知患者术后出现头痛或鼻腔少量渗血均为正常现象,可用冰袋冷敷前额,以减轻症状。
3、嘱患者应让分泌物充分流出,不可堵塞鼻孔,尽量避免打喷嚏、用力擤鼻涕、用力咳嗽等。
4、患者因术后鼻腔阻塞,张口呼吸,口腔粘膜干燥,故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协助患者用朵贝尔液漱口,每日3次。
5、遵医嘱抗炎、抗水肿、促分泌物排出治疗,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
6、告知患者纱条将于术后24~48小时抽出,纱条取出后次日进行鼻腔冲洗。
7、向患者解释鼻腔冲洗的目的及操作方法,协助并指导患者进行鼻腔冲洗,使患者熟练掌握正确的冲洗方法。
鼻衄护理常规1、心理指导保持镇静,不要惊慌,避免情绪紧张,因恐惧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而导致出血量增加。
2、饮食指导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诱发出血。
3、休息、活动指导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0-15度,头偏向出血侧,有利于血液流出,防止误吸血块引起窒息。
4、急救知识指导1)出血量少时,抬高头部,用拇、食指紧捏两侧鼻翼10-15分钟,冷水袋或冷毛巾敷于额部或后颈,使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目的。
2)出血量多时,需进行鼻腔填塞止血。
血液流入口腔时,尽量吐出,勿咽下,避免刺激胃部引起恶心呕吐,同时有利有于观察出血量。
5、行鼻腔填塞后指导1、避免咳嗽、打喷嚏。
想咳嗽、打喷嚏时,可做深呼吸、呵气,用舌尖顶上腭等动作来进行克制,以防止填塞物脱出。
2、双鼻腔填塞后,鼻腔通气受到影响,可经口呼吸,嘴唇外盖一湿润的纱布,以湿化被吸入的空气,预防口腔粘膜干燥。
3、不要随意拉扯暴露在鼻腔外的沙球丝线,防止沙球脱落引起窒息。
4、鼻腔填塞物拔除后仍需要继续使用1%呋麻液滴鼻,减轻鼻腔粘膜的充血、肿胀,保持咽鼓管通畅,预防中耳炎发生。
慢性鼻窦炎护理常规【术前护理】1、不吃刺激性、辛辣食物,以减少对鼻粘膜的刺激。
2、严重鼻塞时取半坐卧位,可减轻鼻腔、鼻窦粘膜充血、水肿,有利于鼻腔分泌物的引流,改善其通气功能。
3、严重鼻塞影响鼻腔通气功能时,可张口呼吸,睡眠时,在嘴唇上盖一湿润的纱布,湿化吸入的空气,以减轻口腔粘膜干燥引起的不适。
4、每次进食后用清水漱口,手术前1日用朵贝氏液漱口2-3次/日,以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及致病微生物,去除口臭,预防口腔感染。
5、手术前2周开始戒烟,避免受凉,预防感冒,防止烟雾致病微生物对鼻腔、鼻窦粘膜的刺激,加重局部的炎症反应。
6、滴鼻时,头部充分后仰或将头部悬于床沿,先滴血管收缩剂,使鼻腔粘膜血管收缩,待充血、水肿减轻后,再滴抗生素类滴鼻药,有利于抗生素药物能够充分地进入鼻窦,发挥治疗作用。
【术后护理】1、饮食:(1)术后当天进流质饮食。
(2)病情无特殊,术后第2天开始进清淡、易消化软食,不吃有骨头、要咀嚼的硬性食物,及辛辣刺性食物,避免牵拉、刺激伤口,引起疼痛、出血。
2、体位:取半卧位1-3天,减轻伤口周围组织的充血、水肿,有利于伤口分泌物的引流。
3、术后伤口渗血流入口腔后,要轻轻吐出,勿咽下,以免引起胃部不适,且便于观察伤口渗血情况。
4、术后2~3天,可能出现颌面部肿胀,多因术中刺激伤口周围的组织,引起局部充血、水肿所致,不需特殊处理,可逐渐自行减轻、消退。
肿胀明显时,也可以在术后24小时内,给予冷敷或冰敷面颊部,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其充血、水肿。
5、牙龈部有伤口的病人,拆线前不宜刷牙,避免影响伤口的愈合。
6、手术后7~10天,不擤鼻涕,避免引起伤口出血。
7、鼻腔内堵塞的纱条48小时后由医护人员逐渐取出,要注意:(1)不要随意拔除,以免引起伤口出血。
(2)鼻腔堵塞物如自行脱出,应告诉医护人员剪除,不要自行塞入,以免引起伤口感染。
(3)鼻腔堵塞影响鼻腔通气时,可采取张口呼吸。
嘴唇外可盖一湿润的纱布,湿化吸入的空气,以减轻口腔粘膜干燥。
8、用朵贝液漱口3~4次/日,连续5~7天,以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出院指导】1、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刺激鼻腔粘膜。
2、3个月内勿剧烈运动及过度兴奋,防止伤口出血3、继续滴鼻1~2个月。
4、预防感冒及上呼吸道,避免致病微生物刺激鼻腔、鼻窦粘膜。
5、半个月后来门诊复查。
有鼻塞、流脓鼻涕、伤口出血等到情况随时就诊鼻咽癌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1、按照放射治疗一般护理常规。
2、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护理:⑴皮肤反应:照射局部皮肤,经常出现湿性或干性脱皮甚至溃疡发生。
其处理参照放射治疗一般护理。
⑵腮腺和口腔唾液腺受到放射线的破坏,可出现长期口干,牙床血管萎缩,牙齿容易脱落。
若有牙病给予对症处理,在放射后一年不宜拔牙,以免引起骨髓炎。
平时多吃水果,服用清凉生津药物。
⑶粘膜反应:口腔、咽喉部粘膜发生放射性炎症,致病人咽下困难、咽痛。
除注意口腔护理外,尚可给清热、解毒、消炎等药物。
(二)对症护理:1、鼻塞:给2%麻黄素滴鼻。
2、头痛:给止痛片。
3、复视:可将患眼封闭,避免因复视而跌伤、碰伤。
4、眼睑不能闭合者,晚上用凡士林纱布将患眼遮盖,以免灰尘落入。
5、耳流脓,每日用双氧水洗耳。
6、有骨转移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免发生骨折。
(三)如有配合全身化疗或动脉插管化疗者,即按化疗一般护理常规。
(四)鼻咽癌大出血的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安定病人情绪,告诉患者切勿吞下,以免胃壁受到刺激而呕吐。
又会引起鼻咽紧张而出血,造成恶性循环。
2、患者应取平卧或半卧位。
3、注意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如有休克应取脚高头低位并准备好输液器。
4、少量出血给予2%麻黄素棉球堵塞。
大量出血立即通知医师给予鼻腔或鼻后孔纱条堵塞等处理。
5、按医嘱给各种止血针。
6、经多次保守疗法出血仍不止时,护理必须按照医嘱做好颈外动脉结扎术前的准备和术后观察。
扁桃体炎护理常规【术前护理】1、饮食:(1)咽部疼痛、吞咽困难者进流至饮食,每2小时1次,保证营养、热量的供给,有利与机体康复。
(2)高热时,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加速细菌毒素的排泄和防止脱水。
(3)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咽部引起不适,加重咽部粘膜及咽扁桃体的充血、水肿。
2、扁桃体炎急性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有利于机体的恢复。
手术前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增进食欲、增强机体抵抗力。
3、术前3天,用朵贝尔液漱口2-3次/日,以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和致病微生物,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术后护理】1、饮食(1)术后4-6小时,进冷流质如牛奶、冰淇淋等,使局部血管收缩,防止伤口出血。
(2)手术后第2天进半流质如稀饭、烂面等,逐渐过度到软食、普通饮食。
2、取半俯卧位,头偏向一侧,有利于伤口渗血、渗液流出,防止误吸和窒息。
3、手术后1-2天,用朵贝尔液漱口2-3次/日,以保持口腔清洁,预防伤口感染。
手术当天不刷牙,不漱口,避免漱口鼓腮时牵拉伤口引起出血。
4、手术当天尽量少讲话,避免引起伤口出血。
5、口腔内有分泌物、血液时,要轻轻吐出,勿咽下,以免刺激胃部引起不适、恶心、呕吐,有利于观察伤口渗血情况。
6、出现频繁的吞咽动作或大量吐鲜血时,说明有伤口出血,应立即告诉医护人员处理。
急性会厌炎护理常规1、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
对呼吸困难者,解开衣领,以免压迫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