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一轮复习生物精品必备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1

第二阶段:
场所: 线粒体基质
2丙酮酸(C3H4O3)+6H2O 酶 →6CO2 +20[H]+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
场所: 线粒体内膜
24[H]+6O2 酶 →12H2O+大量能量
归纳小结: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有氧呼吸 场 所 反应物 生成物 能量的多少 与氧的关系 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葡萄糖 丙酮酸、[H]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丙酮酸、水 CO2、[H] [H]、O2 H2O 大量 需要
少量
不需要
少量
不需要
★思考回答:有氧呼吸全过程中的三个阶段的相同点
和不同点是什么?
(2)请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尝试标出 氧原子、氢原子的来源和去向
C6H12O6+6H2O+6O2
酶
6CO2+12H2O+
能量
4、有氧呼吸概念:
谢谢,
再见!
【课后延伸训练】
1- 5 B D C C B D 6、(1)C、D、A (2)C、A、A (3)B、D、B (4) 一、丙
跟踪训练1-3 DDC 课堂自测:1-2 CC 3.(1)丙酮酸 二氧化碳 水 (2)少量 少量 大 量(3)线粒体 丙酮酸和氧气 (4)第三 线粒体内膜 第二 线粒体基质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A案:1-6 BCDBCB 7(1)CO2和H2O CO2和酒精 (3)葡萄糖 营 养物质(能量) (4)①澄清的石灰水 溴麝香草 酚蓝水溶液 CO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CO2使溴 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交黄 ②酸性重铬酸 钾溶液 变成灰绿色 (5)探究酵母菌在有氧条 件下的呼吸情况 探究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的呼吸 情况
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细胞质基质
丙酮酸
C3H4O3
C3H4O3
葡萄糖
酶
C6H12O6
ATP
酒精 C2H5OH
CO2 O2
酶1
酶2
C3H6O3 乳酸
[H]
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
CO2
[H]
线 粒 体
[H]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场所 反应物 生成物 产生ATP数量 是否需氧 细胞质基质 葡萄糖 丙酮酸和[H] 少量 否 第二阶段 丙酮酸和水 CO2和[H] 少量 第三阶段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H]和 O2 H2O 大量
转化为ATP?
否 能使多少个ADP 是
特点:反应条件温和,多步反应,逐步放能。 38mol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细胞充分获得氧 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体育锻炼。人体细胞 通过有氧呼吸可以获得较多的能量。
无氧运动中,肌细胞 因氧不足,要靠乳酸发酵 来获取能量,会引起人有 肌肉酸胀乏力的感觉。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缺氧的情况下,厌 氧病菌大量繁殖,不利 于伤口痊愈。
B
四、细胞呼吸的意义与应用
意 义
1、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 原料。——如丙酮酸
四、细胞呼吸的意义与应用
应 用 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是各种有机物 之间转化的枢纽,细胞呼吸原理在 生产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1.发酵技术
2.农业生产
3.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 4.运动与损伤护理
思考
“呼吸”和“呼吸作用”有什么联系?
一轮复习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六、影响呼吸速率的因素
呼吸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活体组织,在单位 时间内消耗的氧气量或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
呼吸速率测量方法: 将植物放置在黑暗条件下,测容器中CO2增加量、
O2减少的量.
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含水量等
1、温度:主要影响呼吸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速率。
2、CO2浓度:CO2浓度对有氧呼吸有一定的抑 制作用。(如水果在地窖保存时间较长)
(4)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在某些情况下,有些细胞也会发生③
或④过程,这是因为细胞处于__缺__氧_________状态.
(5)写出下列反应式:
有氧呼吸:
酵母菌无氧呼吸:_____乳酸菌无氧呼吸:___
例题4.(共6分)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 验装置图,请据图分析:
(1)A瓶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
母菌的无氧呼吸所产生的.
(5)略
谢谢各位的聆听
1、提出问题: 酵母菌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产生的CO2一样多吗?
2、作出假设: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比无氧条件下产生的CO2多。
3、设计实验:如何控制有氧和无氧条件?
怎样鉴定酒精产生? 怎样鉴定CO2产生?如何比较CO2产生多少?
酒精的检测:橙色的重鉻酸钾溶液,在酸性溶液中与乙 醇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P92) CO2的检测:使澄清的石灰水都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 草酚蓝由蓝变绿再变黄) P92
例题5.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据图回答:
(1)反应①②③④中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 ①②④ ;可在 酵母菌细胞中进行的是 ①②③;可在乳酸菌细胞中进行的是 ①④。
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3.3
概念
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 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 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讨论:
1、缺氧条件下,哪些生物的无氧呼吸产物是 酒精,哪些生物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
2、为什么骨骼肌中含有大量的肌糖元?
3、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乳酸在细胞中大量
积累时,对细胞有毒害作用,利用有机物获得 ATP效率低,为什么在进化中没有被淘汰呢?
7
呼吸作用的意义
1.呼吸作用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 量。(ATP的主要来源) 2.呼吸过程能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 供原料。 (例如中间产物丙酮酸)
课堂练习
线粒体 1.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主要场所在—————— 2.人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处于暂时缺氧状态,可 以通过无氧呼吸获取能量,此时葡萄糖被分解为—— 乳酸 ———— 与氢结 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作用是——————
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2870kJ/mol的能量, 其中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约60%); 另一部分转移到 ATP中(1161kJ/mol,约40%)储存,约形成38个ATP。
葡萄糖
2870kJ 约40%
ATP 能量 用于各项 生命活动
CO2+H2O
ADP+Pi
热能 (体温的来源)
有氧呼吸小结
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能够通过无氧呼吸来释放能量。 但是,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要少许多。
复习提问: 在ADP转化为ATP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能 量主要来自于哪里? 细胞呼吸的概念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 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且生 成ATP的过程。(又叫呼吸作用)
高中生物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高中生物教案范文

高中生物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产物和能量释放。
3. 了解细胞呼吸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意义2. 有氧呼吸的过程、产物和能量释放3. 无氧呼吸的过程、产物和能量释放4. 细胞呼吸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5. 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细胞呼吸的概念、过程、产物和能量释放,细胞呼吸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2. 难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详细过程,能量释放的机制。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细胞呼吸的概念、过程、产物和能量释放。
2. 实验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3. 讨论法:分析细胞呼吸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生物体如何获取能量。
2. 新课导入:讲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3. 讲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产物和能量释放。
4. 实验操作: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5.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细胞呼吸的原理。
6. 讨论细胞呼吸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8. 课后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细胞呼吸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产物和能量释放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对细胞呼吸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的认识。
4. 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生物》2. 实验器材:酵母菌、培养皿、显微镜、试剂等。
3. 多媒体课件:细胞呼吸的过程、产物和能量释放的动画演示。
4. 案例素材:与细胞呼吸相关的生产和生活实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意义,有氧呼吸的过程、产物和能量释放。
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 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细胞呼吸的概念: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 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 过程。
实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一、有氧呼吸
1、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主要的)
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
外膜 内膜 基质 嵴
课堂练习 线粒体 1.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主要场所在—————— 2.人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处于暂时缺氧状态,可 以通过无氧呼吸获取能量,此时葡萄糖被分解为—— 乳酸 ————
与氢结 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作用是——————
合生成水,释放能量。 ———————————————— 有氧呼吸 和 ——————— 无氧呼吸 两 4.生物的细胞呼吸可分为——————
种类型,一般情况下供给肌肉活动的能量是通过—— 有氧 呼吸提供,其能源物质主要是 葡萄糖
———— ———— 。
5.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A.糖类的氧化分解 B.脂类的氧化分解 C.蛋白质的氧化分解 D.核酸的氧化分解
A
6.人体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A.肺细胞 B.内环境 C.线粒体 D.细胞质基质
2、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葡萄糖(C6H12O6)
3、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①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C6H12O6 2C3H4O3 (丙酮酸) +4 [H] + 少量能量 (合成2 ATP) ② 丙酮酸彻底分解 场所:线粒体基质 酶 酶
2 C3H4O3 +6H2O (丙酮酸)
6CO2 +20 [H] +少量能量 (合成2 ATP)
思考
高考生物精品提能好题汇总: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点击考点--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考点填空】1. (k16,p91)细胞呼吸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等有机物在生活细胞内氧化分解为____________或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且伴随着_______________能量的过程。
2. (k16,p93)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中,1mol葡萄糖分解形成2mol________________, 同时产生少量的______________和少量的_____________;第二阶段在________________中,丙酮酸进一步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同时产生少量的ATP,部分________________也参与了反应;第三阶段在________________中,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和________________结合,在产生________________的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并储存在________________中。
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 (k16,p94)无氧呼吸是指生活细胞在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催化作用,把________________等有机物________________氧化分解成为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等,同时释放出__________________能量的过程。
细胞的无氧呼吸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中。
【易错点评】1.丙酮与丙酮酸不是一种物质,丙酮往往在实验中作为有机溶剂来溶解有机物(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丙酮酸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形成的共同的产物。
2.有氧呼吸不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如某些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可以完成有氧呼吸。
高中生物教学课例《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①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及化静为动、化抽
象为具体,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以突破难点。
②采用适时提出针对性问题定向质疑点拨启发的教学
教学策略选 方法。
择与设计
2 学法指导①指导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
归纳总结相关知识。②借助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培
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③运用所学知识原理联系生
高一学生正处于个体发育的成熟阶段,生理变化引 起的心理变化处于从少年期向青年初期过渡的转折时 期,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情感的不稳定性和情绪的冲动 性。教师教法不当,容易造成学生“大落”的局面。又 因为高中教师已不象小学、初中教师那样,过多过细逐 人进行指导,所以高一学生具有“失落感”。教师要掌 学生学习能 握这个特点,多鼓励、帮助学生适应高中学习。 力分析
表 2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呼吸方式的异同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 掌握情况,以便当堂补救。同时以下面的题目巩固该部 分知识。 田间豌豆种子萌发初期,CO2 的释放量比氧气的吸 收量大 3-4 倍,原因是(C) A.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强 B.有氧呼吸比无氧呼 吸强 C.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强 D.呼吸作用比光合作 用强
高中生物学习中,生物观察往往比较复杂,而且与 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也不象初中那么紧密。同时分析问 题时,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索和研究,造成学生理 解的困难,高中生物学习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 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由此产生思维上的困难。
针对上述困难,教师应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使
学生反复地达到知识的迁移。在教学中要深入浅出,形
现素质教育改革的潮流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灵活运用好教材的内容,比如,调整教学的内容,改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一细胞呼吸【考点解读】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C)1.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2. 教学难点(1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基础知识回顾】1. 细胞的能量"通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TP分子高能磷酸键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因此也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________________ 经过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释放出_________________ 并生成_____________ 的过程3. 酵母菌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 ,在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和;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_____________ ,还产生少量的 _______________4. 细胞呼吸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两种类型5. 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这一过程必须有_________ 的参与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__ 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的某些部位向线粒体的内腔折叠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 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嵴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___________ 线粒体的__________ 上和______ 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6. 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其反应式可以简写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少量的_________ ,并且释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阶段不需要______________ 的参与,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进行的第二个阶段是,丙酮酸和_______________ 彻底分解成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并释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阶段不需要__________________ 的参与,是在________________ 中进行的第三个阶段是,第一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与_______________ 结合形成__________ ,同时释放出 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阶段需要 _________ 的参与,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的8.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 _____________ 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 ________ 等有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释放___________ ,生成许多 __________ 的过程9. 同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的燃烧相比,有氧呼吸具有不同的特点:有氧呼吸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条件下进行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经过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逐步释放的;这些能量有相当一部分储存在________________ ATP中10. 在细胞内,1mol 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以后,可使 ___________________ kJ 左右的能量储存在__________ 中,其余的能量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 的形式散失掉了11. 除________________ 以外,还有许多种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能够进行无氧呼吸此外,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等植物器官的细胞以及_________________ 等,除了能够进行有氧呼吸,在 ______________ 条件下也能进行无氧呼吸一般地说,无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也是12. 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概括的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需要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_ 的催化,但都是在 ______________ 中进行的第一个阶段与__________ 完全相同第二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 在不同 __________ 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 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或者转化成________________ 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出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则存留在_________________ 或__ 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 ______________ ,生成少量_____________ 中___葡萄糖分13. 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做____________ 产生酒精的叫做__________ ;产生乳酸的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讲解【例题讲解】例1.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实质是()A .生物体与外界进行交换B •生物体进行能量的转移与利用C.进行ADP和ATP的转化D.分解有机物和能量的释放变式训练:下列有关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都从葡萄糖开始,产生丙酮酸B .都产生C02和H2OC.都是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 .都有能量释放,并产生ATP例2.某种毒素侵入人体后,妨碍了细胞呼吸而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这种毒素可能作用于A •核糖体B •中心体C.线粒体 D .高尔基体变式训练: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把得到的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沉淀物(含细胞器)和未离心的匀浆,分别加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向试管滴加等量的丙酮酸后,其终产物是CO2和H2O的试管是(.乙乙和丙)A .甲和乙C.丙DB例3.储藏水果和粮食时,充加CO2或抽取空气,能延长储藏时间,主要是由于( )A.抑制有氧呼吸B.促进有氧呼吸C.抑制无氧呼吸 D . 促进无氧呼吸变式训练:负责某温室的工人发现温室中的农作物缺少氮肥,再放入一定量的(NH4)2CO的同时,适量浇水,再采取下列哪项措施更有利于氮的吸收()A •适量浇水B •耕地松土C.提高温度 D .增加光照例4、.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等),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离心的研磨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内:(1 )向三个试管分别滴加等量的葡萄糖液,各试管内反应的最终产物分别是:(2)如向三个试管分别滴加等量的丙酮酸,则各试管内反应的最终产物分别是:(3)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重复2,则各试管内反应的最终产物分别是:巩固练习1.生物体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一定()A. 不是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B .不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C .是有氧呼吸2 .细胞有氧呼吸释放的CO中的氧元素D .是无氧呼吸A.全部来自H2OB.部分来自QC.全部来自GH2Q6D.部分来自GH12Q3. 为延长水果仓贮时间,向贮仓中加入N2和CQ的目的是( )A. 抑制无氧呼吸B•促进无氧呼吸C.抑制有氧呼吸D•促进有氧呼吸4. (09天津)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组不产生C02而乙组产生B. 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C. 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D. 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5 (09上海).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
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o,o3 吸收址a100b3c64d?7A. 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D. 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C. 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D. 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6. (09广东A卷)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CO2浓度较高,有利A.降低呼吸强度 B •降低水分吸收 C •促进果实成熟 D •促进光合作用7 (09浙江)•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F列关于该菌的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B. 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C. 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D. 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8(09广东理科基础)•在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此过程不生成A • ATPB .乳酸C.三碳化合物D. CO 29.(安徽(15分)I • (3分)现有等量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封的棕色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在25 C条件下,瓶内0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1 )在t!〜t2期间,瓶内0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________ 引起的,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种子释放C02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0〜t i期间,广口瓶内的C0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10. (09江苏)某小组为研究脱气对酵母菌在培养初期产气量的影响,进行了甲、乙2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除图中实验处理不同外,其余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内产生CO总量的变化趋势是培养初期的/酵母培养液培养初期的酵母培养液加塞脱气后培养不脱气培养、例1、D、B 例2C、D 例3A、B 例4 (1)酒精C02、无反应、H20 C02(2)酒精C02、H20 C02、H20 C02 (3)酒精C02、无反应、酒精C02、巩固练习1、B2、D3、A4、D5、D6、A7、B8、B9、答案:(1)细胞有氧呼吸快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再在逐渐减少( 2)种子进行无氧呼吸10、C全品中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