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一、引言: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盈利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金融机构的发展与稳定。
本文将从净利润、资产质量、成本收入比例和资产收益率等方面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
二、净利润分析:1:净利润概述:净利润是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直接体现,本节将对净利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2:净利润驱动因素:本节将从利润来源、利润率和规模效应等方面分析净利润的驱动因素,并探讨其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3:净利润分析指标:这一节将介绍常用的净利润分析指标,如净利润增长率、净利润率、净利润回报率等,并解释其意义和计算方法。
三、资产质量分析:1:资产质量概述:资产质量是衡量商业银行风险承受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本节将对资产质量的定义和影响因素进行详细介绍。
2:资产质量评估指标:本节将介绍常用的资产质量评估指标,如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并解释其意义和计算方法。
3:资产质量管理措施:这一节将介绍商业银行在保障资产质量方面的管理措施,如风险管理和信贷管理等,以提升盈利能力。
四、成本收入比例分析:1:成本收入比例概述:成本收入比例是衡量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重要指标,本节将对成本收入比例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2:成本收入比例影响因素:本节将分析影响成本收入比例的因素,如运营成本、收入结构和规模效应等,并探讨其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3:成本收入比例改善措施:这一节将介绍商业银行在改善成本收入比例方面的管理措施,如降低运营成本、优化收入结构和提升规模效应等,以提高盈利能力。
五、资产收益率分析:1:资产收益率概述:资产收益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和资产利用能力的重要指标,本节将对资产收益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2:资产收益率驱动因素:本节将分析影响资产收益率的驱动因素,如投资收益和资产回报率等,并探讨其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3:资产收益率改进措施:这一节将介绍商业银行在提高资产收益率方面的管理措施,如优化资产配置、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和加强风险管理等,以提升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

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追求盈利能力的提升。
然而,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来说,他们并不清楚自己的盈利能力究竟如何,更不知道如何提升盈利能力。
因此,本次选题选择了盈利能力分析的相关内容,旨在为企业提供一些有关盈利能力方面的技巧和方法。
二、研究目的1.了解企业盈利能力的构成要素以及影响因素;2.探究如何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3.运用相关财务工具来分析及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主要运用企业财务数据及相关财务分析工具进行分析,探究企业盈利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四、研究内容1.盈利能力的构成要素企业盈利能力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销售收入、毛利率、运营利润率、净利润率等。
其中,销售收入是企业盈利的基础,毛利率则是企业盈利的主要来源。
而运营利润率则是体现企业管理能力及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而净利润率则是反映企业最终获得的利润。
2.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企业盈利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有市场需求、成本控制、财务管理、经营能力等因素。
市场需求是企业盈利的基础,而成本控制则是保障毛利率的重要手段。
而财务管理能力则可以体现出企业的运营风险和抗风险能力,经营能力也可以决定出企业的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
3.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方法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方法主要包括降低成本、提高价格、创新经营模式等。
降低成本是提高盈利能力的主要手段,但同时也需要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价格虽不是每个行业都适用,但在供需关系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增加销售收入;而创新经营模式则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4.运用相关财务工具进行分析及评估企业盈利能力运用财务分析工具可以更快速、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
主要工具包括水平分析、垂直分析、比较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等。
水平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发展历程以及趋势变化;垂直分析则可以深入了解企业不同财务科目间的关系;比较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找到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的差异性,而财务比率分析则可以深入了解企业各项财务指标。
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

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近年来,盈利能力分析作为企业财务核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决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帮助企业洞悉市场,深入了解业务的盈利情况,从而改进经营策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本文将针对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进行详细讲解,并列举三个案例深入探讨盈利能力分析的重要性。
一、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简述盈利能力分析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比较,了解企业在金融上的财务状况,从而确定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所处的财务状况。
在盈利能力分析中,可以通过多种财务分析指标对企业运营情况作出客观评价,例如营收、净利润、利润率等指标。
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比企业与同行业、同规模企业在财务指标表现,以及对企业历史财务数据的趋势和变化,获得相对准确和全面的企业财务状况评价。
二、盈利能力分析的案例1.小米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小米公司是一家以智能硬件和消费电子产品为主营的公司,其财务数据公布的情况下,值得我们关注其盈利能力分析。
2018年,小米公司营业收入达到了1752亿元,同比增长52.6%;净利润为83.12亿元,同比增长59.5%;同时,销售毛利率也增长了1.7%。
可以看出小米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表现出了非常强劲的增长势头,其高增长率也显示了公司企业经营策略的成功,同时也是市场对小米公司业务的认可。
2.京东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京东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平台之一,也是影响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重要公司之一。
盈利能力对于电商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京东公司亦不例外。
2018年,京东公司营业收入达到了4627.1亿元,同比增长27.5%;净利润为22.97亿元,同比下降74.7%。
虽然营收仍然具有较高的增长,但净利润下降幅度非常大,说明企业经营策略出现了创新不足与竞争压力等诸多问题。
3.华为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华为作为一个多元化领域的企业,在维护主业基础的同时,也应该要侧重开拓新兴领域,在这方面表现的如何呢?2018年,华为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了7212亿元,同比增长19.5%;净利润为585亿元,同比增长146.7%;同时,其销售毛利率为36.3%,同比增长4.7%。
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

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一、引言盈利能力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企业判断自身发展状况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可以有效评估企业的竞争力、经营决策的准确性以及未来发展的潜力。
本文将通过对某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盈利能力的分析,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盈利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二、财务报表分析1. 利润表分析通过对企业的利润表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销售收入、成本支出、利润总额等关键指标的情况。
通过比较不同年度的利润表数据,可以发现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否有改善或恶化的趋势。
2. 资产负债表分析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的资产状况和负债状况,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结构、债务风险等情况。
同时,通过对资产负债表数据的对比,可以发现企业在利润获取与资产配置方面的问题。
三、关键指标分析1. 毛利率毛利率是衡量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的加工和销售成本。
通过对不同年度毛利率的对比分析,可以了解企业是否在管理成本方面高效,提高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
2. 净利润率净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盈利的能力。
通过对净利润率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和盈利空间。
3. 资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资产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在每一单位资产投入下创造的销售收入。
通过对资产周转率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配置是否高效,资金是否充分利用,并评估企业的风险。
四、问题与建议通过对财务报表和关键指标的分析,我们发现企业存在以下问题:毛利率过低,净利润率下滑,资产周转率较低。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提高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增加毛利率。
可以通过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方式实现。
2. 强化市场营销策略,增加销售收入,提高净利润率。
可以通过拓展市场份额、提高产品价格、加强客户关系等方式实现。
3. 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周转率。
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

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标题: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盈利能力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指标之一,在评价企业运营状况、投资价值和竞争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盈利能力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赢利能力水平,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为企业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提供依据。
因此,对盈利能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方法和评价体系,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深入挖掘企业盈利能力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些可行的盈利能力提升方法和决策建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盈利能力分析方法探究: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财务比率分析法、经济增加法、成本费用利润分析法等。
本研究将对这些方法进行整理、总结和比较,探究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2. 企业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盈利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销售收入、成本控制、资产利用效率、市场竞争态势等。
本研究将通过实证分析,确定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并分析其作用机制和相互关系。
3. 盈利能力提升方法分析:针对企业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本研究将结合前两个部分的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盈利能力提升方法,包括从产品经营、财务管理、内部流程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四、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两周):文献调研和理论框架构建;2. 第二阶段(两周):盈利能力分析方法的比较与整理;3. 第三阶段(两周):企业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4. 第四阶段(两周):盈利能力提升方法的分析与讨论;5. 第五阶段(两周):论文撰写和修改。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将形成一篇完整的盈利能力分析论文,提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理论框架和实用方法,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进一步推动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
六、参考文献(文献列表待完善)以上为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的内容,该报告旨在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进度安排、预期成果等方面内容,为后续研究的进行提供清晰的指导和方向。
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作者:李晓燕李飞飞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15期【摘要】本文以我国上市的3家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2011年的财务数据;运用5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提高整体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一、引言城市商业银行是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的中小型银行,以地区经济为依托,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业务具有集中性。
近年来,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使得其成为我国银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因此,对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具有重要意义[1]。
二、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概述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性的金融企业,其经营过程与盈利模式与一般企业存在明显的差别,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
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也逐渐广泛,盈利能力的含义也有了重新界定。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是指通过运用负债和权益资产进行投资获得的利息收入及开展中间业务获得的非利息收入的能力[2]。
其中利息收入主要来源于存贷款利息差,是利润的主要构成部分。
非利息收入主要来源于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及提供广泛金融服务,这将是未来商业银行新的盈利增长点。
三、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处于上升趋势,北京银行略显下降,而且南京银行具有领先地位;三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整体上都在增加,而宁波银行呈“U”形;三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加权每股收益都在增加。
由表2可以看出:在成本收入比方面,北京银行在2010年上升了4%,2011年很快回落,宁波银行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而南京银行在2010年下降后,2011年上升了0.51%,说明北京银行和南京银行的成本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三家城市商业银行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方面存在差距,在2009-2011年间,北京银行的占比是逐渐增加的;南京银行的占比先减少后增加;宁波银行占比大幅下降后又小幅上升。
盈利能力分析开题报告

汇报人:XXX 2024-02-06
目 录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实证分析:某公司盈利能力剖析 • 对比分析:不同行业或企业间盈利能力差异比
较 • 结论与展望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
盈利能力概念及重要性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取利润的能力,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 标之一。
国外学者对于盈利能力的研究更加深 入,不仅关注企业的财务表现,还注 重从企业战略、市场环境等角度进行 分析。
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经营环境 的不断变化,盈利能力分析将更加注 重动态性和全面性,评价指标和方法 也将不断更新和完善。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深 入分析,揭示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关 键因素,为企业制定有效的盈利提升 策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盈利能力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只有具 备良好的盈利能力,企业才能保持稳定的现金流,不断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 力。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于盈利能力的研究已经比 较成熟,主要集中在盈利能力的评价 指标、影响因素以及提升策略等方面 。
国外研究现状
该理论主张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即通过合理经营和
有效管理,实现企业收益的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理论
02
该理论认为企业的最终目标是为股东创造财富,因此盈利能力
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股东的利益。
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论
03
该理论强调企业在追求盈利的同时,也要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
和整体价值的提升。
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崛起,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盈利能力对于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竞争、资金成本、经营效率等方面的挑战也日益严峻,因此探究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将会在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内容:1、理论方面:回顾现有文献中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理论架构和研究方法,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2、实证分析:以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应用回归分析模型,探究不同因素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主要包括经营规模、风险管理、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等方面。
3、政策建议: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中国商业银行提高盈利能力的相关政策建议,为商业银行监管和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回归分析方法,通过对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经验研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探究不同因素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四、预期结果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本研究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出初步结论:1、经营规模、风险管理、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等因素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不同。
2、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等因素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间延迟性。
3、针对当前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的盈利压力,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推进金融市场和银行业的改革发展。
五、研究的局限性与可行性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选取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样本外推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的时间跨度有限,对于短期和长期的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可能存在一定限制。
本研究的可行性在于:本研究基于现有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进行研究,可从定量的角度来探究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同时加入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在中国金融改革逐步走向深入,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时候,中国银行业也正进入开放竞争的阶段。
在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垄断下,在农村信用社轰轰烈烈的改革中,在外资银行纷纷进驻中国金融市场的浪潮下,城市商业银行已经成为现在银行业体系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它是一种特殊的商业银行。
而今城市商业银行已成为继四大国有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之后我国银行业的第三梯队。
随着国内商业银行股改的完成,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 因此盈利能力就是其竞争中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一个吸引资本,吸引客户的重要条件。
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源于原城市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造,它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地方性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自1995年成立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不断的壮大和发展。
据银监会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末,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达5.99万亿元,存款和贷款规模分别达6.1万亿元和3.6万亿元。
虽然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但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依然存在突出的问题。
如资本充足率低,不良资产率高,单一的城市制经营和产品创新水平差等问题。
因此,如何突破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瓶颈,使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更强,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稳定,持续,快速的发展。
那么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如何?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克服这些问题?就具备了一定的研究意义。
本文将从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角度解析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问题,通过银行盈利能力指标的分析,进而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突出围绕被誉为“中国最佳城市商业银行”的宁波银行和被评为“亚洲银行竞争力排名中”荣获中国第一的南京银行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这两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及其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发展前景,并对此提出自己合理的建议,以调整,提升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促进中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方面,国外对银行盈利能力较为成熟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结构、银行效率对银行利润率、资本收益率等绩效的影响。
Smirlock(1985)认为市场占有率对于银行利润率具有正相关关系且有明显影响。
他以美国2700家银行为研究对象,探讨出利润率与市场结构的关系。
在商业银行盈利影响因素方面,国外对银行盈利影响因素研究方面及理论体系和方法都教少且不够完善。
大多数着重于市场机构的研究,特别是市场集中度对
银行盈利的影响。
另外,也逐步增加了对其他盈利影响因素的分析。
Angbazo(1997)认为非生息准备资产的机会成本、杠杆率(基本资产/总资产)、有效资产/总资产与银行净利息收益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流动资产/总负债(流动性风险)与银行净利息收益率负相关。
他运用美国1989—1993年银行年度数据分析了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得出此结论。
国内对银行盈利能力的研究可以分为直接考察盈利能力和侧面考察应能力两部分。
而直接对银行盈利能力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采用规范分析法和财务指标的比较分析法。
黄金秋,屈新等(2006)归纳了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性的银行自身五个方面的特征,从中筛选出10个具体指标对影响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性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考察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决定因素,并从这些因素着手,提出提高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方法。
从侧面考察盈利能力方面,方芳(2005)运用网络分析法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作了量化分析并提出了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
且从制度安排、组织架构、内部经营管理三个方面提出提升盈利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3.参考文献
[1]王金潮,张广文.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分析[J].商业经济,2010(5)
[2]张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D]. 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3]何建文.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4]张晓艳.影响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盈利性的内外生因素[J].武汉金融,2008(6)
[5]胡锦娟.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8
[6]方小乔.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盈余质量比较研究[J].现代营销,2008(10)
[7]周毓萍,林晓清,王鹏.三大上市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比较及南京银行的对策建议[J].海南金融,2008(7)
[8]王聪,谭政勋.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结构研究[J].经济研究,2007(7)
[9]郭丹颖,李双杰.浅析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J].商业经济研究,2007(1)
[10]陈建林.中国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D].山东:中国海洋大学,2007
[11]王琳琳,吴洁琼.基于杜邦体系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因素分析[J].浙江金融,2006(2)
[12]黄金秋,屈新等.影响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性的主要因素[J].统计与决策,2006(5)
[13]AbreuM ,V.Mendes.Commercial bank interest margins and profitiability:evidence from E.U countries[M].Porto working paper series.2000
[14]Demirgue—KuntA and H.Huizinga.Determinants of Commercial nk Interest margins and Profitability: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World Bank conom.1999
[15]Maudos.J.,Market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in Spanish Banking Using a Direct Measure of Efficiency,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Aug 1998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
1、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1.1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1.2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内涵
1.3 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现状
2、银行盈利能力的评价体系
2.1总量指标和结构指标
2.2对权益净利率的进一步分解
3、宁波银行与南京银行盈利能力的比较
3.1两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简介
3.2 营业收入结构的比较
3.3 主营业务盈利水平的比较
3.4 费用控制水平的比较
4、宁波银行与南京银行盈利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对策
4.1宁波银行与南京银行盈利能力中的问题
4.2 宁波银行与南京银行盈利能力提高对策
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1)实施方案: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宁波银行与南京银行盈利能力的比较,主要通过采用对相关数据的收集,计算,比较和利用数据制作图表得出结论的方式。
相关数据的收集,主要通过统计年鉴,期刊,上市银行的报表,银监会网站以及关于银行盈利能力相关论文查阅的资料。
利用数据制作图表主要是选择一些重要数据更直观更具理解性的进行比较分析,再经过两者的比较得出盈利能力的结果及相关的建议。
通过这样定性定量的分析,使论文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2)进度计划:
第6学期第19-20周至第七学期第1-5周: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第7学期第6-12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撰写;参加开题答辩,进一步论证选题价值、确立主要研究内容,论证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7学期第13-14周:撰写论文详细提纲,交给导师批阅,反复修改,保证论文结构的合理性。
第7学期第15-20周:开始写作毕业论文,完成初稿。
第7学期寒假: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开展调查研究。
第8学期第1-2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写作,完善毕业论文。
第8学期第3-6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结合毕业论文内容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完成论文。
第8学期第7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完善毕业论文;定稿并
上交。
第8学期第9-11周:参加毕业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