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的国标测定方法()
食用淀粉验收标准

GB3163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淀粉
指标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方式
感官指标
色泽
白色或类白色,无异色
取适量样品置于洁净、干燥的白色盘(瓷盘或同类容器)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闻其气味
入厂检验
气味
具有产品应有的气味,无异嗅
入厂检验
状态
粉末状,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
入厂检验
理化指标
水分%
≤18.0
GB 5009.3
入厂检验
粗细度(100目筛网)
≥99
GB/T 12096
入厂检验
灰分%
≤0.5
GB 5009.4
型式检验
酸度°T
≤2.0
GB5009.239
型式检验
蛋白质%
≤0.6
GB 5009.5
型式检验
斑点(个/cm²)
≤9
GB/T22427.4
型式检验
脂肪%
≤0.2GB/T 5009.6Fra bibliotek型式检验
二氧化硫/(mg/kg)
≤30
GB 5009.34
型式检验
砷(以As计)/(mg/kg)
≤0.5
GB 5009.11
型式检验
铅(以Pb计)/(mg/kg)
≤0.2
GB 5009.12
型式检验
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CFU/g)
≤10000
GB 4789.2
入厂检验
大肠菌群(MPN/g)
≤70
GB 4789.3
入厂检验
霉菌(CFU/g)
≤100
GB 4789.15
型式检验
粗饲料淀粉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摘要 : 为 寻找粗饲料淀粉含量 的更好 的测量 方法 , 本研
究采用酶水解 法和 高氯 酸水解 一蒽酮 比色法 对 2 O种
此后 , 调 节烘箱 温度 于 7 5 ℃烘 样 品 至恒 重 , 粉 碎 机
粗饲 料进行淀 粉含 量测 定 。结 果显 示 , 蒽 酮 比色 法所
测结果较酶水 解法 稍有 偏高 , 但 两种 方法 所测 结 果具
验 室用 于测 定 粗饲 料淀 粉 含量 的 可行性 。
( 分析纯 ) 、 淀粉( 分析纯 ) 、 硫酸( 分析纯) 。 标准曲线 的制定 : 用移液枪吸取淀粉标准溶液 0 . O L (0 . 0 g) 、1 2 5 & L (1 0 . 0 g) 、2 5 0  ̄ L
( 2 0 . O g ) 、 5 0 0  ̄ L( 4 0 . 0 g ) 、 7 5 0  ̄ L( 6 0 . O g ) 、
2 m i n , 沸水 浴 5 mi n , 此 时 各 试 管 中溶 液 呈 蓝 绿 色 , 冷却 至 室 温 。 同 时 , 取 2 m L蒸 馏 水 做 空 白对 照 。 用紫 外 可 见 分 光 光度 计 , 于6 4 0 n m 波 长 下 进 行 吸 光度测 定 , 结 果见 表 1 , 制 备标 准 曲线见 图 1 。
广西 畜牧 兽 医
嘲
2 0 1 3年 V o 1 . 2 9( 6 )
3 2 3 耄 科 学霉 耄 实验 霉 五9 @ 9 e 五e e 五
粗饲 料 淀 粉 含 量 测定 方 法 的 比较研 究
周俊华 , 邹优敬 , 宁俊平 1 , 邹彩 霞 , 何仁春。 , 韦升菊 , 李舒露
( 1 . 广 西大学 , 南宁 5 3 0 0 0 5 ; 2 . 中国农业科学 院水 牛研究所 , 南宁 5 3 0 0 0 3 ; 3 . 广西 畜牧研究所 ,南宁 5 3 0 0 0 1 )
食用玉米淀粉国标

食用玉米淀粉是指以玉米为主要原料(原料符合食用标准)而生产的食用淀粉,分为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
(二)质量要求
1、感官要求
项目指标
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
色泽白玉米洁白有光泽洁白
黄玉米白色略带微黄色阴影白色带微黄色阴影
气味无异味
口感无砂齿
杂质无外来物
2、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
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
水分(%)≤13.00 14.00 14.00
酸度(ml)≤
20.00 20.00 25.00
灰分(%)≤0.10 0.15 0.20
蛋白质(%)≤0.30 0.50 0.70
斑点(个/平方厘米)≤0.40 1.00 1.50
细度150(%,m/m)(100目)筛通过率(%)≥99.90 99.50 99.30
脂肪(%)≤0.15 0.20 0.25 白度440nm蓝光反射率(%)≥白玉
米97.50 96.00 95.00
黄玉米92.00 92.00 90.00
3、卫生指标
项目指标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
二氧化硫(mg/kg)≤30.00
砷(mg/kg,以As计)≤0.50
铅(mg/kg,以Pb计)≤ 1.00。
淀粉的检验方法

淀粉的检验方法有:
1、颜色
淀粉一般呈白色或黄色,并且没有明显的气味。
2、形状
淀粉的形状是比较均匀的,并且表面比较光滑,摸起来比较有韧性。
3、气味
正常的淀粉气味比较轻微,如果发现食物上有明显的氨味,则可能是淀粉。
如果是酸味,可能是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出的氨气。
4、用手触摸
用手触摸淀粉时,如果淀粉质地比较坚硬,并且表面不光滑,则可能是淀粉。
如果摸起来比较柔软,则可能是糊状的淀粉。
5、做试验
还可以到医院进行淀粉酶的检查,如果淀粉酶含量超过500U/L,则可能是淀粉。
此外,还可以进行尿淀粉酶检查,如果尿液中的淀粉酶含量超过正常值,则可能是淀粉。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

《食品理化检验》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食品理化检验学10采样11样品的预处理12干法灰化2.湿法消化3.检样、原始样、平均样4.系统抽样,随机抽样、指定代表性抽样5.定比例采样、不定比例采样、定时采样、两级采样6.样品的制备,10牛乳吉尔涅尔度(0T)11粗灰分12蛋白质换算系数7.标准品8.变异系数(相对标准偏差)10. 回收率10有效酸度11朗伯-比耳定律12油脂的酸价13蜂蜜的淀粉酶值14比移值15粗纤维和膳食纤维16粗蛋白,非蛋白氮二.填空题1.食品的化学性污染源有、、和。
1.采样的方式有、和。
2. 我国的法定分析方法有、和,其中为仲裁法。
2.有效酸度通常用测定,总酸度通常用法测定。
3.水蒸汽蒸馏测定挥发酸时,加磷酸的作用是。
3.测定食品中水分的国标方法有、和,香料中的水分应该用法。
4.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消化样品时,加入CuSO4的作用是,加入K2SO4的目的是,蒸馏氨,要用稀硫酸将水蒸汽发生器中的水调为弱酸性,这是因为。
5.常用的两种脂肪提取剂为和,其中,只能提取游离态脂肪。
5.淀粉测定的国标方法为和。
6.本学期的实验中,测定乳粉中钙所用的方法为,测定钙的另一国标方法为。
6.本学期的实验中,测定乳粉中铁所用的方法为,测定铁的另一国标方法为。
7.食品理化检验中,通常测定的重金属有(列四种)。
8.本学期的实验中,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为,预处理样品所用的蛋白质沉淀剂为。
9.测定肉新鲜度的理化检验指标有、、、、和。
10.牛乳的比重用测定,正常乳的比重为。
11.用碱性乙醚提取法测定乳脂肪时,所用的试剂有、、和。
12.盖勃氏法和巴布科克法测定乳脂肪,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
13.测定乳安定度的两种方法为和。
14.通过的测定和的测定,可检查牛乳的消毒效果。
15. 蜂蜜中的水分用计测定,蜂蜜含水量越低,则蜂蜜等级越。
16.测定酱油的总酸量,以指示终点,用标准溶液滴定,结果以酸的含量表示。
17.测定酱油中的氨基氮时,加入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酸显示出酸性后,以指示终点,用标准溶液滴定。
淀粉的国标测定方法

淀粉的国标测定方法测定食物中淀粉的方法有酶水解法、酸水解法、可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的测定方法(酶-直接法)一、酶水解法1.原理样品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其中淀粉用淀粉酶水解成双糖,再用盐酸将双糖水解成单糖,最后按还原糖测定,并折算成淀粉。
2.适用范围GB5009.9-85,适用于所有含淀粉的食物。
3.仪器(1)回流冷凝器(2)水浴锅4.试剂除特殊说明外,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1)乙醚(2)0.5 % 淀粉酶溶液:称取淀粉酶(Sigma公司,E.C3.2.1.1)0.5 g,加100ml水溶解,加入数滴甲苯或三氯甲烷,防止长霉,贮于冰箱中。
(注:配成溶液的淀粉酶破坏很快,最好邻用现配。
)(3)碘溶液:称取3.6 g碘化钾溶于20 ml水中,加入1.3 g碘,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00 ml。
(4)85 %乙醇。
(5)其余试剂同《蔗糖测定方法》5.操作方法5.1 样品处理称取2~5 g样品,置于放有折叠滤纸的漏斗内,先用50 ml乙醚分5次洗除脂肪(注:如果脂肪含量少,此步骤可免),再用约100 ml85 %乙醇洗去可溶性糖类(注:此步骤目的是去除可溶性糖),将残留物移入250 ml烧杯内,并用50ml水洗滤纸及漏斗,洗液并入烧杯内,将烧杯置沸水浴上加热15 min,使淀粉糊化,放冷至60 ℃以下,加20ml淀粉酶溶液,再55~60 ℃保温1h,并时时搅拌(注:温度过高,淀粉酶的活性破坏)。
然后取1滴此液加1滴碘溶液,应不现兰色,若显兰色,再加热糊化并加20ml淀粉酶溶液,继续保温,直至加碘不显兰色为止。
加热至沸,冷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混匀,过滤。
(注:此时淀粉已水解成双糖,过滤可去除残渣和纤维素)弃去初滤液,取50 ml滤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5 ml 6 mol/L盐酸,装上回流冷凝器,在沸水浴中回流1h,冷后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用5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溶液转入100 ml容量瓶中,洗涤锥形瓶,洗液并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
广西食用木薯淀粉卫生质量检测结果分析

广西食用木薯淀粉卫生质量检测结果分析作者:李健古碧龙罡黄一帆来源:《农业研究与应用》2014年第03期摘要:目的:检测分析广西武鸣、隆安、北海、崇左、桂林和梧州2011~2012、2012~2013年度食用木薯淀粉卫生质量。
方法:根据GB/T 5009测定食用木薯淀粉中砷、铅、铬、氢氰酸和黄曲霉素B1含量,根据GB/T 22427.13测定二氧化硫残留量,根据GB 4789测定食用木薯淀粉中菌落总数、霉菌数、致病菌。
结果:60份食用木薯淀粉样品中,铅含量达标样品合格率为93.3 %,二氧化硫残留量合格率为56.7 %,砷、铬、氢氰酸和黄曲霉素B1合格率为100 %,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100 %。
结论:淀粉企业需继续加强食品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改善工艺,以求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食用木薯淀粉。
关键词:广西食用木薯淀粉卫生木薯为大戟科块根植物,起源于热带南美洲,是热带和部分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1820年前后引入我国,国际上第6大作物,3大薯类作物(马铃薯、红薯和木薯)之一,全世界有超过6亿人口以木薯为主粮。
木薯富含淀粉,是淀粉工业和酒精工业的重要可再生原料,当其加工成食用木薯淀粉时应用更加广泛,一般以增稠剂、稳定剂、胶黏剂以及乳化剂的方式添加到食品中,以改善食品的工艺学特性 [1-2]。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食品高新技术得到飞速发展,推动了食用木薯淀粉在食品行业的广泛应用。
食用木薯淀粉常作为食品原料和添加剂添加到各色各样食品中,甚至作为一些药品的主要生产材料之一,其中的卫生质量要求非常严格。
毒性元素如砷、铅、铬的长期摄入会严重影响人的智力发展甚至诱发一系列的疾病 [3]。
氢氰酸是一种毒性极强的致命性物质,微量足以使人致死,关于食用鲜木薯导致氢氰酸中毒致死的例子时有报道。
黄曲霉素B1则是众所周知的致癌性极强物质。
微生物污染是食用木薯淀粉的主要问题,随着食用木薯淀粉添加到食品中会进一步污染所添加食品,影响消费者健康 [4]。
大米中直链淀粉含量浅析

大米中直链淀粉含量浅析作者:孟庆顺来源:《硅谷》2015年第02期摘要本文通过对影响大米中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的因素分析,提出了标准方法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关键词大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国标法;简化法中图分类号:TS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5)02-0210-01淀粉是大米中重要的化学成分,是含量最高的碳水化合物,在稻谷籽粒中的含量在70%左右,糙米中达到80%以上,而在碾白的大米中可达到90%以上。
天然淀粉都是具有结晶的颗粒形式。
稻谷中直、支链淀粉含量比例是稻谷的重要品种品质特性。
直链淀粉是淀粉中的多聚糖成分,其葡萄糖单元主要以直链关结构连接成的大分子,而支链淀粉中的葡萄糖单元主要以支链结构连接成的大分子。
直链淀粉含量是优质大米的重要的指标之一。
因而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测定直链淀粉含量的方法有国标法(GB/T15683-2008《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和简化法(NY/T55-1987(GB7648-1987)《水稻、玉米、谷子籽粒直链淀粉测定法》)(农业行业标准)两种,它们均适用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GB/T15683-2008中,将大米粉碎至细粉破坏淀粉的胚乳结构,脱脂,用氢氧化钠溶液分散试样,加入碘试剂,用分光光度计于720 nm处测量样液吸光度。
并利用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于标准曲线上计算含量。
NY/T55-1987中,脱脂后的样品中支链淀粉与碘生成棕红色,直链淀粉与碘生成深蓝色,样液用分光光度计在620 nm读取吸光度。
并利用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于标准曲线上计算含量。
标准样品和样品在同等条件下都要进行脱脂。
1 影响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的主要因素分析1)主观因素即人为因素。
主要是操作不当带来的偏差,如样品不具备代表性、未按标准粉碎过筛,混样不均;分散时间不一致;显色定容、分光光度计等仪器操作不当。
2)客观因素一是大米本身的品种、等级对直链淀粉含量有直接的影响,国家标准GB1354-2009中《大米》标准中优质大米中规定直链淀粉含量:籼米和粳米为14.0%-24.0%,籼糯米和粳糯米为≤2.0,而非优质大米不检测直链淀粉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淀粉的国标测定方法测定食物中淀粉的方法有酶水解法、酸水解法、可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的测定方法(酶-直接法)一、酶水解法1.原理样品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其中淀粉用淀粉酶水解成双糖,再用盐酸将双糖水解成单糖,最后按还原糖测定,并折算成淀粉。
2.适用范围GB5009.9-85,适用于所有含淀粉的食物。
3.仪器(1)回流冷凝器(2)水浴锅4.试剂除特殊说明外,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1)乙醚(3)碘溶液:称取3.6 g碘化钾溶于20 ml水中,加入1.3 g碘,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00 ml。
(4) 85 %乙醇。
(5)其余试剂同《蔗糖测定方法》5.操作方法5.1 样品处理称取2~5 g样品,置于放有折叠滤纸的漏斗内,先用50 ml乙醚分5次洗除脂肪(注:如果脂肪含量少,此步骤可免),再用约100 ml85 %乙醇洗去可溶性糖类(注:此步骤目的是去除可溶性糖),将残留物移入250 ml烧杯内,并用50ml水洗滤纸及漏斗,洗液并入烧杯内,将烧杯置沸水浴上加热15 min,使淀粉糊化,放冷至60 ℃以下,加20ml淀粉酶溶液,再55~60 ℃保温1h,并时时搅拌(注:温度过高,淀粉酶的活性破坏)。
然后取1滴此液加1滴碘溶液,应不现兰色,若显兰色,再加热糊化并加20ml淀粉酶溶液,继续保温,直至加碘不显兰色为止。
加热至沸,冷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混匀,过滤。
(注:此时淀粉已水解成双糖,过滤可去除残渣和纤维素)弃去初滤液,取50 ml滤液,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5 ml 6 mol/L盐酸,装上回流冷凝器,在沸水浴中回流1h,冷后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用5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溶液转入100 ml容量瓶中,洗涤锥形瓶,洗液并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
(淀粉在沸水浴条件下糊化是淀粉水解的第一步反应,然后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短链淀粉、糊精、麦芽糖等低聚合的糖,所以在淀粉酶解后需用酸进一步水解得到葡萄糖。
)5.2 测定按《还原糖的测定方法》操作。
同时量取50 ml水及与样品处理时相同量的淀粉酶溶液,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6.计算X1=(A1-A2)×0.9×100 (1)m1×V1×V3×1000V2 100式中: X1--样品中淀粉的含量,%;A1--测定用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
Mg;A2--试剂空白中还原糖的含量,mg;0.9--还原糖(以葡萄糖计)换算成淀粉的换算系数;m1--称取样品质量,g;V1--水解用样品溶液体积,ml;V2--样品定容总体积,ml;V3--测定用样品处理液的体积,ml。
二、酸水解法1.原理样品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其中淀粉用酸水解成具有还原性的单糖,然后按还原糖测定,折算成淀粉。
2.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含淀粉的食物3.仪器(1)水浴锅。
(2)高速组织捣碎机:1200 rpm。
(3)皂化装置并附250 ml锥形瓶。
4.试剂除特殊说明外,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1)乙醚。
(2) 85%乙醇溶液。
(3) 6mol/L盐酸溶液。
(4) 10mol/L氢氧化钠溶液。
(5) 2.5mol/L氢氧化钠溶液。
(6)甲基红指示液:0.2 %乙醇溶液。
(7)精密pH试纸。
(8) 20 % 乙酸铅溶液,(9) 10 % 硫酸钠溶液。
(10)其余试剂同还原糖的测定。
5.操作方法5.1样品处理洗液合并于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过滤,弃去初滤液20 ml,滤液供测定用。
5.2 测定按还原糖的测定步骤操作。
6.计算X 2=(A3-A4)×0.9×100 ……………( 1 )m2×50 ×V2×1000250 100式中: X2--样品中淀粉的含量,%;A3--测定用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
mg;A4--试剂空白中还原糖的含量,mg;m2--称取样品质量,g;V2--测定用样品处理液的体积,ml。
500--样品液总体积,ml;0.9--还原糖(以葡萄糖计)换算成淀粉的换算系数;(注:酸水解能分解部分半纤维素,形成具有还原力的单糖,如木糖、阿拉伯糖等,可影响分析结果。
为了比较正确地测定食物中淀粉含量,建议采用淀粉酶糖化淀粉,除去不可溶性的残渣后,再用酸水解使之成为葡萄糖,然后测定其含量,最后换算成淀粉。
三、可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的测定方法(酶-直接法)1.原理样品先在37℃下经α-淀粉酶水解,使可消化淀粉转化成葡萄糖,用80%乙醇提取,未水解的抗性淀粉部分经沸水浴凝胶化后,在淀粉葡萄糖苷酶转化成葡萄糖,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分别测定葡萄糖含量,再换算成可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
2.适用范围参考Englyst和Champ的方法。
适用于所有含淀粉食物的测定。
3.仪器(1)恒温水浴箱(2)温箱(3)分光光度计4.试剂除特殊说明外,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1) 0.1mol/L乙酸缓冲液(pH 5.0):称取14.28 g 乙酸钠(CH3COONa·3H2O)溶于水中,加入2.7ml 冰乙酸,并调节pH 5.0,用水定容至1 L。
(2)酶溶液:分别称取4gα-淀粉酶溶液(α-amylase,Sigma公司)、1g淀粉葡萄糖苷酶溶液(amyloglucosidase,Sigma 公司)和0.3g转换酶(invertase,Sigma公司)溶液于研钵中,用 0.1mol/L 乙酸缓冲液研磨制成匀浆,并调节体积为100ml。
3000rpm离心5min,取上清液。
(3)淀粉葡萄糖苷酶溶液:称取2 g 淀粉葡萄糖苷酶(amyloglucosidase, Sigma 公司),加100 ml0.1 mol/L 乙酸缓冲液研磨成匀浆。
3000 rpm离心5 min,取上清液。
(4) 80%乙醇:800ml 乙醇加水至1L。
(5) 4mol/L氢氧化钾溶液:称取224g氢氧化钾,用水溶解并加至1L。
(6) 2 mol/L乙酸溶液:量取冰乙酸118ml,加水至1L,混匀。
(7)其它试剂同《葡萄糖测定方法》。
5.操作步骤5.1样品处理:测定RS1时,直接称取样品0.2g~1g;测定RS2时,选用生的样品,先研磨打碎后再称取样品0.2g~1g,。
测定RS3时,则先将样品加水煮沸至少15min,使之凝胶化,然后取出放入4℃冰箱冷藏过夜,再混匀后称取样品0.2g~1g (需折合水分)。
加入10 ml酶溶液,轻轻混匀。
37℃ 温箱或水浴中酶解16 h。
加入40 ml 无水乙醇,使乙醇含量终浓度为80%,充分摇匀。
静置30min,3000 rpm 离心15min,上清液转移至100ml 容量瓶中。
用80%乙醇反复洗涤沉淀2 ~3次。
合并上清液并用乙酸缓冲液定容,供测定可消化淀粉用。
5.2水解抗性淀粉:将经反复洗涤的沉淀置于100℃干燥,然后用15ml水将沉淀转移至锥形瓶中,沸水浴中加热30min。
冷却至室温。
加入1倍体积的4 mol/L 氢氧化钾溶液,使氢氧化钾终浓度为2mol/L,室温下混合30min。
(注:在样品凝胶化后,2mol/L氢氧化钾的作用是进一步破坏淀粉结构,如果氢氧化钾的浓度过高或过低,不利于结构破坏,操作中需注意。
)加入约30ml2 mol/L 乙酸溶液,调节pH为5.0,再加入淀粉葡萄糖苷酶溶液5 ml,65℃~70℃水浴90min。
冷却后将水解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乙酸缓冲液定容至刻度。
过滤。
5.3测定:吸取0.5ml上清液(5.1)和抗性淀粉水解液(5.2),按照葡萄糖氧化酶法分别测定葡萄糖含量(从测定步骤开始)。
同时做葡萄糖标准曲线。
6.计算根据葡萄糖标准曲线得出上清液中和抗性淀粉水解液中葡萄糖浓度,再根据稀释定容体积和称样量分别计算出可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
X= (As-Ab)×V×F×0.1 ×0.90.5×m式中: X--样品中可消化淀粉/抗性淀粉含量,g/100g;As-- 由标准回归方程求出的样品测定管中葡萄糖含量,mg;Ab--由标准回归方程求出的样品空白管中葡萄糖含量,mg;V--样品定容体积,ml;F--稀释倍数0.5--测定时吸取样品提取液的体积,ml;m--样品质量,g;0.1--将mg/g转换成g/100g的系数。
7.注意事项7.1 Eglyst根据抗性淀粉的分类,对样品处理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读者可根据实验需要选择相应的方法。
7.2Eglyst测定抗性淀粉时,模拟胃肠道内环境,根据α-淀粉酶水解时间长短,将20min时已水解的淀粉称为快消化淀粉,20min~120min水解的淀粉称为慢消化淀粉,120min后仍没有水解的淀粉称为抗性淀粉。
有的学者指出在体内实验中,肠道对淀粉的消化能力可能超过6h,认为120min的水解时间过于短暂,并建议水解时间应延长至16h。
目前国际上检测方法尚没有完全统一,多采用的是Eglyst和Champ的方法,这里的方法是对二者的综合并略加改进。
7.3如果将样品先用80%乙醇去除可溶性糖后,再加水煮沸,使之凝胶化,然后用氢氧化钾破坏淀粉结构,进而采用淀粉葡萄糖苷酶水解,所测定的结果即为总葡萄糖(total glucose)含量。
结果乘以0.9即为总淀粉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