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式艺术教育摘要
生态式艺术教育对当下小学艺术课堂教学的启示

生态式艺术教育对当下小学艺术课堂教学的启示生态式艺术教育是一种注重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的艺术教育方法,它强调通过与自然互动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在当下小学艺术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态式艺术教育的方法和理念能够给学生带来很多启示。
首先,生态式艺术教育能够使学生增强环境意识。
现在全球面临着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严峻的环境问题,而生态式艺术教育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热情。
例如,在绘画课上,可以让学生观察自然界的美景,然后通过画画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自然美景的认知,并引发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其次,生态式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更多地接收和消费信息,而缺乏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
生态式艺术教育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自然界的美景、生态系统等来进行艺术创作,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探索和创造的过程,通过创作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音乐课上,可以通过让学生合作创作一首关于自然环境的歌曲,让学生在音乐中发现和表达自己的创造力。
再次,生态式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指人对美的感知、欣赏和评价能力,它不仅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部分。
生态式艺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对环境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使他们通过观察和体验自然界的美景,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雕塑课上,可以带学生到户外的公园或自然保护区,观察大自然的雕塑艺术,如风景、花朵等,然后让学生通过捏泥塑、剪纸等方式创作自己对自然美的理解欣赏。
最后,生态式艺术教育能够促进跨学科的学习。
生态式艺术教育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解放了艺术的创作边界,与其他学科结合紧密。
在小学的艺术课堂教学中,可以将生态式艺术教育与科学、地理、文学等学科相结合,形成跨学科的学习。
例如,在文学课上,可以让学生通过创作故事、诗歌等形式来表达对自然的情感,同时学习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生态式艺术教育对当下小学艺术课堂教学的启示

生态式艺术教育对当下小学艺术课堂教学的启示艺术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艺术课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能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态度的树立。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当下小学艺术课堂教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亟需寻求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生态式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本文将从生态式艺术教育的概念、原则和实施策略等方面,探讨其对当下小学艺术课堂教学的启示。
一、生态式艺术教育的概念生态式艺术教育是指将生态学的观念和方法运用到艺术教育中的一种教育模式。
它强调艺术与自然、社会、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生态式艺术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创造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二、生态式艺术教育的原则1.客观与主观的统一:生态式艺术教育旨在唤起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个体的感知和体会,既要关注客观规律和价值,又要重视学生的主观体验和情感表达。
2.体验与实践的结合:生态式艺术教育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通过实践活动和现场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知力和动手能力。
3.个别发展与整体培养的统一:生态式艺术教育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特点,通过个别指导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生态式艺术教育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生态式艺术教育在小学艺术课堂教学中的启示1.培养环境意识生态式艺术教育通过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观察和体验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小学艺术课堂可以组织户外写生活动,引导学生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自然,感受自然之美,通过绘画、摄影等艺术形式来表达对环境的情感和态度。
2.发展创造力生态式艺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能力。
小学艺术课堂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如自由绘画、手工制作等,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生态式艺术教育对当下小学艺术课堂教学的启示

生态式艺术教育对当下小学艺术课堂教学的启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关注也越来越深刻。
在艺术教育方面,生态式艺术教育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于艺术课堂教学之中,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启示,并且可以使得小学生们在学习艺术知识的同时增强对于环保意识的重视。
本文将从生态式艺术教育的概念、生态式艺术教育的特点、生态式艺术教育在小学课堂中的适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于小学艺术课堂教学起到启示的作用。
一、生态式艺术教育的概念生态式艺术教育是以保护环境、推广生态文明理念为宗旨的一种艺术教育方式。
它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两个方面,强调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小学生们对环境、对自然产生浓厚的情感,鼓励小学生们通过艺术行为来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式艺术教育既是一种特别的艺术教育方式,也是一种新型的艺术教育理念。
二、生态式艺术教育的特点1. 倡导环境保护,追求生态平衡,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2. 强调情感的体验和内化,艺术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
3. 强调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通过创作和欣赏艺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培养未来环保人才。
4. 唤醒美学情感,加强环保意识,推广生态文明观念,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
三、生态式艺术教育在小学课堂中的适用性生态式艺术教育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首先,小学生是一个对于自然环境比较敏感的人群,在生态意识方面,易于接受和理解,通过在艺术课堂开展生态式教育,可以增强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
其次,小学阶段是人生中最关键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的艺术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可以传递生态文明的理念,也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通过参与生态式艺术教育,可以让孩子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最后,生态式艺术教育与小学课堂中的其他科目有密切联系,可以与其他科目的教学目标相结合,形成多学科交叉、跨学科的教育方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素质提升。
生态式艺术教育对当下小学艺术课堂教学的启示

生态式艺术教育对当下小学艺术课堂教学的启示生态式艺术教育是一种注重生态环境和艺术教育融合的教育模式,它的出现为当下小学艺术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和发展方向。
生态式艺术教育强调与自然环境互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创造力,同时也提倡教师与学生、校园与社区之间形成生态共融的艺术教育生态系统。
首先,生态式艺术教育提倡自然体验和直观感受。
在传统的小学艺术课堂教学中,学生通常是在教室里看图片或者通过书本学习艺术。
而生态式艺术教育强调学生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自然中的艺术创作和表演。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素描、手工制作、摄影等活动,引导学生直接观察和感受自然风景,从而激发他们的艺术创作灵感。
这样的亲身体验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审美能力。
其次,生态式艺术教育倡导跨学科教学。
在当下小学艺术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艺术本身,忽略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
而生态式艺术教育更强调艺术与自然、科学、数学等学科的结合。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与生态保护活动来进行艺术创作,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并通过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生态式艺术教育还可以通过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将不同学科的内容融入其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再次,生态式艺术教育注重社区与校园的融合。
传统的艺术教育模式往往只停留在校园内部,缺乏与社区的互动,导致学生的艺术教育缺乏实践和创新。
而生态式艺术教育强调与社区共同创作和共同分享,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区的文化、历史和环境,通过艺术表达来丰富社区的文化内涵。
例如,在小学附近的公园或者社区中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展示或者公共艺术创作,让学生的艺术作品与社区环境相结合,切实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社区意识。
最后,生态式艺术教育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动。
传统的艺术教育往往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
而生态式艺术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来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表演。
生态式艺术教育审美感受的融合性

学 为理 论 根 据 , 对 生 态式 艺 术教 育 审 美 感 受 的 感情 融 合 性 、认 知 融合 指 人 和动物 通过 感官 获取事 物基 本属性 ( 部分 属性) 息的一种 或 信
能力 时) ,它又 为人类 的 知觉和 其他 更进 一 复杂化 的认 识活动 步 关键 词 :生态式艺术教育 ;感情融合性 ; 知融合性 ;体验 融 提 供 了基 础 。如听觉 、视觉 、嗅觉 、味觉 、触觉 等 。 认 合 性 课例 《 爱的表 达 》,主 要是 以人文 主题 与 识技 法相 融合 , 知 教 师启 发学 生充分 利用 各种 感官 ,如 引导 学生观 察周 围 的花 草树 生态式 艺术 教育 是继灌 输式 艺术 教育 、园 丁式 艺术教 育之 后 木 、 蓝色 天 空 等— — 视 觉 : 引 导学 生欣 赏有 关 爱 的音 乐 —— 听 的一种新 型艺术 教 育,是 以生 态学 的科 学观 念 为价值 取 向 “ 究 觉 ; 引导学 生触摸 大 山、河 流—— 触觉 等来 体验 爱 、感 受爱 ,从 研 有机 体 同周 围环 境之 间相互 关 系的科 学 ,强调对 ‘ 生态系 统 ’完 而教 育学 生热爱 生活 、热爱周 围的人 、热爱 大 自然 。 整性 的研 究与 保护 ”而 形成 的一种 新型的现 代艺 术教育 理念 。 视 觉 和 听 觉 在 人们 日常 生 活 中 占有 特 别重 要 的 地位 ,所 以 生 态 式 艺术 教 育 在 《 国家 艺 术 课程 标 准 》 巾得 到 了充分 的 认知 心理 学认 为 ,对 于 审美活 动 ,这两种 感觉 有着 更为 重要 的意 体现 ,根据 《 家艺术 课程 标准 》的规 定 ,艺术课 包 括音 乐、美 义 。由于 视 、听觉对 象—— 色 彩 、图形 以及音 响 ,可 以作 为符 号 国 术、戏 剧 、舞蹈 、影视 等艺 术 门类 ,是 一 门综合 的课 程 。 艺术 表达信 息 ,因此 它们 还是 审美 活动 的基础 。我 们知道 ,绘 画是通 课 程 的综合性 构成 了审 美感受 的融 合性 ,艺术 和审 美 是一种 有情 过视 觉 感 知 的 ,雕 塑 是通 过 触 觉感 知 的 ,音 乐 是 通过 听 觉感 知 感 介入 的、整 体式 的思 维模式 ,艺 术审 美感 受在生 态式 艺术教 育 的,舞 蹈是 通过 身体 的动感 来感 知 的。一种 事物 往往 以几种 感觉 一 中将 多种 不 同学科 之 间进 行 生 态 组合 ,通 过经 典作 品 与 学生 之 去接受 ,各 种感 觉之 间 的相 互联 系和 沟通 时 ,便 出现 了 “ 觉现 联 间、作 品体现 的生 活与学 生 日常生活 之 间、教 师与 学生之 间 、学 象 ” 。生态 式艺 术教育 的作 用 ,就是通 过这 种 “ 联觉现 象 ”或称 生 与学生之 问 、学校 与社会 之 间等 多方面 和多层 次 的感情 、认 知 之 为 “ 联通 作用 ” ,将 每个人 潜在 的联觉 能力唤 醒并发展 。 和 体验三 方面 的心理 结构互 补 、互生 、共 生,从 而 获得全 面的 审 在音 乐艺术 诸 多表现 元 素中 ,被提 及联 觉 ( 听—— 视联 觉 ) 美感 受 ,形 成 正确 的审美观 ,进 而升 华为 高 尚的情操 ,在 “ 风 最 多的 是有关 色彩 的表现 元 素。色 彩感 极佳 的作 曲家梅 西安 ,因 春 润物细 无声 ”中受到 良好 的教 育 。 长期 在教 堂弹管 风 琴 ,阳光照 在五 彩缤 纷的镶 嵌玻 璃窗 下 ,使 他 感情 的融合性 竟然有 了昕音辨 色 的特 异 功 能。热 衷于 音色联 觉 的作 曲家 为数 不 感 情 是人 对 客 观 与现 实 态 度 所产 生 的 体验 ,它 虽 然 和 认知 少 。1 1年斯 克里 亚宾演 出 了他 的第五 交响 乐 《 罗米修 斯 》 , 91 普 样 ,都是 大脑对 客观现 实 的反映 ,但 它们所 反 映的对 象和 方式 在总谱 上指 定用 一个 色光钢 琴 ,每 个音 高发 出~个 色光 ,投射 在 却完全 不 同。认知 是对 客观存 在事 物本 身 的反映 .而感 情是 对主 白色服 装 的合唱 队 员身上 。 1l年 波尔 纳德 写 了一本色 彩音 乐作 93 客之间 的某种 功利 关系 的反 映,是 生理 心理对 客观 世 界需要 的反 曲法 ,和 与视觉 有关 的 《 条 与音 响练 习》 。12 年 ,布 里斯 写 线 92 应 。因 此 ,感情 的唤 起 与 生理 机 能 和认 知 有 关 ,有 明显 的制 约 了 《 彩交 响乐 》 ,第一 乐章 ,紫 ;第 二乐章 ,红 :第三 乐章 , 色 性 。感 情又 具有两 极性 ,它可 以促进 ,或者]扰 人 的行为 。 二 蓝 :第 四乐 章 ,绿 。乐器音 色 也常 常被人 们 以色彩形 容 。如双簧 感 情 可 以分为 情绪 、 情感 、情 操 。 情绪 是最 基本 的 情感 现 管 是绿 色的 ,长 笛是银 色或 蓝色 ,小 号是 金黄色 的 ,单簧管 是玫 象 ,具有 外部表 现 明显 ,持续 时间较 短 的特征 ,情 绪是行 为 的原 瑰 色的等 等 。 动力 ,通 过唤醒 ,促 使主体 行动 ,并维持 主体到 达 目的。 联觉 在审 美活 动 中大大扩 展 了心理 空 间,增 强 了审美感受 和 情感 需要 是较 为 高级 的感情现 象 ,具有 稳定 性 、内隐性 的特 艺术感 染力 。 点,反 映着人 的基 本 社会性 需要 。这 是个体 为着 实现 自我价 值 , 三 、体验 的融 合性 在 不同阶 段体现 出来 的需要 。因此带 有先天 的性质 , 在 艺术 教育 中 ,教师 引导 学乍 以一种 感性 的 、整体 的方式 , 情操 是最 高级感 情 ,着重 在它 的 内容 方 面 ,并 且与 社会 的价 与 自然 景色 和作 品产 生情 感上 的沟通 与共 鸣 ,共 同创 造一 种感 受 值观 念相 结合 。这是 情感 需要 在社会 教 育和文 化影 响 下后天 形成 美 和体 验美 的情 境 ,以形 成更深 刻 的理解 和感悟 ,获 得更丰 富 的 的 :道德感 、理智感 、审美 感 。 体 验,达 到感 性和理 性的平 衡和统 一 。 感 情 的表 现 和宣 泄是 艺术 的一个 重要 目的,而 艺术 又是最 擅 在 教学 中 ,为 了使 学生 深入 了解 作品 的情感 表现 ,教师 通过 长表现 感情 ,是 人类情 感和 精神 生活 的创造 性表 现 ,任何 艺术 表 表 象情感 如 :愤怒 、激 动 、安静 、欢快 等 ,让学 生 自 、 自编或 创 现 形式 都包 含着 特定 的情感 和思 想信 息, 生态式 艺术 教育 使学 生 自选符 合某个 情感 的故事 情节 ,并通 过 自身 的表演 来亲 身体验 。 通 过 艺术与 自己情 感 生活连 接并 相互 作用 ,学 习用艺 术 的方式表 生态 式艺 术教育 认 为学生 创造 潜 力只有在 先 天与 后天 的相互 达 和交流情 感 ,获得创 造、表现 和 交流的 能力 。 作用 中和 师生 互动 中,才 是持 续不 断 的和 无 穷无尽 的 。生态 式艺 生态 式艺术 教 育强调 在 课程 设计方 面 ,注 重通 过特 定 的教学 术教 育正 是这样 一种 师生 对话和 互动 的过 程 ,它鼓励 学生 探究性 步骤 ,引导和鼓励学生 以饱满的热情探讨 各个不 同历史 时期和各种 学习 ,在 富有个 性和 开放 的艺术 课堂 中,学生 们尽情 体验 艺术 内 不 同文化 的经典艺术 ,并通 过欣赏 、描述 、解释、分析 、反思等活 涵 、充 分发挥 各 自的聪明才 智 ,以展示 自己的才 艺 。 动 ,领会其 中所 蕴含的 “ ”、 “ 爱 欢乐 ”、 “ 苦 ”、 “ 痛 悲伤 ”等 生态 式艺 术教 育就 是~ 种充 分体 现生态 智 慧和不 断运用 生态 典型 的人物情感 。只有通过对各 种艺术作 品的外在形式和 内在 情感 智 慧 的艺术 教 育。这种 艺术 教 育首先 要打破 美学 、艺 术史 、艺术 意蕴的融合及整 体把握 ,才能真 正理解艺术作 品的 内涵 。 批 评 、艺术创 作 、艺 术心 理学 、艺术 社会 学、文 化人类 学等 不同
实施生态式艺术教育,构建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

实施生态式艺术教育,构建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发布时间:2021-12-09T06:22:13.310Z 来源:《教育考试与评价》2021年第9期作者:陆娜娜[导读]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由蔡元培先生在20世纪初始引入中国。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富足,家长开始重视幼儿的艺术教育。
幼儿园开展生态式美术教育,提高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促进眼、手、脑等感官协调发展,并在不断的体验与感知中实现认知内化。
生态式美术教育的目的是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思想,构建特色的美术课程,促进幼儿身心康成长。
陆娜娜合肥幼教集团光明之家幼儿园安徽合肥 230011摘要:美育,即审美教育,是由蔡元培先生在20世纪初始引入中国。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富足,家长开始重视幼儿的艺术教育。
幼儿园开展生态式美术教育,提高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促进眼、手、脑等感官协调发展,并在不断的体验与感知中实现认知内化。
生态式美术教育的目的是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思想,构建特色的美术课程,促进幼儿身心康成长。
关键词:生态式;美术教育;艺术;美术活动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幼儿美育的重要桥梁。
幼儿由于成长环境造成个体差异性,所以幼儿教师要掌握本班幼儿情况,根据幼儿的爱好设计趣味多样的美术活动,提高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建立良好的审美观,促进幼儿交流,提升美术教育质量,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那在美术教育中,如何开展生态式教育呢?一、何谓生态式艺术教育?社会在飞速发展中,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物质资料的同时,也给我们生活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程度的破坏。
所以,人们越来越渴望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不仅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在教育中也同样秉承生态化理念。
在这样的情境下,幼儿艺术教育便出现了生态式艺术教育的新理念。
生态式艺术教育由滕守尧先生首先提出,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基础和部分,其中包括了在生态观为指导下的幼儿艺术学习,主张通过各种生态美与艺术知识,提高幼儿的美术知识与美术鉴赏能力,使得幼儿自身感性与理性得以生态平衡。
生态式艺术教育对当下小学艺术课堂教学的启示

生态式艺术教育对当下小学艺术课堂教学的启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艺术教育的需求逐渐增加。
艺术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态,对社会的影响不可忽视。
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同时也可以促进其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此基础上,如何推广和发展艺术教育呢?生态式艺术教育应运而生,成为当今艺术教育的一股强劲力量。
生态式艺术教育的概念生态式艺术教育,是以自然生态为基础和素材,采用多元文化交融、民族艺术传承、社会文化关怀等方式来进行艺术教育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
它以生态学和哲学为基础,将艺术和自然生态提炼、融合到教育中,将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社会生态有机地结合,发挥生态系统的有机性、自主性、相互联系性和完整性。
生态式艺术教育就是将艺术和生态无缝结合,让艺术教育获得了全新的生命力和能量。
生态式艺术教育的对小学艺术课堂教学的启示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生态式艺术教育通过将艺术与生态的紧密结合,让学生了解、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珍惜自然,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通过对生态的研究和创作,学生不仅能够学会以生态为素材来创作艺术品,更能感悟自然、融入自然,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
培养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生态式艺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生态素材的创作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来产生和实施想法。
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结意识。
增强学生对社会与环境的关爱生态式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对社会与环境的关爱。
通过生态素材的展示、生态伦理的引导等方式,使学生从心底深处认识到生态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关爱自然环境,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更好地融合社会与自然环境,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为美化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结论生态式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维和形态,对于小学艺术课堂教学有着非常启示性的意义。
生态式艺术教育研究

生态式艺术教育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生态式艺术教育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在文章概述了生态式艺术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及研究背景。
在分别阐述了生态式艺术教育的定义和特点、发展历程、实践模式、意义和影响以及研究的框架。
结论部分总结了生态式艺术教育研究的启示,并提出了未来展望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态式艺术教育及其研究领域的相关内容,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生态式艺术教育, 研究背景, 定义和特点, 发展历程, 实践模式, 意义和影响, 研究框架, 启示, 未来展望与建议1. 引言1.1 概述生态式艺术教育研究生态式艺术教育研究是一种以生态学理念为基础,将艺术教育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方法。
它强调通过艺术创作和实践,引导学生关注和探索自然环境,培养其对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生态式艺术教育研究旨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未来创造更美好的环境和社会。
生态式艺术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在于提升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生态式艺术教育,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从而在实践中探索如何实现艺术创作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生态式艺术教育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意能力,更能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
生态式艺术教育研究是当今教育领域的一大创新,为培养具有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艺术人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支持。
1.2 研究背景生态式艺术教育研究的背景可追溯到对传统艺术教育模式的反思和挑战。
传统的艺术教育往往注重技法和规范化的教学方式,忽略了个体的创造力和环境的关联性。
随着社会变革和文化认知的提升,人们开始意识到艺术教育应当更具灵活性、创新性和与环境相融合,这也促使了生态式艺术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生态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式美术教育是一种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幼儿的兴趣为导向,强调师生间的对话平等关系,让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愿望;并强调解感官,消除自我封闭,注重个体体验的艺术教育理念。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内容的选择、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互生互补、相互融合,以整体的观点来进行活动设计;师幼互动处于一个平等互助的状态从而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并且通过作品欣赏、操作等多种形式来促进儿童对作品情感的共鸣与体验。
本设计基于生态式艺术教育理念,选择了《麦田上的群鸦》这一很少作为幼儿园美术欣赏对象的作品,尝试通过对作品形式要素分析的逐步深入,引导幼儿对作品内隐的恐惧情感进行感受。
整幅画面色彩昏暗、线条流动,能够让幼儿感受到他们很少在美术欣赏过程中接触到的恐惧情感,并进行恰当的引导。
通过本次设计,设计者就活动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活动应满足幼儿发展需要、整合各领域内容以及对话法的运用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Eco-style Aesthetic education is education philosophy that based on experience of children`s daily-life and interest-oriented,that emphasizes equal dialogue,that could drive children convey their feeling and idea,that could inspire young children`s propulsion of probing.And the philosophy also emphasizes both emancipating their senses and removing self-enclosed.As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ing,setting program objective&course content&course system is harmonious and balanced.We must devise a course as a munication of teacher and children is equal and friendly.All of this is in order to build a harmonious ecosystem.And in this course,we have to improve children`s inner feeling by all measures including aesthetic act, artistic creation and so on.
This curriculum design is base on Eco-style aesthetic education,and select<Wheat Field with Crows>(by.Vincent Willem van Gogh) that rarely used in pre-school of China to be the aesthetic object.We guide children to experience the deep sense of the picture by factor analysis from strength to strength.The picture with rayless hue and dynamic line could bring a sense of fear that children touch seldom in must of aesthetic course to students.After a number of experiments,author covey some suggestion concern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he connection between course and children`s development,string different subject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dialo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