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书法文化》教学设计
书法教案备课

书法教案备课
制定一份书法教案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水平,以及教学目标。
以下是一份基础的书法教案备课大纲,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书法笔画和字形。
培养学生对于书法的兴趣,提高其审美能力。
了解一些基本的书法文化和历史。
教学内容:
导入:
引入书法的定义和重要性。
展示一些优美的书法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基础知识:
介绍基本的书法工具,如毛笔、宣纸等。
解释基本的书法术语,如“横、竖、撇、捺”等。
基本笔画练习:
演示基本的笔画动作,包括横、竖、撇、捺等。
学生进行模仿练习,重点在于掌握每个笔画的顺序和力度。
常见字形学习:
选择一些简单而常见的字,如“人、山、水”等,教授其正确的书写方法。
学生进行模仿书写,老师逐一点评和指导。
创作活动:
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可以是自己名字的书写或简短的诗句。
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书法水平。
文化背景:
简要介绍中国书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展示一些著名书法家的作品,让学生了解书法与文化的关系。
总结与展示: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重要的知识点。
学生展示他们的书法作品,进行同学评价和分享。
评估方式:
学生书法作品的书写规范和美感。
学生参与课堂练习和创作的积极程度。
对书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这份备课大纲是一个基础框架,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进行具体调整和扩展。
书法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

书法教学设计书法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书法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书法教学设计1课前要求:1、选定一本自己最喜欢的楷书(硬笔书法、毛笔小楷)帖。
2、准备一本书法笔记本,记录我们所要学习的书法理论知识。
3、遵守课堂纪律,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和课堂笔记。
4、执笔:拇指与食指夹住笔杆,其它三个指头辅助运笔,指实掌虚。
5、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课题:临、摹和创造的关系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临摹的方法和作用;了解临、摹和创造的关系。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重点难点:掌握临、摹的方法,了解只有继承才有创新。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1分钟)<二>、讲授新课:临摹,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是习字过程的必经阶段。
但从学习的目的来说,却不能以此为止境。
在初学的时候,总是越摹越不对,越临越不像,甚至无意再临摹下去了。
不如干脆自己来个创造吧!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古代优秀的书法作品,是积累了很多年和无数人的写字经验(直接地学习和间接地学习)而创造出来的。
所谓创造,并不是凭空出现,而是在继承了前人的经验以后,再进一步发挥个人的创造性。
只能是由学习中间达到熟能生巧,融会贯通,然后可以自出新意,变化笔法,别具形体,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要知道号称“书圣”的王羲之,也是从艰苦的实践和体验中成长起来,不是生来就是大书家的。
一、摹法:(1)描红:小学生初学写字,要先描“红模”。
红模是印好的红字范本,用墨笔照样填上;填得多了,手就熟了,对于每个字的形体,在心中手上都能有个大概。
(2)摹书:把油纸或其他透明而不浸墨的纸,罩在碑、帖上面来摹写,古人叫作“响拓”。
初学写字不先摹写,就不容易入手,如用透明的纸蒙在上面,笔随影写,练习久了,字的结构自然就会写好,所以“对临”(是对着碑、帖临写的意思)之先,应从摹写开始,可以事半功倍。
书法优秀教案设计(通用11篇)

书法优秀教案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书法优秀教案设计(通用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书法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关注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的培养。
2、继续巩固已学笔画:右点、左点、左尖横、上尖竖。
3、学习长横的书写。
4、学习书法,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愿意大胆尝试写书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1、学习长横的书写;2、正确书写习惯的养成教育。
教学难点:长横的起笔及行笔方向的把握。
教学过程:一、复习已学笔画右点:1、师示范,生说书写方法。
(由轻到重,右下行笔,快速停顿,收笔。
)2、师板书,生临摹书空。
3、生练写。
4、指导、点评。
左点:1、生说写法:由轻到重,左下行笔,略有弧度,停顿收笔。
2、师范写,生临摹书空。
3、生练写。
4、指导、点评。
左尖横、上尖竖:方法同上。
重点强调行笔方向。
二、学习长横的写法学习斜顿起笔1、师示范,生观察斜顿起笔的特点,找方法。
(斜顿即是小右点。
由轻到重,短小,有力。
)2、师范写,生临摹书空。
3、生练写,师指导。
4、点评。
学习长横1、理解长横名字的由来。
2、师示范书写,生观察长横特点。
(斜顿起笔,停顿,转笔向右行笔,停顿收笔。
两侧略重,中间略轻。
)3、生根据观察说写法,师小结:斜顿起笔,转笔向右行笔,停顿收笔。
4、师范写,生临摹书空。
5、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6、点评,纠错。
7、生再练写。
三、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笔画?(右点、左点、左尖横、上尖竖、长横)书法优秀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1.了解目字旁和酉字旁的造字规律,结构原则。
2.根据所学偏旁的变化规律,写好课本例字。
教学重点、难点:同学们在写目字旁这个笔画时,能够做到目字旁内部的短横收笔处与横折的折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高中美术人教版书法《第一课 汉字与书法文化》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美术人教版书法《第一课汉字与书法文化》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学生掌握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各种字体的基本特征,认识汉字是古代先民观察自然、生活并与思维结合的产物,体现了高度的想象力和创造智慧;掌握书法和篆刻艺术的发展脉络,比较和欣赏历代书法名篇,结合历史时代特点和书法家的个性特征、品德精神等品读书法作品,感受书法艺术之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认识汉字、书法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艺术是技艺、才学、品德等的综合体现,领悟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综合性和深厚底蕴。
2学情分析
概述汉字的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书法是才学、技艺、品德的综合体现,在其表象之外的文化精神是其作为艺术存在的根本,否则,只是一个书匠而已。
对于传统书法艺术,我们要珍惜、保护,继承。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法基本特征、发展脉络
教学难点:书法的基本特征
4教学过程
4.1激情导入
新设计
课前情境营造:各种字体和书法作品欣赏。
发给教材,字帖,说明是岳麓版必修三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单元,分好组。
课堂导入:同学们,从刚才展示的视频资料中,你获得的主要感受是什么?(汉字形态之美、书法之美)。
汉字教学教学设计(精选)

培养学生尊重汉字、热爱汉字 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素养。
引导学生认识汉字在中华文化 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 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02
主要教学内容
01
汉字基础知识
包括汉字的起源、发展、构造和演变等方面的知识。
02
汉字书写技能
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 姿势和运笔方法。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启发式教学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发现规律来学习汉字,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 能力。
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和文化内涵,启发学生理解汉字的构造和意义,提高学生的汉 字素养。
通过举例、类比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读音、书写和用法,加深学生的记忆 和理解。
情景模拟法
创设与汉字相关的实际情境,让 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学习汉字,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强化实践应用
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如书法比赛、汉字听写大会等,让学生在实践中 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汉字应用能力。
存在问题剖析
学生基础差异大
由于学生汉字基础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困难,教学 进度难以统一。
教学方法单一
部分教师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和变化,导致课堂 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不高。
拓展延伸内容
汉字书法欣赏
通过展示不同书体、不同风格的书法 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汉字书法的韵律 和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 素养。
汉字文化探究
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网络查询等 方式,深入了解汉字的历史、文化和 社会价值,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 化自信。
汉字应用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汉字应用实践活动,如 汉字听写、汉字书写比赛等,提高学 生的汉字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七课汉字与书法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书 法 绘 画 诗 歌 小 说
戏 曲
第七课 汉字与书法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熟悉汉字的演变及书法、篆刻艺术的发展 历程,记忆“六书”理论、书家姓名,学会欣赏汉字 独特的特征。 (2).掌握“书同文”“印宗秦汉”的史实依据。 (3).认识时代风貌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汉字的基本特 征,书法、篆刻艺术的独特性、时代性,领悟民族文 化的丰富底蕴,认识祖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东汉《曹全碑》(隶书)雄健、给人以疏阔 大度之感的独特字体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特点)
(一)过渡: 秦小篆、汉隶 (二)自觉的书法艺术: 魏晋南北朝
1、原因(1)(2)(3) 2、代表:
(三)新高峰: 隋唐
1、代表及其特点: 2、书法理论的成熟
(四)各具情态的宋四家:
1、代表及其特点: 2、时代背景:
9、篆刻与书法、绘画一起开始成为中国古代 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
A、两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 C、明中叶以后 D、西周晚期
10、对中国古代印章艺术发展表述不准确的是: A、有了文字,就形成了印章艺术
B、明代中期,思想活跃、文化自由,篆刻成为中 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C、在篆刻艺术上,秦汉时代是一个标志性的时期 D、其创制以汉字为前提,与书法并称为姊妹艺术
5.观察下列图片:
图一 秦始皇二六年诏铭
图二 柳公权《玄秘塔碑》 图三 王羲之《兰亭序》
请回答:⑴指出上面三副图片所示汉字各是什么书体? ⑵指出上面图片所示那些是实用性文字?那些是自觉的书 法艺术? 答案: ⑴图一是小篆、图二是楷书、图三是行书 ⑵图一是实用性文字;图二、图三是自觉的书法艺术。
人教版高中美术课——《汉字与书法文化》

也有人怀疑历史上是否有仓颉其人,但 我们认为,仓颉本人的有无并不重要,即 使当时没有叫“仓颉”的史官,也应该会有叫别的名字的史官来做这样的工作。
汉字与书法文化
(一)汉字之美
• 汉字的起源始于象形。源于此,中国汉字 从雏形到成熟的各个时期,都蕴含着丰富 的绘画元素,故美由此与汉字如影随形。 加上书写者运用具有丰富表现力的工具, 通过一定的技法在书写时注入自身的感情 理念,因而汉字的各种各样的美感就产生 了。书法艺术就这样诞生了。
(二)书法的含义
半坡 (6000年)
贾湖(8000年) 双墩(7000年) 龙虬庄(4500年)
柳林溪(7000年) 杨家湾(6000年)
庄桥汶(5000年)
从8000多年的贾湖刻符到4000多年的柳湾、丁公刻符,呈现明显的辐射状。但准确的来说,汉字仍然是属于多源头的。
• 贾湖刻符
非官方部分解读: 1排1列:目,1排3列:甘 2排1列和2排4列:一,2排2列:二,2排3列:八 1排4列:十,1排2列:廿(niàn) 3排1列:一解为夭(与甲骨文中相似);另一解为鹤
(左上为张嘴鸣叫的头部,中上为翅膀。) 3排2列:门,4排3列:日,4排4列:田 3排4列:乙(刻在疑似印章上,可能为该氏族的姓。)
距今8000多年,共17个字符(另有4例疑似)
从广义上来讲,贾湖刻符是汉字最原始的形态。从狭义上来讲,贾湖刻符是汉字最早的雏形。
特别介绍:贾湖遗址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经炭14、释光测年结果显示 其距今约9000―7500年。其中重大发现包括: ➢ 世界最早的文字符号。共17例,龟甲上9例,骨器
《汉字书法艺术》教案[修改版]
![《汉字书法艺术》教案[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5d44ec10a6f524cdbf85ae.png)
第一篇:《汉字书法艺术》教案《汉字书法艺术》教案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教具准备:有关的文字各体作品、名家书法幻灯、书法练习的各种用具。
学生用具:毛笔、毛边纸、墨、报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前面我们曾经对中国画题款艺术作了介绍,了解到书法在画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这节课我们将对中国书法艺术作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二、新授: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提问学生:哪一件书法作品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
1、书法文字发展简史:(1)古文字系统甲骨文——钟鼎文——篆书(打出古文字各体幻灯)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冶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2)今文字系统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打出今文字各体幻灯)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汉末时的曹操就非常欣赏当时书法家梁鹄的作品,章草兴于汉章帝年间,故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人们在长期使用毛笔的过程中掌握了书写的规律,并促进了书法艺术的成熟。
三.课堂延伸
建议学生观摩书法原作或图片资料,阅读有关书法艺术的书籍。
学生查寻资料:《古代中国书法》(光盘)
《永字八法》、《书法教程》、《中国书法》、《书法》
E.小结:播放录像片段《古代中国书法》,结束语。
总结:汉字的产生为书法艺术创造了条件。
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第一部分,结合在语文课里学过的知识,填写学习卡片。
我们班里出板报,要请字写得好的同学去完成,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字写得好,赏心悦目,大家爱看。你们是这样,古人亦如此。
出示几件石刻拓片、木刻法帖和墨迹,请同学辨认,讲述书法的实用价值
活动1:提出问题,学生分小组进行探讨。
一.引入新课
问:古人是如何书写的?
活动1:请同学用钢笔在和纸上写出自己的名字。体会书法感觉
学生模仿、体验,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回答。
钢笔写得最好,因为用得熟练。
不会用毛笔,所以写不好。
用刀刻很费力,不好控制,不过很好玩。
书法艺术在人们社会生活和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二.课堂发展
问题:为什么书法艺术不在别的民族或国家产生而单单在中国产生?
课题
《汉字与书法文化》教学设计
共1课时第1课时.
总课时:
课型
欣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熟悉汉字起源和书法产生的过程及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讲述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步形成热爱书法艺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课程分析
汉字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创造,汉字书写也成了专门的艺术,它将实用书写赋予技法规范和审美含义,是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相结合的产物。书法艺术利用单纯形式来表现丰富多变的审美意趣,具有明显的抽象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习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书法在技巧原则上的严格性和表现情感上的丰富性,代表着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核心。了解、学习书法艺术,传承中华文明,我们责无旁贷。本课从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产生、书法的实用价值与艺术特征、书法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使学生对中国书法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为学习、欣赏书法艺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原因:中国人写字用毛笔;汉字是象形字;跟绘画有联系;中国有宣纸……
学生自学,讨论并填写卡片。
学习卡——汉字的演变
时间
新石器时代
夏商
商周
先秦
秦
隶书
文字类型
陶器符号
甲骨文
金文
帛书书简
石刻
大篆
小篆
书写方式
刻、画
刻
铸、写、刻
铸、写
铸、写、
写
学生回答。
比较:1、用笔熟练Fra bibliotek笔法好。2、结构尚可,但不会用笔,笔画不美。
简要分析例字“三”,说明汉字形式美的原理。
书法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琴棋书画”、“字如其人”……
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鼓励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活动2:有书法基础的同学和没有基础的同学上台书写。
教学重点
认识和了解汉字起源和书法产生的过程
教学难点
大部分学生对书法艺术比较陌生,缺少感性认识,甚至存在偏见,给教学带来难度
学情分析
选修书法模块的高中学生
设计理念
结合实践操作、观摩作品等活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感悟书法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辅助
教师准备教具:教案、多媒体课件、课本等。
学生准备学具:课本、美术本、画具、搜集到的美术资料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说明
A.组织教学:按美术课教学常规进行.安排学生就坐,告诫学生遵守纪律,准备上课。
B.创设情境
播放多媒体课件《汉字与书法文化》;
学生观看图片:古代书房场景:几案,书写工具和材料(毛笔、印章、砚台、宣纸等),墙上挂有书法作品;播放中国古典音乐,
学生感受书法文化氛围。
C.进入新课
F.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对同学态度友好。不将画材画具用于嬉戏。
G.板书设计:
汉字与书法文化
*汉字字体的演变和发展
*书法书体的产生和发展
*书法艺术在人们社会生活和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H.教学后记:
班次
应到
实到
缺勤学生名单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