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创造历史

合集下载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区分:全体公民、人民群众、劳动群众、 区分:全体公民、人民群众、劳动群众、脑力 劳动者。 劳动者。
全体公民 人民群众 劳动群众(主体) 劳动群众(主体) D C B A 脑力劳动者( 脑力劳动者(知识 分子) 分子)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 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3、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 梁启超认为, 舍英雄几无历史。 也,舍英雄几无历史。这个观点 ( )
A.肯定了人民群众在杰出人物的领导下可 A.肯定了人民群众在杰出人物的领导下可 以成为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夸大了杰出人物的作用 夸大了杰出人物的作用, B.夸大了杰出人物的作用,否定了人民的 历史主人和实践主体的地位 C.说明了群众没有英明的领导则是乌合之 C.说明了群众没有英明的领导则是乌合之 起作用相互抵消, 众,起作用相互抵消,合力为零 D.告诫杰出人物一定要相信群众 告诫杰出人物一定要相信群众, D.告诫杰出人物一定要相信群众,依靠群 众,因为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
第一, 人民群众” 的规定性, 第一,“人民群众” 有质的规定性,是指一切对社会发 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第二,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 历史范畴, 第二,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各国 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 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 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 第三,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包括脑力劳 动者和体力劳动者。 动者和体力劳动者。 第四,在我国,人民群众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 第四,在我国,人民群众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 ----社会主义劳动者 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拥护祖国统 建设者、 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 一的爱国者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现实意义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现实意义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现实意义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不断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从原始社会的农业生产到现代社会的科技革命,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通过生产劳动、科学研究、文化创新等方式,不断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更是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三、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更是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障,这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综上所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现实意义在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他们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而他们的利益诉求则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人民群众创造了哪些历史伟业

人民群众创造了哪些历史伟业

人民群众创造了哪些历史伟业1、载人航天1992年9月21日,中国政府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2、两弹一星“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世纪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3、香港、澳门的回归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结束了英国在香港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

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结束了葡萄牙在澳门442年的殖民统治。

4、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开幕,2008年8月24日闭幕。

主办城市是中国首都北京,参赛国家及地区204个,参赛运动员11438人。

本届北京奥运会共创造43项新世界纪录及132项新奥运纪录,共有87个国家在赛事中取得奖牌,中国以51面金牌居奖牌榜首名,是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

5、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港珠澳大桥(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中国广东省伶仃洋区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

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15日动工建设;于2017年7月7日实现主体工程全线贯通;于2018年2月6日完成主体工程验收;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开通运营。

马克思第三章第三节_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第三章第三节_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英雄
A.认识根源: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夸
史观
大英雄人物作用
产生
B.社会历史根源: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

,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得不到充分
根源
发挥和应有承认
C.阶级根源: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为了
维护本阶级利益,用英雄史观为自己
服务
英雄史观的两种基本形式
(1)唯意志论或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 认为少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意志可以 决定历史进程。
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 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 群众的意愿。
历史人物活动的历史制约性 即:时 势造就英雄
时势召唤英雄
时代造就英雄 时势锻炼英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时代造就英雄 时势筛选英雄
(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历史背景出发, 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 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普通个人 杰出人物

历史人物 反面人物

负方向

正方向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 的作用
1、历史事件的当事者; 2、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主要倡导者、发起
者、组织者和领导者; 3、历史进程的影响者。
历史人物的作用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制约, 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29 岁时任巴县县委副书记,37岁起担任重庆市 公安局副局长达16年,先后指挥破获震惊全国 的警匪枪战案、中国第一盗窃案、运钞车被劫 案、杀人恶魔张君案,获公安部一等功多次; 是闻名一时的“打黑英雄”,号称“全国排名 靠前的刑事侦查专家”;他所领导及主管的重 庆市公安局刑侦力量一度居全国前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但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历史条件(生产关系、政治制度、文化条件)的制约,其中经济条件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根本对立:究竟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这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否定物质生产资料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英雄人物创造历史。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

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它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抽象的、永恒不变的。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构成的。

所谓现实的人,是指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具有能动性的人。

只有把人看做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了如下原则: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其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1)人民群众是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大多数人。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2)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

讲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讲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人民群众为什么是历史的创造者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几乎所有的哲学派别,都对谁创造历史的问题做出了回答,但是他们或者认为人的思想动机创造历史,或者认为“绝对精神”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因,这些历史观都走向了“英雄史观”。

针对这些错误认识,马克思提出,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的确是受到人们的思想动机的支配的,但是这种思想动机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原因,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原因是引起这种动机的物质原因,并由此得出结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这不免会让人产生疑问,即马克思之前的旧唯物主义和黑格尔都把创造历史的主体归结为人,为什么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理论归为马克思主义?诚然,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旧唯物主义也讲“人”创造历史,但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旧唯物主义把“人”看作自然意义上的“人”;康德、黑格尔也讲“人”在历史中的作用,但他们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把人看成是精神意义上的“人”。

马克思所讲的创造历史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借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①“有生命的个人”②。

人如何创造历史?通过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者主要从以下两个维度来考察实践:一是主体性,二是物质性。

这种主体性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主体,而是作为人类实践活动主体的以劳动者为主的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同时包含着差异和矛盾的主体性。

由于实践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P247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67具有物质性,所以历史发展是不以任何个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过程。

由于劳动人民是物质生产力的主体承担者,是首要的社会生产力,因此它们的意志、愿望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主观反映,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上,一切落后倒行逆施之所以注定要破产,而一切进步阶级的革命目标之所以终究能够实现,是因为进步阶级的革命目标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劳动群众的意志和愿望的,因而得到劳动群众的有力支持。

教案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

教案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教案章节:一、理论基础二、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三、案例分析:中国革命史四、案例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民群众五、结论与思考一、理论基础1.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发展是人民群众自身的发展。

2. 毛泽东思想: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 邓小平理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要依靠人民群众发展社会主义。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5.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二、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 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主体。

三、案例分析:中国革命史1. 农民阶级: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农民起义。

2. 资产阶级:辛亥革命与民主共和国的探索。

3. 工人阶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4. 人民群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四、案例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民群众1. 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民丰收。

2. 城市改革:下岗职工再就业与市民生活改善。

3. 教育改革:普及义务教育与人民群众素质提升。

4. 互联网发展:新媒体与人民群众参政议政。

五、结论与思考1.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2. 党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谋福祉。

3. 青年学生要树立群众观点,自觉投身人民群众的伟大事业。

4. 深入研究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为我国发展提供智慧支持。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基础,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我国革命史和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培养学生的群众观点,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六、实践活动: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活动目的:通过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作用,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请结合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谈谈

请结合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谈谈

请结合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谈谈㈠结合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谈谈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性...一、从题目来看,首先要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2、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4、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5、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6、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即经济、政治、精神文化条件的制约。

二、结合以上原理,对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性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开创和推进的伟大事业。

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和执政理念,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导向。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总结和概括了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伟大创造作用和主体地位,充分反映和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历史使命,进一步明确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

请结合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谈谈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是要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切实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

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众创造历史我支持群众创造历史这一观点。

英雄史观抹煞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夸大英雄人物作用,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和应有承认,而.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利益,用英雄史观为自己服务。

但是毛泽东曾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邓小平曾说过”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有一句歌词“老百姓是那定盘的星”。

在我看来,人类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结底,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群众是历史的主人。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要素——劳动者。

劳动者是最活跃、最主要的生产力,他们是生产资料的发动者、使用者、控制者、推动者。

)反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的有,曲辕犁的发明,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黄道婆改进的纺车,提高工效好几倍。

还有我们熟知的万里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

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十分艰险,它的建成融汇了古人的智慧、意志、毅力以及承受力。

埃及金字塔的修建历史从第三王朝到第十三王朝,跨越了10个朝代。

同样闪耀着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光芒。

(鲁迅曾说过,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旁,哪里还能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可见作为劳动者的人民群众使用工具,生产出供人们吃、喝、住、穿、用的物质生活资料,有了这些物质生活资料人们才能从事政治、科学和其他精神活动。

)(人民群众能不断地创造和改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

生产工具变了,整个生产力会变、生产力变了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

总之,人民群众既是生产力中的要素,又是劳动工具和物质生活资料的创造者。

生产工具是历史的基因,创造了工具也就是创造了历史。

看人间,每一寸土地,每一片庄稼,每一间房屋,每一部机器,每一种商品,都是靠的人民的努力)对于,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其含义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理解:首先,人民群众的生产经验和生活是精神产品的源泉,精神财富中的科学是在总结生产经验基础上产生的。

科学家是科学知识理论的直接发现者,但其源泉仍在群众的生产经验中。

中国古代的《本草纲目》、《民齐要术》、《农政全书》等都是在总结生产、生活经验中形成的。

精神财富中的文学艺术也是以群众的生活为源泉的,所以,文学家、艺术家要经常到群众中去采风、充电。

其次,知识分子、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本身也属于人民群众范畴,所以说人民群众创造精神财富包含他们在内。

再次,普通劳动群众直接创造精神财富。

李时珍、瓦特(发明蒸气机)、法拉弟(电磁学家)、高尔基等,都来自社会下层,有的就是体力劳动者。

基于以上三点,可以说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体现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听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

《水浒》、《三国演义》、《西厢记》、《西游记》等名著,都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修琢提炼而成,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陕北是民歌之乡,最能代表陕北民歌风韵的是信天游,它是陕北人民在山峁、沟壑、赶脚、耕地、放牧、捡柴时即兴而编,它是随天漫游,抒发感情,表达心声的表现方式。

集中展示了陕北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2011年春晚上网络红人旭日阳刚的《春天里》唱出了草根特有的沧桑味道;西单女孩任月丽的一曲《想家》令远在河北的亲人激动落泪;深圳民工街舞团表演的街舞《咱们工人有力量》则精彩绝伦,不仅充满动感和激情,而且技艺高超。

他们让观众耳目一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反映了劳动群众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它不仅反映了劳动人民被剥削压迫的悲惨命运和他们的反抗斗争,也反映了沉重的兵役和徭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可以说它是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年间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相传中国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统治阶级虽然可以搞一些具体社会体制的变革,但要让统治阶级自己去推翻社会的根本制度那是不可能的,因此,社会制度的根本改变必须依赖人民群众。

比如恩格斯在谈到西欧三国(英、法、德)资产阶级革命时指出:在所有资产阶级大起义中,都是农民提供了战斗部队……无论如何,如果没有这种自耕农和城市平民,单靠资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也决不会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

拿破仑虽然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指挥者,发挥着领导核心的作用,但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如何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

在我国解放战争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中,支前民工就有490多万,支前粮食就有40多万吨,从而有力的保证了战役的胜利,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三大战役的胜利。

1978年12月,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秘密签下一份合同,打破了大锅饭。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农村改革迅速在全国推开,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举世公认的变化。

(对于北京交通拥堵,一名大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费时两年设计出了“微型立交桥”,献计治堵。

他的方案政府是否采纳还没反馈,倒是把人们对北京现有一些问题立交桥的怨气一股脑全勾出来了,西直门桥、三元桥、菜户营桥等都被拉出来挨个批判,什么“迷宫+堵局”,什么“世界第九大奇迹”,什么“谁上谁迷糊”,如果设计者,听了那些话,真要满脸通红,钻地缝去了。

我想,并不是群众真有多高明,而是相关问题涉及了他们的切身利益,影响到了衣食住行,所以他们在用心地思考解决办法。

)由上可知,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推动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发动者和主力军。

所以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我认为是英雄创造历史,人民群众是自然数后面的无数个“零”,没有“1”,再多的零还等于零。

因此历史是英雄人物创造的。

英雄人物的行为观念、性格爱好,包括发生在英雄人物身上的偶然事件,都会对历史产生巨大的影响。

布什父子在两次海湾战争中,一次捍卫他国主权,一次消灭恐怖元凶,都赢得了改变世界历史的巨大影响,他们二人也因此成为创造当代历史的英雄人物。

在布什父子的历史创造活动从社会发展总体角度而言,依然是一定物质条件的产物。

也就是说,海湾战争极其历史后果,并不完全是他们自主选择的结果,而是时势造就的。

因为在这两大历史事件中,虽然作为总统的布什父子,其个人意志和行为选择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但美国总统的制度性权力,国际政治力量的实际格局,9·11后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确切的说,一、美国总统体制赋予布什父子特殊的权力地位;二、美国在国际政治活动中占据的主导与支配地位;三、美国民众的政治意愿及参众两院态度观念的变化。

四、当然,还有萨达姆发动入侵科威特的战争、本·拉登策划9·11恐怖袭击,所造成的那种令人愤慨的特殊国际国内舆论环境等等,这些条件作为两次创造历史活动中起基础和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布什父子不能选择和改变的。

但是,在具体的历史事实研究者看来,或者说在英雄创造历史观点持有者看来,既定的体制条件和社会时势,只能说明布什父子有可能、有能力、有权力创造这样的历史,选择这样的历史行为。

但选不选择、采取不采取直接出兵的战争手段,或者如何采取,战争决策能否获得国会的批准,战争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后果如何,等等这些方面,都是布什父子可以自主选择的。

或者说,这两大历史活动的许多具体表现,都是布什父子自主选择的产物,是他们历史创造活动的结果.实际上,人们说马拉多那创造足球运动的历史奇迹,乔丹创造了篮球运动的历史奇迹的时候,人们说邓小平创造了改革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奇迹时候,人们并没有否认也没有忘记,如果没有现代足球、篮球运动规则及其竞赛体制,如果不是既定的政治权力地位,如果不是10年文革积累的大量矛盾问题所带来的民众渴望改革的社会环境,上述历史奇迹就不会发生。

只是人们把这些基础性的条件和环境视为不言而喻的前提,忽略不提罢了。

人们从不要求历史活动者创造出超越制度条件的奇迹。

信息时代的必然到来,决定了历史早晚总要创造出一个或几个引领这一时代的英雄人物。

不论这个人是比尔·盖兹还是别的什么人。

现实中,比尔·盖兹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这样一个创造信息时代历史的英雄人物。

就信息时代具体的历史事实而言,盖兹做出的发明创造与技术选择乃至商业选择,成为影响和决定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

同样,随着全球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到来,随着市场经济成为我们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随着通信传播手段的革命性变化,随着愈来愈多的年轻一代成为有知识的人,中国社会的日益开放、日益自由化和民主化,就是一个必然要到来的历史时代。

这一点,由特定的物质经济基础(或者说时势)决定,是任何个人或者集团都不能阻挡和改变的。

但是,自由民主新时代早一点晚一点到来,以怎样的形式到来,谁将成为引领这一时代进步发展的英雄人物,谁将成为创造民主自由历史奇迹的人,这些具体方面的历史事实,是现实的中国人自主选择和努力追求的产物,不是时势可以事先决定和安排的。

所以说,时势造就英雄,英雄创造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