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国家社科2016申报指南

合集下载

体育学国家社科选题与申报技巧

体育学国家社科选题与申报技巧

体育学国家社科选题与申报技巧一、体育学国家社科选题体育学国家社科选题主要是选择与体育学领域相关的研究课题,能够填补学术研究的空白,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以下是一些体育学国家社科选题的示例:1. 体育政策与体育产业发展2. 体育教育与学校体育发展3. 体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4. 体育与健康促进的研究5. 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员心理健康6. 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研究7. 体育传媒与体育市场营销研究8. 体育文化传承与体育传统的研究9. 体育与社会公益的关系研究10. 体育管理与体育组织建设二、申报技巧1. 选择研究课题:选题要紧扣体育学领域的前沿问题,与国内外学术研究接轨,具有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

可以从当前体育发展的热点和问题入手,选择切实可行的研究课题。

2. 主题明确并有创新点:选题应该明确研究的主题和目标,具备一定的创新点。

可以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推进或细化研究内容,提出新的理论观点或解决方案,使研究有新的突破和贡献。

3. 知识积累与文献回顾:在申报前需对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充分的回顾和归纳总结,掌握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研究成果,对研究领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做深入了解。

4. 研究设计与方法:申报时要清楚研究的设计和方法,包括研究框架、调查问卷设计、实验设计等。

要合理设计研究方法,确定合适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保证研究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5. 研究的切实可行性:申报时需说明研究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包括数据获取的渠道和方法、实施的步骤和时间安排、研究所需的资源和条件等。

申报人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实施能力。

6. 编写申报书:申报书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编写,包括选题意义、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研究计划和时间表等内容。

申报书需言简意赅、表达准确、逻辑清晰,避免繁复和冗长的叙述。

7. 专家评审与意见反馈:提交申报后,要及时了解专家评审和意见反馈,对专家的意见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并提供充分的解释和说明。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撰写格式参考.》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撰写格式参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撰写指南(2013版)申报日期: 2013年 月 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纸质文件与电子版版本号必须保持一致项目组主要成员(注:项目组成员不包括项目申请者,杰青、优青项目不填写此栏。

)说明: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人员数由申请者负责填报,总人数自动生成。

我保证申请书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获得基金资助,我将履行项目负责人职责,严格遵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切实保证研究工作时间,认真开展工作,按时报送有关材料。

若填报失项目组主要成员承诺:我保证申报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获得基金资助,我将严格遵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切实保证研究工作时间,加强合作、信息资源共享,认真开展工作,及时向项目负责人报送有关材料。

若个人信息失实、执行项目中违反规定,本人将承担全部责任。

依托单位及合作单位承诺:已按填报说明对申请人的资格和申请书内容进行了审核。

申请项目如获资助,我单位保证对研究计划实施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工作时间等条件给予保障,严格遵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关规定,督促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以及本单位项目管理部门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规定及时报送有关材料。

报告正文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可行性大同行能看懂,小同行能看出水平为什么做?想做什么?如何去做?做过什么?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4000-8000字)1. 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立项依据中研究意义要争取开门见山,不要说过多相关但无直接联系的话,主要是讲清楚你发现了什么,准备做什么,怎么去做。

国内外研究现状不必太多,但除了有最新的权威杂志文章以外,最好加入部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新文章,可在基金委网站查询系统通过申请题目的关键词和三级学科代码查找相关学科方向的负责人,了解他们承担的基金项目信息,并查阅他们基于基金项目发表的相关论文,列入参考文献,并在研究现状中给予积极评价,他们有可能是你申请项目的网评专家。

图情档--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指南

图情档--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指南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1.世界图书馆发展史视野下的中国经验研究2.教育模式变革条件下图书情报教育发展研究3.网络环境下基于用户认知的图书情报学科知识交流机制研究4.中国图书馆服务创新新常态研究5.基于众创的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研究6.我国基层公共图书馆社会化管理与服务研究7.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公共信息服务保障问题研究8.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区域协同发展研究9.我国欠发达地区图书馆事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10.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11.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服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12.图书馆和信息机构数据服务理论与方法研究13.村镇与街道公共图书馆建设模式研究14.互联网线上线下融合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研究15.公共图书馆残疾人服务标准研究16.图书馆数字人文研究17.城市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研究18.数字时代阅读行为与阅读推广研究19.图书馆公众影响力建构与品牌建设研究20.图书馆大数据服务的能力与机制研究21.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资源整合与揭示研究22.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创新服务与管理研究23.“互联网+”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发展与创新研究24.“互联网+”时代跨界资源整合与图书馆业务创新研究25.“互联网+”思维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26.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及对策研究27.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绩效研究28.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专著评价机制与模式研究29.图书开放获取的障碍与政策机制30.面向知识服务的图书馆资源发现平台构建研究31.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开发与数字化集成研究32.图书馆参与数字出版的角色与模式研究33.图书馆与开放数据研究34.面向学术出版变革的图书馆学术资源建设研究35.大数据环境下健康信息服务平台研究36.互联网信息资源保存与保护研究37.数字知识库的利用与评价研究38.基于文献的知识挖掘与发现研究39.古籍数字化国家战略研究40.中国古籍传统修复技艺的知识保存与传承研究41.地方旧志所载舆图整理与研究42.乡贤文献整理与研究43.外国出版物中的中国形象研究44.抗战时期古籍抢救保护史料整理和研究45.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信息资源建设研究46.“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47.“一带一路”战略的信息资源支撑及开发策略研究48.大数据环境下情报科学发展研究49.大数据环境下情报工程学方法体系研究50.智库决策研究的信息保障协同创新机制研究51.图书情报机构的智库功能与能力研究52.智库产品的质量评价与控制研究53.创新驱动战略的情报保障研究54.开放教育资源利用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55.高效、动态、智能化的竞争情报分析关键技术与方法研究56.“互联网+”背景下新创企业风险识别及竞争情报预警体系研究57.我国数据资源产业发展政策研究58.公共信用大数据归集与分类管理研究59.政府数据开放和利用的保障机制研究60.科学数据开放政策分析与评价研究61.数据融合和数据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62.开放数据环境下的引文分析63.大数据环境下数据资产问题研究64.大数据环境下突发事件多源情报融合研究65.群体性事件情境下微信舆情监测与预警研究66.应急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67.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研究68.突发事件管控中的跨部门信息交互与智能保障研究69.基于权益保障的行业信息服务安全机制研究70.工业4.0推进中的行业信息服务融合研究71.“互联网+”环境下自获取信息服务趋势研究72.社会信任对网络公共信息服务的影响机制研究73.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创新服务体系构建研究74.中国信息资源法律体系建设研究75.新媒体时代的公民信息权利研究76.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信息行为研究77.开放环境中的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研究78.大数据环境下的公共信息资源深度开发与利用研究79.学科分类体系的动态更新与集成映射研究80.大数据环境下跨语言学术文献知识挖掘及智能检索研究81.大数据环境下科技领域词汇语义挖掘及演化研究82.网络社区的知识聚合机制与服务研究83.基于语义识别的新型引文分析方法研究84.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社会化标注系统语义发现与语义映射研究85.基于语义的学术出版研究86.知识网络的社会化结构演变及其作用研究87.大数据环境下知识的自组织机制研究88.专利情报挖掘与企业技术创新研究89.移动互联网环境技术协同创新关键要素研究90.科研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研究91.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质量评价研究92.中国学者发表国际论文的学术影响研究93.民国时期档案学思想研究94.档案工作中的跨界合作研究95.档案管理众包模式的价值与实施96.信息文化背景下档案文献编纂工作转型研究97.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资源建设研究98.我国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机制研究99.丝绸之路档案文献遗产目录数据库建设研究100.声像档案资源有效利用和综合保护体系研究101.信息化环境下企业档案管理标准与流程再造研究102.社交媒体档案的归档与管理标准体系研究103.非结构化电子文件管理研究104.“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子文件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105.国家电子文件长期保存合作机制研究106.基于用户体验的数字档案馆服务研究107.数字档案馆顶层架构与需求研究108.云计算环境下数字档案馆建设可信需求研究109.档案APP开发与应用研究110.档案信息资源集中与分布式共享整合模式研究111.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的档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112.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采集及建档保存策略研究。

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功申请全攻略_教程

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功申请全攻略_教程

二十多年来,自然科学基金在推动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促进基础学科建设,发现、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

2016年度集中接收申请的项目类型包括: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部分联合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数学天元青年基金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和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等。

下面小编汇总各家精华为大家呈现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全攻略。

一、项目申请(一)项目申请接收。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2016年度项目申请集中接收工作自2016年3月1日开始,3月13日16时截止。

应向校科研处1055室提交签字纸质申请书原件及要求报送的纸质附件材料(一式二份)。

2.2016年度集中接收申请的项目类型包括: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联合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数学天元青年基金项目和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等。

3.不在集中接收申请范围的项目类型,其申请接收时间将另行公布。

对于随时受理申请的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申请人应避开集中接收期提交申请。

(二)申请书撰写方式。

各类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一律采用在线方式撰写。

(三)申请人事项。

申请人应认真阅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资金管理办法》)、《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相关类型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于2016年1月15日后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以下简称ISIS系统)。

近十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立项计量学分析

近十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立项计量学分析

体育观察|PHYSICAL OBSERVATION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02-(2021)-06-144-2-HX近十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立项计量学分析郑文静(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临汾041000)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以2009-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立项数据为研究对象,对立项数量与类别、立项项目主持人、立项地域分布、立项主持单位分布等方面统计分析,旨在为体育科学研究者的项目申报提供理论借鉴,为我国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计量学分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是我国社会科学立项研究的最高级别,被我国社会科学界视为衡量研究实力和研究水平的基本标准,其产生的成果不仅能看岀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水平,也能看岀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反映当今中国体育思潮的变化与发展。

本文通过对2009-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立项项目的统计学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专家学者的项目申报提供理论借鉴,为我国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1、研究方法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为资料依据,对2009-2019年国家社科体育学立项有关的数据、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分析°2、研究结果与分析2.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立项数量、类别概况国家社科立项项目的类别、数量和年代分布反映了学科科研发展的速度与研究质量,能够体现岀我国体育学的整体研究脉络和不同时期国家对体育学的重视程度。

由表1可知,2009-2019年间,除2016年我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立项数有减少外,其余年份稳步增加,其总体上处于逐步增加的态势,最少为63项,最多为172项。

十年内最高的立项年份为2018和2019年,均达172项,其中,2018年立项数占全年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总数的3.23%,在近十年中,立项数和占比数均最高;2019年在全年立项数增加的同时,占全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总数却下降为3.11%°2009-2012年袁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立项数和全年社科立项总数逐年稳步增加,但每年立项数占全年立项总数的比例却在减少。

2016年科学研究专项申报指南

2016年科学研究专项申报指南

附件32016年科学研究专项申报指南专题一科学(技术)研究专项一般项目一、设立宗旨支持科学技术人员自主选题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着力资助有创新思想的项目申请,营造宽松学术环境,激励原始创新、源头创新,取得一批原始性创新成果。

二、支持领域支持在我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进行原始性创新、前沿探索性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的自然科学与应用科学领域,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领域,以及研究手段主要以理工科为主的交叉学科。

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军事学及其他软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等领域不在本专项支持范畴。

三、申报条件(一)科学(技术)研究专项一般项目面向在穗的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等事业单位及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征集。

(二)项目负责人应具备副高级(或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

不具备上述条件的申请者,应有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

(三)项目组成员中35岁(含)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应不低于30%。

四、经费支持方式每个项目市财政资助经费20万元,共资助400个项目。

项目经费采取前期资助方式,立项项目经费将在2016年市财政经费批复后一次性拨付。

五、项目期限项目起始时间为2016年上半年。

项目实施时间自行确定,最长不超过3年。

六、实施方式科学(技术)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的评审立项由市科创委组织开展,项目的过程管理(包括中期检查、经费使用监管及项目验收等)由项目组织单位组织实施。

各组织单位应将过程管理情况提交市科创委,由市科创委向社会公开。

七、限额要求2016年科学研究专项对各组织单位推荐项目实行限额推荐,各组织单位推荐限额如下:(一)医学院及医疗卫生系统类。

包括广东省卫生厅、广州市卫计委、中山大学医学部及其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各限额65项。

(二)“985工程”高校及中科院系统。

包括中山大学(除医学部及其附属医院外)、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各限额45项。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体育学(最终版)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体育学(最终版)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体育学(最终版)第一篇: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体育学(最终版)体育学1.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研究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中国体育发展道路研究3.体育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与影响研究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建设研究5.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研究6.我国青少年体育保障与组织支撑体系研究7.“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促进国民素质提升研究8.社会转型期体育的价值与功能研究9.中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研究 10.我国传统体育现代化研究11.现代体育科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12.我国足、篮、排“三大球”的现状、问题与发展研究13.坚持与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问题研究 14.田径、游泳等基础大项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研究15.我国体育赛事的改革与创新研究16.我国体育社团建设研究 17.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研究18.体育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的构建研究19.现代体育传播体系与文化影响力研究20.体育与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协同发展研究21.体育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粗放型向创新驱动集约型转变研究22.体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 23.当代中国公民体育意识培育研究 24.政府体育公共服务职能研究 25.体育公共服务政策研究26.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7.我国体育公共设施建设研究28.城镇化过程中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29.政府介入体育的国际经验研究30.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体育协调发展研究31.体育行业道德规范研究32.社会体育发展的组织化研究33.我国公民体育基本权益研究34.体育与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研究35.老年人体育与生活幸福指数研究36.社会转型期我国残疾人体育的发展路径研究37.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农村体育研究38.我国职业体育发展定位与体制机制研究39.优化我国竞技体育结构与质量研究40.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研究41.运动员文化教育与后备人才培养研究 42.完善体育产业法规政策研究43.我国大中型体育场馆的运营与管理研究44.我国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研究45.体育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46.体育与城市发展研究47.我国体育旅游的价值、功能与开发研究48.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挖掘与整理研究 49.体育对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研究50.现代社会条件下民俗与民间体育的改革创新发展研究51.休闲体育研究52.学校体育与教育制度改革研究53.学校体育环境与安全法规研究 54.青少年体育与健康成长研究 55.国外青少年体育制度研究第二篇:201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指南:201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指南:体育学体育学1.体育强国的指标体系研究2.体育文化建设的目标与实现途径研究3.体育文化传承体系研究4.提升体育软实力与体育强国建设研究5.中外体育发展方式的比较研究6.我国体育发展方式的演进研究7.体育事业发展的社会效益研究8.社会体育需求与需求结构研究9.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10.政府职能转变与体育社团建设研究11.我国体育事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12.体育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体制机制研究13.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14.国外体育产业发展政策研究15.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关系研究 16.体育休闲方式研究17.学生体质健康与教育制度改革研究18.职业体育政策制度研究19.中国体育思想史研究20.中外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进展研究21.体育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22.我国“三大球”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23.我国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改革研究24.体育法制建设与行业作风建设研究25.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研究 26.老年人体育研究 27.残疾人体育研究28.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29.民族传统体育国际化研究 30.体育传播体系研究 31.完善全民健身活动研究第三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18课题指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18课题指南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8课题指南》围绕深入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相关学科中拟定了一批重要选题,申请人可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选择申报。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常见问题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常见问题

2016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常见问题释疑1. 后期资助项目是什么性质的科研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设立的目的是:鼓励高校教师厚积薄发,潜心研究,勇于理论创新,推出精品力作。

后期资助项目包括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

要求申报的项目已完成研究任务的70%以上,申报时须提供已完成的书稿(或非纸质成果);同时要求申请者所报成果尚未得到任何研究经费资助或未签署任何出版协议,也不能为已出版著作的修订本或与已出版著作重复10%以上。

2. 后期资助项目的资助范围有哪些?——后期资助的资助范围包括:(1)对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基础性研究;(2)具有原创性的理论研究;(3)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文献研究、译著和工具书;不含论文及论文集、教材、研究报告、软件等;(4)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以非纸质方式呈现的研究成果。

3. 如何理解资助范围中“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以非纸质方式呈现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必须包含的要素:(1)科学研究成果,且是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的成果;(2)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成果;(3)呈现方式为非纸质,如数据模型、数据库等;(4)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特性的成果。

4. 申报的学科门类是什么?——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年公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和高校的实际情况,本次项目申报的学科范围包括:(1)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2)哲学;(3)逻辑学;(4)宗教学;(5)语言学;(6)中国文学;(7)外国文学;(8)艺术学;(9)历史学;(10)考古学;(11)经济学;(12)管理学;(13)政治学;(14)法学;(15)社会学;(16)民族学与文化学;(17)新闻学与传播学;(18)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19)教育学;(20)心理学;(21)体育学;(22)统计学;(23)港澳台问题研究;(24)国际问题研究;其中需要注意:“心理学”不包括国标中的“医学心理学”二级学科;“体育学”不包括国标中的“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化学”二级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国家社科申报指南--体育学
1.国家治理背景下的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研究
2.体育法学研究
3.新中国体育政策法规演进研究
4.体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5.体育承载的社会责任研究
6.体育学理论与学科建设研究
7.全民健身与国家战略研究
8.公共体育服务指标体系与绩效评估研究
9.新时期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创新战略与体系研究
10.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与国家形象研究
11.国际体育学科研究动态
12.近现代体育历史研究(1840-1949)
13.竞技体育与职业体育关系研究
14.体育需求与参与研究
15.体育与宗教研究
16.我国公民体育权力研究
17.中外体育哲学比较研究
18.中外体育治理研究
19.老龄化社会与体育研究
20.我国女性体育与女性发展研究
21.体育赛事改革研究
22.体育与社会建设研究
23.竞技体育职业化的中国道路研究
24.体育资源配置研究
25.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协同发展研究
26.政府职能转变与体育社会组织建设研究
27.中国体育与奥林匹克文化研究
28.我国体育投入绩效研究
29.公共户外运动设施布局与运营管理研究
30.公共体育服务模式研究
31.农村体育研究
32.全民健身法规研究
33.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研究
34.政府购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制度研究
35.群众体育活动的社会学研究
36.球迷文化研究
37.奥林匹克文化中国化研究
38.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39.体育文化多样性发展研究
40.我国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41.竞技体育文化竞争力研究
42.教练员教育国际比较研究
43.体育竞赛中伤害事故的法律研究
44.学校、青少年校园足球与学校体育研究
45.振兴“三大球”研究
46.反兴奋剂研究
47.我国联赛制度创新研究
48.我国职业体育组织建设研究
49.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与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50.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路径研究
51.大数据时代体育营销研究
52.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研究
53.户外运动研究
54.体育产权研究
55.体育产业投融资研究
56.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57.体育促进城市发展研究
58.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研究
59.体育消费观研究
60.我国体育企业国际化研究
61.我国冰雪运动产业发展研究
62.我国经济新常态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63.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64.我国健身产业与体育产业相关业态的融合研究
65.职业体育联盟研究
66.中外体育产业统计指标比较研究
67.校园足球运动研究
68.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
69.学校体育理论发展趋势研究
70.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与管理研究
71.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发展研究
72.体育与青少年全面发展研究
73.促进青少年体育参与研究
74.学生参与体育的风险管理研究
75.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研究
76.青少年体育政策研究
77.我国体育教育发展史研究
78.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研究
79.体育促进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研究
80.武术与气功经典古籍的译注与诠释
81.武术运动的国际传播研究
82.民俗民间体育文化发掘与整理研究
83.民族传统体育国际化研究
84.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路径研究
85.体育社会组织自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86.体育基金组织研究
87.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联动机制研究
88.学校与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研究
89.农村体育社团研究
90.老、少、边、穷、灾地区体育援助研究
91.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研究
92.海洋体育研究
93.体育健身“广场操/舞”现象的社会学研究
94.大中小型体育赛事相互关系研究
95.残疾人体育研究
96.体育伦理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