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撑体系的难点和要点
关于建设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重点难点分析及监理控制措施

关于建设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重点难点分析及监理控制措施一、高大模板工程的重点难点分析1、施工中弹性失稳较难察觉23、支模搭架材料配件质量要求严格对于钢管脚手架(3号钢直径Φ3mm,)、材质和规格厚度都有明确要求。
的情况。
有些虽然采用了合格的材料,但材料的新旧不一,混乱使用。
有些材料出现明显锈蚀、弯曲、变形、半损坏和完全损坏的状况。
二、监理控制措施1项论证,由专家组出具书面论证意见,施工单位按专家论证意见修改方案,并经总监审批后实施。
2、严格审核专项安全方案对于施工方案中的专项安全方案,要进行严格审核。
包括安全组织机构、内容和针对性、安全措施、应急救援预案等。
3、施工过程旁站监督控制(1)搭设(及拆除)前,施工单位应作好安全技术交底、质量技术交底工作。
(2)搭设过程中,应检查支撑系统的各个部位是否按照方案施工。
重点是立杆间距、水平杆步距、底座、下托、扫地杆、中部加强拉杆、剪刀撑、连墙件、封顶杆、单扣件、双扣件等的安装质量和安装顺序。
其中剪刀撑、扫地杆、中部加强拉杆、封顶杆、连墙件(或抛撑)是保证整体安全性的重要构件。
(3)钢管要做防锈处理,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一律不准使用。
(4)搭设高大模板过程中,应提前对下层传力楼层和其下支撑系统进行复核验算。
对不符合要求的下层传力楼层梁板支撑采取加固措施。
4、模板验收(1(2离剂。
(3(4(5(6)检查不同标号砼节点部位的隔离措施。
(7)没有上托的立杆部位必须最少采用双扣连接。
(85(1(2(3)施工中要计划好防雨防台风的备用材料。
浇捣完成后12小时内要进行保温保湿养护。
(4)浇灌砼宜先浇灌墙柱高标号砼。
后浇灌主梁、次梁。
然后浇灌梁板等低标号砼。
标号和部位要正确。
合理控制时间。
尽量减少冷缝。
浇灌完成达到初凝时,用抹子搓平砼表面,以减少板面微裂纹。
6、砼拆模监控(1)砼模板的拆除时间,对于大梁和悬臂梁板必须等待砼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之后才能拆除。
墙柱模板等待砼达到一定强度,拆除时以能够保证砼构件表面不会发生损坏为准。
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1、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未编制专项方案解决措施:搭设高度5m以上;搭设跨度10m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2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应由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方案,审批手续健全。
2、承重支撑系统未编制模板工程专项方案解决措施: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红支撑体系的模板工程应由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方案,审核、审批手续健全。
3、超一般规模的工具式模板工程专项方案未组织专家论证解决措施:滑模、爬模、飞模工具式模板工程专项方案未经专家组论证会按建质〔2009〕87号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管理办法》的通知中要求,滑模、爬模、飞模等工具式模板工程编制专项方案后,施工单位应组织专家论证修正完善后,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
4、超一般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专项方案未经专家论证解决措施: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2及以上。
编制专项方案后,应经专家组论证修正完善后,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
5、超一般承重支撑体系专项方案未经专家论证会解决措施: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红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以上,编制专项方案后,应经专家组论证修正完善后,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
6、支撑模板的立柱材料不符合要求解决措施:支撑模板的材料应按方案设计要求选用。
如材料更换,应有技术变更单。
7、立柱底部无垫板,采用红砖垫底,立柱间距不符合规定,不按规定设置纵横向支撑解决措施:1)立柱底部应垫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板或其它材料,不准用垫砖的方法来增加立柱高度;2)立柱间距应按方案设计要求搭设,应按方案中设计要求设置纵横向支撑。
模板工程的施工要点与技术难点分析

模板工程的施工要点与技术难点分析一、工程前期准备在进行模板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是要进行详细的工程测量和设计,确定模板的尺寸和形状,以及施工时所需的材料数量。
其次是要制定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还需要购买和准备好所需的模板材料和施工工具,以及组织好工地人员和施工队伍。
二、模板材料的选择与搭建模板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影响着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
常见的模板材料有木模板、钢模板和塑料模板等。
木模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模板材料,具有质地坚硬、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钢模板则具有承重能力强、反复使用次数多的优点。
而塑料模板则具有重量轻、不易变形等特点。
在搭建模板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和设计图纸进行安装。
模板搭建时要保证结构的牢固和稳定性,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同时,还需要进行防水处理,以保证施工过程中不会因为雨水的渗透而产生损坏。
三、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模板工程施工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要点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是模板支撑的稳固与可靠,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撑方式,并确保支撑点的均匀分布,以减小模板的变形和下沉。
其次是模板表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要用水平仪和垂直仪进行测量,确保模板的表面平整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
另外,还需要注意模板的连接与固定,确保模板之间的连接牢固,不会出现开裂或者松动。
四、模板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在模板工程施工中,有一些技术难点需要重点解决。
首先是大跨度模板的施工,由于跨度较大,模板自重较大,所以在搭建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支撑和加固措施,以确保模板的安全可靠。
其次是模板的收嵌施工,由于施工进度的需要,模板常常需要进行收嵌操作,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技术经验和操作能力,以确保收嵌后的模板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另外,还有模板拆除和模板表面处理等难点需要解决。
五、模板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模板工程施工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例如,模板的变形和开裂、模板的下沉和倾斜等。
模板支撑架施工控制要点

模板支撑架施工控制要点一、模板支撑架介绍模板支撑系统是伴随着建筑施工的要求而产生并发展的,是施工作业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和设备。
1、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不安全:立杆与横杆采用扣件连接,立杆采用一字扣件连接,稳定性差不环保:主龙骨多为100x100木方,木材投入量大老旧率高:已在市场流通多年,腐蚀严重,壁厚普遍小于3mm功效低:搭拆过程中需要拆装扣件,搭拆速度慢损耗高:连接扣件与钢管分开,扣件丢损率高不灵活:立杆高度受市场钢管长度限制,高度模数组合不灵活2、碗扣式钢管支撑体系碗扣式支架是是由铁道部专业设计院研究设计,1984年通过部级鉴定,是多年来建筑行业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支撑架系统•该支架设计了带齿碗扣接头,不仅拼拆迅速省力,而且结构简单,受力稳定可靠,避免了螺栓作业,不易丢失零散配件,使用安全,方便经济。
碗扣架为工具式脚手架,对工人技术要求不高,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搭设质量的影响;但受产品模数的限制,其通用性差,配件易损坏且不便修理。
并且市场的碗口架缺乏配套斜杆等专用配件,大多需要与钢管扣件架组合使用,降低了其实际承载力。
3、门式架钢管支撑体系门式架在我国南方地区多有应用。
门式脚手架属于标准定型组件,搭设操作简便,工效高,其所用的交叉斜杆截面尺寸小,经济性好。
但作为工具式定型产品同样存在通用性问题,且由于其立杆大多为042.0钢管,其专用扣件市场供应不足。
4、盘扣式钢管支撑体系1、立杆的原材料升级,材质为Q345,表面作热浸镀锌处理,承载能力高;2、节点连接可靠,立杆与水平杆为轴心连接,配套斜杆连接,提高了架体的抗侧向力稳定性;点这免费下载施工技术资料3、杆件的系列化、标准化设计,适应各种结构和空间的组架,搭配灵活,由于有斜杆的连接,还可搭设悬挑结构、跨空结构等;4、与其他支撑系统相比,在同等荷载情况下,材料可以节省1/3-1/2,产品寿命达15年。
5、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架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架是针对高层钢筋砼结构施工特点进行设计的,是一种使用操作简易、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的建筑模板支撑体系,没有易损配件,耐用性好,能够起到加快模板周转,节省投入、降低人工成本、缩短工期的效果.6、台模台模又称飞模,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一种大型工具式模板。
模板支撑体系质量控制要点_概述及解释说明

模板支撑体系质量控制要点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将对文章的主题进行简要介绍,即模板支撑体系质量控制要点。
模板支撑体系是指在各个领域中用于辅助实施流程、提供统一规范的一套实践方法论。
而质量控制则是为了确保模板支撑体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确保输出结果的质量。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内容展开讨论:- 第二部分:概述模板支撑体系质量控制要点,包括定义和背景、模板支撑体系的重要性以及质量控制的意义和目标。
- 第三部分:介绍模板设计与开发阶段需要注意的要点,包括确定需求和目标、设计规范和标准以及认真审查和测试。
- 第四部分:探讨在模板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质量控制要点,包括培训和意识提升、文档更新和版本控制以及监督与评估机制建立。
- 第五部分:总结全文,并提出建议或展望未来,再次强调模板支撑体系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模板支撑体系质量控制要点的指南。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了解到模板支撑体系质量控制的背景和重要性,并且获得在模板设计与开发以及使用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同时,本文还将着重强调质量控制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输出结果质量的意义,为读者启发思考和深入研究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2. 模板支撑体系质量控制要点概述2.1 定义和背景模板支撑体系指的是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中,通过使用模板来规范和统一工作流程、方法和规范的一种管理方式。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模板支撑体系在组织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标准与规范,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用户需求和预期的过程。
在模板支撑体系中,质量控制有助于保证模板的设计、开发和使用符合预期目标,并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
2.2 模板支撑体系的重要性模板支撑体系为组织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工作平台,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并降低操作风险。
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施工风险要点

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施工风险要点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要点。
模板工程是指利用模板或模具进行构造或生产的工程,而支撑体系是指用于支撑模板工程的支撑结构。
在进行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施工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风险要点。
1. 安全风险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施工现场可能存在高空作业、重物运输、起吊操作等危险因素。
为降低安全风险,应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如安装安全网、搭设防护栏杆等。
2. 质量风险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在模板安装、支撑搭设等环节,要确保每一步都符合质量标准。
同时,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和使用,避免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或产品。
3. 进度风险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施工通常是工期紧张的项目。
为降低进度风险,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提前进行资源准备,确保施工进度的可控和合理。
同时,要密切关注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处理各种可能影响进度的问题。
4. 环境风险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噪音、震动、尘土等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都可能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在施工前需评估环境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保证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5. 设备风险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类机械设备,如起重机械、挖掘机等。
为降低设备风险,应确保设备的使用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6. 物资风险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施工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应,如钢材、混凝土等。
为降低物资风险,应与供应商签订明确的合同,规定物资的质量、数量、交付时间等,确保物资的供应和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要做好物资的储存和保管,防止损失和浪费。
结论在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质量风险、进度风险、环境风险、设备风险和物资风险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风险要点。
模板与支撑体系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模板与支撑体系的设计与施工要点一、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模板与支撑体系的设计与施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施工场地的勘察和测量,确定施工的特殊要求和约束条件,以及对模板和支撑体系所承受的荷载和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和计算。
在进行场地勘察和测量时,需要考虑土质情况、地下水位、周围环境等因素。
这些因素将对模板和支撑体系的设计与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确定施工的特殊要求和约束条件,如施工时间周期、施工空间限制等。
二、模板的设计与选择模板在建筑施工中起着承载混凝土和保持混凝土形状的作用。
在进行模板的设计与选择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模板的材料选择,常见的模板材料包括钢模板、木模板和塑料模板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
其次是模板的结构设计,包括支撑结构和连接方式等。
支撑结构的设计应考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所受到的荷载和力学特性,以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连接方式的选择应考虑方便拆卸和安装,并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三、支撑体系的设计与构造支撑体系在模板施工中起到支撑和稳定模板的作用。
支撑体系的设计与构造需要考虑多个方面。
首先是支撑体系的类型选择,常见的支撑体系包括脚手架、桁架和悬吊式支撑等。
不同的支撑体系适用于不同的工况和施工环境,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做出选择。
其次是支撑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设计,包括支撑点的位置和数量、连接方式的选择等。
支撑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模板的形状和尺寸进行合理布置,以保证模板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连接方式的选择应考虑连接件的刚度和承载能力,以防止在施工中发生位移和倾斜。
四、模板与支撑体系的施工要点在进行模板与支撑体系的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包括模板的安装和拆卸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防护措施等。
其次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模板和支撑体系的尺寸精度和平整度等。
最后是施工过程中的效率问题,需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工艺流程,以提高施工效率和减少施工时间。
四种常用模板支撑体系脚手架的技术要点及优缺点

针对目前工地常用四种模板支撑体系脚手架形式:扣件式、碗扣式、承插型盘扣式、承插型轮扣式,总结对比各自技术要点及优缺点,以供大家参考。
一、四种模板支架形式及参考规范1、钢管扣件式参考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2、碗扣式参考规范:JGJ166-2016《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3、承插型盘扣式参考规范:JGJ231-2010《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4、直插型盘扣式参考规范:T/CCIAT0003-2019中国建筑业协会团体标准《建筑施工承插型轮扣式模板支架安全技术规程》二、四种形式架体技术要点进行对比·扫地杆及顶部水平杆设置位置·U托设置技术要点·剪刀撑设置要点·常规架体参数三、各类支撑体系的优缺点1、钢管扣件式优点:承载力较大,一般情况下脚手架单管立杆承载力可达15KN-35KN,装拆方便,搭设灵活,架体整体稳定性好,由于钢管长度易于调整,扣件连接方便,因而可适应各种平面、立面的建筑物。
周转使用率高,经济效果好。
缺点:扣件易丢失,搭设费时费力且观感较差。
钢管表面防腐措施差(一般为防锈漆)。
2、碗扣式优点:功效高,拆装快速省力,工人用一把铁锤即可完成全部作业。
接头设计时考虑到上碗口螺旋摩擦力和自重力作用,使接头具有可靠的自锁能力安全可靠。
承载力大,结构稳固性较盘扣式支撑架差距较大。
缺点:横杆为几种尺寸的定型杆,立杆上碗扣节点按0.6m间距设置,使构架尺寸受到限制,U形连接销易丢失,价格较贵。
杆件表面防腐措施差(一般为防锈漆)。
盘扣式:优点:搭设方便快捷,搭设速度快,省时省力,使用简单机具即可完成搭设。
整体性好,受力好,架体配备专用斜杆,不需要使用钢管和扣件剪刀撑。
安全性好,耐久性好,可适应变化的截面以及可适用吊车整体吊装的特点。
杆件表面为热镀锌层,防腐、防锈效果好。
缺点:架体成本较高,构架精密度较高,容易被混凝土堵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难点和要点
承包总公司邓华军
一、概况
目前介绍外脚手架施工的相关技术和措施的文章很多,但是着重、详细论及模板支撑体系的却相对较少。
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度亦是不容忽视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单位工程项目的进度、工程结构的质量以及项目安全责任目标的达成。
二、相关情况下模板支撑难点和要点
(1)一般层高(层净高在4.5m 以下)模板支架
普通商住楼的层高一般为2.8m,楼板在100mm 左右,结构自重及施工活
载相对较小,模板支架安装比较容易达到安全要求,但是支架安全仍不可大意。
现简单讲述以下施工的要点:
1.排架所受荷载较小,立杆间距按经验为0.9~1.5m,水平杆的步距为1.0~1.8m,扫地杆从结构面起来不得超过200mm,一般取200mm。
四周剪刀撑连续并落地布置,内部纵向剪刀撑按照每隔四排连续并着地设置。
其中架体的整体性很重要,水平杆各向要连通为整体,水平杆不得在某条线上断开。
(见附图)
2.保证每个扣件都连接紧固,按照规定要求检查,拧紧扭力矩保证在40~65N·m。
在梁底支撑顶主节点最上一个扣件下加上一个附加扣件,以增加扣件的抗滑移能力。
3.立杆是支架系统的主要和直接受力部件,在计算单元选取时,立杆的计算长度L 0=L+2a,其中a 是立杆顶端的自由段长度,其自由段长度要求不得大于0.3m。
4.当梁宽大于600mm 时,宜在梁底模板中心处设置独立支撑,沿梁长方向
与梁底其他立杆间距相同。
(也可以按照
模板实际情况调整)。
5.模板支架的安全性还跟模板作业面上的堆载水平有关系,模板面上钢筋、模板、木方等物料要限制堆码高度和堆放密度。
施工时混凝土泵管应放在分散荷载的工具上,如汽车外胎、模板,不得直接放在钢筋面层上。
(2)楼层净高在4.5m 以上情况(砼梁板尺寸较大,对模板支架产生荷载较大)深圳市中心区现代商务大厦工程从18层~33层标准层层高均为6.6m,梁的跨度在12米左右,最大梁尺寸为800×1200,梁的尺寸大、楼层高,对模板支架有较高的要求,笔者当时在该项目负责模板工程,通过该工程的结构施工,有以下几点认识:
1.满堂架高于4.5m 属于高支撑体系,需要经过严格力学计算和专家论证。
2.由于荷载及支撑的高度,当时经计算和多方议定为立杆间距为1.0m,
楼板下模板支撑图
水平杆步距为1.8m,剪刀撑为每四排立杆纵横向设置一个,当梁宽大于600mm 时,大梁底下要架设单独立杆支撑且立杆与其他立杆用水平杆相连,立杆间距宜为0.8~1.0m。
3.大梁的尺寸大,荷载和跨度大,所以考虑在沿大梁方向每隔四排垂直架设一个剪刀撑以及从上到下每隔两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见附图)
4.立杆上部的自由段长度不得大
于0.3m,立杆上部如有顶托,水平杆必
须放在顶托的中部,以防止立杆偏心受
压。
5.墙柱模板因为高度大,构件容
易在施工中偏斜位置,墙宜两面每隔2m
设置一个斜撑,柱子宜四个方向设置斜
撑,以控制构件的变形和倾斜。
(3)超大高度中央大堂模板支架
(支撑体系竖向高度约12m)
深圳市中心区现代商务大厦首层北部的中央大堂是一个面积约100㎡,高度为11.8m 的高大空间。
大堂的顶板
为主体结构的3层楼板,模板支架必须在100平米见方的范围内从地下室顶板(或者说一层楼板)施工至11.8m 的高度。
其施工的高度明显超出一般高支撑的高度。
当时笔者和项目部的同志在按照主体高支撑施工要求的同时,协商采用了以下的构造措施。
主要措施如下:
1、3层楼板厚度130,结构梁尺寸多为500×800以上,施工荷载大,立杆间距确定为1m,水平杆步距为1.8m。
2、支架周围为已浇筑的砼楼板和梁柱,因此借鉴外脚手架的方式,在1~2层框架柱处以采用钢管与柱抱箍连接方式设置刚性连接,加强了架体的刚度和整体性,同时还起到了卸荷的作用。
3、架体高度较高,竖向的刚度削弱,因此采用了添加竖向和水平两个方向的剪刀撑,这样就保证了架体的竖向刚度问题。
4、因架体施工与三层楼面同时进行,中央大厅的模板支架要与满堂架联通为整体,确保了大堂处架子的水平方向的整体性,提高了架体的抗变形能力。
(4)电梯井模板支架情况(架体施工高度大,水平向尺寸小)
高层商务楼一般设计有多部电梯,电梯井处剪力墙的施工完全依赖电梯内井架这个作业平台。
电梯井内架体通常狭长细小,在竖向要承受各层的混凝土垃圾的荷载、防护层的重量以及多层钢管架的自重。
如果架体安装不合要求就容易造成架体整体坍塌的事故,这种情况也曾经在某些工地上发生过。
笔者就电梯井架体的加固措施谈几点意见:
1、架体狭长,竖向柔性大,因此必须加强刚度,构造措施为在原来的架体高度方向四个侧面加设剪刀撑。
剪刀撑每层加设,从构造上保证架体刚度的要求。
2、因架体使用时间较长,架体及各防护层上容易堆积混凝土的漏浆,其经过多层的积累形成很大的堆载,钢管立杆及水平杆难以达到受力的要求,因此必须减轻电梯井架的负荷,将其卸载。
我们可以考虑采用Φ10的钢丝绳按照每隔2~3层对钢管架进行卸荷。
3、因施工需要电梯井架需要离开电梯井壁一定距离,这样造成电梯井架没 模板支架之剪刀撑布置图
有水平支顶,架体容易发生水平移动,从而诱发架体坍塌。
故而在施工好的结构层用钢管对井架进行支顶,以保证架体不发生水平方向的移动。
三、总结
模板支架的稳定性决定了结构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笔者认为目前的支架系统的使用,除了要有计算书的指导外,更重要的是要保证支撑体系的整体性,以及构架的刚度需求和卸荷方面的考量。
实际中支架的受力不是理想的立杆的受力和水平杆的连接这么简单,我们既要结合经验的数据,还要采用结构力学的整体概念,这样我们的方案设计就可以更加有益于施工和保证验收了。
笔者浅见,全在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脚手架施工方面的注意,保证施工的安全,保证我们的生命和企业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刘群.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造与计算【M】.北京:中国物
价出版社,2004.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安全技术规范(2002年版)JGJ130—200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脚手架构造与计算手册.北京:中国电
力出版社.
[4]钢管扣件水平模板的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2004年版).
DG/TJ08-016-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