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课(第1~5课时)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解方程练习课(第1~5课时)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解方程练习课(第1~5课时)

8x-3x=105
解: 5x=105 5x÷5=105÷5 x =21
3x+x+6=26
解: 4x+6=26 4x+6-6=26-6 4x=20 4x÷4=20÷4 x=5
拓展提高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个方程的解都是x=5。
[教材P71 练习十五 第13题 ]
8 +x=13
x- 2.7 =2.3
x+5=18
x+5-5=18-5
x=13
共80人
x人 成人:
x人 x人 x人 儿童:
4x=80 解:4x÷4=80÷4
x=20
3.解下列方程。[教材P71 练习十五 第12题 ]
4(6x+3)=60 解:4(6x+3)÷4=60÷4
6x+3=15 6x+3-3=15-3
解:
2x+23×4=134 2x+92=134
答:这个数是3.9。
2.解:设这个数是x。 1.4x+3.2×3=23.6 x=10
答:这个数是10。
四、如果x+x+x+y+y=54,x +x +y +y=46,那么x和y各是多少?
x+x+x+y+y-(x +x +y +y)=54-46 x=8
8 +8+y +y=46 y=15
答:x是8,y是15。
解法
解 形如a-x=b的方程 方 解:a-x+x=b+x b+x=a x=a-b
程 形如ax±b=c的方程,把ax看成一个整体

五年级上册数学.5 简易方程练习课(第1~5课时)

五年级上册数学.5 简易方程练习课(第1~5课时)

练习课▶教学内容完成教科书P70~72“练习十五”第3、11、12、13、14题。

▶教学目标1.熟练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规范解方程的格式,巩固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2.在经历解方程的步骤和过程中,掌握解方程的策略和数学思维方法。

3.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方程类型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去解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一直都在学习解方程的知识,学习完这一小节,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学情预设】预设1:我们学习了方程的解的意义。

预设2:还学习了各类方程的解法。

预设3:解完方程要记得检验。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啊!二、整理知识点师:请同学们把自己整理的有关“解方程”的相关知识在小组里分享一下。

学生小组合作,完善课前整理好的关于“解方程”的知识点,并派代表交流汇报。

根据小组代表的汇报,投影展示学生整理的知识点。

【学情预设】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设计意图】通过整理和复习“解方程”的知识点,使学生对方程的各类解法形成体系,能够解不同类型的方程。

三、巩固练习师:刚才我们回顾了各类方程的解法,现在我们通过一组练习看看同学们方程解得怎么样,是不是又快又好?你们有信心挑战一下吗?【教学提示】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整理好本小节的知识点,在课堂上直接汇报交流从而节省时间。

1.完成教科书P70“练习十五”第3题。

学生独立列出方程,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1)每幅图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2)你列出的方程符合图中的数量关系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体验用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完成教科书P72“练习十五”第11题。

(1)师:观察左边的图,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学情预设】学生会回答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宽,要求出长是多少。

师:同学们还记得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吗?【学情预设】长方形周长=(长+宽)×2。

2022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课(第1-3课时) (2)教案与反思

2022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课(第1-3课时) (2)教案与反思

练习课(第1-3课时)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怀辰学校陈海峰组长▶教学内容完成教科书P44~46“练习九”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每组一份0~9的数字卡片,加号和减号磁性教具(与数字卡片同样大小)。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算一算,说一说笔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自主完成,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笔算要注意的地方。

2.完成教科书P44“练习九”第3、5题。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重点说一说加、减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小结: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差=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3.完成教科书P44“练习九”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学生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然后再连线。

此时注意交流算◎教学笔记【教学提示】交流算法,巩固加法算式、减法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提示】想一想怎样法。

预设2:学生根据被减数和减数百位及个位的数字就做出了判断。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检验。

注意运算过程要写得整洁和有序。

4.完成教科书P45“练习九”第9题。

将计算卡片发给学生,小组合作以游戏形式进行,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的小朋友是好朋友。

师: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吗?你是怎么快速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的?【学情预设】预设1:直接计算。

预设2:先看个位,若不能区分,再继续看十位。

学生没有出现第二种预设情况,或者只看个位就直接连线时,要及时纠正。

课件展示两种方法,巩固练习内容,培养学生数感。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算理,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正确计算。

改正学生不良的表达习惯,进一步规范表达和书写过程。

二、重点剖析,培养数感完成教科书P46“练习九”第13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可能性 练习课(第1~4课时)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可能性 练习课(第1~4课时)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可能性练习课(第1~4课时)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可能性的含义,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等手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计算方法。

2. 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练习法、讨论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可能性初步认识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个盒子,里面装有红色和蓝色的球,让学生猜测从盒子中随机抽取一个球,是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蓝色球的可能性大。

2. 学生进行猜测,教师记录学生的答案。

二、探究新知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测的结果。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可能性知识进行解答。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可能性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2课时:可能性计算方法一、复习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回顾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2. 学生解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

二、探究新知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2. 学生通过实例进行计算,掌握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可能性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练习课(第1~4课时)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练习课(第1~4课时)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练习课(第1~4课时)人教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练习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单元练习课,涵盖第14课时。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小数加减法、小数乘除法以及应用题。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及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小数加减法,引导学生进入小数乘除法的的学习。

2. 新课讲解(15分钟)讲解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小数乘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一些小数乘除法的应用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小数乘法:例题:1.2 × 0.5 = 0.6步骤:先忽略小数点,将两个数当作整数相乘,然后在结果中从右往左数,将小数点插入到合适的位置。

2. 小数除法:例题:2.4 ÷ 0.3 = 8步骤:先将除数乘以10,直到成为整数,然后进行除法运算,将结果除以10的倍数,使得小数点位置正确。

七、作业设计1. 练习题:(1)0.6 × 0.3 = 0.18(2)2.5 ÷ 0.5 = 5(3)1.8 × 4.5 = 8.12. 应用题:小明有3.6元,他想买一些0.45元一个的铅笔,他最多可以买几支?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人教版】(原创书稿)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一课一练全集(33页)

【人教版】(原创书稿)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一课一练全集(33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课练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第1课时位置与方向(一)1、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早晨,你面向太阳站着,你的前面是()面,后面是()面,左面是()面,右面是()面。

(2)晚上,你面对北极星站着,你的前面是()面,后面是()面,左面是()面,右面是()面。

(3)地图通常是按上()下(),左()右()绘制的。

2、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

(1)今天刮南风,顺风的方向应该是北方。

()(2)面朝南方时,你的左手边是西方。

()(3)在北半球,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向南方。

()(4)学校在小红家的东面,小红家在学校的西面。

()3、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林立同学放学回家往东走,学校在她家的()。

A.东面B.西面C.南面D.北面(2)图书馆在邮局的北面,少年宫在邮局的南面,少年宫在图书馆的()。

A.东面B.西面C.南面D.北面4、帮小动物辨方向。

(1)小狗家在学校的()面,小猪家在学校的()面。

(2)小老虎家在小猪家的()面。

(3)从小羊家向()走可以走到学校。

5、小红家在学校的南面700米处,小明家在小红家北面400米处,请问学校在小明家什么方向?多少米处?6、请你在中填出几种小动物的位置。

位置与方向(二)1、填空不困难,全对不简单。

(1)林林从家向()走()米到电影院,又向()走()米,再向()走()米到学校。

(2)玲玲从家到学校要先向()走()米,再向()走()米,最后再向()走()米就可以到达。

2、根据示意图填一填。

(1)摄影室在科技室的()面,在泥塑室的()面。

(2)从绘画室向()走,到科技室,再向()走,到摄影室,从摄影室向()走,到泥塑室。

3、请你帮帮忙,他们几个该怎么走?(1)小伟上学从家向东走,经过超市,到广场后,再向()走,又经过(),才到学校。

(2)小玲从家去百货商场该怎么走?(3)小奇从家去广场怎么走?4、快来帮我找一找。

从公园回家,明明先向西走,再向南走到家;红红先向南走,再向东走到家;玲玲先向北走,再向东走到家;丽丽先向北走,再向西走到家。

苏教版 数学 三年级上册 全册配套练习

苏教版 数学 三年级上册  全册配套练习

第1课时口算和估算一、想一想,算一算。

2×4= 3×5= 5×6= 20×4= 30×5= 50×6= 200×4= 300×5= 500×6= 二、口算。

10×3= 8×20= 6×200= 50×9= 7×80= 400×3=三、在中填上“>”“<”或“=”。

59××××答案:一、8 80 800 15 150 1500 30 300 3000二、30 160 1200 450 560 1200四、< > > <第2课时倍的认识。

五、○○○△△△△△△△△△△△△△△△△△△☆☆☆☆☆☆18里面有()个3,△的个数是○的()倍。

18里面有()个6,△的个数是☆的()倍。

六、一支钢笔16元,一本练习本4元,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本练习本的几倍?七、王阿姨家来了客人。

王阿姨从水果店购买了24个苹果,4个西瓜,8个橘子。

(1)苹果的个数是橘子的几倍?(2)橘子的个数是西瓜的几倍?(3)你还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一、6 6 3 3二、16÷4=4三、(1)24÷8=3 (2)8÷4=2 (3)略第3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八、9的3倍是多少?列式为()。

9是3的几倍?列式为()。

九、一辆大客车限乘多少人?十、体育课上跑步的有6人,拍球的人数是跑步的3倍,跳绳的人数是跑步的5倍。

答案:一、9×3 9÷3二、6×9=54(人)答:一辆大客车限乘54人。

三、拍球:6×3=18(人)跳绳:6×5=30(人)第4课时练习一十一、40×4= 8×200= 70×2=500×4= 30×9= 800×6=十二、一根电缆长900多米,某施工队每天用80~90米,9天能用完这根电缆吗?()(填“能”或“不能”)十三、(1)爸爸今年多少岁?(2)妈妈今年多少岁?答案:一、160 1600 140 2000 270 4800二、不能三、(1)8×5=40(岁)(2)8+28=36(岁)第5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十四、 4 2 1 3 2 2 2 1× 2 × 3 × 4十五、用竖式计算。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同步随堂练习一课一练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同步随堂练习一课一练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同步练习(课本配套,适合课堂小测、作业布置和知识强化训练)第1课时口算和估算一、想一想,算一算。

2×4= 3×5= 5×6=20×4= 30×5= 50×6=200×4= 300×5= 500×6=二、口算。

10×3= 8×20= 6×200=50×9= 7×80= 400×3=三、在中填上“>”“<”或“=”。

59×6×51 102×5 8×198答案:一、8 80 800 15 150 1500 30 300 3000二、30 160 1200 450 560 1200三、< > > <第2课时倍的认识。

四、○○○△△△△△△△△△△△△△△△△△△☆☆☆☆☆☆18里面有()个3,△的个数是○的()倍。

18里面有()个6,△的个数是☆的()倍。

五、一支钢笔16元,一本练习本4元,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本练习本的几倍?六、王阿姨家来了客人。

王阿姨从水果店购买了24个苹果,4个西瓜,8个橘子。

(1)苹果的个数是橘子的几倍?(2)橘子的个数是西瓜的几倍?(3)你还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一、6 6 3 3二、16÷4=4三、(1)24÷8=3 (2)8÷4=2 (3)略第3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七、9的3倍是多少?列式为()。

9是3的几倍?列式为()。

八、一辆大客车限乘多少人?九、体育课上跑步的有6人,拍球的人数是跑步的3倍,跳绳的人数是跑步的5倍。

答案:一、9×3 9÷3二、6×9=54(人)答:一辆大客车限乘54人。

三、拍球:6×3=18(人)跳绳:6×5=30(人)第4课时练习一十、40×4= 8×200= 70×2=500×4= 30×9= 800×6=十一、一根电缆长900多米,某施工队每天用80~90米,9天能用完这根电缆吗?()(填“能”或“不能”)十二、(1)爸爸今年多少岁?(2)妈妈今年多少岁?答案:一、160 1600 140 2000 270 4800二、不能三、(1)8×5=40(岁)(2)8+28=36(岁)第5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十三、 4 2 1 3 2 2 2 1× 2 × 3 × 4十四、用竖式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2021年最新
练习课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70~72“练习十五”第3、11、12、13、14题。

▶教学目标
1.熟练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规范解方程的格式,巩固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2.在经历解方程的步骤和过程中,掌握解方程的策略和数学思维方法。

3.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难点
根据不同的方程类型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去解方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一直都在学习解方程的知识,学习完这一小节,你们
有什么收获呢?
【学情预设】预设1:我们学习了方程的解的意义。

预设2:还学习了各类方程的解法。

预设3:解完方程要记得检验。

……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啊!
二、整理知识点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整理的有关“解方程”的相关知识在小组里分享一下。

学生小组合作,完善课前整理好的关于“解方程”的知识点,并派代表交流汇报。

根据小组代表的汇报,投影展示学生整理的知识点。

【学情预设】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设计意图】通过整理和复习“解方程”的知识点,使学生对方程的各类解法形成
体系,能够解不同类型的方程。

三、巩固练习
【教学提示】
可以让学生在课
前整理好本小节的知
识点,在课堂上直接
汇报交流从而节省时
间。

师:刚才我们回顾了各类方程的解法,现在我们通过一组练习看看同学们方程解得怎么样,是不是又快又好?你们有信心挑战一下吗?
1.完成教科书P70“练习十五”第3题。

学生独立列出方程,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1)每幅图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2)你列出的方程符合图中的数量关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体验用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完成教科书P72“练习十五”第11题。

(1)师:观察左边的图,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学生会回答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宽,要求出长是多少。

师:同学们还记得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吗?
【学情预设】长方形周长=(长+宽)×2。

师:大家能列出方程吗?
【学情预设】把这道题的已知数和未知数代入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列出方程。

预设1:(5+x)×2=36。

预设2:2(5+x)=36。

师:同学们会解这个方程吗?谁来试一试?(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学生解答后独立检验,集体订正。

师:除了列方程,这道题还可以怎么做?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还可以列式计算:36÷2-5=13。

师:那大家觉得哪种方法好?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道题的讨论,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算术和方程之间不同的思维过程和解答方式。

用算式解答需要我们根据问题去逆推计算方法,而用方程只需要找到数量关系或者计算公式,把已知的信息和未知的信息代入其中解答即可。

(2)让学生独立解答右图的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师:x+3x等于多少?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学情预设】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来计算:x+3x=(1+3)x=4x。

3.完成教科书P72“练习十五”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解答过程,教师针对学生的困惑适时点拨。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一题最困难?
【学情预设】2x+23×4=134不知道怎么解答。

师:谁来说说这道题该怎么解答?【教学提示】
教师可以让学生辩论,说说各自的理由,最后进行小结,从而逐渐让学生建立方程意识和建模思想。

【教学提示】
教师可以让学生教学生,说说自己的解答策略,最后教师总结,让学生逐步提升解较复杂方程的能力。

【学情预设】要先计算出23×4=92,方程就变成2x+92=134,然后再按照教科书P69例4所学的解答方法解答。

师:那也就是说,先找到能计算的部分,计算后方程就变简单了。

师:刚才解这六个方程,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我发现第二排三个方程都很类似,都是像教科书P72“练习十五”第11题第(2)问一样,利用乘法分配律逆运算先化简再来解的。

比如2x+1.5x=17.5化简为3.5x=17.5,这样方程就变简单了。

教师适时对学生的想法进行表扬。

师小结:我们遇到一些较复杂的方程时,可以先通过计算能先计算的部分,或者利用运算定律进行变形,把方程变成我们学过的那几种类型后再解答。

4.完成教科书P72“练习十五”第13题。

这是一道代入求值的变式练习,学生先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学情预设】预设1:将x的值代入左边的算式进行计算,然后把计算的结果与右边的数比较大小。

预设2:每道题可以根据第一个式子选择的结果推算后面的,不需要都计算。

四、拓展提高
完成教科书P72“练习十五”第14题。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练习课,大家对解方程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不仅是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解方程的技能和方法,还渗透了列方程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使学生逐步建立方程意识和建模思想,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P45第一、二、四、六题。

一、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3乘14的积比x的3倍少0.6,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3x+0.6=3×14
B.3x-0.6=3×14
C.0.6-3x=3×14
2.方程3x-9=12的解是x=( )。

A.1
B.7
C.13
3.解方程(42-3x)÷9=
4.5时,先把( )看成一个整体,再把( )看成一个整体。

A.(42-3x)
B.(42-3x)÷9
C.3x
二、解方程。

4x+1.2×5=24.4 8x-5x=27
15.3-3x=2.64 2x-0.5×2=0.8
6(x+4.2)=78 (x+3)÷2=7.5
四、用方程表示下面的等量关系,并解方程。

1.一个数的5倍比6.8多1
2.7,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乘1.4,再加上
3.2的3倍,和是23.6,这个数是多少?
六、如果x+x+x+y+y=54,x+x+y+y=46,那么x和y各是多少?参考答案
一、1.B 2.B 3.A C
二、x=4.6 x=9 x=4.22
x=0.9 x=8.8 x=12
四、1.解:设这个数是x。

5x-6.8=12.7
x=3.9
2.解:设这个数是x。

1.4x+3.2×3=23.6
x=10
六、x+x+x+y+y-(x+x+y+y)=54-46
x=8
8+8+y+y=46
y=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