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任务四 钳工教案-锉配凹凸体

合集下载

锉配凹凸体工作页教案

锉配凹凸体工作页教案

锉配凹凸体工作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锉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培养学生锉配凹凸体的能力;(3)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锉配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总结等环节,让学生掌握锉削技巧;(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钳工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安全意识;(3)培养学生耐心、细心、严谨的工作态度。

二、教学内容1. 锉削基本方法:(1)平锉、顺向锉、交叉锉的用法;(2)锉削力度、速度的控制;(3)锉削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 锉配凹凸体:(1)凹凸体的结构及其锉削方法;(2)锉配过程中,如何保证尺寸精度;(3)锉配过程中的团队合作与沟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锉削基本方法的掌握;(2)锉配凹凸体的技巧;(3)锉配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1)锉削力度的控制;(2)凹凸体锉配的精度把握;(3)团队协作与沟通。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工作页;2. 锉刀、钳子、尺子等工具;3. 练习用的凹凸体样品;4. 安全防护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讲解锉削的基本概念;(2)介绍锉配凹凸体的意义和作用。

2. 锉削基本方法的学习与实践:(1)演示锉削方法,讲解注意事项;(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3)总结锉削技巧,回答学生疑问。

3. 锉配凹凸体的学习与实践:(1)演示锉配凹凸体的过程,讲解注意事项;(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3)总结锉配凹凸体的技巧,回答学生疑问。

4. 锉配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讲解锉配过程中的安全知识;(2)学生签名确认已了解安全注意事项;(3)检查学生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强调锉配过程中的关键技巧;(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六、教学评估1. 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操作技巧、锉配精度以及安全意识的培养。

教案《凹凸体锉后配》

教案《凹凸体锉后配》

教案《凹凸体锉后配》教案:凹凸体锉后配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凹凸体的概念及锉后配技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凹凸体的概念及锉后配技法的学习与掌握。

2.难点:如何运用锉后配技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实物凹凸体模型、实践操作工具等。

2.教学材料:相关案例分析、教学PPT等。

四、教学过程:1.热身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凹凸体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问:你们对凹凸体了解多少?是否能给出一些例子?2.理论知识学习(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讲解凹凸体的概念及属性,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例如:教师:你们知道凹凸体是什么吗?学生:凹凸体是一种在表面有凹陷和凸出的物体。

教师:非常好,凹凸体的表面具有什么特点?学生:凹凸体的表面不平整,有凹陷和凸出。

教师:很好,凹凸体还有什么特点?学生:凹凸体的表面有不同的形状和尺寸。

通过这样的互动,培养学生对凹凸体的认知。

3.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锉后配技法的应用。

案例一:小明需要制作一件箱子,箱子的底部需要精确地与箱体配合。

请问,小明应该如何操作?案例二:小红正在制作一个零件,为了使其与机器配合得更好,她需要进行精确的调整。

请问,小红应该选择什么工具?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再全班讨论,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实践操作(30分钟):教师将实物凹凸体模型分发给每个学生,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学生可以利用锉刀和锉刀台来锉削凹凸体的表面,以达到锉后配的目的。

教师要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和检查,确保学生正确掌握锉后配技法。

5.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概括凹凸体概念及锉后配技法的关键点。

六、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写一份学习笔记,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思考凹凸体锉后配技法在实际生活或工作中的应用。

钳工锉配凹凸体配合盲配

钳工锉配凹凸体配合盲配


凹凸件加工工艺与制作
(一)、锉配凹凸体的加工工艺分析
1、任务分析
( 1 ):图样分析 ( 2 ):技术要求测量方
法 ( 3 ):确定步骤 ( 4 ):提高效率
❖正确的工艺加工方式

盲配凹凸体的加工步骤

操作过程
划线
图2 加工凸形面
图3 锉削凸形面
图4 加工凹形面
图5 锉削凹形面
❖图4-1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课题:凹凸件盲配

任务
锉配技能的重要性 (一)锉配定义:锉配即锉削配作,是用锉削的方法,使两个或多个互配零件达到规
定的配合精度的操作。
(二)钳工锉配技术在工业制造中的重要性
1、 钳工锉配较客观地反映了操作者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测量技术的熟练程度,并 有利于提高操作者分析、判断、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注意事项
1.配锉件的划线要准确,线条要细而清晰两端口必须一次划出。
2.不准用嘴吹锉屑,也不要用手清除锉屑屑。
3 .锉屑时不准用手摸锉过的表面,因手有油污、再锉时打滑。
4 .锉刀不能作橇棒或敲击工件,防止锉刀折断伤人。放置锉刀时,不要使其露 出工作台面,以防锉刀跌落伤脚;也不能把锉刀与锉刀叠放或锉刀与量具叠放。
5 .工、量具摆放整齐,量具要轻拿轻放、不能混放以免影响精度。
6 .注意安全文明生产,打孔时不能戴手套、不能多人操作。
7.** 凹凸体盲配加工的难点在于尺寸的控制。因此,从划线开始,每一步工序 都要适时检测,以保证尺寸准确。

总结
钳工技术是工业机械工,模具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 着重于技能的培养,我们学习这些任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 的进行实践操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口、动眼、 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让学 生能够认知自己的技能在企业实际工作中的的作用和工作 岗位,确立技能娴熟的重要性。

项目教学法任务四 钳工教案-锉配凹凸体

项目教学法任务四 钳工教案-锉配凹凸体

课题锉配凹凸体安徽工程技术学校冯有文实训背景:“锉配凹凸体”是钳工工艺学难度较大的一个教学内容。

锉配凹凸体项目教学具有划线、锯割、锉削、钻孔、测量等多方面的技能要求,所以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典型课题。

本课题的难点在于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控制,特别是对称度的控制是最为重要的。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掌握起来有较大的难度,加工质量不易保证,以至出现部分学生对锉配操作失去信心,对以后的实习教学影响较大。

要想做好本课题教学,作为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逐步形成锉配技能和技巧,使学生通过本课题的训练,能够基本掌握综合锉配件的加工方法。

实训目的:1.掌握具有对称度要求工件的划线、加工及测量方法。

2.提高锉削和锯削的技能操作。

教学准备:1、知识和技能的准备:学生具有一定的划线、锯割、锉削、测量等多方面的技能要求。

2、学生分组的准备每四人一个小组,但至少保证有一名知识和技能达到要求的学生。

3、实训器材的准备划针、样冲、錾子、锯弓、锯条、平锉、 3㎜钻头、游标高度尺、游标卡尺、90°角尺、刀口形直尺、普通钻床材料:HT200,规格为61mm×46 mm×13 mm实训内容:(一)、项目组的产生1.由教师帮助学生分组,要求能力强学生和能力弱的学生合理地搭配;不熟悉的学生尽可能在一个组;性格不同的尽可能分到一个组。

2.让每个项目组民主产生一位项目负责人。

该负责人要负责整个项目,从项目规划,到人员分工,到每个具体加工步骤,直至最后形成正确加工方案。

(二)、实训加工方案的确定1. 教师讲解项目要求(技能训练内容和技能训练图)2.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组成员集体讨论,分析图纸要求,初步确定凹凸体锉配件的加工方法。

项目负责人整理大家意见,制订出整体加工工序。

3.项目负责人编写出加工工艺,并向大家详细说明,大家要认真讨论。

4.由项目负责人向指导教师汇报加工工艺,实训教师审阅修改后可以开始实施。

钳工技能项目九锉配凹凸体

钳工技能项目九锉配凹凸体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机电类专业)
《钳 工 技 能》
电子教案
主 编 吴继霞
项目九:锉配凹凸体
一、目标任务 1.掌握对称度工件的划线、配合件的制作; 2.学会孔的攻螺纹加工; 3.正确使用和保养千分尺; 4.对称度工件的加工和测量方法; 5.掌握锉锉削、锯削、钻削的基本技能,达到一定 的加工精度要求。
10 超差全扣
4 一处超差扣1分
6 一处超差扣2分
10 一处超差扣1分
20 一面超差扣2分
违章操作一次扣2分
四、考核标准
序号
检查内容
1 50±0.05
2 20±0.05
3 尺寸 (两处)
4 尺寸
5 20配作
6 配合后凹凸对称度0.10
7 工艺孔4—Φ3
8 平面度(两面)
9 垂直度
10 表面粗糙度3.2(10面)
11 安全文明生产
配分 评分标准
得分10 超差ຫໍສະໝຸດ 扣10 超差全扣10 超差全扣
10 超差全扣
10 超差全扣
7.加工凸形面: 1)选择一肩按划线锯去一角,粗精锉两垂直面,直 至精度要求。 2)按划线锯去另一肩角,粗精锉两垂直面至精度要 求。 8.加工凹形面: 1)用钻头钻出排孔,锯除凹形面的多余部分,后粗 锉至接触线条。 2)细锉凹形面顶端面,保证与凸件端面的配合精度。 3)细锉凹件的两侧垂直面,保证与凸件侧面的配合 精度要求。 4)全部锐边倒角,并保证尺寸精度。
二、实训图纸
三、工作过程 1.锉削A、B两垂直面作为基准。 2.以A、B两垂直面为基准,划出轮廓线。 3.锯削,根据图示要求留合适的锉削余量。 4.按图样要求锉好外轮廓,达到尺寸精度及垂直度、 平行度、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达到尺寸要求。 5.以A、B两垂直面为基准,按要求划出凹凸体加工线。 6.钻工艺孔4-Φ3。

钳工技能项目九锉配凹凸体

钳工技能项目九锉配凹凸体

10 超差全扣
4 一处超差扣1分
6 一处超差扣2分
10 一处超差扣1分
20 一面超差扣2分
违章操作一次扣2分
谢谢
7.加工凸形面: 1)选择一肩按划线锯去一角,粗精锉两垂直面,直 至精度要求。 2)按划线锯去另一肩角,粗精锉两垂直面至精度要 求。 8.加工凹形面: 1)用钻头钻出排孔,锯除凹形面的多余部分,后粗 锉至接触线条。 2)细锉凹形面顶端面,保证与凸件端面的配合精度。 3)细锉凹件的两侧垂直面,保证与凸件侧面的配合 精度要求。 4)全部锐边倒角,并保证尺寸精度。
四、考核标准
序号
检查内容
1 50±0.05
2 20±0.05
3 尺寸 (两处)
4 尺寸
5 20配作
6 配合后凹凸对称度0.10
7 工艺孔4—Φ3
8 平面
11 安全文明生产
配分 评分标准
得分
10 超差全扣
10 超差全扣
10 超差全扣
10 超差全扣
10 超差全扣
钳工技能项目九锉配凹凸体
项目九:锉配凹凸体
一、目标任务 1.掌握对称度工件的划线、配合件的制作; 2.学会孔的攻螺纹加工; 3.正确使用和保养千分尺; 4.对称度工件的加工和测量方法; 5.掌握锉锉削、锯削、钻削的基本技能,达到一定 的加工精度要求。
二、实训图纸
三、工作过程 1.锉削A、B两垂直面作为基准。 2.以A、B两垂直面为基准,划出轮廓线。 3.锯削,根据图示要求留合适的锉削余量。 4.按图样要求锉好外轮廓,达到尺寸精度及垂直度、 平行度、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达到尺寸要求。 5.以A、B两垂直面为基准,按要求划出凹凸体加工线。 6.钻工艺孔4-Φ3。

锉削凹凸体

锉削凹凸体

JBQG03三:锉削凹凸体一、教学要求(1)掌握具有对称度要求的工件划线。

(2)能正确使用和保养游标卡尺。

(3)掌握具有对称度要求的工件加工和测量方法。

(4)训练锉、锯、钻的技能,并达到一定的加工精度要求,为锉配打下扎实基础。

二、使用的工具、量具和辅导工具千分尺;游标卡尺;直尺;90 0角尺;划针;样冲;整形锉;各种普通锉;手锯等。

三、图样四、训练步骤1、按图样尺寸落料。

2、锉削A,B两面作为基准面。

要求保证每个面的直线度,平面度和表面粗糙度以及两面的垂直度。

3、按图样划出全部锯、锉、钻削加工线。

4、钻削4-φ3的工艺孔,以及凹槽底边的断料孔。

5、锯割凹槽两侧边。

要求保留+0.3的加工余量。

6、打落凹槽内废料。

7、锉削凹槽内的三个面。

要求保证每个面的直线度,平面度和表面粗糙度以及尺寸精度,两面的垂直度。

8、锯割凸榫的一边要求保留+0.3的加工余量然后进行锉削。

锉削要求保证每个面的直线度,平面度和表面粗糙度以及尺寸精度和两面的垂直度。

9、锯割凸榫的另一边,按上个步骤方法进行加工。

10、钻φ8的孔保证中心距。

11、按图样尺寸锯割中间的锯缝。

要求保留3mm的余量。

12、将工件各棱边倒毛刺,清洁各表面。

五、注意事项1、规范操作方法。

2、重视尺寸精度概念,观察各种锉刀的进给量。

3、加工凸榫时必须一边加工完后再加工另一边。

4、钻孔时不要夹伤工件。

5、注意安全操作。

六、质量检查及评分。

锉配凹凸体

锉配凹凸体
二:知识学习
1、图示零件有7个尺寸公差要求,加工难度大,从而决定了配合的精度。在加工是先加工凸件保证尺寸正确再加工凹件,尺寸根据凸件的实际尺寸配作。
2、形位公差,图中有三类形位公差,分别是对称度,垂直度,和平面度,本节介绍对称度。是凸台中心线
偏离基准中心线的误差;对称度的公差带是相对基准中心对称配置的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区域。
专业能力
工具认识使用材料认识10分






总分
教师要求
理论与技能结合30分
安全生产
态度严谨
遵纪守法
文明生产
工件加工方式方法30分
文明生产
工具摆放是否整齐10分
纪律及卫生
工作态度及劳动纪律场地卫生
20分
一:安全文明生产
1、在没有老师指导情况下,禁止操作;
2、工作场地严禁追逐嬉闹,
3、室内环境卫生整洁爱护工量具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共财物
3、测量面到基准面之间的尺寸为A和B,期差值一半是对称度误差
三:技能训练
1、检查毛胚2、粗精加工基准面
3、划线4、尺寸线检查
5、凸件加工6、以凸件配凹件
7、去毛刺
四:操作要求
划线前应看懂图纸,凸件加工时先加一角,完成后方可加工另一角
五:课后思考
1、今天练习存在哪些问题?
2、以后操作有何打算?
3、完成实训报告
任务名称
钳工技能训练
指导教师
颜怀瑞
课题4-2
锉配凹凸体
班级
实施日期
课时
7课时
任务目标
学习对称度概念,掌握对称度的测量方法,理解对称度误差对配合精度的影响和配合件的加工工艺。通过学习掌握对称形体的划线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锉配凹凸体
安徽工程技术学校冯有文
实训背景:
“锉配凹凸体”是钳工工艺学难度较大的一个教学内容。

锉配凹凸体项目教学具有划线、锯割、锉削、钻孔、测量等多方面的技能要求,所以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典型课题。

本课题的难点在于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控制,特别是对称度的控制是最为重要的。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掌握起来有较大的难度,加工质量不易保证,以至出现部分学生对锉配操作失去信心,对以后的实习教学影响较大。

要想做好本课题教学,作为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逐步形成锉配技能和技巧,使学生通过本课题的训练,能够基本掌握综合锉配件的加工方法。

实训目的:
1.掌握具有对称度要求工件的划线、加工及测量方法。

2.提高锉削和锯削的技能操作。

教学准备:
1、知识和技能的准备:
学生具有一定的划线、锯割、锉削、测量等多方面的技能要求。

2、学生分组的准备
每四人一个小组,但至少保证有一名知识和技能达到要求的学生。

3、实训器材的准备
划针、样冲、錾子、锯弓、锯条、平锉、 3㎜钻头、游标高度尺、游标卡尺、90°角尺、刀口形直尺、普通钻床
材料:HT200,规格为61mm×46 mm×13 mm
实训内容:
(一)、项目组的产生
1.由教师帮助学生分组,要求能力强学生和能力弱的学生合理地搭配;不熟悉的学生尽可能在一个组;性格不同的尽可能分到一个组。

2.让每个项目组民主产生一位项目负责人。

该负责人要负责整个项目,从项目规划,到人员分工,到每个具体加工步骤,直至最后
形成正确加工方案。

(二)、实训加工方案的确定
1. 教师讲解项目要求(技能训练内容和技能训练图)
2.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组成员集体讨论,分析图纸要求,初步确定凹凸体锉配件的加工方法。

项目负责人整理大家意见,制订出整体加工工序。

3.项目负责人编写出加工工艺,并向大家详细说明,大家要认真讨论。

4.由项目负责人向指导教师汇报加工工艺,实训教师审阅修改后可以开始实施。

(三)、实训任务分工
1.项目负责人向项目组成员讲清加工工艺,统一加工思路。

2.在所有人员对实训任务都比较清楚的基础上进行分工。

①按图样要求划凹凸体加工线部分完成人:②加工凸形面部分完成人:③加工凹形
面部分完成人:④综合检测部分完成人:
项目实施步骤(教学过程)
一:讲解技能训练图。

1、给每组学生发放一张技能训练图,仔细观察技能训练图中尺寸与形位公差要求,每组
派一位代表回答自己对图形尺寸的分析,提出不明白的部分。

2、归纳各个小组提出的问题。

3、向学生详细讲解图形尺寸与形位公差控制要求。

(一)尺寸要求
按图样要求加工外形尺寸,达到尺寸(45±0.05)mm、(12±0.1)mm、(60±0.05)mm、
(15±0.35)mm、(1500.05
-)mm、(150.05
+)mm要求
(二)形位公差要求
①由于指引线和150
0.05
-
尺寸线对齐,被测要素是凸体控制尺寸150-0.05中心线,其一是有对称度的要求,要求此中心线相对(45±0.05)尺寸中心线其对称度
误差不大于0.10mm;其二是有垂直度要求,要求凸体控制尺寸150
0.05
-
中心线相对基准面B垂直度误差不大于0.03mm。

②由于指引线和尺寸线没有对齐,被测要素是凸体尺寸150-0.05的左面,其一是有平面度的要求,其误差不大于0.03mm,总计10个面;其二是有垂直度要求,要求此平面相对基准面C垂直度误差不大于0.04mm。

③锯缝平面度误差不大于0.40mm。

④由于指引线和15(配作)尺寸线对齐,被测要素是凹体的中心线,其一是有对称度的要求,要求此中心线相对(45±0.05)尺寸中心线其对称度误差不大于0.10mm;其二是有垂直度要求,要求此中心线相对基准面B垂直度误差不大于0.03mm。

(三)粗糙度要求锉配面表面粗糙度达到Ra3.2um
二: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加工工艺
以每组为单位,集体讨论凹凸体配合件加工步骤,编写加工工序,在老师的主持下,
由各组项目负责人上台把各组编写的加工步骤进行阐述。

三:讲解加工工艺,制定加工工序
教师讲解正确加工工艺,再让学生修改自己编制的加工工艺,使学生掌握加工程序,理清加工思路,从而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同时也为以后的工艺编制打下基础。

盲配凹凸体的加工步骤
四、修改加工工艺,理清加工思路,进行项目加工。

讲解后,再让学生修改自己编制的加工工艺,才能使学生掌握加工程序,理清加工思路,从而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同时也为以后的工艺编制打下基础。

五、安全文明生产
1、清除切屑要用刷子,不要直接用手清除或用嘴吹。

2、操作钻床时不可戴手套,袖口必须扎紧;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0
毛坯 材料规格为61mm ×46 mm ×13 mm 1
锉削 加工外形尺寸60mm ×45 mm ×12 mm 2
划线 按图样画出凹凸体加工线,定出4个钻孔中心 3
钻孔 使用∅3 mm 麻花钻钻出4孔 4
锯削、锉削 加工凸形面,划线锯去左右两角,锉削使其达到图样尺寸形位公差控制要求 5
钻孔、锯削、錾削锉削 加工凹形面,使用∅3 mm 麻花钻钻出排孔,锯削、錾削、锉削达到图样尺寸形位公差控制要求 6
检查 各锐边倒角,并检查全部尺寸精度 7 锯削 锯削中间锯缝
3、开动钻床前,应检查是否有钻夹头钥匙或斜铁插在钻轴上。

4、严禁在钻床运转状态下装拆工件、检验工件和变换主轴转速,必须在钻床停止状况下进行。

六、学生分项目实施实训课题,教师指导。

七、项目评价
学生完成实训任务后,教师根据各项目组完成过程的具体情况,指出做得好的地方,同时还要指出问题所在,另外还要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讲评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回答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等。

八、实训作业
学生深刻体会锉配凹凸体每一步骤,写出实训日记。

九、课题总结
通过对本课题教学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在教学中给学生以完整、清晰、全面、详细、准确的加工思路,从而达到了以点带面的教学效果。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从此课题中学到锉配加工思路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