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

合集下载

基于GIS及AUTOPLY的土地定级与质量评价研究——以成都市城厢镇为例

基于GIS及AUTOPLY的土地定级与质量评价研究——以成都市城厢镇为例
— — —
_ a o t ke t wn fChe x a o xa pl o ng i ng f r e m 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H N S— iC lg f ero a R sue n or m, n u om l nvrt, h 4 0 0 C ia E iy (oeeo rtr l eorsadT u s A h i r a U i sy wu u2 10 , hn ) l T i i i N ei
s p o to S s tu e s a e d tb s fln e o r e a d o i b ss w t ea d o u h g o r p ia e h o o y o no ai n u p r fGI , e p t p c aa a e o d r s u c , n n t s a i, i t i fs c e g a h c l c n lg fif r t h a h h h t m o s se a y tm s h r a a d o t e u b n ln f AUT L d f e el v l n p r i st e s f r a d Ma l f ,t . a pi ai n lv l n lt p r a h OP Y e n s t e e d a p as h ot e i h a e wa n p n oe c, p l t e e ayi a p o c c o a c
中图分类--F 2 .1  ̄ :3 3 1 2
文 献 标 识码 : A
基于 (I A T L 3S及 U OP Y的土地定级 与质量评价研究
— —
以成都市城厢镇 为例
陈 思 屹 (徽 范 学 土 源 旅 学 , 徽 芜 20 ) 安 师 大 国 资与 游 院安 湖 40 10

基于GIS的城镇地籍和土地利用设计方案

基于GIS的城镇地籍和土地利用设计方案
求 意见稿 , 以及 广 州 市 的 相关 标 准 和 技 术 文 档 , 量 尽 兼 顾 与原 有 标 准 的衔 接 , 以最 小 的 修 改 成 本 , 大 限 最
开 始 着 手 建 立 国 土 资 源 和 房 屋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 先 以 进 的手 段 来 提 高 管 理 水 平 和 服 务 质 量 。在 系 统 建设 前 期 , 们 就 特 别 注 重 数 据 的标 准 化 规 范 化 建 设 , 我 在
《 通知》 , ) 以利于全 国城乡土地 的统一 管理和调查成 果 的扩 大 应 用 。根 据 《 知 》 求 , 们 也 随 之 对 原 通 要 我 有 的数 据 标 准 作 调 整 修 改 , 结 合 土 地 房 产 一 体 化 并
管 理 工 作 的需 要 , 城 镇 地 籍 和 土 地 利 用 要 素 合 并 将
广 州 市 国土 资 源 和 房 屋 管 理 局 是 一 个 负 责 全 市 土地 、 产 、 乡地 政 、 质矿 产 资源管 理 的行 政职 房 城 地 能 和 执 法 部 门 , 负 着 全 广 州 市 的 房 产 地 籍 和 土 地 担
资源信 息 的采集 、 管理 、 新维护 和发布 等重任 。随 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着 经 济 的 飞 速 发 展 , 州 城 市 化 进 程 不 断 加 快 , 地 广 土 需求不断扩大 , 理保 护 土地 资 源 , 学 管理 土地 , 合 科
维普资讯
5 2




20 0 2年
第 8期
文章 编 号 :4 40 1 (0 2 0 —0 20 0 9 —9 12 0 ) 80 5 —4
中 图分 类 号 : 2 8 P0

基于GIS的天津城镇土地级别调整与基准地价更新

基于GIS的天津城镇土地级别调整与基准地价更新

基于 G I S的 天 津 城 镇 土 地 级 别 调 整 与 基 准 地 价 更 新



3 0 0 0 4 2 )
( 天津土地交易 中心 , 天津
要: 基于 G I S对空 间数据强 大的分析处理功能 , 开发 出城市地价 动态监 测和动态更 新信息 , 并借 助该 系统实现 了天津 中心城
. 2 系统 的功 能模 块设 计 日法定最 高年期 土地使 用权 区 域平均 价格 。土地 级别 和基 准地 1 根 据应 用 目的和使用场合 的不 同, 天津市地 价动态 监测信 息 价应定期更新 。
级别调整 与基 准地价更新 中的应用进行 了较为详 细的介绍 。 天津市地价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 和“ 天津市地价监 测 本文对 城市地价 动态 监测 和动 态更新 信 息系 统在 城镇 土 地 系统设计成 “ 分析 与管理 信息 系统 ” 两个层 次 , “ 天津 市地 价监 测信 息管 理 系 统” 的服务对象为地价管理部 门的工作人员 , 而“ 天津市地价监测 创新 的思维来 发展企 业 , 充分做 好各 方面 的准备 工作 , 加强 人 才
第3 9卷 第 2 9期 2 0 1 3年 1 0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 HI T E C TU RE
V0 1 . 3 9 No . 2 9
Oc t . 2 0 1 3
・2 0 5・

房 地 产 开 发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3 ) 2 9 - 0 2 0 5 — 0 3
20 0 0.
3 . 4 重视 企 业 自身发展 , 创 造机 遇 、 迎接 挑 战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估价信息系统设计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估价信息系统设计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估价信息系统设计提要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是一种应用空间信息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在以计算机制图为核心的硬、软件支持下,采用人机对话的交互方式,建立定级估价数据处理的全数字处理方式模式的计算机系统。

关键词:GIS;土地估价;信息系统;数据库一、系统需求分析系统是为估价人员服务的,根据实际估价中估价人员对系统的要求,对系统功能和性能两个方面进行需求分析。

(一)系统功能分析1、计算机业务流程分析。

任一估价信息系统建立都是以实现估价业务自动化为目的的。

但是,无论多么高级的信息系统也不可能按照实际的业务流程完成估价任务,所以就出现了实际估价的业务流程和计算机估价业务流程差异。

两者相比可知,后者涉及到的只是实际估价业务的几个步骤,而不是全部,如对估价数据资料的自动收集储存则无能为力,所以分析两个业务流程之间的差异,明确计算机业务流程要完成的工作环节,分析在各环节中系统要实现的具体功能也是系统开发的关键。

数据管理阶段,实现数据录入、储存、编辑、查询、打印等功能;估价阶段,提供估价方法选择,自动从数据库中提取估价所需数据,对不合适的参数、系数也可以进行人工修改并储存到数据库中,自动测算待估宗地地价,并且可以重复估价功能;估价完成后,可以实现对数据库记录、估价项目情况等的查询、打印,报表、土地估价报告、估价技术报告的输出功能。

2、算法分析。

在待估宗地地价测算中,主要是按估价方法进行。

不同估价目的下的地价评估,可以采用多种估价方法,但在方法的收录中为了避免重复,相同的方法只存储一遍,使用时调用所需方法即可,不同估价方法适用的范围不同、计算的难点不同。

(二)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系统的性能需求主要指系统的运行速度、稳定性、可扩充性、可恢复性和保密性等方面。

系统的运行速度要满足工作的需要是系统最基本的要求;系统的稳定性主要表现为系统投入使用后无法正常运行,导致投资失败,也是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发专业应用系统出现的最主要问题,在现代软件中系统的稳定性已经成为评估软件质量好坏的指标之一;系统的扩充性是指开发出的系统要有根据环境、技术和需要的变化进行功能扩充的功能,以延长软件的生存周期;而系统的保密性,主要是针对系统数据而言的,要求系统有对数据库访问权限的限制,保证需保密的数据不泄露。

基于GIS的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的设计

基于GIS的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的设计

域 和方 向。 ( ) 者 的结合 将 促 进 地 产 评 估 工 作 的 发展 。 3-
以大 大 缩 短 工作 周 期 、 高 作 业 精 度 、 证 成 果 质 提 保
量 、 高工 作效 率 、 少成 本 , 能使 定 级 估 价定 量 提 减 还 化 、 学化 、 科 自动 化程 度 明显 提 高 , 减少 人 为 因素 的 影响, 增强 成果 的实用 价值 。因此 , 用 G S来 完成 运 I 城镇 土 地定 级估 价 的数 据 处理 和 分 析工 作 , 城 镇 是 土地 定级估 价 的必然趋 势 。
基 于 GI S的土 地 定级 估 价 信 息 系统 的设计
刘 剑锋 , 陈 琳 , 王 琴
( 黄河水利职业技 术学院, 河南 开封 4 50 ) 7 0 4

要: 根据地理信息系统( I) G s 与地价评估模型结合的优点, 探讨 了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的结
构与功能, 建立 了GS支持下的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 I 为土地定级估价提供方便 。 关键词 :I ; GS 土地定级 ; 估价方法; 信息系统 ; 模块结构 中图分 类号 :2 8 P 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84 6 2 1)3 0 3- 4 10 — 8X( 00 -0 3 0 0
要 体现在 数据 的采集 与处 理 、 据 的存贮 及管 理 、 和产 品的 制 作 与显示 几个 方面 。 是 , I 但 G S是一 种通 用型 的技 业数 据库 进行 空间数 据管 理 , 数据 的组 织 、 理 和 使 管
第 2 卷 第 3期 2
2 1 年 7月 00
黄 河 水 利 职业 技 术 学 院学 报
o l w Rie n e v n y T c n c l n t u e f Yel v rCo s r a c e h ia I si t o t

基于GIS的城市土地适宜性评价

基于GIS的城市土地适宜性评价

基于 GIS 的城市土地适宜性评价
王 艳 , 宋振柏 , 吴佩林 1
2
3 (1.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山东淄博 255049 ;2. 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山东淄博 255049 ;
3.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山东淄博 255049)
摘要 以济南市为例 ,建立了城市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并以 MapInfo 为平台 ,运用 MapBasic 语言进行二次开发 ,编写相关应用模 块 ,将 GIS 技术应用于城市土地适宜性评价。评价中运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 ,同时利用 GIS 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图形操 作功能 ,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统一管理 ,加强了评价的整体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 ,济南城市土地适宜性可划分为 6 类 ,评价结 果比较理想 。
关键词 GIS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AHP) ;适宜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 F301.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 6611(2008) 06 - 02487 - 03
Evaluation of the Suitability of Urban Land Based on GIS WANG Yan et al (School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Shandong 255049)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land2using in Jinan City being taken as a case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multifactor 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 were applied to establish a index system of urban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n base of GIS software2MapInfo ,relatively applicable model was com2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GIS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空间统计方法和地图投影技术,进行地理信息的处理、管理、分析和制图的技术,逐渐在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中得到应用。

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而利用GI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以及科学的支持。

一、GIS技术GIS技术的核心是数据,包括地理数据和属性数据。

地理数据指的是表示地球表面和地球上的现象(如河流、山脉、城市等)的空间信息,属性数据指的是在这些现象上有关的其他信息(如人口、经济信息等)。

GIS系统以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为基础,实现对地壳、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量化分析和管理。

要进行GIS分析,需要先进行数据采集,通过空间数据库、绘图软件、遥感数据、全球定位系统等手段采集地理、社会、经济等数据。

然后将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通过专业软件进行地图制作、模型分析和应用开发等工作。

二、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用地的规模、构成、空间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土地利用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表现为城市扩展、城市地块分割和新型城市建设。

城市扩展:城市扩展是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体现之一。

城市扩展主要是指城市在规模上的扩大,通过城市蔓延,临近的乡村和城市的土地逐步纳入城市。

不同类型的城市,其城市扩张的速度和方式也会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不同。

城市地块分割:城市地块分割也是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表现之一。

城市地块分割主要是指城市地块被分成三个或以上的小块,多见于城市的居住区和商业区等地区。

城市地块的分割除了与土地利用的需要密切相关外,还与城市建设规划、交通配置等因素有关。

新型城市建设:新型城市建设是指利用现代化的技术、管理和规划理念,以及新型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的高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市建设不仅关注城市的人口和经济发展,也非常重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城市的文化内涵等方面。

GIS技术在城镇土地定级中的应用

GIS技术在城镇土地定级中的应用
科技・ 探索・ 争I 乌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 o n
G I S 技术在城镇土地定心, 中国 重庆 4 0 0 0 0 0 )
【 摘 要】 城镇 土地定级是城镇土地 管理 的基础性 工作 , 研 究 以遂 宁市安居 区住 宅用地定级为例 , 就地理信息 系统技 术及其 空间分析建模 功能在城镇土地 定级工作 中的应 用进行 了探讨 着重论述 了G I S环境 下城镇土地定级基础资料库的建立、 空间分析建模研 究. 并对 G I S支持下 的土地定级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 通过 G I S的空间分析建模功 能, 提 高了流程的 自 动化程度 , 提 高 了城镇土地 定级 工作 的效率和精度 ; 同时 表 明. 基于G I S 的空间分析 建模是 目 前城镇 土地定级 工作 中普遍适用的方法与技术。 【 关键词 】 土地定级 ; G I S ; 空间分析 建模
Ap pl i c at i o n o f GI S Te c hn o l o g y i n Ur b an La n d Gr a d i ng
LI U Fe ng
( C e n t r a l h i g h h md s o f Ch o n g q i n g l a n d p l a n n i n g nd a d e s i g n , C h o n g q i n g 4 0 0 0 0 0 , C h i n a )
a n l a y s i s mo d e l t o r u n t h e mo d e l w i t h A n j n c i t y . T h e r e s u l t s h o w s t h a t : t h e m o d e l o f GI S i m p r o v e d t h e a u t o m a t i o n . e f i f c i e n c y a n d a c c u r a c y . A n d S p a t i l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验一——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实验目的:1.掌握不同数据格式之间的数据转换方法;2.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利用各种常用软件如AUTOCAD、ARCINFO、ARCVIEW等的能力;3.了解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实验准备:1.软件准备:AutoCAD,Arcinfo, Arcview,Excel,ArcGIS2.方法准备:《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3.数据:dj-lu.dwg (道路分布图);面状的图形:单元图.dwg;公用设施作用分值图.dwg;规划条件限制作用分值图.dwg;环境条件作用分值图.dwg;基础设施作用分值图.dwg;例如图所示:线状的图形:人口密度作用分值图.dwg;商服繁华1作用分值图.dwg;商服繁华2作用分值图.dwg。

道路通达度分值图.dwg;对外交通作用分值图.dwg;例如图所示:实验原理:根据国家2002年7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UDC城镇土地定级规程》的规定:1.根据城镇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属性及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作用,综合评定和划分城镇土地等级,为全面地、科学地管理土地,合理利用城镇土地,以及为有关部门制订规划、计划和有偿使用土地提供依据。

2.土地定级的原则* 综合分析原则:定级应对各种经济、社会、自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按差异划分土地级。

土地级既要反映土地在经济效益上的差异,也要反映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的差异;* 主导因素原则:土地定级应根据城镇内影响土地优劣的因素种类及其作用的差异,重点分析对土地级起控制和主导作用的因素,突出主导因素的影响,评定土地级;* 地域分异原则:土地定级应掌握土地区位条件和特性的分布与组合规律,并分析各个由于区位条件不同形成的地域分异状况,将类似地域划归同一土地级;* 级差收益原则:土地定级应在初步划分的土地级上对级差收益明显的有关行业进行级差收益测算,测算值作为确定土地级数目和了解行业级差收益的重要参考依据;* 定量与定性结合原则:土地定级应尽量把定性的、经验性的分析进行量化,以定量计算为主,必要时才对某些现阶段难以定量的社会、经济因素采用定性分析,以减少人为任意性,提高土地级精度。

3.土地定级的技术方法:a.因素的作用分计算采用相对值法和距离递减法,按0——100分封闭区间赋分,因素指标与作用分的关系按正相关设置,因素条件越好,距离越近,作用分越高;b.单元划分可选用主导因素均值法、叠置法或动态网格法;c.权重确定采用特尔菲测定法、因素成对比较法、层次分析法;d.单元总分值计算采用因素加权分值和法。

e.级别确定采用总分数轴法、总分频率曲线法、总分剖面图法;f.典型级差收益测算采用典型抽样测定、数理统计检验方法。

实验技术方案:实验技术要求和主要步骤:根据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原理和方法,利用所提供的数据,在Arc/info或ArcView软件下完成所给城镇的分等定级工作,其中基本的定级因子及其分值已在所给的图中标明,各因子的权重也在下文中给出。

其中,几个主要步骤和要求如下:1、对所给的单元图、道路图、各定级因子图进行整理,把CAD格式的数据转到Arc/info或ArcView下:(1)在Arcview中将图形打开。

打开Arcview后建立工程和视窗[view]后,在主菜单的[FILE]下的[Extensions]中将阅读CAD格式的模块装入,(2)将各个CAD图形转化成shape格式的矢量图形。

利用[Theme]下的[Convert To Shape File]将图形进行转换成shape文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确认转换后的文件名和存放地点,进行转换。

(3)然后将其在ArcToolBox中转换成Coverage的格式。

打开ArcToolBox,选择[ConversionTools]的下拉菜单中的[Export From Shapefile]在其中选择[Shapefile To Coverage]双击,弹出转换文件的对话框,选择转换的文件和转换后的文件存放位置和相关类别。

(4)重建拓扑关系。

利用得到的Clean 操作。

同样是在ArcToolBox 中进行该项操作。

选择[Data Management Tools]的下拉菜单中的[Topology]在其中选择[Clean]双击,弹出转换文件的对话框,选择转换的文件和转换后的文件存放位置和相关类别。

多边形和线,点的拓扑结构就会建立,而不再是毫无拓扑结构的简单线段了。

基本的流程图(如下图所示:)2.方面如下:(1) (1) 多边形图形的边界的闭合与否,由于闭合与否在多边形建立拓扑后就可以一目了然,尤其是在交接的地方,很容易出现问题。

解决的方法是在AutoCAD 中进行补漏处理,使其真正的是一个个完整的多边形区域;例如下图:(2)(2)线状地物和面状地物的属性进行属性的输入,虽然它们的拓扑关系已经明确,但在CAD中的定级因子的属性已经完全的丢失或重组了,所以需要进行属性的完全确认和简核。

这项工作主要是在Arcview中进行的。

在左边利用按扭选择要输入属性的地块或线段,然后再打开属性列表,进行属性输入。

2、在ArcView下,对已经完全处理好的矢量的图形进行栅格化。

(1)将线状的图形各自利用其定级因子的属性进行建TIN操作。

建TIN时的边界是当然是将全部图形的研究区域完全包含的方形区域。

这样在最后进行权重的处理时比较容易。

选择线状的图形,然后在[Surface]下面选择[Create TIN From Feature]。

如下: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进行建TIN的文件,以及依照的字段,建TIN 的方式等。

如下:建成的TIN如下所示(以道路的通达度为作用的TIN):然后,利用得到的TIN进行[Convert To Grid]处理,也就是转成栅格,从而建立各种不同定级因子的DEM模型。

(如图所示,转成栅格:)由于在转栅格后,在栅格区域的外围是没有值的空白区域,所以还得将这些区域给至零处理。

在[Transformation]菜单下选择[Set No Value Label],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入0后,单击[OK]进行转换。

如下图:(2)其次,将面状图形进行直接的转栅格操作,以定级因子为栅格的值,并将无数据区域,取值为零。

直接弹亮面状图形文件,在[Theme]菜单下选择[Convert To Grid]处理,同时在转换时选择定级因子为转换的栅格值。

如图转换后的面状图形:在上述的转栅格操作中,要注意的是,必须将转成的栅格分辨率大小一致,使得在图层加权时不会出现错误。

3、根据各因子的权重(通过专家打分得到的),求得各单元的总分值。

各因子的权重如下:商服繁华1:0.09商服繁华2:0.07道路通达度:0.11对外交通:0.09基础设施:0.09公用设施:0.11环境条件:0.17规划限制条件:0.17人口密度:0.14、得到各个栅格图层加权叠加的数字土地等级分值模型图层。

在[Analysis]中选择[Map Calulation]进行图层操作,对各个定级因子都乘上各自对应的专家权重值后,进行求总和。

这样得到,每个栅格值就是最后包含着全部定级因子和专家权重的定级值了。

由于在土地定级中是以土地的宗地为土地定级划分单位的,所以需要的是一个宗地一个定级值,在实验采用的是一个宗地的中心点的值来作为这个宗地块的定级值的。

这样就得到最后的土地定级值的分布图:根据以下的土地定级值的分布的状况图:图和该地区的大小,划分成了四种级别的土地等级,依据上面得到的直方图进行等级划分:第一级:0~20第二级:20~30第三级:30-50第四级:50~80最终得到的土地等级分布规划图:实验报告要求:作出书面报告,包括设计方案、技术方法和结果。

具体内容如下:1、本次任务的目的及设计方案;2、方案的具体步骤及方法A、CAD数据的整理及向Arc/info或ArcView的转换方法;B、单元图中每个单元各个因子值的求取方法及结果;C、单元图中各单元总分值的求取方法和结果;D、单元分级并进行修正。

3、结果:显示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结果。

综合实习二――3D数据集成分析一,实验目的DOM(数字正射影像)、DEM(数字高程模型) 与DLG(数字线划图形)是GIS的重要数据源,如何合理利用并且综合利用这些数据不仅对GIS的分析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并且还可以扩展GIS的分析应用领域。

通过本次实验要达到以下目的:1.掌握DOM、DEM与DLG三种数据的格式与组合方式。

2.掌握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要求学生利用现有的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得出有价值的信息。

二,实验准备1,软件准备本次试验用到的软件主要是ARC/VIEW。

另外一些简单的计算可以利用EXCEL完成。

2,数据准备本次实验选选取我国陕北地区的3D数据,分别为DEM,tdly.shp(土地利用线划图),35c.img(数字正射影像)。

如图(分别为地貌渲染、正射影像、土地利用图):图1 试验区域地貌渲染图图2 试验区域正摄影像图图3 试验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其中DEM的栅袼分辨率是5米,数字线划图的每一个区域都有相应的土地利用类型编号值。

三,实验内容1,实验流程实验的设计主要是综合利用几种不同的数据源,求取实验区域中的大于25度的耕地的面积以及绘制相关的图件,作出必要分析。

因此,实验的主要步骤就是如何求取大于25度的耕地的区域。

实验的主要部分将依照下图的流程进行。

2,具体方法i 对原始DEM数据地处理(1)打开ArcView,点击【File】下的【Extensions】中的“hydrologicmodeling”复选框来添加水文分析模块。

(2)按下(Add Theme图标按钮),添加并激活DEM数据层面;图5:栅格数据(3)点击【hydro】下的【Fill】命令,填充DEM数据,避免“坑”对实验结果地影响;图6:菜单命令(4)激活“filled DEM”图层,选择【surface】下的【derive Slope】命令提取当前层面地坡度栅格数据图7:栅格坡度层面(5)选则【analysis】下的【Map Query】命令提取出25度以上地表分布图形。

图8:25度以上地表分布ii 土地利用矢量图件的处理(1)如上面的方法添加tdly.shp矢量土地利用类型文件进入arcview中并激活图9:土地利用栅格图(2)选则【Theme】下的【convert to grid】命令转换矢量层面为栅格层面。

输出区域和栅格大小均和“slope of DEM”保持一致。

图10:栅格命令在随后弹出的对话框菜单中选择字段“tdly-id”,即栅格层面的栅格值为土地利用号:图11:选择框(3)点击“ok”会生成如图栅格层面图12:土地利用栅格层激活层面,同上面的方法利用map query命令选择土地利用类型为141、143、144、146四种土地,即选择耕地类型并得到结果层面:图13:耕地提取iii 最终结果的叠加提取(1)选则【analysis】下的【Map Query】命令,提取出同时满足25度以上并且是耕地的区域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