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尺内校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卡尺内校 SOP1

卡尺内校 SOP1

SOP-QR-104三阶文件生效日期2012.06.19 编号SOP-QR-104版本/次A/1卡尺内校作业指导书编制人曲海涛审核人邱丰批准人张述强日期2012.06.19 日期2012.06.19 日期2012.06.19文件修改记录文件编号修改版本修改页数修改内容描述修改人批准人生效日期A0 首次发行2012.06.19卡尺内校作业指导书版本/次A/11. 目的1.1 确保校准结果的结果的准确性,使校准作业规范化。

2. 范围2.1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现有各种类型之卡尺,包括高度尺、游标卡尺、戴表卡尺、电子数显卡尺。

3. 职责3.1 卡尺保管人:负责所属卡尺维护和保养。

3.2 品保部:卡尺专用量块的维护和保养。

3.3校验人:卡尺内校结果的记录和校验标识标签的确认。

4. 作业内容说明:4.1 卡尺结构:4.1.1游标卡尺结构如下图所示。

4.1.2 电子数显卡尺结果如下图所示。

4.1.3 戴表卡尺结构如下图所示。

卡尺内校作业指导书版本/次A/14.2 校验/检定条件:4.2.1 室内温度:25±3℃4.2.2 相对温度:65±15%4.3 校验/检定用主要标准器具:成都产二级量块.4.4外观检查4.4.1 检查方法:目检与试验;4.4.2 卡尺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刻度和数字应清晰、均匀;4.4.3 尺框沿尺身移动应平稳,不应有阻滞及明显晃动现象,紧固螺丝的作用可靠。

4.5显示值校验/检定4.5.1所卡尺校正外卡任意选五个点校正,第五点须是该卡尺的最大量程范围,所卡尺校正内卡任意选三个点校正,第三点须是该卡尺的最大量程范围. 所卡尺校正深度,任意选四个点校正,第四点须是该卡尺深度的最大量程范围。

所有卡尺必须校正并须校正卡尺的外卡,内卡,深度。

4.5.2 误差:4.5.2.1 所有游标卡尺、带表卡尺在100mm以内(含100mm)受检误差为±0.02mm,受检点在100mm以上误差为±0.02mm;4.5.2.2 数显卡尺100mm以内(含100mm)受检误差为±0.02mm,受检点在100mm以上误差为±0.02mm。

卡尺校正作业指导书

卡尺校正作业指导书

卡尺校正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卡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等尺寸。

然而,由于长时间使用或不当使用,卡尺的测量准确性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校正。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卡尺校正作业指导书,以确保卡尺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校正前的准备工作1. 准备校正工具:校准块、卡尺校准夹等。

2. 确保工作环境:校正时应选择一个干燥、无尘、无风的环境,以避免影响校正结果。

三、校正步骤1. 清洁卡尺:使用干净的软布或棉签,清除卡尺表面的灰尘和污垢。

2. 校准块准备:选择一个已经经过校准的标准块,确保其尺寸准确。

3. 校准夹使用:将卡尺夹在校准夹中,确保卡尺与校准夹的接触面完全贴合。

4. 校准夹调整:使用调整螺丝,将校准夹的两侧调整到与卡尺的两侧完全平行。

5. 校准块校准:将校准块放置在卡尺的两侧,确保校准块与卡尺的接触面完全贴合。

6. 卡尺调整:根据校准块的尺寸,在卡尺上调整游标,使其与校准块的尺寸完全一致。

7. 重复校准:重复以上步骤,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8. 校准记录:记录每次校准的日期、校准块尺寸和校准结果,以便后续追踪和比对。

四、校正后的验证1. 校正结果验证:使用一组标准块进行校正结果的验证,确保卡尺的测量准确性。

2. 测量验证:选择一些已知尺寸的物体,使用校正后的卡尺进行测量,与已知尺寸进行比对,验证测量准确性。

五、校正频率和记录1. 校正频率:根据卡尺的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校正频率。

一般建议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校正。

2. 校正记录:建立卡尺校正记录表,记录每次校正的日期、校准块尺寸、校准结果和验证结果,以便后续追踪和分析。

六、注意事项1. 校准工具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校准工具,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操作规范:在校正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误差。

3. 校准环境:校正时应选择一个稳定、干燥、无尘、无风的环境,以避免环境因素对校正结果的影响。

卡尺内校作业指导书

卡尺内校作业指导书

卡尺内校作业指导书1.目的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使校准作业规范化。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现有各种类型之卡尺,包括高度尺、游标卡尺、带表卡尺。

电子数显卡尺。

3.定义无4.权责卡尺保管人:负责所属卡尺维护和保养。

品保部:卡尺专用量块的维护和保养。

校验人:卡尺内校结果的记录和校验标识标签的确认。

5.作业流程图:略6. 作业内容说明:6.1 卡尺结构:(见下页)6.1.1游标卡尺结构如下图所示。

6.1.2 电子数显卡尺结果如下图所示。

6.1.3 带表卡尺结构如下图所示。

6.1.4 电子数显深度卡尺结构如下图所示。

6.2 校准基准:标准量块(外校合格的标准件)。

6.3 校准环境及周期:温度20+/-5℃、湿度≤80%RH,静置2小时以上,校准周期为半年。

6.4 校准步骤:6.4.1 校准前:①目测尺身、量爪、深度测量杆是否有弯曲变形;②检验游尺与本尺全程滑动时是否顺畅;③归零后,目测观察内外径的测量面是否完全密合;④检查深度测量杆的磨损状况;⑤检查影响测量内外径的测量面是否完全密合⑥紧固螺丝的作用是否有效;⑦带表卡尺需检查卡尺指针运动是否平稳、灵活。

⑧电子数显类卡尺需检验数字显示是否平稳、灵敏。

6.4.2 校验中:①将适当的标准量块(外校合格的标准件)放在平台上对卡尺进行校正;②0-150mm测量范围内的卡尺,其校正件受检点为:51.2mm、101.2mm、121.8mm,每点校正两次,取平均值;③150-300mm测量范围内的卡尺,其校正件受检点为:101.2mm、191.8mm、291.8mm,每点校正两次,取平均值;④300mm以上测量范围内的卡尺,其校正件受检点为:10mm、20mm、51.2mm、101.2mm、191.8mm、291.8mm,每点校正两次,取平均值;⑤选择20mm深的标准量块,对卡尺深度进行校验;⑥选择合适内径物,用多把卡尺进行对比;⑦取用标准量块时,须戴好手套,并小心不可将其掉落地上;⑧将量测读数值减去标准量块值即为误差值。

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任务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操作人员正确进行卡尺校准作业,确保卡尺的精确度和准确度,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二、作业准备1. 准备工具和设备:- 卡尺:型号为ABC123,长度为30cm,精确度为0.02mm。

- 校准块:长度为20cm,精确度为0.01mm。

- 清洁布:用于擦拭卡尺和校准块。

- 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校准结果。

2. 确保工作环境:- 作业区域应干净整洁,无杂物干扰。

- 温度和湿度应处于正常范围内,以避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作业区域应有良好的照明条件,以便观察卡尺和校准块的读数。

三、作业步骤1. 清洁卡尺和校准块:- 使用清洁布擦拭卡尺和校准块的表面,确保无灰尘和污垢。

2. 校准卡尺的零点:- 将卡尺平放在水平台上。

- 将校准块的一端对齐卡尺的零刻度线。

- 用手轻轻按压卡尺的另一端,确保卡尺与校准块之间无间隙。

- 观察卡尺上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3. 校准卡尺的刻度:- 将校准块的另一端对齐卡尺的刻度线。

- 用手轻轻按压卡尺的另一端,确保卡尺与校准块之间无间隙。

- 观察卡尺上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4. 分析校准结果:- 将记录的校准结果与卡尺的规格进行比较。

- 若校准结果在规格范围内,则卡尺校准合格。

- 若校准结果超出规格范围,则卡尺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

四、作业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工作服和防护手套,以确保个人安全。

2. 操作人员在进行校准作业时应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和疏忽。

3. 卡尺和校准块应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损坏。

4. 在校准过程中,应避免手指直接接触卡尺和校准块的表面,以免留下指纹或污染。

5. 校准结果的记录应准确无误,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追溯。

五、作业结果及报告1. 校准结果的记录应保存在指定的记录表格中,包括校准日期、操作人员、校准结果等信息。

2. 若校准结果合格,则可以继续使用该卡尺进行测量作业。

3. 若校准结果不合格,则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修复或更换卡尺。

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卡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等尺寸。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卡尺校准流程,确保校准作业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校准设备准备1. 校准卡尺:校准卡尺应为精度高、稳定性好的型号。

校准卡尺的量程应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2. 校准物体:校准物体应为具备高度稳定性和准确度的标准物体,如金属块或标准长度块。

三、校准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保校准环境稳定、温度适宜,并消除影响测量的干扰因素。

b. 将校准卡尺和校准物体放置于干净、平整的工作台上。

2. 初步检查:a. 检查卡尺的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变形。

b. 检查卡尺的刻度是否清晰、准确,无模糊或磨损现象。

3. 零点校准:a. 将校准卡尺放置在水平的工作台上,确保卡尺平稳并与工作台接触紧密。

b. 使用专用工具将卡尺的刻度调整至零点位置。

c. 反复确认卡尺的零点位置,确保准确无误。

4. 长度校准:a. 将校准物体放置在卡尺上,与卡尺的一端对齐。

b. 通过对比校准物体的长度和卡尺上相应刻度的差异,调整卡尺刻度的准确性。

c. 反复进行多次测量,确保校准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5. 平行度校准:a. 将校准卡尺放置在平整的工作台上,确保卡尺与工作台接触紧密。

b. 使用专用工具测量卡尺两端的高度差异,并记录测量结果。

c. 调整卡尺的平行度,使两端的高度差异最小化。

d. 反复进行多次测量,确保校准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6. 垂直度校准:a. 将校准卡尺放置在垂直的工作台上,确保卡尺与工作台接触紧密。

b. 使用专用工具测量卡尺两端的倾斜角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c. 调整卡尺的垂直度,使倾斜角度最小化。

d. 反复进行多次测量,确保校准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7. 结束工作:a. 清洁校准卡尺,确保无灰尘或杂物附着。

b. 将校准卡尺和校准物体归位,并妥善保管。

四、校准记录和报告1. 校准记录:a. 对每次校准作业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设备、校准流程和校准结果等信息。

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使得厂内仪器校准人员进行卡尺校准时,有一致的作业标准可依循。

2.范围
适用于测量上限至300mm的卡尺的校准作业。

3.名词定义

4.校准条件
4.1环境温度:23±5℃
4.2相对湿度:小于80%
4.3经国家认可的第三方校准机构校准合格的卡尺量块一套
4.4校准前,应将被校卡尺及量块置于木桌上1小时
5.校准项目和要求
5.1外观
5.1.1卡尺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他缺陷,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
游标刻线应刻至斜面下边沿。

对于数显卡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各按钮功能正常;
5.1.2使用中和后续校准的卡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外观缺陷。

5.2各部位相互作用
5.2.1.尺框沿尺身移动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的现象;
5.2.2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各按钮工作正常、可靠。

5.2.3各紧固螺钉工作正常,无松动、缺失。

5.3零值误差
移动尺框,使卡尺量爪两外测量面接触,无目力可见的缝隙,不透光。

游标上的“零”标记和“尾”
标记与主标尺相应标记应相互重合
游标与主尺
标记重合
测量爪合密,
不透光
5.4 示值误差
5.4.1选择均匀分布的3个测量点,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建议测量点如下表:
卡尺规格测量点位允许误差
0~150mm 41.20mm 81.50mm 121.80mm ±0.03mm。

卡尺内校作业指导书

卡尺内校作业指导书
四.内测量爪尺寸偏差与平行度
1.将一块10mm的量块工作面夹持于两外测量爪测量面之间,该量块应能正常滑动而不脱落。紧固销紧尺框螺钉,用外径千分尺沿内测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测量,受检点不得少于均匀布的2点,记取千分值指示值与量块标准值于记录表中,各点误差以该点指示值与量块标准值之差来确定,取各点绝对值最大的误差为内测量爪的尺寸偏差。
六.各校准项目允许误差如下表:(单位: mm)
校准项目
测量范围
允许误差
最小分度值为
0.02
最小分度值为
0.05
电子数显示适配器尺
外测量爪示值误差
0~300
±0.02
±0.05
±0.03
内测量爪尺寸误差
10
+0.02
-0.01
+0.035
-0.015
+0.02
-0.01
内测量பைடு நூலகம்平行度
10
0.01
0.015
0.01
深度杆(尺)示值误差
20
±0.02
±0.05
±0.03
七.判定
1.对限用项目卡尺,仅校准相对项目。
2.如的需接受校准项目均判定合格,则判定此卡尺合格。
八.注意事项
1.校准前应将被检卡尺和量块放在校准室内,平衡温度时间不少于1小时。
2.在操作时要带好细纱手套。
3.标准器和被检卡尺用完后须作好防锈处理,放回指定位置。
2.在外径千分尺沿内测量爪平行于尺身方向测量时,内测量爪全长范围内最大与最小呎寸之差为内测量爪平行度。受检点不少于3点。
五.深度杆(尺)示值误差
将二块20mm的量块置于平板上,使卡尺尺端面与两量块同时接触,伸出深度杆与平板接触,记取卡尺指示值与量块标准值于记录表中,其卡尺指示值与量块标准值之差为深度杆(尺)示值误差。

卡尺校正作业指导书

卡尺校正作业指导书

卡尺校正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卡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尺寸。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定期对卡尺进行校正。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卡尺校正作业指导书,以确保校正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校正设备和材料1. 校正设备:标准卡尺、校正夹具、卡尺校正仪器。

2. 校正材料:标准尺寸物体(如金属块、校准片等)。

三、校正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校正设备和材料的清洁度和完好性。

b. 确定校正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校正结果的准确性。

c. 确定校正频率,普通建议每一个月进行一次校正。

2. 校正操作:a. 将待校正的卡尺放置在校正夹具上,确保卡尺与夹具接触密切且垂直。

b. 使用卡尺校正仪器对卡尺进行校正。

校正仪器可以通过与标准卡尺的对照来测量卡尺的误差。

c. 根据校正仪器显示的数值,调整卡尺的刻度,使其与标准卡尺一致。

d. 重复以上步骤,对卡尺的不同刻度进行校正,确保整个卡尺的准确性。

3. 校正结果记录:a. 将校正先后的数值记录下来,包括校正仪器的读数和调整刻度的数值。

b. 记录校正的日期、时间和操作人员信息。

四、质量控制1. 校正设备和材料的质量控制:a. 定期检查校正设备和材料的完好性和清洁度,如有损坏或者污染应及时更换。

b. 校正设备和材料的存放应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湿度、温度等。

2. 校正操作的质量控制:a. 校正操作应由经过培训和授权的人员进行,确保其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b. 校正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人为误差的产生。

c. 校正结果应与标准卡尺的误差范围进行比较,确保校正结果的准确性。

五、校正频率和记录1. 校正频率:a. 普通建议每一个月对卡尺进行一次校正,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b. 如卡尺在使用过程中浮现异常或者经过长期的使用,应及时进行校正。

2. 校正记录:a. 每次校正操作都应记录相关信息,包括校正的日期、时间、操作人员、校正仪器的读数和调整刻度的数值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尺内校作业指导书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卡尺内校作业指导书
1.目的
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使校准作业规范化。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现有各种类型之卡尺,包括高度尺、游标卡尺、带表卡尺。

电子数显卡尺。

3.定义

4.权责
卡尺保管人:负责所属卡尺维护和保养。

品保部:卡尺专用量块的维护和保养。

校验人:卡尺内校结果的记录和校验标识标签的确认。

5.作业流程图:

6. 作业内容说明:
卡尺结构:(见下页)
游标卡尺结构如下图所示。

6.1.2 电子数显卡尺结果如下图所示。

6.1.3 带表卡尺结构如下图所示。

6.1.4 电子数显深度卡尺结构如下图所示。

校准基准:标准量块(外校合格的标准件)。

校准环境及周期:温度20+/-5℃、湿度≤80%RH,静置2小时以上,校准周期为半年。

校准步骤:
6.4.1 校准前:
①目测尺身、量爪、深度测量杆是否有弯曲变形;
②检验游尺与本尺全程滑动时是否顺畅;
③归零后,目测观察内外径的测量面是否完全密合;
④检查深度测量杆的磨损状况;
⑤检查影响测量内外径的测量面是否完全密合
⑥紧固螺丝的作用是否有效;
⑦带表卡尺需检查卡尺指针运动是否平稳、灵活。

⑧电子数显类卡尺需检验数字显示是否平稳、灵敏。

6.4.2 校验中:
①将适当的标准量块(外校合格的标准件)放在平台上对卡尺进行校正;
② 0-150mm测量范围内的卡尺,其校正件受检点为:、、,每点校正两次,取平均值;
③150-300mm测量范围内的卡尺,其校正件受检点为:、、,每点校正两次,取平均值;
④300mm以上测量范围内的卡尺,其校正件受检点为:10mm、20mm、、、、,每点校正
两次,取平均值;
⑤选择20mm深的标准量块,对卡尺深度进行校验;
⑥选择合适内径物,用多把卡尺进行对比;
⑦取用标准量块时,须戴好手套,并小心不可将其掉落地上;
⑧将量测读数值减去标准量块值即为误差值。

6.4.3 校验后:
①如果测量误差过大,不调整时或维修时应暂停使用,无法维修者作报废处理;
②标准量块使用完毕后,须擦拭干净,并喷上防锈油,放回固定位置保存。

6.4.4 判定标准:
①校验合格后,贴上校验合格标签;
②校验不合格时,依实际情况定为暂停使用,严重者作报废处理;
③将校验结果登录在《量测仪器内校报告书》上并归档保存。

7.参考文件

8.附件/表单
量测仪器内校报告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