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思重,晓妆迟。”原文、赏析

合集下载

36首咏柳古诗词,感受春风拂面的柔情!

36首咏柳古诗词,感受春风拂面的柔情!

36⾸咏柳古诗词,感受春风拂⾯的柔情! 古诗当中对景物的描写都⾮常的唯美有意境,⽽柳树就是古诗当中出现频率⾮常⾼的⼀种景物,它代表着诗⼈种种的感情,有对春的赞美的,也有对离别的不舍的。

下⾯我们就⼀起来来欣赏36⾸咏柳古诗吧。

1.《咏柳》唐朝·贺知章 碧⽟妆成⼀树⾼,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春风似剪⼑。

2.《咏柳》宋朝·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不知天地有清霜。

 3.《赠柳》唐朝·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4.《柳》唐朝·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已带斜阳⼜带蝉!5.《新柳》宋朝·杨万⾥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中柳影引他长。

6.《⽔龙吟·杨花》宋朝·章楶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

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长门闭。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睡觉,怪春⾐、雪沾琼缀...7.《勤政楼西⽼柳》唐朝·⽩居易 半朽临风树,多情⽴马⼈。

开元⼀枝柳,长庆⼆年春。

8.《临江仙·寒柳》清朝·纳兰容若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树五更寒。

爱他明⽉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忆春⼭。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9.《折杨柳》唐朝·杨巨源 ⽔边杨柳曲尘丝,⽴马烦君折⼀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中吹。

10.《巴江柳》唐朝·李商隐 巴江可惜柳,柳⾊绿侵江。

好向⾦銮殿,移阴⼊绮窗。

11.《柳》宋朝·寇准 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

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家。

12.《更漏⼦·柳丝长》宋朝·晏⼏道 柳丝长,桃叶⼩。

《乌夜啼·春思》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

《乌夜啼·春思》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

《乌夜啼·春思》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乌夜啼·春思》是由赵令畤所创作的,此词开篇写景,上片由写外景步步侵入内心,引发连绵不断的春思。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乌夜啼·春思》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乌夜啼·春思》宋朝:赵令畤楼上萦帘弱絮,墙头碍月低花。

年年春事关心事,肠断欲栖鸦。

舞镜鸾衾翠减,啼珠凤蜡红斜。

重门不锁相思梦,随意绕天涯。

《乌夜啼·春思》古诗简介《乌夜啼·春思》是北宋词人赵令畤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写的是独处深闺的思妇暮春时节的离别相思。

两片结构相同,前二句写景,后二句抒情,上片通过描写外景抒写春思春怨,下片写室内景以衬托人的情感变化。

全词构思巧妙,意象幽渺,情中寓景,景中见人,虚实相映,含婉深永,表面写闺中人的思念和哀怨,实则暗含寄托。

《乌夜啼·春思》翻译/译文闺楼上柳絮飞萦绕竹帘,院墙头花儿低挡住月光。

每一年逢春时愁涌心头,凝望那欲栖鸦令人断肠。

妆镜照鸾被上翠色褪减,风烛燃蜡泪垂红影斜斜。

重重门锁不住相思魂梦,随心意任自由绕遍天涯。

《乌夜啼·春思》注释乌夜啼: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又名“圣无忧”等,平韵四十七字。

与“相见欢”之别名“乌夜啼”不同。

一作“锦堂春”。

萦(yíng)帘弱絮(xù):回旋牵缠在帘上的飞絮。

弱絮,零落的柳絮。

碍月低花:指墙头上矮矮的花丛遮挡住月亮。

低,覆盖,遮挡。

春事:这里指男女欢爱。

沈仕《偶见》曲:“交鸾凤春事无涯,不觉香露滴、牡丹芽。

”关:牵涉,涉及。

辛弃疾《水调歌头·和赵景明知县韵》:“且要黄花入手,诗兴未关梅。

”心事:心情,情怀。

高适《闲居》:“柳色惊心事,春风厌索居。

”肠断:形容悲痛之极。

欲:时间副词,表动作正在进行。

栖(xī)鸦:想要栖息的乌鸦。

陆游《赤壁词·招韩无咎游金山》:“素壁栖鸦应好在,残梦不堪重续。

”舞镜鸾衾(luánqīn):指被子面上绘有鸾鸟照妆镜的图案。

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红日淡,绿烟晴。

流莺三两声。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红日淡,绿烟晴。

流莺三两声。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红日淡,绿烟晴。

流莺三两声。

出自宋代晏几道的《更漏子·柳丝长》柳丝长,桃叶小。

深院断无人到。

红日淡,绿烟晴。

流莺三两声。

雪香浓,檀晕少。

枕上卧枝花好。

春思重,晓妆迟。

寻思残梦时。

1红日淡,绿烟晴。

流莺三两声赏析全词以闲雅的笔调和深婉的情致,抒写了春日闺思的情怀,创造出一种纯美的词境。

上片以轻倩妍秀的笔触,描写室外美好的春景。

起首三句描绘柳丝长长、桃叶细嫩、深院空寂的景色,烘托春日寂静的气氛。

“无人到”上加一“断”字,便有怨意,为结处写情作了铺垫。

歇拍三句写院中的景物:淡淡的红日照进院子里,浓绿的树丛笼罩着漠漠轻烟,传来了流莺三两声鸣啭。

一“淡”字,写出春天初阳的特色。

空中水气弥漫,故太阳淡而无光。

绿烟,指草木间的烟霭。

末句以莺声反衬深院的寂静。

过片三句,转写室内的情景:闺中人雪白的肌肤透出了浓香,脸上浅红色的娇晕也消褪了,那绣枕头上、低压着枝梢的花儿十分美好。

雪,喻女子莹白的肌肤;檀晕,浅红色的妆晕。

上两句暗示闺人一夜独眠,辗转不寐,故妆残晕少。

“枕上”句,隐喻闺人之美,故见枕上花枝而益增枨触。

三句语浅情深,含蓄蕴藉,深婉曲折,颇为耐人寻味。

结拍三句,春思,犹言春情、春愁,指闺人春日的情思。

“晓妆”句,意与温庭筠《菩萨蛮》“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相近,而情韵似更胜,真能写得出“寻思”的神理。

春日里,闺中人。

晏几道的诗集

晏几道的诗集

晏几道的诗集1、《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宋·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2、《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宋·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

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3、《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宋·晏几道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

罗裙香露玉钗风。

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

酒醒长恨锦屏空。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4、《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宋·晏几道彩袖殷勤捧玉钟。

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5、《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宋·晏几道醉拍春衫惜旧香。

天将离恨恼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

征人归路许多长。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6、《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宋·晏几道醉别西楼醒不记。

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还少睡。

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

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红烛自怜无好计。

夜寒空替人垂泪。

7、《清平乐·留人不住》宋·晏几道留人不住。

醉解兰舟去。

一棹碧涛春水路。

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

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8、《更漏子·柳丝长》宋·晏几道柳丝长,桃叶小。

深院断无人到。

红日淡,绿烟晴。

流莺三两声。

雪香浓,檀晕少。

枕上卧枝花好。

春思重,晓妆迟。

寻思残梦时。

9、《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宋·晏几道旧香残粉似当初。

人情恨不如。

一春犹有数行书。

秋来书更疏。

衾凤冷,枕鸳孤。

愁肠待酒舒。

《春思》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思》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思》原文及翻译赏析《春思》原文及翻译赏析《春思》原文及翻译赏析1春思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枊外行。

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

古诗简介《春思》是南宋诗人方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用拟人化的笔调,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热情地赞美了富有生机的春风。

诗格调清新,不用典实,通篇拟人,富于动感,体物入微,又很有韵致。

翻译/译文春风啊,因了你过分的随和,致使你那么地忙碌;你始终如一地陪伴着红花,陪伴着绿色的柳树。

你使大地回暖,供给了燕子做窝的泥土;又急急忙忙地吹开花朵,让蜜蜂采蜜,酿成甘露。

你刚吹来一阵小雨滋润了万物;又匆匆放晴,让温暖的阳光照耀到各处。

注释⑴多可:多么能够的意思。

⑵忙生:忙的样子。

生,语助词,无意。

⑶与:替,帮助。

⑷须:要。

赏析/鉴赏方岳这首《春思》,用似人化的笔调,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热情地赞美了富有生机的春风。

首句开门见山,直写“春风”、“太忙生”。

以三句,围绕春风,各写二物。

二句写“花”、“枊”,三句写“燕”、“蜂”,四句写“雨”、“晴”。

作者选择的都是精彩的镜头,且写的都是动态,又用精炼的字来唤起读者的联想。

从中看出了作者的情意。

可谓是“境界全出”王国维在谈到境界时说:“诗人中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

”可见,所谓“重视外物”者,即能站在高处观察生活,取舍生活。

所谓”重视处物“者,则要求进入生活,感受和融化生活,以自己的感情与花鸟共忧乐、同呼吸。

这样,方能赋于自然景物以“我”感情。

宋人的绝句,很喜欢用拟人化手法。

诗人们想象自然及自然间的万物都像人一样具有感情,因而情不自禁地把自然当作人来看待,把自己的感情移入自然。

这样写,把本来不具有生命的东西带上了人情味,觉得亲切,受到感动。

方岳这首《春思》诗,采用的就是这种艺术手法。

诗咏春思,不是说自己对春天引发的种种思维感情,如伤春、惜春等;而是描述春天本身具有的情感。

在具体吟咏时,又选择了春的代表———春风来表现,吟咏的主题,则定点在一个“忙”字上。

《更漏子 柳丝长》赏析

《更漏子 柳丝长》赏析

《更漏子·柳丝长》赏析
《更漏子·柳丝长》的全文是:
柳丝长,桃叶小。

深院断无人到。

红日淡,绿烟晴。

流莺三两声。

雪香浓,檀晕少。

枕上卧枝花好。

春思重,晓妆迟。

寻思残梦时。

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庭院的春景,柳丝修长,桃叶娇小,红日暗淡,绿烟袅袅,流莺偶尔鸣叫两声,渲染出一种寂静的氛围。

下片则描写了一位闺妇的形象,她雪白的肌肤散发着浓香,妆容已经残褪,只有枕头上的绣花依旧娇艳美丽。

因为春日的愁绪,她无心梳妆,仍然沉浸在清晨的残梦中。

整首词以闲雅的笔调和深婉的情致,抒写了春日闺思的情怀,创造出一种纯美的词境。

《更漏子·柳丝长》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这首词描写一位女子在滴漏传更之夜的情思。

整首词虽然只有寥寥46字,却细腻逼真,情感真挚。

上阕通过对柳丝、春雨、花外漏声、塞雁、城乌、画屏金鹧鸪等景物的描写,烘托出一种悲戚的氛围。

下阕则描写了女子居住的环境,表达出她内心的孤独和惆怅。

结尾三句意味深长,进一步刻画出女子的痴情、幽怨等复杂感情。

这首词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

温庭筠《太子西池二首》赏析

温庭筠《太子西池二首》赏析

温庭筠《太子西池二首》赏析
太子西池二首
温庭筠
其一
梨花雪压枝,莺啭柳如丝。

懒逐妆成晓,春融梦觉迟。

鬓轻全作影,?骨澄闯擅肌?/p>
莫信张公子,窗间断暗期。

其二
花红兰紫茎,愁草雨新晴。

柳占三春*,莺偷百鸟声。

日长嫌辇重,风暖觉衣轻。

薄暮香尘起,长杨落照明。

【前言】
《太子西池二首》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组诗作品。

此诗描绘了一幅长阳宫景物的'画卷:风光自然和美,妃嫔慵懒娇媚,但诗中略带几分莫名的愁绪。

【注释】
⑴此诗题一作“齐梁体”。

⑵“莺偷”句:莺能学百鸟叫声。

⑶辇(niǎn):帝王或后妃所乘的车子。

⑷长杨:即长阳宫,皇帝游猎之所。

落照:夕阳。

【赏析】
此诗所描绘的风光自然和美,妃嫔慵懒娇媚,纯是一幅长阳宫景物的白描画卷,然而给人感觉似乎又略带几分莫名的愁绪。

为在读者心中酝酿起惆怅之绪。

因此,在最后一句点出佳人的愁因时,便能给人留下意味深长的感觉。

【温庭筠《太子西池二首》赏析】相关文章:
1.《长安春晚二首》温庭筠
2.温庭筠《利州南渡》赏析
3.温庭筠《达摩支曲》赏析
4.温庭筠《送人东归》赏析
5.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二首》译文及赏析
6.温庭筠《商山早行》赏析
7.温庭筠《苏武庙》赏析
8.温庭筠《题卢处士山居》赏析
投诉。

贾至《春思》全诗翻译赏析

贾至《春思》全诗翻译赏析

贾至《春思》全诗翻译赏析《春思二首》是唐代诗人贾至的组诗作品。

第一首诗先点染出春草丛生、柳丝飘拂的生机盎然的画面,以写气图貌之笔传出了花枝披离、花气氤氲的浓春景象,后转写诗人纵然在美好的春光中仍然排遣不去的、与日俱长的愁恨。

第二首诗则是以想象之笔描绘春光艳冶的长安城中权贵公子们的奢靡生活。

组诗就春立意,巧用反衬手法。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贾至《春思》全诗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贾至《春思》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译文1:草色青翠,柳芽嫩黄,桃花茂盛,李花芳香扑鼻。

可春风却不能将我的愁绪吹走,这春日偏偏使我的愁闷更加难以排遣。

译文2:草色青青柳丝嫩黄,桃花繁茂似锦杏花芳香袭人。

轻柔的东风带来无限生机,它可不会吹走忧愁,越来越长的春日,使我这带着烦闷的人怎么消磨啊!作者:贾至(718—772)唐代官员、诗人。

字幼邻,洛阳(今属河南)人。

累任校书郎,单父尉,起居舍人,一度升至中书舍人,后调职汝州刺史,接着贬官岳州司马。

公元762年(代宗宝应元年)复职中书舍人,最后官至右散骑常侍。

贾至能文能武,工于古诗。

著有文集三十卷,《全唐诗》里收集其诗一卷,共计46首。

赏析:贾至的'《春思二首》载于《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五。

下面是古典诗词专家陈邦炎先生对组诗第一首(“草色青青柳色黄”)的赏析。

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

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认为贾至所写的一些绝句“皆谪居楚中而作”。

这首诗大概也是他在贬谪期间所写。

诗中表达的愁恨,看来不是一般的闲愁闲恨,而是由他当时的身份和处境产生的流人之愁、逐客之恨。

可与这首诗参证的有他的另一首《西亭春望》诗:“日长风暖柳青青,北雁归飞入窅冥。

岳阳楼上闻吹笛,能使春心满洞庭。

”这里,除明写诗人身在岳州外,“柳青青”的景色与“草色青青柳色黄”既很像,而“日长风暖”的景象也近似“偏能惹恨长”的“春日”与“不为吹愁去”的“东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思重,晓妆迟。

出自宋代晏几道的《更漏子·柳丝长》
原文
柳丝长,桃叶小。

深院断无人到。

红日淡,绿烟晴。

流莺三两声。

雪香浓,檀晕少。

枕上卧枝花好。

春思重,晓妆迟。

寻思残梦时。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

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

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

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

《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

”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创作背景:宋哲宗元祐初,词人已经到了晚年,独自一人深处闺房,为了描写自己内心的闺思之前,故写下了这首《更漏子》。

译文
柳树垂下了长长的柔兰,桃树吐出了小小的嫩叶,这静寂的深院啊,终日没有人到来。

淡淡的虹日撒下了飘融煦光,浓绿的树丛笼罩着漠漠轻烟,偶尔传出的三两声困润觅转的莺鸣,划破了深院的沉寂。

她雪白的肌肤飘溢出浓浓的芳香,属旁浅糟色的妆晕消褪了,只有枕
头上枝梢叠压的绣花,依旧娇艳美丽。

春日撩起的浓重闲愁,使挖瞧起后也无心梳妆,仍独自痴痴地寻思看清晨温孽的残梦。

注释
更漏子:词牌名,又名《付金钗》《独倚楼》《翻翠袖》等。

此调有两体,四十六字者始于温庭筠,唐宋词最多。

《尊前集》注:大石调。

又属商调。

一百四字者,止杜安世词,无别首可录。

比较著名的有《更漏子·玉炉香》、《更漏子·柳丝长》等。

流莺:圆润婉转的莺鸣。

雪香浓:雪白的肌肤透出浓香。

檀晕少:妇女眉旁浅赭色的妆晕消褪了。

残梦:残存的梦的记忆。

赏析
上片描写庭院中的景物。

柳丝已长,桃叶尚小。

“深院断无人到”一句,既说庭院的寂静,也表女子的孤独;而着一“断”字,则含意更加细微繁富,既延伸了寂静的时间长度,也开始透露了女子的哀怨情绪。

“红日淡,绿烟轻,流莺三两声。

”明点“红”、“绿”二字,照应开头写柳、写桃的暗表两种颜色;写到鸟儿,却又把黄莺的“黄”字隐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