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厂的设计..

合集下载

给水厂课程设计

给水厂课程设计

给水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给水厂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会描述给水厂的处理工艺流程,了解各环节的关键作用。

3. 掌握给水厂水质监测的基本指标及其含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给水厂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的能力。

2. 提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途径获取、整合给水厂相关信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能就给水厂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展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增强学生对我国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发他们探究给水处理技术的兴趣。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水资源问题,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以实际生活中的给水厂为载体,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内容以直观、易懂为主,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实地考察、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程效果。

同时,注重课程目标的分解和落实,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给水厂概述- 给水厂的组成与功能- 给水厂在生活中的重要性2. 给水处理技术- 混凝、絮凝与沉淀- 过滤与吸附- 消毒与氧化- 膜处理技术3. 水质监测与评价- 常用水质指标及其含义- 水质监测方法- 水质评价标准4. 给水厂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的识别与解读- 各处理环节的作用及关联- 给水厂运行与管理5. 实践活动- 实地考察给水厂- 水质监测实验- 小组讨论与成果展示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给水厂概述第二课时:给水处理技术(混凝、絮凝与沉淀)第三课时:给水处理技术(过滤与吸附、消毒与氧化、膜处理技术)第四课时:水质监测与评价第五课时:给水厂工艺流程第六课时:实践活动(实地考察、水质监测实验、小组讨论与成果展示)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中关于给水厂的相关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有助于学生掌握给水厂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某市给水水厂初步设计

某市给水水厂初步设计

某市给水水厂初步设计学院:水电学院专业:水务工程姓名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1章给水厂处理设计任务书 (3)第2章水厂设计水量的确定 (6)第3章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和给水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8)第4章絮凝池设计 (23)第5章沉淀池设计 (27)第6章普通快滤池设计 (30)第7章消毒工艺设计 (32)第8章清水池设计 (33)谢辞 (34)参考文献 (35)摘要学习了《水处理工程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开始了我们的课程设计,本次设计的题目是“某市给水水厂初步设计”,其中包括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和给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等。

城市给水排水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水是人们日常生活和一切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城市给水工程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为了经济合理和安全可靠的供应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水以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并满足他们对水量水质和水压的要求。

水处理工程便是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手段,去除水中一些对生产、生活不需要的物质所做的一个项目。

是为了适用于特定的用途而对水进行的沉降、过滤、混凝、絮凝,以及缓蚀、阻垢等水质调理的一个项目。

由于社会生产、生活与水密切相关,因此,水处理工程领域涉及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应用项目。

因此完善的给水工程对促进城市工农业生产、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以及保护环境免遭污染等都具有重大作用。

关键词:水处理, 工艺流程,构筑物设计AbstractLearning the 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Course, we began our course design. This design is the subject of preliminary design of a city water supply and water, which include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and water treatment structures designed to and so on.Urba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construction.Water is the people's daily life, and all production activities indispensable material. Urban water supply project purpose and mission, is to economically rational and safe and reliable water supply and production activities in people's lives and the need to protect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safety, and to meet their water quality and pressure requirements.Water treatment works is through physical, chemical means to remove some of the water of a project on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unwanted substances do. The settlement in order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 and on the water, a project filtration, coagulation, flocculation, and corrosion, scale and other water conditioning.Because of social produc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living with water, therefore,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water treatment projects involving a wide range of areas, constitute a hug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projects.So perfect for urban water supply projects for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otect people's health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from pollution and so has a major role.Keywords: The water treatment,Treatment process,The structure Design第1章给水厂处理设计任务书1.1设计题目某市给水水厂初步设计1.2主要设计内容及基本要求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资料的分析整理。

给水厂课程设计平面图

给水厂课程设计平面图

给水厂课程设计平面图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给水厂的基本概念、平面图的构成要素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给水厂设计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平面图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给水厂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给水厂平面图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CAD等软件绘制给水厂平面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给水厂行业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给水厂基本概念:介绍给水厂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给水厂平面图构成要素:讲解给水厂平面图的基本要素,如水源、处理设施、输配水系统、附属建筑物等,并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给水厂设计方法:介绍给水厂设计的基本流程,如前期调研、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并分析各种设计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4.给水厂平面图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给水厂平面图案例,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给水厂的基本概念、平面图构成要素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给水厂平面图案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学生参观给水厂,使其对给水厂有更直观的认识;安排学生动手绘制给水厂平面图,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课程的顺利进行,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单位出版的给水厂相关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给水厂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以拓宽视野,加深对给水厂知识的理解。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以便生动形象地展示给水厂平面图的设计过程和案例分析。

给水厂设计理念

给水厂设计理念

给水厂设计理念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和经济的需求,水厂的设计必须紧密地围绕着提供高质量的饮用水和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展开。

在设计水厂时,我认为应遵循以下理念:第一,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是有限的,水厂的设计应该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在水质处理过程中,应尽量采用环保型和节水型的技术,降低能耗和产生的废水,同时,要重视水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如回收地表水和雨水,用于冲厕、植物灌溉等非饮用用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水源的依赖。

第二,高效节能。

水厂应采用高效节能的工艺和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

例如,采用反渗透技术进行海水淡化,与传统蒸汽压缩技术相比,反渗透技术的能耗低、效率高,能够使水厂运行成本降低。

此外,应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优化调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第三,水质优良。

饮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水厂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当地水质的特点和需求,针对不同的水源制定相应的处理流程和工艺,确保出厂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同时,要注重水质监测和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每天对水质进行全面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异常问题。

第四,安全可靠。

水厂是保障人民饮水安全的重要设施,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理措施。

例如,在设计水厂时要考虑到洪涝、地震和水库溃决等自然灾害的可能性,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水厂设备和供水系统的安全。

此外,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紧急情况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第五,信息化管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和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水厂建设也不例外。

水厂设计中应考虑到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建立起先进的信息监测系统和运营管理平台,实现对水质、设备运行等各项参数的远程实时监测和控制。

这样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人为失误和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水厂设计的理念应以可持续发展、高效节能、水质优良、安全可靠和信息化管理为核心。

给水厂设计课程设计

给水厂设计课程设计

给水厂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运行管理;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给水厂的设计和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给水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我们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学生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理解并描述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给水厂的设计和评价,同时培养对给水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我们选择和了以下教学内容:第一章介绍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第二章讲述给水厂的运行管理和优化,第三章探讨给水厂的设计和评价方法。

教学大纲如下:第一章: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1.1 给水厂的定义和功能1.2 给水厂的工艺流程1.3 给水厂的主要设备及其作用第二章:给水厂的运行管理和优化2.1 给水厂的运行管理2.2 给水厂的优化方法2.3 给水厂的运行效果评价第三章:给水厂的设计和评价方法3.1 给水厂的设计原则和方法3.2 给水厂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3.3 给水厂的设计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我们选择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通过讲授法,我们向学生传授给水厂的基本知识和原理;通过讨论法,我们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法,我们让学生深入了解给水厂的设计和运行情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法,我们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我们选择了合适的教学资源以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教材包括《给水工程》等专业书籍,参考书包括相关的学术论文和工程技术规范,多媒体资料包括教学视频和图片,实验设备包括实验室的仪器和设备。

通过这些教学资源的使用,我们将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给水厂设计(8万规模)

给水厂设计(8万规模)

免费享用,请给好评,谢谢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设计任务及要求 (1)1.2基本资料 (1)1.2.1水厂规模 (1)1.2.3厂区地形 (1)1.2.4工程地质资料 (2)1.2.5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 (2)1.2.6气象资料 (2)第二章总体设计 (2)2.1净水工艺流程的确定 (2)2.2处理构筑物及设备型式选择 (3)2.2.1药剂溶解池 (3)2.2.2混合设备 (3)2.2.3絮凝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3)2.2.4沉淀池 (3)2.2.5滤池 (4)2.2.6消毒方法 (4)第三章混凝沉淀 (4)3.1药剂投配设备 (4)3.1.1混凝剂药剂的选择 (4)3.1.2混凝剂的投加 (4)3.1.3 溶液池体积 (5)3.1.4 溶解池溶积 (5)3.1.5 投药管 (5)3.1.6 溶解池搅拌设备 (6)3.1.7计量投加设备 (6)3.2混合设备 (6)3.3反应设备的设计 (7)3.3.1平面布置 (7)3.3.2基本设计参数 (7)3.3.3设计计算 (7)3.4 沉淀澄清设备的设计 (9)3.4.1沉淀池分为两组 (9)3.4.2沉淀池平面尺寸 (9)3.4.3进出水系统 (10)3.4.4核算 (12)第四章过滤 (13)4.1滤池的选型 (13)4.2滤池的设计计算 (13)4.2.1设计水量 (13)4.2.2冲洗强度 (13)4.2.3滤池面积 (13)4.2.4单池冲洗流量 (14)4.2.5冲洗排水槽 (14)4.2.6集水渠 (14)4.2.7配水系统 (15)4.2.8冲洗水箱 (16)第五章消毒 (17)5.1加药量的确定 (17)5.2加氯间的布置 (17)第六章清水池及泵房 (18)6.1清水池的设计 (18)6.2泵房的设计 (18)第七章总图布置 (18)7.1水厂的平面布置 (18)7.2水厂的高程布置 (19)参考文献 (19)第一章总论1.1设计任务及要求通过净水厂课程设计,巩固学习成果,加深对给水处理课程内容的学习与理解,掌握净水厂设计的方法,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设计和绘图水平。

大学给水厂课程设计

大学给水厂课程设计

大学给水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给水厂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2. 掌握给水厂中常见的水质指标及其检测方法;3. 了解给水厂的安全运行管理和维护措施;4. 了解我国给水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给水厂工艺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并提出优化建议;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水质检测,并判断水质是否符合标准;3. 能够设计简单的给水厂运行维护方案,提高给水厂的运行效率;4. 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给水厂进行智能化管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环保事业,关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给水厂在保障民生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4.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对给水工艺进行探索和研究。

本课程针对大学给水厂课程设计,结合学生所在年级和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既符合教学实际,又与课本内容紧密关联,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1. 给水厂概述:介绍给水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给水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2. 给水厂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讲解给水厂的主要工艺环节,包括原水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分析各环节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二章 给水厂工艺流程3. 水质指标与检测:介绍常见的水质指标,如pH、浊度、硬度、余氯等,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教材章节:第三章 水质分析与检测4. 给水厂运行管理及维护:讲解给水厂的运行管理措施、维护方法及故障处理,分析智能化管理在给水厂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 给水厂运行管理与维护5. 给水厂优化与智能化:探讨给水厂工艺流程的优化方法,介绍智能化技术在给水厂中的应用,如自动化控制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 给水厂优化与智能化6.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给水厂,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给水厂的运行状况,提出改进措施。

给水厂设计——设计说明书

给水厂设计——设计说明书

给水厂设计——设计说明书给水厂设计——设计说明书1、引言在这个章节,我们将介绍本设计说明书的目的和范围,以及背景信息和设计团队的角色和职责。

1.1 目的本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是为水厂设计提供详细的设计指南,包括技术规范、材料选择、工程流程和其他设计相关的信息。

1.2 范围本设计说明书适用于给水厂的设计,涵盖了从原水处理到净化水处理的全部过程。

1.3 背景信息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提供有关项目的背景信息,包括给水厂的规模和位置,以及相关的环境和地质条件。

1.4 设计团队本设计说明书的编写是由设计团队完成的。

团队成员包括水处理专家、结构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和自动化工程师。

每个团队成员在设计过程中都有特定的职责和角色。

2、技术规范2.1 原水质量要求在此章节,我们将详细说明原水的质量要求,包括pH值、悬浮固体的含量、有机物的浓度等。

2.2 处理工艺选择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展示不同的处理工艺选项,并解释为什么选择特定的工艺。

2.3 处理设备选型详细介绍所选工艺相关的处理设备的选型原则和参数要求。

2.4 运行参数给出运行参数的范围和要求,包括流量、压力、温度等。

3、水污染控制3.1 溶解物质的控制说明如何控制水中的溶解物质,包括硬度、铁、锰等。

3.2 悬浮物质的控制介绍悬浮物质的控制方法,如沉淀、过滤等。

3.3 有机物质的控制详细说明有机物质的控制策略,包括活性炭吸附、氧化等。

4、设备布局和工程流程4.1 设备布局以图表形式展示设备布局,并解释为什么选择特定的布局方案。

4.2 工程流程展示水处理的整个流程,并详细说明每个步骤的操作和控制要求。

5、施工和安装5.1 施工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阶段、关键工序和所需人力资源。

5.2 安装要求列出设备安装的要求和步骤,包括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的相关规范。

6、运行和维护6.1 运行参数详细说明运行参数的监测和调整要求,包括定期检查设备和水质。

6.2 维护计划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包括定期保养和故障排除的步骤和频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给水处理厂工艺流程与主要构 筑物的选择
20.2.1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 由于水源不同,水质 各异,饮用水处理系统的组
成和工艺流程由多种多样。以地表水作为水源时,处 理工艺流程中通常包括混合、絮凝、沉淀或澄清、过 滤及消毒。工艺流程见图20-1。
原水
混合
絮疑沉淀池
消毒剂 滤池
清水池
二级泵房
用户
平流沉淀池

隔板絮凝池



平流沉淀池
级 泵


吸水井
图23-6 水厂平面布置
2.高程布置
在处理工艺流程中,各构筑物之间水流应为重力流。两 构筑物之间水面高差即为流程中的水头损失,包括构筑物本 身,连接管道、计量设备等水头损失在内。水头损失应通过 计算确定,并留有余地。
图20-7为图20-6中构筑物高程布置图。各构筑物之间 水面高差由计算确定。
• 水厂平面布置一般均需提出几个方案进行 比较,以便确定在技术经济上较为合理的 方案。图20-6为水厂平面布置一例。
56.3m










163.7m 69.7m
92.3m
药剂库
公 路
小桥
排 水 泵


室 喷水池
机仓 修库

清水池


吸水井


电 清水池

159.5m 加氯加药间
翻砂场


澄清池
图23-1 地表水常规处理工艺流程
• 当原水浊度较低(一般在50度以下)、不 受工业废水污染且水质变化不大者,可省 略混凝沉淀(或沉淀)构筑物,原水采用 双层滤料或多层滤料滤池直接过滤,也可 在过滤前设一微絮凝池,称为微絮凝过滤。 工艺流程见图20-2。
混合剂
高分子助滤剂
消毒剂
原水
混合
直接过滤池
17.70
设计地面标高 10.00
10.60
8.60 8.20
10.30 6.50
5.10
二级泵房 吸水井 清水池
17.00
12.80
8.15
7.85
13.70 10.00
快滤池
絮凝沉淀池
图20-7 水厂高程布置
10.40
9.20 5.78
一级泵房 吸水井
最高水位9.12 最低水位7.56
取水干渠
20.4水厂的生产过程监控与自动控制
混凝剂
原水 生物处理
混合
絮疑沉淀
消毒剂
过滤
清水池
二级泵房
用户
图20-5 受污染水源处理工艺(Ⅱ)
20.2.3生活污水回用工艺
回用水处理工艺流程
1.优质杂排水水和杂排水为回用水水源的 水处理工艺流程
(1)物理化学处理
混凝剂
消毒剂
原水
格栅
调节池
絮凝沉淀或气浮
过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污泥
消毒
中水
(2)生物处理与物理化学处理
• 水厂内检测仪表的设置 • 水厂自动化设计要求
20.5给水处理工艺系统设计计算实例
20.5.1 水厂工艺流程选择 根据源水水质情况和该市自来水公司现有水厂的生产运 转经验,决定近期和二期仍采用常规处理工艺,远期考虑增 加生物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同时,为了节约投药量,提 高水厂自动化水平,决定采用已较成熟的自动加矾、加氯技 术。在常规处理工艺中,注意选择适合水源水质、水厂规模 和地形特点,并有利于提高出厂水水质的处理构筑物。这些 构筑物主要包括:隔板、折板组合式絮凝地、新型平流式沉 淀池和V型滤池。此外,为了保护湘江水源,沉淀池排泥水 和滤池反冲洗水均进入回收水池浓缩,上清液回收,下部沉 泥用来回填水厂及其周围洼地。
清水池
二级泵房
用户
图20-2 地表水一次净化工艺流程
• 当原水浊度高,含沙量大时,为了达到预 期的混凝沉淀(或澄清)效果,减少混凝 剂用量,应增设预沉池,工艺流程见图20 -3。
混凝剂
原水 预沉池或沉沙池
混合
絮疑沉淀池
消毒剂
滤池
清水池 二级泵房
用户
澄清池
图20-3 高浊度水处理工艺流程
20.2.2工业用水处理工艺
• 若水源受到较严重的污染,按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可在砂滤池后再加设臭氧/活性炭处理,如图20-4。
混凝剂
原水
混合
澄清池
O3
砂滤池
臭氧接触池
用户
二级泵房
砂滤池
活性碳滤池
CL2
图20-4 受污染水源处理工艺(Ⅰ)
• 受污染水源还有其他处理工艺。例如有的 在常规处理工艺前增加生物预处理;有的 在常规处理工艺中投加粉末活性炭等。图 20-5为增加生物预处理工艺图。
(1)布置紧凑,以减少水厂占地面积和连接管 (渠)的长度,并便于操作管理。
(2)充分利用地形,力求挖填土方平衡以减少 填、挖土方量和施工费用。
(3)各构筑物之间连接管(渠)应简单、短 捷,尽量避免立体交叉,并考虑施工、检修方便。
(4)建筑物布置应注意朝向和风向。 (5)又条件时(尤其是大水厂)最好把生产区 和生活区分开,尽量避免非生产人员在生产去通行 和逗留,以确保生产安全。 (6)对分歧建造的工程,既要考虑近期的完整 性,又要考虑远期工程建成后整体布局的合理性。
第二十三章 典型给水处理系统
•水厂的厂址选择 •给水处理厂工艺流程与主要构筑 物的选择 •水厂的平面及高程布置 •水厂的生产过程监控与自动控制 •给水处理工艺系统设计计算实例
20.1水厂的厂址选择
厂址选择应在整个给水系统设计方案中全面规划,综 合考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在选择厂址时,一般应 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厂址应选择在工程地址条件较好的地方。 (2)水厂应尽可能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 (3) 水厂应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 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 (4)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近时,水厂一般设置在取水 构筑物附近,通常与取水构筑物建在一起;当取水地点距 离用水区较远时,厂址选择有两种方案:一是将水厂设置 在取水构筑物附近;二是将水厂设置在离用水区较近的地 方。
原水
格栅
调节池
生物处理
过滤
污泥
2. 生活排水为回用水水源的水处理工艺流程 (1)二段生物处理
消毒剂
消毒
中水
原水
格栅
调节池
一段生物处理
沉淀池 污泥
二段生物处理
沉淀池
过滤
消毒
中水
• (2)生物处理与物化处理结合
原水
格栅
调节池
生物处理
过滤
混凝剂
混凝沉淀或气浮 污泥
消毒剂 消毒
中水
20.3水厂的平面及高程布置
1.水厂的平面布置 水厂的基本组成分为两部分:(1)生产构筑物 和建筑物,包括处理构筑物、清水池、二级泵站、 药剂间等;(2)辅助建筑物。其中又分生产辅助建 筑物和生活辅助建筑物两种。前者包括化验间、修 理部门、仓库、车库及值班宿舍等;后者包括办公 楼、食堂、浴室、职工宿舍等。 作水厂平面布置时,应考虑下述几点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