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心脏性猝死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观察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有症状重、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
【关键词】老年人;心肌梗死;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0-0059-02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有症状重、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
笔者对4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积极的救治与精心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65-81周岁,平均年龄73.5岁。
结果24例临床痊愈,15例明显好转,1例死亡。
(死亡原因为心源性猝死。
)2一般护理2.1给予氧气吸入:即使无并发症的ami患者,部分病人病初就有轻中度缺氧,当合并有心力衰竭时常伴有严重的低氧血症,后者可使心肌更加缺氧,并易并发心律失常。
急性期如无特殊情况应尽早给氧,给氧应根据胸闷、胸痛的程度而定,一般以4-6l为宜。
2.2卧床休息:告知患者卧床休息,洗漱、喂饭、翻身、大小便由护理人员协助完成,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避免情绪激动。
2.3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患者入院后迅速给予连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呼吸、体温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心律失常是急性心梗的常见并发症,也是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护士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做好相应处理。
2.4缓解疼痛:尽快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使用止痛药,镇静止痛的用药时间一般为4-6h。
护士要严密观察疼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因剧烈的疼痛可诱发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3 4 并发症 方面 .
从 表 2可见 , 老年组 合并高血 压及糖 尿病者
两组 A I M 患者诱发 因素 、 临床症状 、 并症及并 发症方 面 比 合
较见表 1 表 2 、 。
表 1 两 组 A 患者 诱 发 因素 与 临 床 症 状 比 较 MI
明显高于中青 年组 。原 因与高血压并 发糖尿病 时大动 脉更易发
表 2 两组 A 患者 合 并 症 与 并 发 症 比较 MI
4 2 绝对卧床休 息 , . 这是减轻心脏负荷和心肌耗氧量 、 防止 A MI 猝死 的有效的措施 之一。
注 : 表 示 P < 00 .5
4 3 吸氧可改善低氧血症 , . 改善心肌供氧。 4 4 保持大 、 . 小便通畅 。小便 不畅几 乎是所 有老年累、 饮暴食 ) 合 并症 ( 过 暴 、 高血 压 、 糖 尿病 )并发症 ( 、 心力 衰竭 、 缓慢 心律 失 常、 室性 早搏 、 心源 性 休 克) 进行对 比分析。统计分析采用 检验 , <00 P .5有显著性差
异。
2 结 果
献报 道老年 A I , M 时 病后 3~ d易 发生心律 失常、 7 完全 性房室传
3 讨 论
3 1 临床症状方 面 从表 1可见 , . 老年 A I M 首发症状不典型 , 无
痛者多。据文献报道 , 老年 A I M 首发症状不典 型者为 2 .2 ~ 22% 4.9 9 3 %… 。本文 老年 组 不典 型 症 状 为 4 % , 5 与其 相 似。老 年 A 无典型胸 痛 , MI 与多 种 因素 有关 : 1 由于梗 死的心 脏在 尚未 ()
生动脉粥样硬化及纤维性硬化有关 , 前者通过斑块破裂促使心脑 血管事件发生 , 而后者通过动脉顺应性减退而成为发病 的重要病 理生理学基础 。高血压 和糖尿病并存尤为重要 , 因其血管疾病 的 危险性协同作用 , 可导致冠心病的危 险性增高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心脏病,可有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达15%左右。
2007年多学科专家共同制订发布了“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1]”,新定义对AMI的治疗、研究、流行病学等产生重要影响。
心内科医师了解修改后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
心内科护士也应适应这一变化,主动跟踪和应对医学发展需求,及早识别AMI制订针对性护理对策,配合抢救AMI。
本文通过对120例老年AMI患者临床特点与预后、性别等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AMI早期护理干预的重点与内容。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 2008年1月~2010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AMI患者 120例,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65~92岁,平均 (68.2±7.3)岁。
既往有冠心病史96例,高血压病史112例,糖尿病病史51例,心律失常43例,部分患者有二种以上疾病。
1.2 治疗方法对患者快速确立诊断后心电监护并建立静脉通路,应用吗啡、吸氧、肠溶阿斯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或肝素、血小板Ⅱb/Ⅲa拮抗剂、替罗非班、硝酸甘油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
根据需要应用抗心律失常药、降压药或多巴胺升压治疗,有24例予尿激酶溶栓,有46例行急诊冠脉造影和(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术,其中6例重症患者术中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ABP)治疗。
120例患者经抢救治疗和积极护理后,111例治愈或好转出院,9例院内死亡,总病死率为7.5%。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男、女AMI患者危险因素的基本特点(表 1)表1所示女性和男性有很多相同的AMI危险因素,如家族史、高脂血症、不良的生活方式等(P>0.05),但在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方面则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5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及护理定

03
护理措施
Chapter
一般护理
休息与活动
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心 肌耗氧量。保持环境安静,限制
探视,减少不良刺激。
饮食护理
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 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戒烟酒 。
排便护理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以 免加重心脏负担。便秘者可给予缓 泻剂。
心理护理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指导患者进行心理调适,保持乐观的心态 和稳定的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对疾病的影 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心律失常
定期监测心电图,及时发 现并处理各种心律失常, 如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 滞等。
心力衰竭
注意患者有无呼吸困难、 水肿、尿量减少等心力衰 竭表现,及时采取措施。
生命体征监测
血压监测
定时测量患者血压,保持 血压在稳定水平,避免过 高或过低的血压对心脏造 成负担。
心率监测
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 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心 动过缓、心动过速等异常 情况。
β受体阻滞剂
如美托洛尔等,可减慢心率、降低血 压,减少心肌耗氧量。
01
02
抗凝治疗
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 防止血栓形成和扩大。
03
抗血小板治疗
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抑 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
05
04
硝酸酯类药物
如硝酸甘油等,可扩张冠状动脉,增 加心肌供血。
药物副作用的观察与护理
止痛措施
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 反应。
3
疼痛缓解方法
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避免剧烈咳嗽、深呼 吸等加重疼痛的因素。可给予局部热敷或按摩等 物理治疗方法缓解疼痛。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
方法将71例确诊为AMI的住院患者按年龄分为≥60岁组(老年组)和<60岁组(对照组),收集其性别结构、基础病变和临床特点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老年组与对照组相比,女性患者的比例及糖尿病、不典型症状者、心衰、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发生率高(P<0.05),死亡率亦高(P<0 .05),老年组前壁加下壁心梗、无Q波性心肌梗死多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老年人AMI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nursing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in the elderly.Methods 71 patients with AMI were divided into ≥60 years group (elderly group)and <60 years group (observer group), took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in gender, basical pathological and clinical features.Results The occurrence (P<0.05) and mortalities (P<0.05)of the elderl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observer group in the ratio of females ,diabetes mellitus,symptom unemblematial patients,heart failure,cordis shock and arrhythmia.The foreside and underside of the ventricula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Q-absence-AMI in elderly group were more than the observer group (P<0.05).Conclusion Contrapose clinical features of AMI in the elderly do thecorresponding nursing can decreas the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ubisitence.【Key words】The elderly;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Clinical features,nursing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相应的心肌细胞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坏死。
阐述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治疗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阐述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治疗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摘要:急性心肌梗塞已经成为了老年人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疾病,面对患有急性心肌梗塞老年患者在近几年的不断增加,做好对老年人心肌梗塞临床表现的观察,重视对老年患者在治疗中的护理就十分关键。
关键词: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观察与护理前言: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出现了明显了下滑,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各样的疾病,开始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进行无情的摧残。
其中老年心肌梗塞就是一种高发病,本文将对20XX年X月到20XX年X月的在本院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护理工作的开展,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20XX年X月—20XX年X月来本院就诊的10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其中男性74例,女性32例,年龄65~86岁,平均年龄81.4±3.8岁。
梗塞部位:前间壁26例,前壁20例,前壁并高侧壁10例,广泛前壁13例,下壁26例,下壁并正后壁6例,右室5例。
患者并发症主要为心源性休克、右心衰以及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包括各种早搏、室速、室颤、房速、房颤和束支传导阻滞等。
临床表现为:胸痛60例,大汗淋漓12例,上腹胀痛3例,头晕、胸闷7例,心悸、气短7例,意识障碍5例,血压下降70例,其中休克7例,血压升高16例,闻及奔马律20例。
1.2诊断标准诊断的过程中应该按照国家制定的《急性心肌梗塞诊断和治疗指南》为基础标注,患者应该具有缺血性胸疼的临床病史、心电图的演变、以及心肌坏死血清标记浓度的动态改变,以上三种条件出现任意两种,均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其次结合实际临床症状进行诊断。
1.3临床观察与护理1.3.1早期监护及护理患者在发病初期应该尽量避免活动,最好卧床休息,医护人员应该及时询问患者状况,对于躁动患者应注射适当镇静剂,密切关注患者心电图变化,对患者的血压进行及时的检测,每隔半个小时巡查一次房间。
通过监护发现,患者中大约70%出现了胸闷气短等症状。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与护理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院内病情观察及急救护理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院内病情观察及急救护理分析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院内急救的病情特点,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
方法在我院近2年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中随机抽样300例,对护理过程及具体护理措施进行总结。
结果在院老年患者抢救成功287例,死亡13例,抢救成功率95.7%,出院老年患者临床症状达到预期控制。
结论老年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病情不明显,预后较差,死亡率高,给予正确的急救和有效的护理,为支持后期持续治疗奠定基础。
标签:急性心肌梗死;老年;院内;观察;护理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供给心肌血流的中断导致心肌坏死,引起心脏功能异常,危及患者生命。
老年患者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合并症多、治疗效果差,导致死亡率高。
发病最短的时间内给予急救护理,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可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降低病死率,促进预后。
现就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科住院AMI老年患者随机抽样300例,分析病情观察及急救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年龄60岁~83岁,男179例,女121例,情绪激动、疲劳、饱餐后、睡眠差引起胸闷、憋气、大汗、恶心、濒死感或晕厥,血压降低或心率过快,过缓。
心绞痛发作137例,持续10~45min,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1.2院内抢救①监护:老年AMI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高,及时心电监护利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②镇静与止痛:充分止痛和有效镇静可预防由于焦虑和疼痛可引起儿茶酚胺升高加重心肌缺血[1];③再灌注心肌:包括溶栓药物的选择,心肌缺血药物应用,抗凝、抗栓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合理促进心肌能量代谢;④控制严重的心率失常:减少室早、室速和室颤的发生,必要时预防性使用;⑤治疗心衰和并发症:积极预防心力衰竭和并发症的发生,为老年AMI患者延期或择期PTCA、CABG、PCI等冠脉再通治疗的开展提供保障。
2护理评估与观察2.1生命体征严密观察胸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动态监测血压、心率、心律、脉搏、体温、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变化,警惕恶性心律失常,AMI 后一旦发生室颤止即给予除颤,出现意识丧失、心跳停搏应立即施救,报告医师给予相关处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4 4 1 0 0 )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 死患者院 内心脏性猝 死的・ 床 特点进行调查 ,同时对患者的护理方式 S T 段 增 高的患者 心脏破 裂、心 源性休 克患者要明显 多于非增 高组 ,P<0 . 0 5 差 异有统计
选取 本院2 0 1 2 年6 月~2 0 1 4 年6 月间3 7 例急性心肌梗死猝死 患者 ,对 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进
[ A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F o r e l d e r l y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c u t e a t t a c k i n f a r c t i o n h o s p i t a l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S udd e n c a r di a c d e a t h o f e l de r l y pa t i e n t s wi t h a c ut e m yo c a r d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mi ) wa s t h e c l i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n u r s i n g o b s e r v a t i o n
中西 医结 合 心 血 管 病 杂 志
C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i s e a s e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d i t i o n a l
1 4 0
Ch i ne s e a nd We s t e r n Me di c i n e
Gul i n ue r ・ r e mu t u l a 。 Re y i ha n l i ・ a bud uk e l i mu
( Xi n j i a n g k a s h i a r e a h y d r o p h o b i c c o u n t y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x i n j i a n g k a s h g a r 8 4 4 1 0 0 )
2 0 1 4 年 1 0月 A第 2 卷第 1 0期
Oc t . 2 0 1 4 Vb 1 . 2 No . 1 0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心脏性猝死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观察
古 丽努 尔 ・ 热木 图拉 , 热依 汉古 丽 ・ 阿 卜 杜 克 力木
( 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人民医院 ,新疆 喀什
学意义 ;非增 高组急性 肺水肿、室 颤人 数要 明显 高于增 高组 ,P<0 . 0 5 ;心脏骤 停 患者 比较 两组 无差 异。结 密切 关注 患者血样饱和度 ,并要 及时除颤 ,提 升患者生存率 。 【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 死 ;心脏性猝死 【 中图分类号】R 5 4 2 . 2 2 【 文献标识码 】A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s u d d e n c a r d i a c d e a t h , a t t h e s a me t i m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n u r s i n g Me t h o d s o f p a t i e n t s . me t h o d S e l e c t o u r h o s p i t a l b e t we e n J u n e 2 0 1 2 . J u n e 2 0 1 4 , 3 7 c a s e s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a c u t e m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 s u d d e n d e a t h . a n d c o l l e c t i o n o f t h e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o f t h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f a l 1 p a t i e n t s . Re s u l t s Pa t i e n t s wi t h S T s e g me n t e l e v a t e d c a r d i a c r u p t u r e , c a r d i a c s h o c k p a t i e n t s i n c r e a s e d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mo r e t h a n t h e f e e g r o u p s , P< 0 . 0 5 ; Hi g h e r t h a n g r o u p
i n c r e a s e d mu c h l a r g e r Nu mb e r s o fa c u t e p u l mo n a r y e d e ma , v e n t r i c u l r a i f b i r l l a t i o n g r o u p 。 P< 0 . 0 5 ; Co n c l u s i o n t h e t wo g r o u p s h a v e n o d i f f e r e n c e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c a r d i a c a r r e s t. c o n c l u s i o n P a y c l o s e a t t e n t i o n t o p a t i e n t s ’ b l o o d s a t u r a t i o n . a n d t o t i me l y d e i f b r i l l a t i o n , i mp r o v e p a t i e n t s u r i a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