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件教案—大熊猫

合集下载

中班美术《大熊猫》课件教案

中班美术《大熊猫》课件教案

中班美术《大熊猫》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大熊猫》是中班美术课程的一节课件教案。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大熊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文化意义等方面进行。

教材章节为《可爱的动物》单元的第二课时,通过观察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大熊猫。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难点:如何将大熊猫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在绘画作品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熊猫图片、视频、绘画材料(如彩笔、水粉、画纸等)。

学具:绘画材料(如彩笔、水粉、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提问:“大家观察到大熊猫有哪些特点?它们生活在哪里?”2. 绘画指导(10分钟)讲解大熊猫的绘画技巧,如如何画出大熊猫的外形、毛发、眼睛等。

示范绘画过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3. 创作实践(10分钟)学生动手绘画大熊猫,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大熊猫的特点1. 外形特征:黑白色、圆滚滚、短尾巴2. 生活习性:素食、懒洋洋、喜欢睡觉3. 文化意义:国宝、友谊象征、和平使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大熊猫的绘画作品。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绘制出具有个性的大熊猫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大熊猫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绘画技巧也得到了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大熊猫的特点把握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近距离观察大熊猫,加深对大熊猫的认识。

开展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意识。

大班熊猫美术教案(精选5篇

大班熊猫美术教案(精选5篇

大班熊猫美术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大班熊猫美术课程,教材为《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绘画技巧,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培养幼儿对国宝熊猫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熊猫的基本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美术绘画技巧。

3. 增强学生对国宝熊猫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大熊猫的外形特征描绘和细节表现。

重点:观察力培养、绘画技巧掌握、保护意识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熊猫图片、画纸、画笔、颜料、黑板、粉笔。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熊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熊猫的外形特征,了解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熊猫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绘画步骤和技巧,强调线条流畅、颜色搭配等。

3. 动手实践(10分钟)学生根据讲解内容,开始绘画熊猫,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10分钟)强调保护国宝熊猫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2. 黑板右侧:绘画步骤、技巧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大熊猫”为主题,绘制一幅熊猫画作。

2. 答案要求:作品需体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线条流畅,颜色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学生拓展:鼓励学生课后查阅关于大熊猫的资料,了解其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3. 家园共育: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绘画进步和环保意识培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大熊猫的外形特征描绘和细节表现。

2. 教学重点:观察力培养、绘画技巧掌握、保护意识提高。

4. 作业设计:作品要求及评价标准。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反思、学生拓展、家园共育。

一、大熊猫的外形特征描绘和细节表现1. 外形特征:大熊猫体型圆润,毛色黑白相间,头部圆形,眼睛周围有明显的黑眼圈,耳朵较小,四肢粗短。

大班美术课件《国宝大熊猫》教案PPT课件

大班美术课件《国宝大熊猫》教案PPT课件

大班美术课件《国宝大熊猫》教案PPT课件•课程介绍与目标•国宝大熊猫概述•绘画技巧指导•创作实践环节•作品展示与评价•课堂总结与延伸拓展01课程介绍与目标课程背景与意义培养审美意识传承中华文化通过观察和描绘大熊猫,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

环保意识启蒙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具准备02国宝大熊猫概述大熊猫基本特征分布范围及栖息地分布范围栖息地特点生活习性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

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在动物园里面,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

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大熊猫看起来也很可爱。

它们非常的灵活,能够把它们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

最喜欢的姿势便是腿撑在树上,并用手遮住眼睛。

食性特点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竹类植物共有12属、60多种。

此外,野生大熊猫还偶食一些动物尸体或其它植物。

生活习性及食性03绘画技巧指导线条运用与构图技巧基础线条练习构图原则讲解大熊猫形象分析色彩搭配与表现方法基本色彩知识简要介绍色彩的三个基本属性(色相、明度、饱和度),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

大熊猫色彩分析分析大熊猫的黑白色调,以及如何在绘画中运用对比色和邻近色来增强表现力。

色彩搭配实践提供几种常见的色彩搭配方案,如冷暖色对比、补色对比等,让学生在绘画中尝试运用。

创作灵感激发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大熊猫绘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想象力。

观察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习惯。

个性化表现鼓励鼓励学生在绘画中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意,创作出独一无二的大熊猫形象。

观察力与创作力培养04创作实践环节现场示范:如何画一只可爱的大熊猫示范步骤01绘画技巧02注意事项03学生自主创作:个性化表现大熊猫形象创作主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大熊猫形象,如不同姿态、表情和场景等。

中班美术《大熊猫》课件教案

中班美术《大熊猫》课件教案

中班美术《大熊猫》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可爱的动物》,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大熊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并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描绘大熊猫。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创作,提高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绘画技巧。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大熊猫的生动形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大熊猫图片、视频、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大熊猫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绘画技巧。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观察,用画笔和颜料描绘出大熊猫的形象。

4. 教师示范(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如何描绘大熊猫,并讲解绘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 学生创作(30分钟)学生根据示范,独立完成一幅以大熊猫为主题的画作。

6.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互相鼓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大熊猫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国宝级动物,如金丝猴、朱鹮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1. 大熊猫的外形特征身体肥胖,黑白相间圆圆的脸,黑眼圈2.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栖息地:竹林食物:竹子睡觉:喜欢爬树3. 绘画技巧用线条描绘出大熊猫的轮廓用色彩填充,注意黑白相间的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大熊猫的基本知识,提高绘画技巧,同时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讲解。

国宝熊猫美术教案

国宝熊猫美术教案

国宝熊猫美术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国宝熊猫的美术世界教学目标:1. 了解国宝熊猫的特点和重要性;2. 学习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和材料,创作熊猫主题的美术作品;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对熊猫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国宝熊猫的特点和重要性介绍;2. 熊猫的形象构图和线条练习;3. 不同绘画技法的应用:水彩、素描、彩铅等;4. 创作熊猫主题的美术作品;5. 美术作品展示和分享。

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或幻灯片展示国宝熊猫的特点和重要性;2. 熊猫形象的参考图片或素材;3. 不同绘画技法的示范作品和教具;4. 绘画纸、颜料、画笔、铅笔、橡皮等绘画材料;5. 展示学生作品的展板或墙壁。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介绍国宝熊猫的特点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熊猫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0分钟):利用图片、视频或幻灯片向学生介绍熊猫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熊猫保护的意义。

3. 技法示范(15分钟):示范熊猫形象的构图和线条练习,教授不同绘画技法的基本应用方法。

4. 练习与实践(30分钟):学生根据示范练习熊猫的形象构图和线条练习,并选择一种或多种绘画技法进行实践创作。

5. 作品展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美术作品展示在展板或墙壁上,并进行作品分享和互动交流。

6. 总结与延伸(5分钟):总结学习内容,鼓励学生表达对熊猫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并提供延伸学习的资源和建议。

教学扩展:1. 邀请专业美术家或熊猫保护专家进行讲座或工作坊,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熊猫美术创作和保护的理解;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美术展览或熊猫保护基地,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和实地体验;3. 鼓励学生参与熊猫保护相关的志愿者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评估方式:1. 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包括构图、线条、色彩运用等方面的表现;2. 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和分享,评估他们对熊猫保护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 参与度和互动交流的评价,包括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和对同学作品的评价。

中班美术《大熊猫》优质课件优质教案

中班美术《大熊猫》优质课件优质教案

中班美术《大熊猫》优质课件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可爱的动物》,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的《大熊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掌握绘画大熊猫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2. 培养学生观察、表现、创造美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表现大熊猫的特点,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激发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熊猫图片、绘画教材、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大熊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熊猫的外貌特征,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2. 美术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如黑眼圈、黑耳朵、圆滚滚的身体等,示范绘画大熊猫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例题讲解(10分钟)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进行绘画创作。

5. 小组交流与分享(10分钟)学生分为小组,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创作心得,分享绘画技巧。

6. 教师点评与指导(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指导。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保护大熊猫、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大熊猫的外貌特征黑眼圈、黑耳朵、圆滚滚的身体2. 绘画大熊猫的基本步骤和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大熊猫”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教师根据作品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参观动物园,观察大熊猫的生活状态,提高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鼓励学生参加绘画比赛,提升绘画技能。

熊猫美术课教案

熊猫美术课教案

熊猫美术课教案教案标题:熊猫美术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熊猫的特征和象征意义。

2. 学习简单的熊猫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动物的保护意识。

4. 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熊猫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环境。

2. 纸张、铅笔、彩色铅笔或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3. 熊猫模型或图片作为参考。

教学步骤:引入:1. 展示熊猫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向学生介绍熊猫的外貌特征和象征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熊猫的保护问题,讨论为什么熊猫需要保护以及人们应该如何保护它们。

主体:3. 向学生展示熊猫的简单绘画技巧,如基本的线条和形状。

4. 让学生用铅笔在纸上简单勾勒出熊猫的轮廓,可以提供熊猫模型或图片作为参考。

5. 引导学生使用彩色铅笔或水彩笔为熊猫上色,注意熊猫的黑白分布和细节表现。

6.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可以在熊猫身边添加一些自己喜欢的元素或背景,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总结:7.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8.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课程,总结所学的熊猫绘画技巧和对熊猫保护的认识。

9.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绘画技巧应用到其他动物或主题上。

拓展活动:- 邀请学生参观动物园或野生动物保护中心,进一步了解熊猫和其他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保护工作。

- 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绘画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并宣传熊猫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教案的目标是否明确,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熊猫的特征和保护问题?- 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参考材料和绘画工具?- 教学步骤是否清晰,是否能够引导学生逐步完成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拓展活动是否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和参与度?。

美术大熊猫课件

美术大熊猫课件

吸引孩子们的喜爱。
水墨画
03
中国传统水墨画中常有描绘大熊猫的作品,利用黑白灰的浓淡
对比展现大熊猫的优雅身姿。
大熊猫的雕塑欣赏
铜雕
以真实的形态和表情表现大熊猫,细节处理到位,具有很高的艺 术价值。
石雕
利用天然石材雕刻而成,线条流畅、造型生动,展现大熊猫的自 然美。
木雕
以木材为原料雕刻而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保护区的建立
为了保护大熊猫,中国建 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如 四川的卧龙、王朗等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
国际合作与保护
大熊猫不仅是中国的国宝 ,也是世界自然遗产,许 多国际组织也在积极合作 参与大熊猫的保护工作。
大熊猫的习性
食性
大熊猫以竹子为主要食物 来源,每天需要摄取大量 的竹子,同时也会吃些其 他植物。
促进创新思维
通过观察、描绘、创作大熊猫的艺术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独特的艺术创 作能力。
大熊猫的艺术教育方法
01
欣赏大熊猫艺术作品
收集各种形式的大熊猫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分析,提高对大熊猫
艺术价值的认识。
02
实践操作
通过绘画、雕塑、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亲自实践操作,感受大
熊猫的艺术魅力。
1 2
写实风格
以写实手法表现大熊猫的真实形态和神态,注重 细节和色彩表现。
卡通风格
将大熊猫描绘成可爱、活泼的形象,色彩鲜艳, 造型夸张。
3
抽象风格
用抽象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大熊猫的形态和神韵, 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大熊猫的雕塑创作
材质
使用不同的材质表现大熊猫的形态和质感,如石材、木材、陶瓷等 。
动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花园……”,可乐乐唱歌像是在大吼,黄鹂说:

“你的声音太大了,真难听,我不教你了。”乐 乐只好伤的离开了。 乐乐伤心地走着走着,听
见了悦耳的声音,它找呀找呀,终于找到了,
原来是树上的一只蜘蛛在弹琴,乐乐高兴的对
蜘蛛说:“蜘蛛妹妹,你的琴弹得太动听了,教
教我吧。蜘蛛说:“好呀!”
可是乐乐的力气太大了,刚弹上就把琴弦弄断
的。”于是,乐乐每天早起晚睡,刻苦练习,终
于弹出了动听的曲子。
图 片 引 导
图 片 引 导
图 片 引 导
图 片 引 导
图 片 引 导
绘 画 步 骤
绘 画 步 骤
绘 画 步 骤
讲课结束 同学们开始练习

着天上的星星说:“苍天呀、大地呀,我怎么什

么都学不好呀?难道我真的很笨吗?”一只土拔鼠 听到了乐乐的话,从洞里爬出来,对乐乐说:
“别伤心了,其实你很聪明的,只要你愿意,我
可以教你弹琵琶。”乐乐说:“我行吗?我把蜘蛛
的琴弦都弄坏了,我怕……”乐乐正在犹豫,土
拔鼠说:“没关系,只要你坚持,一定会成功
大熊猫
课件难度 造型 构图 色彩 技法
纸张类型、规格 画笔类型、规格
其它材料
适中 完整 横构图 彩色 绘画 8K 水彩笔 卡纸
森林里住着一只叫乐乐熊猫,乐乐有一个愿望,
就是成为一个音乐家。 一天,乐乐出去玩,遇

到了一只小黄鹂,乐乐对黄鹂说:“你的歌唱得

真好听,教我唱行吗?”黄鹂说:“当然可以,你 跟着我唱吧。”于是黄鹂教乐乐唱“我们的祖国
了,蜘蛛不高兴了,说:“你把琴弦弄坏了,你
走吧,我不教你了。”乐乐特别悲伤,突然,它
看见了一只蝴蝶在跳舞,兴奋地跑到蝴蝶身边,
对蝴蝶说:“你的舞跳得太美了,我可以跟你学
文吗?”“行ຫໍສະໝຸດ ,跟我一起跳吧。”蝴蝶说。乐乐跟字
蝴蝶学起了舞蹈,可是乐乐笨拙的舞姿,逗得 大家笑的前俯后仰…… 晚上,乐乐回到家,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