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及其影响分析
都匀雷达ROSE2.0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应用检验

都匀雷达ROSE2.0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应用检验都匀雷达ROSE2.0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应用检验强对流天气是指具有剧烈气象现象的天气过程,如雷暴、龙卷风、强降水等。
对强对流天气的准确预报和监测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有效预警,提前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能够为农业、航空、交通等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雷达技术在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都匀雷达ROSE2.0是一项先进的雷达技术系统,利用雷达仪器对大气中的气象现象进行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率的观测,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强对流天气的发展态势。
ROSE2.0采用双偏振观测指标,通过对雷达回波图像的分析,可以将云和降水的性质进行综合反演,进而确定天气系统的类型和强度。
为了验证都匀雷达ROSE2.0在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我们选择了一次典型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检验。
这次天气过程发生在2021年7月15日,当天都匀市出现了大面积的雷暴、强降雨和冰雹天气。
通过与实际观测数据的对比,我们评估了ROSE2.0在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预报能力和识别能力。
首先,我们对该天气过程的实际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掌握了该次天气系统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通过雷达回波图像,我们清晰地看到了雷暴云团的发展轨迹和强度变化。
接着,结合环境资料和地面观测数据,我们确定了该次天气过程的类型和规模。
接下来,我们利用都匀雷达ROSE2.0系统进行了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分析。
通过分析雷达回波图像和气象参数资料,我们得到了该次天气系统的预估路径和发展趋势。
ROSE2.0系统在强对流天气的识别和跟踪方面表现出色,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天气系统的变化。
最后,我们将ROSE2.0的预报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ROSE2.0在强对流天气的预报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预报的强降雨、雷暴云团和冰雹等现象与实际观测结果相符合,并且预报的路径和强度变化也较为一致。
综上所述,都匀雷达ROSE2.0在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一次海上冷涡引起的强对流过程及海上大风成因分析

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自然灾害的频发程度也在不断加剧,其中,风暴潮和大风是影响海上交通和海洋经济的常见自然灾害。
大风是由强气旋产生的一种天气现象,可以引发海上潮汐异常、海况恶劣、渔业损失等情况。
本文主要围绕海上冷涡对强对流过程的影响以及大风成因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防范和应对此类自然灾害。
一、海上冷涡对强对流过程的影响海上冷涡是指海面上的海水形成螺旋形的旋涡,其直径可从几十公里至数百公里不等,有着非常显著的季节性。
海上冷涡对强对流过程有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冷涡引起的急剧降温冷涡与暖水团的接触会导致海水温度急剧下降,从而引发水汽向上升腾和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的现象,形成云层。
随着云层的不断生成和增长,天空会变得越来越黑暗,在较高的海拔上形成雷雨云,并伴随着强电荷的积累,加剧了风暴天气的形成。
2.冷涡破坏暖水团暖水团可以使海水表面温度升高,从而增加水蒸气的含量,进一步刺激对流现象的发生。
然而,冷涡与暖水团的相互作用会导致暖水团破坏,且从海陆发展的风暴也会被破坏,形成更强的风暴和更剧烈的气象现象。
3.冷涡增加风暴发生的几率冷涡可以在热带气旋路径上形成,其中包括了台风、飓风和热带风暴等气旋。
通过冷涡与暖水团的相互作用,气旋得以加强,在热带气旋进入临近地区时,风暴的强度和持续时间都会增加。
二、大风成因的分析大风是由于地球上岭、山脉、海洋等地理环境的影响,加之气旋运动对气象条件的影响,从而形成突然的气流变化产生的。
1.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球上的地理环境是形成大风的重要原因,例如大陆和海洋界面的温差、岭谷等地形、海峡和海湾等,都会对风的速度和方向产生明显的影响。
例如海洋上的地形突变可以阻挡风流,形成切变线,从而成为风变化的区域。
2.气旋运动对气象条件的影响气旋中心是风变化的起点,其运动往往决定了风的变幻和方向。
与在热带气旋中心涡旋相比,相对静止的高压中心会形成较弱的风。
另外,在气旋过境时,常会突然改变方向和强度,这种现象称为气旋附属风。
一次东北冷涡过程暴雨及强对流天气分析

一次东北冷涡过程暴雨及强对流天气分析一次东北冷涡过程暴雨及强对流天气分析一、引言东北冷涡是指冷空气锐势槽南移至东北地区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它常常带来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对于东北地区的气候和水文等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就一次东北冷涡过程中暴雨及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旨在深入了解该现象对东北地区天气的影响与演变规律。
二、气象背景本次东北冷涡过程发生于X月X日至X月X日,属于冬季转春季的过渡时期。
在这一时段,东北地区气温普遍较低,且出现了多次冷空气活动。
而在X月X日前,东北地区气温较为温和,降水较少,属于晴冷天气。
三、天气发展过程(一)开始阶段X月X日起,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次持续性降水过程,天气逐渐转阴。
这是冷空气南移过程开始的标志。
同时,低层的暖湿气流也开始向东北地区输送,导致了较强的水汽输送条件。
(二)冷空气影响X月X日晚至X日凌晨,冷空气锋面逐渐移入东北地区,导致气温迅速下降并伴随明显的降雨。
此阶段的降水以小雨为主,但雨量较为持续。
(三)冷涡形成随着冷空气锋面的南移,东北地区开始形成东北冷涡。
冷涡通常在冷空气锋面之后形成,并且具有较强的气旋性质。
在该过程中,东北地区降雨加剧,呈现出暴雨的特点。
同时,由于冷涡的存在,上层大气对流条件逐渐变得不稳定,为后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四)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在冷涡形成之后的X月X日下午,东北地区出现了强对流天气。
天空阴沉,雷电交加,伴有强风和冰雹。
这是由于冷涡的对流不稳定性及水汽的积聚导致的。
强对流天气的持续时间较短,但强度较大。
四、影响分析(一)降雨量该次东北冷涡过程中的降雨量较大。
根据当地气象台的观测数据,X月X日至X月X日期间,东北地区的平均降雨量超过了正常水平的X倍。
降雨主要集中在冷涡形成之后的X日内,其中较大范围的暴雨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
(二)对农业的影响这次暴雨对当地农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方面,降雨过多导致一些旱地农作物泡水、倒伏等损失。
河南省2022年4月下旬一次强对流天气分析

河南省2022年4月下旬一次强对流天气分析摘要:本文根据雨量和常规天气图等气象观测资料,对2022年4月24-25日出现在河南省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范围降水、暴雨甚至大暴雨、雷暴大风等天气是本次强对流过程的主要实况天气;上干下湿、低层辐合线、高空低槽、低空西南急流、地面气旋等是影响本次天气过程的主要系统;带状强回波是短时强降水原因之一,强回波的持续是极强短时降水的主要回波特征。
关键词:河南降水;强对流天气;天气形势;回波特征引言河南省位于中部地区,大部分地带属于暖温带,南部局地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显著,由于地势西高东低,气候还带有自西向东丘陵山地气候向平原气候过渡的特征。
全省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且气象灾害出现频率较高。
每年的4-5月,由于冷空气势力较秋冬季节弱,西南暖湿气流发展旺盛并且继续北上,导致冷暖气团容易在河南省西南部交汇,出现强降水、雷电和冰雹大风等天气,持续性降水还会引起暴雨和大暴雨,给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强对流天气由于发展周期较短且尺度小,但致灾性强,成为近年来气象工作者的研究热点。
1 降水实况2022年4月24日16时至25日6时,河南省西南部和南部地区出现小到中阵雨、雷阵雨天气,其中南阳、信阳、平顶山和驻马店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河南省有147个雨量观测站的累计降水量达到50mm以上,100mm以上的雨量站有22个;最大降水量高达196.7mm,出现在南阳市唐河县昝岗站和白马堰站,最大小时雨强为唐河县张店站,达到92.8mm。
本轮强降水天气对河南省西南部影响较大,强对流天气表现为短时强降水、强雷电等。
河南省气象局在4月21日上午及时制作发布《重要天气报告》,4月23日15时发布暴雨蓝色预警,24日18时至25日06时南阳、信阳、驻马店、平顶山、周口、漯河等市县气象台站递进式发布暴雨、雷暴大风、雷电等气象灾害预警信号65条,其中镇平、唐河、新野、南阳市、息县于24日21时15分至25日5时43分先后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广东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日 0 :0一 直 保 持 高值 。 指 数 1 80 5日 2 :0为 2 00 0℃ .6 J
20 0 7年 4月 1 7日下 午 到 夜 间 , 冷 空 气 和低 压 槽 共 受 同影 响 , 省 除 了西 南 部外 , 全 自西 北 向东 南 先 后 出 现 了大
范 围的强对流天气 , 各地 气温下降。广 东省北部 、 珠江
角 洲 和 粤 东 出现 8~1 2级 的 局 地 短 时 雷 雨 大 风 ; 州 从 广 化 龙 潭 镇 府 站 录 得 最 大 风 , 速 达 3 . / ; 庆 市 广 宁 风 3 8m s肇 县 、 州 市博 罗 县 ( 雹 直 径 最 大 达 4 惠 冰 0~5 Z 降 雹 时 0ll l n,
第3 3卷第 1 期 2 1 年 2月 01
d i 1 . 9 9 j i n 1 0 6 9 . 0 】O . 0 o : 0 3 6 / .s 0 7— 1 0 2 1 . 1 0 2 s
广 东 气 象
Gu n d n to o o y a g o g Me e r lg
多 普 勒 天 气 雷 达 是 目前 探 测 强 对 流 天 气 最 有 效 的 工
具 之 一 … , 时 还 可 以 利 用 多 普 勒 雷 达 资 料 分 析 和 识 别 同 飑线 、 冰雹 等 强 对 流 天 气 的 特 征 和 结 构 , 而 有助 于 从 提 高对 强对 流天 气 的识 别 和预 警 能 力 。本 文 利 用 常 规 探 测 资料 和 雷达 等非 常 规 资 料 , 2 0 对 0 7年 4月 1 日一 次 7
2021年8月16日阿克苏地区一次强对流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2021年8月16日阿克苏地区一次强对流冰雹天气过程分析发布时间:2021-11-06T02:54:15.452Z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9月下18期作者:刘俊霞刘雪莲[导读] 冰雹是阿克苏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经常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十分严重的损失,加强冰雹天气的预报预警以及人工防雹作业显得十分必要。
2021年8月16日阿克苏阿瓦提县、乌什县、温宿县、农一师16团、5团等区域先后发生冰雹灾害。
农业生产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两亿元。
本文主要以此次冰雹天气过程为例,首先对天气实况、天气形势进行分析,并阐述了此次冰雹天气的作业过程以及降雹成因,最后给出了相关建议。
新疆阿瓦提县人影办刘俊霞刘雪莲 843200摘要:冰雹是阿克苏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经常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十分严重的损失,加强冰雹天气的预报预警以及人工防雹作业显得十分必要。
2021年8月16日阿克苏阿瓦提县、乌什县、温宿县、农一师16团、5团等区域先后发生冰雹灾害。
农业生产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两亿元。
本文主要以此次冰雹天气过程为例,首先对天气实况、天气形势进行分析,并阐述了此次冰雹天气的作业过程以及降雹成因,最后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冰雹;天气形势;人工防雹作业;阿克苏引言冰雹灾害性天气是大气中对流风暴带来的,它还伴随着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类型,在冰雹天气中很容易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
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高度重视冰雹天气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效。
王燕娜等学者[1]对2017年7月7日北京市延庆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展开分析得出本次强对流天气出现前大尺度环境条件有利于对流天气发展, 0℃和?20℃高度适宜冰雹发展,中小尺度环境场有利于对流单体发展为超级单体风暴。
李圆圆等学者[2]对2013年6月一次喀什一次强冰雹天气成因展开分析得出该次冰雹天气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产生的。
阿克苏地区为新疆辖区,地处新疆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属暖温带干旱气候地区,当地夏季经常会出现冰雹、大风、雷暴等强对流天气,时常给阿克苏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2022年4月25日江西暴雨强对流过程分析

2022年4月25日江西暴雨强对流过程分析2022年4月25日,江西省遭遇了一场猛烈的暴雨天气,引发了强烈的对流活动。
本文将对这次暴雨强对流过程进行分析。
随着气象观测技术的不断提升,我们对于暴雨强对流过程的认识也在不断增加。
在江西省这次暴雨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系列典型的对流特征。
首先,这次暴雨过程的形成主要受到了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影响。
在江西省的西北方向,存在着一个较强的大气高压系统,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天气环境。
在这个高压系统的东南方向,受到西南气流的引导,湿度较高的空气向江西地区输送。
这种形势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这次暴雨过程的活动主要以对流云团的形式展现。
在4月25日这一天,江西地区上空的对流云团形成的十分活跃。
从卫星云图上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对流云团的数量众多且范围广泛,在华中地区形成了一道强对流带。
这些对流云团在垂直方向上也呈现出典型的对流特征,包括高达10公里以上的云顶高度和高频率的雷暴活动。
而且,这些对流云团的运动速度较慢,徘徊在江西地区上空,持续时间较长。
第三,这次暴雨过程中的强对流活动主要表现为暴雨和雷电。
根据气象观测数据显示,江西省当天多地普降暴雨,降雨强度较大。
暴雨雨量达到了每小时30毫米以上,甚至有过程最大降雨量超过50毫米的地方。
同时,雷电活动非常剧烈,有的地方每小时闪电次数超过50次,形成了一道闪电密集带。
这些强对流天气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交通带来了严重困扰。
最后,这次暴雨强对流过程与江西地区的地形和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江西地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地形较为复杂,拥有众多的山脉和河流。
这些地形和地理环境对暴雨天气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山脉和河流的存在使得暴雨天气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同时也对暴雨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水分和热能。
此外,江西地区所处的副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域也使得暴雨强对流天气更容易发生。
综上所述,2022年4月25日江西暴雨强对流过程分析显示,这次暴雨天气主要受到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影响,表现为对流云团活跃、暴雨和雷电频繁。
2019年7月6日泰安市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2019年7月6日泰安市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发布时间:2021-08-09T15:03:25.607Z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6月作者:许长山[导读] 本文通过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NCEP分析资料等有关资料,对2019年7月6日出现在泰安市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展开分析。
泰安市气象局许长山 271000摘要:本文通过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NCEP分析资料等有关资料,对2019年7月6日出现在泰安市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展开分析。
结果表明:此次泰安市强对流天气主要由冷涡产生的,中低层有切变线相配合,产生了大尺度抬升运动,高层干冷空气与低层暖湿平流相叠加,产生了“上层干冷、下层暖湿”的不稳定层结,导致大气层结不稳定性越来越强,非常适宜于对流不稳定能量的积聚,进而促进了强对流天气的形成。
泰安市强对流天气出现过程中处在暖低压区,并且7月6日08时,泰安分布着中尺度辐合中心,有风向辐合,辐合抬升运动非常强,推动了不稳定能量的触发以及释放。
与此同时,白天近地层大气在不断变热之后也会导致不稳定层结的发生发展。
在水汽、动力、不稳定能量条件的共同作用下,泰安市发生了此次强对流天气。
关键词:泰安市;强对流天气;天气形势;物理量引言强对流天气现象涉及到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冰雹以及龙卷风等类型,极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
泰安市隶属于山东省中部泰山南麓,地理坐标处于116°20′—117°59′E,35°38′—36°28′N之间,总面积7761平方千米。
泰安地处鲁中山区的一部分,总体地势由东北朝西南倾斜,境内丘陵、山地、平原、洼地以及湖泊等多种地貌类型。
泰安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光温同步,泰安市夏季经常会出现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给当地农业生产、城市基础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所以,为了有效防御冰雹、大风、雷雨等强对流天气,必须要加强对泰安市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规律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u b t r o p i c a l Ag r i c u l t u r e Re s e a r c h
第 9卷 第 1期 2 0 1 3年 2月
一
次 强 对 流天 气 过 程 及其 影 响 分析
林 兆华 ( 福 建省 宁德 市 气 象台 , 福 建 宁德 3 5 2 1 0 0 )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 T 2 1 3 、 自动站 、 加密雨量站等资料 , 对2 0 1 1 年 7月 2 3— 2 5 1 3 福建 省一 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及其影 响进行分 析。结果 表明 , 高空冷涡 中冷 空气 沿海岸 线扩散 南下 , 侵 袭副 热带 高压 , 触发 了强对 流天 气 , 产生强 降水 和强雷 电。中尺度辐合和冷平 流触 发此 次强对流天气 , 其过 程具有 中尺度特征。 中尺度辐合线 的强度 变化及其 移动 , 与强 降水 的 强度及落时 、 落区变化有较好 的对应关系 。 关键词 :暴雨 ; 切变线 ; 高空冷涡 ;中尺度辐合线
me s o s c a l e c o n v e r g e n c e l i n e h a d a p et r t y p ec r i s e c o r r e s p o n d e n c e el r a i t o n s h i p w i t h s t r e n g t h,f a l l i n g i t me a n d f a l l i n g a r e a c h a n g i g n f o he t g r e a t p r e c i p i at t i o n .
c l o n e ,c a u s e d t h e s t r o n g c o n v e c i t v e we a he t r p oc r e s s a n d i f n a l l y g e n e r a t e d g r e a t p r e c i p i at t i o n a n d hu t n d e r . Me s o s c a l e c o n v e r g e n c e a n d c o l d a d v e c i t o n l e d t o t h e s t r o n g c o n v e c i t v e w e a t h e r .T h i s p r o c e s s h a d o b v i o u s me s o s e a l e f e a t u r e .S t r e n g t h nd a mo v e me n t o f he t
UN Z h a o . h u a
( N i n g d e M 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 O b s e r v a t o r y , N i n g d e ,F u j i a n 3 5 2 1 0 0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B y u s i n g c o n v e n i t o n a l o b s e r v a i t o n d a t a ,T 2 1 3,a u t o ma i t c s t a i t o n a n d e n c r y p i t o n r a i n f a l l na i t o n s f r i e s ,蚰 a n a l y s i s h a s
中图分类号 :¥ 4 2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0 9 5( 2 2 0 1 3 ) 0 1 - 0 0 4 1 - 0 5
Ana l y s i s o f a s t r o n g c o n v e c t i v e we at h e r pr o c e s s a nd i t s i e n c o n d u c t e d o n a s t r o n g c o n v e c i t v e w e a t h e r p r o c e s s o c c u r r e d i n F u j i a n P o r v i n c e f r o m 2 3 h t t o 2 5 h t i n J u l y , 2 0 1 1 a n d i t s i n l f u -
e n c e .I t h a s b e e n p r o v e d ha t t he t c o l d a i r i n u p p e r c o l d v o r t e x s p r e a d d o w n s o u t h wa r d a l o n g he t c o a s t ,h i t he t s bt u op r i c l a a n t i c y -
Ke y wo r d s :r a i n s t o r m ;s ea h r i l n e;u p p e r c o l d v o r t e x;i n e s o s c 8 1  ̄c o n v e r g e n c e i l n e
我 国自然灾害中影响最大的是气象灾害 , 在农业灾害 中气象灾害发生频繁且影响严重 , 因此, 对气象 灾害的研究十分重要。福建省境 内山岭重叠 , 山丘连绵 , 属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 的地形条件造成天气类型多样 , 特别是局部强降雨 、 雷暴、 大风等尺度小、 生命史短 的强对流天气 , 对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