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五百题》精要
中国文学基础试题答案

《中国文学基础》资料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精卫填海后弈射日2.左传战国策3.离骚九歌4.屈原庄周(庄子)5.枚乘七发6.阮籍嵇康7.水经注洛阳伽蓝记8.陶渊明谢灵运9、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10、汤显祖李玉11、雷雨日出上海屋檐下12、小二黑结婚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3、呐喊彷徨14、子夜春蚕15、纪弦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古文是相对骈文而言的,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体文。
是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复兴儒学、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文学革新的创作活动。
他们提出了系统的古文理论,并用自己的创作实践丰富了古文运动的内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孤岛文学”抗战时期重要的爱国主义文艺运动。
指从1937年11月上海沦入日本帝国主义手中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或“珍珠港事件”)爆发,日军侵入英法租界这四年又一个月的时间里,一部分进步作家在如同“孤岛”般的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开展的爱国主义文艺运动。
其成就主要表现在出版、戏剧和散文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左联”时期革命文学的传统,出版了许多进步作品和刊物,如《鲁迅全集》、《西行漫记》,以及瞿秋白、方志敏的著译等;二是创作并演出了阿英(化名魏如晦)的“南明史剧”,包括《明末遗恨》(又名《碧血花》)、《海国英雄》、《杨娥传》,于伶的《大明英列传》、《夜上海》等戏剧;三是杂文创作风行一时,唐弢、巴人、周木斋、孔另镜等青年杂文家追随鲁迅风格,出版有杂文合集《边鼓集》、《横眉集》等,展开了如何继承“鲁迅风”的讨论,创办了专门的杂文刊物《鲁迅风》,形成了颇有影响的“鲁迅风”杂文。
在散文方面还出版了大型报告文学集《上海一日》,这是继《中国的一日》后,又一群众性报告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一)“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有深刻的寓意:“浮云”喻奸佞小人,“日”喻指皇帝。
诗句暗示皇帝已被奸佞所包围,朝政已经腐败(5分)。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全)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第一部分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一、填空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山海经》中。
2.《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书经3.《春秋左传正义》的作者是孔颖达。
4.庄子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结构,后人称之为轮辐式结构。
5.“屈原”的“原”是他的字6.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有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
7.《孔雀东南飞》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8.《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
9.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时期吴人韦昭的《国语注》。
10.《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萧统的《文选》。
11.在古代神话中,仓颉相传是文字的创造者。
12.三家诗是指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
13.《春秋》三传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4.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15.“缘木求鱼”的成语出自《孟子》16.《庄子》的说理散文,最具文学意味的是“三言”,即寓言、重言、卮言。
17.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实由宋玉所撰《九辩》发端。
18.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9.枚乘的赋体代表作是《七发》。
20.司马迁,字子长21.较详细地记载了“女娲补天”的神话的书籍是《淮南子》。
22.《诗》到了_汉_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23.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道路前进,抒情诗_ 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24.《公羊传》的作者是公羊高。
25.有位伊人,在水一方。
26.“狡兔三窟”成语出自《战国策》。
27.《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的编纂体例是纪传体。
28.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家主要有班固和张衡。
29.《乐府诗集》是由郭茂倩所编。
30.《史记正义》的作者是张守节。
31.反映治理洪水的神话是鲧禹治水。
32.按音乐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
33.孔子生于前551 年。
34.“舍生取义”成语出自《孟子》。
35.《国语》的性质是国别史。
36.《庄子》三言分别是指:寓言、重言、卮言。
(高中段)中国文学常识问答100题一套附答案【典优】

(高中段)中国文学常识问答100题一.简答题(共100题,共500分)1.广义的“诗歌”包括哪些形式?2.《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是什么身份?3.胡适的主要著作有哪些?4.先秦时期的历史著作主要有哪几部?5.《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和《生活的艺术》这三本书的作者是谁?6.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7.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哪一部?8.明代的“四大奇书”是指哪四本书,各自的作者是谁?9.什么是“古文运动”?10.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包括哪些作品?11.林语堂公开倡导“不谈政治”,自称“言志派”,成为哪一派的主要代表?12.代表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什么?13.《漱玉词》是谁的词集?14.《诗经》收录的是什么年代的作品,共多少篇?15.阅读和欣赏戏剧(剧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16.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哪些环节?17.《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所指斥的对象是谁?18.被称为“诗鬼”的唐代诗人是哪一位?19.《汉书》、《左传》、《论语》和《国语》,哪个属于语录体散文集?20.什么是元代散曲中的小令和套数?21.1917年,陈独秀在哪本杂志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一文,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22.诗仙” 和“诗圣” 各是哪位诗人,他们的诗歌各具什么特色?23.晚唐时的“小李杜”是指哪两位诗人?24.“花间派”词人的词作被编入哪部作品中?25.有“雨巷诗人”之称的“现代派”诗人是哪一位?26.长篇小说《子夜》的作者是谁?27.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谁写的,小说的名字是什么?28.李渔(笠翁)在哪本书中系统地论述了戏曲文学的特点及戏曲表演艺术?29.鲁迅写的《野草》和《朝花夕拾》分别属于什么文学体裁?30.“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属于什么体的小说,作者是谁?31.收录了从汉代到隋唐的全部乐府作品的诗集是哪部作品,编者是谁?32.1998年余华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的小说是哪一部?33.“唐宋八大家”是指哪些作家?34.“吴中四士”是指哪四位?35.“汉赋四大家”是哪四位?36.舒婷的主要诗集有哪些?37.“初唐四杰”是指哪四位?38.“元白”是指中唐时期的哪两位诗人?39.词史上第一个以诗为词,开拓词境的词人是哪一位?40.提出抗金建议的《美芹十论》和《九议》是谁写的奏疏?41.清末四大谴责小说是哪四部作品,各自的作者是谁?42.“永明体”具有怎样的特色,是谁创造的?4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问题小说”而闻名的女作家是哪一位?44.李商隐的《隋宫》属于什么诗体?45.阅读和鉴赏小说,应该把握哪几个要素?46.《都江堰》是一篇游记散文,选自余秋雨的哪本散文集?47.鲁迅作品集中属于历史小说集的是哪一部?48.鲍照诗作风格劲健,富有文采,他对哪种诗体的发展有重要贡献?49.钱钟书的《写在人生的边上》、《人·兽·鬼》、《围城》分别是什么体裁的作品?50.在先秦作品中,“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是哪部作品的艺术特点?51.屈原的主要作品有哪些?52.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由哪三部作品组成的?53.“小散文”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4.巴金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和《激流三部曲》各是哪些作品?55.“元曲四大家”是指哪四位,他们各自的代表作是什么?56.余华是哪一派的代表作家,他写的著名长篇小说有哪些?57.被后人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哪部作品?58.什么是章回小说?59.中国戏曲主要的表现手段是什么?60.清人王闿运称“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诗人是哪一位,“孤篇”是指哪一篇?61.清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哪种体裁,代表作品有哪些?62.“南洪北孔”是指哪两位戏剧家,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63.《写在人生边上》是哪位作家的散文集?64.明代小品文集大成的作家是哪一位?65.郁达夫写的自传体小说叫什么名字?66.北宋词人被称为“二晏”的是哪两位?67.词兴起于何时,极盛于何时,是从哪里发展而来的?68.李颀的《古从军行》属于什么内容的诗?69.1918年,鲁迅在什么杂志上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精选版)中国文学常识问答100题附答案【黄金题型】

(精选版)中国文学常识问答100题一.简答题(共100题,共500分)1.在现存唐诗中,哪三位诗人创作存量最高?2.屈原的主要作品有哪些?3.我国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的诗人是谁?4.阅读和欣赏戏剧(剧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5.《战国策》这部历史著作采用的是什么体例?6.现代诗歌史上“新月派”的代表人物是哪几位?7.“元曲四大家”是指哪四位,他们各自的代表作是什么?8.按照作品内容的不同,散文可以分为哪几类?9.《漱玉词》是谁的词集?10.“永明体”具有怎样的特色,是谁创造的?11.明代的拟话本“三言”、“二拍”是指哪些作品?12.《都江堰》是一篇游记散文,选自余秋雨的哪本散文集?13.什么是章回小说?14.清人王闿运称“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诗人是哪一位,“孤篇”是指哪一篇?15.明代小品文集大成的作家是哪一位?16.苏轼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人是指哪一位?17.“初唐四杰”是指哪四位?18.巴金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和《激流三部曲》各是哪些作品?19.明代的“四大传奇”是指那些作品?20.抒情长诗《放声歌唱》和《雷锋之歌》的作者是谁?21.清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哪种体裁,代表作品有哪些?22.北宋词人被称为“二晏”的是哪两位?23.余华是哪一派的代表作家,他写的著名长篇小说有哪些?24.诗仙” 和“诗圣” 各是哪位诗人,他们的诗歌各具什么特色?25.“唐宋八大家”是指哪些作家?26.“花间派”词人的词作被编入哪部作品中?27.代表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什么?28.鲁迅作品集中属于历史小说集的是哪一部?29.鲁迅的小说集、散文集和散文诗集分别是哪些作品?30.秦代李斯的代表作品是哪篇?31.胡适的主要著作有哪些?32.被誉为“诗坛祭酒”、“文学重镇”的余光中的代表诗作是哪一首?33.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谁写的,小说的名字是什么?34.鲁迅写的《野草》和《朝花夕拾》分别属于什么文学体裁?35.舒婷的主要诗集有哪些?36.曹禺的戏剧代表作有哪些?37.钱钟书的《写在人生的边上》、《人·兽·鬼》、《围城》分别是什么体裁的作品?38.被后人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哪部作品?39.元代的哪部作品被誉为“杂剧之冠”,作者是谁?40.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问题小说”而闻名的女作家是哪一位?41.《写在人生边上》是哪位作家的散文集?42.屈原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哪种新的诗歌样式?43.建安文人的作品具有什么特色?44.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和传记文学的先河的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45.什么是元代散曲中的小令和套数?46.“元白”是指中唐时期的哪两位诗人?47.在先秦作品中,“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是哪部作品的艺术特点?48.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49.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以哪些诗人为代表?50.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哪些环节?51.宋词分为哪两大流派,各派的代表人物是谁?52.什么是“古文运动”?53.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由哪三部作品组成的?54.收录了从汉代到隋唐的全部乐府作品的诗集是哪部作品,编者是谁?55.阅读和鉴赏小说,应该把握哪几个要素?56.《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是什么身份?57.1918年,鲁迅在什么杂志上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第一章:先秦文学(战国前)1.《诗经》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2.孔子的《论语》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是什么?3.《尚书》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第二章:先秦文学(战国后)1.《楚辞》是什么时期的作品?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墨子的《墨子》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何地位?3.《庄子》的主要思想和艺术特点是什么?第三章:汉代文学1.汉代文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2.《汉乐府》诗集对古代文学的贡献是什么?3.《战国策》与中国古代文学有何关系?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文学1.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题和风格有何特点?2.《世说新语》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何贡献?3.陶渊明的诗作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上有着什么地位?第五章:唐代文学1.唐代文学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2.杜甫和李白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是怎样的?3.白居易的《琵琶行》在唐代文学史上有何地位?第六章:宋代文学1.宋代文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举例说明。
2.苏轼和辛弃疾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是怎样的?3.《红楼梦》如何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第七章:元代文学1.元代文学的主题和风格有哪些特点?举例说明。
2.元曲对中国古代戏曲文学的影响是什么?3.《西游记》是元代的作品吗?第八章:明代文学1.明代文学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2.《水浒传》在明代文学史上有何地位?3.明代小说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是什么?第九章:清代文学1.清代文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举例说明。
2.《红楼梦》在清代文学史上有何地位?3.曹雪芹和施耐庵的小说各具特色,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贡献各是什么?第十章:近代文学1.近代文学的主题和特点是什么?2.鲁迅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影响是怎样的?3.《茶花女》和《围城》对中国现代文学有何启示?以上是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的部分题目,希望能帮到你!。
(高中段)中国文学常识问答100题一套附答案【全优】

(高中段)中国文学常识问答100题一.简答题(共100题,共500分)1.“元白”是指中唐时期的哪两位诗人?2.《写在人生边上》是哪位作家的散文集?3.提出抗金建议的《美芹十论》和《九议》是谁写的奏疏?4.“魏晋风度”的主要载体是什么?5.“花间派”词人的词作被编入哪部作品中?6.鲍照诗作风格劲健,富有文采,他对哪种诗体的发展有重要贡献?7.抒情长诗《放声歌唱》和《雷锋之歌》的作者是谁?8.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提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爱情口号是哪一句话?9.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谁写的,小说的名字是什么?10.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11.余华是哪一派的代表作家,他写的著名长篇小说有哪些?12.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和传记文学的先河的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13.郁达夫写的自传体小说叫什么名字?14.“吴中四士”是指哪四位?15.唐代“边塞诗派”以哪些诗人为代表?16.按照作品内容的不同,散文可以分为哪几类?17.《漱玉词》是谁的词集?18.巴金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和《激流三部曲》各是哪些作品?19.李颀的《古从军行》属于什么内容的诗?20.被称为“诗鬼”的唐代诗人是哪一位?21.1917年,陈独秀在哪本杂志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一文,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22.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词人是哪一位?23.秦代李斯的代表作品是哪篇?24.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由哪三部作品组成的?25.鲁迅的小说集、散文集和散文诗集分别是哪些作品?26.在先秦作品中,“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是哪部作品的艺术特点?27.曹禺的戏剧代表作有哪些?28.《倾城之恋》、《金锁记》、《传奇》是哪位作家的作品?29.舒婷的主要诗集有哪些?30.长篇小说《子夜》的作者是谁?31.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哪些环节?32.晚唐时的“小李杜”是指哪两位诗人?33.苏轼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人是指哪一位?34.“小散文”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5.张岱的散文集主要有哪两本?36.李商隐的《隋宫》属于什么诗体?37.明代的拟话本“三言”、“二拍”是指哪些作品?38.鲁迅作品集中属于历史小说集的是哪一部?39.《牡丹亭》是明代一部著名的戏剧传奇,作者是谁?40.巴金先生在新时期出版的被誉为“讲真话的书”的散文集是哪一部?41.“汉赋四大家”是哪四位?42.魏晋南北朝时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理论批评专著有哪几部?43.《都江堰》是一篇游记散文,选自余秋雨的哪本散文集?44.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问题小说”而闻名的女作家是哪一位?45.阅读和鉴赏小说,应该把握哪几个要素?46.李渔(笠翁)在哪本书中系统地论述了戏曲文学的特点及戏曲表演艺术?47.“永明体”具有怎样的特色,是谁创造的?48.现代诗歌史上“新月派”的代表人物是哪几位?49.中国戏曲主要的表现手段是什么?50.1918年,鲁迅在什么杂志上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文学常识100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学常识问答100题1.在先秦作品中,“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是哪部作品的艺术特点?《诗经》2.《诗经》收录的是什么年代的作品,共多少篇?《诗经》收录的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作品,共305篇。
3.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离骚》,作者屈原4.屈原的主要作品有哪些?《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5.屈原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哪种新的诗歌样式?楚辞6.先秦时期的历史著作主要有哪几部?主要有三部:《左传》、《国语》、《战国策》7.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哪一部?《左传》8.《汉书》、《左传》、《论语》和《国语》,哪个属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9.《战国策》这部历史著作采用的是什么体例?国别体10.秦代李斯的代表作品是哪篇?《谏逐客书》11.《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是什么身份?门客12.《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所指斥的对象是谁?共叔段13.“汉赋四大家〞是哪四位?司马相如,班固,杨雄,张衡14.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和传记文学的先河的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史记》,作者司马迁15.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汉书·艺文志》,作者班固16.收录了从汉代到隋唐的全部乐府作品的诗集是哪部作品,编者是谁? 《乐府诗集》,编者是宋代的郭茂倩17.被后人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哪部作品?汉末文人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18.建安文人的作品具有什么特色?多写五言诗,抒发了忧国治世的愿望,作品具有“慷慨悲凉〞之气,被誉为“建安风骨〞。
19.我国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的诗人是谁?陶渊明20.苏轼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人是指哪一位?王维21.鲍照诗作风格劲健,富有文采,他对哪种诗体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七言诗22.“永明体〞具有怎样的特色,是谁创造的?“永明体〞讲究声律和对仗,是沈约、谢朓等人创造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五百题》精要1、为什么说楚辞的产生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楚辞的产生标志着古代诗歌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因为它和《诗经》相比,有着多方面的进步。
(1)《诗经》多数是人民群众的集体口头创作,所表现的是群众的生活,很少看到诗人的个性;而楚辞是诗人的独立创作,特别是在屈原的诗歌中,塑造了具有崇高理想和伟大人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并有鲜明的个性,从而结束了诗歌集体创作的局面,开始了作家创造的新时期。
(2)《诗经》的句式基本上是四言,篇幅较短,形象比较单纯,所反映的多是生活中的片断。
而楚辞则完全打破了四言的限制,以参差灵活、富有地方色彩的语言,宏伟的结构,创造了丰富的艺术形象,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主观与客观的剧烈冲突。
它不但是中国诗歌语言的第一次解放,推动了诗歌体式的反战,也显示了诗人艺术构思的进步。
(3)《诗经》中的民歌侧重于反映现实生活,干预社会政治,风格朴素,代表着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楚辞则以丰富的想象、华美的文辞,抒发诗人的主观激情。
并以其卓越的成就和鲜明的特色,开创了古代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它和《诗经》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两个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楚辞的产生使古代诗歌从集体创作进入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实现了诗歌语言和体式地重大解放,创造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抒情形象,开辟了古代诗歌的浪漫主义道路,从此古代诗坛呈现出崭新的局面,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2、试述我国古代叙事诗的形成过程。
我国古代叙事诗有一个萌芽、出发形成到臻于成熟的过程。
(1)先秦时期,诗歌的基本形式是抒情诗。
但《诗经》中的部分诗歌已有叙事成分,如《生民》《公刘》等,记事概括,没有中心情节和饱满的人物,是叙事诗的萌芽。
(2)叙事诗至汉代乐府民歌方初步形成。
民歌是诗歌的先行者,两汉乐府民歌中叙事成分占很大比重,如《东门行》、《陌上桑》等,它们都写了生活中的片断,有情节、有人物、有一定矛盾冲突和性格特征,意味着叙事诗已初步形成。
(3)东汉末年,出现中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层次分明,语言优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标志着叙事诗的发展和成熟。
3、汉乐府民歌在艺术上对《诗经》有哪些继承和发展?(1)汉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汉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尖锐的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本质和残暴罪行,表达了下层人民的痛苦、不平和反抗,是《诗经》现实主义传统的进一步发展。
(2)汉乐府民歌发展了《诗经》的叙事成分,形成了新的诗歌体裁——叙事诗,丰富了我国的诗歌体裁。
(3)汉乐府民歌突破了《诗经》四言格式,长短不拘,以杂言为主,并逐渐趋向无言,表现力有很大提高,(4)汉乐府民歌继承发展了《诗经》赋比兴手法。
总之,两汉乐府民歌继承发展了《诗经》的传统,取得了多方面的艺术成就,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建安文学取得了那些突出成就。
建安文学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光辉的时代。
建安文学的主要成就就是继承和发扬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掀起了一个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高潮,形成了“建安风骨”的优良传统,成为后代的楷模;艺术上为五言诗的发展壮盛奠定了基础。
汉末魏初,北方的曹氏父子都爱好和奖励文学,招揽文士,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七子”、蔡琰邓众多作家。
这些人都怀抱救世济时的理想,又都卷入了汉末动乱的漩涡,接触了广泛的社会现实,因此能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袭用乐府旧题,创作出许多优秀诗篇。
他们的创作一方面深刻反映了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一方面抒发他们的政治理想与抱负,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艺术上,建安作家不但继承了乐府民歌和汉末故事的长处,而且在实践中加以提高和发展,他们加强诗句的修饰和润色,在对偶、炼字和声韵上都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使诗歌更趋华美。
经过建安诗人的努力,五言诗成熟并开始姓盛;七言诗也在这时奠定了基础。
建安时期的辞赋和散文创作比较汉代有了明显的进步。
汉代那种铺张扬厉的大赋消沉了,抒情小赋有了较大的发展。
散文则趋于自由通脱,无论抒情、叙事或议论都显得生动活泼。
5、正始文学与建安文学相比,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原因是什么?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正始文学,发生在魏晋交替之际,虽然距离建安文学只有一二十年,但与建安文学相比,无论是作家的思想,还是作品的内容和风格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建安文学中反映人民疾苦和追求建功立业的内容在正始文学中没有了,代替他们的是对黑暗恐怖的政治的揭露和对死亡灾祸随时都会到来的忧叹;建安文学中所具有的慷慨奋发的进取精神消失了,代替它的是否定现实、韬晦遗世的消极反抗思想;正始文学中有着浓厚的老庄思想色彩,这是建安文学中没有的,正始诗风曲折含浑也是建安文学的明朗刚健的风格有别。
原因:曹魏集团与司马氏集团的夺权斗争,黑暗恐怖的政治统治。
消极遁世的道家思想逐渐蔓延,用道家的放任自然与虚伪礼教相对抗,用道家否定一切的精神来否定现实,拒绝与司马氏合作。
散文多旁敲侧击,诗歌多用比兴象征。
建安文学虽紧承建安文学之后却在内容与风格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正始文学的基本倾向是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反抗,所以在基本精神上与建安文学仍然是一致的。
6、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首先是描写美好的田园风光,赞美纯朴的田园生活,表现他悠然自得的心境和情趣。
如《和郭主簿》。
其次是表现他参加劳动的感受。
《归园田居五首》描写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劳动生活,表达了甘愿过着夕露沾衣的生活,也不愿回到官场中去的愿望。
劳动中和农民建立了友谊:“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其三是表现诗人生活的困苦和他的种种思想斗争;在少量诗篇中还反映了农村凋敝的景象。
“夏日常抱饥,寒夜无被眠”。
诗人后期的《桃花源诗并记》描写了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劳动、人人温饱的理想社会,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理想,也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具有否定封建统治和封建王权的积极意义。
7、南朝乐府民歌与北朝乐府民歌在内容和风格上有何不同?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由于产生的地域和社会环境不同,故而在内容与风格上就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南朝民歌由于多产生育商业发达的都市,主要反映城市中下层居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又由于统治者采录民歌仅仅是为了声色娱乐,在收集时按照他们的趣味进行选择,因此,现存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比较狭窄,绝大多数是情歌,而且多是女性口吻,某些情歌还有较重的色情成分和胭脂气,很少泥土气息。
南朝民歌载形式上的特点,一是体制短小,多是无言四句的小诗,它的出现为绝句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二是多用比喻和隐语双关。
语言清新、自然、活泼,多方言口语,具有一种天真活泼的情态,风格清丽委婉、缠绵哀怨而趋于柔弱。
北朝乐府民歌,现存只有六十余首。
由于北朝乐府民歌产生于长期处于混战状态的北方,又出于各个民族,因此反映现实生活比南朝要远为深广。
其中以反映战争、徭役和人民流离失所的诗篇最多;其次是反映北方民族的尚武精神,表现壮烈牺牲,歌颂战斗英雄的,如《木兰诗》;还有少数诗篇写婚姻恋爱和北国风光的,如《敕勒歌》。
可见,北朝民歌数量虽然比南朝民歌少,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南朝民歌所不能比的。
北朝民歌语言朴素,感情直率,就是情歌也大都大胆泼辣,这就形成了北朝民歌刚健豪放的风格,与南朝民歌的艳丽柔弱迥然不同。
8、试述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王维是一个有着很高艺术修养的诗人,他在绘画、音乐、书法等艺术领域都有很深的艺术造诣。
他将各种艺术融会贯通,极大的提高了他诗歌的艺术性。
作为一个诗人兼音乐家,他善于发现自然界的声音美,从虫鸣鸟鸣到人语泉声,他都巧妙的写进诗中,以衬托形象,构成意境,如“鱼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作为诗人兼画家,他又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形状、色彩、动态美并加以巧妙配合,写进诗中,构成美的境界。
如“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取景、构图和色彩的配合都独具匠心。
所以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的确说出了王维山水诗的突出艺术成就。
王维不仅擅长大笔勾勒,形成富于概括力的画面,更善于撷取景物最为动人的刹那,加以精工刻画,以含蓄的风格创造出感人的美的境界,如“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青苔上点点夕阳,烘托环境的幽深凄清,刻画之细微,令人惊叹。
因此,王维诗既有陶诗浑融完整的意境,又有谢诗精工刻画的描写。
总的说,王维的田园山水诗都力求勾勒一幅画面,表现一种意境,给人以浑然一体的印象,在表现山水田园美的同时表现出诗人的个性,成就很高,在当时和后代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9、唐传奇与魏晋志怪小说相比有什么进步?它兴起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传奇”一名大概出自晚唐裴铏的小说集《传奇》一书,后人遂把唐人小说统称为传奇。
唐传奇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与志怪小说相比有了明显进步。
一是在题材内容上,志怪主要记鬼神怪异之事,传奇虽然也传写奇闻,但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二是在写作态度上,志怪把怪异作为事实来写,并不是有意识的小说创作,唐人写传奇才开始了有意识的小说创作;另外,唐传奇在结构、语言、情节和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不少新的开辟和创造。
因此,唐传奇的出现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大飞跃,标志着中国小说进入成熟阶段。
特点:结构完整严密,情节曲折生动。
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
语言凝练流畅、生动传神。
唐传奇兴起和发展,首先与唐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城市经济繁荣。
形成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市民对文化娱乐的新要求,“市人小说”的流行。
这是社会原因,也是主要原因。
其次,唐传奇的发展也是文学本身发展的结果。
一方面,六朝志怪小说为唐代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唐代变文、话本等通俗文学未传奇作家提供了创作经验,唐代古文运动解放了文体,新乐府民歌创作引到了作家面向现实。
此外,唐代科举考试盛行的“行卷”、“温卷”风气对文人们写作传奇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佛道教义、神怪传说的流行也对传奇有相当影响。
10、简介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和欧阳修在诗文革新中的贡献。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可以说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继续,是适应当时政治革新的需要而发生的。
宋代到了仁宗时期,国力渐弱,社会矛盾日益加剧,政治危机日益严重,政治上要求变革。
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王安石实行变法。
同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文学家认识到当时流行的西昆体诗风和晦涩险怪的文风,无补于政治,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他们遂大力提倡诗文革新。
经过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的持续努力,出现了为那雪创作的繁荣局面,对后代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诗文革新的主要内容是,反对绮靡的西昆体十分和奇涩险怪的文风,提倡平易畅达,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的文学风尚,以使文学充分发挥其社会作用,为巩固封建国家的统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