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常规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常规【概念】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的累积引起皮肤、巩膜或其他器官黄染的现象。
病因复杂,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前者一般不需要治疗,而后者应积极寻找病因,给予治疗,否则易导致胆红素脑病而引起死亡或严重后遗症。
【临床表现】1、生理性黄疸:大多数在新生儿出生2-3d后出现,4—5d时最明显,程度比较轻,以巩膜、面、颈及躯干为主,很少出现在四肢,多于7 -10d后消失。
婴儿一般情况好,精神好,吃奶好。
2、病理性黄疸:一般出现早,生后24h内即可出现,并且进展快、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且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
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疽的原因很多,主要分为非感染性和感染性两种。
【护理评估】1、一般情况:监测生命体征是否异常,了解孕妇有无肝脏疾病、患儿有无感染病史,评估患儿及父母血型及家族遗传性。
2、专科情况: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进展的快慢,以及波及的范围。
3、评估家长对疾病的病因、预后、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
4、实验室检查:及时监测和动态观察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护理措施】一、病情观察:1、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每2-4小时记录一次。
2、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反应,有无嗜睡、发热、呕吐、惊厥等,哭声有无异常,及拥抱、吞咽、吸吮反射有无异常,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注意观察患儿皮肤黄染程度,及时评估黄染程度变化的情况,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4、注意观察患儿大小便的性状、量与次数,如发现有大便延迟情况,应给予灌肠,及时促进大小便及胆红素的排出。
5、注意观察患儿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脐部有无分泌物,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二、症状的护理:1、黄疸的护理:根据患儿皮肤黄染的部位与范围,监测血清胆红素,判断其发展速度。
2、光疗的护理:光疗前的准备,清洁暖箱,往水槽内加水,接通电源,检查线路及光疗灯管的亮度,并预热暖箱到适宜温度,将患儿裸露(遮挡眼睛及会阴部)置于暖箱中,记录光疗时间;光疗时,应使患儿受照均匀,单面光疗时,每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双面或多面光疗时,应勤巡视,防止受伤。
新生儿黄疸讲课

观察新生儿症状:观察新生儿 食欲、睡眠、精神状态等,判
断黄疸是否影响新生儿健康
治疗方案
1
2
3
4
光照疗法:通过光照射,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
使胆红素分解为水溶性 如苯巴比妥,加速胆红
物质,易于排出体外
素的代谢和排泄
辅助治疗:保持新生儿 的体温、湿度和营养状 况,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换血疗法:对于严重黄 疸的新生儿,通过换血
04
观察大便颜色:注 意观察新生儿大便 颜色,及时发现胆 道闭锁等疾病。
营养补充
母乳喂养:新生儿黄疸
期间,建议坚持母乳喂 01
养,有助于黄疸消退。
水分补充:新生儿黄疸
期间,适当补充水分, 03
有助于黄疸消退。
益生菌补充:新生儿黄
疸期间,适当补充益生 05
菌,有助于黄疸消退。
维生素D补充:新生儿黄
02 疸期间,适当补充维生
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 内出现的黄疸,需要及时治疗,否则 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母乳性黄疸:由于母乳喂养引起的黄 疸,一般无需停止母乳喂养,可继续 观察
溶血性黄疸:由于红细胞破坏引起的 黄疸,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引发 严重后果
黄疸的成因
1
胆红素生成过多
3
胆红素排泄障碍
5
胆红素摄取障碍
2
胆红素代谢障碍
新生儿黄疸讲课
演讲人
目录
01. 新生儿黄疸基础知识 02.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治疗 03.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与保健 04. 新生儿黄疸的常见问题与解
答
1
新生儿黄疸基础 知识
黄疸的定义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 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 谢异常,导致血液中 胆红素水平升高,引 起皮肤、黏膜和巩膜 黄染的现象。
新生儿黄疸护理要点简答题

新生儿黄疸护理要点简答题
新生儿黄疸护理的要点包括:
1. 观察黄疸程度:注意观察新生儿黄疸的程度,包括黄疸的颜色、发展速度和范围等,及时与医生沟通。
2. 维持良好的喂养:新生儿黄疸可以通过排便排出胆红素,因此要保证新生儿充足的喂奶,帮助排出胆红素。
3. 避免过度紧缩:过度紧缩可能会导致新生儿黄疸加重,因此应避免过度紧领带、包裹和绑带等。
4. 确保适当的暴露阳光:暴露在适当的自然阳光下可以有助于降低胆红素水平,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暴露和超过午后阳光。
5. 加强监测和评估:定期进行黄疸监测,包括测量胆红素水平、观察黄疸的变化和评估新生儿的一般健康状况。
6. 确保充足的休息:休息和睡眠对新生儿黄疸的恢复非常重要,保持室温适宜、避免过度刺激和提供良好的环境。
7.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相关治疗和护理,并定期复诊或随访。
注意:以上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和指导,如有需要,请及时咨询医生。
新生儿黄疸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黄疸观察与护理黄疸是在新生儿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其表现为皮肤和眼睛呈现黄色。
由于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不能有效地代谢胆红素,导致黄疸的发生。
黄疸对新生儿的健康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及时观察和护理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一、观察黄疸的症状黄疸是以皮肤和眼睛黄染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但也有一些其他症状可以协助判断。
家长应仔细观察以下方面的变化:1. 皮肤和眼睛的颜色:黄疸的主要特征是皮肤和眼睛呈现黄色,如果发现宝宝的皮肤和眼睛变黄,就应该引起注意。
2. 宝宝的精神状态:黄疸可能会让宝宝感到不舒服,导致他们哭闹不安或者表现出其他不正常的精神状态。
3. 排尿和排便情况:由于黄疸会增加胆红素在尿液和粪便中的含量,因此观察宝宝的排尿和排便情况也是判断黄疸程度的重要指标。
二、黄疸的护理1. 频繁喂奶:母乳中的催乳素有助于促进胆红素的排除,因此,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频繁喂奶是降低黄疸的有效方法。
2. 阳光照射:黄疸宝宝的皮肤暴露在阳光下,可以促进胆红素的分解和代谢。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宝宝的皮肤应该避免暴晒,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晚的阳光照射。
3. 观察宝宝的饮食和排泄情况:对于黄疸宝宝,要注意观察他们的饮食和排泄情况。
保持正常的饮食和排尿排便能有效地帮助胆红素的代谢和排出。
4. 及时就医:如果黄疸的情况持续恶化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及时就医是必不可少的。
医生会根据黄疸的严重程度和宝宝的情况做出进一步的诊断和处理。
三、注意事项1. 宝宝的皮肤应该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长时间湿疹,特别是在皮肤折叠处。
2. 宝宝的衣物应该柔软、透气,避免使用过紧或过粗的衣物,以免刺激皮肤,加重不适。
3. 注意维持宝宝的体温适宜,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或过热的环境中,防止感染和出汗过多。
4. 定期观察宝宝的体重和体格发育情况,及时调整喂养方式和营养摄入,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
总结:对于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非常重要。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四)护理评价 1.患儿皮肤的黄染是否消退。 2.患儿是否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 3. 家长是否能正确护理患儿。
六、新生儿换血疗法
换血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快捷的方法,主要用于 重症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换血可以及时换出抗体和致敏 红细胞,减轻溶血、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浓度,从而防 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同时还能纠正贫血、防止心力衰 竭。但换血时人力、物力花费较大,并有血栓、空气栓塞 、心脏停搏等危险及继发感染的可能,故应严格掌握指征 。
(二)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有以下特点:黄疸在生后24小 时内出现;黄疸程度重,血清胆红素足月儿大于 205.20μmol/L,早产儿大于257μmol/L,或每日上升超过 85 μmol/L;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 过4周;黄疸消退后又出现;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超过 26μmol/L。 按实验室测定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增高程度可分为高未结 合胆红素血症、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和混合性高胆红素血症
3.混合性高胆红素血症
感染是引起新生儿混合性高胆红素血 症的重要原因,细菌和病毒感染都可 引起黄疸。黄疸可以是新生儿感染的 惟一表现,如果同时有不吃、不哭、 不动、体重不增、体温不升时,应注 意寻找感染病灶。
三、新生儿黄疸的处理
1.先应判断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由于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治疗, 如果把病理性黄疸当成生理性黄疸,不仅会贻误诊疗时间,而且常可导致严 重的后遗症,因此临床上应依据生理性黄疽与病理性黄疸的特点进行准确判 断黄疸的性质。 2.对于病理性黄疸,应分析判断其发生原因。一方面应认真询问病史,包括黄 疸发生时间、进展情况、腹部情况、大小便性状、家族史等,另一方面应行 必要的检查,如血液检查、B超、CT、MRI、核素扫描、肝活检,甚至剖腹 探查等。 3.任何病因所致非结合胆红素过高,尤其是l周内的早产儿和有严重缺氧、酸 中毒、颅内病变或严重感染患儿,必须尽早治疗,以免发生胆红素脑病。治 疗原则应是针对病因治疗,注意保暖和营养供给,积极纠正缺氧治疗。
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1.观察皮肤、巩膜黄染的变化,大小便的颜色和神经系统的变化,详细记录。
2.入院后病因不明确,应进行床边隔离,保持室内安静,耐心喂养,减少不必要的刺激,缺氧时给予吸氧。
3.控制输液速度,切记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以免血脑屏障暂时开放,使已与血清连结的胆红素进入脑组织引起胆红素脑病。
4.密切观察面色及精神状态,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心率、尿量的变化及肝脾肿大等,注意保暖。
5.供给充足的水分及葡萄糖,早开奶,提倡生后即开奶,可刺激肠管蠕动,早产儿和窒息儿由于吸允能力差,吞咽与呼吸不协调,为了防止喂奶而发生吸入性肺炎,可考虑由静脉补充营养。
6.由于低温可降低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结合力,而使黄疸加重,应注意保暖,维持体温在
36.5-37℃之间。
7.密切观察黄疸程度、消退情况及大小便情况。
8.实施光照疗法和换血疗法。
9.遵医嘱给予白蛋白和肝酶诱导剂纠正酸中毒。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新生儿黄疸指的是新生儿胆红素累积而引起的皮肤及其他器官的黄染现象,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将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症状。
具体来说,新生儿黄疸主要包括生理性黄疸以及病理性黄疸两种类型,临床治疗护理中,我们主要通过血清胆红素值来判断其究竟属于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
之后再明确其发病原因以及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才能够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这一过程既需要以医护人员为主,但更需要家长的参与,家长如果能够了解黄疸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手段并掌握正确的护理技巧,则有助于黄疸患儿进一步恢复健康。
一、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原因现代临床医学专家一直在积极寻找病理性黄疸的发病原因。
造成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感染性黄疸,主要包括新生儿肝炎和新生儿败血症两种症状。
新生儿肝炎多是由胎儿在子宫内受到感染所致,其中以巨细胞病毒的感染最为常见。
包括乙型肝炎、风疹、单纯疱疹以及EB病毒在内的其他感染也会使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
这方面涉及到的感染可由胎盘传至胎儿或在胎儿通过产道时感染胎儿。
感染时间为出生后的1—3周之内,主要症状为厌食、呕吐、尿液呈深黄色、粪便色为浅灰白。
新生儿败血症的诱发原因十分复杂,但它对患儿病理性黄疸症状产生的影响也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
②非感染性黄疸,主要包括新生儿溶血症;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③遗传疾病等因素。
需要强调的是,大约有1%左右的婴儿经母乳喂养之后会出现黄疸,但只要停用母乳之后黄疸症状也会逐渐消失,家长对这类黄疸可不必过分慌张,只要在医生确诊之后遵照医生的指示护理即可。
二、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手段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口服苯巴比妥钠、尼可刹米、静脉滴注菌栀黄注射液以及蓝光治疗等方法。
治疗给药过程中患儿家长及医护人员要做好护理,要严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并对其体表的黄染变化情况做好记录。
这一过程中患儿家长需要与医护人员做好沟通,及时反馈患儿的病情变化,以获得最具针对性、权威性的指导。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4、应用护理手段促进胎粪排泄。新生儿肠腔内胎便约含80—200mg 胆红素,这个含 量相当于新生儿每日胆红素产生量的5一10倍,如胎便排出延迟,胆红索 吸收增加,使血 中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因此,早期应采取措施促进胎粪排出。
1 出生后的新生儿,经过一般处理后,肛门温度计 前端涂石腊油后插入肛门2cm,3分 钟后取出,既能准确测量新生儿体温,又能起到检 查肛门及刺激肛门和直肠促进排便的作 用。对出生后12小时仍未排大便的新生儿应用生理 盐水2ml加开塞露2ml灌肠,肛门管直径 0.5cm,前端涂石蜡油,插入4~5cm,通过肛管的 刺激和开塞露的润滑作用,促进新生儿 排便。
3 抚触可增加迷走神经兴奋,促进胃泌素和胰岛素 分泌,增加食物的吸收能力,奶量摄入增加,刺 激肠蠕动,增加日排便次数和排便量,减少胆红 素肝肠循环,从而降低胆红素的指数。抚触室室 温为28℃~30℃,播放优美音乐,抚触最好是两 次喂奶之间、淋浴后及新生儿醒时进行,抚触方 法参照强生婴儿抚触手册标准进行,每天两次, 动作轻柔,注意安全。抚摸过程中注意观察新生 儿反应,如哭闹、呕吐、肤色改变时暂停抚触, 抚触后 注意保暖。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7 光疗的护理 蓝光治疗是目前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的一种简单易行且安全有效 的方法 。光照的原理是未结 合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由脂溶性变成水溶性,然后经肠 道或尿道排出。光源有蓝光、白光、绿光,方法有单面光 疗、双面光疗、毯式光纤黄疸治疗法,以间接胆红素升高 为主的高胆红索血症普遍采用蓝光疗法。光疗前做好家属 的宣传教育工作及心理护理。使家属真正理解光疗的目的、 方法、效果,从而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蓝光治疗室内配 有空调,保持室温24℃~26℃、湿度55%~65%。 蓝光箱消毒后接上电源,调节箱温28℃,32℃。光疗前洗 澡,清洁皮肤,勿扑粉或涂油,以免影响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抚触 :患 儿生 命体 征平 稳 、病情 允许 的情况 下 ,可给 予抚
触护 理 ,每 月 2次 ,每次 i 0 m i n ~1 5 m i n 。抚 触头 颈及 背部用 指捏
法 .四肢用挤捍 法 。抚 触者 心情 放松 。充满 爱 意,注意 目光 与感情 交流 ,双 手温暖 ,动 作轻 柔 ,力度适 宜 ,按 头面 部 、胸部 、腹部 、 四肢 ,有 序进行 ,每 个动 作 3次~ 5 次, 宜 蓐 复太 多。患 儿疲 劳 、 饥饿 、烦躁 、哭 闹厉 害 时,停 止抚 触 。教会 产妇 、家属 抚触 方法 ,
联 结 的 红素 也进 入脑 组织 [ 4 ] 。
氰脯 ( G 6 P D ) 缺 陷 我 罔南 方多 见,核 黄疽 发生 率较 高 : 其 他 如红细 胞 酬 酸激 酶缺 陷病 、球 形红细 胞 增 多症、半 乳糖血 症 、d 抗胰 蛋
r 1 酶 缺 乏症 、囊 性纤 维病 等 。⑤ 药物 性黄疽 :如,尼可刹 米 ,监比 治 疗 ,静脉 滴注 芮 栀黄 汴 射液 等 治疗 。以川 药 3天 越 降 常或 _ 月显下降 为显效 ;用药 1
如黄 降 即可确 定 诊断 。 ④ 遗 传性疾 病 : 红细 胞 6 一 磷酸 葡萄 糖 脱
体温 超过 3 8 .5 ℃ ,应暂 停光疗 。光疗 还可 使皮 肤呈青 铜 色 ,即青 铜症 , 此 时应 停止光 疗 , 青铜症 可 自行 消退 。 光疗 时要 补充 核 黄素 , 冈蓝 光可 分解体 内核 黄 素。 4 、 口服琼 脂 的护理 : 可给 忠儿 口服 食用琼 脂 , ‘ 般每次 5 0 0 m g / k g ,6 h臼服 1 次 ,J 1 {1 0 葡萄 糖溶 解后 用奶 瓶哺 喂 。琼 脂 的主
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
◆沈 艳 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 院 1 1级护理大专 5班 上海 2 0 1 5 1 4
新 生儿 黄疽 是 由于新 生儿 时期 血清胆 红素 升 高 , 主 要 是未 结合 红素 升高 ,引起 皮肤 及 巩膜 黄染 ,新 生儿黄 疸 是新 生儿 时期 ~ 种 缩时 红细胞 破坏增 多 ,进而 可 加重疸 红 素血症 。 过 高 的环境 温度 还 可引起 d ' J L 发热 甚至 死亡 。 所 以要 1 h 测 体温 1次, 或者 根据 病情 、 体温 情况 随时测 量 , 使 患儿的 体温 保持在 3 6 。 C ~3 7 。 C 。 光疗 时
上 霉素 等药 物 引起 。 , ■、新 , 上 儿 的治疗 方法
7 、 预防 感染 : 格 执行 淌毒 隔 离制 度, 接 触 忠儿前 后应洗 于 ,
做 好 皮肤 、 L _ = 】 腔 和脐 部的护 理 ,定 时对光 疗箱 进行 消毒 。
8 、健康 教育 : - r 解患 儿家 长心 理状 况 ,对 本病 原 冈、性 质 、 护 理 、预 后的 认 鼻 u 私 度 ,然 后给 耐心 细致 的讲 解 。若 为{ 乳性黄
其 出院后继 续抚 触 [ 3 ] 。背部抚 触 ,可刺 激背 部 皮神经 ,反 射性 引
起 脊髓排 便 ・ l 1 枢兴奋 ,从而 加快 胎粪 尽 甲 . 排泄。
6 、合理 安排补 液计 划 : 根据 不 补液 内容 调节 相应 的速 度 , 忌快速 输 入高渗 性药物 ,以免 仇脑 障暂 时 开放 ,使 已 与白篮 白
常 见 的症状 ,新 生 儿黄疽 包括 生理 性黄 疸和 病理 性黄疸 [ I ] 。病 理 性 黄疽 可 能引起 严 重的 后遗症 ,部 分忠 儿还 有死 亡 的可 能 , 严 重威 胁 新 生儿 的健康 和 生存质 量 。
、
新生 儿黄疽 的 原因
对病 理性黄 疸 应积 极奄 找病 凶 ,引起病 理性 黄疸 的 丰要 原 因 肯 :感 染性 :① 新 生 儿肝炎 :人 多为胎儿 在 宫 内由病毒 感染 所致 , 以 ! 针 { 胞病毒 最 常见 , 其 他为 乙型 肝炎 、风疹 、 纯疱 疹 、 柯 萨基 、 E B 病 毒 、李 斯特 菌、梅 毒螺 旋体 、弓形体 等 。感染 可经 胎盘传 给 胎 儿或 在通 过产 道分 娩 时被感 染 。 常在 生后 1 —3 周或 更 晚出现 黄疸 , 痫 时 粪便 色浅 或灰 白,J 汞色深 = 贵,患 儿可有 厌食 、呕吐 、肝轻 至 中度增 大 。② 新牛 儿败 血症 。非感 染性 :① 新 生儿溶 血症 。②胆 道 闭锁 H前 已证实 本症 多数 是 由于宫 内病 毒感 染所 导致 的生后 进 行 性H 儿 管炎、 肌管 纤维 化和 胆管 闭锁 ; 若管 壁薄 弱则 形成 胆总 管囊 肿 。 多 出牛 后 2周始显 黄疸 并 进 行 性加 重 ;粪色 由浅黄 转 为 白色 , 盯进行 性增 人 ,边硬 而 光滑 ;肝功 改变 以结 合胆 红素 增 高为主 。3 个 后 町逐 渐 发展 为盯 硬化 。③母 乳性 黄疽 : 大约 l %母 乳喂 养 的 婴儿 可发 生雌 乳性黄 疸 ,其特 点足 非溶 血性 未 结合胆 红素 增 高 , 常 与生 理性 黄疽 苇叠 H _ 持 续小退 ,婴 儿一 般状 态 良好 ,黄疸 于 4 ~1 2 周后 下 降,无 引起 黄疸 的其 他痫 冈 町发现 。停 止母 乳喂 养后 3 天,
要 成分 是纤维 素 ,呵将 被光疗 转 化 丫的水浴 性 J j I l 红 素、结 合肌 红素 稳 定于 溶液 中,阻 止胆 红素 被细 茼转 化 ,促 进肠 蠕动 ,增 加排 便次 数 ,能促进 胆红 素的 结 合和 排泄 ,阻 I E 肌红 素肠 肝循环 [ 2 ] 。哺喂 时 ,应防 止呛咳 ,不要 在患 儿哭 闹时进 行 ,如 患儿 出现 人便 次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