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练习一(第一课时)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时练习同步随堂练习(全册)(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时练习同步随堂练习(全册)(含答案)《彩虹》第一课时课时练习一、小雨点会落在哪?请连一连吧。
zhào jìn g hón g tí jiāo虹提浇镜照二、组词开火车,看看谁的火车快。
真真好认真兴成高三、把句子补充完整。
1.冬冬和明明。
2. 在教室里。
《彩虹》第二课时课时练习一、重点段落品析。
妈妈,如果我拿着你梳头用的那面圆圆的镜子,走到桥上去,天上不是多了一个月亮吗?1.仿写句子。
天上不是多了一个月亮吗?不是?2.说一说:天上真的又多了一个月亮吗?二、大雨过后,一道彩虹挂在天空多漂亮啊!你能画出来吗?参考答案一、虹hóng 提tí浇jiāo 镜jìng 照zhào二、真实高兴兴趣兴致成了成就成为高兴很高高大三、1.在玩游戏 2.我看书参考答案一、1.前面的那个人不是小红的妈妈吗? 2.不是的,而是我拿着妈妈梳头用的那面圆圆的镜子,走到桥上去。
二、提示:把美丽的彩虹画出来即可。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一课时课时练习一、读拼音,写词语。
hǎo chīzhǔrén yǐhòuzhùfáng jiāng shuǐméi yǒu二、轻松找朋友(连线)。
zhàn xíwàng cūn忘村席战三、组词井()()主()()吃()()面()()《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二课时课时练习一、课文整体梳理。
这是一篇传统革命题材的文章,课文最后在碑文“,”中得到升华。
二、重点段落品析。
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1.挖井人是谁?2.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意思。
3.“吃水不忘挖井人”根据这句话写出一个成语是:()三、想一想,填一填。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帮助乡亲们挖水井,解决了吃水困难的问题。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练习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2、培养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和利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100以内的两位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你学会了吗?有什么收获?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整理相关知识点,在小组内交流、班上集体汇报。
师: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你有什么想法呢?生答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1题右面的习题师: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生尝试解答。
了解不同的算法后,组织学生交流。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练习设计:教材第8、9页板书设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56+21+18 48+32-16 39-13+47 96-34-35 57+22-45 100-69+25教学反思:教学内容:练习一(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练习。
1.收玉米。
信息:猴子:36根;松鼠:18根;小熊:45根;小羊:?根。
(1)猴子、松鼠和小熊一共收了多少根玉米?(2)小羊收的玉米比猴子和松鼠的总数少10根,小羊收了多少根玉米?2.二(1)班开展“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下面是三个小队上周末收集废电池的情况。
(1)第三小队收集了多少节废电池?(2)第四小队收集废电池的节数比第一小队和第二小队的总和少23节。
第四小队收集了多少节?3.(1)淘气第三次跳了多少下?笑笑呢?(2)奇思获得第二名,他的总成绩可能是多少?他第三次可能跳了多少下?4.在空格里填数,使横着、竖着、斜着三个数相加的和都是30。
三、总结提升。
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四、作业。
教学板书:练习一(2)30。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练习一》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练习一》教学设计者圆的周长=(),用字母表示为()。
4.圆的面积(1)沿着圆的()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拼成平行四边形。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与圆的()相等,()相当于圆的(),()相当于圆的()。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所以圆的面积=(),用字母表示为S=()。
特别提示:圆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后,圆的()和平行四边形的()相等,但是平行四边的周长比圆的周长()了()。
(2)圆环的面积S圆环 = S大圆– S大圆=()-()=活动意图说明:学生利用教师搭建的学习框架自主梳理本单元知识点,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熟练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进一步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环节三:应用练习(指向目标2、3)学生活动31.2.填一填。
3.某钟表的分针长10cm。
教师活动31.教师注重习题的层次和维度的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第1题是鼓励学生借助对圆的特征的认识解决具体问题,积累借助正方形与圆的关系解决问题的经验;第2题利用公式直接计算出半径或直径以及周长和面积;第3、4题侧重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o rR(1)你能在左面的正方形中画一个面积最大的圆吗?(2)剪去最大的圆,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1)从1时到2时,分针针尖走过了多少厘米?(2)从1时到2时,分针扫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活动意图说明:学生进行有层次性、有维度的练习,4道习题不仅帮助学生巩固旧知,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应用意识,还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业设计】P18、19:3、5、7题,完成在书上。
【板书设计】练习一圆心、半径、直径圆的特征圆心和半径的作用圆的认识同圆中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圆的性质: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用圆规画圆圆周率的意义义圆的周长圆的周长的意义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C=πd C=2πr圆的面积的含义圆的面积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²【教后反思】第一单元圆《练习一》学习任务单(2)根据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得出圆的周长=(),用字母表示为(),或者圆的周长=(),用字母表示为()。
2023年大班认识数字1~10教案

2023年大班认识数字1~10教案2023年大班认识数字1~10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第12—20页及21-23页练习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熟练地数出1-5以内物体的个数,理解1-5每个数的实际含义,会读会写数字1-5。
2、观察、活动、交流,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
能区别几个和第几个。
3、理解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
4、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认识符号=、>和<,会用=、>和<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重点难点1、进一步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
2、进一步加深对5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记住5以内数的顺序位置。
3、进一步加深对基数和序数的认识。
教学设计一、1-5的认识(一)导入新课小朋友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数一数”,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些东西,并数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
让学生自由地数一数周围的物体,并进行交流。
这一节课先认识1、2、3、4、5。
板书:1-5的认识。
(二)学习认数1、初步感知1、2、3、4、5。
出示主题图,说明黑板上写的是“教师节快乐”。
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上有些什么?让学生自己数一数各有几个?交流数的结果,并一起数出图中物体和人的个数。
2、认数、写数。
(1)接着用算珠表示数量1—5,对应着出示数字1—5,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
(2)让学生按顺序读1-5各数。
(3)你能在周围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的个数在1-5之间吗?找出来数一数并和同学说一说。
(4)你能用1、2、3、4、5分别说一句话吗?(5)分析字形,指导学生书写。
(三)巩固练习2023年大班认识数字1~10教案2(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故事:有四只小白兔去采蘑菇,老大、老二、老三都采得很仔细,老大一下子就采了三朵蘑菇,老二采了二朵蘑菇,老三也采了一朵,老四一去到就捉蜻蜓又捉蝴蝶,兄弟们都采到了蘑菇,只有老四什么也没采到。
(二)创设情境,探索1、教学例1:思考每个小兔采的磨菇可以用哪一个数表示?强调说明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与1、2、3一样也是一个数。
【精品】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1观潮-第一课时(含答案)

第1课《观潮》第一课时同步练习基础百花园一、看拼音,写词语。
guān cháo lǒng zhào yóu rúzh újiàndùn shíyìlì二、写出本课中带有下面偏旁的生字,并用生字组成词语。
氵:______()扌:______()辶:______()三、比一比,在组词。
提( ) 据( ) 顿( ) 屹( )堤( ) 剧( ) 颂( ) 吃( )提升训练营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的钱塘江( )的薄雾( )的响声( )地飞奔而来小山在云雾中( )五、把字词连成句。
(1)这里是据说最好地方的观潮(2)东边只见的水天相接一条出现了白线地方思维大练兵六、按要求答题。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屹立——( ) 若隐若现——(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霎时——( ) 浩浩荡荡——( )参考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观潮笼罩犹如逐渐顿时屹立三、比一比,在组词。
提问据说顿时屹立大堤剧本歌颂吃饭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宽阔蒙蒙隆隆浩浩荡荡若隐若现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中固定搭配的掌握。
五、把字词连成句。
(1)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2)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六、按要求答题。
1.耸立若明若暗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
屹立的意思是高耸挺立,比喻坚定不动摇。
耸立的意思是高高地直立。
若隐若现,若,好像,仿佛。
隐:藏起来,看不见。
现,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
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
若明若暗的意思好像明亮,又好像昏暗。
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
2.良久风平浪静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反义词的掌握。
霎时的意思是极短的时间,片刻。
良久的意思是好一会儿。
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风平浪静,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一课时 (含解析)

第12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一课时同步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
pò dònɡ zhǔn bèi bào yǔ hǎoè( ) ( ) ( ) ( )qiánɡ bì chī bǎo zhuànɡ dào zhīzhū(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
洞()准()暴()桐()堆()瀑()壁()撞()抱()辟())饱()三、写出下列字词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写近义词: 飞快——( ) 偶尔——( ) 漂亮——( )2、写反义词: 飞快——( ) 偶尔——( ) 开始——( )四、写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A、心理描写 B、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1、老屋低头看看,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眼睛眯成一条缝。
( ) 2、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 ) 3、老屋想,我可能再也倒不下了。
( ) 五、课内阅读。
“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吗?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
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哦,是老母鸡啊。
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
”二十一天后,老母鸡从破窗户里走了出来,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了出来:“叽叽,谢谢!”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1、“小小的声音”是________发出的。
2、故事中“小猫刚刚离开,老母鸡又来请求老屋不要倒下,”根据生活经验和生活知识,我猜到老屋应该会觉得。
3、我们从选文中可以体会到( )。
A、老屋对老母鸡的关爱和乐于助人的精神B、老屋勇于献身的精神六、课外阅读。
春天,桃花盛开。
蜜蜂飞到花丛里,忙碌地采蜜授粉。
桃花们都张着笑脸,欢迎蜜蜂的光临,并且把自己最好的花蜜送给蜜蜂作为对他们授粉的酬谢。
但是有一朵桃花非常自私,她舍不得给蜜蜂一点儿花蜜。
三年级上册语文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一课时练习题(附答案)

第12课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基础百花园一、看拼音,写词语.p ò d òn ɡ zh ǔn b èi b ào y ǔ h ǎo èqi án ɡ b ì ch ī b ǎo zhu àn ɡ d ào zh ī zh ū二、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______”.凑近 ( còu chòu ) 喵喵 ( mi āo m āo ) 孵蛋 ( f ū fú )叽叽叫 ( j ī j ǐ ) 好饿 ( è w ǒ ) 偶尔 ( ǒu yù )三、比一比,在组词.壁( ) 准( ) 暴( ) 抱( )辟( ) 堆( ) 瀑( ) 饱( )提升训练营四、仿写词语我最棒.很久很久 很 很 很 很 很 很 吱吱呀呀(AABB 式)五、写出下列字词的近义词或反义词.1、写近义词:飞快——( ) 偶尔——( ) 漂亮——( )2、写反义词:飞快——( ) 偶尔——( ) 开始——( )六、选词填空.安心 放心1.你(),我不会丢下你不管的.2.我找不到一个()孵蛋的地方.思维大练兵七、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老屋在不停地帮助他人. ()2、老屋在帮助完小蜘蛛后终于倒下去了. ()3、老屋依次帮助了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 ()八、补全下列词语.助()为()()善()施()()送炭舍()为()参考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破洞准备暴雨好饿墙壁吃饱撞到蜘蛛二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______”.còu miāo fūjīèǒu三比一比,在组词.墙壁准确暴雨怀抱开辟堆积瀑布饱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辨析四、仿写词语我最棒.长长慢慢远远安安静静平平安安红红火火五、写出下列字词的近义词或反义词.飞速偶然好看缓慢经常结束解析:写出词语的近义词或者反义词,此类题型,只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就可以很快的写出正确的答案.六、选词填空.1.放心2.安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七、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八、补全下列词语.助人为乐乐善好施雪中送炭舍己救人解析:根据平时的积累.。
人教版数学《比一比》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比一比》教学设计人教版数学《比一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比多少教学内容:p6-p8、练习一1-4题教学目的:1、使同学知道“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育同学的动手操作力量,渗透“对应”思想。
3、引导同学仔细观看,培育同学主动思索、大胆探究的良好品质。
教具、学具预备: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同学预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个正方形。
教学过程:一、复习:从1数到10。
导入:昨天我们学习了数一数,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比一比。
(板书:比一比)二、新课(一)同样多1、看图说话:老师贴出4个圆纸片,同学数一数有几个,再贴出4个三角形纸片,同学数一数有几个。
看着这图,你能说一句话吗?那你是怎么知道它们同样多的呢?一个圆纸片对着一个三角形纸片,所以我们就说,圆纸片和三角形纸片同样多。
2、比一比:请伸出你的双手,我们用一个指头对着一个指头的方法来比较一下两只手上的手指头是否同样多(师生一起做,然后同桌相互做)。
3、动动手:老师在黑板上贴3个○(同学跟着在台下摆),要求对着○摆□,□要和○同样多。
指名一人在黑板上摆,其余同学在下面摆,摆完后说说摆的方法。
4、同桌左边的同学摆任意个□,右边的同学摆△,使得□和△同样多。
说说摆的方法。
5、找一找:在p6、p7的图中找出同样多的东西。
(二)多些、少些:1、老师贴出4个三角形,同学说是几个,再贴出3个正方形,同学说有几个。
问:三角形和正方形同样多吗?你怎么看出来的?(老师伺机连线)老师引导同学:三角形有剩余,正方形没有剩余,我们就说正方形少些,三角形多些,也就是说三角形比正方形多。
(板书:多些、少些)2、老师在黑板上贴2个○和3个△。
提问:怎样比较○和△谁多谁少?(同桌同学商议。
)指名说。
3、找一找:在p6、p7的图中找出什么东西比什么东西多或少的。
4、同学动手操作:△第一行摆3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圆周率就是3.14,对吗?()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在实际情景中巩固圆的周长及面积公式,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总结提高——归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那些收获呢?(学生小结知识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互相补充,在交流中明确:因为圆心决定位置、半径决定大小,所以周长、面积、环形面积都和半径有关,可见这个单元的核心是圆的特征)
3、树干横截面的半径为20厘米,树皮厚2厘米,树干可用作木料的横截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选做题:1、小丽背着书包去上学,出家门时,看了一眼手表,是7:10,当他到达学校后,又看了一眼手表,是7:30。他的手表的分针长1厘米,你知道他从家走到学校的这段时间,分针针尖走了多少厘米吗?(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板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课题
练习一第1课时
所属单元
第一单元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圆的特征及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使学生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对有关圆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
学习难点:在操作中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学习策略:迁移法,
教学过程:
教学调整
我学习,我思考,我练习,我收获!
填空
1、圆的周长是这个圆的直径的()倍,
圆的周长是这个圆的半径的()倍。
2、如果圆的半径扩大2倍,那么圆的直径扩大()倍,那么圆的周长扩大()倍。
3、半圆的周长=()
4、知道圆的(),就可以求圆的周长。
5、你能求出电扇的扇叶转动一圈的轨迹的长是多少吗?怎么求?
6、半径是3分米的一个圆,它的周长是()分米。
温故知新——练习
根据已知条件求下面圆的周长和面积
d=18dm r=4m r=3.5m
导学释疑——新授
导:学习目标:进一步巩固已学的知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学习策略:理解运用,反馈练习
学:认真看,仔细想,我自学,我快乐!
1、完成课本20页1题
画一个圆要知道哪些条件?(组织学生读题,独立完成)
2、完成第2题
延伸训练——作业
必做题:1、选择题:
(1)如果一个圆的直径与正方形边长相等,那么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
A:大于B:等于C小于
(2)如果圆的半径扩大3倍,那么他的面积扩大()倍。
A:3倍B:6倍C:9倍
(3)如果圆的周长等于正方形的周长,那么圆的面积(Fra bibliotek正方形的面积。
A:大于B:等于C小于
2、一辆客车,车轮的半径是36厘米,一座大桥长720米,通过这座大桥,车轮需要转多少周?
练习一
圆心O决定圆的位置
半径r决定圆的大小
圆周率∏≈3.14
教后反思:
(1)、知道半径如何求周长和半径?
(2)、知道周长如何求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集中评议。)
3、完成第3题
(1)、如何在正方形中画一个面积最大的圆呢?
(2)、剪去最大的圆,剩下的面积是多少呢?
(组织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完成第4题
怎样求小羊吃草的面积?(学生单独完成,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的练习,引导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习有用的数学)
研:轻轻说,仔细听,我研讨,我进步!
1.归纳小结圆有哪些特征?
2.口述圆周率。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回答和书写公式,便于查漏补缺。)
展:大胆说,勇敢辩,我展示,我自信!
集体汇报,归纳小结。(板书相关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整理与复习,学生反馈情况,了解学情,为后面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提供依据。)
巩固提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