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1章生活中的水第五节水的浮力(广东省深圳市)

合集下载

浙江省中考科学学业考试题分册汇编 八年级上册 浙教版

浙江省中考科学学业考试题分册汇编 八年级上册 浙教版

浙江省中考科学学业考试题分册汇编八年级上册浙教版第1章生活中的水第一节水在哪里(2010.浙江杭州)14.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下列不属于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A.蒸发 B.径流 C.水汽输送 D.太阳辐射答案:D第二节水的组成(2010.浙江台州)19.科学实验为科学结论的得出提供了支持。

下列各选项中,科学实验与科学结论的关系错误的是A.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的磁效应 B。

马德保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C.电解水实验导致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结构的发现D.米勒模拟实验支持了生命物质可由非生命物质转化的可能第三节水的密度(2010.浙江金华)32..某班同学在“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中,对水的体积和质量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

同学们先用天平测出注射器的质量,再用它分别抽取10厘米3、15厘米3、20厘米3的水,分别称出注射器与水的总质量,下表是其中一个组的实验记录。

“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记录表(测得注射器的质量为11克)(1)使用天平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

”刻度线处,若向右调节左侧横梁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则调节平衡螺母前,左盘与右盘的位置相比较高的是盘。

(2)对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水的是不变的,从而发现了水的一种特性。

(3)受此实验启发,小豪不称质量,在家里测量了冰的密度。

他先用注射器抽取27mL的纯净水,再故进冰箱速冻,等水完全结冰后,小豪从冰箱中取出的注射器如下图所示,则水结冰后的体积为 mL.小豪所测得冰的密度为克/厘米3(保留l位小数)。

32.(1)右 (2)质量/体积(或“密度”)(3)30 0.9(2010.浙江温州)6.小明为了检验运动会中获得的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A.观察铜牌颜色 B.测铜牌的质量C.测铜牌的体积 D.测铜牌的密度第四节水的压强(2010.浙江衢州)25.许多同学喜爱滑板运动。

八年级上册水的浮力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水的浮力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水的浮力知识点
水的浮力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点之一。

作为一名初中生,学习水的浮力的原理及计算公式,可以更好的理解自然界中存在
的一些现象。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八年级上册水的浮
力知识点。

一、浮力的定义
浮力是一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由于液体的压力差异所产生的
向上的推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位于液体中的物体排开液体的总重量。

二、浮力的原理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
体排出液体的重量,并且浮力方向始终向上。

因此,当一个物体
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就会对物体施加向上的浮力,使得物体浮
起来。

三、浮力的计算公式
浮力的大小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F浮力= ρ液体 × V排开 × g
其中,ρ液体为液体密度,V排开为被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g 为重力加速度,近似值为9.8m/s²。

这个公式表明,浮力与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和重力加速度有关。

四、浮力的应用
浮力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建筑师在设计桥梁和建筑物的时候,需要考虑浮力对这些结构的影响。

所有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的影响。

鸭子和其他动物可以在水面上游泳,正是由于它们的体积大于被排开的水体积,使得它们能够在水面上漂浮。

五、小结
本文通过对八年级上册水浮力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液体中物体的浮力原理。

同时,浮力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深入学习水的浮力知识点,有助于培养我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实践能力。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一节水在哪里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3.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5.水的循环: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地下径流)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②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第二节水的组成1.水的电解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2.、水的重要性质颜色无色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0℃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第三节水的密度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

密度的大小只由材料决定。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2.密度的公式:ρ = m / v(公式变形:m=ρv v=m / ρ)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m³或cm³)水银的密度为13.6×10³千克/m³,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³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³千克。

生活中的水

生活中的水
3.刻度值的特点: (1)上面读数小,下面读数大; (2)刻度不均匀,上疏下密。
有关密度 压强 浮力公式复习提纲
一、密度公式:
密度
质量 体积
m V
(ρ 与 m、V 无关),可变形为m
V
和V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

▲ 对公式的理解①同种物质ρ 一定,m 与 V 成正比。当ρ 相同时,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②同质量不同种物质,体积越大,密度越小(或密度越小,体积越大。) ③同体积不同物质,质量越大,密度越大(密度越大,质量也越大。)
三、密度知识的应用 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 ρ=m/V 可以:已知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出第三个量。
4.判断物体是否空心,具体方法有三种:先假定物体是实心的,通过计算。
其中通过比较体积的方法最好,既直观,又便于计算空
心部分的体积,
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匹配。
V 空=V 物-V 实 。在用计算方法解决上述实际问题中,都
通过气流被输送到其他地方,在一定条件下,水汽遇冷凝结成云而降水,又回到地 面。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到地表的水经流动汇集到江河湖海。在运动过程中,水又会 重新经历 蒸发 、 输送 、凝结、 降水 和径流等变化。 2.水循环的领域。 (1)海陆间循环。可以表示如下:
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是水循环中最重要 的,它能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和补充。
浮力 。
2.实验:将一个钩码挂在弹簧秤下,记下弹簧秤读数,再将钩码浸入水中,记下弹簧秤的
读数,会发现 钩码浸入水中后,弹簧秤读数变小了 。 [结论] 在水中会下沉的
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 。不仅是水,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
力。
3.实验证明:气体也会产生浮力。

八年级上-生活中的水-浮力和浮力的应用

八年级上-生活中的水-浮力和浮力的应用

年级初三学科物理版本通用版容标题浮力和浮力的应用编稿老师晓利【本讲主要容】浮力和浮力的应用1、认识浮力,知道浮力的存在2、知道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并会用其进行简单浮力计算4、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5、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6、能用物体浮沉条件解释轮船、潜水艇、气球与飞艇等的原理【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1. 浮力的三要素2. 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F浮=G排或F浮=ρ液gV排)A. 原理中“浸入液体里的物体”指两种情况B. 能区分G物与G排;V物与V排;ρ物与ρ液的意义。

C. 明确此公式的适用条件:既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D. 由此式理解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即: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液体(气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气体)的体积有关,而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以及物体浸没在液体(气体)中的深度等无关。

因此,在用F浮=ρ液gV排计算或比较浮力大小时,关键是分析液体的密度ρ液和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的大小。

3. 怎样判断物体的浮沉及浮沉的应用A. 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若只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由力运动的关系可知:当F浮>G物(ρ液>ρ物)时,物体上浮→漂浮(F'浮=G物)。

当F浮=G物(ρ液=ρ物)时,物体悬浮。

当F浮<G物(ρ液<ρ物)时,物体下沉→沉底(F'浮+F支=G物)。

B. 物体浮沉的调节与应用技术上为了实现浮沉总是设法改变重力与浮力的“力量对比”,来达到目的。

若保持浮力不变,可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沉浮;若保持重力不变,可改变排开液体(气体)的体积来实现沉浮。

a 轮船采用“空心”办法,使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达到增大浮力。

b 潜水艇浮力不变,是通过改变“自重”来实现上浮、下沉的。

c 气球与飞艇用小于空气密度的氢气或氦气充入气球和飞艇中,通过改变气球和气囊的体积而改变浮力的大小,实现升降。

d 密度计用来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目录 (2)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目录  (2)

科学八年级上册目录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1节地球上的水第2节水的组成第3节水的浮力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第5节物质的溶解第6节物质的分离第7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第2章天气和气候第1节大气层第2节气温第3节大气压强第4节风和降水第5节天气预报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7节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人体的激素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第4节动物的行为第5节体温的控制第4章电路探秘第1节电荷与电流第2节电流的测量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第4节变阻器第5节电压的测量1第6节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第7节电路分析与应用科学八年级下册目录第1章电与磁第1节指南针为什能指方向第2节电生磁第3节电磁铁的应用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6节家庭用电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第3章空气与生命第1节空气与氧气第2节氧化和燃烧第3节化学方程式第4节二氧化碳第5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第6节光合作用第7节自然界中氧循环和碳循环第8节空气污染与保护第4章植物与土壤2第1节土壤的成分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第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第6节保护土壤第3节低碳生活第4节实现可持续发展3。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经典教材分析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经典教材分析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经典教材分析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经典教材分析浙教版八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教材分析:八年级上教科书共四章:“生活中的水”、“地球的外衣大气”、“生命活动的调节”、“电路探秘”。

八年级上教科书与七年级下教科书都属于学习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

包含了地球运动、机械运动、光运动、声运动、水和大气的运动、神经和激素对生命运动的作用、电的运动等。

第1章“生活中的水”,水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

在小学阶段已学习过水在自然界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知道一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水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等。

过去学习水是割裂为:地理学中学习水的分布和循环;生物学中学习水与生命的关系,如根吸水、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新陈代谢等;化学中学习溶解性、溶解度、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物理学中学习水的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定律,使这一内容显得支离破碎,而十分重要的水的净化、水资源的保护等却很难放在哪一门学科中。

在《科学》教科书中,用“水”这个主题把过去分散的内容综合起来,很自然使这些内容联系在一起。

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

大气也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没有大气就没有生命。

小学阶段已学习过空气的存在,人类对空气的利用,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

知道温度、风力、风向、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气的可测量的量。

初步了解雨、雪成因,大气污染和大气保护等。

地球上的风、雨、雾、雪等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对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也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对大气运动和变化原理是必须要了解的科学常识。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内容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感应性的产生等。

小学阶段是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习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知道大脑是人的生命活动总指挥部。

小学阶段只提出现象,没有学习生理作用的机理。

8年级上册 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选择题 专项突破 (含答案)

8年级上册 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选择题  专项突破 (含答案)

8年级上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水选择题一、地球上的水1.2018年11月5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获悉,已正式启动“天河工程”卫星和火箭工程研制,“天河工程”项目旨在科学分析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而采取人工干预手法,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再分配。

“天河工程”计划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进行干预()A. 水汽输送B. 蒸发C. 降水D. 径流2.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

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B. 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C. 生活中接触的纯水多,水溶液少D. “南水北调”工程说明我国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3.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所有水体B. 冰川分布于两极和高山地区,是目前可供人类利用的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C. 目前你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河流水、湖泊淡水河浅层地下水D. 水资源开发利用后,都能很快恢复4.2016年夏天,我国多个省市出现严重洪涝灾害,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农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泄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水循环角度讲,“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的影响B. 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C. 我们可以利用冰进行人工降雨来缓解局部干旱问题D.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5.杭州地处中国沿海地区,水资源应该比较丰富。

但我们却强调节约用水,否则也会陷入水资源匮乏的境地。

其主要原因不可能是()A. 杭州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不多B. 杭州用水主要取自钱塘江,一旦钱塘江被污染,很难找到替代水源C. 杭州用水主要取自地下水,而地下水资源不丰富D. 杭州工业发达,用水需求不断增长6.读“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③的影响B. 人工增雨会改变④的时空分布C. 图中①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降水D. 植树造林种草会造成⑥的减少7.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A.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B. 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应爱惜水C. 我国淡水资源十分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八十几位D. 水资源不足,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危机二、水的组成8.如图是教材中用来表示电解水过程的示意图(其中“ )分析示意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 常温常压下水可以发生分解反应B. 电解水的最终产物是H、O原子C. H原子是图示微粒中的最小微粒D. O原子只有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转化为O2分子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电解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有氢气和氧气B. 水电解时水分子被破坏C. 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D. 水在电解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10.在做电解水实验时,先在水中加入少量含酚酞的硫酸钠溶液,再通直流电一段时间,现象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力姓名
一、选择题:
1、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A、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压力
B、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压力差
C、液体(或气体)有质量
D、物体对液体(或气体)有压力
2、两艘完全相同的轮船停在水面,甲船装满货物,乙船为空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船受到的浮力大于乙船受到的浮力
B、甲、乙两船受的浮力相等
C、甲船受的浮力小于乙船受的浮力
D、两船所排开的水的体积相同
3、一艘潜水艇保持深度不变从海里潜行到河里,则该潜水艇受到的()
A、重力不变,浮力不变
B、重力增加,浮力减小
C、重力增加,浮力增加
D、重力减小,浮力减小
4、在以下情况中,带“”的物体所受浮力增大的是(ρ海>ρ河)()
A、大河中的木筏漂流入海
B、大江中的石块被冲入大海
C、海面下的潜水艇正在上升
D、给停泊在海港内的油轮卸载原油
5、由同种物质做成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中后有1/3的部分露出水面,现将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则剩余部分()
A、将仍有1/3部分露出水面
B、将悬浮在水中
C、将下沉入水底
D、将有1/2部分露出水面
6、将一个实心铁球分别放入水中、酒精中和水银中(ρ水银>ρ铁>ρ水>ρ酒精),关于铁球所受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比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
B、在水银中受到的浮力最小
C、在水银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D、在三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一样大
7、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漂浮在水面时,比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大
B、物体在同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C、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8、一个量筒中盛有水,水面刻度值200毫升,今将一质量为60克的物体投入量筒中,水面升高到250毫升处,那么这个物体在量筒中的情况是()
A、悬浮在水中
B、漂浮在水面
C、下沉到量筒底
D、下沉到量筒底后又上浮
9、将同一物体放在液体中的三种情况如图所示,比较
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其中浮力最小的是()
A、图甲
B、图乙
C、图丙
D、无法比较
10、一乒乓球漂浮在盐水中,当向盐水中倒入一点清水后,乒乓球在盐水中将()
A、上浮一些
B、保持原位置
C、下沉一些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达式是F浮=G排液= ,式中的V排只有在时才等于V物。

2、挂在弹簧秤上的铁块在空气中称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1,当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2,铁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3、浮在水面上的轮船,受到的浮力重力(填“>”、“<”或“=”)。

当船上装载货物增加时,船受到的浮力。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潜水艇是靠改变来实现浮沉的,气球、飞艇中装着比空气小的气体,当气球或
飞艇受到的浮力 气球、飞艇的自重,所以气球、飞艇就能上升。

5、将质量为3×10-2千克的物块缓慢地放入一盛满水的容器里,静止后从容器中排出了2×10-5米3
的水(g=10牛/千克),则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物块在水中是 。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6、弹簧秤下挂着铁块,将铁块慢慢浸入水中,发现在铁块由接触水面至浸没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逐渐变
小,由此可得铁块所受的浮力逐渐 ,说明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排开的液体的 有关。

7、图中所示的是将同一温度计放入不同的液体中的情形, 由图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相比较:ρa ρb ;
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比较:Fa Fb (填“>”、“=”、“<”) 8、鱼肚中有表鳔(即鱼泡),当鳔内充满空气时,鱼排开 的体积变 ,鱼受到的浮力变 ,当浮力 鱼所受 的重力时,鱼就上浮。

9、质量相等的实心铁球和实心铝球放入水中,铁球受到的浮力 于铝球受到的浮力。

放入水银中,铁球受到的浮力 于铝球受到的浮力。

(填“大”、“小”或“等“)
(ρ水银>ρ铁>ρ铝>ρ水) 10、根据所给的密度表,判断下列情况中的 实心蜡球是上浮、下沉还是悬浮? ①石蜡球浸在水中,将会 。

②石蜡球浸在柴油中,将会 。

③石蜡球浸在汽油中,将会 。

三、实验题:
1、把从图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的弹簧秤和量筒 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出相应的物理量:
从这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

2、利用试管可以自制一个密度计,若试管放入水上时,如果在试管壁上
画出水面所对的刻度线A ,则把它放入密度为0.8×103千克/米3
液体中, 试在右图中大致画出此时液面所对的刻度线B :
四、计算题:
1、密度为0.6×103千克/米3的木块,体积为2米3
,当它漂浮在水面上
时(g=10牛/千克),求:
①木块受到的重力;②木块受到的浮力;③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2、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用弹簧秤测得物体在空气中的的重力为G ,然后把它全部浸入密度为ρ的液
体中,测出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为Gˊ,求:
①此物体的体积V;②此物体的密度ρ物;③若将一个与它的体积相同的物体用绳子将它们捆在一起,放在原来的液体中恰好悬浮,求另一物体的密度ρ物ˊ
3、伐木工人常借助河水将木材运出山林。

若将一根体积为0.8米3的木材放入河水中,露出水面的体积是
0.32米3(g=10牛/千克),求:
①木材受到的浮力;②木材的密度;
③若将这样的木材5根捆在一起做成木筏,最多能运载多少重的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