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静女》课件

合集下载

《静女》PPT课件

《静女》PPT课件

章节分析与意象解读
章节分析
按照诗歌的章节顺序,逐节分析诗歌 的内容、情感和意象,揭示诗人的创 作思路和艺术构思。
情感体会
引导学生通过诗歌的语言、节奏、意 象等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体会诗歌 的抒情魅力。
意象解读
对诗歌中的关键意象进行深入解读, 挖掘其蕴含的丰富内涵和象征意义,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意蕴。
力。
03
艺术手法与风格特点
修辞手法运用
1 2 3
比喻
诗中巧妙运用比喻,如将静女比作“姝”、“娈 ”,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其美丽形象。
双关
诗中采用双关手法,如“贻我彤管”、“自牧归 荑”等句,言在此而意在彼,增强了诗歌的含蓄 美。
重复
诗中多次重复“静女其姝”、“静女其娈”等句 子,既强化了静女形象,又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音 韵美。
情感表达技巧分析
借助景物描写
诗人通过描绘城隅、搔首踟蹰等场景 ,以景生情,将内心对静女的思念和 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
运用生动形象的动词
诗人运用“搔首”、“踟蹰”等动词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自己因思念静女 而焦急不安的神态和动作,使读者能 够深切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人生哲理启示
珍惜眼前人
诗中静女的美好形象和诗人对她的深切思念,启示我们要珍惜眼前人,珍惜与所 爱之人的每一刻相处时光。
跨学科融合:将《静女》应用于其他领域
音乐教育
将《静女》的旋律与意 境融入音乐教育中,创 作音乐作品或设计音乐
课程。
美术创作
以《静女》为创作灵感 ,进行绘画、雕塑等美 术创作,展现艺术魅力

影视制作
将《静女》改编成电影 或短片,通过影像语言 展现诗歌意境和情感。
社会文化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3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3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关于《诗经》
知识链接:《诗经》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____诗__,歌共总收集入从_____________ 到西_周___初___年___约 五百春年秋间中的叶诗歌305篇,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2.《诗经》按其体制可分为______风,_______,雅______三部分颂,按其表现手法可分为 ______,赋_______,_比_____三类。兴这六要素合称为《诗经》“六义”。
3.《诗经》章法上的特点是:________重___章___叠_,句反复吟唱。
4.“四书”指_____《___大_,学__》_____《__,中_庸___》____,《_论___语__》___。《孟子》 “五经”指___《___诗__,经_》______《__,尚_书___》____,《_礼___记__》___,《__周___易___》__。 《春秋》
艺术手法
重章叠句(“静女其姝”“静女其娈”)
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形成一咏三叹,回环往复的音乐美;语意 逐层递进,加深情感,强化主题。
细节描写(“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细节描写突显人物形象。
巧用双关,借物咏人。(“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中的“女”,既指“彤管”,又指姑娘。 借物咏人,表面上是喜爱“彤管”,其实是借此来表达“我”对 姑娘的喜爱之情。
形容词词头 “多么”
静女

隐藏,遮掩
徘徊,来回走动 心里迟疑搔首踟蹰。
文雅文静 美丽
等候
角落
出现
喜爱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面目姣好 (美好)
赠送 红色 管箫
鲜明有光
你,代指彤管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ppt课件(50页)

《静女》ppt课件(50页)
古典诗歌
诗歌的特征
1.高度概括性 2.鲜明形象性 3.强烈抒情性 4.优美音乐性
一 中 国 诗 歌 发 展 史
《诗经》(以四言诗为主)
古 体 诗
《楚辞》(骚体诗)
汉乐府、古诗 以五言诗为主 魏晋南北朝五言诗
近 体 诗
唐 诗 宋 词 元 曲
二、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 省略句ຫໍສະໝຸດ 静shū sì yú 女 其 姝,俟我于城隅。
文雅文静 形容词词头 美丽等候 在 角落 “多么”
aì xiàn chí chú 爱而不见,搔首 踟 蹰。
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爱 = 薆(a ì ),隐藏,遮掩 见=现(xià n),出现
比 你的脸蛋红又圆,好像苹果 到秋天,你的眼睛明又亮,好像 秋波一般样。 比喻
兴 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 有太阳,妹不说话妹不开口 妹心怎么想
•联想法
bèi
邶风 静女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是滚滚红
尘不衰的话题,衣食男女每天都在上演着悲欢 离合。有的千古传诵,有的默默无闻,有的轰 轰烈烈,有的催人泪下。
三、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内容:“风、雅、颂”三部分 “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
表现手法:

(铺陈叙述)

(比喻)

(起兴)
诗 经 六 义
★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 “风”“雅”“颂“。
1、“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 民间的歌谣。 2、“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 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3、“颂”分周颂、鲁颂、商颂, 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邶风·静女PPT课件

邶风·静女PPT课件
邶 邶 风 风 静 静 女 女
学习步骤:
一、读 二、背 三、编 四、演 五、析
邶风·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Shu,美丽 Yi,赠送 Yu,角落 Xian通“现”,出现 Wei,美丽 Yi ,喜爱 si,等待
Ai,通“ ”,隐藏
Chichu,犹豫徘徊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青年女子思嫁
表现 手法
兴(托物起兴)
课外学习:
王风· 采葛
葛藤,其皮可制 纤维织夏布。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植物名,其叶可供 药用和针灸用。 植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蒿类, 古人祭祀时所用。
谢 谢 谢 谢
再 再 见
制作: 制作: wensanlang wensanlang
Luan,美好 Tong,深红色 Ti,茅草芽 形容词词 Yue, Ru,通 “汝” 头,无义 通“悦” Ru,通“汝”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Kui, Xun,诚然, 通“馈” 实在 Fei,并非
周 南 · biao 有 梅
落下 词头,无义 shu,众多 dai,等到 好日子
biao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未婚男子
biao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拾取
biao有梅,顷筐ji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如同现在 的畚箕 hui,通“会”, 相会之义
静女
静女
biao有梅 biao有梅

思想 内容
同 异 同
青年男子和心上人 (静女)幽会时的 情景和感受 情感真率 赋(直陈其事) 重章复唱

优质课《静女》25页PPT

优质课《静女》25页PPT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优质课《静女》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2024版高一第一课《静女》PPT课件

2024版高一第一课《静女》PPT课件

3
诗歌中对静女形象的赞美,可以激励现代女性注 重自身美德修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美德。
2024/1/29
18
05
艺术手法鉴赏与创作风格分析
2024/1/29
19
《静女》艺术手法鉴赏
细腻的心理描写
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女子娴静、温婉的性格特点,同时也 透露出她内心的喜悦和期待。
独特的场景设置
2024/1/29
01
《静女》是一首描绘静谧女子形象 的古代诗歌,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 展现女子的内心世界。
02
本课程将带领学生走进《静女》的 世界,通过文本解读、意象分析和 情感体验,领略古代诗歌的魅力。
4
教材版本及特点
2024/1/29
教材版本
本课程采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教材。
教材特点
该版本教材注重文本细读和文学鉴 赏,通过选文的经典性和时代性,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25
思考题与课堂讨论
思考题
《静女》一诗中,诗人通过哪些手法来描绘静女的形象?这些手法有何作用?
课堂讨论
结合《静女》及其他同类题材作品,谈谈你对古代爱情观的理解。同时,可以 对比现代爱情观,探讨古今爱情观的异同及其原因。
2024/1/29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9
27
03
诗歌中对静女形象的描绘,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的认
知和评价标准。
17
现实意义及启示
1
爱情观教育
通过诗歌中传达的爱情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的爱情观,珍视纯真、坚贞的爱情。
2
家庭伦理建设
诗歌中体现的家庭伦理观念,对于现代社会家庭 建设仍有重要意义,可以引导人们注重家庭和谐、 维护家庭稳定。

静女ppt课件

静女ppt课件
短期记忆
在开始背诵之前,通过快速阅读 和听录音等方式,将诗歌纳入短
期记忆中。
长期记忆
通过反复复习和背诵,将短期记忆 转化为长期记忆。
运用记忆术
可以采用一些记忆术,如联想、形 象化、口诀等,来提高背诵效率。
通过朗诵加深记忆,提高背诵质量
深情朗诵
通过深情地朗诵诗歌,可以更好 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和韵律。
模仿录音
诗歌语言简洁、凝练、优美,具有音乐性和形象性;而其 他文学形式则更注重情节流畅、人物塑造真实等。
意象与象征
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能引起读者的 共鸣和联想;而其他文学形式则更注重情节连贯、人物行 为合理等。
06
《静女》的文化传承与现 代价值
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及途径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可以模仿专业朗诵录音的语调和 语速,提高背诵质量。
注重停顿
在朗诵时注重停顿,有助于理解 诗歌的语义和逻辑关系。
05
《静女》的鉴赏与创作
鉴赏方法与技巧
背景分析
了解《静女》的创作背景,包 括时代、社会环境等,有助于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意象解读
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分析其象 征意义和表达的情感,如“静 女”、“踟蹰”、“荑”、“ 城隅”等。
静女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静女》的解读 • 《静女》的朗诵技巧 • 《静女》的背诵技巧 • 《静女》的鉴赏与创作 • 《静女》的文化传承与现代价值
01
引言
诗歌与文化背景
中国的古代文化背景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古代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 息。

《静女》高一语文课件

《静女》高一语文课件
20
重章叠句、反复吟唱
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 种表情达意的方法。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
在内容和主题上: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 。 在诗歌表现力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 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21
小结
艺术手法: 赋 重章叠句 细节描写 象征
9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邶风﹒静女
shū sì yú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xiàn chíchú 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luán yí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wěi yuèyìrǔ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kuìtí xún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rǔ之为美,美人之贻。
10
再读诗歌——理解诗意,体悟情感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作业 1、有感情的诵读诗歌。 2、预习《涉江采芙蓉》,完 成学案。
26
再读诗歌——赏艺术之美
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细节描写刻画 少女羞涩、天真活泼、调 皮可爱的情态 “我”的憨厚、真诚以及未见恋人的焦灼、忧虑的心情。
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既可以看作是小伙子当时的心理活动,
也是双关语,小伙子托物抒情,表面上赞美彤管,实际上是赞美赠彤
管给他的姑娘。“彤管”美好爱情的象征。静女借“彤管”表达爱意,含蓄内 敛,别具一格。男子借赞颂“彤管”的美丽,表达出对静女的爱恋。
“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2]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 遄(chuán)死?
注释:[1]相鼠:一种老鼠 [2]止:通“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情是人类恒久不变的话题,也是千百年来
文人墨客笔下经常捕捉的闪亮元素
在 天 愿 做 比 翼 鸟 , 在 地 愿 做 连 理 枝
《诗经 关雎》
• 关关雎鸠(jū jiū),在河之洲。窈窕(yǎo tiǎo)淑女,君子好逑 (hǎo qiú)。
• 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wù mèi)求之。 •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you zai),辗转反侧。 •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踟蹰: chí chú
娈:luán
彤:tóng 炜: wěi 怿:yì
荑: tí
洵: xún
贻:yí
三 听读朗诵
• 朗诵技巧指导 •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 • 要读出语调,读出节奏和韵律,读出感情
四 课文讲授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 隅。
文雅的姑娘长得美, 约我相会在城楼。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七 布置作业
• 根据所学,我们学生 应树立正确地爱情观, 课下同学们可以憧憬 一下自己的爱情梦想,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 文。
八 板书设计
静女
物写情
物微而情意浓
谢 谢 指 导
暗躲着不出现,弄得 我想走又不走。
课文讲授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文雅的姑娘长得俏, 送我一枝彤管草。
彤管有炜,悦怿女美。
彤管草有光泽,我对 它很喜爱,
课文讲授
自牧归荑,洵美 且异。
郊外采茅送给我, 茅草美丽又稀奇。
匪女之为美,美 人之贻。
不是茅草长得美, 美人送礼最珍贵。
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见(通“现”)、爱(通“薆”)、说(通 “悦”)、女(通“汝”)、归(通“馈”)、 匪(通“非”)
快!快点!小船!静女在等我呢。
六 讨论探究 《诗经》中的爱情观
• 周代,礼仪初设,古风犹存, 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尚少禁忌, 人们认为男女恋情,人之天性, 社会上也对男女恋爱采取了比 较宽容的态度,给予了较为自 由宽松的恋爱环境。而且青年 男女对爱情的热切渴望与追求 表现的是比较坦白直率的 ,也 是比较专一的 。这样理想的爱 情审美价值取向在主流话语中 只是昙花一现,在此后的社会 历史发展中,屹立于风雨中的 冰凉的贞节牌坊才是爱情的基 本意象,昭示着历史发展的真 实。闪耀于先秦爱情审美价值 观中的人性光芒褪去了,染上 了道学的虚伪色彩。
(二)艺术手法:
1、语意双关:言在此,意在彼。谐音、语 义双关。说怿女美
2、重章叠句:造成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有助于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歌的思想感情。
(三)内容总结
《静女》以第一人称“我”(男 青年)写一次恋人的约会。全 诗共三章,一章重在写场景, 两章重在写心理。
第一章:写青年之急。 第二章:写美人赠管。 第三章:写美人赠茅。
谈论:“你所感受到的诗中男女主人公各
是怎样的形象 ?”
女主人公:活泼可爱或 者文静娴雅、美丽善良、 大胆追求纯洁真挚的爱 情,是女子当中的佼佼 者。
男主人公:憨厚、痴情、 淳朴,对女主人公有着 深切的爱,对爱情专一。
好男配美女是天造地设 的一对。
五 话剧《静女》欣赏
第一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第二幕,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第三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现代人的爱情观
• 现代的爱情观是以男女双方的 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为前提, 以自由恋爱为基础.以共同承 担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为己任, 有如下四大特征:其一,自愿 互爱,爱情是不可强求的,男 女双方首先要自觉自愿的基础 上,相互尊重,相互爱慕,其 二,忠贞专一,爱情具有排拆 性,决不能三心二意,朝三暮 四,见异思迁.其三,相容到 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 长补短,满足需要,共同发 展.其四,强烈持久,男女双 方应保持强烈深厚的感情,从 而保证爱情关系的稳定性和持 久
讨论 中职学生如何看待爱情,
防治早恋
确定目标---有所行动---频繁约会---沉迷其中
⑴影响学习和生活 ⑵早恋更容易使人受到伤害 ,恋 爱中容易产 生矛盾,心理上不成熟 (3)早恋极难成功 由于早恋的盲 目性和不成熟性使早恋者极少走向 婚姻的殿堂。

《静女》是一首优美的爱清诗,生动传神地 写出了一对恋人约会时的情景。全诗构思精 巧,基调乐观,语言简练。具有自然的民歌 风格和很强的审美情趣。
春天的河边,绿草茵茵,成双成对的雎鸠在水中嬉戏, 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河边采摘荇菜,她引起了少年男 子的无限情思
《 诗 经 静 女 》
一 学习目标
1、听读、品读诗歌,感受其韵味美(重点)
2、理解内容,归纳知识,分析人物形象(重点) 3、了解古代的爱情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 校正正音
姝:shū 俟: sì 隅:yú 搔:sā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