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读写联动课
九上第三单元-6 “读写联动课”(一)教学设计

莱阳市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设计备课教师年级学期九上单元第三单元课型读写联动课备课时间课题关注生活巧妙构思(训练点:一波三折巧虚构妙笔生花写小说)学情分析初四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阅读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强,情感体验也在不断地加深,对抽象的事理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
经过前面三年的语文学习和写作训练,他们对小说有了一定的感知欣赏能力,能够自主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理解小说所塑造的人物性格,对小说具有较浓厚的阅读兴趣,并能依据文本评议小说中的人物。
从理论上讲,此阶段的他们,生活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日渐丰富,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就在素材方面为小小说写作创造了条件。
他们受文学作品的熏陶,文学性的语言也得到迅速发展,不仅文学性语言的词汇量在不断扩大,语言的修饰能力也在日益增强,文学语言的发展也为小小说写作创造了条件。
此时,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记叙文写作基础,但还是存在一些技巧问题,比如立意选材不够深刻新颖,内容情节不够曲折跌宕,语言表达不够精准传神,我们希望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进行小小说的写作训练,使这些问题有所解决和改善。
教材分析小说是最能广泛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的内容最为丰富,讴歌美好、神圣、庄严,鞭挞丑陋、污秽、邪恶。
阅读小说,可以更好的认识社会,品味生活,感悟人生。
本单元教学目标是:继续学习小说,认识和了解中外不同国家、民族通过小说反映的历史和现实。
开拓眼界,涵泳胸襟。
引领学生欣赏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小说,进一步培养从情节、环境分析人物、弄懂小说思想意义的能力,比较所选课文不同的结果构思和表达方法。
我们应该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从课本中学习写作的技巧,例如《孔乙己》一文中,作者选取人物几个生活片断刻画人物的手法;《蒲柳人家》里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的方法;《变色龙》一文中通过精彩的对话描写、传神的细节刻画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热爱生命》中细腻的心理描写、逼真的细节描写等。
“读写联动”课的策略与方法要点

“读写联动”课的策略与方法修改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在官方的纲领性文件中,这种提法还是第一次。
“读写联动课型”是“主题阅读”的主要课型之一,建构“读写并重”的语文课堂,运用“读写联动”的教学方法,是“主题阅读”的特色与优势,是落实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保证。
本文将着重从“读写联动”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探讨。
读与写,是语文素养的两大核心能力,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
读是理解,写是表达;读是吸收,写是倾吐;读是积累,写是运用;读是源,写是流;读是通过视觉接触他人的文字信息,通过大脑加工感受其意的过程。
写是将自己通过观察体验获得的思想感情,外化为相应的文字符号的过程。
读与写的心理过程是相反相成的。
读写联动,将读与写的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中学写,读写结合,读写同步,相得益彰。
“读写联动”分为两类:一是,整个单元的阅读教学完成之后的整篇习作,即阅读和作文的联系;二是阅读课中的小练笔。
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写”的训练植根于阅读的土壤里,既是阅读的延伸与拓展,也是习作的预热与铺垫,是阅读与习作中间的桥梁。
主要形式是写句子,写句群,写片断。
一、整个单元的阅读与习作,在四个领域发生联系:1、从读什么联想到写什么,读写内容的联想选材,使之“言之有物”。
如:四上,第三单元《插上童话的翅膀》,学生读了数十篇童话,从读写内容上联想到写什么,从写作方法上学习怎么写。
(1)自述式童话,用拟人的手法。
学生写出了《老鼠的自白》《眼睛的自白》《汉字的自白》《电脑的自白》《蛇的自述》《一块手表的话》(2)翻新式童话,逆向思维出新意。
学生写了《黄鼠狼给鸡站岗》、《牛郎织女喜结良缘》《过街老鼠人人欢迎》《喜羊羊爱上大灰狼》《猫新郎和老鼠新娘》《东郭先生打狼》……(3)历险式童话,虚构故事情节。
学生写了《小黑、小黄历险记》《小壁虎历险记》《黄鼠狼历险记》《刺猬历险记》《飞鸽历险记》《蚯蚓历险记》……(4)书信式童话,角色转换。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部编版同步说课稿《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部编版同步说课稿《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教材分析《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选取了九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课外古诗词,包括《渔家傲·秋思》、《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骖 ·秋风萧瑟》、《夜泊牛渚怀古》、《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逢入京使》、《晚春》、《泊船瓜洲》、《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这些诗词都是经典之作,既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又能反映出我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情感。
通过学习这些诗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词基础,对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诗词格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理解和欣赏古诗词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诗词背景的了解不足,对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把握不准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背景,引导他们把握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古诗词,了解诗词的背景,理解诗词的意义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写、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欣赏和理解古诗词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词,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欣赏本单元所学的古诗词,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把握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等,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意义和情感。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古诗词文本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之前学过的古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讲解:讲解诗词的背景、作者、意义等,帮助学生理解诗词。
3.朗读:让学生朗读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促进课堂读写联动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促进课堂读写联动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课题总结倪建芳语文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承担着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任务。
在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就是通过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在习得语言和运用语文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创造。
于是,我们大胆地提出“促进课堂读写联动,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课题,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突出学科特点。
培养学生生机勃勃的创造力是现代化语文教育的主旋律。
语文教育在发展创造能力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挖掘读和写的结合点上。
因为读和写尽管有着不同的心理过程,但它们是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两种语文能力,显示着不同的功能:阅读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存,发展学生的思维加工能力;写作是使学生在语言的运用上产生新的观念,提高学生用尽可能精而简的语言符号来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的能力。
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学语文有着共同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在思考和动手操作上又有其个性特点,这都为语文教学实施创造力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条件。
二、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自主学习、自悟自得的过程。
想方设法让学生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去思、去创,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努力使学生拥有宽裕的时间、轻松的环境和愉悦的心境,让学生时时保持精神振奋、思想活跃。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做到:(1)自设。
学期伊始,根据学习目标,组织学生讨论,共同制订出学期读、写、运用、实践的目标计划,选编阅读篇目,设计作文题目等。
(2)自读。
针对不同单元和不同课时,恰当安排好学生的自读时间,提出明确的自读要求。
引导学生学会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相应读物和资科,进行针对性的自学,或根据不同学习内容、不同教学活动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吸收。
(3)自写。
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
引导学生结合课内、课外阅读,摘抄精彩语段和名言警句,制作知识卡片。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上课说课稿《第三单元主题阅读》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上课说课稿《第三单元主题阅读》一. 教材分析《第三单元主题阅读》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上课的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科学与探索”,包含了《宇宙生命之谜》、《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三篇文章。
这些文章都是围绕科学与探索的主题展开的,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在教材分析中,我们需要深入理解每篇文章的内容、结构、写作特色等,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一些科学概念和原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些深奥的科学问题,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学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科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探索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对科学的认同感,提高科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文章中的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深奥的科学问题,学生可能难以理解,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解释。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引导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道具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或者故事,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部分。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4.教师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讲解文章中的科学知识。
5.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实验或者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上课说课稿《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上课说课稿《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教材分析《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的一单元内容。
本单元选入了五首古诗词,分别是《泊船瓜洲》、《长沙行》、《钱塘湖春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这些诗词都是经典之作,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成就,展现了诗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个人情感的独特见解。
通过学习这些诗词,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提高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词基础,对诗词的韵律、意境和表达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鉴赏古诗词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诗词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对诗人情感的把握不够准确等。
此外,学生在朗读和背诵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朗读节奏不当、情感把握不准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些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诗词,使学生掌握诗词的基本知识,了解诗词的韵律、意境和表达手法,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词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人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诗词的韵律、意境和表达手法。
2.教学难点:对诗词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以及对诗人情感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诗词图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简要介绍本单元的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世界。
2.教学诗词:对每首诗词进行详细解析,分析诗词的韵律、意境和表达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
3.诗词鉴赏:学生进行诗词鉴赏,让学生谈谈对诗词的感受,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共41张PPT)

情寄何处?
指什么?其中蕴含什么情感?
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一个“闲”字,写出了词“人古的今百多无少聊事赖,。渔其唱中起有三知更交。零”落流的露寂出寞词,人有壮 志未酬的无奈,还有怎面样对的惨心淡境时?局强作轻松的沧桑!
“古新今晴悲”慨指、天国刚恨放家晴愁,,这都里融登入楼“看渔新唱晴”,之纾中解,了也作就者将内沉心挚的的郁悲闷感。化为 旷达的襟怀。
了解作者
“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 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 其词题材主要集中在爱情 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尤以逼真传神的写景著 称,风格清丽婉约、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写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纳兰受命与副都统郎谈 等出使觇(chān)梭(suō)龙打虎山,十二月还京,此 篇大约作于此行中。纳兰词多婉约,这首词却颇有一些豪迈 情怀。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上阕忆旧。用“忆”字开篇,直接了当把往事展开来,回忆在洛 阳时与好友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表达出对美好往事的怀念。 回忆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伤感,所以美好的怀念也纠缠着知交零 落的寂寞。
悟情感
这首词上阕忆旧,下阕感怀。词请人读陈词与的义下为阕何,而看“看惊表”达?了词 人怎么样的情感?
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
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国破家亡,亲友离散;时光易逝,年华已老;今昔巨变,往日的美 好不再。
有国破家亡的悲痛,又有劫后余生的沧桑感慨。
悟情感
在北宋的盛世繁华里,词人可以与友人纵情宴饮,满是豪情。 而现在饱尝颠沛流离之苦“、闲国”破点家明亡了之词痛人的什词么人心,境又?将“魂新牵晴何”方是?
“读写联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

“读写联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摘要】读写联动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之一。
通过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写作潜能,以及利用阅读材料进行写作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
读写联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校和教师应重视读写联动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读写结合的学习机会。
通过积极推动读写联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关键词:学生语文素养、读写联动、阅读兴趣、多角度思考、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潜能、阅读材料、写作训练、教学方法、学习机会。
1. 引言1.1 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阅读、写作、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语文素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良好的语文素养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吸收各种文本信息,不仅能够获取知识,还能够获得情感和体验。
语文素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仅可以提升文字表达的能力,还可以提升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良好的语文素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流畅地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
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习的基础,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只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读写联动的概念读写联动是指阅读和写作之间的互动和联系,通过读写之间的相互促进,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
在读写联动中,阅读作为输入的过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素材和思想启发,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深度;而写作则是输出的过程,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读写联动的实质在于强调阅读和写作之间的互动性和互补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莱阳市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设计备课教师城厢中学嵇艳玲盖洪仁弯巧玲年级学期九下单元第三单元课型读写联动课备课时间2015.1课题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训练点:如何写好“一事一议”的文章学情分析议论文是初中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文体之一,初中学生写议论文首先可以从学习写“一事一议”开始。
一事一议,就是对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某个问题、某种现象或学习中读到的某项材料,表示自己的看法。
这类文章的特点是就事论理,理从事来。
千万别小看这种文章,它既是初学写作者的一项有效的基本训练方法,就连一些大作家们也常用它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之,要想写好“一事一议”的文章,要在平时做个有心人,多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还要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
我想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的同学一定能写出精悍有力的“一事一议”的文章来的。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选编的是与古典名著有关的文章。
刻画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是本单元训练的重点。
作品中的人物,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有时代的共性;既是自身奋斗的结果,又是社会造化的产物。
《智取生辰纲》通过记叙吴用、晁盖等人劫取生辰纲的经过,肯定和赞美了被压迫者的反抗和复仇行动,展现了吴用等好汉智勇双全、神机妙算的性格特点。
《杨修之死》课文通过记叙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表现了杨修恃才放旷的特点,也揭示了曹操复杂的性格特点。
《香菱学诗》课文记叙了黛玉指导读诗和香菱练习写诗的情节,体现了黛玉正确的指导方法和香菱乐学、善学的特点。
《范进中举》作品运用夸张的手法刻画了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底层知识分子的毒害,同时反映了社会的世态炎凉。
【文题设计】以“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有人说“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条件,是衡量人地位的尺子。
有人说“钱”是一面镜子,它能照出你的品质是高尚还是卑劣,它能照出你的灵魂是纯洁还是庸俗。
若写成记叙文,可以以钱为线索,写某人因钱而荣辱兴衰的过程,如为赚钱而奔波,因送钱而发达,因贪钱而栽跟头。
若写议论文,可以纵论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论钱与地位的关系,钱与荣誉的关系。
如《梁山好汉与金钱》。
若写散文,可以以钱的身份和口吻,用拟人的手法,写钱的见闻录如《钱眼看世界》。
若写调查报告,可以调查身边亲人具有怎样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水平,调查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消费意识,从而反映社会的变化,时代的进步。
这类文章的一般写法是:首先要选择一件较为典型的事,最好能“以小见大”,从中悟出一个有一定普遍意义的道理,能给人以启示和教育。
其次文章一般从叙述事件开始,叙事要概括简明扼要,不能进行具体描写。
然后在叙述事件的基础上,把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揭示出来,做到就事论理。
而所揭示的这个理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最后围绕这个理——即文章的中心论点展开论述,指出这个道理的普遍意义或现实意义。
学习目标1、通过活动,增强对金钱全面而理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钱财观。
2、通过活动,培养留心身边经济生活的习惯和初步的理财意识,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观察、思考生活问题的能力。
3、培养针对具体问题发表感想和观点的表达能力,写好“一事一议”的文章重点难点重点:1、从现象到本质深刻挖掘“金钱”的利与弊,叙述与“金钱”有关的故事,抒发对“金钱”的感慨,议论有关“金钱”的作用与隐患。
2、可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写出自己对“金钱”的独到见解。
难点:1、有关“金钱”话题的文章很多,写作时应该独辟蹊径,另设角度,力求创新。
2、观点要鲜明,论证要有条理,可以采用“以小见大”、“以一点窥全面”的手法揭示主题。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范文导航法合作评析法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范文师生阅读积累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 金钱是什么呢?哲人说:“金钱是一个债主,借你一刻钟的欢悦,让你付上一生的不幸。
”老百姓说:“金钱是饭,是衣,是车,是房。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接触到钱,也都离不开钱。
你认为应以怎样的态度对待金钱呢?有人认为财富就是万能的金钱,有人认为财富是美丽的精神家园;山涧明月、石上清流是隐士的财富,宇宙奥秘、人间万象是智者众说纷纭话金钱”。
开展这项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冷静思考”:“金钱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拜金主义可能带来的种种恶果。
”用来引导学生对金钱作理性思考和全面认识,树立正确的钱财观。
1通过活动,培养留心身边经济生活的习惯和初步的理财意识,养成二明确目标,指导审题的财富;音乐是贝多芬、莫扎特的财富,色彩是达芬奇、莫奈的财富;齐白石的财富是虾,徐悲鸿的财富是马。
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财富,甚至某种痛苦的经历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你的财富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财富。
2 请以“我的财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3 观看多媒体1、明确学习目标2、看懂写作要求,思考提示语提示语:1此题为话题作文。
写好本题,立意、选材是关键。
要把作文写的立意高远,情感真挚,不仅涉及到我们的理解水平和写作能力,而且涉及到我们的人生经历、人生体验以及人生态度;选材独特、新颖,符合中学生生活的实际,能表现出青年人的风貌和志趣,文章就会赢得好评。
可以写“我”的财富是“我”好强的个性、坚毅的品格以及一颗善良的心;可以写“我”的财富是能够纵览古今、与众生沟通的心灵;可以写“我”的最大的财富是“我”的小屋,因为它陪伴着“我”,和“我一起品尝人生的滋味……2、综合运用表达方式。
单一的表达方式会使深刻的立意变得浅薄,会使出色的选材成为堆砌。
会不会运用表达方式,已经成为作文技能技巧的重要标志之一。
总的说来就是:记叙要能清楚完整,详略得当;描写要能具体生动;说明要能把握特征,语言简明;议论要能论点明确,论据比较充分,论证合理。
3、自拟题目1、思考、讨论2、围绕训练点学习相关的写作知识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观察、思考生活问题的能力。
活跃课堂气氛。
2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明确学习目标渲染了情感,激发了兴趣。
明确目标,写作有针对性。
三、调动积累,精选素材四、阅读借鉴构思行文故事1:看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新员工到银行上班,担任出纳。
有一次,银行老板问他:“你手中数的是钱吗?”他很老实地回答:“这当然是钱。
”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又问他:“你手中数的还是钱吗?”他如实说:“这是钱。
”又过了很长日子,老板又问他:“你手中数的是钱吗?”这时,他已在银行里工作近一年了,天天和钱打交道,他说:“不,这不是钱,这是我的工作。
”老板笑了,对他说:“你已‘目中无钱’了,我可放心地休假了。
”金钱的诱惑犹如病毒,人们只有坚定地抵抗诱惑,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进,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才有可能是最后的赢家。
故事2:德米尔是西班牙一个小市民。
有一次他买了10张足球彩票,其中一张让他中了巨奖,奖金是7000万美元。
一夜暴富的他喜出望外,马上辞却了推销员的工作,开始挥金如土,过上了奢侈豪华、荒淫无度的生活,今天看球赛,明天观斗牛,吃喝足了,就去嫖妓。
10年后,德米尔变得一无所有,债台高筑,最后,铤而走险,因入室抢劫被打入了大牢。
就这样,这笔巨额奖金使一个由穷人一跃成了富翁,又从富翁跌为穷光蛋。
更可悲的是,7000万美元竟买断了他的自由。
如此看来,金钱也是一柄双刃剑,它能扶你步上康乐大道,也能把你甩入万丈深渊,关键在于你是故事3: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耕作于田间,日子过得虽够不上富裕,倒也和美快乐。
一天,农夫在田里偶然挖到了一个价值连城的金罗汉,他的家人和亲友都为此高兴不已,可农夫闷闷不乐,整天心事重重,愁眉苦脸的样子。
别人问他:“你已经成了百万富翁,学习选材,相互交流想一想,说一说,悟一悟金钱是人生的财富,但算得上财富的不仅仅是金钱。
对财富的理解反映出一个人的人生观和精神境界。
“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条件,是衡量人地位的尺子。
有人说“钱”是一面镜子,它能照出你的品质是高尚还是卑劣,它能照出你的灵魂是纯洁还是庸俗。
观看多媒体,交流写法,寻找亮点1、范文赏析,问题探究。
借鉴写作方法:其一:态度要鲜明。
其二:要紧扣文中的“事”选好“评论点”。
其三:要处理好“叙事”与“议论”的关系。
看懂提示语,明确要求,知道作文“写什么”。
通过学生探讨、教师指导,扣住写作训练点,学习相关的写作知识,为后面的写作做好铺垫。
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农夫回答:“我在想,另外17个罗汉在哪儿?”得到了一个金罗汉,还在想另外的17个金罗汉,不知足和贪得无厌使他却失去了生活的快乐。
看来,有时真正的快乐与金钱无关。
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它。
故事4:只要有鲜水,金鱼就无饿死之虞,但难免胀死之忧。
金鱼是卿鱼的变种,彻头彻尾是人类驯育的结果。
人类对其一贯的要求是美,只要美就行。
而金鱼的捕食能力却被作为美的代价退化殆尽。
不会捕食,危机感便无时不在,它别无选择地抓住每一粒投向自己的食物,而人把食物精工细制得可口至极,成为一种其无力抗拒的诱惑,于是不会摇头的金鱼吃啊吃,直到连同食物一起沉至水底。
贪得无厌是金鱼最常见的死因。
贪是大多数人的毛病,有时候,如果我们只抓住我们想要的东西不放,就会为自己带来压力、痛苦、焦虑、不安,甚至毁灭。
特别是现代社会,有些人变得越来越贪,什么都不愿放弃,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
故事5:美国首富、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宣布,在他约185亿美元的财产净值中,他将只给孩子们每人留下1000万美元,剩下的将捐献慈善事业。
美国第二大富翁活伦.菲特也已经放言,他的子女将很难得到他的巨额财产。
他说:“那种以为只要投对娘胎便可一世衣食无忧的想法,损害了我心中的公平观念。
”68岁的美国住宅装饰公司董事长伯纳德.马库斯说:“遗产对有些人来说可能是可怕的负担。
如果我的孩子想成为富翁,他们必须靠自己努力。
”他把8亿多美元的财产全部留给支持教育和残疾人事业的马库斯基金会。
这些伟大的举动不正好印证了“养儿强似我,要钱干什么;养儿弱似我,要钱干什么。
”的古训吗?2、交流阅读所获精选“珍珠玛瑙”,再现美丽瞬间,运用写作技巧,一事一议。
引导学生要紧扣文中的“事”选好“评论点”。
开阔思维,激发灵感,有事可想,有理可悟。
力争切口小,内容好。
确定“用什么写”。
解决“怎么写”,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应多多观察,多思考,做有五、讲评修改,能力提升(三)章法指导使学生明白写什么,怎样写。
1、立意。
金钱体现着人劳动的价值,是一种价值符号,它可以用来进行商品交换。
金钱在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看,金钱确实是个好东西。
从羞于谈钱,到敢于要钱,从赚小钱到期望赚大钱,这是一个大变化。
这种变化,反映了人们观念的转变和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