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屎多 点按“关冲穴”
调理眼睛的六个穴位

调理眼睛的六个穴位令狐采学1、攒竹穴:“消除眼睛疲劳”命名:攒、聚集的意思;竹,指山林的意思。
“攒竹”的意思是指膀胱经湿冷水由此吸热上升。
因为此处的穴位的物质是晴明穴上传而来的水湿之气,因其性寒吸热上行,与晴明穴内提供的水湿之气相比,有本穴上行的水湿之气量小,如同捆扎聚集的竹竿小头一样,所以名“攒竹”。
攒竹穴有很多别名,如眉本、眉头、员在、始光、夜光、明光、光明穴、员柱、矢光、眉柱、始元、小竹、眉中。
“眉本”的意思是指此处穴位气血的强弱关系,到眉发的荣枯。
“始光”的意思是说膀胱经气血在此处由寒湿之状变为阳热之状。
部位:属足膀胱经经脉的穴道,在眉毛内侧端,眼腚骨上凹陷处。
主治:此穴对急慢性结膜炎泪液过多,眼睑寒颤,眼睛疼痛等症状都有明显的疗效;按摩此穴,能够缓解视力不清,眼睛红肿等症状;③长期按摩此穴位,对风热,痰湿引起的脑袋头痛、眉棱骨痛等具有明显的调理和改善作用。
自我取穴按摩:正坐、轻闭双眼,两手肘支撑在桌面上;双手的手指交叉,指尖向上,两个大拇指的指腹向上,由下往上向眉棱骨按压,轻按由痛、酸、胀的感觉;③每次左右两穴位各按揉1—3分钟,也可以两侧穴位同时按压。
注意:一般人取穴,是由面部直接按压,在眉棱骨上,正确的应该是由下往上按。
2、晴明穴“眼睛明亮”命名:晴,指穴位所在的部位及穴内气血的主要作用对象为眼晴;明,光明的意思。
“晴明”的意思是指眼睛接受膀胱经的气血而变的光明。
此穴是太阳膀胱经上的第一个穴位,气血来自体内膀胱经的上行气血,是体内膀胱经吸热上行的气态物所化之液,即血。
此穴将膀胱经之血提供给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视,变得明亮清澈,所以名“晴明”“晴明穴”也被称为“目内”“泪孔穴”“泪空穴”“泪腔穴”“泪外”。
部位:属于足膀胱经经脉的穴道,在目内眼角外一分处,鼻梁旁的凹陷处。
主治:此穴是主治所有眼病的关键穴位,对眼睛具有去眼翳,镇痛、消肿、止泪、止痒的作用,能令眼睛明亮;按摩此处穴位,能使急慢性眼结膜炎,眼睛充血红肿的症状有所缓解;③长期按摩这处穴位,对假性近视、散光、老花眼、夜盲症、早起轻度白内障、迎风流泪等眼疾、具有非常明显的条例,改善和保障作用。
经常有眼屎是怎么一回事【健康小知识】

经常有眼屎是怎么一回事
文章导读
经常有眼屎让很多人比较的困扰和尴尬,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降低影响一定要了解原因,在中医上讲眼屎太多,大多是由肝经有热,肝气郁滞,体内虚上火的原因引起的。
1、中医认为,眼屎太多是肝经有热,肝气郁滞,体内虚上火的原因,所以用适当的中药调理身体,平时注意饮食,不吃辛辣燥热的食物,都有助于减少眼屎的产生。
正常人在晨起或早晨洗脸时,会发现在眼角处有极少量的分泌物存在,这与夜间睡觉时眼睑运动减少,泪液分泌减少,排出迟缓有关。
2、正常人的眼分泌物主要来自泪腺、睑板腺、眼表细胞分泌的黏液及脱落的眼表上皮细胞等。
大多为透明或淡白色,平常不易察觉。
由于分泌物量小,并可及时从泪道排出,不会引起眼部不适。
通常长时间用眼不休息,眼睛的分泌就会增多,通常几个小时后就会在眼角积聚眼屎。
3、所以平时,我们应该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让眼睛过度疲累。
每个一段时间,我们可以用手指轻轻摸一下眼角,看看有没有积聚眼屎,如果有的话,可以用纸巾将其擦掉,保。
4大“护肝”穴丨肝火旺、爱发脾气、眼屎多的孩子可按(附图)

4大“护肝”穴丨肝火旺、爱发脾气、眼屎多的孩子可按(附
图)
肝火盛,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
如果小孩子觉得不顺心,易哭闹,家长要及时帮孩子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肝气不舒的孩子往往口干、嘴里苦、臭;胃口差,不爱吃饭;瘦小、长不高。
-
【清肝经】
定位:食指掌面末节
操作:用推法从食指掌面最后一节指纹推向指尖100-500次
作用:清肝经具有平肝泻火,熄风定惊,解郁除烦等功效。
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高热,惊风,夜啼,抽搐,烦躁不安,手脚心发热等症。
-
【清天河水】
定位:在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指中指两根手指的指腹,从腕横纹开始,推至肘横纹100-300次
作用:具有清热解表、泻火除烦的功效,适用于热性病症,如发热、口燥咽干、口舌生疮、五心烦热、小儿夜啼等症。
-
【揉小天心】
定位:在掌根大小鱼际交接之凹陷中
操作:大拇指顺时针按揉100次
作用:镇惊安神、调理气机,可以用于小儿急慢惊风,惊吓,斜视。
-
【揉膻中】
定位: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ru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使用食指和中指指腹按摩100次
作用:宽胸理气、通脉化瘀、降逆止呕。
对于宝宝吐痰不利,痰多难咯等症状,可以按揉此穴来缓解。
十种常见病的自助按摩治疗法

十种常见病的自助按摩治疗法眼睛疲劳每天上班要面对着十几小时电脑,下班了,眼睛也得不到休息,还要看电视、光碟、书籍……可以说,眼睛是人的器官中最累了。
解决眼睛酸疼问题并非无计可施,按摩眼睛四周的穴位,就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眼睛疲劳。
按摩攒竹穴位置:在左右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向额头方向按压,并做圈状按摩,重复多次。
按摩承泣穴位置:瞳孔直下一小指宽,紧贴眼眶下缘。
方法:用手指指腹向下按压,并做圈状按摩,用力轻柔,别对眼球用力。
中医拯救秘籍:要多用菊花茶、枸杞子和决明子一起冲泡的茶饮。
泡过的茶包也别着急扔掉,拿来敷眼睛,不仅能缓解眼睛疲劳,还能减轻黑眼圈呢。
感冒鼻塞、流鼻涕、咳嗽、头痛、四肢无力……感冒虽然常见,可个中滋味却让人很难受。
除了多休息、多喝水,为了缓解症状,你试没试过按摩呢?按摩太阳穴位置:从眉梢与外眼角连线中点往后约一指横宽处的凹陷处。
两侧各一。
方法:用中指指腹轻轻按压旋转,顺时钟方向揉半分钟,再逆时钟方向揉半分钟。
按摩时动作宜轻柔,不可用力过大。
中医拯救秘籍:常感冒的人宜喝四神汤。
材料:莲子50克、薏仁60克、山药60克、芡实25克、茯苓25克。
做法:先将莲子、薏米、芡实洗净后泡水2小时,再加入山药和茯苓煮至熟烂即可食用。
按摩风池穴位置:位于后颈部,耳朵的正后方,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与耳垂齐平。
两侧各一。
方法:以拇指、食指抓住两侧风池穴,往头的内部方向按压,并上下滑行颈部按摩。
按压一百次左右,至有发热感,每天重复几次。
失眠入睡困难,夜间醒来多次都被统称呼为称为失眠,被失眠所困扰的现代人不在少数。
漫漫长夜,众人皆睡我独醒,数羊、喝牛奶都不管用?也许,按摩能让你美梦成真。
按摩神门穴位置:手掌向上前臂靠小指一侧手腕横纹之上。
两手各一。
方法:用拇指与食指夹住穴位,用拇指指腹慢慢按压搓揉穴位,直到产生睡意为止。
按摩涌泉穴位置:将脚底弓起,凹陷的中心点就是涌泉穴。
位于足底部、在足前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眼屎多怎么办

眼屎多怎么办
眼屎多可能是由干眼症、结膜炎、和泪腺问题等引起的。
建议您去医院眼科进行检查,找出原因。
同时,您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缓解:
1. 注意保持眼部卫生,经常用温水清洁并按摩眼睛周围的眼睑。
2. 多喝水,让身体保持足够的水分。
3. 经常眨眼和闭眼休息,减少对眼睛的过度使用。
4.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和手机等电子设备,同时在阅读和用电子设备时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距离。
5. 使用人工泪液或外用药物,有助于缓解眼部干燥和炎症等问题。
眼部疾病按什么穴位

眼部疾病按什么穴位文章目录*一、眼部疾病按什么穴位1. 眼部疾病按什么穴位2. 常见的眼部疾病有哪些3. 眼部疾病的发病原因*二、眼部疾病怎样预防*三、眼部疾病吃什么好眼部疾病按什么穴位1、眼部疾病按什么穴位 1.1、攒竹穴【取穴方法】该穴位于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取穴时应要求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攒竹穴位于人体的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即是。
【主治】头痛,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眼睑(目闰)动,眉棱骨痛,眼睑下垂。
迎风流泪(俗称漏风眼)、眼睛充血、眼睛疲劳、眼部常见疾病、假性近视等。
在学生的眼保健操中,其中有一节就是指压按摩此穴,可见其保健效果非同一般。
1.2、睛明穴【取穴方法】人体睛明穴位于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主治】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
迎风流泪、偏头痛、降低眼压、消除疲劳。
1.3、承泣穴【取穴方法】人体承泣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定位此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
【主治】散风清热,改善眼睛红痛,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
此穴是穴道疗法中治疗眼疾非常重要的穴道之一。
2、常见的眼部疾病有哪些 2.1、干眼症:也叫角膜干燥症,主要是眼睛的泪质和泪液分泌量和质的改变。
症状:眼睛干涩痒、眼屎多。
2.2、白内障: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变性,即蛋白质变性,看东西就会模糊。
中老年后易患白内障,引起视物模糊。
症状:看东西模糊。
2.3、飞蚊症:感到眼睛似乎是有蚊子类的小阴影飞过去,尤其看亮的地方的时候,感觉会比较明显。
症状:眼前有小黑影飞来飞去。
2.4、青光眼:眼睛的压力增高,出现眼白有红血丝、眼睛涨、头痛。
症状:眼白有红血丝、眼睛涨、头痛。
3、眼部疾病的发病原因由于患有先天性疾病,血管破裂以及其他疾病的发生,从而引起眼底病。
由于神经系统的萎缩以及发生的病变,刺激到神经系统,因而引发眼底病。
重点按摩这个穴位,保肝强肾、缓解眼屎多的尴尬

重点按摩这个穴位,保肝强肾、缓解眼屎多的尴尬曲泉穴,是肝经要穴,单从名字上判断,也知道它和我们的肝肾有关系。
曲指木,泉指水;五脏合五行,肝属木,肾属水。
所以说,曲泉穴就是沟通肝肾之间的桥梁。
大家可能都知道六味地黄丸,它有滋阴补肾的作用。
如果再加上枸杞、菊花,名杞菊地黄丸。
枸杞,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功效;菊花,有清肝降火,祛湿排浊的作用。
既然曲泉穴是沟通肝肾的穴位,那么,肝肾阴虚火旺时,就少不了曲泉穴的帮忙了。
曲泉穴调理肝肾阴虚火旺的作用,就相当于我们的杞菊地黄丸。
中医祛湿热可选二妙丸。
二妙丸是以炒制的苍术、黄柏,按照1:1的比例粉碎后,按照传统水泛丸的工艺制成的中药成方制剂。
二妙丸是中医用于清热燥湿的基础名方,广泛应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炎症红肿、渗出等症。
临床中在各科都有应用,只要是辨证为湿热证,尤其是湿重于热证,均可使用。
前面说过,我们的曲泉穴能清肝强肾,不仅如此,它还有祛湿热的作用,那么它也相当于二妙丸了。
针灸经络穴位图提示总的来说,清肝强肾、祛除湿热是曲泉穴的拿手好戏,平时对其进行按摩,就等于吃了杞菊地黄丸和二妙丸,一个穴道两种用途,你说曲泉穴的作用大不大?【穴位主打功效】补肝强肾。
【穴位适应症】月经不调、痛经、白带异常、阴挺、阴痒、产后腹痛、遗精、阳痿、阴囊坠痛、头晕、目眩、膝关节疼痛。
【穴位位置】位于膝盖内侧,屈膝,在胫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轻松找穴】曲泉穴在我们的膝盖内侧,有左右两处,找起来不难。
取穴时,先端坐屈膝,然后在膝盖内侧横纹端上方的高骨(胫骨内上髁)后缘,会摸到一处凹陷,它就是曲泉穴所在。
穴位使用方法1、调理肝虚法中医学认为,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肝虚会导致很多症状的发生,例如女子的月经不调、痛经、白带异常、阴挺、阴痒、产后腹痛等;男子的遗精、阳痿等。
肝虚的话,有时候会很想睡觉,而且感觉全身没什么力气,有时候还容易被吓到,头昏脑涨也是常有的事。
尚先生:口苦、眼屎多、睡不好,这是为什么?

龙源期刊网
尚先生:口苦、眼屎多、睡不好,这是为什么?
作者:陶寿彭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2016年第04期
我年近五十,身体略胖,最近早晨起床后,总觉得嘴里发苦,眼屎多,睡眠也不好,想问问这是怎么回事?该如何解决?
答:尚先生,根据你所说的这些症状,“身体略胖,口苦,睡眠不好”,我的判断是由肝胆湿热夹痰热内扰所致。
口苦,《黄帝内经》称“胆瘅”,其原因在于,一者,“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
再者,“肝气热则胆泄口苦”。
根据你的描述,我认为口苦是肝胆湿热、胆火上炎的表现。
眼屎多,“肝开窍于目”,肝胆湿热,则眼睛分泌物较多。
睡眠不好,结合身体略胖,这是痰热内扰所致。
形体偏胖的人,体内痰湿较多,若由于嗜食辛辣或经常熬夜等,痰湿化热,热扰心神,就会出现睡眠不好的症状。
针对你所叙述的,可选用芩连温胆汤(黄芩、黄连、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甘草)来清火泄热,若兼有便秘,可加用瓜蒌仁、大黄等通腑泄热;若兼胸闷、腹胀、苔腻等,可加用枳壳、厚朴、白术等宽胸、理气、燥湿;若兼有宿食积滞者,可加用保和丸消导和中。
除了上述症状,若伴有眼睛红肿、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可选用清肝泻火的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栀子、黄芩、通草、泽泻、车前子、柴胡、当归、生地、甘草),酌加茯神、龙骨、牡蛎以镇心安神。
若服汤药不方便,可用莲子心5克,竹叶心20根,灯芯草2克,泡茶频服。
再者,日常的饮食习惯也很重要,要少油腻,多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