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关节穿刺术及关节液检查
关节穿刺术操作记录

关节穿刺术操作记录
膝关节穿刺术适应症:膝关节腔内积液,需行关节穿刺抽液检查或引流,或注射药物进行治疗。
关节腔内注射空气或造影剂,行关节造影术,以了解关节软骨或骨端的变化。
方法:
1、向患者说明穿刺的必要性,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如“您好,您的膝关节内积液较多,需要作关节穿刺。
”
2、检查患者的膝关节,做浮髌试验。
并说明浮髌试验(+)。
3、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两下肢伸直。
4、穿刺部位按常规进行皮肤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5、用7-9号注射针头,穿刺部位一般选择髌骨上方,由股四头肌外侧向内下刺入关节囊;或于髌骨下方由髌韧带向后穿刺达关节囊。
关节腔液检查内容概述

27
社区医学杂志 2009 年 第 7 卷 第 4 期
中性粒细胞大于 0.8。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类风湿性 3.6 微生物检查 常见淋菌、结核及其他化脓菌。
关节炎。 滑膜转移癌、急性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 败血性关节炎可由细菌、真菌及抗酸杆菌引起。
炎及关节寄生虫病,嗜酸性粒细胞常增高。 类风湿 4 几种常见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在体检中, 我们经常发现部分受检者凭感觉
[1]董 先 雨 ,张 成 琪 .健 康 体 检 与 预 防 保 健 [M]. 济 南 : 山 东 大 学 出版社, 2003:39.
[2]王 延 清,薛 晓 彤,宋 延 梅.45 岁 以 下 健 康 体 检 人 群 脂 肪 肝 患 病 情 况 调 查 分 析 [J].社 区 医 学 杂 志 ,2006,4(7):21-23. (收 稿 日 期 :2008-12-13 )
卫综
3.3 类风湿因子 阳性率为 65%, 它的出现早于
细胞。
生
政述
血清。
4.7 化脓性关节炎 肉眼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液体, 镜检见大
策
3.4 抗核抗体 阳性多见于 SLE 和部分类风湿关
量嗜中性白细胞,并含许多细菌。
与讲 节炎。
5 临床意义
管 3.5 HLA-B27 阳性多见于强直性脊柱炎。
见表 1。
理座
参考文献:
社区医学杂志 2009 年 第 7 卷 第 4 期
关节腔液检查内容概述
李林林,宋先锋,孙秀丽,王占华,王晓红 (泰安荣军医院,山东泰安 271000)
[中图分类号] R68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4208(2009)04-0027-02
关节性炎症在临床上并非少见, 按不同致病 血为红色,陈旧出血为褐至黄褐色。 如血液混合均
关节穿刺术

关节穿刺术一、概述临床上很多疾病常表现为关节内积液,不同性质的关节积液又可能与不同的关节疾病有关。
进行关节穿刺,获取关节积液并对其进行检测,可以了解关节积液的性质,便于协助关节疾病的性质。
二、适应症1、怀疑化脓性关节炎是,可以进行关节穿刺,以获取关节液并协助诊断病变早期意义较大。
及早获取关节液,进行检测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从而有利于作为进一步治疗的依据,另外还可以再必要时向关节腔内注射抗生素用于治疗。
2、当外伤后发生关节积液时,可以通过关节穿刺,彻底抽尽关节积液,从而有利于预防关节内感染和后期的关节粘连,避免更多的影响关节功能。
3、当病人其他症状不是十分典型时,进行关节诊断性穿刺,并通过关节液化验进行鉴别诊断。
4、通过进行关节穿刺,如果抽出物为含有脂肪球漂浮其上的血性液体,则有助于关节内骨折的诊断。
5、通过进行关节穿刺,相关接内注射空气或造影剂,进行关节造影术,以了解关节软骨或骨端的变化,用于相关疾病的诊断。
三、麻醉方法进行关节穿刺时,一般采用局部麻醉,多采取1%的普鲁卡因5~10毫升做皮内皮下和关节囊的浸润麻醉,对普鲁卡因过敏的病人可采用利多卡因。
麻醉时,局部严格消毒,竖着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
进行普鲁卡因局部麻醉,右手持注射器,左手固定穿刺点,当针进入关节腔后,右手不动,固定针头及注射器,左手抽动注射器筒栓进行抽液或注射等操作。
四、常用的关节穿刺部位及方法肩关节穿刺术1、解剖结构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组成,关节盂小而浅,肱骨头的面积为关节盂面积的3~4倍,肱骨头成半球形。
肩关节囊的囊壁较为薄弱、松弛,而病人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在上肢最强,且其活动范围最大,使其最容易损伤。
2、穿刺方法前侧方法:病人采取平卧位,将肩部后方稍垫高,也可以采取坐位。
使上臂轻度外展外旋。
在喙突和肱骨小结节间隙垂直进针。
后侧方法:病人采取坐位,使上臂轻度外展及内旋。
在肩峰下方,与三角肌和冈上肌之间垂直进针。
关节腔穿刺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关节腔穿刺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关节腔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诊断和治疗关节疾病的方法。
下面是关节腔穿刺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清洁操作区域,穿戴无菌手套和口罩。
准备穿刺针、注射器、局部麻醉药和消毒剂。
2.术前准备:与患者沟通,解释手术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确认患者是否有可能的过敏反应。
确保患者处于适当的体位,以便对目标关节进行穿刺。
3.局部麻醉:选择合适的局部麻醉方法(例如,局麻喷雾、表面麻醉或深部麻醉)。
注射局部麻醉药到穿刺点周围,确保麻醉到达关节腔。
4.穿刺过程:使用消毒剂清洁穿刺点。
拿起穿刺针,以合适的角度和方向将其插入关节腔。
当穿刺针进入关节腔时,可能会有关节腔液出现,收集关节腔液到注射器中。
5.关节腔液处理:将关节腔液转移到离心管中。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细胞计数、细菌培养等)。
6.完成操作:移除穿刺针。
使用消毒剂清洁穿刺点。
在穿刺点周围覆盖敷料。
评分标准关节腔穿刺术的评分可以根据以下几个因素进行评估:1.技术操作:操作者是否熟练,是否准确找到穿刺点。
操作过程是否顺利,是否造成其他损伤。
2.麻醉管理:麻醉方法选择是否合理。
麻醉效果是否良好,是否导致患者痛苦或不适。
3.关节腔液采集:关节腔液的采集是否顺利。
采集得到的关节腔液样本是否足够进行实验室检查。
以上是关节腔穿刺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在进行手术前,操作者需要熟悉操作流程,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操作和评估。
关节腔穿刺精讲课件(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踝关节)

关节穿刺一步到位。
关节穿刺主要是针对由于损伤、关节炎等因素造成患者关节肿胀、疼痛、关节腔内积液时使用的。
(一)关节穿刺术1.定义:无菌技术操作下,用空针刺入关节腔内抽取积液,了解积液性质,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并可向关节内注射药物以治疗关节内创伤和疾病的一种技术。
2.适应症:1)诊断性穿刺术:关节积液时抽液检查,确定积液的性质和诊断;或作关节腔造影用。
2)治疗性穿刺术:-化脓性关节炎的抽脓、冲洗和注入抗菌药物;-关节腔内药物注射治疗;-关节损伤或关节手术后发生多量积血时,抽出积血,减少粘连,防治感染用。
3.穿刺的基本原则穿刺原则:必须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绝不能将关节囊外的化脓菌带入关节腔内,尤其是在疑为化脓性关节炎的穿刺时,一定要对关节周围的化脓性炎症或邻近关节的化脓性骨髓炎形成的脓肿相鉴别,以免人为造成化脓性关节炎。
穿刺点选择的基本原则:避开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结构,并易于进入关节腔的部位进行。
穿刺要点:通过活动关节找到关节间隙、明确穿刺点后作上标记。
关节穿刺时,必须注意穿刺针头只能进入关节腔内,决不能刺进关节软骨或骨内,以免引起化脓性感染。
4.目的检查关节腔内积液,以明确诊断;抽出关节腔内积液、积血或积脓,以达到减压;关节腔内注入某些药物进行治疗。
(二)肩关节穿刺解剖要点:-盂肱关节-肩峰下间隙(第二肩关节)体位:仰卧位或坐位穿刺点(5个):上、前、前外、后外、后1.肩关节解剖2.肩关节穿刺法1)前方进针法(最简单、最常用):上肢轻度外展外旋,肘关节屈曲位。
用6号针头,自肱骨小结节与肩胛喙突的中点,或喙突顶端外下方1~2cm处垂直进针直至针尖进入关节腔内。
回抽无积液即可注入药液。
如果回抽有积液则应将关节积液抽净,然后再注药。
2)前外侧进针法(肩髃穴进针点)患者肩关节外展,使上肢与躯干成90度,在肩关节上由于三角肌外侧部分收缩,形成两个窝,前方的一个位于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相当于肩髃穴进针点,定点后,让患者上肢自然下垂,皮肤常规消毒,用5号齿科针头与穴位外侧皮肤呈约60°夹角,刺入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三角肌下滑囊、冈上肌,穿过关节囊,进入关节腔,抽吸无积液即可注药5ml。
关节穿刺术

关节穿刺术关节穿刺术是以空心针刺入关节腔,达到吸出关节内容物,注入药物或造影对比剂等目的的一项医疗技术(一)适应证依据临床诊断、治疗、特殊检查等需要,采取关节穿刺和造影技术。
(二)操作方法穿刺前准备常规准备皮肤,严格无菌技术,标出穿刺点,消毒皮肤。
2.操作过程选择距离关节腔最近的皮肤表面处穿刺,先注入1%普鲁卡因2~10ml,穿刺针垂直徐徐穿入,进入关节腔时有阻力消失的感觉。
3.穿刺标本根据目的和需要妥善处理(涂片或固定等),送交实验室进行检查。
4. 对渗出性积液或关节内出血,术后应加压包扎。
(三)穿刺途径1.肩关节(1)后侧穿刺:上臂轻度外展、内旋,在肩胛冈外端,紧贴肩峰下缘垂直穿刺。
(2)前侧穿刺:上臂轻度外旋、外展,肘关节屈曲位,在肱骨小结节与肩胛喙突间联线的中点穿刺,针尖斜向后、内侧穿入.局部有化脓性炎症时不宜采用。
2.肘关节(1)后侧穿刺:肘关节屈曲90°,于尺骨鹰嘴尖端,经肱三头肌腱穿刺,或在尺骨鹰嘴与肱骨外髁之间,向前下穿刺。
(2)桡侧穿刺:肘关节轻度屈曲,在桡骨头与肱骨小头之间垂直穿刺。
3.腕关节(1)桡侧背侧穿刺:腕取轻度掌屈及尺偏位,于拇长伸肌腱与食指固有伸肌腱之间或从桡骨茎突远端鼻烟壶处垂直穿入。
(2)尺侧旁穿刺:腕取轻度掌屈及桡偏位,在尺骨茎突尖端,尺侧腕伸肌腱与指总伸肌腱之间垂直穿入。
4.髋关节(1)外侧穿刺:取侧卧位,于股骨大粗隆前下方,针尖向上向内,与下肢成45°方向,贴骨骼穿入5~l0cm。
(2)后侧穿刺:取半俯卧位,腹壁与手术台面成45°角,于大粗隆中点与髂后上棘之联线的中外1/3交界处垂直穿入。
(3)前侧穿刺:取仰卧位,自腹股沟韧带的中点向下和向外侧2.5cm 处,即股动脉稍外侧处垂直穿入直达股骨头处,再退出2~3mm。
5.膝关节髌周穿刺:膝关节伸直,于髌骨外上、外下、内上、内下方,距髌骨边缘约1cm处,针尖与额面平行,斜向髌骨与股骨关节面的间隙穿刺。
关节腔穿刺及关节液检验 PPT

规格:1ml/支
注射药物---玻璃酸钠
玻璃酸钠注射液:是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是软骨基质成 分之一。在关节腔内起润滑作用,减少组织间摩擦,同时 发挥弹性作用,缓冲应力对关节软骨的作用,发挥应有的 生理功能。
并发症
医源性感染 局部软组织反应 :1-6个月后可能出现,局部皮肤萎缩
,色素改变 局部神经损伤:临近部位有重要神经,如腕管综合征 肌腱断裂或损伤 全身激素吸收:不可避免;通常为亚临床性
颜面充血、出汗;血糖升高;血压升高;兴奋 缺血性骨坏死:有争议 对软骨的影响:有争议
膝关节
操作过程
操作后处理
复查 生命体征
交待 注意事项
处理 医疗废物
注意事项
1.穿刺时,切忌在深部大幅度改变方向或反复穿刺,以免 损伤关节。
2. 有某些严重感染如心内膜炎、肾孟肾炎引起的败血症或 有化脓性关节炎禁止激素关节内注射;
3. 避免将激素直接注入附近的神经(如腕管综合征); 4. 一天内注射的关节数量只限于2个以内,一年内同一关
操
操
操
作
Hale Waihona Puke 作作准步
后
备
骤
处
理
操作准备
医生
• 病史、穿刺目的 • 适应症、禁忌症 • 与病人交流,说明目
的、过程、注意事项, 签署知情同意书 • 准备相关用品(穿刺 用品、消毒用品、药 品等)
患者
• 做好心理准备 • 排空膀胱 • 测量生命体征 • 摆好体位 • 选好穿刺点
膝关节穿刺点
下方穿刺
患者仰卧屈膝45度,确定髌骨下外、内侧缘凹陷处。 于凹陷处刺入2~2.5cm,注气无阻力,即可注入药。
关节腔穿刺及关节液检验模板43页PPT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关节穿刺术及关节液检查
关节穿刺术是以空心针刺入关节腔,达到吸出关节内容物,注入药物或造影对比剂等目的。
1.适应症
(1) 诊断需要关节有病变时,吸出关节液作化验,细菌培养或细胞学检查,已明确诊断。
(2)治疗需要
①对单一关节慢性炎性骨关节炎,经休息及抗炎治疗,疼痛仍未缓解者,可行关节穿刺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②对关节感染早期,可行关节穿刺抽液,冲洗后注入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③关节内大量积血或非细菌性积液,亦可穿刺抽液,术后加压包扎,以防感染与粘连。
(3)摄片需要需行关节造影者,行关节穿刺后注入造影对比剂,并摄片检查。
2.操作方法
(1) 穿刺前准备常规准备皮肤,操作必须在严格无菌情况下进行,用龙胆紫标志出穿刺点后,再进行皮肤消毒,术者与助手均戴口罩、帽子与无菌橡皮手套。
(2)操作过程在距离关节腔最近的皮肤表面处穿刺,注意勿损伤周围重要器官、血管及神经;穿刺点先注入1%普鲁卡因2-10ml,而后用备妥的注射器和16-18号针头垂直穿入皮肤,并徐徐向前推进,当穿刺针头进入关节腔时,术者有阻力消失的感觉,并可见关节内液体流入注射器。
如关节内液体量较少而欲尽量吸出积液,可由助手按压关节周围,如肘、腕和膝关节,以便积液集于针头处,吸出积液后,应迅速拔出该针,如欲将抗生素注射用关节内,可在将积液吸去后自该针注入。
(3)穿刺标本将穿刺所得材料,根据穿刺目的和需要妥善处理(涂片或固定等),送交实验室进行检查。
(4)术后包扎对渗出性积液或关节内出血,穿刺抽液后应加压包扎。
3、穿刺途径
(1)肩关节穿刺途径可为肩关节前方或侧方。
因积液(脓)的波动在前方较明显,容易触到,故最常使用的穿刺吸引途径是三角肌前缘。
(2)髋关节穿刺途径可为侧方穿刺途径和前方穿刺途径。
侧方穿刺途径自大粗隆的最下方沿股骨颈方向内上方刺入关节腔。
前方穿刺途径自腹股沟韧带的中点向下和向外侧各2.5cm处,即股动脉稍向外侧垂直刺入。
(3)自髌骨的外上角或内上角向下刺入,如积液量多,穿刺前可将髌骨尽量推向穿刺的一侧,以助确定髌骨和股骨踝间的间隙。
4、注意事项
①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谨防关节感染。
②熟悉局部解剖,选择不致损伤重要神经、血管和其他器官的途径和部位。
③记录关节抽出液的颜色、数量及性质,并时送化验及细菌养。
④根据穿刺液的性质,可酌情注入药物,如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但该药不宜反复多次关关节内注射。
否则将引起关节内炎症及破坏性改变。
⑤关节炎症以确定,须行关节穿刺抽液并注入有效抗生素,但穿刺次数不宜过多,以免引起继发性感染。
5、穿刺后处理
①关节内血肿或非化脓性积液者,穿刺后用无菌敷料适当加压包扎,抬高患肢。
②感染性关节积液穿刺后,应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于功能位,同时应用抗生素,局部
进行物理治疗,以控制感染。
③关节内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后,若疼痛加剧或过敏反应者,应立即处理。
注射后须休息两天,半月内避免关节负荷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