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北京海淀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3北京高考语文备考-近年北京模拟作文题汇编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谭木匠”是全国知名的木梳品牌,它的创始人谭传华创业时把产品易虫蛀、易折断等缺点刻写在木梳上,这却让消费者看到了梳子天然绿色的优点,“谭木匠”品牌成功走向市场。
谭传华秉持“我善治木”的企业理念,多年来他不做股票不炒地皮,坚持做“好公司”而不是大公司。
目前“谭木匠”专卖店已有2000多家,遍布世界各大城市。
要求:请根据以上材料,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2-11朝阳期中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世界上有很多东西看得见,也有很多东西看不见。
它们的关系很奇妙:花草树木看得见,春天看不见;嫁妆婚礼看得见,爱情看不见;书信短信看得见,思念看不见;论文文凭看得见,能力看不见……这一段话,引发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
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3-1海淀期末请以“为你亮起一盏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13-1西城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自1978年正式出版以来,《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先后经历了5次修订。
在2012年的第6版中,人们发现:第一,尽管名为“汉语”词典,却收录了“NBA”“MP3”等200多个西文字母词,《现汉》似乎变得不纯了;第二,像“入围”,它本来是“入闱”的错误写法,现在却被赋予了人们常说的意思,作为一个新词条与“入闱”平起平坐了,《现汉》似乎开始向不合理“妥协”了;第三,“粉丝”“宅男”等词居然也被收录进来,《现汉》似乎“放下身段”,变得更加现实了;……有人认为这样的修订并不成功,像这样的变化令人担忧;有人说,这种事也不得不这样,总算给了个说法;有人说,大家都这么用,习惯成自然,自然即合理;有人说,社会发展了,有些东西该变就得变……上述争议或类似现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意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2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2012 届北京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练习答案第一部分(共27 分)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15 分。
1.B2.C3.B4.D5.D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 分。
6.A7.D8.D9.C第二部分(共123 分)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30分。
10. (10 分)第一问:(2 分)“以天下为务”具体所指,国君(政府、官员)恤民、知怨、修政(照抄原文不得分,答对12 个得1 分,答对 3 个得 2 分;信息转换正确即可)。
第二问:(8 分)观点明确 2 分;联系实际或阅读积累2分(恰当1分,具体1 分);分析有理有据2分;语言2分(顺畅 1 分,表达清晰 1 分)。
11. (5 分)“/ ”处为必断句处,“ // ”处为可断可不断处。
必断处每答对 2 处得 1 分。
在可断可不断处断句,不得分。
答错 2 处扣 1 分,扣完 5 分为止。
赵简子曰:“厥也// 爱我/ 铎也// 不爱我/ 厥之谏我也/ 必于无人之所/ 铎之谏我也/ 喜质我于人中/ 必使我丑/ 尹铎对曰:“厥也爱君之丑也,而不爱君之过也;铎也爱君之过也,而不爱君之丑也。
臣尝闻相人于师/ 敦颜而土色者忍丑/ 不质君于人中/ 恐君之不变也。
”翻译:赵简子说:“赵厥敬重我,尹铎不敬重我。
赵厥劝谏我的时候,一定在没有人的地方;尹铎劝谏我的时候,喜欢当着别人的面质问我,一定要让我出丑。
” 尹铎回答说:“赵厥顾及您出丑,却不顾及您的过错;我顾及您的过错,却不顾及您出丑。
我曾经从老师那里听说过如何观察人,(那些)相貌敦厚、脸色土黄的人能够承受住出丑。
(我如果)不在别人面前质问您,恐怕您不能改正啊。
”12. (8 分)答案略。
(每句1 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13. (7 分)①(3分)C②(4分)诗中所描写的金山月如玉镜般透亮,如白银般明亮,如冰雪般洁净(特点 1 分,结合诗句 1 分),万里皓月营造了澄澈、清明、旷远的意境(1 分),诗人借此映衬自己高洁的追求、旷达的胸襟(1 分)。
海淀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2012-201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3.太阳耀斑是一种剧烈的太阳活动,其可 能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是 • A.使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弱 B.导致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 C.某些地区紫外线强度大幅减少 • D.某些地区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
1.比例尺2.线速度3.距离4.方向
• °②①③④甲乙 ① • 读图1,回答4、5题。 甲 • 4.下列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 是 ② ④ • A.甲区域实际面积小于乙区域 • B.①地与③地自转线速度相等 ③ 乙 • C.②地与④地的为2220km • D.③地位于④地的西南方向 80° 100° 110° 90° • 5.关于图中各点所在地区地理环境的叙 述,正确的是 图1 华北平原 • A.①-水资源短缺,干旱面积广大 • B.②-地势较平坦,平原面积广阔 2.3阶梯交界处 • C.③-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D.④-太阳能、地热能等能源丰富
30° E 60°
①
温带大陆性气候
40°
② ③
20°
热带沙漠气候 撒哈拉沙漠
④
0°
图,4
热带草原气候 东非高原
• 降水距平百分率反映了某一时段降水与同期平均状态的偏 离程度,图5为我国部分地区2012年7月2日~2012年7月 31日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单位:%)。读图回答11~13 题。
河西走廊
12月23日2点(2分)
(5)简述从甲图到乙图的过程中,②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
甲图时, ②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的最小值(1分),此日后, 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到9月23日前后,②地正午太阳 高度为一年中的最大值(1分),然后由最大值逐渐减小, 到乙图时,②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的最小值(1 分)。
2012-2013年海淀区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3.1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C2. A3. B4. B5. D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6. A 7. A 8. C 9. C三、本大题共6小题,共36分。
10.(12分)能结合本文内容、联系实际,4分;认识与思考,4分,其中观点态度1分,分析阐释3分;语言4分。
11.(5分)老子送孔子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吾虽不能富贵,而窃仁者之号,请送子以言乎。
凡当今之士/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讥议人者也/博辩闳达而危其身/好发人之恶者也/无以有己为人子者/无以恶己为人臣者/孔子曰/敬奉教/自周反鲁/道弥尊矣。
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处为断句处。
每答对2处得1分。
答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参考译文]老子送别孔子,说:“我听说富贵者用财物送人,仁者用言语送人。
我虽然不能富贵,但得到了仁者的虚名,请让我用言语送你吧。
凡是当今的士人,因聪慧精明而危及生命的,都是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人;因知识广博喜好辩论而危及生命的,都是喜欢揭发别人短处的人。
作为人子不要想着自己,作为人臣要懂得保全自己。
”孔子说:“我一定遵奉您的教诲。
”从周返回鲁国,孔子的学说更加受人尊崇了。
远方来向他学习的弟子,大约有三千人。
12.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②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③秦爱纷奢奈何取之尽锱铢④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⑤忧谗畏讥满目萧然⑥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共8分。
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
学生如多写,选前4道小题评分)13. C(3分)14.(3分)答案要点:“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一句表现了作者对热衷功名利禄之人的不屑(对自己人生态度的坚守)(1分),也传达出自己享受夏夜清凉的惬意之感(1分),同时,流露出淡淡的落寞伤感之情(1分)。
15.评分要点:①解说或概括诗句内容,1分;②赏析该句的表达效果,3分;○3分析作者的情感,1分。
2013—2014海淀区第一学期期中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语文2013. 11一、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字形与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装帧出神入画应.(yīnɡ)届叱咤.(chà)风云B. 振撼美轮美奂混.(hǔn)淆卓.(zhuó)有成效C. 博弈如鲠在喉昵.(nì)称令人咋.(zé)舌D. 历炼纷至沓来偌.(nuò)大戛.(jiá)然而止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十一”长假即将结束,我们从辽阔平坦的草原驱车进入高楼林立的都市,一种随之而来,度假时的舒适惬意荡然无存。
②山南地区到处着邓芝福同志的感人事迹,他以边疆为家,为西藏的卫生事业鞠躬尽瘁,被当地百姓称为“人民的好儿子”。
③不久前,有关部门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先天遗传方面还是在后天开发方面,母亲对儿童的影响都要超过父亲。
A. 压迫感传颂公布B. 紧迫感传颂颁布C. 紧迫感赞颂公布D. 压迫感赞颂颁布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唐宋田园诗的创作非常兴盛,作者多为文人或仕宦,他们不吝笔墨,讴歌瓜田李下....、“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
B. 春节庙会上,历史悠久、陈陈相因....的民俗活动,如舞龙、扭秧歌、踩高跷、抖空竹等,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
C. 接到这个任务,团长董正山首先想到了胆大心细的部下高志平,于是当仁不让....地把任务交给了高志平所带的九连。
D. 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我这一辈子》公演后,深受业内好评,演员方旭的表演丝丝入扣....,生动传神。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著名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是“中国一线科学家总动员”的产物,被人们称为近十年来中国科普界之未见。
B. 都市里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喜欢以夜间骑行的方式来放松身心,但夜间能见度较低,所以骑行过程中要注意人身安全。
高三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C. 台风“菲特”带来的降雨总量大,造成三江口洪水叠加,又由于恰逢农历天文大潮,这些是导致余姚市水灾的直接原因。
海淀区2012-2013年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语文 2012.11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 分。
每小题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瑰.宝( ī) 和煦.( ù) 机械.( è) 言简意赅.( ā ).惊诧.( à) 恐吓.( è) 忌讳.( ì) 玲珑剔.透( ì).蓓.蕾( è ) 濒.临( ī ) 攒.聚( ǎ ) 得陇.望蜀( ǒ ).繁衍.( ǎ ) 绮.丽( ǐ) 步骤.( ò ) 断壁残垣.( á )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健 (壮 状)判断:“壮”有“强壮”的意思,“状”有“形状、样子”的意思,横线处应填“壮”。
.淡 (默 漠)判断:“默”有“不说话、不出声”的意思,“漠”有“冷淡”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漠”。
.层峦叠 (嶂 障)判断:“嶂”是“直立像屏障的山峰”的意思,“障”有“阻隔”的意思,横线处应填“障”。
.一 莫展(愁 筹)判断:“愁”是“忧伤的心情”的意思,“筹”有“计策,办法”的意思,横线处应填“筹”。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在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们畅所欲言....,共同描绘“十二五”首都发展蓝图。
.张力警官明察秋毫....,善于从案件的细枝末节发现疑点,深入勘察,最终使案件得以侦破。
.虽然这次篮球联赛失利了,但我们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刻苦训练,争取优秀成绩。
.俗话说,当局者迷....。
这次竞选班委,别人已经清楚地知道他落选的原因,而他自己....,旁观者清却仍然糊里糊涂。
根据文段内容,对下面两个画线病句的修改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永定河为北京市第一大河之最,绵延百余里。
两岸峡谷纵横,群山耸立,秋季风光美不胜收。
溯河而上,妙峰红叶,色彩斑斓;如带玉河,蜿蜒曲折。
2013年高三语文一模试卷(海淀区含答案)

这一提议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义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3.4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c2. b3.c4.d5.a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6. c 7.d 8.a 9.a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10. ①自从(这个地方)与中原各国交往,才失去它旧有的民风。
(2分)②人有欲望,哪里是尽头呢?(2分)11. ① b(3分)②答案示例:示例2:元好问这首诗“有豪放迈往之气”。
从语言上看,本诗遣词用字不同凡响,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像首联中的“插”“压”等字把横波亭下临飞流的孤高之势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再如颔联中的“万里”“千年”分别从空间的广阔与时间的久远来表现景之壮观与人之英武,字里行间表现出一种磅礴于胸的豪迈之情。
(评分要点:角度明确,1分;结合原诗进行具体分析,3分)12.(5分)齐景公游于牛山之上,而北望齐,曰:“美哉// 国乎 /郁郁蓁蓁 /使古无死者/ 则寡人将去此而何之 /俯而泣沾襟/ 国子高子曰/ 然 /臣赖君之赐/ 疏食恶肉可得而食也/ 驽马柴车可得而乘也/ 且犹不欲死/ 况君乎!”又俯而泣。
晏子曰:“乐哉!今日婴之游也。
见怯君一,而谀臣二,使古而无死者,则太公至今犹存,吾君方今将被蓑笠而立乎畎亩之中,惟事之恤,何暇念死乎!”(“/”处为必断句处,“//”为可断可不断处。
每答对2处得1分。
答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参考译文]齐景公在牛山上游玩,向北望着齐国,感叹道:“多美的国家啊,草木茂盛,郁郁葱葱!假使自古以来没有死,那么我还离开这儿去哪里呢?”说着便低头哭泣,泪水沾湿了衣襟。
国子、高子说:“是啊,我们依仗君王您的恩赐,尽管吃的是粗茶淡饭,乘的是驽马柴车,尚且还不想死,何况是君王您呢?”(景公听了)又低头哭泣。
晏子说:“可笑啊!晏婴今日游玩,见到了一位怯懦之君,两位谄媚之臣。
2012海淀高三期末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

北京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答案(语文)第一部分(共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B2. C3. B4. D5. D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6.A7.D8.D9.C第二部分(共123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0.(10分)第一问:(2分)“以天下为务”具体所指,国君(政府、官员)恤民、知怨、修政(照抄原文不得分,答对1-2个得1分,答对3个得2分;信息转换正确即可)。
第二问:(8分)观点明确2分;联系实际或阅读积累2分(恰当1分,具体1分);分析有理有据2分;语言2分(顺畅1分,表达清晰1分)。
11.(5分)“/”处为必断句处,“//”处为可断可不断处。
必断处每答对2处得1分。
在可断可不断处断句,不得分。
答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
赵简子曰:“厥也//爱我/铎也//不爱我/厥之谏我也/必于无人之所/铎之谏我也/喜质我于人中/必使我丑/尹铎对曰:“厥也爱君之丑也,而不爱君之过也;铎也爱君之过也,而不爱君之丑也。
臣尝闻相人于师/敦颜而土色者忍丑/不质君于人中/恐君之不变也。
”翻译:赵简子说:“赵厥敬重我,尹铎不敬重我。
赵厥劝谏我的时候,一定在没有人的地方;尹铎劝谏我的时候,喜欢当着别人的面质问我,一定要让我出丑。
”尹铎回答说:“赵厥顾及您出丑,却不顾及您的过错;我顾及您的过错,却不顾及您出丑。
我曾经从老师那里听说过如何观察人,(那些)相貌敦厚、脸色土黄的人能够承受住出丑。
(我如果)不在别人面前质问您,恐怕您不能改正啊。
”12. (8分)答案略。
(每句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13.(7分)① (3分)C②(4分)诗中所描写的金山月如玉镜般透亮,如白银般明亮,如冰雪般洁净(特点1分,结合诗句1分),万里皓月营造了澄澈、清明、旷远的意境(1分),诗人借此映衬自己高洁的追求、旷达的胸襟(1分)。
(意思对即可。
仅出现术语,没有内容情感的准确理解不得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北京海淀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羸弱彪炳史册信笺(jin)向隅(y)而泣B.妥贴鸠占鹊巢札(zh)记戛()然而止C.慰籍条分缕析粗犷(un)呼天抢(qin)地D.凋敝集思广议歉疚(ji)便(bin)宜行事字形错误:形近字、同音替代读音错误:声调误读、声母误读、韵母误读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一位钢厂的下岗工人,为了女儿的音乐梦想,竭尽所能,用废旧钢铁打造了一架钢琴,真可谓舐犊情深。
舐犊情深:比喻对子女关心、疼爱的感情非常深。
错误项:A.决赛中,良好的开局使上届冠军队得鱼忘筌,中后场频频出现失误,被对手抓住机会,最终以一球之差惜败。
得鱼忘筌:比喻达到目的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不合语境)C.“凑够一撮人,不管红绿灯,赶紧闯过去”,这种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是部分人有三人成虎、法不责众的心理。
三人成虎:出自《韩非子》,原意指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
比喻谣言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望文生义)D.思维敏捷、巧舌如簧是律师的重要素质,有志于从事律师职业的人,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巧舌如簧: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
(褒贬失当)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C.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面对蜂拥而至的各路记者表示,希望“莫言热”尽快冷却,期待“文学热”就此兴起。
错误项:A.阅读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人人皆知,而如何增强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是为人父母者需要面对的挑战。
(语序不当)B.《小崔说立波秀》节目播出之后屡遭非议,原因是话题无厘头、笑料尴尬以及两大名嘴配合生涩造成的。
(句式杂糅)D.我国政府维护民众的爱国热情,但是也绝不允许以国家利益为名,突破法律底线,损害其他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
(搭配不当、成分残缺)4.在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
书画家可以从剑的飞舞中得到一种特殊的筋肉感觉来助笔力,可以得到一种特殊的胸襟来增进书画的神韵和气势。
推广一点说,,使你在无形中驱遣它,左右它,一笔一划的舞动中都潜寓它们的韵致和气魄。
鱼跃莺飞,风起水涌,以至于一尘之微但是到挥毫运斤之时,它们都会涌到手腕上来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范围内用功夫当其进入感官时我们常常不自觉其在心灵中可生何种影响而须处处留心玩索,才会有深厚的修养A.B.C.D.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和《战国策》都是编年体史书,善于刻画人物,长于记述战争,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和优秀的散文著作。
(体例、内容、价值)B.曹操的《短歌行》表达了渴慕贤才、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语言清新刚健,情怀慷慨激昂,体现了“建安风骨”的特点。
(情感、风格)C.小说《家》中的觉新善良而懦弱,他不满旧家庭的专制,但又“顺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在对他的批判中饱含同情。
(人物、情感)D.《巴黎圣母院》和《人间喜剧》是十九世纪法国文学的经典,其分别是浪漫主义大师雨果和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
(作家、作品、国籍、风格)文言文阅读部分《僮乙传》明代黄淳耀这是明代“畸零人”传记之一。
明中后期,文人们追求个性,把目光投向社会底层林林总总行为怪异、性格分明的小人物,为之作传。
僮奴张乙,是个不识数、不知乡里、不知父母,被别人贩卖为仆的“小呆子”,他心地善良淳厚而乐于助人。
以赞赏的笔调,琐琐屑屑地写了他的一些小事,却揭示了一种磅礴于世的“人性美”,让这个小人物永久活在人们心中。
“呆”,正是人的天真本性的一种美的展示。
从心灵深处呼唤这种“呆”,颂扬这种美。
选材意图:关注平凡生活中那些平凡的人与事,发现平凡生活中撼动人心的朴素美、本真美。
吾生四岁时,有人携一童子售吾家为仆,发鬅鬅覆额,其状稚呆,吾家以千钱鬻之。
问其名,曰:“乙。
”,问其姓,曰:“张。
”,问其年,曰:“不知也。
”与之钱,令记其数,自五六以上,则能知,至七八以外,辄愕不知所措,虽百方教之,终不省。
家尝以豚蹄置一箪中,令乙持至数里外馈亲串家。
道遇一舟,载巨石以行。
挽舟者素识乙,且知其呆也,佯为好语乙曰:“若安往?”乙告之故。
挽舟者曰:“若持箪良苦,曷不置吾舟而徒手行?”乙曰:“甚善。
”遂举箪置其舟中。
行不数步,挽舟者曰:“若安能无故以箪置吾舟,宜助吾挽舟。
”乙曰:“诺。
”即为负纤挽舟,过所遣亲串家不止。
又行数里,舟已泊,挽舟者始遣乙去,辞谢良久,乃行。
其愚无知,为人所狎弄,皆此类也。
余尝结夏课,患客剥啄,使乙司阍。
夙诫曰:“客素我,必告以他出。
”乙应曰:“诺。
”客至,则笑而不言,客测知其故,佯谓之曰:“若主人令谢他客,独不令谢我,亟入白若主。
”乙如客言,走入白。
余叱曰:“吾向与汝言谓何?”乙曰:“果尔是诳客也,我终不能诳。
”余不得已,出见客,客道所以,相与大笑。
乙尝拾遗金若干,执而号于市,曰:“谁失金者?亟从我取去!”黠者诳之曰:“此固吾金也。
”乙即随手与金,不复问。
得金者以数十钱劳之。
乙大喜夸与人曰:“使吾不还金,安得此钱也。
”乙死时,尚不冠,发亦有数茎白者,终不知其年。
先是,邻人乏仆者,多使乙,乙皆为尽力。
或使乙贳物,未酬市价,死之前一日,亟从邻人索价酬所贳主,越明日死矣。
江夏生曰:“吾读道家言,谓至人入水不濡,入火不爇。
”窃疑其言不经,及观乙事,始释也。
乙非果得道者,特以其气严而愚,其遇物也格而不入,故物莫能戕焉。
与吾游者多识乙,乙死数年,犹思之,每责余为传。
因记其略,以释夫思乙者之意焉。
(取材于黄淳耀《僮乙传》)[注]结夏课:举子在夏日邀集同辈读书习文,以备秋季应试。
剥啄:敲门声。
贳:(sh)赊欠、赊买。
爇:(ru)燃烧。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吾家以千钱鬻之鬻:买B.使乙司阍司:看守C.若主人令谢他客谢:道歉D.窃疑其言不经经:合乎常规答案:C 谢:拒绝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B)A自五六以上,则能知还,连词,表并列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却,连词,表折B曷不置吾舟而徒手行连词,顺承关系或五十步而后止C得金者以数十钱劳之用,介词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来,连词D乙皆为尽力替,介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是,动词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C)C.亟从邻人索价酬所贳主,越明日死矣(张乙)急忙从邻居那儿借钱归还赊给他东西的主人,过了第二天就死去了。
A.挽舟者始遣乙去,辞谢良久,乃行拉船的人才打发张乙离开,张乙向他告别并且拜谢了他很长时间,才上路。
B.乙尝拾遗金若干,执而号于市张乙曾经捡到了路人遗失的一些钱币,他拿着这些钱币在集市上大声喊叫。
D.特以其气严而愚,其遇物也格而不入,故物莫能戕焉只因他天性执着呆愚,行事不合乎世俗的标准,所以外物伤害不了他。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B)B.备考时不愿被人打扰,让张乙对客人假称自己外出,可张乙却禁不住客人的百般请求,进去通报了主人。
A.文章通过生活中的几件小事,刻画了一个资质愚钝、行事简单,但热心善良、诚实守信的人物形象。
(形象特点)C.虽然张乙不是真正的得道之人,但他的所作所为让相信了道家所谓“至人入水不濡,入火不爇”的道理。
(语句的理解)D.文章写与同游之人在张乙死后数年仍想念他,要为其立传,体现了当时一些文人对人性中本真美的呼唤。
(内容理解)D.文章写与同游之人在张乙死后数年仍想念他,要为其立传,体现了当时一些文人对人性中本真美的呼唤。
(内容理解)引导思考:10.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5分)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 索道于当世者/ 莫良于典/ 典者/经也/先圣之所制/先圣得道之精者以行其身/ 欲贤人自勉以入于道/故圣人之制经以遗后贤也/ 譬犹巧倕之为规矩准绳以遗后工也。
(取材于王符《潜夫论》)(“/”处为断句处。
每答对2处得1分。
答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参考译文:因此在昏暗的屋子里找东西,没有比火更好的(工具)了;在当世寻找道,没有比典籍更好的(书)了。
典籍,是合乎道的准则,是前代的圣人制定出来的。
前代的圣人获得道的精髓并亲身实践,想要贤能之人自己努力来合乎道。
所以圣人制定出合乎道的准则来送给后世的贤能之人,好比巧匠做出规、矩、准、绳等工具送给后代的工匠啊。
11.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
(8分)(共8分。
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
学生如多写,选前4道小题评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清明日独酌王禹偁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注]王禹偁,北宋政治家、诗人。
本诗为被贬商州、任团练副使时所作。
商山:今陕西省境内。
相传秦末汉初的唐秉等四位著名学者,因不愿做官,长期隐居商山。
(内容、情感的理解,文本依据)12.(7分)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颔联写了诗人看到“春来春去”的时序更替而触发的愁情,“闲恨闲愁”指的是诗人浓浓的伤春之情。
(诗歌内容、理解词语的内涵)A.首联中“唯”写出了诗人的不满与无奈,“冷”写出了清明的时令特点,都表现了诗人的谪居之感。
(从炼字角度分析诗人情感)C.这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清明”“独酌”叙事写景,首联和尾联分别与题目相呼应,构思颇具匠心。
(从构思角度分析诗歌手法)D.这首诗用语浅近,平易自然,又善用修辞,融情于景,读来平淡中自有深意,耐人寻味。
(从语言、手法角度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颈联中,“夸”和“斗”两字生动传神,请任选一字进行赏析。
(4分)评分要点:解释词义,1分;结合诗句相关内容分析出表达效果和的情感,3分。
答案示例:夸:示例一:“夸”是夸耀、炫耀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漆燕和黄鹂在美好春光里争相鸣叫的情形,表现了诗人受到鸟儿欢快鸣唱的感染而暂时忘掉“闲愁闲恨”,心情变得轻松愉悦。
示例二:“夸”是夸耀、炫耀的意思,将漆燕和黄鹂人格化,生动地展现了它们在春光里彼此炫耀歌喉的情景,形象地喻指官场小人邀功请赏、自我夸耀的嘴脸,表达了诗人对这类人的鄙视与嘲讽。
斗:示例一:“斗”是竞争、比赛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柳花和榆荚在春风中竞相高飞的情形,表现出诗人受到美好春光的感染心情变得轻快愉悦。
示例二:“斗”是竞争、比赛的意思,将柳花和榆荚人格化,生动地展现了它们在春风中竞相高飞的情形,形象地喻指官场小人追逐名利、互相争斗的行径,表达了诗人对这类人的鄙视与嘲讽。
(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一:3分“夸”字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燕儿和黄鹂人的情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清明时节鸟儿鸣啭、交相辉映的情景。
再次点明时令,同时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鸟儿的聒噪反衬我内心的孤寂和谪居之忧思与愁绪,突出了我处境的孤独冷清和清明时节的清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