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腔穿刺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钢针、留置针静脉穿刺技巧及固定方法全PPT课件

2021
24
一次性静脉留置针操作流程
5.在针芯侧孔处仔细 观察回血.
6.见回血后降低角 度,继续进针0.2cm
2021
25
一次性静脉留置针操作流程
7.左手持“Y”接口,右手后撤 针芯约0.5cm,送管,撤针芯.
8.无菌敷贴固定.
2021
26
使用透明敷料的要点:
一、要点:
1、无张力垂放(单手持膜) 2、敷料中央对准穿刺点 3、贴膜区域无菌干燥
➢ 绷紧皮肤,穿刺点在消毒范围内1/2或2/3处,持针 翼15-30度直刺静脉。
➢ 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约5-15度再进针 0.2CM,以确保软管在血管内。
➢ 送管:先将钢针退入导管0.5-1CM,再将导管连针 全部送入血管。右手持针翼,左手送管。
(见回血时不可立即拔出针蕊,必须降低角度送针,
2021
9
2021
10
穿刺的技巧
进针
操作者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开固定血管穿刺 点两端,进针角度宜小,先进入皮肤,再平 行前进刺入血管固定。要领是针头斜面进入 皮下后,缓缓进针刺入,见回血,即可固定。 护士要轻、稳、慢、准,选择自己认为有把 握的血管。当患儿哭闹时,因静脉回流压力 上升,头皮静脉血管会有1次短暂充盈过程, 这时应巧妙地抓住时机,顺利完成穿刺。
2021
34
• 影响护士静脉穿刺的因素
• 外界因素:环境因素、物品因素、患者因 素—患者的身份—个体差异
• 内部因素:个性特征、心理素质—认知—情 绪、身体素质、技术水平、职业素质.
2021
35
• VP的成功率除与操作者娴熟的技术有关外, 其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提高VP 成功率的关键。
关节腔穿刺及关节液检验精品PPT课件

24
上方穿刺
患者仰卧,膝关节伸直,以 膑骨上缘的水平线与膑骨 外缘(或内缘)的垂线的 交点为进针点。自穿刺点 向内下方(或外下方)刺 入关节腔。
25
操作步骤
消毒( 2遍 同心圆 不留白) 戴无菌手套(规范)
铺巾(以穿刺点为中心) 麻醉(核对麻药 皮丘 逐层)
穿刺进针(位置方法正确) 留取标本、注药
2
适应症
诊断 区别炎性/非炎性关节炎 拟诊化脓性关节炎 拟诊晶体性关节炎或关节内出血 关节镜/关节造影或滑膜活检
治疗 减轻关节张力以缓解疼痛 移除积血或脓液 注射药物:皮质激素、透明质酸、生物制剂 关节冲洗
3
禁忌症
穿刺部位局部皮肤有破溃、严重皮疹或感染; 严重凝血机制障碍,如血友病等; 败血症
39
微生物学检验
1. 涂片:革兰氏染色,大约75%链球感染、50%革兰氏阴性 杆菌感染的滑膜液中可能找到细菌,如果怀疑结核性时可 寻找抗酸性杆菌
2. 培养:需氧、厌氧和真菌培养 3. PCR检查
40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色素改变 局部神经损伤:临近部位有重要神经,如腕管综合征 肌腱断裂或损伤 全身激素吸收:不可避免;通常为亚临床性
颜面充血、出汗;血糖升高;血压升高;兴奋 缺血性骨坏死:有争议 对软骨的影响:有争议
19
膝关节
20
操作过程
操
操
操
作
作
作
准
步
后
备
骤
处
理
21
操作准备
上方穿刺
患者仰卧,膝关节伸直,以 膑骨上缘的水平线与膑骨 外缘(或内缘)的垂线的 交点为进针点。自穿刺点 向内下方(或外下方)刺 入关节腔。
25
操作步骤
消毒( 2遍 同心圆 不留白) 戴无菌手套(规范)
铺巾(以穿刺点为中心) 麻醉(核对麻药 皮丘 逐层)
穿刺进针(位置方法正确) 留取标本、注药
2
适应症
诊断 区别炎性/非炎性关节炎 拟诊化脓性关节炎 拟诊晶体性关节炎或关节内出血 关节镜/关节造影或滑膜活检
治疗 减轻关节张力以缓解疼痛 移除积血或脓液 注射药物:皮质激素、透明质酸、生物制剂 关节冲洗
3
禁忌症
穿刺部位局部皮肤有破溃、严重皮疹或感染; 严重凝血机制障碍,如血友病等; 败血症
39
微生物学检验
1. 涂片:革兰氏染色,大约75%链球感染、50%革兰氏阴性 杆菌感染的滑膜液中可能找到细菌,如果怀疑结核性时可 寻找抗酸性杆菌
2. 培养:需氧、厌氧和真菌培养 3. PCR检查
40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色素改变 局部神经损伤:临近部位有重要神经,如腕管综合征 肌腱断裂或损伤 全身激素吸收:不可避免;通常为亚临床性
颜面充血、出汗;血糖升高;血压升高;兴奋 缺血性骨坏死:有争议 对软骨的影响:有争议
19
膝关节
20
操作过程
操
操
操
作
作
作
准
步
后
备
骤
处
理
21
操作准备
关节腔积液检验课件

一、蛋白质
二、葡萄糖
三、乳酸
四、类风湿因子
五、抗核抗体
第四节
关节腔积液显微镜检验
一、细胞计数
二、细胞分类计数
三、结晶
四、细胞学检验
五、病原生物学检验
第六节
关节腔积液检验
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
一、质量控制
二、临床应用
The end第十七章来自关节腔积液检验KEY POINTS
1.Attention points for the sample collection. 2.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hysical and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3.Quality control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rticular effusion test.
第一节
标本采集与处理
关节腔积液由临床医师行关节腔穿刺术获取
获得的标本分装在3支无菌试管内。
第一管用于理学和微生物学检验。 第二管加肝素抗凝用于细胞学和化学检验。 第三管用于积液的凝固性观察。
第二节
关节腔积液理学检验
一、颜色与透明度
二、黏稠度
三、凝块形成
四、黏蛋白凝块形成试验
第三节 关节腔积液化学与免疫学检验
二、葡萄糖
三、乳酸
四、类风湿因子
五、抗核抗体
第四节
关节腔积液显微镜检验
一、细胞计数
二、细胞分类计数
三、结晶
四、细胞学检验
五、病原生物学检验
第六节
关节腔积液检验
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
一、质量控制
二、临床应用
The end第十七章来自关节腔积液检验KEY POINTS
1.Attention points for the sample collection. 2.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hysical and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3.Quality control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rticular effusion test.
第一节
标本采集与处理
关节腔积液由临床医师行关节腔穿刺术获取
获得的标本分装在3支无菌试管内。
第一管用于理学和微生物学检验。 第二管加肝素抗凝用于细胞学和化学检验。 第三管用于积液的凝固性观察。
第二节
关节腔积液理学检验
一、颜色与透明度
二、黏稠度
三、凝块形成
四、黏蛋白凝块形成试验
第三节 关节腔积液化学与免疫学检验
关节腔内穿刺注射PPT课件

编辑版ppt
27
(二)外侧进针法(详见:手阳明大肠经的肩髃穴)
肩髃穴进针点操作方法 令患者肩关节外展,使上肢与躯干成90度,在肩关节上
由于三角肌外侧部分收缩,形成两个窝,前方的一个位于 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相当于肩髃穴进针点,定点后, 令患者上肢自然下垂,皮肤常规消毒,用5号齿科针头与 穴位外侧皮肤呈约60度夹角,刺入皮肤、皮下组织、三角 肌、三角肌下滑囊、冈上肌,穿过关节囊,进入关节腔, 抽吸无积液即可注药5ml。抽吸如有积液则应将积液抽净, 然后注药。
无菌纱布包扎针眼,主动或被动活动膝关节数分钟。
编辑版ppt
6
3.曲安奈德注射液+利多卡因+维生素B12 4.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庆大霉素 5.生理盐水 6.当归注射液
编辑版ppt
7
一、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
编辑版ppt
8
• 膝关节相关解剖
编辑版ppt
9
编辑版ppt
10
膝关节囊、韧带和肌腱附着点,神经分布较为 密集。许多神经分支深入到膝关节腔内的软骨、 滑膜和软骨下血管。许多无髓鞘神经未梢感受器 还与血管走行共同分布于关节囊、滑膜和关节脂 肪垫。
产生炎症的肩峰下滑液腔与关节腔的肌肉 组织,骨粘连,粘连和疼痛限制了关节活 动。
编辑版ppt
21
肩关节周围炎的炎症部位
编辑版ppt
22
编辑版ppt
23
肩关节
肩峰下滑液囊、肩关节腔内、肱二头肌长头腱鞘内
编辑版ppt
24
(一)前方进针法:
上肢轻度外展外旋,肘关节屈区位。用6 号针头,自肱骨小结节与肩胛喙突的中点, 或喙突顶端外下方1~2cm处垂直进针直至 针尖进入关节腔内。回抽无积液即可注入 药液。如果回抽有积液则应将关节积液抽 净,然后再注药。
2024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ppt课件完整版

生物力学因素
3
生物力学异常如关节不稳定、应力集中等被认为 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诱因,相关研究为预 防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2024/1/27
26
诊断技术改进和新型标志物发现
2024/1/27
影像学诊断技术 高分辨率MRI、超声等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为膝关节骨性关 节炎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了有力支持。
加强专业培训
针对医护人员开展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 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有效的医疗服务。
加强科研力度
加大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相关研究的投入力度,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深 入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2024/1/27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7
VS
机遇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对膝关节骨性 关节炎的认识不断深入,新的治疗方法和 手段不断涌现。例如,生物治疗、基因治 疗等新型治疗方法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 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2024/1/27
31
提高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认识和关注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讲座等多种形式,普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相 关知识,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01
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消炎止痛。
镇痛药
02
如对乙酰氨基酚等,缓解疼痛。
关节软骨保护剂
03
如硫酸氨基葡萄糖等,促进关节软骨修复。
14
手术治疗方法及适应证
关节镜清理术
通过关节镜进行关节内清理,去除增生滑膜、游离体等。
截骨术
改变关节力线分布,减轻疼痛。
2024/1/27
15
穿刺部位的评估ppt课件

15
静脉解剖 – 中膜(2)
IV相关因素:
外界温度的变化、激动、物理刺激(如输注冷液体)会导致痉 挛
热敷→ 可使静脉舒张→ 增加血流流速 止血带结扎过长→静脉过度膨胀→静脉挛缩,扎止血带时间
应<2分钟 穿过这一层就能看到回血 可能出现送管困难 见回血后,压低穿刺角度,再进针0.2cm
10
建立动脉通路注意事项
动脉痉挛 血栓形成 感染以及败血症的威胁
11
静脉的解剖、作用及特点
◦ 外膜层 ◦ 中膜层 ◦ 内膜层 ◦ 静脉瓣
12
静脉解剖 – 外膜(1)
解剖: 最外的一层 弹性纤维及疏松组织组成 起支持和保护血管作用 包含血管,提供静脉自身营养
13
静脉解剖 – 外膜(2)
多用于静脉取血 临床上也作为静脉穿刺及导管插入的常用部位 手臂的移动易导致液体渗出,而在渗出早期不
易察觉 建议使用规格:18-24G
33
血管的选择--前臂正中静脉
一般可见但不易触摸 在腕内侧由于靠近神经,故穿刺非常疼痛 这一部位不做穿刺首选静脉(储备穿刺点) 位于前臂内侧较平坦的部位故容易固定 建议使用规格:22-24G
静脉解剖 – 内膜(2)
IV相关因素:
内膜的损伤 血小板聚集 导致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 送管不完全 从而穿刺点污染,渗出,导管脱出
内膜增厚及疤痕会造成穿刺失败
内膜增厚使回流量不足,并减慢输液速度
18
静脉解剖 – 静脉瓣
由静脉内膜的内皮细胞形成的半月形结构 成对出现,表现是静脉走行处的一个隆起,
导管尖端如果接近腕关节应使用托 手板(由于血管较细及腕部的活动 易引起渗漏及静脉炎)
静脉解剖 – 中膜(2)
IV相关因素:
外界温度的变化、激动、物理刺激(如输注冷液体)会导致痉 挛
热敷→ 可使静脉舒张→ 增加血流流速 止血带结扎过长→静脉过度膨胀→静脉挛缩,扎止血带时间
应<2分钟 穿过这一层就能看到回血 可能出现送管困难 见回血后,压低穿刺角度,再进针0.2cm
10
建立动脉通路注意事项
动脉痉挛 血栓形成 感染以及败血症的威胁
11
静脉的解剖、作用及特点
◦ 外膜层 ◦ 中膜层 ◦ 内膜层 ◦ 静脉瓣
12
静脉解剖 – 外膜(1)
解剖: 最外的一层 弹性纤维及疏松组织组成 起支持和保护血管作用 包含血管,提供静脉自身营养
13
静脉解剖 – 外膜(2)
多用于静脉取血 临床上也作为静脉穿刺及导管插入的常用部位 手臂的移动易导致液体渗出,而在渗出早期不
易察觉 建议使用规格:18-24G
33
血管的选择--前臂正中静脉
一般可见但不易触摸 在腕内侧由于靠近神经,故穿刺非常疼痛 这一部位不做穿刺首选静脉(储备穿刺点) 位于前臂内侧较平坦的部位故容易固定 建议使用规格:22-24G
静脉解剖 – 内膜(2)
IV相关因素:
内膜的损伤 血小板聚集 导致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 送管不完全 从而穿刺点污染,渗出,导管脱出
内膜增厚及疤痕会造成穿刺失败
内膜增厚使回流量不足,并减慢输液速度
18
静脉解剖 – 静脉瓣
由静脉内膜的内皮细胞形成的半月形结构 成对出现,表现是静脉走行处的一个隆起,
导管尖端如果接近腕关节应使用托 手板(由于血管较细及腕部的活动 易引起渗漏及静脉炎)
痛风性关节炎小讲课PPT培训课件

痛风性关
发病机制
诱因
节炎
发病机制
1、尿酸钠微结晶的形成 蛋白多糖学说 温度相关学说 创伤及其他因素
2、白细胞在痛风发作中作用 白细胞吞噬作用 趋化因子的释放 酶解及氢键作用
痛风性关 节炎
发病机制
乙醇 药物(维生素、胰岛素、青霉素)
创伤(不包括严重外伤)
诱因 诱因
痛风性关 节炎
发病机制
乙醇 药物(维生素、胰岛素、青霉素)
创伤(不包括严重外伤)
诱因
诱因
乳酸 尿酸排泄 尿酸合成
痛风性关 节炎
发病机制
乙醇 药物(维生素、胰岛素、青霉素)
创伤(不包括严重外伤)
诱因
诱因
血中尿酸水平 关节腔尿酸结晶脱落
痛风性关 节炎
发病机制
乙醇 药物(维生素、胰岛素、青霉素)
诱因
诱因
长途步行 关节扭伤 穿鞋不适:第1跖趾
创伤(不包括严重外伤)
临床表现 及鉴别
临床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 及鉴别
临床表现
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状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间歇期痛风 慢性痛风石
:仅表现为血尿酸升高,无任何临床症状。
:1.诱因+夜间+急性+单关节; 2.局部红、肿、发热+明显触痛,1-2天疼
痛达高峰; 3.60-70%第1跖趾关节,90%反复受累,足
弓、踝、膝、腕、肘等均可受累。
:多数患者初发后有数月-2年间隙期; 如不控制治疗,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受
累部位均增加。 :1.多数起病10年后出现。典型部位:耳廓
2. 常见部位:足趾、手指、腕部、踝、肘, 也可见于关节内、关节周围及内脏器官。
2023版《痛风诊疗规范》解读PPT课件

发病机制
痛风的主要发病机制是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导致尿酸盐在关节和周围组织中沉积,引发炎症反应。尿酸升高通常与遗传、饮食、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
流行病学现状
痛风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病,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国家中,痛风发病率较高,且近年来呈现年轻化趋势。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发病率也逐年上升。
治疗原则
评估病情:在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前,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血尿酸水平、痛风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合并症情况、生活习惯等。
04
非药物治疗措施探讨
戒烟限酒
减重与控制体重
增加身体活动
吸烟和过量饮酒均可增加痛风发作风险,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痛风症状。
肥胖是痛风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减轻体重,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和痛风发作风险。
偏振光显微镜下可见双折光的针形尿酸盐结晶,是确诊痛风的金标准。
反映肾脏排泄尿酸的情况,有助于痛风的诊断和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符合痛风诊断标准者可确诊。
诊断标准
需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相鉴别,注意询问病史、查体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03
$number{01}
2023版《痛风诊疗规范》解读
2023-12-30
汇报人:xxx
目录
痛风概述与流行病学诊断方法与标准更新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非药物治疗措施探讨并发症防治策略患者管理与健康教育
01
痛风概述与流行病学
痛风定义
痛风是一种由于尿酸代谢异常导致关节和周围组织炎症的疾病,常表现为急性关节炎发作、痛风石形成以及慢性关节炎等症状。
个体化评估
痛风的主要发病机制是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导致尿酸盐在关节和周围组织中沉积,引发炎症反应。尿酸升高通常与遗传、饮食、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
流行病学现状
痛风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病,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国家中,痛风发病率较高,且近年来呈现年轻化趋势。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发病率也逐年上升。
治疗原则
评估病情:在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前,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血尿酸水平、痛风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合并症情况、生活习惯等。
04
非药物治疗措施探讨
戒烟限酒
减重与控制体重
增加身体活动
吸烟和过量饮酒均可增加痛风发作风险,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痛风症状。
肥胖是痛风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减轻体重,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和痛风发作风险。
偏振光显微镜下可见双折光的针形尿酸盐结晶,是确诊痛风的金标准。
反映肾脏排泄尿酸的情况,有助于痛风的诊断和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符合痛风诊断标准者可确诊。
诊断标准
需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相鉴别,注意询问病史、查体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03
$number{01}
2023版《痛风诊疗规范》解读
2023-12-30
汇报人:xxx
目录
痛风概述与流行病学诊断方法与标准更新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非药物治疗措施探讨并发症防治策略患者管理与健康教育
01
痛风概述与流行病学
痛风定义
痛风是一种由于尿酸代谢异常导致关节和周围组织炎症的疾病,常表现为急性关节炎发作、痛风石形成以及慢性关节炎等症状。
个体化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擦,同时发挥弹性作用,缓冲应力
药
对关节软骨的作用,发挥应有的生 理功能。关节腔内注入高分子量、
理
高浓度、高粘弹性的玻璃酸钠,能
毒
明显改善滑液组织的炎症反应,提
理
高滑液中的玻璃酸钠含量,增强关 节液的粘稠性和润滑功能,保护关
节软骨,促进关节软骨的愈合与再
生,缓解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
玻璃酸钠注入关节腔内24小时,
②按穿刺部位选择卧位,铺好橡皮巾和治疗巾,避免污 染床单。
操
③协助术者进行常规皮肤消毒,戴无菌手套,铺好洞巾, 穿刺点进行浸润麻醉。
作
④施行关节腔穿刺,抽出积液或注入药物。
护
⑤穿刺完毕,拔出针头,再次消毒穿刺部位 ,覆盖纱
布,穿刺减压者局部需用加压包扎并适当固定。
理 ⑥取积液做细菌培养和常规化检。
理
通用名:玻璃酸钠注射液
英文名称:Sodium hyaluronate
玻
异名:透明质酸钠、玻璃酸钠、
璃
爱维爱丽等。
酸
主要成分:透明质酸钠。
钠
敷料名称:氯化钠、磷酸氢二钠、 磷酸二氢钠。
注
性状:无色澄明的粘稠液体。
射
适应症: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
液
规格:1、2ml:20mg;
2、3ml:30mg。
用
养瓶或注射药物、绷带。
麻
局部麻醉。(大部分病人不需
醉
要麻醉)
髋
前侧穿刺点位于腹股沟韧带 (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
关
间)中点下方2厘米左右,在股
节
动脉外侧1.5厘米处,垂直进针
穿
穿刺。
刺
手
外侧穿刺点位于股骨大粗隆 顶点前缘,与大腿呈45度向内、
术
后、上进针穿刺。
膝 关 节 穿 刺 手 术
膝
关
组织、滑膜、韧带)易引起疼
注
痛或肿胀。
意
事
2、本品为无菌、无热原制品,因 严格无菌操作。如包装破损,
项
禁止使用。
3、有关节积液时,因先将积液抽 出,再注入药物。
药
物
相
本品务与含洁尔灭的药物接触
互
以免产生混浊。
作
用
玻璃酸钠为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
是软骨基质的成分之一。在关节腔
内起润滑作用,减少组织之间的摩
关
足内翻位。穿刺点位于外踝
节
尖端以上2.5厘米,向前1.5厘米
穿
处,自上外向下内方向进针穿
刺
刺。
手
术
肩 关
1.前侧穿刺:上臂轻度外 展外旋位,在喙突和肱骨小结
节
节间隙(三角肌前缘)垂直向后进
穿
针穿刺。
刺
手 术
2.后侧穿刺:上臂外展内 旋位,在肩峰下三角肌和岗下 肌间,垂直进针穿刺。
肘
关
1.后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刺:肘关节屈曲90度,
节囊外的化脓菌带人关节腔内。 特别在疑为化脓性关节炎的穿
操 作
刺时,一定要对关节周围的化 脓性炎症或邻近关节的化脓性 骨髓炎形成的脓肿相鉴别,以
原
免人为地造成化脓性关节炎。
则
二、关节穿刺时,必须注意
穿刺针头只能进入关节腔内,
绝不能刺进关节软骨或骨内, 以免引起化脓性感染。
①向病人做好解释,消除顾虑,取得合作。
关节腔穿刺术
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医院) 陈德文
精选ppt
1
一、诊断性穿刺术:关节积
液时抽液检查,确定积液的性
质和诊断;或作关节腔造影用。
适
应
二、治疗性穿刺术:化脓性
症
关节炎的抽脓、冲洗和注入抗
菌药物;关节腔内药物注射治
疗;及关节损伤或关节手术后
发生多量积血时,抽出积血,
减少粘连,防治感染用。
一、必须在严格无菌操作下 进行关节穿刺术,绝不能将关
⑦整理用物,安置病人,及时将标本送检。
①检查关节腔内积液,以明确诊断。
②抽出关节腔内积液、积血或积
目
脓,以达到减压。
的
③关节腔内注入某些药物进行治
疗。
①常规消毒治疗盘1套。
②无菌关节穿刺包:内有穿刺针
用 物
头、 5ml和20ml注射器、洞巾、 纱布。
准 备
③其它用物。无菌手套、2%普鲁 卡因,按需要准备标本瓶、培
即进入滑膜、软骨表面和相邻
的部分肌肉组织以及肌间空隙,
药
且在滑液、半月板及软骨表面
代 动
的浓度达到峰值。给药72小时, 在关节腔内的残留量约为投药 量的10%,此时在血浆的浓度
力
达到峰值。
学
谢 谢!
节
在肘关节后侧尺骨鹰嘴突尖端
穿
和肱骨外上髁间隙.靠近鹰嘴
刺
进行穿刺。
手
术
肘
关
节
2.外侧穿刺:肘关节屈曲90
穿
度,在桡骨小头和肱骨小头间隙,
刺
靠近尺骨鹰嘴进针穿刺。
手
术
腕
关
腕关节桡背侧穿刺:在腕关
节
节背侧。拇长伸肌腱和食指固
穿
有伸肌腱之间进行穿刺。
刺
手
术
术
不论关节造影、关节腔注射
后 处
治疗或关节抽液后,均应给予 适当的固定休息,以利恢复。
方法一:在髌骨两侧缘各作一条
节 与肢体相平行的线,再在髌骨上下
穿 刺
缘各作一条与前两线相垂直的线, 各线相交的四点处均可进针穿刺。 穿刺针和髌骨平面成45度角,针尖
手 刺向髌骨下,即可进入关节腔。
术
方法二:内外侧膝眼:屈膝,在
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
膝
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
关
节
穿
刺
手
术
踝
用法:关节腔注射给药。
法
用
用量:一次2ml,一周一次。4-5周
量
为一个疗程。
个别患者注射部位可出现
不 良
疼痛、皮疹、瘙痒等症状,一 般2-3天内可自行消失,若症状 持续不退,应停止用药,进行
反
必要的处理。
应
1、对本品成分过敏者;
禁
忌
2、关节急性感染性炎症。
1、仅关节腔内给药,必须注入关
节腔内,如注入其他部位(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