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表面处理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二○一三年九月目录1 前言 (1)2 电镀行业概况 (2)2.1 电镀生产和消耗情况 (2)2.2 生产工艺概述 (2)2.3 生产过程污染情况 (4)2.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6)3 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及依据 (6)3.1 指导思想 (6)3.2 主要依据 (7)4 标准制定的主要工作步骤 (7)4.1 成立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专家小组 (7)4.2 资料查阅 (9)4.3 对国内主要电镀企业进行调研 (9)5 国内外标准研究 (10)5.1 主要国内相关行业标准 (10)5.2 国外相关行业标准 (10)5.3 能耗、水耗指标对比分析 (12)6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3)6.1 指标体系适用范围的确定 (13)6.2 指标选取原则 (13)6.3 指标体系主要内容 (14)1 前言电镀是利用电解在制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结合良好的金属或合金沉积层的过程。
是工业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电镀工业是通用性强、使用面广、跨行业、跨部门的生产技术。
电镀工艺可改变金属以及非金属的表面属性,如抗腐蚀性、外观装饰性、可焊性、耐磨性等。
某些特殊的功能性镀层,已是电子工业和尖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电镀企业集中分布在一些工业部门:30%左右的电镀企业分布在机器制造工业,20%左右在轻工业,20%在电子工业,其余主要分布在航空、航天及仪器仪表等行业。
我国规模以上电镀厂点约有1.5万个,职工总人数超过150万人,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包括基体材料价值)。
由于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与之配套的电镀业发展迅速,主流电镀企业大量引进先进的电镀设备和工艺,已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我国电镀行业发展不平衡,仍有许多工艺设备落后、污染严重的小电镀厂。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并于2012进行修订。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及清洁生产标准目录

序号文件名称1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2黄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搞)3平板玻璃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4铅锌采选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5生物制品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与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6再生橡胶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7稀土冶炼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8电子器件(半导体芯片)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9电力行业(燃煤发电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10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11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12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 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0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11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一、国家发改委发布30个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目录序号名称1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4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5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6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7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8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9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0铬盐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1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2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3磷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4轮胎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5铅锌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6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7涂料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8纯碱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9发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0机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1硫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2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3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4电解金属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6精对苯二甲酸(PTA)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7电石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8黄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9有机磷农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0日用玻璃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二、环境保护部发布56个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目录序号名称1石油炼制业(HJ/T125-2003)2炼焦行业(HJ/T126-2003)3制革行业(猪轻革)(HJ/T127-2003)4啤酒制造业(HJ/T183-2006)5食用植物油工业(HJ/T184-2006)6纺织业(棉印染)(HJ/T185-2006)7甘蔗制糖业(HJ/T186-2006)8电解铝业(HJ/T187-2006)9氮肥制造业 (HJ/T188-2006)10钢铁行业 (HJ/T189-2006)11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环氧乙烷/乙二醇)(HJ/T190-2006)12汽车制造业(涂装)(HJ/T293-2006)13铁矿采选业(HJ/T294-2006)14电镀行业(HJ/T314-2006)15人造板行业(中密度纤维板)(HJ/T315-2006)16乳制品制造业(纯牛乳及全脂乳粉)(HJ/T316-2006)17造纸工业(漂白碱法蔗渣浆生产工艺) (HJ/T317-2006)18钢铁行业(中厚板轧钢)(HJ/T318-2006)19造纸工业(漂白化学烧碱法麦草浆生产工艺)(HJ/T339-2007)20造纸工业(硫酸盐化学木浆生产工艺)(HJ/T340-2007)21电解锰行业(HJ/T357-2007)22镍选矿行业(HJ/T358-2007)23化纤行业(氨纶)(HJ/T359-2007)24彩色显象(示)管生产(HJ/T360-2007)25平板玻璃行业(HJ/T361-2007)26烟草加工业(HJ/T401-2007)27白酒制造业(HJ/T402-2007)28钢铁行业(烧结)(HJ/T426-2008)29钢铁行业(高炉炼铁)(HJ/T427-2008 )30钢铁行业(炼钢)(HJ/T428-2008)31化纤行业(涤纶)(HJ/T429-2008)32电石行业(HJ/T430-2008)33石油炼制业(沥青)(HJ443-2008)34味精工业(HJ444-2008)35淀粉工业 (HJ445-2008)36煤炭采选业 (HJ446-2008)37铅蓄电池工业 (HJ447-2008)38制革工业(牛轻革)(HJ448-2008)39合成革工业 (HJ449-2008)40印制电路板制造业 (HJ450-2008)41葡萄酒制造业 (HJ452-2008)42水泥工业 (HJ467-2009)43造纸工业 (HJ468-200944钢铁行业(铁合金)(HJ470-2009)45氧化铝业(HJ473-2009)46纯碱行业 (HJ474-2009)47氯碱工业(烧碱) (HJ475-2009)48氯碱工业(聚氯乙烯)(HJ476-2009)49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业(HJ510-2009)50粗铅冶炼业(HJ512-2009)51铅电解业(HJ513-2009)52宾馆饭店业(HJ514-2009)53铜冶炼业(HJ558-2010)54铜电解(HJ559-2010)55制革工业(羊革)(HJ560-2010)56酒精制造业(HJ581-2010)发布时间状态2013、09征求意见稿2013、10征求意见稿2013、10征求意见稿2013、10征求意见稿2013、11征求意见稿2013、10征求意见稿2013、13征求意见稿2013、14征求意见稿2014、01征求意见稿2013、05征求意见稿2013、05征求意见稿2013、01试行2014、2、26试行2014、2、26试行实施时间2005、52005、52005、52005、52006、122006、122006、122006、122006、122006、122007、42007、42007、42007、42007、42007、42007、42007、72007、72007、72007、72007、72007、72007、92009、22009、22009、22009、22009、22009、2发布时间实施时间2003/4/182003/6/1 2003/4/182003/6/1 2003/4/182003/6/1 2006/7/32006/10/1 2006/7/32006/10/1 2006/7/32006/10/1 2006/7/32006/10/1 2006/7/32006/10/1 2006/7/32006/10/1 2006/7/32006/10/1 2006/7/32006/10/1 2006/8/152006/12/1 2006/8/152006/12/1 2006/11/222007/2/1 2006/11/222007/2/1 2006/11/222007/2/1 2006/11/222007/2/1 2006/11/222007/2/1 2007/3/282007/7/1 2007/3/282007/7/1 2007/8/12007/10/1 2007/8/12007/10/1 2007/8/12007/10/1 2007/8/12007/10/1 2007/8/152007/10/1 2007/12/202008/3/1 2007/12/202008/3/1 2008/4/82008/8/1 2008/4/82008/8/1 2008/4/82008/8/1 2008/4/82008/8/1 2008/4/82008/8/1 2008/9/272008/11/1 2008/9/272008/11/1 2008/9/272008/11/1 2008/11/212009/2/12008/11/212009/2/1 2008/11/212009/2/1 2008/11/212009/2/1 2008/11/212009/2/1 2008/12/242009/3/1 2009/3/252009/7/1 2009/3/252009/7/1 2009/4/102009/8/1 2009/8/102009/10/1 2009/8/102009/10/1 2009/8/102009/10/1 2009/8/102009/10/1 2009/11/162010/1/1 2009/11/132010/2/1 2009/11/132010/2/1 2009/11/302010/3/1 2010/2/12010/5/1 2010/2/12010/5/1 2010/2/12010/5/1 2010/6/82010/9/1发布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部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部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部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部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部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部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部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部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部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部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部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部和信息化部。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资讯l数读.热语BlM(建筑信息模型)1000户今后5年改造棚户区6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加快棚户区改造是新型城镇化工程之一会议决定.今5月23日,中国建筑标准设计寿命周期信息共享。
研究院与Bentley软件公司在京签据悉,北京阜外医院改扩建和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藉此共同推动北航南区科技楼两个大型公建将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率先“试水”BIM技术。
据介绍,北后5年再改造城市和国有工矿、林区、垦区的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IM技术应用主要ling,简称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航南区科技楼B侧重于机电专业,实现专业深化设术在中国建筑建设领域的发展。
BIM技术是以建筑工程项目计、三维碰撞检查、模拟施工、施工现场布置与调整、设计变更、分项工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基础,建立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程及特殊过程施工控制等功能。
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相关标准还未出台、缺乏相应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的软件接口和应用人才,是我围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是实BIM技术开发应用面临的主要困现虚拟现实的绝佳手段,可以提前难。
为了推动BIM技术的发展,发现并解决设计中的遗漏和错误,2011年住建部印发的((2011 ̄2015其中2013年改造304万户预计撬动3000亿投资市场.并带动水泥、玻璃、墙体材料等建材行业。
4000亿平方米每年新建智能建筑6月3日.《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报告(2013-2018)》发布,这是能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提出,我国智能建筑行业第一份发展报直观反映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告《报告》指出,目前投向智能建筑够降低成本、缩短工期。
业界将“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建筑企业BIM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完成算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此后正式启工程领域的投资额约占我国建筑完成规划、设计、施动了一系列BIM国家标准的编制总投资额的5%~10%.我国每年约量等单项任务,工等阶段的信息共享,实现建筑全工作。
电镀清洁生产指标分析

电镀清洁生产指标分析石泰山(厦门市威士邦膜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101)用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中的评价方法,初步评价电镀清洁生产标准二级的某些指标。
结果显示,电镀行业各类指标间存在某些冲突。
一般而言,电镀企业的过度节水,会导致废水中重金属离子质量浓度过高,稳定达标困难,中水回用率较低。
清洁生产;电镀;技术规范;排放标准;总量控制中图分类号:X38文献标识码:B引言2006年11月22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清洁生产标准(电镀行业)[1],适用于电镀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为指导性标准。
但是重金属减排压力下,各地执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环评过程中执行清洁生产评价,导致指导性标准成为准入性标准和强制性标准。
综合电镀类清洁生产标准包括:(一)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二)资源利用指标,(三)镀件带出液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和(四)环境管理要求。
内容较多而全面,有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本文选择与废水处理和排放有关,可定量的新鲜水用量和镀件带出液污染物产生指标分析电镀清洁生产标准中新鲜水用量指标的合理性。
1·清洁生产标准和数据分析电镀用水量指标在三个标准中出现,电镀清洁生产标准二级为≤0.3t/m2,电镀废水排放标准表2[2]中为500L/m2(多层镀),电镀废水治理设计规范[3]连续逆流清洗法镀件单位面积的清洗水用量应小于50L/m2。
排放标准的用水量指标相当于清洁生产标准的三级,能够满足全部电镀企业的用水需求。
设计规范的指标为一层清洗,按照五层考虑,用水量约250L/m2,相当清洁生产标准中的二级。
电镀清洁生产标准中新鲜水用量一级≤0.1t/m2,二级≤0.3t/m2,三级≤0.5t/m2,镀件带出液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指标见表1。
根据标准[1]中的新鲜水用量和镀件污染物产生指标,可以计算出末端处理前电镀废水的污染物质量浓度,如表2。
电镀行业评价指标体系(2015年本)

≦8
≦24
≦40
6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0.18
锌利用率
%
0.8/n
≧82
≧80
≧75
7
铜利用率
%
0.8/n
≧90
≧80
≧75
8
镍利用率
%
0.8/n
≧95
≧85
≧80
9
装饰铬利用率
%
0.8/n
≧60
≧24
≧20
10
硬铬利用率
%
0.8/n
≧90
≧80
≧70
11
金利用率
%
0.8/n
≧98
≧95
≧90
12
银利用率
表2.5-1综合电镀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
序号
一级指标
一级指标权重
二级指标
单位
二级指标权重
Ⅰ级基准值
Ⅱ级基准值
Ⅲ级基准值
企业现状情况
评价
1
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
0.33
采用清洁生产工艺
0.15
1、民用产品采用低铬或三价铬钝化
2、民用产品采用无氰镀锌
3、使用金属回收工艺
4、电子元件采用无铅镀层替代铅锡合金
电镀生产线采用节能措施,50%生产线实现半自动化
电镀生产线采用节能措施
4
有节水设施
0.3
根据工艺选择逆流漂洗、淋洗、喷洗,电镀无单槽清洗等节水方式,有用水计量装置,有在线水回用装置
根据工艺选择逆流漂洗、喷淋等,电镀无单槽清洗等节水方式,有用水计量装置
5
资源消耗指标
0.10
单位产品次清洗取水量
L/m2
电镀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标准

电镀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标准一、《广东省清洁生产审核及验收办法》:第二十五条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的评估与验收工作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十八条评估结果分为“通过”和“不通过”两种。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评估不通过:(一)审核重点设置错误或清洁生产目标设置不合理;(二)没有对本次审核范围做全面的清洁生产潜力分析;(三)数据存在重大错误,包括相关数据与环境统计数据偏差较大情况;(四)企业没有按国家规定淘汰明令禁止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以及产品;(五)在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弄虚作假;(六)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其它情况。
省环保部门根据报告书修改完善的情况,对于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企业,每半年公布一次。
第二十九条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是指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后,对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验证,并做出结论性意见。
申请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一)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后按照评估意见所规定的验收时间,综合考虑当地政府、环保部门时限要求提出验收申请(一般不超过两年)。
(二)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之后,继续实施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合格3个月后,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的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污染物减排指标。
第三十一条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结果分为“通过”和“不通过”两种。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验收不通过:(一)对各清洁生产方案的经济和环境绩效没有进行详实统计和测算,无法证明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达到了预期的清洁生产目标。
无法证明自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实施后,企业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的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污染物减排指标;企业达不到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三级或三级以上指标的要求。
企业生产现场存在明显跑、冒、滴、漏等现象。
(二)企业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虚报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包括相关数据与环境统计数据偏差较大情况。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2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目次前言 (II)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评价指标体系 (3)5评价方法 (11)6指标解释与数据来源 (12)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电镀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表面工程协会清洁生产指导工作委员会、北京表面工程协会。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1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规定了电镀和阳极氧化企业(车间)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特征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电镀和阳极氧化企业(车间)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环境领跑者等管理制度。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指标体系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指标体系。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1900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AQ5202电镀生产安全操作规程AQ5203电镀生产装置安全技术条件GB/T21543-2008工业用水节水术语《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第33号公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3年2月27日第2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暂缓执行2014年底淘汰氰化金钾电镀金及氰化亚金钾镀金工艺规定的通知(发改产业[2013]1850号)3术语和定义GB21900、GB17167、GB18597、GB/T21543-2008、GB/T24001、AQ5201、AQ5203、《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所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标体系。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i目录前言.......................................................... i 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评价指标体系 (3)5 评价方法 (9)6 指标解释与数据来源 (10)i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电镀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评价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电镀行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自本指标体系实施之日起,《清洁生产标准电镀行业》(HJ/T 314-2006)和《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废止。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表面工程协会清洁生产指导工作委员会、北京表面工程协会。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1 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从生产工艺及设备指标、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特征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等六个方面规定了电镀企业(车间)清洁生产的要求。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电镀企业(车间)的清洁生产审核、电镀企业(车间)的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当下列标准被修订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录前言 (i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评价指标体系 (3)5 评价方法 (9)6 指标解释与数据来源 (10)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电镀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评价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电镀行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自本指标体系实施之日起,《清洁生产标准电镀行业》(HJ/T 314-2006)和《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废止。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表面工程协会清洁生产指导工作委员会、北京表面工程协会。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1 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从生产工艺及设备指标、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特征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等六个方面规定了电镀企业(车间)清洁生产的要求。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电镀企业(车间)的清洁生产审核、电镀企业(车间)的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当下列标准被修订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85.1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21900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746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7472 水质锌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74 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化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GB7475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7486 水质总氰化物的测定第一部分总氰化物的测定GB11910 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GB11912 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T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第33号公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3年2月27日第21号)3 术语和定义3.1 清洁生产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注: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3.2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由相互联系、相对独立、互相补充的系列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指标所组成的,用于评价清3.3 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指对产品生产中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装备的种类、自动化水平、生产规模等方面的指标。
3.4 资源能源消耗指标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资源与能源量等反应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
3.5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生产过程中所产生废物可回收利用特征及废物回收利用情况的指标。
3.6 污染物产生指标指单位产品生产(或加工)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量(末端处理前)。
3.7 产品特征指标指影响污染物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性能、种类和包装,以及反映产品贮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等的指标。
3.8 清洁生产管理指标指对企业所制定和实施的各类清洁生产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和措施的要求,包括执行环保法规情况、企业生产过程管理、环境管理、清洁生产审核、相关环境管理等方面。
3.9 指标基准值为评价清洁生产水平所确定的指标对照值。
3.10 指标权重衡量各评价指标在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
3.11 指标分级根据现实需要,对评价生产评价指标所划分的级别。
3.12 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根据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对清洁生产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计算得到的数值。
3.13 取水量从各种水源取得的水量,用于供给企业用水的源水水量。
注:引自《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GB/T 18820)3.14 水的重复利用率指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重复利用水量(包括循环利用的水量和直接或经处理后回收再利用的水量)与总用水量之比。
注:引自《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GB/T 18820)3.15 金属综合利用率指衡量金属原料在电镀产品的利用和金属废料转化资源的综合指标。
3.16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清洁生产审核指南是落实清洁生产标准指标体系,促进企业清洁生产的重要工具。
3.17 直流母线压降指电镀整流器输出端的电压与电镀槽极杠之间电压差。
3.18 自动化生产线自动电镀生产线是按一定电镀工艺过程要求将有关镀件提升传运装置、电器控制装置、电源设备、过滤设备、检测仪器、加热与冷却装置、空气搅拌设备等组合为一体,通过机械和电气装置自动完成电镀工序要求的全部过程。
3.19 半自动化生产线半自动电镀生产线是在生产线上设导轨,行车在导轨上运行从而输送镀件在镀槽中进行加工,工人手控行车电钮进行操作,半自动生产线在设计时已经计算好行车及挂具的运行速度、工件数量及面积、以及其他工艺参数。
4 评价指标体系4.1 指标选取说明本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和指标的可度量性,进行指标选取。
根据评价指标的性质,可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种。
定量指标选取了有代表性的、能反映“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综合考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企业清洁生产程度。
定性指标根据国家有关推行清洁生产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政策、资源环境保护政策规定以及清洁生产措施实施程度选取,用于考核企业对有关政策法规的符合性及其清洁生产工作实施情况。
4.2 指标基准值及其说明各指标的评价基准值是衡量该项指标是否符合清洁生产基本要求的评价基准。
在定量评价指标中,各指标的评价基准值是衡量该项指标是否符合清洁生产基本要求的评价基准。
本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定量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的依据,是我国电镀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多年来已经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的审核报告。
在定性评价指标体系中,衡量该项指标是否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情况,是否采用电镀行业污染防治措施,按“是”或“否”两种选择来评定。
4.3 指标权重及确定方法本指标体系权重是参考原《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保持原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清洁生产管理指标的权重,适当调低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的权学习发达国家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先进经验。
4.4 指标体系电镀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各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和评价基准值见表1。
表1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56注:①使用金属回收工艺可以选用镀液回收槽、离子交换法回收、膜处理回收、电镀污泥交有资质单位回收金属等方法。
②电镀生产线节能措施包括使用高频开关电源和/或可控硅整流器和/或脉冲电源,其直流母线压降不超过10%并且极杠清洁、导电良好。
③带*的指标为限定性指标;④镀锌、铜、镍、装饰铬、硬铬、镀金和含氰镀银为七个常规镀种,计算金属利用率时n为被审核镀种数;镀锡、无氰镀银等其他镀种可以参照“铜利用率”计算。
⑤减少单位产品重金属污染物产生量的措施包括:镀件缓慢出槽以延长镀液滴流时间、挂具浸塑、科学装挂镀件、增加镀液回收槽、镀槽间装导流板,槽上喷雾清洗或淋洗、在线或离线回收重金属等。
⑥提高电镀产品合格率是最有效减少污染物产生的措施,“有镀液杂质定期检测措施、有记录”是指使用仪器定量检测镀液主要杂质并有日常运行记录或委外检测报告。
7⑦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电镀企业(车间)对生产线自动化没有要求。
⑧生产车间基本要求:设备和管道无跑、冒、滴、漏,有可靠的防范泄漏措施、生产作业地面、输送废水管道、废水处理系统有防腐防渗措施、有酸雾、氰化氢、氟化物、颗粒物等废气净化设施,有运行记录。
85 评价方法5.1 指标无量纲化不同清洁生产指标由于量纲不同,不能直接比较,需要建立原始指标的隶属函数。
⎪⎩⎪⎨⎧∉∈=k ij k ij ij g g x g x x k ,0,001)(Y(5-1) 式中,ij x 表示第i 个一级指标下的第j 个二级评价指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表示二级指标基准值,其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Ⅰ级水平,2g 为Ⅱ级水平,3g 为Ⅲ级水平;)(Y ij g x k 为二级指标ij x 对于级别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隶属函数。
如公式(5-1)所示,若指标ij x 属于级别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则隶属函数的值为100,否则为0。
5.2综合评价指数计算通过加权平均、逐层收敛可得到评价对象在不同级别k g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得分k g Y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如公式(5-2)所示。
∑∑===i k k n j ij g ij i i g x Y w 161))((Y ω(5-2) 式中,w i 为第i 个一级指标的权重,ωij 为第i 个一级指标下的第j 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其中,11=∑=m i i w,11=∑=i n j ij ω,6为一级指标的个数;n i 为第i 个一级指标下二级指标的个数。
另外,Y g1等同于Y Ⅰ,Y g2等同于Y Ⅱ,Y g 3等同于Y Ⅲ。
53电镀行业清洁生产企业等级评定本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限定性指标评价和指标分级加权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在限定性指标达到Ⅲ级水平的基础上,采用指标分级加权评价方法,计算行业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
根据综合评价指数,确定清洁生产水平等级。
对电镀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评价,是以其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为依据的,对达到一定综合评价指数的企业,分别评定为清洁生产领先企业、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或清洁生产一般企业。
根据目前我国电镀行业的实际情况,不同等级的清洁生产企业的综合评价指数列于表2。
表2 电镀行业不同等级清洁生产企业综合评价指数6 指标解释与数据来源6.1 指标解释6.1.1 单位产品每次清洗取水量企业在一定计量时间内生产单位产品需要从各种水源所取得的水量。
电镀生产取水量,包括取自城镇供水工程、地下水,以及企业从市场购得的其他水或水的产品(如蒸汽、热水、地热水等),不包括循环用水和企业外供给市场的水的产品(如蒸汽、热水、地热水等)而取用的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