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实验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光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光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光学常考知识点总结下面将对光学常考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透镜和光的波动性等内容。

一、光的直线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是指在均匀介质中,光线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会沿着直线传播。

这是光的基本特性之一,也是光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2. 在光的直线传播中,光线可以沿着直线传播,但也可以被透明介质中的粗糙表面所散射。

同时,如果光线通过介质的边界,如从空气射入玻璃,会发生折射现象。

3. 光的直线传播不仅适用于自然环境中,也可以用来分析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如显微镜、望远镜等。

二、光的反射和折射1.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光滑表面时,会以与表面垂直的角度反射回去。

这是光学中一个重要的现象,也是人们能够看到物体的原因之一。

2.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穿过介质的边界时,由于介质折射率的不同,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这一现象在实际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如水中看到的物体会比在空气中看到的位置更高。

3. 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强调和讲解。

三、透镜1. 透镜是一种能够将光线聚焦或发散的光学器件,是光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工业和科技中,透镜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光学仪器、相机、激光器等。

2.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类型,分别用于光线的聚焦和发散。

3. 透镜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对光线的折射来实现的,凸透镜和凹透镜分别使光线在一个点聚焦和发散。

四、光的波动性1. 光的波动性是光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能够很好地解释光的折射、干涉和衍射现象。

2. 光的波动性是指光在传播过程中会表现出波动的特性,如干涉和衍射。

这一特性是光学的一个基本原理,也是光学实验中常见的现象。

3. 光的波动性在光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激光技术、光纤通信等都涉及到了光的波动性。

以上就是光学常考知识点的总结,光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中学生来说,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对学业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光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光学素养,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光的折射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光的折射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光的折射物理知识点光的性质一直都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物理学的领域中,光的折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光的折射现象不仅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光的折射,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八年级物理课程中的光的折射知识点。

一、光的折射基础知识1.折射定律:当光线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它会发生折射。

折射定律规定了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的关系:入射角等于折射角。

即:$sin⁡i/sin⁡r=n_2/n_1$。

2.全反射:当光线从某个介质射向另一个折射率较小的介质时,发生全反射。

全反射的发生是因为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导致光线无法透过介质。

二、光的折射实验为了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

1. 针孔成像实验:在一个小孔中透过一束光线,可以发现在相邻的平面上会投射出一个清晰的倒立图像。

这是因为光线在进入孔洞时发生了折射,并根据图像形成规律投射到另一个平面上形成图像。

2. 光线折射实验:在由两块透明介质组成的实验器材中,通过对不同角度的光线进行照射和折射观测,可以通过计算角度和折射率来得出不同情况下的折射规律。

三、光的折射应用光的折射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同时也有广泛的应用。

1.光学仪器:例如显微镜、望远镜、光学传感器等都是基于光的折射现象,通过对光的折射和成像,实现各种光学功能。

2.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折射传播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技术。

利用光的快速传输速度和稳定性,能够实现更远距离、更高速度的数据传输。

3.光学薄膜: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特性,通过对光学薄膜进行特殊设计和制备,能够实现各种特殊光学功能,例如反射镜、渐变增透膜等等。

总结光的折射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对光的折射定律和实验的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的折射规律和特性。

同时,光的折射也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光学仪器、光纤通信和光学薄膜等等。

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未来光的折射还将发掘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功能。

专题03 光学实验(解析版)

专题03 光学实验(解析版)

模块三光学专题03 光学实验*知识与方法一、初中物理实验方法1.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几个不同因素的影响,为了确定该物理量与各个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其固定不变,只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看所研究的因素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分析思路:找好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自变量:实验中主动变化的量。

因变量:实验中被动变化的量,一般也是研究目标。

控制变量:除自变量之外其他可能会引起因变量变化的量,需控制不变。

2.转换法:在科学探究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或者不易观察的现象,通常改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

3.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陌生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用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代替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

4.科学推理法: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型,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深刻地揭示科学规律的本质。

二、探究性实验1.光的反射实验(1)器材:平面镜、可折转的纸板、激光笔、量角器、铅笔等。

(2)纸板的作用:①对光起漫反射的作用,显示光路。

(为了显示光路,纸板的表面应粗糙些)②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3)操作及结论:①纸板垂直于镜面放置;②让激光沿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另一侧纸板上是否有反射光线;③将纸板另一侧向后偏折,观察偏折后的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④让激光笔发出的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射向镜面时,此时的反射光线将沿着OE方向射出,说明光路可逆。

(4)在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去测量反射角大小的目的是:多次实验总结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2.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实验(1)器材:带支架的透明薄玻璃板、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火柴、白纸、铅笔、刻度尺、光屏。

(2)实验步骤:①把一块较薄的玻璃板垂直放在白纸上,作为平面镜;②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A 的像;③把一支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 放在平面镜的后面并移动位置,从蜡烛A 所在的这一侧观察,直到蜡烛B与蜡烛A 像完全重合,在白纸上标出两个蜡烛的位置;④改变蜡烛A 到玻璃板的距离,重做几次实验。

光学学习计划

光学学习计划

光学学习计划第一部分:光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光学是一门研究光的传播、特性和应用的学科。

在光学的学习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光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包括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光的反射、折射、色散等现象。

因此,我们需要先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

1.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光既可以表现出波动的特性,也可以表现出粒子的特性。

在学习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时,我们需要了解光的波长、频率、速度等波动性质,同时也需要了解光的光子理论。

通过对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本质和特性。

2.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中的重要现象,也是光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在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时,我们需要掌握光的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等相关概念,以及对应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通过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并且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在经过介质时按波长的不同而发生分离的现象。

在学习光的色散时,我们需要了解色散的原理,以及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通过对光的色散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光的颜色形成的原理,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第二部分:光学器件和光学系统的学习光学器件和光学系统是光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光的操控和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光学器件和光学系统的相关知识。

1. 光学器件的分类和原理光学器件包括镜子、透镜、棱镜、光栅等,它们在光学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在学习光学器件时,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器件的分类、原理和特点,以及它们在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通过对光学器件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光学器件的性能和特点,为光学系统的设计和搭建提供基础知识。

2. 光学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光学系统是由光学器件组成的,它们在光的操控和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光学系统时,我们需要了解光学系统的设计原理、结构和特点,以及不同光学系统的应用领域。

通过对光学系统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实际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高中物理光学实验知识点研究方法

高中物理光学实验知识点研究方法

高中物理光学实验知识点研究方法高中物理光学实验知识点研究方法一、重要概念和规律(一)、几何光学基本概念和规律1、基本规律光源发光的物体.分两大类:点光源和扩展光源.点光源是一种理想模型,扩展光源可看成无数点光源的集合.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几何线.光束通过一定面积的一束光线.它是温过一定截面光线的集合.光速——光传播的速度。

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

恒为C=3×108m/s。

丹麦天文学家罗默第一次利用天体间的大距离测出了光速。

法国人裴索第一次在地面上用旋转齿轮法测出了光这。

实像——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后,由实际光线形成的.虚像——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后,由发实际光线的延长线形成的。

本影——光直线传播时,物体后完全照射不到光的暗区.半影——光直线传播时,物体后有部分光可以照射到的半明半暗区域.2.基本规律(1)光路可逆原理光线逆着反射线或折射线方向入射,将沿着原来的入射线方向反射或折射.(2)光的独立传播规律光在传播时虽屡屡相交,但互不扰乱,保持各自的规律继续传播。

(3)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先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例证。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线、人射线、法线共面;反射线与人射线分布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线、人射线、法织共面,折射线和入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对确定的两种介质,入角(i)的正弦和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是一个常数.介质的折射串n=sini/sinr=c/v。

全反射条件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大于临界角A,sinA=1/n。

3.常用光学器件及其光学特性(1)棱镜光密煤质的棱镜放在光疏煤质的环境中,入射到棱镜侧面的光经棱镜后向底面偏折。

隔着棱镜看到物体的像向项角偏移。

棱镜的色散作用复色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

(2)平面镜点光源发出的同心发散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得到的也是同心发散光束.能在镜后形成等大的、正立的虚出,像与物对镜面对称。

光学实验资料

光学实验资料
DOCS SMART CREATE
:探索光的奥秘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光学实验基础与原理
光学实验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 光学实验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
• 研究光的产生、传播、干涉、衍射等现象
• 光学实验可以分为观测实验和测量实验
• 光学实验的基本概念
• 光源:产生光线的物体
• 光的传播介质:如空气、水、玻璃等
• 验证物理理论
实验器材
• 光源:如激光器
• 光学元件:如透镜、棱镜、光纤等
• 光探测器:如光电二极管
实验步骤
• 选择合适的物理模型和理论
• 设计光学实验,验证物理理论
•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物理规律
光学实验在化学中的应用
实验目的
⌛️
• 研究光与化学反应的关

• 验证化学理论
实验步骤

• 选择合适的化学模型和
• 光的衍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时,产生明暗相间的衍射条纹
光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 观测法:通过观察光的传播现象,记录光线的位置和强度
• 测量法:通过测量光的参数(如波长、频率、相位等),研究光的性质
• 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控制变量,验证光学原理和理论
光学实验的仪器与设备
光学实验的仪器
• 光源:如白炽灯、激光器、汞灯等
• 光学实验的未来发展与挑战:探讨光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验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
光学实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光学实验的基本原理
•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 光的反射:光遇到障碍物时,在原介质中沿相反方向传播

光学实验基础知识

光学实验基础知识
1→2 2→3 3→1
第4组:分光计的调节及棱镜玻璃折射率的测定 第5组:用牛顿环干涉测透镜曲率半径 第6组:用单缝衍射测定钠光波长
4→5 5→6 6→4
.
第二轮第一周: 第1组:光具组基点的测定 第2组:望远镜和显微镜 第3组:偏振光的分析 第4组:用旋光计测定糖溶液的浓度
12 3 4 第5组:用透射光栅测定光波波长 第6组:用掠入射法测定透明介质的折射率 第7组: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 第8组:单色仪的定标
平行光管出射的平行光射 向三棱镜的两个光学表 面,用望远镜分别接收 两表面的反射光,就可 计算出两束光的夹角Φ。 由几何关系可以证明Φ 与三棱镜顶角A的关系 为: Φ = 2A
.
平行光管
望远镜
A=(α2-α1+β2-β1)/4
.
(三)光源 1.热辐射光源 基于热辐射原理,白炽灯,灯丝加热到白炽状态而发光。 连续光谱,功率较低,碘钨灯,溴钨灯。 2.气体放电光源 电流——气体介质——放电发光。 低压汞灯:小于1个大气压工作,在可见光区产生4条明亮
调节光具座底角的水平调节螺钉(借助水平尺), 使光具座水平。 2.共轴
调节光学系统中各光学元件的光轴,使之共轴。 并让物体发出的成像光束满足近轴光线的要求。
.
3.等高 因为成像公式中的各段距离,都是指光学
系统光轴上的距离,所以要从光具座轨道上的 读数求出符合实际的距离,必须做到光学系统 的光轴和光具座道轨的基线平行——简称等 高。
.
(2) 细调
二次成像法 成小像时,
调节光屏位置, 使P〞与屏中心 重合;
成大像时,则 调节透镜的高低 或左右,使P′位 于光屏中心。依 次反复调节,便 可调好。
.
(二)分光计 精密测角仪:测量棱镜角,偏向角 分光仪器:借助分光元件可观察光谱,测

高中物理光学部分实验及知识点学习方法

高中物理光学部分实验及知识点学习方法

高中物理光学部分实验及知识点学习方法光学包括两大部分内容: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几何光学(又称光线光学)是以光的直线传播性质为基础,研究光在煤质中的传播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物理光学是研究光的本性、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一、重要概念和规律(一)、几何光学基本概念和规律1、基本规律光源发光的物体.分两大类:点光源和扩展光源.点光源是一种理想模型,扩展光源可看成无数点光源的集合.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几何线.光束通过一定面积的一束光线.它是温过一定截面光线的集合.光速——光传播的速度。

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

恒为C=3×108m/s。

丹麦天文学家罗默第一次利用天体间的大距离测出了光速。

法国人裴索第一次在地面上用旋转齿轮法测出了光这。

实像——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后,由实际光线形成的.虚像——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后,由发实际光线的延长线形成的。

本影——光直线传播时,物体后完全照射不到光的暗区.半影——光直线传播时,物体后有部分光可以照射到的半明半暗区域.2.基本规律(1)光路可逆原理光线逆着反射线或折射线方向入射,将沿着原来的入射线方向反射或折射.(2)光的独立传播规律光在传播时虽屡屡相交,但互不扰乱,保持各自的规律继续传播。

(3)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先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例证。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线、人射线、法线共面;反射线与人射线分布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线、人射线、法织共面,折射线和入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对确定的两种介质,入射角(i)的正弦和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是一个常数.介质的折射串n=sini/sinr=c/v。

全反射条件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大于临界角A,sinA=1/n。

3.常用光学器件及其光学特性(1)棱镜光密煤质的棱镜放在光疏煤质的环境中,入射到棱镜侧面的光经棱镜后向底面偏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等高 因为成像公式中的各段距离,都是指光学 系统光轴上的距离,所以要从光具座轨道上的 读数求出符合实际的距离,必须做到光学系统 的光轴和光具座道轨的基线平行——简称等 高。 调节光学系统各元件的共轴等高,是光学 实验中的一项基本要求,必须很好掌握,一 般的调节可分粗调和细调两步进行。
(1) 粗调
二、光学实验的特点

与理论密切结合
频率极高的电磁波,1014数量级,光学现象不直观,只 能观察一定时间内的平均效果。靠理论的支撑才能把握住 实验现象。

仪器调节要求高
仪器精密,必须严格调节,才能保证精度。迈克尔逊干涉 仪精度可达10-4mm。

实验能力要求高
实验技能、理论基础、判断能力。 另外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有光学实验须在低照度环境下 进行, 因此,要小心谨慎, 安全操作,防止事故, 要避免 光学元件跌落损坏,仪器读数失误,并注意保护视力。
(四)测移显微镜 (1)测量时, 要先调好 目镜和物镜。 (2)测量时应使一根十 字叉丝与显微镜的目镜移 动方向垂直。 (3)为减小回程误差, 应单方向测量。 (4)测量结束后, 应用 保护套罩好仪器。

(五) 单色仪

(六)摄谱仪
(七)光源 1.热辐射光源 基于热辐射原理,白炽灯,灯丝加热到白炽状态而发光。 连续光谱,功率较低,碘钨灯,溴钨灯。 2.气体放电光源 电流——气体介质——放电发光。 低压汞灯:小于1个大气压工作,在可见光区产生4条明亮 的特征曲线。工作电压20V,工作电流1300mA. 低压钠灯:金属蒸汽弧光放电。 在可见光区发成两条极强黄色谱线:589.0nm,589.6nm. 工作电压20V,工作电流1.3A。

6 、若发现光学表面上已被轻微污染或有较 轻的印记,可以用清洁的镜头纸轻轻拂去, 擦试时不能加太大的压力以免光学表面被划 伤,更不能用普通纸、手帕、毛巾或衣物等 进行擦拭; 7、 进行光学实验时尽量避免说话,防止口 水、唾液或其它液体溅落到光学面,造成光 学面的化学损伤; 8 、在对光学仪器或光学系统进行调整时, 要耐心细致,边调整,边观察,动作要轻、 柔、慢,切忌粗鲁与盲目操作;
12,望远镜光轴高低调节螺丝
α
13,望远镜光轴水平调节螺丝 14,支臂 15,望远镜微调螺丝 16,望远镜止动螺丝 17,转轴与度盘止动螺丝 18,制动架
19,底座
20,转座
21,度盘 22,游标盘 23,支柱 24,游标盘微调 螺丝 25,游标盘止动螺丝 26,准直管光轴水平调节螺 丝 27,准直管光轴高低调节螺 丝 28,狭缝宽度调节手轮
阿贝目镜
高斯目镜
(二)三棱镜分光光路
复色光→棱镜 →单色光 同一棱镜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针 对钠光波长589.3nm而言)
δ i1′
i1
i2
i2′
偏向角:出射光与入射光的夹角。 最小偏向角:光路对称时,出射光与入射光的夹角。
(三)光栅分光光路
分光原理:光栅方程 dsinθ=kλ
各级谱线分布于零级像两侧。 零级像:k=0, θ=0的位置,所有波长的光重叠在 一起。
六、基本光学仪器的使用
(一)光具座


双杆式和平直导轨式 长度为1-2m,刻有 毫米标尺。 滑块支架。
将各种光学元件(透镜、面镜等等)组合成 特定的光学系统,运用这些光学系统成像时,要 想获得优良的像,必须保持光束的同心结构,即 要求该光学系统符合或接近理想光学系统的条件, 这样,物方空间的任一物点,经过该系统成像时, 在像方空间必有唯一的共轭像点存在,而且符合 各种理论计算公式。为此,在光具座上调节光学 系统,必须满足以下几点。 1.光具座水平 调节光具座底角的水平调节螺钉(借助水平尺), 使光具座水平。 2.共轴 调节光学系统中各光学元件的光轴,使之共轴。 并让物体发出的成像光束满足近轴光线的要求。

五、基本光路
(一)自准直光路
1.
O O O′
f′
分划板 透镜 平面镜
在物体自身的平面上产生物体的实像,所以称为自准直光路。
2.
O′
α α α α
y′
O y
O
f′
分划板 透镜 平面镜
3.
O′
α
2α 2α
y′
OO
y
α
f′
分划板 透镜 平面镜
物平面与反射镜平面相对位置影响实像的位置, 例如:分光计的调节就是利用自准直光路实现光轴与 主轴的垂直。 应用:自准直目镜。
三、光学实验遵循的原则
1、必须在熟悉仪器的性能与使用方法之后 才能进行使用与操作; 2、轻拿轻放,勿使仪器或光学元器件受到 冲击、碰撞和震动,特别注意不能从手中 滑落; 3 、不使用时要及时将光学元件放回包装盒 内,长期闲置不用应该将其放入干燥皿中 保存;

4、 手拿光学元器件时切忌用手触摸“工作 面”,如果必须拿光学元器件时只能拿它的 非工作的“磨砂面”,例如透镜的外圆磨砂 面,棱镜的上下底面,柱面镜的上下磨砂面, 否则因人手的“汗迹”会腐蚀光学面造成永 久的损坏; 5、 如发现光学元器件的工作面有灰尘,要 用专用的干燥脱脂棉轻轻擦拭或用橡皮球吹 去,绝对不能用嘴去吹;
(二)分光计
精密测角仪:测量棱镜角,偏向角 分光仪器:借助分光元件可观察光谱,测 量波长。

1.分光计的构造
简单结构
具体结构
1,狭缝装置
2,狭缝装置锁紧螺丝
3,准直管 4,制动架
5,载物台
6,载物台调平螺丝 7,载物台锁紧螺丝
8,望远镜
9,望远镜锁紧螺丝
10,阿贝式自准直目镜
11,目镜视度调节手轮
3.分光计的测量原理
平行光管 平行光管
α1 β1 望远镜
α2 β2
δ
δ =(α2-α1+β2-β1)/2
望远镜
读数方法
游标窗口
游标盘 主刻度盘
233º 13΄
偏心差
测三棱镜顶角

平行光管出射的平行光射 向三棱镜的两个光学表 面,用望远镜分别接收 两表面的反射光,就可 计算出两束光的夹角Φ。 由几何关系可以证明Φ 与三棱镜顶角A的关系 为: Φ = 2A
d d

时,只需调节载物 盘的水平调节螺钉
平面镜两侧面的反射像分别位于
d
d

时,只需调节望远 镜的俯仰调节螺钉
观察不到反射像的原因

目镜中观察到的叉丝和透光窗中黑色十字的像模 糊。(转动目镜调节鼓轮) 望远镜没有聚焦于无穷远。(松开目镜筒锁紧螺 钉,前后移动目镜筒 ) 平面反射镜的镜面与望远镜的光轴不垂直。
松开 游标盘锁紧螺钉 ③ 锁紧 载物台升降锁紧螺钉 移动底座
望远镜支架 望远镜水平调节螺钉
调节 载物盘水平调节螺钉

④ 松开望远镜锁紧螺钉
2) 用自准直法将望远镜调焦到无穷远
⑵ ⑶

反射像 叉丝像 透光窗
伸缩目镜筒
分划板视场
旋转目镜调节鼓轮
载物盘水平、望远镜俯仰调节的特例
平面镜两侧面的反射像同时位于
平行光管
望远镜
A=(α2-α1+β2-β1)/4
(三) 测微目镜 (1)要确定目镜的准确度及鼓轮转动读数增大 的方向,并选取合适的初始点; (2)一次测量中鼓轮只能单向移动,不能中途 倒转; (3)干涉条纹应与竖直双线 平行无视差; (4)到达刻度线零点后,应立 即返回,以免损坏测微目镜。
n
i 1

(2)标准差
s
2 v i i 1
n
n 1

(3)测量值的取舍 格罗布斯判据
2 、间接测量的最佳值: 先平均法 3 、最小二乘法直线拟合 4 、测量不确定度

(1)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9、 千万要注意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观察与分 析实验过程与现象,尤其是出现与预期现 象反常的特殊现象,应及时将现象记录或 存储下来,向指导教师请教或分析; 10、 使用完仪器设备后应当及时整理,放 回原处或加罩防护,防止灰尘污染。

四、光学实验的观测方法
主观观察法和客观测量法 1、眼睛直接观察的方法,称为主观观察方法 2、用光电探测器来进行客观测量,常用光电管、 光敏电阻和光电池等 视差: 人们观察远近不同的物体A和物体B 时,常 会发生视觉差异的现象。利用视差进行如下判断: (1)被观察的物与像,或像与像是否重合 (2) 如果未重合,那么哪个离观测者近一些, 这 对于指导仪器的调节,确定像的位置很有帮助。
先把物、透镜、像屏 等元件放置于光具座上, 如图依次检查并调整物、 透镜及屏的中心(图中 物体P 经透镜L 成像于 P′),使各元件的中心 大致在与导轨平行的同 一条直线上,并使物平 面、像屏平面和透镜面 相互平行且垂直于光具 座导轨。
(2) 细调
二次成像法 成小像时, 调节光屏位置, 使P〞与屏中心 重合; 成大像时,则 调节透镜的高低 或左右,使P′位 于光屏中心。依 次反复调节,便 可调好。
①放置平面镜
②拨动 游标盘
③调节载物盘水平调节螺钉或望远镜俯仰调节螺钉
载物盘水平、望远镜俯仰的各半调节
d
调节载物盘水平调节螺钉 d/2 调节望远镜俯仰调节螺钉
4) 调节平行光管

平行光管由狭缝和准直透镜组成。
狭缝
锁紧螺钉
俯仰调节螺钉



松开狭缝锁紧螺钉 转动狭缝 转动狭缝 前后移动狭缝 调节平行光管俯仰调节螺钉 锁住狭缝锁紧螺钉
2.分光计的调节 测量前应调节分光计,达到: 望远镜聚焦到无穷远,望远镜的光轴对准 仪器的中心转轴并与中心转轴垂直。 待测光学元件的表面与中心转轴平行。 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且光轴与望远镜的 光轴共轴。
1) 目视粗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