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三国时期的医学道德形象

秦汉三国时期的医学道德形象
秦汉三国时期的医学道德形象

98

秦汉三国时期,伴随着系统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著名医家的医德风尚广为传颂,并出现了深入人心的医学道德形象。这些代表着当时社会医学界理想人格的医学道德形象体现在把著名医家本身神化、把著名医家生前的医疗环境物化及把著名医家行医的行为活化。这些医学道德形象借助史书和方术书,成为人们熟识的人物和史实,再经文学艺术的加工更富有传奇色彩。

一、神化形象:“神医”

春秋战国时期将那些医术高超、能“起死回生”的医生称之为“扁鹊”。“扁鹊”原本为古代传说中能为人解除病痛的一种鸟,也有人认为是传说中黄帝时代的一名神医。用之称医生,本是对医生的神化。秦越人医术高超,百姓敬他为神医,便说他是“扁鹊”。但对中国医学文化影响至为深远的“神医”形象出自秦汉三国时期。张仲景、华佗、董奉号称“建安三神医”,其“神医”形象经医学传承、史书记载、民间传说、小说演义、艺术塑造,已为之后的中国历代医界所接受。

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对外感热病与杂病的认识和临证治疗的指导思想与方法,被后世概括为辨证论治体系;其在药剂学方面的成就,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因为张仲景对中国医学有着无可比拟的巨大贡献,历代医家无不尊崇敬奉张仲景为医中之圣,奉《伤寒杂病论》为医经。“医圣者,即医中之尧舜也。荣膺此誉者,唯仲景先师。”后人为纪念张仲景,曾修祠、墓以祀之。明清以来留下的有关文物胜迹较多。河南南阳的“医圣祠”始建于明代,有清代石刻“医圣祠”(1727)、“医圣张仲景故里”(1900)。明代

《汉长沙太守张仲景灵应碑》

记载:“南阳城东仁济桥西圣庙,十大名医中有仲景像。”清代《南阳县志》记载:“宛郡(南阳)东高阜处,为张家巷,相传有仲景故宅,延曦门东迤北二里,仁济桥西,有仲景墓。

”河南南阳的医圣祠经明清以后屡次修葺(其间也有毁坏),保存比较完整。分布各地的十大名医祠中都供有张仲景的塑像,反映了中国民间对张仲景的崇敬与缅怀。

东汉名医、“外科鼻祖”的华佗,曾发明一种麻醉药,名“麻沸散”;创造一种体育疗法,名“五禽之戏”。江苏徐州有华佗纪念墓;沛县有华祖庙,庙里有一副对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总结了华佗的一生:“医者刳腹,实别开岐圣门庭,谁知狱吏庸才,致使遗书归一炬;士贵洁身,岂屑侍奸雄左右,独憾史臣曲笔,反将厌事谤千秋。”华佗被害至今已1700多年,但人民永远怀念他。华佗之所以被后人称颂,不仅是因为他的高超医术,更重要的是他一心为劳苦大众祛除病痛的精神。人们甚至用“华佗再世”等词语来称赞那些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的医生。汉末三国吴国籍道医董奉相传居庐山行医济世,其高尚医风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在中国医学史上留下了“虎守杏林”之典。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后来人们又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纪念董奉。

二、物化形象:“橘井”与

“杏林”宋代秦观有词《念奴娇》云:“闻道久种阴功,杏林橘井,此辈都休说”;元代范康套曲《新水令·乐道》云:“杏林中作生涯,橘井内为活计”;明代杨王廷的《龙膏记·闺病》亦云:“丹无橘井,医无杏林,投饵全无效也”;一些传

收稿日期:2010—03—15

作者简介:曹志平(1963—),男,

湖南湘乡人,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医学伦理学、文化学。秦汉三国时期的医学道德形象

曹志平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2)

摘要:秦汉三国时期,伴随着系统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著名医家的医德风尚广为传颂,并出现了深入人心

的医学道德形象。这些形象有把著名医家本身神化的“建安三神医”,有把著名医家生前的医疗环境物化的“橘井”与“杏林”,有把著名医家行医的行为活化的“坐堂行医”、“悬壶济世”与“韩康卖药”等。秦汉三国时期能全面而又集中地出现这些医学道德形象有其深层的社会和心理原因。这些医学道德形象出现后对我国传统中医文化及民众的求医心理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医学道德形象;神医;橘井;杏林;坐堂行医;悬壶济世;韩康卖药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440(2010)02—0098—03

中国·包头

职大学报

2010年第2期

统文化氛围较浓的中药房前,往往能看到“虎守杏林春日暖,龙蟠橘井水泉香”或是“杏林春暖,橘井泉香”等等醒目佳句;《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传统启蒙读物也有“董奉杏林,苏耽橘井”之句。上面句中的“杏林”与“橘井”二词自古以来就是中医药的代名词,也是对医家的医术和医德的称颂之词,亦是古今医药行业诗联中经常引用的两个词。过去医家常常以“橘井”一词或橘、杏并用来为医书取名,诸如“橘井元珠”、“橘杏春秋”等,寓意深刻。那么,“橘井”和“杏林”这两个典故又是从何而来呢?

(一)龙蟠橘井

“龙蟠橘井”的典故见于西汉刘向所撰的《列仙传》,晋代葛洪的《神仙传》一书也有记载,清代闽人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亦将其收入《医术名流列传》之中,流传甚广。

相传西汉文帝时,有一个湖南郴州人苏耽,笃好神仙养生之术,人们称他为“苏仙”,在他得道成仙之际,他对他的母亲说:“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说罢,羽化登仙。后来的情况果然如苏耽所言,来年天下瘟疫大行,病死者无数。知苏耽言者一传十,十传百,求井水、橘叶治病者,蜂拥而至,远近悉求苏母治疗。苏母为人良善,来者不拒,皆以井水及橘叶予以救治,救活者不计其数。等瘟疫过后,人们就看到有一条龙从井里飞腾而起,直冲云霄。于是人们就认定蟠龙乃苏耽所化,以救万民。

从此,“橘井”一词慢慢演化为中医药的代名词了。人们遂以“橘井”为良药之典,也以“橘井”来称颂医生的医德。“橘井泉香”的典故与道医有关。至今湖南郴州市东北郊苏仙岭上的苏仙观、飞升石、鹿洞,以及市内第一中学内的杼井,都是纪念苏仙的遗迹。

(二)虎守杏林

“杏林”—词是中医界常用的词汇,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杏林”一词典出汉末三国吴国籍道医董奉。《三国志·卷四十九》记载:相传三国名医董奉,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虎守杏林”之典,出自晋代葛洪的《神仙传》,《太平广记·神仙传》亦有记载。

相传董奉曾定居于庐山之下,为人“居山而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但他有一个奇怪的规矩,就是治病从来不取分文,“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乃使山中百禽群兽游戏其下,卒不生草,常如芸治也”。后来,杏子大熟,董奉就在杏林中搭建了一谷仓,告人说:“欲买杏者,不须报奉,但将谷一器置仓中,即自往取一器杏去”。传说对这片杏林的管理,有老虎镇守。曾有一人“置谷少而取杏去多”,林中群虎便怒吼着追他,把他吓得跌倒路旁,杏子撒了一地,回到家一看,剩下的杏竟和送去的谷子一样多。有时,也有偷杏子的人,老虎就追其至家,将他咬死,家里人一看害怕了,赶紧把偷来的杏子如数奉还,并磕头赔礼谢罪,董奉就运用医术使其复活。对每年用杏子换取来的谷子董奉用其救济庐山周围的贫苦百姓和接济旅途上断绝了盘缠的路人,每年多达两万余人。看到这些神奇的事,人们就认定董奉是上天派来下凡的神仙,专门来救死扶伤、除危济困。可以看出,董奉既精通医道,医术高超,是妙手回春的名医;又乐善好施,救危济贫,是扶贫济困的仁者。

后来,“杏林”一词渐渐成为医界的专用名词,也用来代指良医。人们还喜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之词来赞美象董奉一样具有精湛的医术和高深的医德的苍生大医。此后,那些类似董奉的医生也受到了此尊称,相沿至今,久传不衰。

三、活化形象:“坐堂行医”、“悬壶济世”与“韩康卖药”

(一)坐堂行医

凡是历史悠久的中药店都称作“堂”,如北京的同仁堂、长沙的九芝堂、宁波的寿仁堂、济南的宏剂堂、沈阳的天益堂、贵阳的同济堂等等。古代的医生行医不像现在是坐在医院,他们有的是被请至患者家中,有的是自己走街串村为人治病。端坐在固定场所为人诊病称为“坐堂行医”。这坐堂行医的形式源自医圣张仲景。

据唐代甘伯宗的《名医传》记载,张仲景在东汉献帝建安7 10年曾任长沙太守。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期间,长沙这里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疫疾流行,死人无数。张仲景身为父母官很痛心,于是每逢初一、十五停止公务,专门在大堂之上陈设几案接待百姓,为百姓治病,并自称“坐堂医生”。张仲景医术高明,又便利患者,其行为深受百姓好评。

为了学习这位名医的高深品德,一些行医者也把自己的中药店叫“某某堂”,许多药店亦纷纷仿效,请医生在店内行医,并称为“坐堂医生”,其行医方式称为“坐堂行医”。其意为像张仲景那样不计名利,救死扶伤。此习惯一直沿续至今。在等级森严的东汉社会,张仲景位高权重,他的这种行为是需要相当的胸怀、勇气与爱心的,因而,人民记住了他,尊称他为“医圣”。时人称之为“张长沙”,其方书亦被称为“长沙方”。

(二)悬壶济世

悬壶济世为古代颂誉医者救人于病痛之说。我们常听到“悬壶”、“悬壶济世”,那么悬的是什么壶?《诗经》中记载:“匏”、“瓠”、“壶”、“甘瓠”,指的都是葫芦,只是品种有别而已。有人还认为“壶”,疑由“葫”、“瓠”因同音通假而来。古时候在中医、中药铺门前常挂着一葫芦,或者四处行医的郎中腰上也都挂着个葫芦,人们就称为“悬壶”。唐朝杜捕《寄司马山人》云:“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元朝张昱《拙逸诗》曰;“卖药不二价,悬壶无姓名。”由这两首诗可发现,“悬壶”这个典故名称由来已久了。可是,为什么行医卖药都要以葫芦作为标志呢?这与壶翁的行医传奇事迹有关。

传说世有壶翁,是一位身怀医技而又乐善好施的隐士

99

医者,大约生于约公元2世纪,不知其姓名,一称壶公。“一说壶公谢元,历阳人,卖药于市。不二价,治病皆愈。语人曰:服此药必吐某物,某日当愈,事无不效。日收钱数万,施市内贫乏饥冻者。”因为他诊病卖药的地方,经常悬挂一个葫芦作为标志,所以人们称他为壶翁。

壶翁与费长房是师徒关系。《后汉书·费长房传》记载,费长房,东汉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一天,偶见街上有一位竹杖上挂了葫芦的老人(即壶翁)在市集中卖药。天黑散街之后,壶翁就跳入葫芦中。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此壶翁绝非等闲之辈。他设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壶翁。壶翁知其来意后,邀他隔日再来。当他再来时,壶翁邀他一起进入葫芦中。他睁眼一看,只见葫芦里别有洞天,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奇花异草,宛若神仙世界。大厅的桌上亦摆满了美酒佳肴。之后费长房拜壶翁为师,跟随学习医术与修仙之道。费长房随壶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壶翁赠他能治病驱鬼的竹杖,骑上如飞。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了十余年。费长房艺满后,开始悬壶济世行医,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这记载虽然有些神话传奇色彩,但若揭其神秘外衣,不难知壶翁、费长房乃东汉时名医,其二人的精湛医术令人赞佩,也因为这个故事的流传,所以后人将行医爱称为悬壶。因为壶翁当时悬壶卖药行医,于是后人纷纷仿效,行医或卖药者都在自己的店铺前挂上葫芦标志,藉以表明自己的医术高明,药石灵验。“悬壶”一词就因此被沿用下来了。壶翁的事迹传之甚广,历代医家行医开业,几乎无不以“悬壶之喜”等为贺,或于诊室悬葫芦为医之标志。如今,虽然中医大夫“悬壶”已很少见到,但“悬壶”一说保留了下来。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世人称之,便有悬壶济世之说。

(三)韩康卖药

范晔《后汉书·韩康传》记载:“韩康,字伯休,一名恬休,京兆霸陵人。家世著姓。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皇甫谧《高士传》记载:“汉韩康,字伯休,卖药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时有女子买药,康守价不二。女子怒曰,公是韩伯休耶,乃不二价!康叹曰,我本避名,今女子皆知,何用药为?遂隐霸陵山中,屡征不起。桓帝聘之,中道遁去。口不二价,三十余年,女子皆知其名。其言必信,为何如耶?今之经商者,自夸真不二价,童叟无欺,独不及女子。若遇佼好妇女,辄选其货以诱之,廉其价以悦之。以视韩伯休,其亦有愧于中否!”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东汉名医韩康,生性淡泊,不爱出风头,医术高明且诚实不欺。他经常游名山采药到长安市场上去卖,三十年如一日坚持言不二价。因此长安的人都知有个卖药“口不二价”的韩康。韩康觉得这个名声不光彩,可又不肯变价。有一次,一女子来买药,讨价还价,韩

康守着价值不肯让价。那女子生气道,你难道是韩伯休吗?为什么不二价呵?韩康听了,叹气说道,我本是为避恶名而做卖药生意的,现在连女子都晓得这回事了,哪还有脸再卖药呢!于是隐遁于霸陵山。汉桓帝觉得此人有意思,就聘请他出来做官。他走到半道,觉得无脸见人,又暗暗地跑了回去,至死再未出山。这个故事表明:诚实守信之人,无论身在何处,总能赢得瞩目。医者服膺于诚信之道,坚持“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将会拥有难以抗拒的魅力,能聚拢人气、创造声誉,定能获得患者对自己更多的信任。

秦汉三国时期之所以全面而又集中地出现了以上医学道德形象,其原因在:首先,这一时期中国传统中医理论已经形成,医学理论与医疗实践已经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这一时期是我国医药学取得重大发明的重要时期,在《黄帝内经》对中医基本理论阐释的基础上,医家们进一步推动了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中医药的四大经典,除《黄帝内经》外,其余三部,包括《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均产生在这一时期。有人甚至还认为《黄帝内经》亦产生于这一时期,或者至少经过了这一时期医家的整理而成书。这一时期已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苍生大医,如淳于意、郭玉、张仲景、华佗、董奉等。这为解决医学上许多难题提供了可能。其次,这一时期反复经历过大战乱、大瘟疫、大饥饿,民众缺衣少食,更缺医少药,迫切要求社会提供理想的医疗技术和治疗条件,也迫切期盼有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苍生大医为其排忧解难。再次,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不高,科学文化不发达,民众的思想观念落后,对理想的医疗技术和治疗条件及医家的理想人格往往加以神化。这也寄托了民众对妙手回春、道德高尚的医家的期望。

秦汉三国时期出现的这些医学道德形象对我国传统中医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自此以后,中国传统医界均奉之为圭臬。这些道德形象不仅深入渗透到医家的思想观念中,成为其追求医学理想人格的标杆,也成为了中华民众对医界和医家的心理期许。

参考文献

(1)陈希宝.中国古代医学伦理道德思想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

(2)周一谋.历代名医论医德》[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3)何兆雄.中国医德史[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8.

(4)李经纬、林昭庚.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5)陈书秀.中医趣话[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8.

100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伦理学说的现代价值 中华民族以五千年文明和优良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而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而自豪。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加之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荡,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愈益多样化。在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挥中国传统伦理学说的积极进步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概述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条目繁多,内容丰富而庞杂。仁、义、礼、、信合称“五常”,是儒家从古代众多的学说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五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这五种道德规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个人修养的最主要的内容。它贯穿于整个道德生活之中,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道德素质的培养和道德精神的形成。对中华文明、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仁 仁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这样的心态,即“仁爱之心”。仁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仁的基本精神是克己复礼,爱人。克己复礼讲的是如何对待自己,爱人讲的是如何对待别人。克己复礼是仁的出发点,爱人是仁的终极关怀。儒家的仁爱观念源于家庭血缘亲情,又超越了血缘亲情,它要求在尊亲敬长的自然道德情感的基础上,由己推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层层向外递进,最终达到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仁政是“爱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思想家不仅把“仁”视为做人的基本准则,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情感要求,还往往希望把“仁”的精神渗透于政治运作之中。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仁”演绎成为许许多多的道德要求和政治信念,包括爱国主义,民族气节等。应当说,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生取义”,历史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 (二)、义 义是指正当、正直和道义这样的气节,即“正义之气”。义是社会共同利益、根本利益的总和,是社会是非善恶观念的出发点。作为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义总是体现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之中。时代仍然需要正确的义利观。历代儒家在义利关系问题上的各种探讨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儒家传统义利观念所包含的“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义以为上”等思想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见利忘义”的观念也应该批判和唾弃,但是,对于那些只重义而否认利的观点,我们也应予以扬弃。 (三)、礼 礼是指礼仪、礼貌和礼节这样的规矩,即“礼仪之规”。礼的基本精神是等级、有序、和谐。礼的形式即礼仪、礼节、礼制,待人、接物、处事之道。礼的内容即礼的基本精神。作为一种传统道德规范,礼在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保持人际关系和谐、维系社会秩序安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人向来把“礼”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礼仪之邦来表明我们是文明的,不讲礼仪是不文明的。中华民族礼义之邦的形象的塑造,与礼的观念的深入人心有着密切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礼的道德规范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受到等级制度及尊卑观念的影响,往往存在着人格不平等的消极方面。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加以扬弃的。 (四)、信 信是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这样的品行,即“诚信之品”。信是真、诚、实的总和。“信”不是简单的诚实,信用才是“信”最基本的内涵。它不仅要求人们在自己的行为上要诚实和守信,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某一个事物、某一种理念认识上的坚定可靠,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信是立人之道,是立政之本。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了它,并且积极地加以提倡。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历来被人们所肯定、所推广。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社会作用 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正因为中华民族确立了“仁、义、礼、信”的道德体系,倡导了这样一种道德

秦汉三国时期的医学道德形象

98 秦汉三国时期,伴随着系统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著名医家的医德风尚广为传颂,并出现了深入人心的医学道德形象。这些代表着当时社会医学界理想人格的医学道德形象体现在把著名医家本身神化、把著名医家生前的医疗环境物化及把著名医家行医的行为活化。这些医学道德形象借助史书和方术书,成为人们熟识的人物和史实,再经文学艺术的加工更富有传奇色彩。 一、神化形象:“神医” 春秋战国时期将那些医术高超、能“起死回生”的医生称之为“扁鹊”。“扁鹊”原本为古代传说中能为人解除病痛的一种鸟,也有人认为是传说中黄帝时代的一名神医。用之称医生,本是对医生的神化。秦越人医术高超,百姓敬他为神医,便说他是“扁鹊”。但对中国医学文化影响至为深远的“神医”形象出自秦汉三国时期。张仲景、华佗、董奉号称“建安三神医”,其“神医”形象经医学传承、史书记载、民间传说、小说演义、艺术塑造,已为之后的中国历代医界所接受。 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对外感热病与杂病的认识和临证治疗的指导思想与方法,被后世概括为辨证论治体系;其在药剂学方面的成就,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因为张仲景对中国医学有着无可比拟的巨大贡献,历代医家无不尊崇敬奉张仲景为医中之圣,奉《伤寒杂病论》为医经。“医圣者,即医中之尧舜也。荣膺此誉者,唯仲景先师。”后人为纪念张仲景,曾修祠、墓以祀之。明清以来留下的有关文物胜迹较多。河南南阳的“医圣祠”始建于明代,有清代石刻“医圣祠”(1727)、“医圣张仲景故里”(1900)。明代 《汉长沙太守张仲景灵应碑》 记载:“南阳城东仁济桥西圣庙,十大名医中有仲景像。”清代《南阳县志》记载:“宛郡(南阳)东高阜处,为张家巷,相传有仲景故宅,延曦门东迤北二里,仁济桥西,有仲景墓。 ”河南南阳的医圣祠经明清以后屡次修葺(其间也有毁坏),保存比较完整。分布各地的十大名医祠中都供有张仲景的塑像,反映了中国民间对张仲景的崇敬与缅怀。 东汉名医、“外科鼻祖”的华佗,曾发明一种麻醉药,名“麻沸散”;创造一种体育疗法,名“五禽之戏”。江苏徐州有华佗纪念墓;沛县有华祖庙,庙里有一副对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总结了华佗的一生:“医者刳腹,实别开岐圣门庭,谁知狱吏庸才,致使遗书归一炬;士贵洁身,岂屑侍奸雄左右,独憾史臣曲笔,反将厌事谤千秋。”华佗被害至今已1700多年,但人民永远怀念他。华佗之所以被后人称颂,不仅是因为他的高超医术,更重要的是他一心为劳苦大众祛除病痛的精神。人们甚至用“华佗再世”等词语来称赞那些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的医生。汉末三国吴国籍道医董奉相传居庐山行医济世,其高尚医风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在中国医学史上留下了“虎守杏林”之典。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后来人们又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纪念董奉。 二、物化形象:“橘井”与 “杏林”宋代秦观有词《念奴娇》云:“闻道久种阴功,杏林橘井,此辈都休说”;元代范康套曲《新水令·乐道》云:“杏林中作生涯,橘井内为活计”;明代杨王廷的《龙膏记·闺病》亦云:“丹无橘井,医无杏林,投饵全无效也”;一些传 收稿日期:2010—03—15 作者简介:曹志平(1963—),男, 湖南湘乡人,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医学伦理学、文化学。秦汉三国时期的医学道德形象 曹志平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2) 摘要:秦汉三国时期,伴随着系统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著名医家的医德风尚广为传颂,并出现了深入人心 的医学道德形象。这些形象有把著名医家本身神化的“建安三神医”,有把著名医家生前的医疗环境物化的“橘井”与“杏林”,有把著名医家行医的行为活化的“坐堂行医”、“悬壶济世”与“韩康卖药”等。秦汉三国时期能全面而又集中地出现这些医学道德形象有其深层的社会和心理原因。这些医学道德形象出现后对我国传统中医文化及民众的求医心理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医学道德形象;神医;橘井;杏林;坐堂行医;悬壶济世;韩康卖药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440(2010)02—0098—03 中国·包头 职大学报 2010年第2期

1、浅谈中华传统美德”信“

浅论中华传统美德之一——信 (曾小华老师布置的作业)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孔子认为,讲信誉是做人的根本,言而无信,就好比“大车无輗,小车无軏”一样,只能寸步难行。传统文化把“信”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论语》提到“信”字有38处,其中24处是作为名词,主要释义“诚实守信”,此外还作为动词,释义“相信”、“使之信”,以及形容词、副词的用法。 “仁、义、礼、智、信”被称儒家“五常”,自西汉董仲舒提出,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仁者爱人”,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已成为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第一要素。“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仁至义尽”。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人生价值观,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至今仍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礼”,与仁互为表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重礼是“礼仪之邦”的重要传统美德。“礼之用,和为贵”,其价值取向为“和谐”。“智”是辨别能力,是正确实施仁义的前提。“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华民族共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仁、义、礼、智”如果落实不到“信”字上,就会蜕变为哄人、骗人、坑人的假象。 历代贤人圣哲关于“信”的强调不绝于书,治国理政要讲“信”。《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记载:“信,国之宝也,民之所

庇也”,意思是说统治者有“信”,是立国的根本,是老百姓得以生存的基础。《尚书》写道:“信用昭明于天下”。《孙子兵法》说:“兵者,诡道也”,但同时也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孔子在回答“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时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领导一个大国,要敬于事,守诚信,节财用,有爱心,役使民众不违农时。又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军备,取得民众的信任。迫不得已时,宁可去掉军备、去掉粮食,也不能失去民心。商鞅变法,刚开始,老百姓不相信,商鞅导演“南门徙木”事件,从而使他的新政很快得以推行。《贞观政要》中唐代名相魏征说:“德礼诚信,国之大纲”,把“信”作为治国之大纲加以强调。《旧唐书》写道:“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 为人处事要讲“信”。老子说:“言,善信”。意即说话要恪守信用。《诗经》里有一句非常有名的成语叫“信誓旦旦”。孔子也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他还把“言必信,行必果”、“敬事而信”作为规范弟子言行的基本要求,把诚信看作做人立世的基点。《韩非子》记载曾子杀猪的故事,教育孩子言而有信。孟子则把诚信看作社会的基石和做人的准则,他所谓“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的阐述,即是其证。像这种对“信”的认识、对“信”的提倡、对“信”的崇拜,从古至今像存活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世代繁衍的思想文化沃土中,说明“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历来被人们所肯定、

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

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 道德: 道:本意是客观真理,即自然界的构造、运动、变化等规律,社会的客观发展和变化规律, 人的生老病死等规律, 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下面是本人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道德 道 是指大自然的法则,也称天道,它是指宇宙运行的规律,万变不离其一,世界再怎么变化,天道的运行规律永远不会变。 德 是指随顺自然的规则,人们按照这运行的规律去做,就能得道。古人把德和得的意思一样理解。如果硬要违背自然规律去做,那就会逆天而亡,必有灾殃。人会欺负人,但天道决不会欺负任何人。古人常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表明了中华道德发展的历程。中国传统道德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道德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基本道德规范数量的增减,也有每个道德规范在不同历史时期自身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五伦 1.父子有亲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 2.君臣有义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 3.夫妇有别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 4.长幼有序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 5.朋友有信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五种人伦关系,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五常 仁 仁,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不能自私自利,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义 义,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礼 礼,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智 智,知道日常的东西。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了解宇宙运行的规律,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就叫智。 信 信,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老师的教诲是要吃亏的。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智慧,当然不会骗人。 四维 礼上下、贵贱、长幼、贫富的等级秩序。 义对国家社会的道德义务。

浅谈当代中国道德现状及原因

浅谈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现状及原因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在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关键时期,这些需求都为中国社会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广大人民群众迫切期望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迫切期望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由此可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然而近几年来,网络上层出不穷的爆出各种令人发指的噩耗,不同渠道都揭露了各种黑心实践。从“地沟油”,“瘦肉精”、“毒奶粉”、“黑心棉”、“毒大米”等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到“天价药费”、“假医假药”等医疗事件;到“小悦悦”事件、老人倒地无人敢扶、车祸现场无人敢帮等道德问题;到网络上各种自我炒作“多重门”、“潜规则”、“凤姐们”等拜金主义的炒作;再到最近贪污腐败程度令人对国家深感失望,各地高官落马,情妇举报,“枪打黑老虎”等各种政治腐败事件。一件又一件,当前一事件的余温还未来得及散去,更大更令人惊悚的事件又曝光。 这些事件的发生无一不表明中国当代社会正处于道德滑坡的态势。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政策的决定上将文化强国重点提出,可是为什么这些道德问题还是屡见不鲜呢? 今早看网易新闻,新闻上又曝光了某一工厂简单过滤地下水,摇身一变变成了一瓶瓶名牌矿泉水,虽然这个窝点被端了,可是这肯定只是很多非法窝点中的一个,只是再次从侧面反映出了道德的沦丧。拜金主义,假冒伪劣,全然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近几个月来,网络上女大学生失踪、被强奸遭奸杀,亦或是被关起来当性奴的事件更是屡见不鲜,当某一女大学生失踪一月还未音讯时,又一女大学生遭奸杀,事件此起彼伏,为何这些行凶者残忍的将矛头对准了还是校园里的花朵?为何这样的事件此起彼伏?为何人性已经沦丧至此? 这些惨绝人寰的事件的发生让我们越来越渴望回到毛泽东时代,那个民风淳朴的时代,渴望回到过去那个人性美好,互帮互助,邻里和谐的时代。可是这些也只是渴望和幻想,社会是发展着的,不可能越过越回去,历史的选择是让我们直面现实的道德滑坡,找到原因。 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愈来愈趋商业化,为了各种名声利益,人民不择手段,似乎除了利益,其他的都不那么重要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只停留在利益层面上,很难诚心诚意地相待。科技、经济迅猛发展,使道德教育相对落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场原则与道德原则出现价值矛盾。而社会的贫富差距的拉大又使得人们心里的不平衡被放大,虽然人们生活普遍有所改善,但对社会的不满足情绪还是存在的,一些人难以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很容易就做出了一些超越道德底线的事情。同时,虚拟网络高科技的应用减少了人们亲密接触的机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的淡漠,对人性的理解以及个人思想品德的健全发展都有不良影响。 除了经济发展与教育的不匹配以及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之外,国民素质普遍不高也是一个原因。对于道德觉悟不高的群众来说,社会舆论是一个道德风向标,他们很容易跟随舆论的方向走。社会舆论可以领导主旋律文化,但是一些消极舆论氛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例如一些对社会良知好人好事的无端质疑,经过一些媒体的聚焦放大后,客观上对社会舆论起着不利于道德善良普及消极作用。那些盲目跟随舆论的民众就容易走向错误的方向。 多元文化的冲击也是其中一原因之一。开放的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外来文化与已有的传统文化的冲击。传统的道德规范、道德原则和道德价值观念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多义性、多变性和多元性。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很容易就使得一些人淡忘国家意识、消解民族意识,失去对传统的认同感,迷失在文化多元的社会里,找不到道德边界。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中国人_高中作文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中国人 本文是关于高中作文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中国人,感谢您的阅读! 我非常之荣幸的参加了宁海县的首届公民道德公益大讲堂,本次大讲堂的主题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大讲堂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再现中华盛世”。 谈起“中华文化”这四个字,使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一句话叫“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这是教科书中常见的用来描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句话,可是,要是问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又有几个人能回答上来呢?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反思,身为一名中国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却不知道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我想这是让我自愧的事情,更是让我痛心的事情。 虽是短短四天的学习时间,却是让我受益匪浅,感悟颇深,我是没有什么资格和能力来向大家阐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因为连我也正处在认识和学习中华文传统化的道路上,我知道,要想要真正的领悟几千年前的古圣先贤传承下来的智慧和真理,是要我的用一生时光来学习和践行的!我能做的就是做好一个中国人的本分——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中国人! 就谈谈我这四天来学习的感受吧! 大讲堂的整个学习过程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除此之外还有免费的午餐和学习资料,还有免费的纪念品!这样的公益活动已经很少见了。据我所知,参加大讲堂的义工是五百多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什么是“义工”,就是除了要干最脏最累的活以外,他们的付出是没有任何报酬的,我所要讲的不仅仅是义工的概念,

而是他们身上令人尊敬的品德,见人鞠躬一定达到九十度,无论对方年龄大小都称呼为“老师”,每一次台下观众鼓掌,站在一旁的义工们必是鞠躬表示感谢,四天来,我看见的加上我没看见的,我不知道他们每一个义工鞠了多少次躬,真的是数也数不清。在这些义工当中,上至八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十一二岁的儿童,在我看来,我们这些人哪里称得上是“老师”啊?他们,才是我要学习和尊重的老师啊! 这些义工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想说一句,感恩,感谢! 在每天到达会场之后,都会诵读《弟子规》,全场三千多人,诵读经典,有些甚至过目不忘,我记忆最深的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是为人子的道理。有一位讲师说,中华传统文化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孝”字,两个字就是“道德”二字,还有一位讲师说过,《弟子规》不仅仅是儿童的规,更是做人的规,确实,《弟子规》中许多都是做人处事的道理。对待父母要“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对待兄弟朋友要“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对待自己的行为要“朝早起,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与他人相处则要“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等等做人处事的道理不胜枚举。 讲课的内容我就不详细说了,因为仅凭我三言两语是无法阐述和描述清楚的。 在一场场的讲课中,感动之处可以让人痛哭流涕,激动之处可以让人手掌发麻,几次我都是眼含热泪,哽咽低头,就在举行闭幕式,观看讲课花絮时,我从屏幕上看到一行字:义工们不忍心浪费一粒粮食。屏幕上出现的是收拾饭盒的义工们,面带微笑的在吃从观众手中收回的饭盒中的剩菜剩饭,有些还看见镜头不好意思的躲开了,这时,我再也无法把他们吃剩菜剩饭的镜头看完了,我再也无法忍住自己眼中的泪水,低下头,任由泪水在我的脸颊上滑落,脸上是痛苦的表

中国传统道德自学考试大纲

中国传统道德(00480)自学考试大纲 吴秀莲等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民族心理,对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也是当代社会主义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历史来源。因此,学习中国传统道德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传统道德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段)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本课程从规范、教育修养和德行三个方面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以便于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二)目的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对中国传统道德的体系和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责任感,促进个体道德的不断完善,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道德资源。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中国传统道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与伦理学课程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伦理学主要是从理论上的一般研究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揭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及其作用机制,而中国传统道德则是从历史的视角归纳出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伦理学注重的是论,而中国传统道德注重的是史。因此,学习中国传统道德需先学习伦理学,伦理学乃中国传统道德的先修课程。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篇规范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体系及其对人们行为的基本要求,分析传统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及其缺陷。 –1–

浅谈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认识

浅谈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认识 【摘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是我们的优秀道德遗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它包括了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尚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感情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等。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林林总总、丰富多彩的庞大体系来看,“仁、义、礼、智、信”具有主导地位。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广泛性、深远性影响来看,“仁、义、礼、智、信”带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当今时代,对于我们的传统美德却有很多人选择了漠视。在新时代我们应不断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亲身去践行这些传统美德。 【关键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道德;形成;核心内涵;儒家思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素称礼义之邦,具有的几千年的文明史,拥有古之贤人所造就并被历代炎黄子孙躬行践履的独具特色的传统美德。 在春秋初期,管仲提出了“礼、义、廉、耻”四个道德要素。春秋末,老子提出人要“上善若水”,意思是最善的人要像水一样,显然老子倡导“仁”、“信”等道德操守。随后,战国思想家孟子在此基础上把“仁、义、礼、智”这四个要素整理归纳出来,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汉代的董仲舒把“仁、义、礼、智、信”五大道德要素整合在一起加以全面阐述和规范的。在汉建初四年的白虎观会议以后,官方把“仁义礼智信”明确为整个国家要提倡和遵循的道德纲领。到魏晋之后,官方、民间出现了道德认识的不同观点、不同主张,对“仁、义、礼、智、信”也进行了多种阐述,进行了新的创造和新的规范。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研究综述(一)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研究综述(一)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提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我国公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和文化素质,是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学界对其进行了广泛探讨,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对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的方式方法、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等作一简要梳理,以促进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集儒、道、墨、法、释等文化精华为一体,蕴含着丰富的宝藏。从儒家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治国之道到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从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到法家“以法治国”以及释家的“大慈大悲”对人性的关怀,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至诚的精神与信念。这种文化在历史上曾推动中国社会的繁荣发展,对整个世界文化发展也有过重大的影响。这些优秀的文化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形成了自成一格的文化传统,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是我们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有源头活水。 近年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研究硕果累累,公民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蔚为壮观,然而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与公民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化对公民道德教育的作用、公民道德教育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研究都不多,而且这些为数不多的研究,也只是泛泛而谈,有待进一步深入。 很多学者都认同以下观点,即“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伦理道德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是公民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都著书立说,呼吁重新审视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内容丰富,东南大学的樊和平教授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归纳为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和勇毅力行等十大美德,认为它是形成崇高的民族精神,建立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道德人格的重要保证。中国人民大学的吴潜涛教授把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归纳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人际和谐、追求崇高、以德治国、艰苦奋斗等传统,主张大力继承和发扬。2] 很多学者都主张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民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的新形势下,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对于我们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竞争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3] 传统道德教育以人性论为逻辑出发点和教育前提,是古代先哲对道德教育规律的探索,富有深刻的道德理性内涵,从发展的角度看,这正是传统道德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一脉相承的原因与关键所在。 比如孔子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恪”4]的思想,在于强调道德教育对理想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另外孔子讲性相近,习相远;孟子讲人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虽讲人性本恶,但强调“善者伪也”,认为人的善行和善良品德是可以后天习得的。从表面上看,孔子、孟子、荀子对人性的看法存在着差异,但实质上在对待人性与人的善良品德关系问题上殊途同归,都十分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认为人性是可以教化、可以塑造的。 关于如何对个体人进行人格培养问题,也能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份。有学者认为:对“善”的追求是中国传统道德对个体生命价值和归宿的最终确认,也是作为个体的人不断寻求道德理性成熟的过程。现代公民人格的培养同样不能脱离人性的基础,要结合个体的道德需要,使人格教育出于自然而又归于自然。这就要关注公民的多种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尊重他们

浅谈从“品德”到“道德”

浅谈从“品德”到“道德” ——中国传统道德现代化的路向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因此,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传统道德的现代化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路向,传统道德如何现代化也因此成为众多学者热衷讨论的话题。从话语伦理学出发,哈贝马斯论证了道德视角重建的必要性,其理由是,传统的道德视角是上帝的“超验视角”,道德律令的规范有效性是从上帝的超验视角作出论证的,然而,在现代社会里,上帝的至上的和绝对的权威失去了,宗教及神学不再是一种被所有人认可的道德有效性的基础。[]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西方传统道德现代化的路向可以说是“去上帝化”。但是,中国与西方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并 意义上的差异。 一、以道德”。 个人修养、的方式。国人缺少“ 九,而公“私德” 不讲“扫清自己 化》说:公觉到。” 极。 那德”?代意。 那样把道德放在文化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位置。“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之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这个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的着名的“三不朽”论断,把立德至于首位。儒家经典《大学》标榜的“大学之道”,是“明明德,亲民,至于至善”,也是把对完美道德的追求看作“唯此为大”。而且,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道德的阐述,也是“公德”和“私德” 兼顾的,并没有厚此薄彼,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也。儒家为中国人所设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道路,其起点为“修身”,其终点为“平天下”,也可以看出儒家对于“私德”和“公德”的强调。 但是,以现代眼光审视,传统中国文化中的道德只是“品德”,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道德”。何谓“道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可以分为两部分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道德规范长期被封建统治者所倡导利用,并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武器,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忠君观、贞节观等封建伦理道德,它是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应该否定的一面;另一部分则是在自觉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而且是古今一以贯之的,在现在仍然发挥着积极影响,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道德人格中的精华,我们今天仍要继续发扬光大。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表现出很多传统美德,在此,我们只能择要概述。 一、仁爱孝悌 “仁”是孔子所提出的做人的最高道德准则,被历代思想家所继承发展,成为一切好品德的总概括和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仁,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爱人”。后儒以“仁”、“人”互训,说“仁者,人也”,即“仁”是人的本性,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仁”,发端于人类生活中所形成的“恻隐之心”,即“同情心”,基于家族生活中的亲情。有了 孝悌之德的基本含义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崇高地位,且得到普遍的奉行。以家为中心是中华文化的第一特质。家是我们民族生命的基石,它不但是个人现实生活所凭依的地方,也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教堂。“仁”,从敬爱父母兄长开始,但并未停留在家族范围之内,而是自亲而疏,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将这种爱扩大到包括了友爱和博爱,这种爱也就可以称为“仁爱”了,仁德之高尚也就体现在此。无论在家庭内或社会中,有了仁爱精神,才能使人间洋溢着一片温馨祥和之气。 友爱、博爱是孝悌之情的扩展,其中介环节就是“忠恕”。“忠恕之道”是“仁”的又一内在精神。孔子强调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爱人就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恕道”。简而言之,忠恕之道就是眼中有他人,心里要为他人着想。忠恕之道具有维护人的尊严,相互尊重,相互同情的朴素的人道主义内蕴。忠恕是一切乐善好施、舍己为人之壮举的基础,是人间一切辉煌事业和美好蓝图的底色。 在忠恕之道的基础上,中国人形成了“救人危难”、“互助友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形成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安老怀少的社会风尚,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宽广胸怀。“仁爱之道”、“忠恕之道”强调了一种人伦义务,旨在解决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所以说它实质上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之道。 二、宽容和谐 从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基点出发,中华民族在道德上追求一种和谐,强调群体义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宽容和谐有许多精辟论述。孔子所要建立的仁学思想体系,实际上就是要建立一个宽容和谐的道德社会。“重和”思想是宽容和谐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 西周末年的史伯最早提出的“和同”理论,就包括了宽容和谐的意思:“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这就是说,万物是由不同事物和合而生的。史伯还提出“阴阳之序”的观点,通过秩序、均衡与统一,从而达到万物的宽容和谐。孔子主张和而不同,并以他的仁学思想为基础,试图通过中庸之道达到宽容和谐。 中庸之道是讲:人生于天地之间,如不有所偏倚,则能执守宇宙人生的常理。传统伦理把中庸看成是至高无上的德性,不仅因为它是宇宙天地之间永久不变的真理,而且还因为它有勉励人们勇于力行,不可有一点点忽视的意义。传统伦理是讲以一家规模推之天下,从而实现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这实际上是群体本位的道德。这种道德必然高扬群体价值,贬抑个体价值;约束个体身心,压抑个体利益,维护整体利益。有无道德的界限只在于能否以公灭私,对国家、对家族尽忠、尽孝。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天道具有理性内涵(德),而这种德性就是个体对群体的认同。个体只要加强修养,超越自我而归属于群体,就领悟了生存意义,体悟了天道。 这种集体理性产生了一种乐观主义,即所谓的“乐感文化”,它相信人生是合理的、有价值的,从而避免了个体与社会的对抗,摒弃了孤独意识、悲观主义。中国人懂得,人生存在宇宙之间,要尽力顺应宇宙自然运行的法则,以便维护整体的均衡与和谐,因此做人要尽其本份、刻苦、勤劳、节俭,克尽职守。人既然生于天地之间,大地“厚德载物”,人也应效法自然,培养一种宽厚的德性。 “宽容”在传统道德中占有重要地位。千百年来,以“宽”为上的道德要求经各派思想家的反复咀嚼加工,已深入中国人的心髓,对中华民族宽容精神的形成起了极大的作用。中国历史上的贤哲们不仅把“宽”作为“君子”德行的标准,而且还指出了“能容”对于人生修养、成就德行的意义,所谓“大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所谓“有容,德乃大”,都是强调只有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才能增长才干,成就大德。宽容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能“协和万邦”,形成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国与国的关系上,能和睦相处,不擅自发动侵略战争。所以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反对暴力、拥有四海宾朋的民族

秦汉三国时期体育活动

秦汉三国时期体育活动 蹴鞠(足球) 秦统一全国后,这种活动曾一度低落。到了汉代蹴鞠又逐渐兴盛起来。汉代的蹴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娱乐表演性质的花式蹴鞠,踢时不受场地的限制,表演者以自己的技巧踢出各种花样。从汉代的画像石(砖)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花式蹴鞠甚至可以与舞蹈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难度很大、舞姿优美的足球舞。另一种就是在军中开展的,按照一定规则在球场上进行的对抗性比赛,这种比赛可以在官苑中专门建造的“鞠城”中进行,也可以在野外比较简陋的球场上进行,宫内的足球场,四周有围墙,所以叫做“鞠城”。 汉朝(公元前206—220年)的足球竞赛与现代的足球竞赛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东汉人李尤写的《鞠城铭》,虽然文字不多.却把当时的足球竞赛形式勾绘了出来。《鞠城铭》的原文是:圜鞠方墙,仿像阴阳。法月衡对,二六相当。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鞠政犹然,况乎执机。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知道古代足球比赛的模样,球是圆形的;场地是方形的,并且有围墙;六个“鞠域”(球门)相对,鞠域或称鞠室形如半月门洞;上场参赛的各方均为六名运动员,比赛双方会有一名队长;要有裁判,竞赛采用直接对抗的形式,有攻有守,有竞赛规则,以技术好,战术运用得当,射进鞠域球数本有为胜.这是一个常例;裁判员要秉公执法,不询私、不偏袒任何一方。而运动员,都要服从裁判,作风不可粗野,输了球不要埋怨责怪他人,做到“端心平意,竞怨其非”。最后两句“鞠政犹然,况乎执机”.是作者通过写足球进而对官府提出的箴言,足球比赛都要不徇私、偏袒;公平执法,何况官府不是更应严格秉公处事吗? 《鞠城铭》是世界上最早论述足球裁判的着作,全文不过48字,却寓义丰富地告诉我们,汉朝的足球竞赛形式、裁判规则、竞赛用球和运动场地,都己开始走向规范化,李尤写的这篇珍贵的《鞠城铭》,可以说明我国古代足球在世界体育发展史上处于领先地位。《鞠城铭》中提出的竞赛原则,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从中也可以看到我国古代体育的鲜明特点在汉代足球中就巳初见端倪。 体育服务于军事这一点在汉朝表现尤为突出。汉朝为了解决与匈奴的民族矛盾,非常重视军事体育训练,特别是注重在军队中开展足球运动,以提高士卒的身体素质。《刘向别录》说:“蹴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汉武帝时,发兵攻打匈奴,派霍去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意义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 中的意义 姓名: 院系: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01 学号: 联系电话: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意义 在上您的课程之前,我一直认为传统文化已经与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脱节,没有很大的联系,自从您讲了阴阳八卦和易经之类的,我才真正明白我们虽然生存在现代社会里,却也是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中。这种文化的得失与消长,无时无刻不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把握的深浅,认知的高低,运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着我们的为人处事,决定着我们的事业成败,影响着我们人生命运的兴衰。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既包括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创造与历代圣哲学人的研究探索的成果,也吸收了其它民族文化的精华。它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儒家文化主要内容是维系社会、稳定家庭、规范人伦的(君臣父母夫妻)“三纲”。为了理想社会的实现,中国儒家文化要求社会成员要完善自己的人格,要有“以天下为已任”的胸怀;强调社会的整体利益重于个人一已私利,要求人们能“克已复礼”;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治世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道家文化是对自然与人类、社会与个人、主观与客观、肉体与精神等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与冷静的思考后所产生的更具超前意识的思想体系。儒家文化崇尚阳刚,道家文化崇尚阴柔,二者恰恰构成一个“太极”道家认为客观规律既不可制造,也不可改变,更不可抗拒,因此强调“清静无为”,进而认识它,遵循它。道家也追求社会的自然、和谐与宁静,因而强调与世无争。 佛教文化发源于印度,但在印度早已衰落,十三世纪后濒于绝迹,而东汉以后传入中国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再次呈现出了它的辉煌。佛教文化是以宇宙与人体生命为研究对象的一种宗教文化。佛教文化把物质世界称为器世界,把有生命的动物称为有情众生;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整合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传统文化可以超越地域、阶级、党派、种族、时间的界限,以文化为纽带,以思想为桥梁,产生巨大的而又无形的文化整合力量。传统文化正是通过人们心理上的认同、感情上的拥戴、行为上的遵守,如同一只无形之手将人们联系起来,形成“同心同德”的社会整合力量,将整个

文化与道德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 摘要: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其中不乏众多道德修养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也的确在后人的道德修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华民族虽然历经无数磨难与困苦,但始终能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当说,是同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特别是优良的道德传统的作用分不开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传统的道德教育内容、对传统价值的认同受到了冲击,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建立完善。文化的衔接出现了脱节,人们的道德趋向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少人甚至将道德修养放置一边,不理不顾,这种现象令人深思。因此,为了提高全民族素质,就必须在加强道德建设的同时,下大力度发展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系。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道德 一、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华民族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这些优良道德传统是先辈们留下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对后世个人道德修养建设的影响可谓深远。而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仁者,人也。仁者,爱人。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认为,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一个人立身之根本。这道德修养包括爱己、爱人、爱国。一个自爱的人方可谈爱他人。爱己就要求我们十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建设。热爱生命,言行一致。而爱人则要求我们谦逊礼让,诚信待人,推己及人。爱亲人,爱朋友,爱同胞,乃至爱全人类。此谓博爱。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杜甫,他忧国忧民,他的诗多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反映人民所承受的各种苦难,表达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大胆揭露社会弊端,从而成为人民的代言人。他的诗具有“诗史”的性质。他的爱是大爱,是博爱,是对广大人民的爱,这爱让人心生钦佩。最后是爱国,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转身毅然投入汨罗江,这爱国气势磅礴,这爱国可歌可泣。岳飞一首《满江红》,歌尽不少仁人志士心中所盼。这些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中国民族的长期发展中起了积极的意义,而且对提高我国当前的道德水平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在当今社会的具体体现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注重整体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二是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三是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四是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五是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六是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浅谈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浅谈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国人修身经世之本,其价值永恒不朽,历久而弥新,同时更是学校道德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无数炎黄子孙世代相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华民族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抗御外族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它完整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心理、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如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自古以来,这些传统美德就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可以说,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和传家之宝! 一种道德是否是进步的道德,就在于:它是否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哺育了无数的中华民族杰出的人物,并且在促进社会的进步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就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整体思想意识。任何民族的奋飞,都需要培育出一种崇高的民族精神,因此,每一个民族都需要进行长期、艰辛、有效的民族精神教育。民族的精神是民族文化与传统的积淀。中华民族的腾飞,需要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光大,需要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如何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雄浑刚毅的精神风范,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境界,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驱之”的思想观念,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意志,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崇高气节,以“为国牺牲敢惜身”的献身精神,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等优良的民族风范和品格教育和熏陶中,来增强国民的凝聚力。正是鉴于上述的思考,我们必须加强中华优秀文化的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社会是一个具有广阔教育空间的舞台,社区为传统美德教育提供的教育阵地,不但可以检验学校、家庭的传统美德教育成果,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传统美德,固化美德成果。通过营造良好的区域风气、协调的人际关系,达到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