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朗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主要训练项目,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通过朗读,可以把平面的文字化为立体的声音,使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具体可感。
不仅如此,在学生反复的朗读过程中,文章的风采格调、逻辑脉络、语言表达方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朗读是语言训练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手段。
我们提倡语文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和语文教学自身的基本规律。
以下是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采用的一些加强朗读训练的方法。
1感知语言,加强训练朗读时要求学生读得流利、有感情,就必须做到:揣摩词句,领会意境,见景生情,情景交融。
在记忆中唤起已有的类似生活经验,具体感知和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经常做到以朗读为主线,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领略作品的气势和文法,探索语言内在的含义、情味和形态,理解言外之意,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如《瀑布》一文最后一句中“如烟,如雾,如尘”,写也了被风吹散的水珠飞扬的神态。
为了让学生更加感受瀑布在风中的美,可以先让学生按顿号和逗号两种不同标点去读,进行比较,体会出作者无限入神的样子,再让学生随优美的音乐感情朗读,这样就会真切感受到瀑布的缥缈、朦胧。
2教给技巧,培养兴趣理解是认识,朗读是技能。
有时学生能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却不能恰如其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应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使学生知道停顿、轻重、语气等在朗读中要如何随着表达的需要而变化,从而提高朗读的感染力、表现力,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一般情况下,描写突然发生变化、着急、遇到危险情况的句子,常读得快些、急促些;表现高兴、兴奋、夸奖的句子,读时音调略高;表示悲痛、沮丧的语句可读得低沉些、缓慢些。
具体怎么读应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如教学《小公鸡和小鸭子》,小公鸡要跟小鸭子下河捉鱼,“小鸭子说:‘不行,不行,你会淹死的!’”两个“不行”显示了小鸭子很着急,怕小鸡出危险,要读得快些。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
多 种 形 式地 比较 朗 读 训 练
1调 换 字 词 . 行 比 较 朗 读 训 练 . 进
针 对 具 体 课 文 内 容 中 某 些 重 点 词 的 理 解 , 用 换 近 义 词 的 方 法 进 行 比较 朗 读 。如 《 蛛 》 文 中 有 两 节 分 别 描 写 蜘 蜘 一 蛛 捉 飞 蛾 和 蜘 蛛 被 细 腰 蜂 捉 住 的 内 容 ,其 中有 两 个 动 词 用 得 令 人 叫 绝 。 一 个 飞 蛾 投 到 网 里 了 。 在 理 解 此 句 “ ” 的 “ ” 投 字 含 义 时 , 让 学 生 把 “ ” 成 “ ” “ ” 行 比较 朗 读 。 学 我 投 换 落 、掉 进 生 在 这 一 换 一 读 中 , 快 理 解 了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恰 如 其 分 地 写 出 了 很 投 字 飞 蛾 是 在 无 意 中 自投 罗 网 的 。 有 一 句 话 : 有 一 回 . 只 细 还 “ 一 腰 蜂 悄 悄 地 飞 来 , 动 着 翅 膀 向 网 上 撞 。 ” 个 “ ” 与 振 这 撞 字 “ ” 含 义 则 大 相 径 庭 , 生 动 贴 切 地 写 出 了 细 腰 蜂 不 是 投 的 它 无 意 地 自讨 苦 吃 . 是 为 了活 捉 蜘 蛛 设 下 的 妙 计 为 了让 学 而 生 理 解 这 层 意 思 , 便 让 他 们 把 “ ” 成 “ ” “ ” 词 进 我 撞 换 投 、碰 等 行 比较 朗 读 。 生 兴 趣 盎 然 , 很 快 在 比较 中 理 解 了 细腰 蜂 学 并 重 撞 蜘 蛛 网 的 良苦 用 心 , 改 成 其 他 词 效 果 会 差 一 大 截 。 这
课 文 中 总 有 一 些 类 型 比较 特 别 的 句 子 . 感 叹 句 、 问 如 反 句 、 使 旬 等 , 这 些 句 子 改 变 句 型 进 行 比较 朗读 . 能 使 学 祈 对 既 生读 出这 些 句 子 的特 点 , 又有 助 于 他 们领 悟 到 作 者 的情 感 。 如 《 只要 第 三层 》 的建 筑 师 说 :不 造 下 面 的两 层 , 么 造 第 我 中 “ 怎 三层 呢? ” 让 学 生 把 它 改 成 陈 述 句 : 不 先 造好 下 面 的两 层 . 我 “ 不 能造 第 三 层 。 ” 生 通 过 比较 朗 读 . 建 筑 师 反 问 的话 语 里 学 从 感悟 出前 一 句 更 能衬 托 出富 翁 的愚 蠢 。
如何帮助小学四年级孩子提高语文朗读能力

如何帮助小学四年级孩子提高语文朗读能力语文朗读是小学四年级孩子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朗读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那么,作为家长或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语文朗读能力呢?一、创造良好的朗读环境一个良好的朗读环境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朗读习惯。
家长和老师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为孩子设立专门的朗读角落,保持干净整洁,并摆放一些优秀的读物。
2.定期带孩子去图书馆借阅适合年龄的书籍,并亲自示范朗读给孩子听。
3.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一起朗读报纸、杂志、书籍等,形成良好的家庭朗读氛围。
二、选择适合的朗读材料选择适合孩子水平和兴趣的朗读材料非常重要。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1.选取一些小学四年级课本中的文章,这样可以与学校里的知识相结合,提高朗读的针对性。
2.挑选一些有趣的儿童文学作品,如童话故事、绘本等,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3.寻找一些经典名著的精彩片段,如《红楼梦》、《西游记》等,通过朗读让孩子对古典文学有所了解。
三、注重正确的发音和语调良好的朗读不仅需要准确的发音,还需要合理的语调和节奏。
家长和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对孩子的朗读进行及时纠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2.鼓励孩子根据文句的顿挫和语气,掌握正确的语调和语音节奏。
3.让孩子模仿优秀的范读,可以通过播放优秀的语音朗读作品或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范读。
四、注重语感培养语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朗读也非常重要。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孩子的语感:1.让孩子多听优秀的文学作品,如流行歌曲、经典诗词等,提高他们对语言韵律的感知能力。
2.引导孩子多观察周围的事物,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孩子对文字表达的敏感性。
3.利用游戏和竞赛的方式,激发孩子对语言和表达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语言的热爱。
五、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反馈定期的评估和反馈可以帮助孩子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提高朗读水平。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诵技巧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诵技巧提高小学生的朗诵技巧是很重要的,它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艺术修养。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可以帮助提高小学生的朗诵技巧。
一、培养兴趣:1.鼓励孩子多读好书,了解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培养广泛的兴趣。
2.引导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朗诵材料,例如诗歌、散文、童话等。
让孩子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动力去朗读。
二、提高发音和语调:1.强调正确发音,并进行相关练习。
可以通过朗读标准的语音材料来帮助孩子纠正发音错误。
2.学会运用不同的语调和声音表达,让孩子体验到语言的丰富性。
可以通过模仿老师或其他有经验的朗诵者的表演,学习如何运用声音表达情感。
三、训练语速和停顿:1.培养适当的语速,让朗诵更加流畅。
可以通过朗读不同的文本,掌握适合自己的朗读速度。
2.引导孩子学会合理的停顿,提高语句表达的清晰度和韵律感。
四、注意身体语言和姿势:1.注意身体语言的配合,使朗诵更具表现力。
例如适当运用手势、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2.教导孩子正确的站姿和手势,使其在朗诵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形象和仪态。
五、合理安排练习时间:1.制定合理的练习计划,每天坚持进行朗诵练习,保持对朗诵的持续兴趣。
2.注重持续的反馈和指导,及时纠正孩子的发音、语调等问题。
六、进行朗诵小组活动:1.组织小组活动,供孩子进行相互朗诵。
通过互相观摩和评价,让孩子从中学习和改进自己的朗诵技巧。
2.进行朗诵比赛,激发参与和竞争的热情,提高孩子的表现力和自信心。
七、参加专业培训:1.鼓励孩子参加专业朗诵培训班或夏令营。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朗诵训练。
2.参加朗诵比赛和演出,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机会,让孩子展示自己的才华。
总之,提高小学生的朗诵技巧需要持续的练习和指导。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学习材料和培训机会。
通过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自信心,相信他们的朗诵技巧一定会不断提高。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么 , 何 过 好 读 书关 呢 ? 如 激 发 学 生 朗读 兴 趣 兴 趣 是 最 好 的 老 师 。兴 趣 又 是 学 习的 直 接 动 力 。这 就 要 求 教 师 采 用 多种 多样 的教 学 方 法 ,努 力 激 发 学 生 的 朗读 兴 趣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读 书 的 积 极 性 。 适 当 地 创 设情 境 , 要 创 设气氛 让学 生愿读 、 读 、 着 读。 乐 争 如 学生 朗 读 时放 些相 应 的 背景 音 乐 , 时请 学 生 配 配 画外 音 , 可 把 有 也 学 生 的 朗 读 现 场 录 音 、进 行 比 赛 等
言文 字 变 为鲜 明的 形 象 或场 景 ,使 学生 虽在 教 室 之 中 ,
却有 身 临 其境 之 感 , 教 师 、 作 者 、 书 中人 物 产 生 共 与 与 与 鸣 。 样 , 们 受 到 的 教育 会 十 分 深刻 。 这 孩子 教师 如 果 能 经 常 给 学 生 正确 的 、 之 以 情 的 范 读 , 会 使 学 生 潜 移 默 动 就 化地 受 到 感染 和 熏 陶 , 断 提 高 学生 读 书 的兴 趣 。 曾听 不 过 一节 公 开课 《 小鸭 》 当 教 者 声情 并 茂 地读 到 丑 小 鸭 丑 , 系列 凄 惨 遭遇 时 , 学生 们 都 为 之动 容 , 的 紧 皱 眉 头 , 有 有 的屏 住 呼 吸 , 些 感情 丰 富 的 , 为之 落泪 。 有 则 直到 老 师 把 课 文 读 完 了 , 生 们 这 才 长 长 地 吸 了一 口气 , 着 老 学 对 师微 笑 。 生 的这 种 感 受 是对 老 师 范读 的最 好 肯 定 。 学 当 教师 问及 谁 想 向老 师 挑 战 时 , 生们 都 表 现 出跃 跃 欲 试 学 的 急切 心 情 , 书 的 兴趣 大 大 提 高 了 。 读 三 、 学生 “ 让 带着 问题读 ” 文 课 “ 着 问 题 读 ” 指 阅 读 课 上 学 生 阅 读 课 文 时 , 师 带 , 老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初步 形成 了读 书 能力 。 么 把课 文 读 流 利 也 就水 到 那
渠成 了。 定好 朗读 的基 调 。 我们 知 道 , 同类 型 的文 章 , 不
反 映 的思 想 感 情 不 同 。它们 的 朗读 基 调 也 是 不 同
的。 因此 , 指 导学 生 朗读课 文 时 , 帮 助他 们定 好 在 要 文 章 的基 调 。整 体 把握 文 章情 感 , 出作 者 的喜 怒 读
百 遍 , 义 自见 ” “ 书破 万 卷 , 笔 如有 神 ” “ 其 ,读 下 , 熟 读 唐 诗 三百 首 , 会作 诗 也会 吟” 不 …… 可见 。 朗读 在
语 文 教 学 中起 着 巨大 的作 用 。那 么 , 哪几 个 方 面 从 对 学 生 进行 朗读训 练 呢 ?
一
来讲 , 好从 小 学一 年级 抓 起 , 格要 求 , 最 严 让学 生 读
环 境 、 护环 境 , 护 我 们 共 同生 存 的 家 园— — 地 保 爱
球。
读 、 别读 、 组读 、 个 分 自由读 、 角 色读 、 动作 读 、 分 加 表 情 朗读 等 多种 朗读方 法 。
利 用 先进 教 学设 备 激趣 。 在教 学 中 , 用课 件 、 利 录像带 、 录音 带 、 图等 进行 教 学 , 学 生边 听边 看 挂 让
边 欣 赏 , 中感 受语 言 美 、 感 美 、 境 美 , 学 生 从 情 意 让
产 生 身 临其 境 的感 觉 , 从而 激起 朗读 的欲望 。 在 丰 富多彩 的活动 中激 趣 。 常开 展 一些 活动 经 进 行 朗读 效 果 的检 查 . 每个 学 生都 有 机会 在 活动 让
书 时做 到 : 眼到 、 口到 、 到 。 生 能正 确 朗读 , 就 心 学 也
浅谈小学语文对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对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一、朗读的定义及重要性朗读是指在教师或其他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对一定的文本进行反复的练习和训练,将所读内容读得地道、准确、生动,达到“表达清晰,情感真挚”的目的。
朗读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技巧,它要求学生要有清晰准确的发音、准确清晰的语调、自然流畅的语速以及正确的语感等。
因此,朗读能力一直被认为是判断一个人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尤其在小学阶段,朗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朗读,学生能够加深对语言文字内涵的理解,培养语感和语调,提高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对此后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1. 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调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老师会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精心编制朗读练习材料,包括有课文选段、文言文、古诗词等。
在朗读练习中,教师会对学生的发音和语调进行纠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同时,学生也会在不断的练习中逐渐培养出语音感,提高嗓音的响亮度和稳定性,从而使学生的发音更加准确、地道、自然。
这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2. 培养语感和语调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老师会从学生的阅读、听读、朗读等方面入手,将讲授的语文知识和技巧与教材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师还会通过有节奏的语音训练和练习字音意义,提高学生的语感。
在朗读练习中,老师会指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鉴赏能力。
学生经过长期的朗读训练,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和语调,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其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和审美水平。
3. 提高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朗读练习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口齿能力,增强自信,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表演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和表演能力。
培养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出来的良好表现素质,有助于学生在未来不同的场合中表现出色,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华。
小学语文如何指导朗读的方法

小学语文如何指导朗读的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表达能力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以下是几种指导小学生朗读的方法:一、听读结合法听读结合法是指通过听读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朗读训练。
教师可以首先朗读一段文章,引导学生仔细听,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表达,然后再让学生跟读。
在跟读时,教师可以逐句逐句地朗读,让学生模仿发音、语调,注意语速和停顿的位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
二、分段朗读法分段朗读法是将一篇较长的文章分成若干个段落,让学生按照段落进行朗读。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训练,提高朗读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在分段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先通读一遍,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然后再逐段逐句地朗读,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根据情感变化做适当的停顿和语气调整。
三、情感朗读法情感朗读法是指通过表达情感的方式来进行朗读训练。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情感的文本,例如诗歌、故事等,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对文本中的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在情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声音、语调、语速等来传达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情感内涵。
四、合作朗读法合作朗读法是指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朗读练习。
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适当的短文进行朗读。
小组内的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交流,共同完成朗读任务。
在合作朗读中,学生可以相互观摩,互相改进,提升朗读水平。
同时,合作朗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五、自由朗读法自由朗读法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文本进行朗读练习。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或课外阅读书目,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在自由朗读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评述、感悟,分享自己的朗读感受和体会。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自由朗读展示,提供一个相互欣赏和学习的平台。
通过以上的朗读方法指导,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朗读技巧,增强语感,培养阅读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能不断地被调动参与,对被感知的对象形成立体思维,在教学中,适度地指点朗读技巧,更有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朗读;情感;训练
中图分类号:g 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130-01
朗读训练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阅读基本训练,是眼、耳、脑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的活动。
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由此可见,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
一、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循序渐进是教学的一般原则,朗读教学也要根据学生逐步提高要求。
各个年级段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低年级小朋友可以有感情的朗读《小小的船》,但他们不可能读出《在大海中永生》的悲痛,《船长》的惊险、紧迫。
教师在指导时要根据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规律,找准学生的“最进发展区”,考虑到学生在各个年龄层上表达能力的差别,给予适当指导。
另外,在对学生朗读进行评价时,也不能以成人化标准来衡量。
在注意儿童的理解能力与成人的差异,就每次训练来说,也要逐步提高要求
二、朗读的目标总体讲有三个要素:正确、流利、有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先扎扎实实的落实“正确、流利”目标,
非常明确地提出每一次朗读训练的具体要求,但是,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
因此,在朗读中要体现差异性。
复杂层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训练也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异,让学生多享受到一些成功的喜悦。
三、有的放矢,朗读形式切忌“百花齐放”
钱梦龙先生曾经说过:孙悟空有七十二变,读的方式也有七十二种。
按音量大小划分,有默读、轻声读、朗读等;按速度快慢划分,有浏览、略读、精读等;按参与面划分,有个体读、小组读、齐读等;按思维运动划分,有自由读、带问题读、悟读等;按表现形式划分,有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此外还有老师的范读、带读、领读、引读等。
四、朗读的重要作用
首先,朗读能加强理解的深化。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万剑而后识器”,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
要使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知识,提高学生内在知识的质量,仍需要强调朗读中的“大量”和“反复”的传统做法。
我以为包括词语、标点、句式的教学中均须植入语境,让学生反复诵读。
由此,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心通其情,意会其理。
其次,朗读能加深言语的敏化。
朗读的动态思维过程中,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能不断地被调动参与,对被感知的对象形成立体思维,把无声语言转化为更能表情达意的有声语言。
学生通过不断地
朗读,对于感知课文形象,体味文章的节奏韵味,领略作者的风格特点,都能产生敏锐的感受与感悟。
如能让学生人情入境地朗读,便能触动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
而语感敏锐者,更能提高他的朗读水平,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再则,朗读能带来情感的美化。
真正意义上的精彩的朗读,能使课文深邃的内涵、高尚的情操、优美的语言自然流通,诱使学生的情感油然而生,有关的心理活动随之活跃。
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使种种美的模式化为学生表达感情的模式,才会使课文的声韵节奏与学生心理感知结构一致,主客协调,激发起让人荡气回肠的审美体验。
五、朗读的时间要充分,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情感
现在的语文教学的整个课堂上充斥着所谓“启发式教学”——实质上是“讲问教学”,教师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朗读浪费时间,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他们挤掉了学生的读书时间,一节课学生的朗读时间少的可怜。
朗读练习犹如蜻蜓点水,来去匆匆,如在预习时的朗读,教师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呢?学生往往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更别提读通课文了,认识字词了,朗读俨然成了花架子。
学生没有得到充裕的时间去朗读课文至读通课文,因此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学生无非是一个个面塑的听者,无非是用自己的脑袋去装老师的思想,他们体会到的并不是自己的情,悟到的并不是自己的理,长此以往如此剥夺学生的朗读时间,学生必然会失去理解的个性。
那么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特点安排好
每节课的朗读时间,要把朗读时间交还给学生,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让全班的学生读完、读好,切不可走过场。
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反复的地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
要鼓励学生多读,最为重要的是在朗读教学中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朗读,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书,让学生通过所读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让此时的学生由“听者”变成真正的“读者”,让他们去体会自己的情,领悟自己的理而我们教师给学生担兰“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正如《语文新课标》中提出的: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受情感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