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案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地球家园中有什么》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中都有哪些自然现象和资源。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地球有一定的认识,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生活常识,对身边的环境有所观察,但对于地球的整体认识还不够全面。

他们对于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面貌,知道地球上有哪些自然现象和资源。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对地球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面貌,知道地球上有哪些自然现象和资源。

2.难点:培养学生对地球环境保护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图片、视频、实物等教学资源。

2.准备教室环境布置,如地球模型、自然现象和资源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外观,激发他们对地球的好奇心。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地球家园中都有什么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展示地球的自然现象和资源图片,如山川、河流、森林、海洋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家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自然现象和资源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举出地球家园中还有哪些自然现象和资源。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

教师点评并总结。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室环境,找出与地球家园相关的物品,如地球模型、自然现象和资源图片等。

然后让学生说说这些物品与地球家园的关系。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地球家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如节约用水、用电,保护树木等。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学设计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学设计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孩子们的学习应该以他们的兴趣为导向,贴近他们的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因此,我在设计《地球家园中有什么》这一课时,以孩子们熟悉的自然环境为切入点,引导他们发现地球家园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地球家园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事物。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地球家园中的细微之处。

2.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地球家园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事物。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图片、实物模型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带领孩子们观察地球仪,让他们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外观,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2. 观察与发现:分发图片和实物模型,让孩子们观察地球家园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事物,引导他们发现事物的特点和联系。

3. 表达与分享:让孩子们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他们观察到的事物,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4. 小组讨论: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地球家园中的生物和非生物事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地球家园中的细微之处。

2. 活动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地球家园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事物。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对地球家园中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但在观察和表达方面还需加强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课后继续观察地球家园中的事物,并与家人和朋友分享自己的发现,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地球家园中有什么》这一课时的教学,我希望孩子们能够认识到地球家园的丰富多样,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1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1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1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案一. 教材分析《地球家园中有什么》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地球家园中,地球上有各种不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了解地球家园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地球和生物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化和深入化的认识。

他们对于新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和发现,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家园的基本情况,知道地球上有各种不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

2.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地球家园的基本情况,知道地球上有各种不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认识地球家园。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小组合作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和实物模型,用于展示地球家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资源。

2.准备地球家园的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家园的分布情况。

3.准备教学PPT,用于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向学生展示地球家园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关注地球家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地球家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资源,让学生了解地球家园的丰富多样性。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地图,了解地球家园的分布情况。

然后进行小组分享,让学生表达自己对于地球家园的认识。

4.巩固(5分钟)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地球家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资源。

小学科学1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案)学年科学二年级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1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案)学年科学二年级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1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案)学年科学二年级上册教科版《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是小学科学11的一节课,属于学年科学二年级上册教科版的内容。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地球作为我们的家园,它包含了什么。

文章开篇,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出地球作为我们的家园这一话题。

可以问学生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吗?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的家园?”通过这样的问答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首先,我们可以向学生们展示一幅地球的图片,引导他们认识地球的形状和颜色。

接着,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们地球的基本构造和组成。

地球主要由大气层、地壳、水和岩石等组成,地球上有五大洲和七大洋。

接下来,我们可以从地球的大气层开始介绍。

大气层是地球周围的气体包围层,它保护着地球和地球上的生命。

我们可以跟学生们一起说说大气层的重要性,比如它能够阻挡太阳的紫外线、调节地球的气温、带来雨水等。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们可以意识到大气层的重要性,明白它是地球上生物能够生存的关键。

然后,我们可以进一步介绍地球上的水资源。

地球上有很多水,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

我们可以向学生们介绍水的重要性,说说水对于生命的保障和发展的作用。

还可以提问学生们关于水的问题,比如:“人们平时都用水来做什么?”通过这样的互动,可以培养学生们对于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接下来,我们可以介绍地球上的陆地资源。

地球上的陆地资源很丰富,包括森林、草原、山地等。

我们可以向学生们展示不同地理环境下的生物图像,并围绕它们所生存的环境进行讲解。

比如,我们可以介绍森林中的动植物,草原上的牛羊等。

通过这样的介绍,学生们可以认识到地球上的不同环境对于各种生物的生存有着重要的影响。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小游戏等互动形式,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比如,可以要求学生们分组进行小研究,了解各自所在地区的自然资源,并向全班展示。

还可以利用图片或卡片等教具,让学生们分辨出不同环境中的动物、植物。

二上1-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表格式教案

二上1-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表格式教案

科学学科二年级上册教案第1课总13课
板书设计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动物、植物、人……
土壤、空气、水、白云……
楼房、公园……
作业布置活动手册第一页,在地球家园图上画出各种事物,用直观的形式表达和记录。

教学反思
本课是《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学生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获得整体认识的一节课。

因此,本节课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有一个整体认识,才能更好地学习理解地球家园的有关现象以及地球家园中的“居民”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案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保护地球家园”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你认为在生活中怎样做可以节约用水?”
2.教学难点
-理解大气层、水圈、岩石圈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丧失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将保护地球家园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举例解释: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讨大气层、水圈、岩石圈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岩石圈的变动对生物栖息地的影响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基本组成、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地球家园的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保护地球家园的行动。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地球基本组成的相互作用和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比喻和图示来帮助大家理解大气层、水圈、岩石圈之间的相互联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地球资源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制作小型的水循环模型,演示水循环的基本原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针对以上反思进行改进,以期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我们的地球家园中茁壮成长。

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教案7篇

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教案7篇

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教案7篇【篇一】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教案: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地球家园中有空气、土壤、岩石、水、动物、植物、人等。

阳光、空气、水、植物、动物等非生物和生物资源对地球家园缺一不可。

2.科学探究目标会用图文的方式在地球家园图上添加相应内容。

能就地球家园中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参与讨论,表达自已的观点。

3.科学态度目标对探究“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感兴趣。

愿意倾听,积极分享。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懂得地球是生命共同的家园,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会用图文的方式在地球家园图上添加相应内容。

2.教学难点懂得地球是生命共同的家园,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预设3分钟)1.学生猜谜语,激发兴趣。

说它像球不是球,它的身上啥都有。

高山森林处处见,江河湖水向海流。

动物植物和人物,全都生活在里头。

天天围着太阳转,你猜它是什么球。

2.出示地球的图片,引出“我们的地球家园”。

二、聚焦(预设10分钟)1.学生观看视频,欣赏:美丽的地球家园(3分24秒)2.聚焦提问,我们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学生自由发表,回忆和交流自己对地球家园的认识。

3.逐一出示课件上的图片,学生看图回答,进一步丰富对地球家园的认识:我们的地球家园中有——草地、森林、山脉、岩石、沙漠、海洋、大象、蜗牛、大雁、楼房、人……三、探索(预设15分钟)1.画一画:翻开学生活动手册第一页,在地球家园图上画出各种事物,用直观的形式表达和记录。

二年级科学《第1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学设计

二年级科学《第1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地球家园中有森林、海洋、陆地、冰川等;地球家园中有动、植物和人类……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已有知识对地球上有什么作出进一步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认识地球是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的家园;自觉做保护地球的小卫士。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不仅仅是人类的家园。

【教学难点】知道地球上的诸多元素缺一不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铺垫设疑(3—5分钟)1. 导入新课:共同的家园——地球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家园。

2、请你说一说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学生说一说地球家园中什么?初步知道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答符的情况为后面课程的进行作出调整。

二、探究发现(8—10分钟)1、地球家园中有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地球家园中有森林、海洋等生态环境。

引导学生对地球家园中的生态环境作出回答。

2、地球家园中有动物?在各种生态系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3、地球家园中有植物?从我们吃的食物作出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列举一些地球家园中常见的植物。

4、地球家园中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过渡:我们的地球上除了有动、植物和我们人类外,还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你都知道哪些矿产资源?学生对地球中有什么这有问题作出回答,并能进行归纳,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对地球中有什么作出合答,并培养合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的起始课,在这个单元中的定位是让学生对地球家园形成一个整体认识。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整个单元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有一个整体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我们的地球家园有关的现象以及地球家园中的“居民”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材从“我们的地球家园中都有什么?”这个问题入手,调取学生的生活记忆,启发学生的思考。

在探索环节设计了一个“画一画。

在地球家园图上,我们可以添加什么?”的活动,提出了一个“站在地球家园往外看,我们能发现什么?”的问题。

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可以让学生联系之前思考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的相关信息,并以形象化的方式进行表达,促进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

“站在地球家园往外看,我们能发现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是为了让学生补充与地球家园密切相关的、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地球之外的景物,这个补充是为了引导学生从地球之上和地球之外两个视角去描述“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研讨环节的“我们的地球家园中都有什么”是在小结分享探索的成果。

而“缺少其中一样可以吗?”这个问题是为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地球家园中各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并培养学生在联系中看待事物的能力。

拓展环节的“到田野、绿地、树林或山坡上,看看我们还能在家园里找到什么”是为了扩充学生对地球家园的认识。

【学生分析】
学生本就生活在地球家园上,对于地球家园中具体有什么,他们是非常熟悉的。

因此在聚焦问题之后,让学生“画一画。

在地球家园图上,我们可以添加什么?”,这个活动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另外,作为低年级学生,他们也很喜欢形象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然而,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难的是在交流“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时能对自己所知道的地球家园中的“成员”进行有意识的分类。

学生在绘图时添加的具体物体有可能是天然的,也有可能是人造的,有可能是有生命的,也有可能是没有生命的,教师在学生交流分享时要有意识地引
导学生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地球家园中有空气、土壤、岩石、水、动物、植物、人等。

2.阳光、空气、水、植物、动物等非生物和生物资源对地球家园来说缺一不可。

科学探究目标
1.会用图文的方式在地球家园图上添加一些物体。

2.能参与地球家园中的自然资源与人类关系的讨论,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
1.对探究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感兴趣。

2.愿意倾听,积极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地球是地球生命共同的家园,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

【教学重难点】
知道人类离不开地球家园上的各种自然资源。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大白纸(大白纸上提前画好圆圈,代表地球)、彩笔。

教师准备:比较典型的在地球家园上能够看到的景观图片或视频、班级记录表、课后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PPT出示一幅地球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看看老师展示的这幅图中有什么?
2.我们这个单元要研究的就是我们的地球家园。

3.我们的地球家园中都有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地球图片让学生辨认,由此导入本单元的研究主题——我们的地球家园。

在本单元的研究主题抛出之后,教师可以很自然地向学生提出“我们的地球家园中都有些什么呢?”这个问题,从而进入到本课的研究内容。

二、探究活动
1.我们先来看一组地球家园的图片(PPT上出示若干张地球家园中能够看到的一些较为典型的景象图片)。

设计意图:在导入部分虽然已提出“地球家园中都有些什么”的问题,但不着急让学生立即回答,可以先展现一些地球家园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这样做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记忆,让他们的思考更加全面细致。

2.同学们,你们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学生会回答一些他们的观察结果)3.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都是地球家园中的“成员”。

现在老师这边有一个“寻找地球家园的成员”的绘画活动,想请全班同学参加,你们想参加吗?
4.规则:四人一组,在大白纸上画下你们所知道的地球家园的“成员”,白纸上的圆圈代表地球。

可以画在地球上见到的,也可以画站在地球上往外看见的。

5.学生四人一组完成绘画。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绘画的方式展现自己对于“地球家园中都有什么”的认识,这是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的做法。

低年级学生更加擅长具象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让学生四人一组在大白纸上绘画,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较大的绘画空间更有利于学生的发挥。

6.同学们都已经完成了绘画,接下来我们要进行展示交流,我们看看哪个小组找到的地球家园的“成员”最多。

需要注意交流规则:前面小组讲过的,后面小组不能重复。

7.教师可以帮助一个小组在黑板上张贴绘画作品,并请小组成员讲解所画的地球家园的“成员”,然后其他小组补充。

教师需要在班级记录表上分类记录学生分享的地球家园的“成员”。

设计意图:请一个小组展示交流地球家园的“成员”,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这样可以有效、迅速地了解全班学生关于地球家园的“成员”的前概念;通过全班学生的交流补充,可以进一步完善大家对于地球家园的“成员”的认识。

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分类整理交流结果,可以间接引导学生多维度地认识事物。

三、总结与反思
1.我们的班级记录表已经完成,同学们非常棒,找到了非常多的地球家园的“成员”。

现在老师想问大家,如果地球家园缺少其中一个成员,可以吗?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前面列举的地球家园的“成员”,教师提出“如果缺少其中一个成员,可以吗”的问题。

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从联系的角度看问题,从而发现地球家园的各个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人类离不开地球家园上的各种自然资源。

2.小结:在我们的地球家园中各个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人类离不开地球家园上的各种自然资源。

四、拓展
课后,请同学们到田野、绿地、树林或山坡上,看看还能在地球家园中找到什么(注意安全),完善大家的图画。

老师给大家提供一张记录表供你们课后观察记录使用。

我们观察的家园
设计意图:拓展部分的内容是为了让学生在进一步亲近大自然的同时完善对于地球家园的认识;给学生提供记录表是为了让学生的观察更加全面有序。

【板书设计】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活动目的:让学生用直观形象的图画描述他们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的认识。

活动手册说明:在活动手册中的那个圆圈代表的是地球。

学生需要在圆圈(地球)的周围描绘他们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的认识。

注意提醒学生要以圆圈的各段弧线为底部来画相应的物体,教师可以给学生手绘一个物体当作例子。

教学中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在大白纸上绘画。

如果课堂时间充裕,可以让学生给图画上色,增加美感;如果课堂时间不够,上色可以留待课后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