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潇主题班会】孝心献给父母 要对家庭负责

合集下载

2024年《孝心献父母》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2024年《孝心献父母》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2024年《孝心献父母》主题班会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班会,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关爱与感激。

我们期待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实践上有所转变和提升,具体目标如下: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增强家庭责任感,形成尊敬、关爱父母的良好情感。

价值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伦理道德,是家庭和谐、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行为实践:通过实际行动,如日常家务参与、亲子沟通、关爱父母身体健康等,体现孝心,并培养学生持续行孝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阐述孝顺父母的重要性及其内涵。

教授学生具体可行的方式,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孝心。

教学难点: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真正触动他们孝敬父母的愿望。

如何引导学生将孝心从口头表达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与孝顺父母相关的短片或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出班会主题。

情境体验:组织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的感人故事,让学生在回忆中感受父母的无私付出,从而激发感恩之心。

知识讲解:系统介绍孝顺父母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及现实意义,加深学生对孝顺父母的理解。

实践活动:设计小组任务,如制作感恩卡、策划家庭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表达对父母的关爱。

总结提升: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引导学生将孝心融入日常生活,形成持续行孝的习惯。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情景教学法:通过短片、故事等情景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孝顺父母的情感氛围。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

实践体验法: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孝顺父母的理解和感悟。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表达对父母的关爱和孝心。

孝心献给父母主题队会

孝心献给父母主题队会

孝心献给父母主题队会活动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时刻牢记父母的教诲和养育之恩,通过各种方式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为此,我们发起了“孝心献给父母主题队会”的活动。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希望能够引导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家庭,传承中华家族美德,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活动目的1.宣传“孝心献给父母”的理念,提高年轻人对家庭的重视程度。

2.通过提供多元化的活动,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增强家庭凝聚力。

3.培养孝顺的家庭观念和价值观念,传承传统美德。

活动内容我们将会推出以下几个活动,让更多的家庭成员参与进来。

1. 打扫卫生我们将组织成员前往父母家中,以身作则,带领大家清扫卫生,打扫房间,让父母家更加整洁干净。

2. 给父母写信我们将鼓励成员们给父母写信,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祝福及对未来的展望,使家庭之间更加融洽。

3. 照顾父母我们将为父母提供贴心的照顾服务,如在生日、节日、重要的日子等关爱关心父母。

4. 组织家庭聚餐我们将组织家庭聚餐,让每个成员尽情畅谈,留下美好的回忆和珍贵的时光。

5. 参观敬老院我们将计划组织团队去参观敬老院,与老人们互动,展现我们的关爱和温暖,让爱传递。

活动成果经过这一系列活动,我们相信会有以下几个成果:1.成员的家庭观念和价值观念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家庭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

2.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顺畅,增进了家庭凝聚力。

3.传统美德的传承得以延续,建立了以孝敬父母为核心的良好家风。

“孝心献给父母主题队会”是一项旨在提高年轻人对家庭重视程度的有益活动。

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我们希望能够引导更多的人重视家庭,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交流,传承传统美德,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把孝心献给父母主题班会

把孝心献给父母主题班会

《把孝心献给父母》主题队会一、活动背景:如今的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一来到世上就被父母当成掌中宝呵护着,认为父母给儿女做牛做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明白父母对自己的希望和期待;总觉得父母唠叨、麻烦,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却从来不会从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懂得体谅父母生活的艰辛与劳累,那就更谈不上去关心和孝敬父母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因此,借“孝廉文化”进校园的活动的开展,举行一次以《把孝心献给父母》为主题中队会,让每个队员明白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会父母的辛劳,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用实际行动感恩父母。

同时也让父母感受到孩子对他们的爱,从中得到快乐。

二、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体会父母的辛苦和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爱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的行动孝敬父母,即让学生懂得怎样去孝敬父母。

3、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通过队会活动,激发队员从小树立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情感,培养队员从小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好习惯。

三、三、活动形式:围绕“ 孝敬父母”这一主题,利用多媒体手段穿插感恩录象,诗歌朗诵,歌曲等,使学生在欣赏、表演、讨论中受到教育,知道孝敬父母,为自己的人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四、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感恩父母歌曲、父母对自己关爱、令自己感动的事、诗歌等。

3.学唱相关歌曲,准备相关节目。

4.主持人的串场词。

五、活动过程:各小队整队,向中队长报告人数,中队长向辅导员请示活动开始。

(批准开会)站二小学五一中队“把孝心献给父母”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第一项:全体立正;第二项:出队旗;第三项:唱队歌;第四项:中队长讲话:亲爱的少先队员们,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五(1)中队《把孝心献给父母》主题队会终于开始了。

主题班会“孝敬父母_班级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孝敬父母_班级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孝敬父母_班级主题班会大家好!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什么是孝敬父母呢?简单来说,就是尊敬父母,关爱父母,尽自己所能去帮助父母。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做到孝敬父母吧!二、正文1.1 尊敬父母我们要尊敬父母。

尊敬父母并不是说我们要对父母言听计从,而是要在尊重父母的基础上,与他们进行平等的沟通。

我们要学会倾听父母的意见,理解他们的苦衷,同时也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尊敬父母。

1.2 关爱父母我们要关爱父母。

关爱父母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关怀。

我们要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关注他们的生活起居,还要多陪伴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

我们还要学会感恩,感谢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一切。

2.1 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在家里,我们要主动承担起一些家务劳动,帮助父母分担家庭负担。

比如,我们可以主动扫地、洗衣、做饭等,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贴心和关爱。

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些小事而影响到学习,要做到劳逸结合,才能更好地孝敬父母。

2.2 关心父母的工作和生活除了家务劳动,我们还要关心父母的工作和生活。

我们要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我们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琐事,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3.1 陪伴是最好的礼物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也是最好的礼物。

我们要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多陪伴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陪伴和关爱。

无论是一起散步、看电视,还是一起聊天、分享生活中的点滴,都是我们与父母增进感情的好机会。

3.2 学会感恩和回报我们要学会感恩和回报。

感恩是一种美德,我们要懂得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激他们为我们付出的一切。

我们还要学会回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孝敬父母。

三、结尾孝敬父母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实际行动去孝敬父母,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尊重。

把孝心献给父母主题队会2

把孝心献给父母主题队会2

把孝心献给父母主题队会学校:大乌江小学班级:一年级指导教师:何晓菊时间:2011年活动内容:我爱爸爸妈妈指导教师:何晓菊班级:一年级活动背景:本班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家里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懂得享受,根本不会体谅别人的难处,更谈不上什么奉献,对班上的特困学生不仅不帮助,反而还用歧视的眼光看待他们。

针对这一情况,我选择把“把孝心献给父母”这一主题召开这次班会,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活动目的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队活动中了解父母、理解父母、听父母的话,进一步激发爱父母、敬长辈的情感。

让队员与父母之间架一条"理解与敬爱"的彩虹。

二、活动准备1.取几个家长关心孩子、教育孩子的典型事例,并编成小故事或小品。

2.挑选合适队员担任角色,准备道具,布置好会场等。

三、活动过程(一)各小队汇报人数(二)出旗、敬礼、唱队歌(三)中队长讲话(四)活动开始主持人梁毅诚:是妈妈那甘甜的乳汁把我喂养大,是妈妈唱着夜曲伴我入眠。

主持人何文霞:是爸爸扶我学走路,是爸爸教我学说话。

合:亲爱的爸爸妈妈,是你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我们这些幼苗,是你们激励我们走上人生之路,谢谢你们,亲爱的爸爸妈妈。

主持人何文霞: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多少个日日夜夜陪伴我们,我们对你们的敬意像涓涓溪流那样绵长,像浩瀚海洋那样宽广,请听李华星快板《我爱爸爸妈妈》。

主持人梁毅诚: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妈妈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她教我们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她为了我们的成长,操尽了心。

妈妈,妈妈,我们爱您,请听诗朗诵《妈妈》。

主持人何文霞:每一个妈妈的心里,都装着自己的孩子,而每一个孩子的心里,都装着妈妈的歌,请欣赏歌曲《妈妈的心》。

主持人梁毅诚:大家都知道,乞丐的生活很艰苦,他们每天靠讨饭来维持生活,可是有这样一位乞丐,他宁愿自己挨饿,也不吃讨来的饭,为什么呢?下面请听陈丹丹同学讲故事《乞丐和妈妈》。

孝心献给父母主题班会

孝心献给父母主题班会

孝心献给父母”主题教育活动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会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

3、通过看经典孝心故事片,诵经典孝心诗篇,唱经典孝心歌曲,知道怎样孝敬父母。

4、通过队会活动,激发队员从小树立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情感,培养队员从小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好习惯。

二、设计理念:本次队会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畅谈并体会父母的爱以及如何孝敬父母。

三、活动过程:中队长宣布:“孝心献给父母”主题队会现在开始,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

(向辅导员老师汇报人数)第一项:出旗,敬礼。

第二项:唱队歌。

第三项:活动正式开始。

(主持人上场)甲:亲爱的同学,你可曾想过?从我们呱呱落地到今天,十几年来,是谁最牵挂我们的冷暖,乙:是谁最担心我们的健康?甲:是谁为我们的进步欣喜骄傲?乙:又是谁为我们的缺点和毛病揪心着急?甲:是妈妈乙:是爸爸,甲:这些年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父母的爱。

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体会父母的关爱,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齐:“孝心献给父母”主题队活动会现在开始。

甲:明亮的星星真美,但更美的是妈妈的眼晴;乙:高大的松树真美,但更美的是爸爸的手臂;甲:妈妈的眼睛流出圣洁的爱,乙:爸爸的身躯为我们挡风遮雨。

甲:人间最美是亲情,养育之恩永不忘。

请听诗朗诵《感谢您爸爸,妈妈》乙:父母把全部的爱给了我们,为了我们的成长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

请看短片。

(同学们一定被这位母亲深深地感动了,也一定有很多感慨请说出来吧。

)甲:其实,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把自己无私的爱奉献给了自己的孩子。

乙:我知道我们同学中,有一位妈妈他每天陪伴自己的孩子学习,几乎放弃了自己所有的休息时间;甲:我知道很多爸爸为了赶着接送他们的孩子,忘记了一天工作的劳累;乙:我还很多次看到了很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了准时接送我们,在风雨中等候。

(精选班会)《孝敬父母》主题班会

(精选班会)《孝敬父母》主题班会

感谢观看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5
(精选班会)《孝敬父母》主题班会
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理解父母付出的艰辛。
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从小事做起。
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集体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
孝敬父母的意义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自古以来,孝敬父母就被视为家庭和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
李明每天都会帮父母做家务,减轻他们的负担。
我以前不太懂得孝敬父母,但现在我经常帮他们做家务,陪他们聊天,他们很开心。
我曾经因为学习压力大,对父母发脾气,现在回想起来非常后悔。
活动目的达成情况:本次班会成功地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并激发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付诸行动的意愿。通过分享真实故事和开展互动游戏,有效地传递了孝敬父母的价值观。
孝敬父母不仅是对家庭的贡献,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和担当。通过孝敬父母,我们传递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在一个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关爱能够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
当子女孝敬父母时,父母也会更加关爱子女,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样的家庭关系不仅能够提高家庭成员的幸福感,还能够为子女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02
定期带父母进行体检,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医疗照顾。
三国时期孟宗从小就孝敬父母,冬天母亲想吃竹笋,他便到竹林中哭泣,令竹笋破土而出,遂得竹笋以奉母。
东汉时期黄香,夏天以扇子驱赶走蚊子,给父亲扇凉;冬天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再请父亲安睡。
黄香温席
01
02
王红经常给远在家乡的爷爷奶奶打电话,关心他们的生活。
这种品德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社会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提高我们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往往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从而在事业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孝顺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孝顺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孝顺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从小就要教育孩子要懂得尊敬、爱护父母,作为班主任,我们要通过班会课来加强学生们的孝顺意识。

本次班会的主题是“孝顺父母”,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孝顺父母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表达孝心。

一、导入环节1.介绍本次班会主题2.让学生们表达一下与父母之间最深刻的一段互动经历,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二、主体环节1.让学生了解孝顺父母的重要性学生们应该明白,孝顺不仅仅是道德伦理的要求,而且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需要明白,父母是我们的恩师,将来我们成就的一切都要归功于他们的教育和栽培。

我们要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父母争光,为家庭立足。

2.让学生了解孝顺父母的方式孝敬父母有很多方式,以下是一些简单的方式:a.孝文化的传递:学生应该了解并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例如在传统节日准备一份精心的礼物给父母,可以增强亲情,实现家庭的和谐和睦。

b.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学生应该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陪伴他们去医院看疾病,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爱。

c.家务义务的承担:学生们应该承担起一些家务事务,如洗衣服,清洁卫生等等。

这将让父母感到我们的成熟和负责。

d.尊重家长的意见:学生们应该尊重家长的意见,如在考试中需要选择科目,可以先听家长的意见,不要一意孤行,并且在各种事情上听取家长的建议和意见。

e.经济支持家庭:学生们如果有经济能力,可以适当地给家庭提供经济支持,帮助家庭维持生活平衡。

3.让学生分享孝顺的经验让学生分享一个他们对父母彰显孝心的经验,他们可以分享这些经验的细节,例如如何花大雪天陪陪母亲出去超市购买生活用品,或者大雨天送父亲去公司等工作场所等。

这样可以让其他同学了解不同的孝顺方式,并且给他们提供孝敬家长的新方法。

4.让学生制定一个孝心行动计划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制定一个孝心行动计划,他们可以列出一份条目单,计划在未来几个星期内展现对父母的孝心。

比如每个星期陪父母去散步,每月准备一个小礼物给父母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心献给父母要对家庭负责
——做一个尊敬师长的人
设计人:秦潇
【活动目的】
认知目标:
1、了解孝的基本含义,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让学生了解母爱,体验母爱的无私和伟大,懂得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懂得孝顺父母是一个优秀的人所具有的优良品质。

行为目标:
1、努力做到了解父母,关爱父母回报父母。

2、让学生回报亲情,把对父母的爱付诸实际行动。

情感目标:
1、通过母子、母女互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累,使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母爱无私和伟大,拉近母子、母女情感。

2、让学生自觉愿意做孝顺父母的人,鄙视不孝顺父母的行为。

3、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累,激发学生从小有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的情感。

激发学生树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意识,关爱每一个人。

【活动重点】
通过学生回顾家长在培养自己过程中最受感动的一件事,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通过家长畅谈在培养子女中辛勤的付出,让学生知道家长的辛苦和期望,促进亲子沟通,情感互动,激发学会关爱父母,养成孝顺父母的优良品质。

从而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活动一:多媒体展示全国孝心少年的光荣事迹报道,感受心灵的洗礼。

案例1:王丹;性别:女;年龄:14岁;地区:吉林
八年前,王丹跟随父母来到天太村,在学校附近租了间小平房,因为妈妈常年卧病在床,一家人就靠爸爸打零工维持生计。

2010年,不堪重负的爸爸离家出走,杳无音讯。

从那时起,妈妈开始拖着病弱的身子四处打工,然而长期的劳累和营养不良使得母亲再一次倒下。

看着病榻上的妈妈,当年还不到10岁的王丹急了,她偷偷找到一家绢花店,哭着央求老板收下自己。

老板拗不过她,让她做相对轻松的扎花工作。

扎两朵花给三分钱,一天要扎上四五百朵。

那年暑假,王丹每天从井里灌上一瓶水揣在兜里,告诉妈妈自己去找同学玩。

假期结束后王丹赞了47块钱,40块钱给了妈妈,剩下的7块钱买点苹果买点菜。

妈妈知道过后说什么也不让王丹再去打工,身体稍微好些,她就帮人种树、扒玉米,打扫卫生,什么脏活累活都干。

但是,为了贴补家用,每次下过雨后王丹都会顺着小路抠上一两公里去捡钉子,用一斤钉子换七毛钱。

然而,2011年灾难又一次降临到这对母女身上,小王丹突然患上了过敏性紫癜。

医生叮嘱她要好好休息,不然容易复发,可懂事的王丹总说自己不累,每天变着法儿地帮妈妈干活。

在妈妈和医院的精心照料下,两个月后,王丹的身体慢慢康复了。

2012年夏天,王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吉化九中,花费一下子增加了,妈妈的病也三天两头地犯,王丹除了捡废品,更担起了所有的家务,她说现在自己只想长大,好为妈妈分担多一点儿,再多一点儿。

案例2:张俊;性别:男;年龄:12岁;地区:河南
来自德亭镇杨湾村的农家少年张俊,阳光开朗,稍显黝黑的脸上透出一丝与同龄人完全不同的成熟和稳重。

而谁又能想到这个农家少年背后的故事:8岁那年爸爸因车祸身亡,妈妈离家出走,从此与年幼的弟弟和体弱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

“奶奶,我来替爸爸养活你”。

这是小张俊最令奶奶感动的一句话。

星期天,当同龄的孩子拿着新买的玩具跟小伙伴玩的时候,他一早便挎上小篮子到山里采药去了,黑药、柴胡、党参、血参、天麻、桔梗,这些中草药在张俊眼里都是宝贝,除了到山上挖药,捡拾垃圾也是小张俊每天的“日常工作”。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放学的的路上,村子里的每个角落总能看到拎着编织袋捡拾废品的张俊,在他的感染下,懂事的弟弟也加入进来,只要一有时间兄弟俩就拎着编织袋出门了。

在张俊的家里,熏黑的墙上画着一张评比表,上面写着张俊和弟弟张旭的名字,名字后面对应方格上画的是五角星的图案。

张俊说平时他和弟弟谁帮奶奶干一件事就在谁的后面画颗星,每月一评比,看谁得到星星多。

“每学期必须拿到一张奖状,回去让奶奶高兴;在学校坚决不能犯错误,免得奶奶伤心。

”这是张俊写在作文中的一句话。

问题引导:他(她)们被评为2014年最美孝心少年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可贵的品质?
二、孝心献给父母,要对家庭负责
活动二:谈谈自己的父母在自己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要求:谈一谈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最令自己感动的一件事情是什么?讲给大家听一听。

1、小组内交流:列举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的事情有多少?最令人感动的事情是什么?父母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付出了什么样的心血和辛苦?
2、小组汇报:推举自己小组的一名同学,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父母令自己感动的小事。

教师引导:父母在自己的成长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他们的关爱和付出到底是为了什么?他们对我们的希望是什么?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如何才能孝敬父母,对自己的家庭负责?
活动三:你关爱父母吗?
调查活动一:
请你如实回答:有心的同学可以把答案写在一张纸上。

答对6题以下的请你以后多与父母沟通。

1、你父母亲的生日是_________。

2、你父母亲的体重是_________。

3、你父母亲的身高是________。

4、你父母亲穿_______码鞋。

5、你父母亲喜欢颜色是________。

6、你父母亲喜欢食物是________。

7、你父母亲喜欢的日常消遣活动___________。

8、你父母亲喜欢做的运动是____________。

9、你妈妈经常用来教育你的口头禅是_______。

调查活动二:
1、在你心目中,你最想感谢的人是()
A、父母
B、师长
C、同学
D、其他人
2、你还记得父母的生日吗?()
A、都记得
B、只记得父亲
C、只记得母亲 D都不记得了
3、你能理解父母对你的管教吗?()
A、非常理解
B、理解
C、不理解
D、讨厌只喜欢自由
4、你的父母对你在学校的表现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不满意
D、不知道
5、你觉得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是()
A、亲密
B、紧张
C、疏远
D、一般
6、如果你的父母吵架了,你怎麽办?
A、给他们评理
B、给别的大人们打电话
C、躲出去
D、哭
活动四:在自己的生活中,怎样做才能对自己的家庭负责?
活动要求:例举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具体的做法,越具体越好。

1、自己准备一张白纸,反思自己的行为,写下自己的具体做法。

2、小组讨论: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去做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互相借鉴,互相学习。

3、组间交流:小组间交流,借鉴其他小组的好的做法和想法,修改自己的具体行为。

活动五:栽下感恩树,种植感恩心。

活动要求:在课前班级要在黑板或墙壁张贴一颗感恩树,自己要把自己的感恩做法张贴到感恩树上。

活动六:宣誓言,表决心。

活动要求:在班会前征集班级的感恩宣言,最后形成班级的感恩宣言。

誓词: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感激生育我们的人,因为他们使我们体验生命;
感激抚养我们的人,因为他们使我们不断成长。

感恩父母,看我行动!
我要努力学习,感恩父母。

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

我要对家庭负责,对父母负责,对我自己负责!!
【活动总结】
人世间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父母的呼唤!
人世间有一种最纯洁的目光,那便是父母的关注!
讨论: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孝敬父母,对家庭负责?重在落实在今后的学习生活的行动上,如何看到效果。

内容重点:如何落实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中去。

【课后实践作业】
做几件令父母感动的事情。

(责任编辑:张一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