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史教学大纲
《中东》教案(精选5篇)

《中东》教案(精选5篇)《中东》教案篇1中东第一节中东教学思想设计依据此次教改的精神,在课堂上老师要真正地关注同学,促使同学主动的、共性化的学习;提高小组学习的有效性;强调同学的主动性和参加性,让同学成为课堂真正的仆人。
在课堂形式的设计上则突出一个“动”:1.课前“动”收集资料:支配同学在课前收集关于中东(如:巴以冲突、中东名字的由来)以及苏伊士河运和土耳其海峡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培育和熬炼他们预习、自学的力量。
2.课上“动”a.在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供应舞台,把课前收集到的资料通过小组争论,大家相互沟通后达到和增加同学的胆识和表达力量;b.让同学以中东地区的一般老百姓的身份来体会和感受对和平的渴望,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并能非常好的达到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c.恰当地支配同学运用多媒体(如:投影仪、电脑),从而增加同学的参加意识,并调动同学的乐观性。
另外教具上还体现一个“新”:突出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主要内容融入电脑屏幕,令同学有新奇感。
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1.了解中东是一个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
2.知道中东地区的范围以及主要国家。
3.把握中东是一个两洋三洲、五海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4.能简洁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缘由,并侧重于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5.进一步培育同学读图和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以及分析推断的力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育同学关注世界时事的意识,并呼吁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1.中东地区是世界的热点地区,以及成为热点地区的缘由。
2.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预备老师1.教具:课件。
2.提前2~3个星期支配同学收看关于巴以冲突的新闻报道,并收集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3.将同学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7人左右。
4.为每个小组预备一张白纸和一支彩笔。
同学1.收集关于巴以冲突的新闻图片或文字资料。
2.了解中东名字的由来以及苏伊士水道和土耳其海峡的资料。
板书设计中东──世界热点地区(缘由之一)特别的地理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东西方交通要道教学设计师生活动提示和建议新课导入我想同学们都喜爱观看电视吧,今日老师就在这请你们观看电视,不过我有一个要求:要认真的看,看完后我有问题问大家。
《中东》精品教案(第1课时)

《中东》精品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读图分析中东“两洋三洲五海之地"的位置。
读图了解中东的范围及中东与西亚的区别与联系。
了解中东的地形区及地区特点。
运用资料了解中东石油资源的地位、分布、主要产油国、石油输出路线。
归纳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一和原因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了解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资源条件,树立因果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态度。
【教学重点】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一:“两洋三洲五海之地”的位置。
中东成为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的原因二:石油资源丰富。
【教学难点】中东“两洋三洲五海之地"的位置.中东石油资源分布及主要产油国。
【教学方法】读较分析、资料归纳、讨论、教师讲解【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2003年,以美英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
2011年底,美国部队撤出伊拉克,宣告战争结束。
伊拉克位于哪里?(位于中东)为什么中东是世界上战争、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中东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状况。
二、新课学习(一)“三洲五海之地”1.位置和范围:(1)位置中东位于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
中东地处哪三个大洲之间?(亚、非、欧)中东地处哪两个大洋之间?(大西洋和印度洋)中东地处哪五个海之间?(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之间)活动:认识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
读图,找出中东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填入下面表格.2.中东周围有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其中哪一个是湖泊?里海,叫海不是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咸水湖。
3。
在下列框图中填出相互连通的海洋名称。
(略)4.说一说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在东西方联系方面的重要性。
土耳其海峡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黑海出入地中海的门户.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同时也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连接了印度洋和大西洋,使中东地区成为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人教版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设计

人教版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精选教案设计第一章:中东地区的地理与历史背景1.1 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与重要性1.2 中东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1.3 阿拉伯民族与犹太民族的冲突历史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东地区的变革2.1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东地区的影响2.2 奥斯曼帝国的崩溃与中东地区的分裂2.3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与以色列国的建立第三章:冷战时期的中东政策与冲突3.1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中东地区的争夺3.2 以色列与周边阿拉伯国家的战争3.3 巴以冲突的起源与发展第四章:21世纪初的中东地区局势4.1 伊拉克战争与中东地区格局的变化4.2 伊斯兰国组织的崛起与反恐战争4.3 叙利亚内战与难民危机第五章:我国对中东地区政策与外交努力5.1 我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与政策5.2 我国与中东地区国家的外交关系5.3 我国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角色与贡献第六章:石油政治与中东经济6.1 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与全球政治经济影响6.2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中东石油政策6.3 中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困境第七章:宗教冲突与信仰纷争7.1 伊斯兰教、基督教与犹太教在中东的信仰冲突7.2 宗教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在中东的影响7.3 宗教和解与对话的尝试第八章:性别问题与中东社会8.1 中东地区的性别角色与女性地位8.2 女性权益运动与性别改革8.3 社会变迁中的中东家庭与婚姻第九章:教育与文化传承9.1 中东地区的教育体系与改革9.2 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9.3 东西方文化在中东的交融与碰撞第十章:展望未来:中东地区的机遇与挑战10.1 地区和平进程与和解前景10.2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东合作与发展10.3 中东地区面临的内外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中,对中东地区的地理与历史背景的理解是理解后续章节的基础。
学生需要掌握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脉络以及阿拉伯民族与犹太民族的冲突历史。
2. 第二章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东地区的影响、奥斯曼帝国的崩溃与中东地区的分裂、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与以色列国的建立是重点。
《中东》说课稿

《中东》说课稿在写中东的说课稿时,首先需要明确中东这一地区的背景和特点,然后讲述该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需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接下来,我将按照这个思路,为您撰写一份关于中东的说课稿。
【引子】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地区——中东。
作为重要的文化发源地和地缘政治热点,中东一直备受关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一起探索中东的历史、地理和文化,增长对这个地区的了解,并培养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能力。
一、中东背景与地理特点中东位于亚洲与非洲之间,包括西亚、北非和东北非等地区。
它地处世界三大洲的接合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中东地区的地形多样,既有沙漠、高原等干旱地带,也有丰沛的水源、河流和广袤的草原,地理环境极具特色。
二、中东历史的重要节点1. 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中东是早期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中东地区,出现了苏美尔、巴比伦、波斯等伟大的古代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 宗教的发源地与传播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等重要宗教均在中东地区诞生和发展。
这些宗教的产生和传播不仅对中东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整个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3. 现代国家的成立与变革在20世纪,中东地区经历了殖民统治和国家独立等历史事件,相继出现了伊拉克、伊朗、以色列等现代国家。
同时,中东也是世界上地缘政治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存在着许多冲突和战乱。
三、中东文化的多样性与传统艺术1. 宗教与文化中东地区的宗教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圣经、古兰经等重要宗教文化著作的诞生与传播。
2. 音乐与舞蹈中东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音乐和舞蹈艺术,如阿拉伯音乐、贝都因音乐和肚皮舞等,它们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韵律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3. 文学与建筑中东地区的文学名著如《一千零一夜》被广为流传,并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中东地区还有着壮丽的建筑,如埃及金字塔、耶路撒冷的圣殿山等,它们见证了中东古代文明的辉煌。
《中东》说课稿

《中东》说课稿引言概述:中东地区是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中心之一。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宗教文化、经济发展和地缘政治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中东地区的特点和重要性。
一、地理位置1.1 中东地区的范围:包括西亚、北非和东北非地区。
1.2 中东地区的地理环境:地处亚洲和非洲之间,地势复杂,有山脉、沙漠和海洋等多种地貌。
1.3 中东地区的气候特点: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二、历史背景2.1 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中东地区孕育了许多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波斯等。
2.2 宗教的发源地: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等重要宗教在中东地区诞生和发展。
2.3 殖民地时期的影响:欧洲列强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将中东地区置于殖民统治之下,对该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宗教文化3.1 伊斯兰教的影响:中东地区绝大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宗教对政治、社会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3.2 基督教和犹太教:这两个宗教在中东地区也有一定影响力,尤其在以色列地区。
3.3 宗教文化的传承:中东地区有丰富的宗教文化遗产,如清真寺、教堂和犹太教圣地等。
四、经济发展4.1 石油资源的丰富: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石油产业对该地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4.2 旅游业的发展:中东地区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旅游业成为重要经济支柱。
4.3 经济多元化的努力:中东地区国家积极推动经济多元化,加强非石油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地缘政治5.1 地区冲突与紧张局势:中东地区长期存在着各种地缘政治冲突和紧张局势,如巴以冲突、叙利亚内战和伊朗核问题等。
5.2 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影响: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问题对全球安全和稳定产生重要影响,国际社会密切关注该地区的动态。
5.3 地区合作与发展:中东地区国家积极开展地区合作,推动经济一体化和共同发展,以实现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结语:中东地区作为全球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其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宗教文化、经济发展和地缘政治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重要性。
九年级上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

九年级上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第一章:中东地区的概述1.1 地理位置与重要性1.2 中东地区的民族与宗教1.3 中东地区的历史与文化第二章: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冲突2.1 冲突的起源与发展2.2 巴以冲突的关键问题:领土、安全、难民2.3 国际社会的干预与和平努力第三章:伊拉克战争与叙利亚内战3.1 伊拉克战争的背景与影响3.2 叙利亚内战的起因与演变3.3 伊斯兰国组织的兴起与打击第四章:沙特阿拉伯与伊朗的对抗4.1 沙特阿拉伯与伊朗的教派对立4.2 地区争端与代理人战争4.3 对抗对中东地区的影响第五章:土耳其政治变革与库尔德问题5.1 土耳其政治变革的背景与过程5.2 库尔德问题的根源与现状5.3 土耳其政府对库尔德政策的调整第六章:埃及政治动荡与穆兄会势力6.1 埃及2011年革命与穆尔西政府的兴衰6.2 穆兄会的起源、理念与影响6.3 埃及政治稳定的挑战与前景第七章:以色列与周边国家的和平进程7.1 奥斯陆协议与和平进程的启动7.2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谈判与争议7.3 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演变第八章:黎巴嫩的派系冲突与政治危机8.1 黎巴嫩内战的历史背景与原因8.2 真主党与逊尼派之间的权力斗争8.3 黎巴嫩政治危机的解决途径第九章:土耳其与欧洲的关系9.1 土耳其加入欧盟的过程与挑战9.2 土耳其与欧洲的安全合作与矛盾9.3 难民危机对土耳其与欧洲关系的影响第十章:中东地区的能源政策与地缘政治10.1 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与出口10.2 能源政策对中东地区国际关系的影响10.3 波斯湾地区的紧张局势与国际合作十一章:卡塔尔与沙特阿拉伯的外交纷争11.1 卡塔尔与沙特阿拉伯的矛盾起源11.2 2024年卡塔尔危机及其影响11.3 地区国家干预与解决方案探索十二章:耶路撒冷的争议与国际立场12.1 耶路撒冷的历史与宗教意义12.2 以色列控制耶路撒冷的国际法律争议12.3 各国对耶路撒冷地位的立场与影响十三章:中东地区的恐怖主义问题13.1 恐怖主义在中东地区的根源13.2 主要恐怖组织及其活动13.3 国际社会的反恐合作与挑战十四章:气候变化与中东地区的水资源问题14.1 气候变化对中东地区的影响14.2 中东地区的水资源分布与利用14.3 水资源问题对地区稳定的威胁与机遇十五章:中东地区的未来展望15.1 地区冲突的解决途径与和平计划15.2 中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改革15.3 地区国家合作与对外关系的未来趋势这些章节涵盖了中东地区当前的热点问题,如外交纷争、宗教争议、恐怖主义、环境问题以及地区未来的展望。
《中东》说课稿

《中东》说课稿
引言概述: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具有重要地缘政治地位的地区之一,其地缘政治格局复杂多变,涉及到多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关系。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宗教文化、政治格局、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等五个方面对中东地区进行详细解读。
一、地理位置:
1.1 中东地区的范围包括哪些国家?
1.2 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对其政治和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1.3 中东地区的气候和地形特点是什么?
二、宗教文化:
2.1 中东地区主要的宗教是伊斯兰教,对当地人民生活有何影响?
2.2 中东地区的宗教文化对政治格局有何影响?
2.3 中东地区的宗教冲突对地区稳定和发展造成为了哪些影响?
三、政治格局:
3.1 中东地区的主要政治体制是什么?
3.2 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
3.3 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对国际关系有何影响?
四、经济发展:
4.1 中东地区的主要经济产业是什么?
4.2 中东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
4.3 中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何种因素的制约?
五、国际关系:
5.1 中东地区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如何?
5.2 中东地区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5.3 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对地区稳定和发展有何影响?
结语:
中东地区作为一个地缘政治重要的地区,其地理位置、宗教文化、政治格局、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影响。
深入了解中东地区的情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动荡的中东地区》历史教案设计模板

《动荡的中东地区》历史教案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掌握中东地区的主要冲突和问题,包括巴以冲突、叙利亚内战和伊朗核问题等。
能够分析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东地区人民的同情和理解,增强对和平的追求和维护的意识。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和宗教的尊重和包容。
二、教学内容:1. 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通过地图和图片,介绍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介绍中东地区的主要文化和宗教,包括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等。
2. 中东地区的主要冲突和问题巴以冲突的历史和现状,包括以色列建国、巴勒斯坦领土争端和隔离墙等。
叙利亚内战的原因和影响,包括巴沙尔·阿萨德政权的镇压和伊斯兰国的崛起等。
伊朗核问题的起因和解决进展,包括国际社会的制裁和核协议等。
3. 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和影响分析中东地区动荡的经济、政治、宗教和外部干预等多个因素。
讨论中东地区动荡对当地人民、国际社会和全球安全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
中东地区的主要冲突和问题,包括巴以冲突、叙利亚内战和伊朗核问题等。
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和影响。
2. 教学难点:中东地区冲突和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中东地区动荡对当地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东地区的地图和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学生对中东地区的了解和印象,引导学生思考。
2. 教学内容展示:使用PPT或多媒体资料,展示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
介绍中东地区的主要冲突和问题,包括巴以冲突、叙利亚内战和伊朗核问题等。
分析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和影响。
3. 小组讨论和报告: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不同的冲突和问题,让学生进行研究和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中东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中东史属于区域史范畴,是历史专业学生的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通过对中东史的学习,使学生获得这一区域史的基本知识,提高人文素养。
另外,理解中东历史对深化对中国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历史的认识大有裨益。
(三)教学内容中东文明的起源及其在世界文明交往中的地位、伊斯兰教的兴起和扩张、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扩张及衰落、西方列强入侵中东及中东现代化进程的起步、中东民族民主运动及独立民族国家的出现、中东与两次世界大战的关系、当代中东热点等问题。
(四)教学时数:1学期,36学时(五)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技术,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讨论、作业、答疑,同时展示一些中东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二、本文第一章中东上古文明教学要点:中东文明起源问题;上古两河流域和埃及文明;中东其他地区文明及其基本特征;波斯帝国的兴起及波斯体制的特征;希腊化时代中东历史的基本特点;罗马征服时期的中东文明;帕提亚和萨珊波斯帝国概况;这一时期文明之间交往互动情况。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导论(1学时)中东称谓的由来;中东地理位置;中东气候类型;中东动植物种类;中东在文明交往中的地位及作用第二节中东上古文明(1学时)文明的曙光;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中东其他后起的文明第三节波斯帝国的兴起及其影响(1学时)波斯帝国的兴起和对外扩张;大流士一世改革及波斯建制;希波战争及其后果第四节希腊和罗马征服时期的中东世界(1学时)希腊化时代的中东;罗马征服时期中东社会的特点;波斯两大帝国的发展概况;中东世界与东西文明之间的交往考核要求:中东称谓的由来、中东上古文明的代表性个案、大流士一世改革、希波战争、希腊化时期对中东的影响第二章中古时期: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扩张教学要点:伊斯兰教诞生的时代背景及历史意义、倭马亚王朝的制度建设、阿拔斯王朝的成就、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基本特征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伊斯兰教的诞生和四大哈里发时期(1学时)伊斯兰教诞生前的阿拉伯社会;默罕默德建教和传教活动;四大哈里发时期的对外扩张和社会状况第二节倭马亚王朝对阿拉伯文明的开拓(1学时)倭马亚王朝的建立和对外征战;王朝制度建设状况;社会经济与文化变迁;政治和宗教斗争第三节阿拔斯王朝的辉煌与衰落(1学时)阿拔斯王朝的政治建制特征;经济与社会变迁;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辉煌;考核要求: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阿拔斯王朝的前期成就、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特征第三章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分裂与动荡教学要点:阿拔斯王朝的分裂和独立王国的兴起、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新特点、蒙古入侵、合赞汗改革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阿拔斯王朝后期中东四分五裂的态势(1学时)王朝后期的动荡;独立王朝的兴起;哈里发—素丹二元体制形成;伊斯兰世界与基督教世界的恩怨纠结第二节伊斯兰社会的成熟(1学时)社会经济的演变;伊斯兰文明的进一步发展第三节蒙古入侵及其后果(1学时)蒙古人西侵与合赞汗改革;帖木儿帝国和黑羊、白羊王朝的更替;埃及和小亚细亚的政治变动考核要求:伊斯兰世界的分裂及其影响、蒙古西侵的后果第四章中东近代史的转折教学要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政治建制、奥斯曼帝国时期伊斯兰文化的特征、萨法维帝国、杜兰尼王朝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社会特征(1学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帝国政治建制与治理结构;奥斯曼—伊斯兰文明优势的丧失第二节波斯王朝的变迁(1学时)萨法维帝国的兴起与政治建制;阿拔斯一世改革;阿富汗人入侵及萨法维王朝的灭亡第三节阿富汗普什图人民族国家的特征(1学时)杜兰尼王朝的建立;王朝政治建制;王朝衰亡及其原因考核要求: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政治建制特点、波斯萨法维王朝的制度特点、杜兰尼王朝在阿富汗的历史地位第五章近代中东与西方的不平等交往教学要点:西方对中东的殖民入侵、波斯巴布教徒起义、瓦哈比运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早期改革、埃及阿里改革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中东殖民体系的形成(1学时)波斯的半殖民地化;阿富汗抗英斗争及其失败;列强蚕食奥斯曼帝国;英法对阿拉伯新月地带国家的争夺第二节中东民族独立运动(1学时)波斯巴布教徒起义;埃及奥拉比抗英斗争;阿拉伯新月地带的民族运动;瓦哈比早期运动第三节中东现代化改革尝试(1学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早期改革;波斯和阿富汗的早期改革尝试;埃及阿里改革考核要求:波斯巴布教徒起义、瓦哈比运动、中东早期现代化改革的特点第六章现代中东的觉醒教学要点:青年土耳其革命、伊朗立宪革命、阿拉伯民族运动、阿富汗尼的思想、;萨提·胡斯里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中东革命浪潮(2学时)青年土耳其革命的背景、经过及其影响;伊朗立宪革命的起因、经过及其影响;阿拉伯民族的觉醒运动第二节现代中东社会政治思潮(1学时)塔尔齐及其政治民族主义思想;阿富汗尼的伊斯兰现代主义;萨提·胡斯里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埃及民族主义思想考核要求:青年土耳其革命、伊朗立宪革命、阿富汗尼和萨提·胡斯里的思想第七章现代中东民族独立国家的群体出现和改革浪潮教学要点:凯末尔革命和改革、伊朗礼萨·汗现代化改革、阿富汗阿玛努拉现代化改革、沙特阿拉伯的现代化改革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凯末尔革命和改革(1学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崩溃;凯末尔革命及其胜利;凯末尔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第二节伊朗巴列维王朝的建立及改革实践(1学时)巴列维王朝的建立;礼萨·汗现代化改革及其评价第三节阿富汗独立及其现代化改革尝试(1学时)阿富汗独立的主客观条件;阿富汗独立;阿玛努拉现代化改革及其失败原因第四节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阿拉伯四国的独立和改革(1学时)阿拉伯也门的独立;埃及的独立;沙特阿拉伯建国;伊拉克独立;沙特阿拉伯的现代化改革考核要求:20世纪上半期中东三次代表性现代化改革的内容及结果第八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东教学要点:战前中东与大国关系、中东国家在战争中的立场变化、中东在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战争对中东的影响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战前中东的国际政治格局(1学时)一战后中东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伊朗与德国关系;土耳其与德国关系;阿富汗与德国关系第二节中东国家在战争中的立场(1学时)伊朗立场的转变;土耳其在于西方强国及苏联交往中的策略转向;苏德战争爆发前后阿富汗立场的变化第三节中东在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1学时)东西两大战场的枢纽;盟国后方物资供应的重要中介和渠道;对欧洲北非主要战场的辅助作用;中东是盟国首脑协商问题的主要场所考核要求:中东在二战中的地位和贡献、二战对中东历史命运的影响第九章当代中东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和现代化浪潮教学要点:中东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东现代化的类型、特点及影响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当代中东民族独立国家体系的最终形成(2学时)殖民体系的瓦解;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及争取石油权益的斗争;埃及“七月革命”;叙利亚民主制度的恢复;伊拉克革命;塞浦路斯共和国的成立;英国撤离海湾和海湾诸国的独立;阿拉伯统一运动第二节当代中东现代化的兴起、发展战略和多元模式(1学时)中东早期现代化的积累;战后现代化浪潮的兴起及其特点;现代化战略的总体属性和局限;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多元模式;现代化进程的调整;中东社会变迁考核要求: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埃及“七月革命”,中东现代化的类型、特征及影响第十章当代中东的战争与和平教学要点:冷战格局下的中东、阿以冲突及中东和平进程、阿富汗战争、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阿以冲突及和平进程(1学时)阿以问题的历史根源及其实质;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埃以和谈和阿以冲突的转折第二节阿富汗战争及苏联在中东的败退(1学时)苏军入侵阿富汗;苏联侵占阿富汗与卡尔迈勒政权;阿富汗全民抗苏战争与苏军的撤离第三节两伊战争与海湾战争(1学时)两伊战争的起因;战争进程和结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及战后的中东和谈考核要求:阿以问题的由来与演变、阿富汗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第十一章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教学要点: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起因、代表性事件,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内涵、阶段和走向,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影响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伊斯兰革命”与中东涌动的伊斯兰潮(1学时)“伊斯兰革命”的起因、过程和影响;中东伊斯兰运动的复兴第二节伊斯兰潮的内涵和发展阶段(1学时)伊斯兰潮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伊斯兰潮的发展演变;后冷战时代伊斯兰潮的总体走向;伊斯兰潮对中东社会与政治作用第三节伊斯兰潮对中东的影响考核要求: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根源、特征及发展阶段第十二章冷战后时代中东的政治形势教学要点:冷战后时代中东的政治格局、中东政治民主化进程、中东热点问题的代表性案例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冷战后全球形势的变化与中东战略的调整(1学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挑战;中东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及其走向;第二节中东政治民主化进程及前景展望(1学时)现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及其演进;民主化政治的转机和动力;民主化政治的发展趋势第三节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1学时)阿富汗塔利班的崛起,反恐旗号下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的颠覆第四节伊朗核问题专题(1学时)考核要求:中东政治民主化问题、恐怖主义与反恐斗争、伊朗核问题三、参考书目:1、彭树智主编:《中东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彭树智主编:《二十世纪中东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彭树智主编:《阿拉伯国家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王新刚,王立红:《中东和平进程》,时事出版社,2012年版。
5、陈建民:《埃及与中东——国际问题论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汪波:《美国中东战略下的伊拉克战争与重建》,时事出版社,2007年版。
7、王林聪:《中东国家民主化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8、刘中民:《挑战与回应:中东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关系评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9、王京烈主编:《当代中东政治思潮》,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10、陈建民编著:《当代中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张金平著:《中东恐怖主义的历史演进》,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安维华,钱雪梅著:《美国与“大中东”》,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13、赵克仁著:《美国与中东和平进程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14、王联:《中东政治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5、黄民兴著:《中东历史与现状十八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