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结核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
CT诊断脊柱结核的应用价值分析

2 椎 体变 化 . 3 2 . 椎 体 骨质破 坏 :4例 患 者出现 椎体 坏 ,C 显示 为洞 穴状 、 .1 3 8 T
质 破 坏 、寒 性 脓肿 及椎 管 内 、外 的累及 情 况有 独 到之处 。而且
21 病 变 分 布 :发 病部 位 以腰椎 最 常见 ,胸 椎 次之 ,其次 为 胸 . 腰 段 脊椎 、腰骶 段脊 椎 、颈椎 ,而骶 尾椎 最 少见 。详 见表 1 ,其
中累及 2 个及 2 以上椎 体者4 例 ,累及 1 个 2 个椎 体 7 。 例
环以硬 化边 ,或夹 有低 密度 破坏 区 。 234 椎 间盘破 坏 :3 例 患者 出现 椎 间盘破 坏 ,表 现为椎 间 盘密 . . 2 度不均 ,部 分 出现完全 消失 代之 以低密 度 区。 235 椎管 内病 变 :l例患 者 出现椎 管 内病 变 ,多 由于椎 体后 壁 . . 8 骨 质破 坏 、碎 骨块 或硬膜 外脓 肿突 向椎 管 ,继 而压 迫脊髓 。 2 . 附件破 坏 :4 患者 出现附 件破坏 ,均 为椎 弓及横 突溶解 破 .6 3 例
43 44
吉 林 医学2 1年7 第3卷 第2期 0 f 1 l 2 1
C 断脊柱 结核 的应用 价值分 析
步标兵 ( 陕西省甘泉县医院影 像科 ,陕西 甘泉 7 6 0 1 10)
【 要1 摘 目的 :结 合 临床实 践 经验 ,探讨 C 诊 断脊柱 结核 的应 用价 值 。方法 :采 用 总结 回顾 分析法 ,将 研究 对象 的临 床资 料进行 T
汗 、血 沉 快 ;下肢 进行 性功 能 障碍 以及合 并其 他器 官结 核 。椎体 变化 包括 :椎 体 骨质 破坏 、椎 旁脓 肿 、椎体 骨质 增生 硬化 、椎 间盘破 坏 、椎 管 内病 变 以及附 件破 坏 。结论 :C 图像分 辨率 高 、结构 清晰 ,优 于常 规x线摄 片 ,对于 脊柱 结核 的早 期诊 断 、病灶 根除 、预 防 T
脊柱结核

三、最常见分型以初起病变所在的部位不同, 而将脊柱结核分为四型
• 1.椎体中心型 病变起于椎体中心松质 骨,椎体破坏后塌陷呈楔形,小儿多见因 此又称幼儿型,椎体周围软骨成份多,中 心骨化部分病变发展后可有塌陷。早期椎 间隙尚在。此型应与椎体肿瘤特别是转移 癌鉴别。
• 2.椎体边缘型 又称骨骺型或成人型, 最常见,发生在较大儿童或成人,起于椎 体上缘或下缘的骨骺,往往相邻椎体骺部 同时受累,早期 x 线摄片 显示间盘狭窄, 病变常迅速破坏椎间软组织,使椎间隙狭 窄或消失,约占脊柱结核75%。
临床表现
• 脊柱结核为慢性骨关节病变,起病缓,进 展慢,早期可无症状常常被忽视。有的被 误诊为慢性劳损、风湿症等而长期对症治 疗。极少数起病急骤,易和急性化脓性炎 症混淆。
多发群体
• 脊柱结核约占所有骨关节结核患者的50%~ 75%,以前认为脊柱结核的发病年龄基本趋势 是年龄越高,发病越少,现在随人民身体素质 的提高和卡介苗的预防接种,发现脊柱结核发 病人群也发生变化,主要发病为一些边缘地区、 老年营养及免疫功能较差人群,脊柱结核以10 岁以下儿童最少,约占2%,10-29岁青年约占 24%,30-49岁中年约占31%,50岁以上老年约 占43%,其中男性略多于女性,平均年龄 47±17.5岁,其中多发性身体负重较大的腰椎、 胸椎、胸腰椎、腰骶椎和颈椎等。有两处椎体 病灶者3%~7%,而其间为无病的椎体所隔开, 称之跳跃型脊柱结核。
• (6)寒性脓肿和窦道形成 常为患者就诊的最早体征, 就诊时70%~80%脊柱结核并发有寒性脓肿,常有将脓肿 误认为肿瘤。位于深处的脊椎椎旁脓肿需通过X线摄片CT 或MRI可显示出。环枢椎病变可有咽后壁脓肿引起吞咽困 难或呼吸障碍;中、下颈椎脓肿出现颈前或颈后三角;胸 椎结核椎体侧方呈现张力性梭形或柱状脓肿,可沿肋间神 经血管束流注至胸背部,偶可穿入肺脏、胸腔、罕见的穿 破食道和胸主动脉;胸腰椎、腰椎的脓肿可沿一侧或两侧 髂腰肌筋膜或其实质间向下流注于腹膜后,偶穿入结肠等 固定的脏器,向下不求上进至髂窝、腹股沟、臀部或腿部; 骶椎脓液常汇集在骶骨前方或沿梨状肌经坐骨大孔到股骨 大转子附近。脓肿可沿肌肉筋膜间隙或神经血管束流注至 体表。经治疗可自行吸收,或自行破溃形成窦道。窦道继 发感染时,病情将加重,治疗困难,预后不佳,应尽量避 免。
脊柱结核的CT表现及评估

4 喻丽华, 姜辉 , 李宁. 葛根素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浆 内 皮素及血液流变 学 的影 响[ ] 中 国现代 临床 医学杂 志 ,0 6 1 J. 20 ,2
( )l 5 :6—1 . 7
子拮抗和 B受体 阻滞等 作用 , 同时 具有 降低血 浆儿 茶酚胺 浓
( 稿 日期 :09一 1 2 收 20 O —1 )
抗 C B时 , V 易导致 心肌损害 。因此 ,当 C BA V g阳性 时, 时 及
・
经 验 交 流
・
脊 柱结 核 的 C T表 现及评 估
刘贵祥
【 关键词 】 脊柱结核 ;T扫描 ; C 影像表现 【 中图分类号】 R522 【 9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7 — 26 20 ) 00 一 64 39 (090 06 叭 4—
心 肌 细 胞 肥 大 且 可致 心 肌 细胞 凋 亡 。 H O 增 加 后 心 肌 细 胞 活 ::
应用外 源性 IN C有可能 阻止 C B对心肌细胞的损 害。 F V
葛根素 联 合 干 扰 素 治 疗 病 毒 性 心 肌 炎 , 疗 有 效 率 治 9 . % , 于对照组单用葛根 素的 7 . % , 42 优 8 8 在血清肌 酸激 酶及
・
6・
金堡 垫
பைடு நூலகம்
生 箜 鲞箜 翅
! ie aoa Du s,e兀 r20 ,o 2N. n aR tnl r UeFb 】y 09 V1 o4 i l i g a .
由基则是心肌细胞损伤的重要 因素之一 , 血管紧张素 Ⅱ在心肌
疾病发生与发展中起 着重要 作用。病毒性 心肌炎患 儿氧 自由 基显著增多 , 且与心肌病变程 度有关 , 血管 紧张素 Ⅱ不仅可致
脊柱结核CT诊断价值(附56例分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 0 O 7年第 1 7卷第 8 期
JM e dI m a g i n gV o 1 . 1 7 N o . 8 2 0 O 7
脊 柱结 核 C T诊 断价 值 ( 附5 6 例分析)
黄光海 , 邱 荣 , 李 勇 , 赵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 T o d i s c u s s C T f e a t u r e s o f s p i n a l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a n d t o a 8 8 e 6 8 t h e v a l u e o f C T i n d i a g n o s i s o f t h i s d i s e a s e . Me t h .
( 1 . 鹪放军第 1 1 医院放射科 新疆
丽 , 刘 杨 , 李长喜1 , 周月圆
新疆 伊宁 8 3 5 o o o )
伊宁 8 3 5 0 0 0 ; 2 . 新疆伊犁农 四师 医院急诊科
【 摘 要】 目的: 探讨分析脊柱结核的 C I ’ 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螺旋 C I ’ 对有脊柱结核的5 6 例患者进行扫描。结
果: 5 6 例有不 同程度的骨质破坏 、 椎旁 软组 织肿 胀、 腰大肌脓 肿 , 死 骨形 成 , 椎 间盘破 坏及椎 管狭 窄。结 论 : 螺旋 C I ’ 扫描
图像 清晰 , 分辨率高 , 能显示 x线检查难 以发现 的骨质破坏 , 揭示病变范 围及其对椎 管的累及 程度 , 有 助于对 病变 的术前
H U A N G C u a n g - h a / ,Q R o , I g 2 , Y o n g , Z H A O L i ’ I J U Y a n g , L I C h a n g - x i ,Z H O U Y u e - y u a n
43例脊柱结核的CT、MRI诊断分析

维普资讯
20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年 2月
现
代
临
床
医
学
F . 2 7 eb Oo V0 . 33 No 1 1 .
第3 3卷
第 1 期
J OURNAL OF MO DERN CL NI AL ME CI E I C DI N
[ 文章 编号 ]63—15 ( 37 o 一 07— 2 l7 577o ) l 02 0 a
[ 中图分 类号 ] 592 R 2 .
[ 文献标 志码 ] A
4 3例 脊 柱 结 核 的 C MR 诊 断 分 析 T、 I
王秀白, 吴 雷 , 何泽 兵 , 熊 涛 , 王 强 , 付泉 水 , 曾 浩
( 宁市人 民医院 , 遂 四川 遂 宁 690 ) 200
[ 要] 摘 目的 : 讨 C MR 对 脊柱 结核 的诊 断价 值 。方 法 : 集 4 探 T、 I 收 3例 经 手术 和 病理 证 实的脊 柱 结
核 病例 , 对其 C T和 MR 表 现进 行 回顾性 分 析 。结 果 : 3例 中腰 椎 结核 2 I 4 8例 , 椎 结核 l , 胸 6例 颈椎 结
核 4例 , 骶尾椎 结核 3例 。表 现 为椎 体破 坏 , 个或 多个 椎 体 受 累, 单 多伴椎 旁冷脓 肿 , 致椎 管狭 窄 ; 可 部 分椎 间盘 受 累, 现 为椎 间 隙变 窄或 消失 ; 表 少数 可 累及 附件 。结论 :T的 高密度分 辨 率和 MR 的 多轴 位 C I 成像 对脊 柱 结核 有重要 的诊 断 价值 。 C 、 I能 清楚 显 示椎 体 破 坏 及 椎 旁冷脓 肿 , T MR 了解 病 变 范 围及 椎
CT检查对脊柱结核诊断价值

P c平面图像 , 测量 A C—P C中点的图像坐标 x、 z 再转 Y、 ,
换成定位架 坐标 。精 神病人 常用 的功能 靶点 是双 侧杏 仁
核、 内囊 前 肢 、 区 。 内囊 前 肢 相 对 坐标 是 : 隔 x=1 ~1nn Y 7 9n 、
=
c T引导如何使脑内功能靶点定结 C J 柱 核 T r J  ̄ .
脊柱结核在骨关节结核 中最为多见 , 发病率约 4 %… , 0
c T由于其横断位图像结构 清晰 , 分辨 率高 ,能显示 常规 x 线检查难 以发现的轻微 骨破坏 , 清楚显 示病 变累及 范围及 程度 , 脊柱 结 核 的 临 床 诊 治 中具 有 重 要 价 值 。现 将 本 院 在
定 向仪头架的准确安装及 A C—P C坐标的确定 。A C 线 C—P 与体表听眦线 ( M ) C L 夹角(0± .), 1 4 7 。常规使头架 与 C L呈 M 1 ̄ 0夹角扫描 , 仍有部分病人 A C 平面 不在 同一平面 , C—P 这
2m Z ; 仁 核 相 对 坐标 是 : 4 m、 =0杏 X=2 rl 8 m、 一 hm 、 Y= m Z=
角度利用纯数学模 型的解析几何法求脑深部结 构的定 向仪 空 间坐标_ , 4 但此方法公式相 当复杂 , J 实际应用 有局 限。
参 考 文 献
1 明, 顾 段承祥 , 徐元昌 , . 等 脑立体 定向术脑 内靶 点 C T定位的初步
探 讨 .中华放 射 学 杂志 ,19 ,84 :6 . 942 ()26
20 04年 7月 至 20 08年 1 经 c 检 查 诊 断 , 经 临 床 、 术 、 月 T 并 手
快等结核 中毒症状 2 例 , 并其它部位结 核病 1 , 核 1 合 8例 结
螺旋CT在脊柱结核诊断中应用价值

度影,两侧常不对称 ,其中伴有砂粒状 、斑片状 ,弧形钙化灶7 8
例 ( 2 % );⑥椎 体 缩 改变 5 例 ,有不 同 程度 的椎 体 受压 变 6. 4 6 形 改变 ,楔 状变 形较 为多 见 ;⑦ 附件 骨质 破坏 1例 ( . );附 2 67 %
[] 3 郭启 勇 实用放射 学 [ . : 民卫 生m版 礼,0715 . M] 北京 人 20: 3 1
骨关 节 结 核 8 %以 r 发 于肺 结 核 或 胸膜 结 十 0 继 发,其 巾脊 柱 结 核  ̄4 % ~5 % 。尼 其好 发 于 儿 童 及 青 ,2 ~3 岁最 为 多 v0 / 0 O 0 】 年 来 老年 人 脊 椎结 核 的发 病 率 有 j 趋 辨 近 升 所订 脊
中骶 1 多 ,负 重 损 伤 为 一诱 因。 脊柱 结核 的c 象具 有 特 较 T 性 ,表 现 为 椎 体 前 中部 的 局 限 性 蜂 窝 样 骨 破 坏 ,伴 有 边 缘 硬 化 ,或 虫蚀 样 骨 破 坏 ,斑 点 状 、砂 粒 样 多发 死 骨 。本 组 脊 柱 I 结 核 C 表 现均 显 示骨 破 坏 ,对 骨破 坏 的 类 型及 椎 管 受侵 情 况 、 T
脊柱 结 核在 骨关 结 核 中较 常见 ,发 病 率约 4 % ~5%…、 0 0 , 本病 诊断 与治 疗不 及时 可引起 严 重并 发症 。文 章收 集陕西 省结 核 塌 陷 ,使 脊} 肜成 度 ,棘突 降起 ,肯 邪仃驼 峰 畸肜 ,胸 椎 { 尤 为l 显。脊 椎结 核发病 缓慢 ,不 被 人察 觉 。早 期拿身 无 叫 I 』 】
等症 状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一 般 资 料 :脊 柱 结 核 1 0 中 ,男 1 2 ,女 7 例 ,年 龄 . 1 例 8 0例 8 1 ~7岁 ,以2 ~3 岁为最 多 。本组 病例 中 ,均经 r术 病理 或临 4 5 0 0
脊椎结核CT诊断价值论文

脊椎结核的CT诊断价值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ct在脊椎结核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诊治的28例脊椎结核,统计分析其ct表现。
结果分类描述了28例患者的ct诊断情况。
结论螺旋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诊断结果更为细致准确。
[关键词] 脊柱结核; x线; ct诊断[中图分类号] r19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310-01脊柱结核是骨科的常见疾病,研究表明,它约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病的50%以上[1]。
该病发病较为隐蔽,早期的症状也不明显,这就给临床早期诊断带来困难,会贻误病情。
传统的x线在诊断早期脊柱结核及病变的分型分期方面有所不足,但随着现代ct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现代螺旋ct的后处理功能在脊柱扫描中的应用,使ct在诊断椎骨破坏和类型、骨性椎管病变及椎旁软组织病变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本文对近两年我院经ct扫描的28例脊柱结核进行回顾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收治的共28例脊椎结核患者,其中男13例,女15例。
年龄11-65岁,平均年龄27.1岁。
患者的病史在6个月-10年之间。
临床表现出脊柱结核的一般症状,如腰背疼痛、倦怠无力,食欲减退、午后低热、盗汗和消瘦等的有20例;胸腰部位疼痛较为严重的有8例;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有11例;身体还患有其他器官结核病的有7例;下肢瘫痪的3例,截瘫1例。
1.2 检查方法 28个病例,先用x线进行初步的定位和诊断,然后根据此检查结果,再对病变部位进行ct检查。
具体方法如下:①x线平片:采取脊柱正侧位进行投照。
②ct扫描:采用美国ge(brighspeed)8排螺旋ct机,患者采取仰卧位,根据x线检查结果,对病变部位进行层距8mm,层厚8mm的扫描。
扫描参数为125kv,90ma,其中8例做了增强扫描。
必要时根据情况进行冠状及矢状面图像的重建。
2 结果2.1 病变分布经上述方法检查,结果显示,在28例患者中,病变的集中部位由多到少依次为胸椎、腰椎、胸腰椎、颈椎、骶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椎结核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脊柱结核的CT表现。
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脊柱结核30例的多层螺旋CT表现。
结果30例脊柱结核中颈椎结核4例,腰椎结核18例,胸椎结核8例。
30例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破坏,10例有死骨形成,8例有椎旁及腰大肌脓肿,6例椎间盘破坏,6例椎管变形狭窄。
结论脊柱结核CT 诊断优于X线平片,可直观显示椎旁脓肿及椎间盘等改变。
骨质破坏形态多样,但有典型CT特征。
并要与其他病变鉴别诊断。
【关键词】脊柱结核;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
脊柱结核在骨关节结核中较常见,发病率约40%[1],CT由于其横断位图像结构清晰,分辨率高,能显示常规X线检查难以发现的轻微骨破坏,并可清晰的显示轻微的骨质破坏,椎管内的受累程度以及椎旁的软组织改变[2]。
本文收集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经螺旋CT扫描30例脊柱结核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5~60岁,颈椎结核4例,腰椎结核18例,胸椎结核8例,30例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破坏,10例有死骨形成,8例有椎旁及腰大肌脓肿,6例椎间盘破坏,6例椎管变形狭窄。
一般均有胸腰背痛,有低热、盗汗、血沉增快者19例,伴有其他器官结核4例;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者16例,其中进行性下肢瘫痪4例,病史3个月至10年不等。
所有病例均经脊柱常规正侧位X线片检查及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或活检病理证实。
1.2 扫描方法本组3O例均根据脊柱正侧位x线平片进行初步诊断和定位,结合平片对病变部位进行CT扫描,采用西门子S0MAT0M 欢悦增强型螺旋CT 机,120KV,80 mA,层距2 mm,层厚2 mm。
必要时行矢状位和(或)冠状位重建。
2 CT表现
30例中椎体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骨质破坏形态多样。
①碎裂型:表现为椎体破坏碎裂,椎体膨大,代之为多发大小不一、杂乱无章的碎骨片,常有椎旁脓肿、椎体塌陷及椎管狭窄;②溶骨型:表现为大小不一、单发或多发、边缘模糊或清楚的破坏区,呈虫蚀状、不规则蜂窝状、洞穴状,其内可有沙粒状或斑片状死骨形成,常有椎体压缩骨折;③前纵韧带骨膜下或边缘型:表现为椎体前缘或边缘骨皮质破坏中断,呈浅碟状凹陷,周围脓肿形成;④局灶硬化型:表现为不规则低密度骨质破坏,周围有明显骨质增生硬化,以骨质增生为主。
死骨形成10例,表现为骨质破坏区内沙粒状高密度影或椎体碎裂后残留碎骨片;椎旁及腰大肌脓肿8例,可单侧或双侧,呈低密度影,脓肿内有碎骨片或不规则钙化灶;椎间盘破坏6例,呈低密度改变,边缘模糊,间杂相邻椎体骨质破坏;椎管变形狭窄6例,表现为椎体后部骨质破坏,椎体压缩塌陷,前后滑脱时致椎管变形狭窄。
3 讨论
骨关节结核80%以上继发于肺结核或胸膜结核,其中脊柱结核占40%~50%。
好发于儿童及青年,最多见于20~30岁[3]。
近年来老年人脊椎结核的发病率有上
升趋势[4]。
脊椎结核绝大多数是在血源性播散基础上发生的继发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为干酪样坏死产生骨质破坏。
干酪物质充填髓腔以及骨质修复,出现骨密度增高,继而形成死骨,干酪物质和脓液汇集在椎体骨膜下,液化坏死组织向外扩散形成椎旁冷脓肿。
本组病例脊柱结核CT均显示骨破坏,并且可以发现早期骨破坏,对骨破坏的类型及椎管受侵情况、椎旁腰大肌脓肿、小死骨等的判定十分准确。
与X线片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CT检查易于发现小死骨,这对脊柱结核的定性诊断和手术的判定十分重要,小死骨X线难以发现;②CT可显示椎管受侵,硬膜囊受压的情况。
清晰显示椎管内干酪坏死物或肉芽肿的压迫及骨碎片和死骨的存留,对手术的判定提供重要信息;③椎间盘受侵;④冷脓肿内细小钙化或死骨的植入;⑤CT可发现早期椎前缘轻微的骨破坏及骨膜下脓肿侵蚀样改变,X线难以发现。
脊柱结核应与以下脊柱病变鉴别:①溶骨性脊椎转移瘤:多见于老年及有原发恶性肿瘤患者,骨质破坏区欠清楚,内少有死骨。
可有局限椎旁肿块而无纵向椎旁及腰大肌脓肿;②多发性骨髓瘤:多椎受累,骨质破坏以松质骨为主,骨皮质破坏较晚,软组织肿块亦局限,骨髓穿刺可确诊;③化脓性脊椎炎:临床有起病急、高热、寒战等病史,早期以骨质破坏为主,晚期可形成粗大骨桥。
螺旋CT扫描图像清晰,分辨率高,能显示X线检查难以发现的骨质破坏,揭示病变范围及其对椎管的累及程度,有助于对病变的术前评价和术后分析。
参考文献
[1] 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628-629.
[2] 张林.脊柱结核的CT诊断(附56例分析).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14(6):64-66.
[3] 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70-671.
[4] 郭启勇.实用放射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53-1154.
[5] 冯志捷.老年肺结核的CT诊断及价值(附86例分析).浙江临床医学,2006,8(1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