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巴文地名的调查整理与语言文字研究

合集下载

纳西东巴文字典研究述评[权威资料]

纳西东巴文字典研究述评[权威资料]

纳西东巴文字典研究述评[权威资料] 纳西东巴文字典研究述评摘要:本文对纳西族东巴文的字典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指出目前对于东巴文字字典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研究的侧重点、研究的标准、字典的使用频率和字典的内容及编纂体例不一致,为今后东巴文字典的编纂提供借鉴。

关键词:东巴文字典研究现状令世人着迷的东巴文字散发着古远的味道,承载着纳西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学者。

东巴文字典是研究东巴文的工具书,学者们利用字典中的材料对东巴文字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对现有东巴文字典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可以为编纂更加科学完善的东巴文字典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东巴文字典的研究现状1.东巴文字典的编纂内容。

纳西族学者杨仲鸿的《摩些文多巴字及哥巴字汉译字典》编纂于1933年,是国内最早的东巴文和哥巴文字典。

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此稿并未刊行,因而未能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方国瑜的《纳西象形文字谱》,全书将东巴文按义类分为:天象、地理、植物、飞禽、走兽、虫鱼、人称、人事、形体、服饰、饮食、居住、器用、行止、形状、数名、宗教、传说古人名号。

“简谱”中排列东巴文字头1340个,各字条后列异体字和附收字,计1840字。

每个东巴文字形之后用国际音标注音,汉文释义,并且简要分析字形结构。

本书不仅是解释纳西东巴文字最具权威性的工具书之一,而且也是学者研究东巴文字和纳西族历史文化的必备参考资料。

李霖灿的《么些象形文字字典》,1943年由四川省南溪县李庄镇一家民族石印馆印刷出版。

字典的主体部分是“字典本文”,分天文、地理、人文、人体、鸟、兽、植物、用具、饮食、衣饰、武器、建筑数目动作等若喀字、古宗音字、宗教、鬼怪、多巴龙王、神,共十八类,收东巴字2120个。

闻宥《评〈么些象形文字字典〉》于概述李霖灿字典内容之后,着重评价李书不足之处有二:其一,“每类下所收之字,恒与其标目不符”;其二,“每一字下之诠释,大体虽类详备,然亦尚有可补苴者”{1}。

东巴文记录纳西语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东巴文记录纳西语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 纳西东巴文是由东巴教祭司创制,用于记录东巴经的原始表意文字。在民间陆续发现的地契、账簿等东 巴文应用性文献材料的整理与研究,说明东巴文很早就走向了世俗的应用。但是,从文字记录语言的角度,东巴 文还有哪些问题,学界还鲜有关注。本文选用了九个句子,通过田野调查,请纳西东巴用东巴文写出来,进而分 析东巴文在记录纳西口语时的用字表现,认为除了要规范假借字的使用,东巴文自身也要做出诸如形声字化等必 要的改造,才能更适合纳西语。 【关键词】 东巴文;纳西语;通用文字
【中图分类号】 H2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860(2019)04-0038-10
TheInvestigationAboutDongbaScriptRecordsNaxiLanguage
WUXiao-dan,ZENGXiao-peng (CollegeofLiteratureandArt,Southwest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频率也很低。我 们走访的东巴除了抄经书之外,平时很少用东巴文 作别的用途。国家颁布制定的拼音文字基本限于丽 江,而且使用率也不高,所以,纳西族还没有自己 真正意义上的普通文字,汉字仍是通用的文字。这 对于拥有东巴文、哥巴文两种自源文字的纳西族来 说,既是遗憾,似乎也有点说不过去。
例句: 1.我假如有钱,一定去买一匹马。 2.你家有几口锅? 3.我应该帮他修房子。 4.说过的话收不回。 5.只有好好读书,娃娃将来才有出息。 6.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7.齐心协力保护、抢救、传承东巴文化。 8.st33 ndɑ33 ɡu21 l33 i33, tsho21 sy33 du33 diwt21 i33① ; 柴湿盜重 (助),人杀事大 (助); 大意:湿柴盜更重,杀人孽最深。 9.tsho21sy55zo33dz21bu21be33le21do33, uɑ33 khu33zo33?he21x33be33le21do33。 人杀男父亲对待,马宰男朋友对待。 大意:像对父亲一样地侍奉杀亲者,如对朋友 一样地善待害马贼。 下面以每条例句为单位,将四位东巴所写的放 在一起,便于对比评析。

东巴文国内外研究综述

东巴文国内外研究综述

东巴文国内外研究综述东巴文是一种独特的藏缅语族文字,主要用于西藏地区的社会交流和宗教文献的书写。

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国内对东巴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者们对东巴文的起源和演变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对东巴文的形态、结构和语法规则的分析,他们揭示了其与藏语、缅甸语等其他语言的联系,并推测出东巴文的发展历程。

此外,一些学者还通过对东巴文残片的整理和比较研究,进一步探讨了东巴文的起源和变异。

学者们对东巴文的语义和语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通过对东巴文文献的阅读和分析,揭示了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丰富内涵。

例如,他们发现东巴文中的某些词汇和短语具有特殊的宗教意义,与佛教教义密切相关。

同时,他们还研究了东巴文在社会交流中的使用情况,揭示了其在不同场合和语境中的语用特点。

学者们还对东巴文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积极探索。

他们通过整理和出版东巴文文献,开设东巴文教育课程等方式,推动了东巴文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一些学者还积极参与东巴文的数字化项目,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东巴文进行保护和研究。

与此同时,国外学者对东巴文的研究也逐渐兴起。

他们通过对东巴文文献的研读和比较,对其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探索。

一些学者还将东巴文与其他语言进行对比研究,以揭示其与藏缅语族其他语言的关系。

总的来说,东巴文国内外的研究涉及了多个方面,包括起源演变、语义语用、保护传承等。

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东巴文的认识,也对藏缅语族的研究和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学者加入到东巴文的研究中,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丽江旅游探秘的热点之一

丽江旅游探秘的热点之一

丽江旅游探秘的热点之一“东巴文化”解说词2009-11-20 19:43:16 作者:phpcms来源:浏览次数:18 网友评论0 条(解说)来到丽江,也许第一眼你看到的是雪山和古城,它们让你着了迷,但是究竟是什么让你如此心仪丽江?对了,是纳西族和东巴文化,也许这才是你来丽江的初衷。

东巴,在纳西语中是智者的意思,是东巴文化的主要继承者和传播人。

东巴文化就是东巴们世代传承下来的古文化,在丽江,东巴文化如空气弥漫在纳西人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如生命之水渗透到古城、玉龙雪山,渗透到每个纳西人直到一切的存在。

城依水存,水随城在,这是丽江古城的一大特点。

古城的选址和布局,充分利用了地理环境和黑龙潭水系,建筑物依山就势、层叠起伏。

古城的街道以四方街为中心向四面伸展,小巷如网,往来便利以黑龙潭为起点的西河、中河、东河,分为无数支流穿流古城,形成了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高原水乡景色。

今年46岁的和力民是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的研究员,他告诉我们,纳西族从古至今非常重视的水的保护和利用。

在东巴教中,水神是纳西人非常崇拜的一个自然神。

(同期声学者和力民)水从这里面冒出来的,这里面冒出来的,山脚下流出来的这个水,这个是第一潭。

第二潭,第二潭你看洗肉、洗菜、洗锅碗这些。

第三潭就洗衣服了,现在不是在洗衣服吗。

第三潭是洗衣服,纳西人对于水呀,水的这个资源不能浪费,但是有一句话就是说,东巴经里说,资源你可以使用但是不能浪费,不能过多的浪费。

这个水呢它就是三道,三眼井,那里冒出来的水呢一道一道地使用。

东巴象形文字呢有一个字,一个字写的就是水流满塘,这个就是所有的东巴经书里面基本上都有的,最后的结尾的时候的一种结前的祝辞,写在这吧,水流满塘,它是这样,水流满塘是吧?对。

流水满塘也行,这是水塘了然后呢满满的,这个就是水流满塘,水流满塘就是一种结前的一种象征,就是流水呀流到这个塘里面,塘水满满的,整个生活富足。

(解说)东巴文字被誉为世界上惟一保存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

东巴文字

东巴文字

东巴文字东巴文字是一种罕见的民族文字,主要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如藏区、纳西地区等。

它是一种象形文字,被认为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中最早的一种。

东巴文是多音节语言的书写方式,在形状上比较复杂,结构严谨,它的发展过程也颇为有趣。

以下将从其起源、发展以及现状三个方面对东巴文字进行探讨。

一、起源与发展所谓东巴文字,源自藏族传说中的三巴巴(即藏族的女神所用文字)和九巴巴(指盐津、巧家、维西和缅甸境内的佤族所用文字)两种文字体系的结合。

东巴文字最早的形态出现在七世纪。

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东巴文字逐渐走向成熟,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展。

东巴文字的字形结构上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偏旁部首,一部分是声调符号。

偏旁部首的作用是表示该字所属的范畴,声调符号则用来确定该字的音调。

由于东巴文字的特殊构成,使得它的文字学和语言学研究具有很高的难度。

目前学界对于东巴文字的解读还有很多争议,许多细节尚未完全揭示。

二、现状与挑战尽管东巴文字在一些地方还有一定的使用群体,但受到了现代化的冲击,正逐渐失去应用的机会。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科技的发展,阅读和书写习惯也在发生改变,大部分人更加习惯使用现代的文字和电子设备。

此外,东巴文字的复杂性和学习难度也是限制其发展的因素。

然而,东巴文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并未停止。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为东巴文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些学者和文化爱好者也投身于东巴文字的研究与传承工作中,通过举办座谈会、培训班等形式,在传统村寨中推广东巴文化,努力挽救东巴文字的危机。

三、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东巴文字,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加强对东巴文字的研究工作,挖掘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形成更加完善的学术体系和研究成果。

同时,还可以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东巴文字的独特之处。

其次,应加强对东巴文字使用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字识读能力。

可以通过开办课程、培训班等方式,推动东巴文字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艺术、教育和文化传承中的应用,保持其活力。

巴克《么些研究》字表校勘与考释

巴克《么些研究》字表校勘与考释

巴克《么些研究》字表校勘与考释李晓亮【摘要】巴克《么些研究》中的东巴文与哥巴文字表是纳西学史上最早的具有辞书性质的字表,在纳西学史和纳西东巴文研究上有重要的价值,但字表中存在一些讹误和疑难字。

本文对字表中讹误进行校勘,对其中疑难字进行考辨。

【关键词】东巴文;巴克;《么些研究》【作者简介】李晓亮,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纳西东巴文、西方纳西学史。

(重庆400715)-引言1907年和1909年,法国人雅克•巴克(Jacques Bacot,1890—1967)两次到中国西南地区旅行,在云南的丽江、维西、白地等纳西族地区考察,购买并翻译了数册东巴经书。

1913年,巴克在荷兰莱顿出版了专著《么些研究》,该书全面介绍了纳西族的历史文化和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内容,是第一部纳西学专著,被视为西方纳西学的开端。

该书中的东巴文与哥巴文字表是纳西学史上最早的具有辞书性质的东巴文字表。

①刘悦②、李晓亮③、和继全④等都曾对字表做过整理和初步研究,但是该字表本身存在的一些错误亟待校勘,有些字难以辨认,需要进一步分析考辨。

《么些研究》中的东巴文字表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字表一和字表二。

字表一由字形、注音、释义三部分组成;字表二只有字形和释义,没有注音。

字表中收录了东巴文和哥巴文两种文字。

巴克将东巴文称作表意文字,哥巴文称作音节文字。

字表共分四栏:法文释义、纳西语标音、表意文字和音节文字。

字表是以纳西文字法文释义的拉丁字母顺序编排。

纳西语使用拉丁字母注音,未标注声调。

巴克的注音与现行的国际音标虽有差异,但大致可辨。

从字表所收的文字结构上看,字表中既有东巴文或哥巴文的单字又有字组。

因此,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字表中的收字情况,我们将字表中的文字分成东巴文单字、哥巴文单字、东巴文与哥巴文组成的字组三类。

字表共有东巴文单字278个,哥巴文单字231个,字组39个。

字表二中收录了哥巴文95个,巴克称之为读音不明确的字符。

据巴克在《么些研究》中介绍:“我曾与两个东巴联系密切。

纳西人的东巴文化的现状与发展调查

纳西人的东巴文化的现状与发展调查

纳西人的东巴文化的现状与发展调查纳西人的东巴文化的现状与发展调查08级计科系3班 XX【内容摘要】:我们6名高中同学在行程中克服重重困难,探索丽江古城东巴文化的现状以及发展,提出东巴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简要探究问题存在原因并针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丽江古城东巴文化现状及发展实地调查研究目的与意义:雪山壮丽,白云浪漫,天空广大,土地深远。

这些物象汇聚成了云南最初的源泉,也孕育出勤劳聪明的纳西民族,而纳西人创造的东巴文化成为这个雪国的天空、大地与人文融合为一体的奇迹。

是的,我们做这个实践课题,不仅仅是因为被烟柳曲巷的丽江所吸引,更是为了靠近一种似乎已经远去的文化,拂去她所不应沾染的尘埃,探究她的博大,辉煌,或日渐式微的迟暮,探究我们自己应如何面对现今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冲击,矛盾。

穿越时空隧道,漫游文化之旅,整合散落在神州大地上的文明碎片,我们走在丽江古城的大街小巷上。

实践时间:2010年1月25日—2010年2月20实践过程:小组在丽江古城,丽江新城,束河古镇,黑龙潭等地方进行东巴文化现状的实地考察和无结构访谈记录,走访了多个东巴文化研究机构,搜集了大量视频与图片等的一手资料,调查研究东巴文化的现状。

东巴文化:位于喜马拉雅周边区域万山丛中的横断山脉深处,有一个神秘的“象形文古国”,这里隐藏着一个举世瞩目的古老文明之谜。

东巴文化包括图画象形文字,包括东巴经还有东巴画,东巴舞蹈、东巴音乐,还有东巴的各种道场就是祭祀活动,这部分也包含有民族心理素质的很多内涵在里头,所谓东巴文化就是指的这么一个文化体系。

1.图画象形文奇迹——世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纳西人创制的象形文字在国内学术界被称为东巴文或东巴象形文,在国外多称为“纳西象形文”,而在纳西语中称为“斯究鲁究”,意思是“木石上的痕记”,用这种文字写成的古籍被称为“东巴经”。

东巴文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

关于幼儿园开展纳西族东巴文字教学的调查研究及教育建议-精品文档

关于幼儿园开展纳西族东巴文字教学的调查研究及教育建议-精品文档

关于幼儿园开展纳西族东巴文字教学的调查研究及教育建议-精品文档关于幼儿园开展纳西族东巴文字教学的调查研究及教育建议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东巴文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文字特征与幼儿思维发展特点相契合,为东巴文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本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丽江市个别幼儿园开展的东巴文教学活动调查,分析其东巴文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促进东巴文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开展提出了笔者的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的丽江市的纳西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拥有丰富古老的传统文化,在其语言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瑰宝――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活着的象形文字,从东巴文的特点来看,东巴文“象形文字”的特点与学前儿童的以具体象形思维为主的认知方式有了一个相契合的联系点。

因此,将东巴文的学习与学前儿童的教育相结合,从而将民族文化的传承引进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成为了现今丽江地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特色,本文基于对丽江市个别幼儿园对幼儿进行东巴文教学活动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了解其教学现状。

二、对研究问题的分析(一)师资力量的欠缺。

在对幼儿园教师的调查中,许多教师对东巴文的了解程度都普遍较低。

师资水平的欠缺有进一步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受到自身水平的限制,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幼儿园尚未形成专门的对东巴文字学习的课程。

幼儿园对东巴文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对其他课程,如在美术、数学等活动中进行一些东巴文的穿插,并不把学习东巴文作为其教学的主要目标。

(三)社会各界特别是部分家长对幼儿园开展此类教学活动持怀疑甚至是反对态度。

在义务教育阶段升学压力下,许多家长认为幼儿园应提早为以后的小学学习打下基础,这样的态度使这些家长对幼儿园开展看似与以后的小学学习无关的学科变得完全没有必要,甚至还加重了幼儿的学习负担。

这样的态度也直接影响到了幼儿园对东巴文教学的开展。

三、对研究结果的讨论(一)研究中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巴文地名的调查整理与语言文字研究
本文定义的东巴文地名是指用纳西东巴文字记录的地名专有名词或词组,这些词语主要是纳西语,也有一些外民族语言的借词。

本文基于东巴古籍文献中东巴文地名的整理,以及对东巴文地名的实地田野调查取证,从语言的角度,对东巴文地名作了语词结构分析,通名专名的辨析,命名理据的分析。

从文字的角度,对东巴文地名作了通名字源的考证,表词方式,字音关系,用字特点的分析。

同时对东巴文地名所蕴含的纳西族社会历史文化作了简要分析。

第一章,是东巴文地名的提出与概述。

简述了纳西东巴文和汉语地名的研究概况。

我们认为汉语地名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因此,可以借鉴相关理论来对东巴文地名展开讨论。

随着老一辈人的相继离世,地名命名理据的消亡客观存在,因此东巴文地名研究迫在眉睫。

第二章,是对东巴文地名材料的整理。

我们整理东巴文地名的材料来源为:东巴经中的迎送路线,东巴经跋语中地名,各大字典、词典中收录的地名。

第三章,是对东巴文地名材料的实地寻访调查。

我们历时26天,寻访116个村落,130余人,着重考察了二章中整理的一批东巴文地名,最终证实170个东巴文地名的命名理据和社会历史背景。

在寻访过程中,本文发现东巴经中的迎送路线与以前的马帮路线基本吻合,同时得出一个重要认识是:绝大多数东巴经中记载的迎送路线(迁徙路线)是西线,这是因为西线有东巴教圣地白地,多数经书渊源于此。

但是从社会、历史和地理等客观条件上分析,本文认为纳西族的主要迁徙路线应该是东线。

第四章,是对东巴文地名的语言分析。

东巴文地名音节上以三音节占绝对比重,这是由地名在言语过程中的经济性和节奏规律性决定的,研究表明地名起初并非直接命名,而是在人们社会生产过
程中,对一些地理实体的修饰性词组或语段逐渐简化、稳固和专有化而形成的。

描述性或叙述性专名加定类性通名是东巴文地名的主要命名结构,东巴文地名的三种命名方法为:描述自然地貌命名,叙述社会历史命名,情感意愿命名。

此外,命名过程中有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从命名内容中折射出了纳西族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第五章,是对东巴文地名的文字分析。

首先,对25个东巴文地名通名字作了字形分析,通名字的造字方法凸显了纳西族地区的山地地理环境。

其次,东巴文地名的表词方式多数为形声组合方式。

这种形声组合整体表词,但各部分又离散多变的表词单位,是东巴文发展过程中自身特有的表词方式。

最后,在字词关系上东巴文地名的表音化程度非常高,其原因是地名命名理据的消亡;地名的专名化、符号化;具体书写过程中地名的特性决定无法使用语境提示和补意。

因此,本文认为文字记录专名是文字系统表音化进程中的重要实现方式。

第六章,以东巴文地名为突破口,考证出“西方纳西学之父”约瑟夫?洛克的经师和华亭东巴的法名为东林,并证实8册经书属于龙蟠乡中义村,抄写者正是和华亭。

这是首次批量证实和华亭的经书,对研究其生平和纳西学史具有较大价值。

也进一步说明了研究东巴文地名可以帮助我们探究解决一些疑难历史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