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形式逻辑-第七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合集下载

逻辑学第七章.ppt

逻辑学第七章.ppt

2021/3/2
23
下列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1.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所以,当事人在法庭 上也可以不提出新的证据。
2.最早印刷纸币的人可能是古代中国人,最早使用纸币必然 是最早印刷纸币的人,所以,最早使用纸币的人必然是古代中国人。
3.想出国留学必须学外语,我不想出国留学,所以,我不必 须学外语。
第七章 模态逻辑
教学重点与难点
模态命题及其种类 模态命题的真假与可能世界的理论 基本模态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 道义命题及其种类 模态命题推理、道义命题推理在法律中的应用
2021/3/2
1
谁打了纳粹军官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占领法国期间,在法国巴黎一 家旅馆里,四个人同乘一部电梯。其中一位是穿军 装的纳粹军官,一名是当地的法国人,他是地下抵 抗组织的成员,第三位是个漂亮的少女,还有一位 是老妇人,他们相互都不认识。突然,电源发生故 障,电梯停住不动,电灯也熄灭了,电梯内漆黑一 团。这时传出一声接吻的声音,随后是拳打在脸上 的声音。过了一会儿,电灯亮了,纳粹军官的一只 眼睛下面出现了一块青紫的伤痕。
2021/3/2
3
逻辑分析:
原来,这位聪明的法国小伙子先吻了一下自己 的手,然后打了纳粹军官一拳。这里,我们感 兴趣的是其中所出现的判断“一定是他吻了这 位老妇人或那位小伙子”,“可能是这个法国 男子想吻这位姑娘”。第一个判断是断定他吻 了这位老妇人或那位小伙子的必然性,而第二 个判断则断定这个法国男子想吻这位姑娘的可 能性。这种断定事物可能性与必然性的判断就 是模态命题。
2021/3/2
7
模态的种类
(1)狭义模态和广义模态 (2)客观模态和主观模态 (3)逻辑模态和非逻辑模态 (4)命题的模态与事物的模态

公安部规划大学教材逻辑学教程经典教案第七章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1)

公安部规划大学教材逻辑学教程经典教案第七章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1)

第七章模态命题及其推理第一节模态命题一、什么是模态命题?模态命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一切包含有模态词的命题,狭义的主要是指其中包含有“必然”和“可能”这类模态词的命题。

定义:模态命题是反映事物可能性或必然性的命题。

例如:1、社会必然不断进步。

2、明天可能不下雨这些都是模态命题。

例1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必然性。

例2反映了“明天不下雨具有可能性”。

二、模态命题的种类根据命题所反映的是事物可能性还是必然性,可以把模态命题分为可能命题和必然命题。

1、可能命题。

反映事物情况可能性的命题是可能命题。

可能命题又分为两种:肯定可能命题和否定可能命题。

(1)肯定可能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可能存在的命题。

例1、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

例2、今天可能下雨。

前者反映火星上存在生命具有可能性,后者反映今天下雨的具有可能性。

公式:“S可能是P”或“S是P是可能的”简化为:“可能P”或“◇P”(在这里,P表示命题,“◇”模态算子,表示“可能”)。

(2)否定可能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可能不存在的命题。

例1、明天可能不下雨。

例2、他可能没有20岁。

前者反映“明天下雨”这种情况可能不存在,后者反映“他有20岁”这种情况可能不存在。

公式:“S可能不是P”或“S不是P是可能的”,也可简化为“可能┒P”(即可能非P“或”◇┒P)。

2、必然命题。

反映事物情况必然存在的命题是必然命题。

(1)肯定必然命题。

是反映事物情况必然存在的命题。

例如:a.生物必然进行新陈代谢。

b.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必然能实现。

前者反映了“生物进行新陈代谢”的必然性,后者反映了,“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然性”。

公式:“S必然是P”或“S是P是必然的”简化为“必然P”,“或□P”,(“□”是模态算子,表示“必然”)。

(2)否定必然命题。

是反映事物情况必然不存在的命题,例:a.谎言是必然不能长久骗我的。

b. 客观规律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是必然的。

前者反映了“谎言能长久骗人”是必然不存的。

逻辑学课件第七章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逻辑学课件第七章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 必然命题又可分为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 可能命题又可分为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
二、模态命题的种类
• 所以,模态命题共有四种: • 1、必然肯定命题 必然p • 2、必然否定命题 必然非p • 3、可能肯定命题 可能p • 4、可能否定命题 可能非p
□p
□¬p
◇p
◇¬p
三、模态命题之间的关系
• 以上四种模态命题之间,也可用逻辑方阵表示 它们之间的真假关系。
该”)、“允许”、“禁止”这些规范 模态词的命题。
• 例如:1、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允许开办私营企业。
• 这些都是规范命题。前者表示公民遵守 宪法和法律是必须的;后者表示开办私
营企业是允许的。
二、规范命题的种类
• 在现代规范逻辑中,作为逻辑常项的规 范模态词有三个:
• (1)“必须”(用“O”表示)。现代汉 语中表示这一规范词的还有“应当”、 “应该”、“有义务”等等。
二、根据“必须”与“禁止” 之间的等值关系进行的推理
• 有效式:
• 1、必须p →禁止非p • 2、必须非p →禁止p • 3、禁止p →必须非p • 4、禁止非p →必须p
三、规范三段论
• 规范三段论就是在三段论中引入规范词 的三段论。其大前提是规范命题,小前
提是性质命题,结论是规范命题。
• 常见的规范三段论有三种:
第七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第一节 模态命题
• 一、什么是模态命题? • 模态命题是反映事物可能性或必然性
的命题。 • 例1: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 例2:明天可能不下雨。 • 这些都是模态命题。前者反映了共产主
义胜利具有必然性。后者反映了明天不 下雨具有可能性。
二、模态命题的种类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教学大纲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是大学本(专)科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作为一门思维科学,它既有认识的作用,又有表达和论证思想的作用。

学习形式逻辑对于自觉地进行思维的逻辑训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增强逻辑论证的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本课程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原则和方法,要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逻辑规律和逻辑原理,同时,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自觉地运用学过的逻辑理论和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逻辑问题。

通过学习本课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就中文系而言,本课程应注意同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基础课程相联系,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本课程的一些内容比较抽象,教学中应注意重点突出、例证生动,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加强趣味性。

教材一般都借用了数理逻辑的语言形式,应注意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的转换。

五、本课程讲授一学期,约32学时。

书面作业2次。

六、本大纲课程教学内容顺序依托华东师大《形式逻辑》教材内容顺序编排,教学重点为第二、三、四、五、六、十章,教师在完成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课时多少及学生接受能力对教学内容可以适当调整。

由于选用教材不同,内容编排顺序以及个别内容、术语可能小异,教学中应作适当调整。

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意义第一节了解:形式逻辑的对象(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性质(全民性、工具性)。

第二节理解: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概念第一节概念的概述一、了解:概念是通过揭示对象的特性或本质来反映对象的一种思维形式。

二、了解:概念与语词的关系第二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一、了解:概念内涵、外延的定义二、掌握: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第三节概念的种类一、理解: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二、理解: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三、理解:正概念与负概念第四节概念外延间的关系一、理解:相容关系(全同、真包含、真包含于、交叉)二、理解:不相容关系(全异:矛盾、反对)第五节掌握:概念的限制和概括第六节掌握:定义及其规则第七节掌握:划分及其规则第三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第一节了解:命题和推理的概述第二节性质命题一、了解:性质命题是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2020/5/1
Jinlong
5
第一节 模态命题
2 模态命题的种类 对模态命题可以从它所包含的模态词或质两个不同的角度进 行分类。其基本形式有四种: 必然肯定模态命题,必然p 或□p,断定某件事情的发生是必 然的。如:冬天过后必然是春天。 必然否定模态命题,必然非p或□﹁p,断定某件事情的不发 生是必然的。如:谎言必然不能持久。 可能肯定模态命题,可能p或◇p,断定某件事情的发生是可 能的。如:长期大量吸烟可能致癌。 可能否定模态命题,可能非p或◇﹁p,断定某件事情的不发 生是可能的。如:火星可能没有生物。
2020/5/1
Jinlong
9
第一节 模态命题
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条件(2)“张飞不必然考上”和(4)“并 非张飞可能没考上”之间具有矛盾关系,必然有一个是真的, 一个是假的。 “并非可能没考上”的意思就是“必然能够考上”。所以, 条件(1)“张飞和李柏至少有一人考上”和(3)“李柏确实 考上了”之间也必然有一真一假。 这里,若(3)是真的,则(1)也必然是真的。所以,(3) 不能是真的,必然是假的。即李柏没考上,张飞考上了。所以 正确答案是A。
2020/5/1
Jinlong
7
第一节 模态命题
学校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开设文理两类选修课。统计表明,
有学生选修了全部文科类选修课,也有学生选修了全部理科类
选修课。那么一下哪项是一定是真的( )?
A 有学生选修了全部的选修课。
B 每门选修课都有学生选修。
C 有一门选修课,选修它的学生不只一人。
止;知道、相信、可接受、可疑、可证;曾经、总是、将是、
优先、中立等等。这些模态词分别是道义逻辑、认识逻辑、时
态逻辑和价值逻辑的研究对象。

模态逻辑的推理规则和证明方法

模态逻辑的推理规则和证明方法

模态逻辑的推理规则和证明方法模态逻辑是一种专门研究命题含有模态词的推理规则和证明方法的逻辑系统。

模态逻辑主要研究命题的可能性、必然性、推断和推理等问题,以及与经典逻辑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模态逻辑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推理规则和证明方法。

一、模态逻辑的基本概念1. 模态词模态词是指用于表示可能性、必然性、可能真或必然真等概念的词语,如“可能”,“必然”,“或许”等。

模态词可以分为“必然性”和“可能性”两大类别。

2. 推理规则推理规则是指用于进行命题推理的基本规则,它们描述了命题在逻辑上的相互关系和推导转换的合法性。

在模态逻辑中,常用的推理规则有必然推理规则、可能推理规则、非必然推理规则等。

3. 证明方法证明方法是指用于证明模态逻辑命题成立或推导出结论的方法。

常见的证明方法包括形式证明、条件证明、反证法等。

二、模态逻辑的推理规则1. 必然推理规则必然推理规则描述了命题在必然性逻辑上的推导关系。

其中包括必然条件推理规则和必然蕴含推理规则。

- 必然条件推理规则:如果P必然蕴含Q,且P成立,则可以推导出Q成立。

- 必然蕴含推理规则:如果P必然蕴含Q,且Q成立,则可以推导出P成立。

2. 可能推理规则可能推理规则描述了命题在可能性逻辑上的推导关系。

其中包括可能条件推理规则和可能蕴含推理规则。

- 可能条件推理规则:如果P可能蕴含Q,且P成立,则可以推导出Q可能成立。

- 可能蕴含推理规则:如果P可能蕴含Q,且Q成立,则可以推导出P可能成立。

3. 非必然推理规则非必然推理规则描述了命题在非必然性逻辑上的推导关系。

其中包括非必然条件推理规则和非必然蕴含推理规则。

- 非必然条件推理规则:如果P非必然蕴含Q,且P成立,则可以推导出Q可能成立。

- 非必然蕴含推理规则:如果P非必然蕴含Q,且Q成立,则可以推导出P可能成立。

三、模态逻辑的证明方法1. 形式证明形式证明是一种使用推理规则和逻辑步骤来证明模态逻辑命题的方法。

它通常基于公理系统或证明系统进行推导,以确定给定命题的正确性。

逻辑基本知识—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逻辑基本知识—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在逻辑中,“必然”、“可能”、“不可能”等叫做“模态词”,包含模态词的命题叫做“模态命题”。

“必然p”、“不可能p”(必然⾮p)、“可能p”和“可能⾮p”之间的真假关系,类似于直⾔命题A、E、I、O之间的真假关系。

根据四种模态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真假关系),便可构成⼀系列简单的模态命题的直接推理。

Ⅰ、根据模态命题⽭盾关系的直接推理1.必然p,推出并⾮可能⾮p;2.并⾮必然p,推出可能⾮p;3.可能⾮p,推出并⾮必然p;4.并⾮可能⾮p,推出必然p;5.必然⾮p,推出并⾮可能p;6.并⾮必然⾮p,推出可能p;7.可能p,推出并⾮必然⾮p;8.并⾮可能p,推出必然⾮p;上述1式,可举例如下:正义必然战胜邪恶,所以,并⾮正义可能不能战胜邪恶(即:正义不可能不能战胜邪恶)。

上述3式,可举例如下:⽕星上可能没有⽣物,所以,并⾮⽕星上必然有⽣物(即⽕星上不必然有⽣物)。

Ⅱ、根据模态命题反对关系的直接推理1.必然p,推出并⾮必然⾮p。

例如:蔑视辩证法是必然要受到惩罚的,所以,蔑视辩证法并⾮必然不受到惩罚的。

2.必然⾮p,推出并⾮必然p。

例如:侵略战争必然是⾮正义战争,所以,侵略战争并⾮必然是正义战争。

Ⅲ、根据模态命题下反对关系的直接推理1.并⾮可能p,推出可能⾮p。

例如:某君不可能吸烟,所以,某君可能不吸烟。

2.并⾮可能⾮p,推出可能p。

例如:⼩王不可能不会游泳,所以,⼩王可能会游泳。

Ⅳ、根据模态命题差等关系的直接推理1.必然p,推出可能p;例如:甲队必然得冠军,所以,甲队可能得冠军。

2.并⾮可能p,推出并⾮必然p;例如⼄队不可能得冠军,所以,⼄队不必然得冠军。

3.必然⾮p,推出可能⾮p;4.并⾮可能⾮p,推出并⾮必然⾮p。

■最近⼀段时期,有关要发⽣地震的传⾔很多。

⼀天傍晚,⼩明问在院⾥乘凉的爷爷:“爷爷,他们都说明天要地震了。

”爷爷说:“根据我的观察,明天不必然地震”。

⼩明说,“那您的意思是明天肯定不会地震了。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模态命题种类
• • • • • • • • • • • • 1.必然命题 必然命题 必然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的必然性的命题。 必然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的必然性的命题。 必然肯定命题的形式是: 必然肯定命题的形式是: S必然 。可简化为:必然 。计为:□P 必然P。可简化为:必然P。计为: 必然 必然否定命题的形式是: 必然否定命题的形式是: S必然 。可简化为:必然非 。计为:□┐P 必然P。可简化为:必然非P。计为: 必然 2.可能命题 可能命题 可能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的可能性的命题。 可能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的可能性的命题。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 的认识在不十分清楚的情况下作出的反映。 的认识在不十分清楚的情况下作出的反映。 可能肯定命题的形式是: 可能肯定命题的形式是: S可能 。可简化为:可能 。计为:◇P 可能P。可简化为:可能P。计为: 可能 可能否定命题的形式是: 可能否定命题的形式是: S可能不 。可简化为:可能非 。计为:◇┐P 可能不P。可简化为:可能非P。计为: 可能不
O┐p
规范命题间关系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Op
Pp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差等关系
下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
P┐p
必然模态三段论
• • • • • 以AAA式为例, 其推理形式是: 凡M必然是P; 凡S是M; 所以,凡S必然是P。
【答案】D。 答案】 。
• 解析:此题为模态命题,模态词是“可 能”,而A、B和C模态词都是“必然”, 肯定不对。而D中,“不必然”就等值于 “可能不”,“不”和“不”相抵消,D 的含义就等值于“近日股市可能会上 涨”。
规范命题的种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根据模态命题的差等关系的直接推理
□p→◇p; ﹁◇p→﹁□p;
□﹁p→◇﹁p; ﹁◇﹁p→﹁□﹁p。
⑵根据“实然”和“必然”、“可能”的关系进行推 演的模态推理。
□p→p;p→◇p;□﹁p→﹁p;﹁p→◇﹁p。 ⑶模态三段论
模态三段论就是在三段论中引入模态词而进行的 推理。
模态三段论推理要遵循“结论从弱”的原则∶从较 强前提可以推出较弱的结论,但不能由较弱前提可以 推出较强的结论。(必然命题最强,实然命题次之, 可能命题最弱)
模态三段论又有两种形式: A.纯模态三段论,即其前提全都是模态命题的模态推 理。它们或是由同一种模态命题构成,或是由不同种 的模态命题构成。具体地说有纯必然模态三段论、纯 可能模态三段论和必然与可能结合的模态三段论等。 当前提是由不同种的模态命题组成时,推理的结论应 该同前提中那个确然程度较低的模态命题相一致。
根据对当关系,同样可以由一个模态命题的真或假, 来确定与其同素材的另外几个模态命题的真或假。
必然p
必然非p
可能p
可能非p
□p、□﹁p、◇p、◇﹁p之间在真假值上有以下四 种关系情况∶
⑴反对关系∶ □p与□﹁p
⑵矛盾关系∶ □p与◇﹁p;□﹁p与◇p
⑶差等关系∶ □p与◇p;□﹁p与◇﹁p ⑷下反对关系∶ ◇p与◇﹁p
第七章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一、模态命题
1.狭义模态命题及其结构
模态命题就是断定思维对象不同确然程度的命题。
模态命题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它总是包含有“可能” 或“必然”之类的模态词。
例如:今天晚上他一定不会来。
这部小说可能畅销。
我们主要讨论逻辑上的“必然”和“可能”两种模 态,即真值模态命题及其推理。所以真值模态命题又 称断定思维对象之可能性或必然性的命题。在现代逻 辑中,用“□”表示“必然”,用符号“◇”表示 “可能”,用p,q,r,…表示命题。它的公式为:
⑷可能否定模态命题,可能非p或◇﹁p,断定某件事 情的不发生是可能的。如∶火星可能没有生物。
★模态命题的逻辑值并不完全取决于模态词所作用的 命题的逻辑值,即□p与◇p的真假,并不只是由p来决定。
3.同素材的模态命题间的真假关系
在同素材的四种模态命题之间也存在着真假上的相互
制约关系。这种关系与四种性质命题间的对当关系相 同,故又称模态命题的对当关系。
任何人都必然有优、缺点,
所以,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优、缺点
违反法律必然受到法律的惩罚, 他违反了法律, 所以,他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2.模态推理的种类
现代模态逻辑系统很多,模态推理的种类繁杂,因 此本课程很难笼统介绍,只对一些常见的模态模态推理。 a.根据模态命题的矛盾关系的直接推理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b.根据模态命题的反对关系的直接推理 ◇p→﹁□﹁p; □﹁p→﹁□p。 c.根据模态命题的下反对关系的直接推理 ﹁◇p→◇﹁p; ﹁◇p→◇p。
2.模态命题的种类
对模态命题可以从它所包含的模态词或质两个不同的 角度进行分类。其基本形式有四种:
⑴必然肯定模态命题,必然p或□p,断定某件事情的 发生是必然的。如∶冬天过后必然是春天。
⑵必然否定模态命题,必然非p或□﹁p,断定某件事 情的不发生是必然的。如∶谎言必然不能持久。
⑶可能肯定模态命题,可能p或◇p,断定某件事情的 发生是可能的。如∶长期大量吸烟可能致癌。
B.混合模态三段论,即其前提是由模态命题和性质命 题组成的模态推理。它们或是必然与实然相结合的模 态三段论;或是可能与实然相结合的模态三段论。
这种推理的结论一般应该与前提中的模态命题相一致, 有些可以例外。
4.模态命题的负命题及其等值命题
一个模态命题的负命题与被否定的模态命题的矛盾 命题在逻辑上是等值的。所以,总是可以从一个模态命 题的负命题推得一与它相等值的命题。例如:
﹁□p◇﹁p; ﹁□﹁p◇p; ﹁◇p□﹁p; ﹁◇﹁p□p。
二、模态推理
1.模态推理就是以模态命题为前提或结论,并根据模 态命题的逻辑特点或相互关系进行的推理。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