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患儿的护理

合集下载

麻疹患儿的护理措施

麻疹患儿的护理措施

麻疹患儿的护理措施介绍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常见于儿童。

患者会出现发热、皮疹、咳嗽、流涕、结膜炎等症状。

麻疹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症状缓解、预防传染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麻疹患儿的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对于麻疹患儿,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全面的病情观察,以及对病情变化的及时记录和处理。

以下为需要观察的内容:1.体温:定期测量患儿的体温,通常麻疹会伴有发热,需要随时监测体温的变化。

2.皮疹:观察患儿身体出现的皮疹情况,记录数量、分布范围和形态特点。

3.精神状态: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注意是否有疲倦、嗜睡等异常表现。

4.咳嗽、流涕、结膜炎等症状:观察患儿是否出现以上症状,记录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变化情况。

5.饮食情况:关注患儿的饮食情况,确保摄入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症状缓解针对麻疹患儿的症状,需要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进行缓解。

1.发热:麻疹常伴有发热,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儿降温。

可以使用温水擦浴和物理降温法,如冷敷等。

同时,也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给予退热药物。

2.皮疹:麻疹患儿的皮疹会引起瘙痒和不适感,可以使用温水擦浴或轻柔的湿敷来缓解皮肤的不适。

3.咳嗽、流涕、结膜炎:对于咳嗽和流涕,可以通过保持室内湿度、使用盐水清洗鼻腔、饮食清淡等方式缓解症状。

对于结膜炎,需要及时清洗患儿的眼睛,可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生指导下的眼药水。

4.饮食和营养:麻疹期间患儿的饮食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护理人员需要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确保摄入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防止传染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为了防止病毒传播给其他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1.隔离:麻疹患儿需要进行隔离,确保与其他人的接触最小化。

患儿的用具、衣物等需要单独洗涤和消毒。

2.保持室内通风:室内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有助于散去传染性病毒。

3.避免与未免疫人群接触:麻疹患者具有高度传染性,需要避免孕妇、婴幼儿以及未接种麻疹疫苗的人接触。

4.手卫生: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洗手,并在与患儿接触前后进行手消毒。

小儿麻疹患者的护理

小儿麻疹患者的护理

【 图分类 号】 4 3 中 R 7
【 标识码 】C 文献
【 章编 号】1 7 — 7 12 1 )5 a一 1— 2 文 6 4 4 2 (0 0 0 ( ) 14 0
规 则 的红 色 斑丘 疹 ,疹 间 皮肤 正 常 ,依耳 后一 际边 缘一 发 面
麻疹 是儿 童最 常见 的急性 呼 吸道传 染病 之 一 , 疹减 毒 麻 活疫 苗普 及接 种后本 地发 病率 明显 下 降 , 但近 年 由于 外来 流
护理研究
20 5第7第3 0年 月 1 1 1 卷 期
小儿麻疹患者 的护理
陈 爱 平
( 江苏省 苏北 人 民医 院新 区分 院 , 江苏扬 州
25 0 ) 2 0 1
【 要】目的: 摘 探讨 4 J 麻疹 的最 佳 护理 措施 。方法 : 临 床治 疗 的基 础上 , 4 ,L 在 对 0例 小 儿麻 疹 患儿 实 施全 面 细致 的 护 理 , 括 隔离 、 室 管理 、 包 病 皮肤 与五 官护 理 等基 础护 理 , 以及对 高 热 、 吸 困难 等 的对症 护理 , 时 , 呼 同 注重 对 小儿 的心
1 . 饮 食 护理 饮 食 以清 淡 、 消化 、 .5 3 易 营养 丰 富的 流食 、 流 半
食为宜, 少量 多餐 , 持水 、 保 电解 质平衡 。 鼓励 多饮 水 , 以利 排
毒、 退热 、 疹 . 透 必要 时 按医 嘱静 脉补 液 。恢 复期应 添加 高 蛋
白、 高能 量及 多种 维生 素 的食物 , 无需 忌 口。随体 温降低 、 病
理 护理 和对 家长 的健康 教育 。结果 : 过积极 治疗 和细 致 、 面 的护理 .0例 麻疹 患儿全 部 治愈 。结 论 : 通 全 4 科学 、 致 、 细

主管护师-儿科护理学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七章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主管护师-儿科护理学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七章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主管护师-儿科护理学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七章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单选题]1.有关麻疹的护理错误的是A.发热时应用药物或物理方法迅速降温B.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C.多饮开水D.及时清除鼻(江南博哥)痂,保持呼吸道通畅E.病房通风换气进行空气消毒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麻疹高热的护理:绝对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

出疹期不宜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是乙醇擦浴、冷敷等物理降温,以免影响透疹。

体温超过40℃以上时可用小量的解热药,以免发生惊厥。

掌握“实践能力-麻疹护理措施”知识点[单选题]2.降低麻疹发病率的关键措施是A.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B.接触后立即注射丙种球蛋白C.医学检疫21天D.按时接种麻疹疫苗E.流行期间避免去公共场所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对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可接种麻疹疫苗。

未患过麻疹者,按时接种麻疹疫苗能有效预防麻疹。

掌握“实践能力-麻疹护理措施”知识点[单选题]3.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以下正确的是A.可以多进食饼干、薯片等调节食欲B.严禁温盐水漱口,防止疼痛加重C.可进食水果和补充维生素C片D.腺肿处可用如意黄金散外敷E.肿胀处可热敷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用如意黄金散等中药外敷,可减轻局部疼痛,其他几项操作都不合适,会加重症状。

掌握“实践能力-流行性腮腺炎护理措施”知识点[单选题]4.无并发症的水痘患儿应隔离至A.出疹后5天B.出疹后10天C.部分皮疹结痂D.全部疱疹结痂E.全部结痂脱落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无并发症的水痘患儿多在家隔离治疗,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天止。

掌握“实践能力-水痘护理措施”知识点[单选题]5.猩红热患儿隔离说法正确的是A.症状消失后解除隔离B.连续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解除隔离C.有无并发症必须隔离至痊愈D.咽拭子培养阴性后解除隔离E.症状消失后2周才可解除隔离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隔离患儿:呼吸道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连续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后即解除隔离。

儿科麻疹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儿科麻疹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麻疹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冬春较多,5岁以下的孩子易于罹患。

毒从口鼻吸人,侵犯肺脾。

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毒邪轻而体质较好的,则邪从肌表外达,出疹顺利,经过10天左右,疹回热退,脱屑而愈,此为顺证;若病毒较重而正气虚弱,无力外托,邪毒不能尽从皮毛肌肤外达,可闭肺攻喉,内窜厥阴,产生喘逆昏痉等逆证,则病情凶险,多有恶变。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广泛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麻疹发病率大大降低,且症状较轻。

【诊断】1.未接种麻疹减毒疫苗,未患过麻疹的易感儿童,在流行季节,有与麻疹患儿的密切接触史。

2 .初起发热咳嗽,眼泪汪汪,口腔有柯氏斑(颊黏膜臼齿处出现针尖样小白点,周围充血)。

3 .正常的麻疹,颗粒分明,高出皮肤,色泽红活,疹回则热退,皮肤出现糠皮状脱屑。

若疹点稀细色淡或色紫暗红,密集成片,或出后早回,或麻疹虽回而热仍不退者,要注意产生并发症。

4 .出疹过程,咳嗽剧烈,气急鼻煽,烦躁不安,或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或神昏痉厥者,提示邪毒闭肺攻喉,内窜厥阴,产生肺炎、喉炎、脑炎等合并症。

5 .必须与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鉴别(见猩红热节)。

【治疗】一般麻疹轻症,只需治以简易方药,加强护理,即能痊愈。

若痛毒较重或出现并发症,要加强治疗措施,及时处理。

一、辨证论治麻疹为痴毒引起,治疗方法以解毒为主,按其疹前、出疹、疹回的不同时期,采用宣透、清热、养阴之法。

虽然麻疹的临床表现有顺证和逆证区别,但也要根据不同的出疹过程应用宣、清、养三大法则,以因势利导,祛邪助正。

对于并发的险逆证,需在三法的基础上,辨证治疗。

1.顺证(1)疹前期(从发病到麻疹透布,为期3天):初起身热,咳嗽流涕,泪水汪汪,倦怠思睡,身热逐渐升高,发热第2〜3天,口颊黏膜出现柯氏斑,舌苔薄白或薄黄。

此邪留肺经,欲从外泄。

治法:辛凉宣透。

方药举例:清解透表汤加减。

牛劳子、连翘、豆豉各IOg,葛根、荆芥各6g,升麻、蝉蜕各5g,甘草3g。

麻疹患儿32例临床护理论文

麻疹患儿32例临床护理论文

麻疹患儿32例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麻疹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所有患儿均给予综合护理,包括病房隔离、心理护理、五官护理、皮肤护理、发热护理、并发症护理等。

结果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治愈率为100%。

结论对麻疹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可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加快康复。

【关键词】麻疹;患儿;综合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1.33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76-01我院于2010年4月——2012年3月对32例麻疹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其护理效果较为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4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32例麻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5个月-10岁,平均(4.51±1.23)岁;临床表现:咳嗽19例,发热21例,结膜充血10例,皮疹20例,腹泻4例,口腔麻疹黏膜斑15例;合并症:喉炎2例,支气管炎6例,脑炎1例,肺炎3例。

1.2护理方法1.2.1病房隔离对于麻疹患儿,应做到同病同房,条件允许时可单人单房,对于一般出疹患者,需隔离至出疹后1周,若患儿合并喉炎或肺炎等疾病,则需隔离至2周。

患儿病房需保持通风,使病房内空气新鲜,通风时应防止冷风对流,避免其对患儿造成不良的影响,确保患儿得到足够的休息,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率。

患儿衣物床单、被褥、玩具等需保持干净、干燥,且每天应进行2h的曝晒,或进行1h的紫外线照射[1]。

对于患儿使用过的毛巾及餐具等需给予消毒处理。

1.2.2心理护理患者受麻疹影响,极易出现烦躁不安的心理,家属由于缺乏相关的疾病知识,易产生焦虑、紧张等多种不良情绪,对此,护理人员需加强心理护理。

鼓励与安慰患儿,向患儿及其家属详细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讲解疾病治疗的成功案例,提高患儿及其家属战胜疾病的自信心,缓解其不良情绪,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1.2.3五官护理为避免口腔炎的产生,必须加强患儿的口腔护理,选择适量的生理盐水清理患儿口腔,使口腔保持清洁。

麻疹病人的护理

麻疹病人的护理

麻疹病人的护理一、麻疹病因1.传染源:麻疹患者。

2.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

3.传染性时段: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

二、临床表现1.潜伏期:一般6~18天,平均10天。

2.前驱期(出疹前期):从发热至出疹,一般3~4天,以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和麻疹黏膜斑为主要特征。

麻疹黏膜斑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病例:患儿,男,2岁。

发热,流涕,咳嗽3天就诊,体温39.5℃。

查体发现耳后发际处可见红色斑疹,疹间皮肤正常,在第一臼齿相对应的颊黏膜处可见灰白色点。

护士考虑该患儿为麻疹,最重要的依据是在第一臼齿相对应的颊黏膜处可见灰白色点。

3.出疹期:初见于耳后发际、颈部,渐至面部、躯干、四肢及手心足底,为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大小不等,压之褪色。

4.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消退,可有奏菱建慰厦及选塑龟鱼素沉着。

5.常见并发症:支气管肺炎、喉炎、心肌炎、麻疹脑炎等。

重点:麻疹、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的主要并发症均为支气管肺炎。

病例:患儿,男,2岁,发热4天,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流泪,半天前发现患儿耳后、发缘有稀疏的不规则红色丘斑疹,疹间皮肤正常,体温40℃,心肺正常。

三、护理措施1.维持正常体温:不宜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禁用酒精擦浴、冷敷。

2.预防感染的传播(1)隔离患儿:采取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

接触的易感儿隔离观察21天。

(2)切断传播途径:患儿衣被及玩具等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

医务人员接触患儿后,须在日光下或流动空气中停留30分钟以上。

(3)保护易感人群对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应接种麻疹疫苗,7岁时进行复种。

易感儿接触麻疹后5日内注射免疫球蛋白,可免于发病。

(4)预防小儿麻痹最有效的措施:接种疫苗。

重点:对麻疹接触患儿注射丙种珠蛋白,可直接为其提供保护性抗体,从而避免发病。

病例:患儿,男,5岁,其幼儿园同班儿童前一日被确诊为麻疹。

家长非常紧张,护士给予家长健康指导正确的是:可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

麻疹患儿的护理

麻疹患儿的护理

麻疹患儿的护理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

对于麻疹患儿的护理,那可是一门大学问。

我想起之前遇到过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叫明明。

明明染上麻疹的时候,整个人都没了精神,小脸蛋上布满了红色的疹子,看着让人心疼极了。

首先,咱们得给麻疹患儿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房间要安静、整洁,温度和湿度都得恰到好处。

就像明明住院的时候,护士姐姐们会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每天都会调节好空调的温度,让明明感觉既不冷也不热。

在饮食方面,那可得特别注意。

要给孩子提供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

比如说,像米粥、面条,还有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明明生病那会,一开始没什么胃口,他妈妈就特别耐心地给他熬了香香甜甜的南瓜粥,一点一点地喂给他吃。

对于麻疹患儿的皮肤护理也不能马虎。

要保持皮肤的清洁,每天用温水给孩子轻轻擦拭身体,但要注意避开疹子破了的地方。

明明身上的疹子让他总是忍不住想去挠,这时候大人们就得时刻看着,给他的小手戴上小手套,防止抓破皮肤引起感染。

还有啊,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体温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得定时给孩子量体温。

如果体温过高,就得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

明明有一次体温突然升高,可把大家吓坏了,医生赶紧采取了物理降温的办法,用湿毛巾给他擦额头、腋窝和腹股沟这些地方,慢慢地体温才降下来。

另外,孩子的口腔护理也很重要。

要让孩子多喝水,保持口腔湿润。

每天用棉签蘸着生理盐水轻轻擦拭口腔,防止口腔炎症。

明明一开始不太配合,觉得这样很麻烦,但是在大家的鼓励下,他还是乖乖地张开了小嘴巴。

再说说心理护理吧。

孩子生病的时候,心情肯定不好,容易哭闹。

这时候家长和医护人员就得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多陪陪孩子,给他讲故事、玩玩具,让他转移注意力,减少恐惧感。

明明特别喜欢听故事,每次护士姐姐给他讲故事的时候,他都会安静下来,听得入神。

照顾麻疹患儿真的需要特别细心和耐心。

就像照顾明明那样,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略,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尽快恢复健康,重新变回那个活蹦乱跳的小可爱。

麻疹患儿护理论文

麻疹患儿护理论文

麻疹患儿的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193-01【摘要】目的:了解近期麻疹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探讨针对麻疹患儿的具体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归纳临床护理措施及预防。

结果:300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

结论:重视麻疹患儿临床表现,加强病情观察,通过对患儿的基础护理和对家长的宣传预防,及时控制病情,确保患儿能及早康复出院。

【关键词】麻疹患儿护理预防措施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它是儿科常见的有较强的传染性的疾病,本病主要由呼吸道传染,传染性强,容易流行,以冬春季节发病为主,主要发生在8月~5岁小儿,能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颊黏膜可见柯氏斑及皮肤斑丘疹[1]。

从去年至今我市部分地区麻疹爆发流行。

本文就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300例麻疹患儿(全部麻疹病例均符合《传染病学》的诊断标准)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300例麻疹患儿。

其中,男184例,女116例,男女比例1.59:1,年龄6个月~9岁,平均年龄2.6岁。

1.2 病例来源:农村患儿202例,占67.3%;城市患儿98例,占32.7%。

1.3 临床表现:300例患儿中均有发热,体温大部分38.1℃~40.1℃,热程3~8天。

其中278例,占92.7%的患儿有咳嗽、流涕、打喷嚏、咽部充血等症状。

有麻疹粘膜斑者265例,占88.3%,并发肺炎246例(82%),合并肺炎伴心肌损害189例(占肺炎患儿的76.8%),肝功能损害116例(47.1%)。

并发咳嗽者237例,占79%,并发腹泻者141例,占47%1.4 结果:300例患儿经我院护理人员的积极对症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疹患儿的护理
案例编号:104026
知识点:麻疹患儿护理评估;皮疹观察与护理;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要点;麻疹肺炎的护理关键词:麻疹;鉴别;肺炎;隔离
患儿,女,6个半月,因发热伴咳嗽4天,皮疹2天入院。

患儿4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5℃,伴畏寒、鼻塞、流涕,少量咳嗽。

2天前颜面部出现皮疹,伴球结膜充血,流泪,眼睑水肿,在当地医院抗病毒等输液治疗,病情未见明显好转,皮疹蔓延到胸、背及腹部,门诊拟“麻疹”收住入院。

情境1 入院护理
6个半月的女婴,因发热伴咳嗽及皮疹收住入院。

医疗诊断:麻疹?
问题1 如何对患儿进行入院评估?
1.健康史评估患儿发病前有无呼吸道感染病史,有无接触过麻疹病人,有无到过医院等人多的公共场所。

通过询问病史了解:患儿4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鼻塞、流涕,体温39.5℃,2天后出现颜面部皮疹,伴球结膜充血,流泪,眼睑水肿,且皮疹渐增多,向躯干部蔓延。

未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2.症状体征评估患儿有无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柯氏斑)及皮肤斑丘疹;评估生命体征、全身皮疹分布情况、肺部体征,注意患儿精神状态及面色、有无口唇紫绀等。

通过评估发现:患儿T37.6℃,P 146次/分,R 31次/分,SpO298%,精神萎靡,急性面容,球结膜充血,眼睑水肿,颜面部、胸、背、腹部、大腿可见红色斑丘疹,呈片状或散在分布。

口腔颊粘膜可见柯氏斑。

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齐,腹部平软,无压痛。

3.社会心理因素评估患儿家长文化,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有无焦虑、恐惧等。

通过评估发现:患儿父母为农民,小学文化,经济条件一般,听说过“出麻”,对疾病知识不了解,担心患儿预后,心情焦虑、恐惧。

问题2 患儿还需完善哪些检查?
该患儿需完善血常规、血生化、心肌酶谱、麻疹抗体及胸片等检查。

检查结果为:
1.血化验报告:血常规:WBC 13.5×109/L、N 28.7%、L 62.5%,CRP 25mg/L;血生化及心肌酶谱:ALT 45IU/L,AST 72IU/L,LDH 756 IU/L,三者均偏高;麻疹抗体:阳性。

2.胸片报告:支气管炎。

情境2 皮疹的观察与护理
根据病史及以上检查结果,患儿确诊为麻疹。

患儿颜面部、躯干大片的红色皮疹,双眼“泪汪汪”,家长焦虑:皮肤会不会留下疤痕?
问题3 如何做好皮肤黏膜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及床单清洁、干燥、平整,盖被应柔软,内衣柔软宽松,并勤换洗,切忌紧衣厚被“捂汗发疹”。

2.每日常规用温水或漱口液清洁口腔2~3次,保持口腔清洁,黏膜湿润。

3.保持眼鼻口的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清洁眼睛,或用抗生素眼药水、眼
膏每日数次滴眼或涂眼,加服鱼肝油预防干眼症。

及时清除鼻痂。

4.口唇或口角干裂者,应局部涂以甘油,口腔黏膜溃疡者,给以1%~3%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后,涂锡类散或制霉菌素液。

5.出疹期及疹退后常有皮肤瘙痒,应剪短指甲,防止抓伤皮肤。

皮肤瘙痒剧烈时,可擦炉甘石洗剂或扑止痒粉。

疹退后皮肤干燥可涂润滑油。

因患儿皮肤娇嫩,禁忌用酒精、花露水之类涂擦。

问题4 如何观察皮疹?注意还需与哪些出疹性疾病鉴别?
注意观察皮疹的出疹时间、出疹顺序、伴随症状,以及皮疹特点等。

临床常见的出疹性疾病有麻疹、风疹、幼儿急诊、猩红热及药物疹,鉴别要点见表1。

表1 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要点
病名病原名全身症状及其他症状皮疹特点发热与皮疹关系
麻疹麻疹病毒呼吸道卡他性炎症,结膜炎,发
热第2~3天口腔麻疹黏膜斑红色斑丘疹,自头
面部-躯干-四肢,
退疹后有色素沉
着及细小脱屑
发热3~4天,出
疹期热更高,热
退疹渐退
风疹风疹病毒全身症状轻,耳后、枕部淋巴结
肿大并触痛斑丘疹,自面部-
躯干-四肢,退疹
后无色素沉着及
脱屑
发热后半天至1
天出疹
幼儿急疹人疱疹病毒
6型一般情况好,高热时可有惊厥,
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
红色斑丘疹,颈及
躯干部多见,一天
出齐,次日消退
高热3~5天,热
退疹出
猩红热乙型溶血性
链球菌高热,中毒症状重,杨梅舌、咽
峡炎、扁桃体炎,环口苍白圈
皮肤弥漫充血,上
有密集针尖大小
丘疹,持续3~5
天退疹,1周后全
身大片脱屑
发热1~2天出
疹,出疹时高热
药物疹原发病症状皮疹痒感,摩擦及
受压部位多,与用
药有关,多形性发热,服药史,停药后皮疹
情境3 麻疹肺炎的护理
入院第3天,患儿体温持续不退,咳嗽加剧,哭吵不安。

查体:肛温40℃,呼吸55次/分,心率165次/分,精神萎靡,呼吸稍促,口唇红润,全身皮疹密集分布,为红色大片,部分皮疹融合,为暗红色,两肺闻及较多湿性啰音,四肢较冷。

问题5 考虑该患儿出现什么情况?该如何处理?
考虑患儿为麻疹并发肺炎。

护理措施:
1.立即报告医生,予温水擦浴降温,必要时遵医嘱予双氯芬酸钠栓1/4
颗塞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