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2024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处理

2024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处理疼痛是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理机制复杂,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式。
糖尿病患者的梦魇,广泛存在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糖尿病已经成为21世纪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而中国是世界上糖尿病人口最多的国家,一项2015~2017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的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1.2%。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持续上升,最新的流调数据显示,糖尿病患病率已上升至12.8%⑴。
糖尿病的后果严重,是导致失明、肾衰竭、心脏病、中风和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
2019年糖尿病是全球第九大死因,约有150万人直接死于糖尿病;预计到2030年,糖尿病将成为第七大死亡原因⑵。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而周围神经病变(DPN)占了其中的绝大多数,高达75%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多样,一般表现为对称性、多发性感觉神经病变,最开始影响下肢远端,随着疾病的进展,逐渐向上发展,形成典型的〃袜套样〃和〃手套样〃感觉。
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0%~26%的DPN患者会发展为神经病理性疼痛(DPNP)45],我们目前尚无系统的针对DPNP的调查数据。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糖尿病患者DPN的发生率约为21.8%,而DPN的患者中,DPNP的发生率高达57.2%,因此估算我国DPNP患者约为2200万人管⑹。
DPNP的临床症状以双侧对称性肢体远端疼痛为主要特征,下肢重于上肢,远端重于近端,夜间痛甚。
病程初期以双足远端受累多见,后逐渐向近端发展至小腿和手部。
具体可有多种疼痛表现:自发性疼痛:机体无任何外界刺激而出现的疼痛症状,可在神经损伤后数天或数周内发生。
感觉异常:自发的或诱发的一种不愉快的异常感觉。
如蚁行感、虫爬感、痒感、麻木感、射击样感觉,局部组织深在的搏动样异感或紧缩感等。
痛觉过敏:物理检查显示对刺激反应的增强,如冷热刺激、针刺可导致明显的剧烈疼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鉴别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鉴别
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鉴别1. 出现四肢持续性疼痛2. 会出现肌无力和肌萎缩3. 常伴有躯体性神经病变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饮食1. 患者食物要做到粗细搭配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吃水果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原因 1. 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 神经营养因子缺乏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鉴别1、出现四肢持续性疼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主要依靠感觉和自主神经症状为主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症状和体征,常见类型是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出现四肢持续性疼痛,感觉症状通常子下肢远端开始,主要表现为远端疼痛,还可出现对称性麻木等感觉障碍,可由手套-袜套感觉减退或过敏。
诊断依靠:确切的糖尿病诊断依据;四肢持续性疼痛或感觉障碍;双侧或至少一侧拇指震动觉异常;双侧踝反射消失;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低。
患者糖尿病家族史,并有双侧下肢腱反射减弱,双足疼痛,该病待排外。
2、会出现肌无力和肌萎缩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
周围神经是指嗅、视神经以外的脑神经和脊神经、自主神经及其神经节。
周围神经疾病是指原发于周五神经系统结构或者功能损害的疾病。
痛性周围神经病自发性症状,持续烧灼、间歇电击或刀割样痛,令人不愉快的感觉:烧灼、抽搐、撕裂。
脊髓性肌萎缩系指一类由于以脊髓前角细胞为主的变性导致肌无力和肌萎缩的疾病。
3、常伴有躯体性神经病变。
什么是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及手脚麻木 刺痛是如何引起的

什么是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如何防治?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在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病变的总称。
其发病目前认为与微血管障碍引起神经组织的局部缺血和糖尿病代谢异常引起神经组织内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或失衡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①周围神经病变。
发病非常广泛,可见于90%以上的糖尿病病人。
病变多为对称性,下肢比上肢多见,病人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肢体远端感觉异常,常有麻木、虫爬、针刺样疼痛等感觉,感觉障碍可呈“手套、袜套”样分布。
夜间疼痛往往加重,病人有时难以入睡。
下肢的反射减弱或消失。
②植物神经病变。
植物神经是人体内一组不为人的意志所控制的神经,它分布广泛,影响到人体各个系统。
当病变发生在心血管系统时,病人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即从卧位站立时,病人感觉头晕、软弱无力、视物不清,严重时可跌倒,但倒地后立即清醒。
病变发生在泌尿系统时,可发生膀胱麻痹,尿潴留,小便淋漓不尽,容易导致泌尿系感染。
病变发生在生殖系统,病人可出现阳痿、早泄、逆行性射精,这是糖尿病人不育的原因之一。
病变发生在消化系统时,可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病人常有间歇性、无痛性原因不明的腹泻。
还可导致病人排汗障碍。
糖尿病合并植物神经病变时,病人对低血糖的反应不敏感,有时无心慌、饥饿感、出汗等前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昏迷状态,这一点反引起医护人员和家属的高度重视。
③脊髓神经病变较少见。
④颅神经病变。
病人可出现头痛、眼肌麻痹、复视。
⑤脑部病变。
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血栓形成)比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出血)常见。
⑥运动神经病变。
病人腿部突然或逐渐地出现烧灼感,患者出现肌无力,肌萎缩,行走困难。
典型者表现为间歇性跛行。
防治措施:①在我们的观察中发现,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早期,控制好血糖,可使神经病变好转。
哪怕病人有疼痛、感觉异常或颅神经病变,只要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半年,这些异常改变也可以得到改善甚至完全消失。
因此,控制好血糖是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基础治疗。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2 离 子通 道活性 改变 . 外周神 经损伤 影 响 D G和轴 突细 胞膜 电压 门 R 控 N 、 a 、 a c “ K 等通 道 的表 达及功能 , 引起 自发 的 异 位放 电和痛 性神经病 变 。高 血糖激活 细胞多元 醇
的反应程度 加强 以及持续 时间延 长 , 阈值 降低 , 非疼
大 量的伤 害感受性 信息 传 人 , 并使 这 些 神经元 的兴
奋性 进 行 性 增 强 , 受 野 不 断扩 大 , “ 发 条 反 感 即 紧 应” 。中枢敏化 在大 多数 痛性 神 经病 变 的维持 中非
常重要 。
因 、 巴贲丁可 以减 少 异 位 放 电起 到镇 痛 作用 , 加 K
神经生长 因子 ( ev r t f t , G ) nrego h a o N F 是维 w cr 持交感 神经和感 觉神 经元 生 长 、 育和 功能 必须 的 发 营养 因子 , 有加 强神经再生 、 具 调节神 经递质表 达等 生理功能 。 目前 对 于糖 尿 病 痛 性 神 经 病 变 中 N F G
下 降 , 与 感 觉 功 能 的 损 害 程 度 相 关 。而 C e g 且 hn
等 在观 察糖 尿 病 大 鼠早 期 出现 机 械 性 异 常 疼 痛 时发现 , R 中的 P物质 与降 钙素基 因 相关肽 的 基 DG
因表达上 调 , 尤其 在 中等 大小 以下 的 N F免疫 阳性 G
经 节后神 经纤维 的去 甲肾上 腺 素参 与疼 痛 、 觉过 痛 敏 和炎症 的产生 。正 常情 况 下 , 交感 神 经节 后 神经
元 与外周传人感 觉 神 经 元之 间没 有 功 能上 的联 系 , 是互 相独立 的 。在 D G 内有 少量 沿 血管 走行 的交 R 感神 经节 后纤 维 , 节血 流量 , D G神 经元 无 直 调 与 R 接接触 。糖尿病 大 鼠 A 8和 C纤维 变性 和再 生 的同
快速血糖下降引起糖尿病急性痛性神经病变

快速血糖下降引起糖尿病 急性痛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急性痛性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与快速血糖下降紧密相关。 本文将探讨其关系、预防方法、并介绍治疗和对症治疗的重要性。
糖尿病急性痛性神经病变简介
糖尿病急性痛性神经病变是一种影响神经系统的疾病,常见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它会导致神经痛、烧灼感和 麻木等症状。
痛性神经病变的症状和表现
痛性神经病变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神经痛、刺痛感、麻木和肌肉无力等。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 活和生活质量。
常见的痛性神经病变治疗方法
治疗痛性神经病变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神经阻滞等。具体的治 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来确定。
对症治疗的重要性
对症治疗是痛性神经病变管理的关键。针对不同症状的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 疼痛和不适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快速血糖下降与痛性神经病变的关系
快速的血糖下降是痛性神经病变发作的常见诱因之一。血糖水平的骤降会引起神经传导的异常,导致神经痛和 其他症状。
如何预防血糖过快下降引起痛 性神经病变
为了预防痛性神经病变的发作,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避免过 快的血糖下降。建议定期监测血糖并咨询医生进行调整。
中医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导致患者出现神经痛和感觉异常。
传统中医药在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方面有一定的疗效,近年来也有不少研究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究。
本文将对中医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
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是由于气血不足、湿热等因素导致的,因此治疗时会注重调理气血、消除湿热等。
目前已有研究显示,中药可以通过多个途径对糖尿病神经病变进行治疗,主要包括改善微循环、抗氧化作用、抑制炎症反应等。
1. 神曲麻汤
神曲麻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由神曲、羌活、焦术、鸡血藤等组成。
研究发现,神曲麻汤可以通过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和神经生理指标,并且能够减轻神经病变的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 补肾壮骨汤
3. 芍药败酱汤
近年来,不少临床研究对中医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了评价。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神经电生理指标也有所改善,表明中医药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是目前的临床研究数量还较少,具体的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中医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可能会受到患者个体差异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中药的用药剂量和药物组合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中医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还需要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介绍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好发于长期患糖尿病的患者。
它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以便医生和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并发症。
一、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定义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是指在糖尿病患者中,由于高血糖和其他代谢紊乱导致的周围神经损伤。
其临床表现包括感觉异常、疼痛、神经功能障碍等。
二、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应满足以下条件:1. 确认糖尿病患者需要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包括: - 空腹血糖≥7.0 mmol/L - 随机血糖≥11.1 mmol/L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11.1 mmol/L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2. 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患者应有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包括: - 感觉异常,如疼痛、麻木、刺痛等 - 运动功能障碍,如肌无力、肌萎缩等 -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性功能障碍、心血管调节异常等3. 神经电生理检查患者应接受神经电生理检查,以评估神经传导速度和神经兴奋性。
检查结果应显示神经损害的证据,如神经传导速度减慢、F波波幅减小等。
4. 排除其他神经病变的可能患者的神经病变不能被其他原因解释,如酒精中毒、药物副作用等。
三、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分类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可根据病程和病变类型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1. 根据病程分类•急性病程:糖尿病伴急性周围神经病变,通常表现为剧烈的疼痛和运动受限。
•慢性病程:糖尿病伴慢性周围神经病变,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和神经功能障碍。
2. 根据病变类型分类•感觉神经病变:主要累及感觉神经,使患者出现感觉异常,如疼痛、刺痛、麻木等。
•运动神经病变:主要累及运动神经,导致肌无力、肌萎缩等运动功能障碍。
•自主神经病变:主要累及自主神经,引起心血管、消化、泌尿等系统功能紊乱。
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 LING Bing—yui— nology,The People’s Hosphal of Wuxi,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Wuxi 214023,China
临床上常用的问卷包括Michigan神经性病变 筛查和简要疼痛目录(brief pain inventory,BPI)。前 者用于门诊基本医疗以筛查糖尿病神经病变;而 BPI起初是用来评估癌性痛,修正的BPI可用来评 估PDN,分别通过对疼痛及其对生活的影响进行评 分作出评估。目前比较常用的疼痛诊断性问卷 DN4(Douleur Neuropathique en 4 Questions)采用了 问卷形式结合简要体格检查,与所有神经病学、电生 理学检查方法及McGill疼痛问卷简要模式(目前最 常用的疼痛调查问卷)密切相关。Spallone等¨¨做 了一项关于DN4用于PDN诊断的有效性及准确性 的调查研究,结果DN4的敏感性80%,特异 性92%。 2治疗
有些已经出现小神经纤维受损症状的患者,其 NCV却正常,此时QST是唯一可检测周围神经病变 的方法。临床工作中,NCV与QST相结合,从不同 角度反映神经功能,可更加有效的检出神经病变,指 导开展早期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减少致残率。 1.3皮肤神经活组织检查 糖尿病患者可通过皮 肤神经活组织检查,结合免疫组化检查对表皮内神 经末梢的分支,树突的数量、密度、长度等进行精确 的定量评价——表皮神经纤维密度以诊断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变。通过形态学技术标记皮肤神经纤维可 以直接观察表皮内神经纤维的数目和形态,对于诊 断小神经纤维病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 报道,其灵敏性为69%~82%、特异性为97%[9 J。 基础研究发现,疼痛相关的分子标志物与表皮神经 纤维密度测定相结合,如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A、P 物质、神经营养因子等,可作为PDN潜在的诊断指 示物。可见皮肤神经活组织检查在PDN的诊断中 有一定的可行性,但由于此项检查具创伤性,临床应 用较局限。 1.4问卷疼痛是非常主观的感觉,而且,人对痛 阈感知度有个体差异,有相同病理改变的患者可能 会用截然不同的方式描述自己的症状,因此,为更好 地评估疼痛的程度,推荐使用评分或调查问卷来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病理性疼痛典型表现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临床表现
❖ 除疼痛外,可伴有其他感觉异常,如麻木、蚁走感、 搔痒或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或感觉缺失,后者尤为 严重,因易招致足的损伤、感染及溃疡,并有导致 截肢的危险。
❖ 常伴有痛觉过敏,例如正常不引起疼痛的触摸及冷、 热刺激均可诱发明显的疼痛感。
Galer BS,Gianas A,Jensen MP.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epidemiology,pain description,and quality of life[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0,47(2):123—8.
感觉定量检测
❖ 在临床上,感觉定量检测是检测感觉缺失和 小神经纤维功能异常的有用工具。
❖ QST作为一种诊断疼痛相关感觉异常的敏感 指标,也可在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纵向评估 中用来记录感觉阈值的改变 。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疼痛处理指南
AAN等学会共同发布 糖尿病神经病变疼痛处理指南
(2011年)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主要内容
❖ 定义 ❖ 发病机制 ❖ 临床表现 ❖ 诊断 ❖ 药物治疗 ❖ 其他治疗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
❖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也是最易 致残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 目前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包括多元醇通路 亢进、非酶蛋白质糖基化、肌醇耗竭及脂代谢异 常在内的代谢学说,和血供障碍学说、氧化应激 学说、神经营养因子的缺乏以及免疫学说。
❖ 目前已存在治疗DPN的有效方法,但多数因副作 用而限制了其应用
❖ 治疗对躯体功能和QOL的影响方面,较少有研究 提供充分信息
• 明确在DPN患者中使用的药物(抗惊厥药、抗抑郁 药和阿片类等)和非药物(电刺激、磁场治疗、低强 度激光治疗和瑜伽等)治疗在减轻疼痛及改善躯体 功能和生活质量(QOL)方面的有效性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定义
❖ 无论是何种亚型的糖尿病神经病变,都可 引起躯体的疼痛。
❖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最近提出关于糖尿病周 围神经痛(NP)的定义:糖尿病周围感觉运 动性神经异常直接引起的疼痛。
❖ 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种。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发病机制
❖ 生理条件下,周围神经是通过小神经纤维包括C型 无髓纤维和Aδ型有髓纤维传导痛觉的。而糖尿病 痛性神经病变中,大的有髓神经纤维(Aα型和Aβ型) 也参与其中。
❖ 目前,糖尿病神经病变不同阶段中疼痛的产生 机制仍未完全明确,其中小神经受损在整个病 程中的确切角色需进一步了解。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临床表现
❖ 患者主诉以疼痛为主,对疼痛性质的描述各式 各样,以烧灼样、刀割样、虫咬样、撕裂样、 针刺样疼痛较多,夜间尤剧。
❖ 其程度及时间因人而异,自轻微到剧烈,从反 复的短暂性或一过性至持续疼痛均有描述。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诊断
❖ 感觉定量检测(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ing, QST)是一种能对感觉进行定馈判断的神经物理学 技术,主要通过测定皮肤的温度觉与震动觉来定 量的评估感觉神经的功能。
❖ QST包括定量温度觉TT通过 测定患者的冷感觉阈值和热感觉阈值,评价有髓 的Aδ纤维和无髓的C类小纤维功能,对小纤维神 经病诊断分期、长期随访有重要作用。
• 对1960~2008年间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对特 殊患者的临床评估和治疗提供可选择的方案
糖• 尿依病据痛A性A神N经有病关变 治疗性文献的证据分类标准对纳入 的研究进行分类
指南推荐意见
A级(证据级别强)
B级(证据级别中等)
• 普瑞巴林被证实有效,应被 用于DPN治疗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感觉定量检测
❖ 根据2008年国际疼痛学会推荐的神经痛分级系统,当 感觉下肢疼痛,且有明确的与神经病灶一致的感觉缺 失时,认为疼痛是神经源性的。
❖ 若还未发现明确的神经病灶,但又不能排除神经痛时, 疼痛和感觉缺失的类型对我们判断疼痛来源具有十分 重要的作用。
❖ 如果疼痛症状提示神经痛,但是没有临床检查和神经 损害的检测可应用,也不能排除神经源性疼痛。因为 某些疼痛感高度提示神经源性疼痛,如双下肢对称性 针刺样痛及双下肢痛觉、温觉及震动觉对称性丢失是 糖尿病神经痛最具特糖尿征病痛性性的神经症病变状。
❖ 一般无运动障碍,但部分患者可有跟膝反射消失。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临床表现
❖ 在一项样本量为105人的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变(DPN)的临床调查中数据显示,疼痛定位更常 见于:双足96%,单足69%,脚趾67%,单侧 足背54%,双手39%,足底37%,小腿37%, 足跟32% 。
❖ 疼痛严重地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睡眠 质量。
❖ 产生背景是长期高血糖。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
❖ 全身性神经病变: ❖ 局灶性/多局灶性神经 ①典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病变:
即慢性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①多发性单神经病变; 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②腰骶部神经病变; ②病非变典,型其的典糖型尿的病临周床围表神现经包③胸神经病变; 括疼痛和自主神 经症状; ④颈部神经病变。
❖ 病程早期小神经纤维的减少或缺失导致了感觉异 常,如灼热感和针刺感,其中,Aδ型神经纤维的 减少引起冷觉的丧失,而C 型无髓纤维的减少会导 致温觉的丧失。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发病机制
❖ 同时,小的无髓表皮纤维的逐渐丢失引起一种 持久性的类似于浅表烧伤的疼痛感,以及温觉 与痛觉的慢慢消失。而伴随的C型表皮纤维和大 的有髓纤维远端的丢失也与肢体远端的感觉异 常和感觉迟钝相关。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诊断
❖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神经检查糖尿病痛性神 经病变一般可以诊断。
❖ 电生理检查对痛性神经病变的诊断一般意义不大, 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常为正常结果,但不能 除外本病。因其主要反映大神经纤维病变,而糖尿 病痛性神经病变主要为小神经纤维受累。
❖ 此类患者,可以采用更为特异的神经检查法 ,如感 觉定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