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华安全气囊教案
合集下载
《汽车电气设备检修》电子教案 15.3安全气囊系统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11/1/2023
谢谢大家!
•11/1/2023
故障 原因
SRS ECU
相关线路
15.3 安全气囊系统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2.安全气囊系统诊断注意事项
在排除故障之前,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安全气囊系统的故障症状难以确诊,故障排除时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就
是故障码。因此在进行安全气囊系统故障排除时,务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检查故障码。 (2)检修工作必须在将点火开关转到LOCK位置并拆下蓄电池搭铁线90S或 更长一些时间才能开始。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学习任务15: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构造与维护
➢ 任务导入: 某丰田汽车4S站接到一辆卡罗拉轿车,车主反映该车在行驶时气囊
故障指示灯突然点亮。 请你进行该车辆接待,为客户介绍汽车安全气囊电子控制系统的组
成、功能及正确使用方法,并完成安全气囊系统初步检查,与客户完成 关于安全气囊系统故障的一般检查流程的初步沟通。
•11/1/2023
15.3 安全气囊系统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3. 故障诊断方法
安全气囊系统的故障诊断是比较难的,诊断中充分利用电脑提供的故障码,可 以减小故障诊断的难度。
(1)从安全气囊警告灯读取,当接通点火开关或启动发动机后,仪表板上的
安全气囊(或AIR-BAG)警告灯长亮不熄时,表明系统已检测到故障,应对安 全气囊系统进行故障码检查。 (2)检查安全气囊警告灯的运作,如果灯一直亮,则表明在安全气囊控制装置 中,存有一个或多个故障代码,则进行相应代码简称。如果安全气囊警告灯电 路出现断路,气囊警告灯就不会亮,故障码也不会输出。如果在进行下一步检 查之前,首先要排除警告灯电路故障。
•11/1/2023
谢谢大家!
•11/1/2023
故障 原因
SRS ECU
相关线路
15.3 安全气囊系统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2.安全气囊系统诊断注意事项
在排除故障之前,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安全气囊系统的故障症状难以确诊,故障排除时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就
是故障码。因此在进行安全气囊系统故障排除时,务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检查故障码。 (2)检修工作必须在将点火开关转到LOCK位置并拆下蓄电池搭铁线90S或 更长一些时间才能开始。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学习任务15: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构造与维护
➢ 任务导入: 某丰田汽车4S站接到一辆卡罗拉轿车,车主反映该车在行驶时气囊
故障指示灯突然点亮。 请你进行该车辆接待,为客户介绍汽车安全气囊电子控制系统的组
成、功能及正确使用方法,并完成安全气囊系统初步检查,与客户完成 关于安全气囊系统故障的一般检查流程的初步沟通。
•11/1/2023
15.3 安全气囊系统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3. 故障诊断方法
安全气囊系统的故障诊断是比较难的,诊断中充分利用电脑提供的故障码,可 以减小故障诊断的难度。
(1)从安全气囊警告灯读取,当接通点火开关或启动发动机后,仪表板上的
安全气囊(或AIR-BAG)警告灯长亮不熄时,表明系统已检测到故障,应对安 全气囊系统进行故障码检查。 (2)检查安全气囊警告灯的运作,如果灯一直亮,则表明在安全气囊控制装置 中,存有一个或多个故障代码,则进行相应代码简称。如果安全气囊警告灯电 路出现断路,气囊警告灯就不会亮,故障码也不会输出。如果在进行下一步检 查之前,首先要排除警告灯电路故障。
•11/1/2023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课件

目录
Ⅰ 什么是安全气囊 Ⅱ 气囊总成 Ⅲ 安全带与传感器 Ⅳ ACU
什么是安全气囊
功能: 1、 吸收乘客在碰撞过程中的动能 2、减少破碎的玻璃和飞起的杂物对乘客的伤害 3、 减少乘客后颈部的冲击 4、是安全带的补助装置
效果:交通事故中的死伤率 只使用安全带,下降45% 只使用气囊,下降14% 使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下降50%
间配备了座垫孔及增加了扣环长度。
安全带与传感器
安全带拉紧器
安全带拉紧器
用安全带保护乘员是有极限的。在车速 40Km/h 以上时发生正面碰撞,拉紧器和 安全气囊同时工作,瞬间拉住乘员把乘员 固定在座椅上, 提高安全带的保护效果。
工作原理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利用气体发生器产生的 高压气体把安全带拉紧减小乘客的移动量, 进而减少乘客受伤害的危险程度。
安全带与传感器
SIS(侧面碰撞传感器)
1.作用:检测侧面冲撞时的感应冲击 量输入到ECU.ECU根据侧面冲 撞传感器和ECU内部的冲撞传 感器信号控制侧面气囊.
2.安装位置:前坐椅后支架下部 左,右侧各安装1个.
安全带与传感器
扣环开关传感器
类型:
ACU
ACU内部结构
电容 :
当蓄电池断电时或电源故障时,提供 备用电源
1) 考虑侧面碰撞时的安全保护装置。
2) 窗帘式安全气囊考虑乘坐在前座 和后座的乘客头部位置而设计的。 缓冲气囊考虑了当车辆翻转时防 止乘员被甩出车辆外,下垂到门 窗下方。
3) 考虑侧面碰撞时车辆翻转, 缓冲气囊膨胀时间维持 6∼7 秒 时间。(缓冲气囊内有防气体漏 气的薄膜 FR : 使用塑料 RR : 使用软壳)
安全传感器 : (双触点机电式开关)
防止因冲击/电磁波的干扰造成误工 作,在符合气囊展开条件时接通气囊 电路。
Ⅰ 什么是安全气囊 Ⅱ 气囊总成 Ⅲ 安全带与传感器 Ⅳ ACU
什么是安全气囊
功能: 1、 吸收乘客在碰撞过程中的动能 2、减少破碎的玻璃和飞起的杂物对乘客的伤害 3、 减少乘客后颈部的冲击 4、是安全带的补助装置
效果:交通事故中的死伤率 只使用安全带,下降45% 只使用气囊,下降14% 使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下降50%
间配备了座垫孔及增加了扣环长度。
安全带与传感器
安全带拉紧器
安全带拉紧器
用安全带保护乘员是有极限的。在车速 40Km/h 以上时发生正面碰撞,拉紧器和 安全气囊同时工作,瞬间拉住乘员把乘员 固定在座椅上, 提高安全带的保护效果。
工作原理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利用气体发生器产生的 高压气体把安全带拉紧减小乘客的移动量, 进而减少乘客受伤害的危险程度。
安全带与传感器
SIS(侧面碰撞传感器)
1.作用:检测侧面冲撞时的感应冲击 量输入到ECU.ECU根据侧面冲 撞传感器和ECU内部的冲撞传 感器信号控制侧面气囊.
2.安装位置:前坐椅后支架下部 左,右侧各安装1个.
安全带与传感器
扣环开关传感器
类型:
ACU
ACU内部结构
电容 :
当蓄电池断电时或电源故障时,提供 备用电源
1) 考虑侧面碰撞时的安全保护装置。
2) 窗帘式安全气囊考虑乘坐在前座 和后座的乘客头部位置而设计的。 缓冲气囊考虑了当车辆翻转时防 止乘员被甩出车辆外,下垂到门 窗下方。
3) 考虑侧面碰撞时车辆翻转, 缓冲气囊膨胀时间维持 6∼7 秒 时间。(缓冲气囊内有防气体漏 气的薄膜 FR : 使用塑料 RR : 使用软壳)
安全传感器 : (双触点机电式开关)
防止因冲击/电磁波的干扰造成误工 作,在符合气囊展开条件时接通气囊 电路。
安全气囊装置PPT课件

控制系统主要有机械式、模拟电子式、智能式 几种。机械式控制系统主要用于低成本的气囊系统, 应用正在减少。
现在大部分都采用带微处理器的智能控制系统, 对电子式传感器测量得到的信号进行处理,输出点 爆信号。其原理框图如图所示。
ppt精选版
13
ppt精选版
14
气囊控制器一般具备如下特性:
在不影响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尽量采用 集成元件,元器件的个数应尽量少。
ppt精选版
30
二、卷收器预紧器
安装在卷收 器的侧面,使用 火药作为动力。 发生事故时,点 燃火药,推动齿 条移动,从而带 动卷收器回卷 。
ppt精选版
31
害尤为严重。因此美国在推行低能量气囊,即
延长气囊的充气时间,减少气囊爆出时的侵略
性。此时气囊的充气时间大于30ms,气囊的点
爆时间要提前。
ppt精选版
25
七、气囊的关键技术
3.抗粗糙路面干扰能力强
气囊系统是一次性使用的安全防护系统,若意外 点爆,除了会造成经济损失,由于气囊点爆时的巨大 声响和体积,会对乘员造成惊吓,可能会引发不必要 的事故。因此必须具有高的抗粗糙路面干扰能力。根 据清华大学的总结,当汽车以20~60km/h的速度通过 下述路面时,气囊不应点爆:上下110毫米高的台阶、 铁路铁轨、270毫米深的坑及国标路面,计有扭曲路 面、坑洼路面、石块路面、搓板路面、卵石路面等。 这些情况都会产生较大的汽车减速度,气囊系统必须 能识别出此种状况,气囊不能点爆。
ppt精选版
3
一、气囊的保护思想
气囊的基本保护思想 是:在发生碰撞后迅速在 乘员和车内部件之间打开 一个充满气体的袋子,让 乘员扑在气袋上。通过气 囊的排气节流阻尼吸收乘 员的动能,使猛烈的车内 碰撞得以缓冲,以达到保 护乘员的目的。
现在大部分都采用带微处理器的智能控制系统, 对电子式传感器测量得到的信号进行处理,输出点 爆信号。其原理框图如图所示。
ppt精选版
13
ppt精选版
14
气囊控制器一般具备如下特性:
在不影响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尽量采用 集成元件,元器件的个数应尽量少。
ppt精选版
30
二、卷收器预紧器
安装在卷收 器的侧面,使用 火药作为动力。 发生事故时,点 燃火药,推动齿 条移动,从而带 动卷收器回卷 。
ppt精选版
31
害尤为严重。因此美国在推行低能量气囊,即
延长气囊的充气时间,减少气囊爆出时的侵略
性。此时气囊的充气时间大于30ms,气囊的点
爆时间要提前。
ppt精选版
25
七、气囊的关键技术
3.抗粗糙路面干扰能力强
气囊系统是一次性使用的安全防护系统,若意外 点爆,除了会造成经济损失,由于气囊点爆时的巨大 声响和体积,会对乘员造成惊吓,可能会引发不必要 的事故。因此必须具有高的抗粗糙路面干扰能力。根 据清华大学的总结,当汽车以20~60km/h的速度通过 下述路面时,气囊不应点爆:上下110毫米高的台阶、 铁路铁轨、270毫米深的坑及国标路面,计有扭曲路 面、坑洼路面、石块路面、搓板路面、卵石路面等。 这些情况都会产生较大的汽车减速度,气囊系统必须 能识别出此种状况,气囊不能点爆。
ppt精选版
3
一、气囊的保护思想
气囊的基本保护思想 是:在发生碰撞后迅速在 乘员和车内部件之间打开 一个充满气体的袋子,让 乘员扑在气袋上。通过气 囊的排气节流阻尼吸收乘 员的动能,使猛烈的车内 碰撞得以缓冲,以达到保 护乘员的目的。
课题四汽车安全气囊

课题四 汽车安全气囊
学习任务
熟悉安全气囊系统的结构组成、分类及工作原理。
技能要求
掌握安全气囊系统的工作
安全气囊系统(SRS)是座椅安全带的辅助装置。只有在使用安全带的条 件下,该系统才能充分发挥保护驾驶员和乘员的作用。当汽车发生碰撞时, 汽车与汽车或汽车与障碍物之间的碰撞称为一次碰撞。一次碰撞后,汽车速 度将急剧变化,驾驶员和乘员就会受到惯性力的作用而向前运动,与车内的 转向盘、风窗玻璃或仪表台等构件发生碰撞,这种碰撞称为二次碰撞。为了 减轻或避免驾驶员与乘员在二次碰撞中遭受的伤害,汽车上装备了座椅安全 带和安全气囊系统等被动保护装置。公安部和交通部规定:自1993年7月1 日起,所有轿车和中小型客车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必须系上安全带。
(2)气囊
气囊通过充气装置释放的气体膨胀,乘员承受适当的载荷,减轻由 二次碰撞引起的伤害。如图所示,气囊材料一般以平织尼龙纤维为主, 为确保气密性,有的气囊还增加了硅等涂层。
(3)气囊盖与支撑环
安全气囊模块装在气囊盖及支撑环中,且成为一体装在车内,如图 所示。支撑环一般采用钢板材料制造,具有支撑充气装置、气囊和坚固 车体的作用。
安全气囊系统的线束及连接器的特征:
①回转连接器收藏在方向盘内的驾驶席正面安全气囊中,采用非集电 环式的收藏在壳体内的涡旋状拉索。
②防止连接器半啮合。
③短路杆在动作信号回路上的充气器侧的连接器安装有在分离状态时 可使两个线路短路的短路杆,如图所示。
安全气囊类型
1.前方安全气囊 2.侧面安全气囊 3.帘式安全气囊 4.膝部安全气囊 5.智能安全气囊
4.膝部安全气囊
膝部安全气囊模块安装在仪表板下部,气囊容积为10 L左右;作 用在于缓解正面碰撞时前席乘员的下肢与转向柱下部及仪表板下部的 二次碰撞。膝部安全气囊如图 所示。
学习任务
熟悉安全气囊系统的结构组成、分类及工作原理。
技能要求
掌握安全气囊系统的工作
安全气囊系统(SRS)是座椅安全带的辅助装置。只有在使用安全带的条 件下,该系统才能充分发挥保护驾驶员和乘员的作用。当汽车发生碰撞时, 汽车与汽车或汽车与障碍物之间的碰撞称为一次碰撞。一次碰撞后,汽车速 度将急剧变化,驾驶员和乘员就会受到惯性力的作用而向前运动,与车内的 转向盘、风窗玻璃或仪表台等构件发生碰撞,这种碰撞称为二次碰撞。为了 减轻或避免驾驶员与乘员在二次碰撞中遭受的伤害,汽车上装备了座椅安全 带和安全气囊系统等被动保护装置。公安部和交通部规定:自1993年7月1 日起,所有轿车和中小型客车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必须系上安全带。
(2)气囊
气囊通过充气装置释放的气体膨胀,乘员承受适当的载荷,减轻由 二次碰撞引起的伤害。如图所示,气囊材料一般以平织尼龙纤维为主, 为确保气密性,有的气囊还增加了硅等涂层。
(3)气囊盖与支撑环
安全气囊模块装在气囊盖及支撑环中,且成为一体装在车内,如图 所示。支撑环一般采用钢板材料制造,具有支撑充气装置、气囊和坚固 车体的作用。
安全气囊系统的线束及连接器的特征:
①回转连接器收藏在方向盘内的驾驶席正面安全气囊中,采用非集电 环式的收藏在壳体内的涡旋状拉索。
②防止连接器半啮合。
③短路杆在动作信号回路上的充气器侧的连接器安装有在分离状态时 可使两个线路短路的短路杆,如图所示。
安全气囊类型
1.前方安全气囊 2.侧面安全气囊 3.帘式安全气囊 4.膝部安全气囊 5.智能安全气囊
4.膝部安全气囊
膝部安全气囊模块安装在仪表板下部,气囊容积为10 L左右;作 用在于缓解正面碰撞时前席乘员的下肢与转向柱下部及仪表板下部的 二次碰撞。膝部安全气囊如图 所示。
《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检测与维修》-教学课件-11-任务十六 安全气囊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有人,这个信号给安全带 报警装置,也可以作为副 驾驶安全气囊开关来使用
3 知识讲解
副驾驶员座椅占用传感器
副驾驶员气囊关闭功能( 未装有副驾驶员座椅占用 传感器车型)
3 知识讲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维修安全气囊系统注意事项
① 戴防护眼镜和保护手套。 ② 安全气囊单元无更换周期。 ③ 严禁使用检测灯、电压表或欧姆表进行检测。 ④ 只允许在已安装的状态下,使用制造商许可的车辆诊断、测量和信息系统检测燃爆式部件。 ⑤ 对燃爆式部件和安全气囊控制单元进行操作时,必须在已打开点火开关的情况下断开蓄电池接 地。然后盖住负极。断开蓄电池后必须等待 10 秒钟。 ⑥ 接触过已触发的安全带拉紧系统燃爆式部件后必须洗手。 ⑦ 既不允许打开,也不允许维修燃爆式部件;只使用新部件(否则会有受伤危险)。 ⑧ 如果燃爆式部件曾落到坚硬的底板上或受到损坏,则不允许再安装。 ⑨ 在操作安全带拉紧系统的燃爆式部件之前(如脱开电气插头连接),维修人员必须排除自身静 电。通过短暂触摸诸如车门锁止楔之类接地的金属零部件可释放自身静电。 ⑩ 从运输容器中取出燃爆式部件后,必须立即安装。 ⑪ 在作业中断时,必须将燃爆式部件重新放回运输容器中。 ⑫ 不允许随意放置燃爆式部件。
的一瞬间,乘员尚未向前移动时 它会首先拉紧织带,立即将乘员 紧紧地绑在座椅上,然后锁止织 带防止乘员身体前倾,有效保护 乘员的安全。
预紧式安全带中起主要作用 的卷收器与普通安全带不同,它 还有控制装置和预拉紧装置。
3 知识讲解
碰撞被引爆条件
3 知识讲解
碰撞角度示意图
安全气囊被设计成:当 完全的正前方或斜交的撞 击发生时,它根据纵向减 速度的大小而被触发。
3 知识讲解
安全气囊指示灯分析
气囊指示灯用来显示安全气囊的工作状态,当打开点火开关,车辆自检时, 该指示灯自动点亮数秒后应该熄灭,如果常亮,则安全气囊系统出现故障。
3 知识讲解
副驾驶员座椅占用传感器
副驾驶员气囊关闭功能( 未装有副驾驶员座椅占用 传感器车型)
3 知识讲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维修安全气囊系统注意事项
① 戴防护眼镜和保护手套。 ② 安全气囊单元无更换周期。 ③ 严禁使用检测灯、电压表或欧姆表进行检测。 ④ 只允许在已安装的状态下,使用制造商许可的车辆诊断、测量和信息系统检测燃爆式部件。 ⑤ 对燃爆式部件和安全气囊控制单元进行操作时,必须在已打开点火开关的情况下断开蓄电池接 地。然后盖住负极。断开蓄电池后必须等待 10 秒钟。 ⑥ 接触过已触发的安全带拉紧系统燃爆式部件后必须洗手。 ⑦ 既不允许打开,也不允许维修燃爆式部件;只使用新部件(否则会有受伤危险)。 ⑧ 如果燃爆式部件曾落到坚硬的底板上或受到损坏,则不允许再安装。 ⑨ 在操作安全带拉紧系统的燃爆式部件之前(如脱开电气插头连接),维修人员必须排除自身静 电。通过短暂触摸诸如车门锁止楔之类接地的金属零部件可释放自身静电。 ⑩ 从运输容器中取出燃爆式部件后,必须立即安装。 ⑪ 在作业中断时,必须将燃爆式部件重新放回运输容器中。 ⑫ 不允许随意放置燃爆式部件。
的一瞬间,乘员尚未向前移动时 它会首先拉紧织带,立即将乘员 紧紧地绑在座椅上,然后锁止织 带防止乘员身体前倾,有效保护 乘员的安全。
预紧式安全带中起主要作用 的卷收器与普通安全带不同,它 还有控制装置和预拉紧装置。
3 知识讲解
碰撞被引爆条件
3 知识讲解
碰撞角度示意图
安全气囊被设计成:当 完全的正前方或斜交的撞 击发生时,它根据纵向减 速度的大小而被触发。
3 知识讲解
安全气囊指示灯分析
气囊指示灯用来显示安全气囊的工作状态,当打开点火开关,车辆自检时, 该指示灯自动点亮数秒后应该熄灭,如果常亮,则安全气囊系统出现故障。
安全气囊系统PPT课件

驾驶席 安全气囊
助手席 安全囊
延迟时间 1ms
50ms 50ms
ON OFF ON OFF
气囊总成
窗帘式安全气囊
侧面安全气囊
SAB 功能
1) 考虑侧面碰撞时的安全保护装置。
2) 窗帘式安全气囊考虑乘坐在前座 和后座的乘客头部位置而设计的。 缓冲气囊考虑了当车辆翻转时防 止乘员被甩出车辆外,下垂到门 窗下方。
安全带拉紧器的结构图
安全带与传感器
安全带拉紧器
目的 • 拉紧安全带的松弛部分 • 减少前冲量 • 在发生碰撞后立即工作
发生碰撞 安全带反绕
外部传感器的电子信 号(ECU)
出现瞬间爆炸压力
气体发生器爆炸
安全带松弛部分减少
成员伤害率降低
限制性能优化
安全带与传感器
安全带拉紧器
导管
铝珠
弹簧
气体发生器
铝珠止块
什么是安全气囊
基本结构
安全气囊系统由ACU、传感器、气囊总成和安全带拉紧器组成。
注意:碰撞传感器彼此不兼容,安装时如果斜率或方向错误,安全气囊会导致大故障
什么是安全气囊
工作顺序:
碰撞
碰撞检测和判断
3m Sec
点燃引爆器 氮气充入气囊 气囊展开 气囊完全展开 对乘客起到保护作用
开始放气
整个动作完成
拆卸时不能扭曲,否则可能出现故 障。 安装时三角标记要对正。
安装后的状态
气囊总成
气体发生器
火药
气体发生剂
插头锁片 短路片 点火器
注意:禁止使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电阻
气囊总成
点火器的构成
火药
引线
密封
初级火药
电桥元件
项目五 任务一 安全气囊系统认知《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检修》教学课件

• 未来将会通过安装在车内后视镜下的立体摄像头或红外感应器扫描 全车乘员的身体信息和坐姿,分别控制不同的气囊有针对性的进行 调整。
• 目前多数车辆常规气囊的一级气囊是一次燃爆,即一旦碰撞,气囊就全部充 气,爆发力大,对于副驾驶上的乘客,尤其是小个子的女性或儿童易造成严重 伤害。而二级气囊通常叫法是二阶段非常规气囊,即有两个点火器分别予以不 同的点燃时间,通过两个级别的燃爆来打开,这样就避免了气囊对于人体的伤 害,特别是对于儿童的伤害。
。一次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将急剧变化,驾驶人和乘员就会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面向前运动,并与车内的转向盘、风窗玻璃、仪表台等发生碰撞,这种碰撞称
为二次碰撞。一般在车辆事故中,导致驾驶人和乘员受伤的主要是二次碰撞。
为了减轻二次碰撞对驾乘人员的伤害,现代汽车上,辅助安全系统已广泛使用
。
安全气囊的作用:安全气囊是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保护乘员的安全 带辅助装置。
一、安全气囊系统概况
•
汽车上的安全系统可分为主动安全系统和被动安全系统,如底盘ESP系统
称为主动安全系统,而被动安全系统又称辅助安全系统(Supplemental
Restraint System,简称SRS),也称安全气囊(Air Bag)系统。
•
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汽车与汽车或汽车与障碍物之间的碰撞称为一次碰撞
膨胀式安全带
谢谢
气囊和充气器装在底板上,底板装在方向盘或车身上,气囊膨开时,底板承受气囊的反力。
安全气囊系统指示灯(SRS指示灯)
安全气囊ECU
组成:安全气囊(SRS)逻辑模块、信号处理电路、备用电源电路、保护电路和稳压电路等组成,保 险传感器一般与SRS ECU一起被制作在SRS控制组件中。
大多数气囊控制模块(ECU)都安装在车身中部靠近挡把的位置
• 目前多数车辆常规气囊的一级气囊是一次燃爆,即一旦碰撞,气囊就全部充 气,爆发力大,对于副驾驶上的乘客,尤其是小个子的女性或儿童易造成严重 伤害。而二级气囊通常叫法是二阶段非常规气囊,即有两个点火器分别予以不 同的点燃时间,通过两个级别的燃爆来打开,这样就避免了气囊对于人体的伤 害,特别是对于儿童的伤害。
。一次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将急剧变化,驾驶人和乘员就会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面向前运动,并与车内的转向盘、风窗玻璃、仪表台等发生碰撞,这种碰撞称
为二次碰撞。一般在车辆事故中,导致驾驶人和乘员受伤的主要是二次碰撞。
为了减轻二次碰撞对驾乘人员的伤害,现代汽车上,辅助安全系统已广泛使用
。
安全气囊的作用:安全气囊是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保护乘员的安全 带辅助装置。
一、安全气囊系统概况
•
汽车上的安全系统可分为主动安全系统和被动安全系统,如底盘ESP系统
称为主动安全系统,而被动安全系统又称辅助安全系统(Supplemental
Restraint System,简称SRS),也称安全气囊(Air Bag)系统。
•
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汽车与汽车或汽车与障碍物之间的碰撞称为一次碰撞
膨胀式安全带
谢谢
气囊和充气器装在底板上,底板装在方向盘或车身上,气囊膨开时,底板承受气囊的反力。
安全气囊系统指示灯(SRS指示灯)
安全气囊ECU
组成:安全气囊(SRS)逻辑模块、信号处理电路、备用电源电路、保护电路和稳压电路等组成,保 险传感器一般与SRS ECU一起被制作在SRS控制组件中。
大多数气囊控制模块(ECU)都安装在车身中部靠近挡把的位置
安全气囊课件

图1
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系统有下列几种形式:安装在方向盘内的驾驶员安 全气囊;安装在仪表板内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安装在车门上的 侧面安全气囊;安装在前排椅背上的后排座椅安全气囊。它们分 别用来在汽车碰撞时保护驾驶员、副驾驶员及乘客。 安全气囊按其被引爆的有效 范围分为正向和侧向。正向引爆 的安全气囊是在有效范围上30度 角或斜前方发生撞车(图7.1), 而且纵向加速度(负值)达到某 一值时,气囊才被引爆,而横向 加速度(包括从侧面发生的撞车 和统纵轴的侧翻)不能引爆,侧 向气囊可用于防侧向冲撞。
概述
安全气囊:是安全带的辅助装置, 主要针对乘员头颈部、胸部和腿部的 安全而设置的一种被动安全保护措施。 当汽车时速超过 30 km/h发生 前碰撞事故时,控制系统检测到冲击 力超过设定值时,安全气囊立即接通 充气元件中的电雷管引爆火药粉和气 体发生剂,产生大量气体,气囊就会 迅速充气膨胀,冲破缓冲垫(装饰 板),在 30ms内迅速在乘员与车辆之 间形成一道柔软的弹性屏障,使乘员 免受伤害。当撞击发生后,气囊随即 自动放气,它不会妨碍车内人员出逃, 也不影响他们的视线。
无安全气囊,驾驶员未系安全带时的碰撞情形
当汽车以48km/h速度发生正面碰撞,90ms时,人体在转向盘接触 处受力约90000N,下肢多处骨折,头部和巡捕的手上程度大大超过容 许程度,一般来说,死亡在所难免。 当汽车以48km/h速度发生正面碰撞时,千册患处造成下肢骨折外, 面部受严重损害,胸部损伤相对小些,但头部的损伤导致成员的死亡。
二、安全气囊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2.1 安全气囊可分为机械式和电子控制式; 按碰撞传感器的形式分类:可分为机械式, 机械电子式,电子控制式; 按传感器的数量分类,可分为多传感器和单 传感器; 按安全气囊分类,可分为压缩气体式,烟火 式和混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