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HSK语法-趋向补语
趋向补语

练习:
1、他说明年还要在这个学校_____。
A. 学下去
B.学下来
C.学起来
D.学上来
2、他的电话号码是多少,我_____了。
A.想不起来
B.想不出来
C.想下来
D.想出来
3、你_____了没有,这是谁在说话?
A.听起来
B.听出来
C.听不出来
D.听起来
4、我_____了,我看过她演的电影。
A.想起来
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
简单趋向补语:V+来/去
常见趋向补语:
• 上来 上去 • 下来 下去 • 进来 进去 • 出来 出去 • 过来 过去 • 回来 回去 • 起来……
-
起来:表示动作开始并继续 V+起来 V+起+n+来
• 笑起来
听了他说的笑话以后,大家都笑了起来。
• 下起来
刚才还是晴天,突然下起雨来。
-
-
比较: 想起来 想出来
• 想起来:大脑忘记了以前的事,后来经过回忆又恢
复了记忆。
• 想出来:大脑原来没有的信息,经过思考产生了,
宾语一般是办法、主意、方法等。 1、想起来了,我把雨伞留在教室里了。 2、我想不起来把那本书借给谁了。 3、A:我怎么办呢,你能帮我想出一个好办法吗?
B:我也想不出好办法来。
B.想出来
C.想不起来
D.想不- 出来
5、她难过得______了。
A.说不上来
B.说不出来
C.说不下来
D.说不下去
6、一看到他那样子,大家就都_________。
A.笑了起来
B.笑了一下
C.笑了一会儿
D.笑了下去
新HSK语法----可能补语

一.可能补语:V + 得+ 结果补语
V + 不+ 结果补语
V + 得+ 趋向补语
V + 不+ 趋向补语
Ex:我看不清楚这几个字。
你5点之前回得来吗?
刚来中国的时候,我听不懂老师的话,现在我听得懂了。
我认识他,但是我想不起来他的名字了。
二.固定结构
1.V/ A + 得了(liao)
V/ A + 不了
他年纪大了,走不了那么远的路。
你感冒这么重,明天去得了吗?
点了这么多菜,咱们怎么吃得了?
我一个月花不了那么多钱。
2.V/ A + 得
V/ A + 不得
这件事情很重要,放松不得。
他身体不好,吹不得风。
三.例句
1.最近经常熬夜,身体有点吃不消了。
2.这本书在哪里买得着?
3.马上就要回国了,我真舍不得这里的一切。
4.他们是好朋友,很合得来。
5.香菜有一种特别的味道,我吃不来。
6.他这个人靠不住,你不要相信他。
趋向补语的发音补语

趋向补语的发音趋向补语是指趋向词充任的补语。
趋向补语一般分为简单趋向补语和符合趋向补语两大类。
常用的简单趋向补语包括“来、去、上、下、进、出、回、过、起、开、到”等等。
复合趋向补语包括“上来、下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开来、开去、到……来、到……去”等等。
趋向补语是汉语中一种复杂的语法现象。
而它的发音,也比较难以掌握。
举例来说,“起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作补语如“抬起来”、“胖起来”时,“起来”两个字都要轻读;但是在动词与“起来”之间插入“得”、“不”变成“抬得起来”时,“起来”两个词就要重读;而当“起来”之间再加上宾语,如“抬不起头来”时,“起”字重读,“来”字则轻读。
总结趋向补语的发音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动词及形容词后面加趋向补语,动词或形容词重读,趋向补语轻读:①把帽子拿来(lai)。
②把手放下(xia)。
③赶快把信送去(qu)。
④汽车开过来了(guolai)。
⑤没有公共汽车了,她们只好走回去(huiqu)。
⑥这么高的山,我们能不能爬上去(shangqu)?⑦你敢不敢跳下来(xialai)?⑧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qilai)。
少数简单趋向补语用在句尾时不轻读:①这是从哪儿说起(qǐ)呀?②股票行情看好,赶快买进(jìn)!③这事我早就想开(kāi)了。
(2)动词后面加趋向补语有带宾语,趋向补语、动词和宾语的发音各有不同。
有以下几种情况:1)动词加趋向补语再加上宾语,一般趋向补语轻读,宾语重读:①戴上(shang)口罩。
②脱下(xia)袜子。
③从外面走进来(jinlai)几个人。
④妈妈买回来(huilai)很多好吃的东西。
宾语是代词时,趋向补语轻读,而动词重读:①你是不是看上(shang)他了?②我妈妈常常提起(qi)你。
2) 当宾语插入趋向补语之间时,趋向补语的发音前重后轻,宾语重读:①同学们一个一个走进(jìn)教室去(qu)。
第六讲——补语(HSK语法结构)

语法结构第六讲——补语分析补语是附加在动词谓语后面,补充说明动作进行的情况、结果、数量、或者性状、程度的成分。
补语经常由形容词、动词、副词或短语充当。
分为程度补语、情态补语、结果补语、可能补语、趋向补语、数量补语等几种。
经典例题:1、这一段描写很精彩,我很想把它背()。
A、起来B、下来C、过来D、进去2、两栋楼房离得太近了,我甚至()对面房间里的家具的颜色。
A、看得清楚B、看得不清楚C、看不得清楚D、看不清楚3、老王和这小孩还挺有缘分的,初次见面就()。
A、谈得着B、谈得上C、谈得来D、谈得开4、在哪儿见过她呢?我怎么也想不()了。
A、起来B、出来C、上来D、过来5、孩子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你可别()那点儿学费。
A、舍得不B、舍得C、舍不得D、不舍6、看()她好像懂了,其实并没听懂。
A、上去B、上来C下来D、下去7、要在这个位置上有所成就,必须得()失败和挫折。
A、禁得过B、禁不起C、禁不住D、禁得起8、世界上漂亮女人再多,也()你,我只愿意跟你结婚。
A、比不下B、比不上C、比不出D、比不起9、经过三个小时的抢救,他终于醒()了。
A、起来B、过来C、上来D、出来10、()车的人不一定承受得了这么高的油价。
A、买得来B、买得着C、买得起D、买得走11、事到如今,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坚持()了。
A、得很B、极了C、下去D、下来12、我能从他们说话的口音()听出他们是从哪儿来的。
A、听出B、听见C、听到D、听上13、你已经()了,应该出去散散步了。
A、看了书一整天B、看一整天了书C、看书了一整天D、看了一整天书14、午饭吃得太少了,还没到四点就感觉饿得()。
A、坏了B、死了C、极了D、不得了15、他把搜集来的民间故事整理(),编成了一本民间故事集。
A、上来B、出来C、出去D、下来16、钟楼里传来的钟声()了旧的一年,迎来了崭新的一年。
A、送走B、送来C、送去来D、送上17、他发现高价买回来一批假货,连连抱怨()。
新HSK语法-趋向补语

1.简单趋向补语V + 来/去V +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起2.复合趋向补语V + 上来/ 上去/ 下来/ 下去/ 进来/ 进去/ 出来/ 出去/回来/ 回去/ 过来/ 过去/ 起来3.宾语的位置1)处所宾语要放在“来/去”的前面,其他宾语可前可后。
내친구가귀국했다.朋友回我的去国了친구가뛰어내려갔다.去朋友下楼跑2)离合词的名词部分常在“来/去”前。
下雨 --→下起雨来聊天 --→聊起天来4.复合趋向补语的抽象意义V + 上去:1)说话人是下级。
Ex:我的作业交上去了。
2)表示加在某个地方。
Ex:我把画挂上去了。
V + 下来:1)说话人是上级。
Ex:老师把我的作业发下来了。
2)动作从过去持续。
Ex:虽然有很多困难,但是他还是坚持下来了。
3)状态从强变弱。
Ex:天渐渐暗下来了。
/教室里安静下来了。
4)固定。
Ex:红灯亮了,车都停了下来。
V + 下去:1)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Ex:我很想在中国一直住下去。
V + 出来:1)表示事物从无到有,从不清楚到清楚。
(写出来/画出来/弄出来/研究出来/整理出来/设计出来/想出来)Ex:有什么想法你说出来。
快把资料整理出来。
2)表示通过动作识别,分辨人或物。
(听出来/看出来/认出来)Ex:你今天太漂亮了,我都没认出来。
V + 过来: 1)表示人或事物从不好的,不正常的状态回到好的,正常的状态。
(回复过来/明白过来/抢救过来/醒过来/改过来/活过来/反应过来)Ex :他说了半天我才明白过来。
经过3个小时,医生终于把他抢救过来了。
2)表示因为数量很多所以没有能力完成。
Ex :工作太多,我一个人忙不过来。
V + 过去: 1)表示从好的,正常的状态到不好的,不正常的状态。
Ex :他看恐怖片晕过去了。
V + 起来: 1)表示动作开始并继续。
Ex :天气暖和起来。
他来了,晚会马上热闹起来。
音乐开了,大家跳起舞来。
2)回忆起忘记的事情。
Ex:我想起来了,他是我以前的同事。
HSK语法讲练之趋向补语

趋向补语趋向补语有哪些?2.他说( )了青年们的心里话。
3.姐姐拿( )一把刀子.把西瓜切( )了。
4.你放心,我们一定把你的意见反映( )。
5 两个运动员战士把受伤的同志送( )野战医院( )了。
6.售货员同志,请你把这件衣服包( )。
7.这些政治家在斗争中成长( )的。
8.狼突然向东郭先生扑( )。
9.我能看( )这是一个先进单位,这里的一切都令人满意。
10.最近,小明当( )了优秀少先队员。
11.请你们把今天的作业记( )。
12这个宿舍能摆( )四张床吗?13.听了他的话,大家都笑了( )。
14.那封信是谁拆( )的?15.你让我帮你修房子?我很愿意,可是工作太忙,抽不( )时间。
16.这是谁写的字,你猜( )了吗?17.这是我们班学生的名单,刚才又来了五个.请你把她们的名字写( )。
18.刚才他不小心,头碰在门上,碰( )一个大包。
19.他昨天被抓( )去了,已经关( )了。
20.听了他的一番话.我才明白( ),原来欺骗我的竟是我的老同学,而不是我的邻居。
21.昨天坐地铁,因为我一直想心事,结果坐( )了站。
22.这个人嘴很厉害,我说不( )他。
【修改错误】1.我们进去了幼儿园小朋友们正在门口排着队欢迎我们。
2.小刚把书包一放就跑出了。
3.孩子一看见我,就向我扑了过去。
4.你的钢笔坏了,应该修理起来。
5.一九六二年,他的妻子病死了,留起来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6.老张进去商店的时候,已经快十二点了。
7.房间里不时地传一阵阵的笑声出来。
8.同学们,上课了.快进去教室9.吃完饭,我们都回去宿舍。
10.鸽子飞上去天了。
【练习】组词成句1 我跑去朝山上2他走过来向我3进有人教室来了4他我们给来一些食品送5小王牛把山赶上6别上踩别垃圾小心7我有人看见山来跑上8给我你一把椅子来搬9受伤的队员场换下去把10你楼去赶快上11他楼去赶快上跑12我一个出来萝卜拔13我有人看见进去商店里了14孩子们校门走排着队出15来下午你到办公室我一趟16他的名字出来打听还没我17把寄回去家这本书你18老人头过回来看我。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留学生趋向补语“出”和“去”的偏误研究

一、引言
趋向补语是汉语中常用的一类动词,它们通常表示物体或人朝着某个方向移动 或变化。在汉语中,“出”和“去”是最常用的趋向补语之一。然而,由于这 两个词的含义和用法较为复杂,留学生在使用时经常出现偏误。因此,本次演 示旨在通过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留学生的作文进行分析,探讨留学生在 使用趋向补语“出”和“去”时出现的偏误现象。
2、语境不当:留学生在使用成语时,有时会忽略成语的含义和适用语境,导 致使用不当。例如,有的留学生在描述自己取得好成绩时使用“一步登天”, 但“一步登天”的含义是形容短时间内取得巨大成功,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3、文化背景无知:由于留学生的语言背景和文化知识的限制,他们对成语所 蕴含的文化内涵往往理解不足,导致使用不当。例如,“炎黄子孙”是形容中 华民族的后代,但有的留学生由于对其文化背景无知,而在作文中使用不当。
3、缺失:应该使用“v出v出来”结构的地方却没有使用,如“他从房间里走 出来了”。
五、讨论和结论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留学生在使用“v出v出来”这个结构时存在一些偏误。 这可能是由于对这个结构的不够理解或者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 题,我们需要进一步改进对外汉语教学,加强对“v出v出来”等难点语法点的 讲解和练习。此外,学生自身也需要多加练习,通过实际使用来加深理解,减 少偏误。
六、后续研究
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关于留学生“v出v出来”习得偏误的研究成果,但仍 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例如,我们可以研究不同母语背景的留学生在使 用“v出v出来”时的偏误情况是否存在差异,或者考察他们在习得这个结构的 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些特殊的策略等。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来检验不 同的教学方法对留学生习得“v出v出来”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完整word)HSK6考点

新HSK六级汉语水平语法知识点归纳一。
词类(一)。
名词1。
一般名词:妈妈教室词典自行车水平精神2. 方位名词:里外上下前后中左右东西南北复合方位名词:里边外边上边下边前边后边旁边中间东边西边南边北边3。
时间名词:年月日星期小时今天去年4. 名词重叠:年年月月天天人人家家(二)。
代词:1.人称代词:你(您)你们我我们他(她) 他们(她们) 咱咱们2.疑问代词:谁哪哪里(哪儿)什么怎么怎么样几多少3.指示代词:这这些那那些这里(这儿) 那里(那儿) 这么那么这样那样4.其他代词:各每有的有些别人别的它它们(三) 动词:1. 一般动词:看写打参观爱想喜欢希望像姓在进行2. 动词重叠:想想看看学习学习研究研究说(一)说试(一)试听了听走了走3。
助动词:能会要想可能可以愿意应该得(dei)(四)形容词:1. 一般形容词:大红多错全安静漂亮男女老少2. 形容词重叠:高高长长好好整整齐齐干干净净高高兴兴(五)数词:1。
基数:零 0 一十百千万二两半2。
序数:二年级 331路 14楼6门15号 2月5号第一3.概数:三四个十几个几十年四十多人两年多两个多小时4.分数、百分数:三分之二(2/3) 百分之四十(40%)5.倍数、小数:五倍七点八(7.8)三点一四一六(3.1416)(六) 量词:1。
名量词:个位本件种斤公斤克间棵课张把只条口米公尺2. 名量词重叠:个个(都不错) 张张(笑脸) 条条(大路)种种(事情)3。
动量词:次遍回下口(七)副词:1. 否定副词:不没(有) 别2. 时间副词: 正刚常常常已经正在总(是) 才(1) 就(1)3。
范围副词:都(1) 只一共4. 程度副词: 很太更最十分非常多(么)5. 频度副词: 又再还也(八)介词:1. 引出时间、处所、起点:当在从离2。
引出方向:向往朝3. 引出对象:对跟和比为给4. 引出目的、原因:为为了5。
引出施事:把被叫让6。
表示排除和加合:除了……除了……以外(九)连词: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单趋向补语
V +来/去
V +xx/下/进/出/回/过/起
2.复合趋向补语
V +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
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
3.宾语的位置
1)处所宾语要放在“来/去”的前面,其他宾语可前可后。
내친구가귀국했다.
朋友回我的去国了
친구가뛰어내려갔다.
去朋友下楼跑
2)离合词的名词部分常在“来/去”前。
下雨--下起雨来
聊天--聊起天来
4.复合趋向补语的抽象意义
V +上去:1)说话人是下级。
Ex:
我的作业交上去了。
2)表示加在某个地方。
Ex:
我把画挂上去了。
V +下来:1)说话人是上级。
Ex:
老师把我的作业发下来了。
2)动作从过去持续。
Ex:
虽然有很多困难,但是他还是坚持下来了。
3)状态从强变弱。
Ex:
天渐渐暗下来了。
/教室里安静下来了。
4)固定。
Ex:
红灯亮了,车都停了下来。
V +下去:1)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Ex:
我很想在xx一直住下去。
V +出来:1)表示事物从无到有,从不清楚到清楚。
(写出来/画出来/弄出来/研究出来/整理出来/设计出来/想出来)Ex:
有什么想法你说出来。
快把资料整理出来。
2)表示通过动作识别,分辨人或物。
(听出来/看出来/认出来)
Ex:
你今天太漂亮了,我都没认出来。
V +过来:1)表示人或事物从不好的,不正常的状态回到好的,正常的状态。
(回复过来/明白过来/抢救过来/醒过来/改过来/活过来/反应过来)
Ex :
他说了半天我才xx过来。
经过3个小时,医生终于把他抢救过来了。
2)表示因为数量很多所以没有能力完成。
Ex :
工作太多,我一个人忙不过来。
V +过去:1)表示从好的,正常的状态到不好的,不正常的状态。
Ex :
他看恐怖片晕过去了。
V +起来:1)表示动作开始并继续。
Ex :
天气暖和起来。
他来了,晚会马上热闹起来。
音乐开了,大家跳起舞来。
2)回忆起忘记的事情。
Ex:
我想起来了,他是我以前的同事。
3)~的时候。
Ex:
他笑起来很漂亮。
这个办法听起来不错。
4)事物从分散到集中。
Ex:
把桌子上的书收起来吧。
测试:
找出下面句子里错误的一部分。
1.大家劝了他半天,他才安静下去,但是我看他的样子,就知道这事还没完。
2.年轻的时候我满腔热情,一心想要做一番大事,可是人到暮年,忽然对什么都淡了,希望生活就这样平静下来,不要再有任何波折。
3.很多事情说下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4.买了车以后,我的腿也“变长”了,想去什么地方就去,看到好地方也可以马上停过去玩一会儿。
一.用适当的趋向补语填空。
1.我去年来的中国,真想一直在中国住()。
2.墙上的画怎么掉()了呢?
3.下课后,请同学们把作业交()。
4.他晕倒了,半天才醒()。
5.这本书是翻译()的。
6.啊!我想()了,他不是我的小学同学吗?
7.天慢慢暗()了。
8.天慢慢亮()了。
9.这种游戏是从古代流传()的。
10.这个问题太难了,老师都回答不()。
二.找出下列句子的补语成分
1.朋友借走了我的书。
2.这个字你写错了。
3.房间打扫干净了。
4.你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
5.我和朋友说好了这个周末一起xx。
6.你刚才说什么,我没听清楚。
7.我在书店买到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