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号遇难记》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2. 人物关系的把握和思考。

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和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故事背景。

2. 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阅读故事,理解情节。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三、人物关系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

四、道德观念探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反思。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阅读理解环节的回答情况,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观察学生在人物关系分析和道德观念探讨环节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2. 人物关系的进一步把握和思考。

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和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六、情节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故事情节。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

七、角色扮演(15分钟)1. 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人物。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通用6篇)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通用6篇)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通用6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危险来临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从而体会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指挥有方,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抓住文中关键句段进行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通过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高大形象。

教师可以适当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大胆地想象,再现当时的情景,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哈尔威船长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2、引导学生学习哈尔威船长的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指挥有方、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危急时刻,哈尔威船长所采取的措施,想象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能够简单地描述出来。

2、通过人物的语言以及行为、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教师查找相关资料,如:《泰坦尼克号》主题歌。

有关雨果的照片和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音乐,导入新课:1、播放《泰坦尼克号》主题歌,引起学生联想。

2、你们知道这首歌是哪部电影的插曲吗?指名说说对《泰坦尼克号》影片的了解。

3、教师小结,导入,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悲剧,为此人们进行了很多的艺术创作,从而产生了许多凄美动人,慷慨悲壮的故事,今天让我们来欣赏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师板书课题)4、教师设置悬念,激发学生阅读:那么《“诺曼底”号遇难记》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按要求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引导学生围绕下面的要求,同桌合作,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同桌检测认读生字的情况,并交流识记和书写的要点。

(2)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检查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词语,全班读一读。

《“诺曼底号”遇难记》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经典、值得收藏)

《“诺曼底号”遇难记》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经典、值得收藏)

《“诺曼底号”遇难记》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诺曼底号”遇难记》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

文中讲述了“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地指挥船员,使船上所有的人获救,而他自己却随着轮船沉入大海,以身殉职。

赞扬了他面对死亡临危不惧,无私无谓的崇高精神。

教学设想:“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

在本课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的平台,教师给予适当的“读”的引导,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内进行更有效的阅读对话,在阅读中学会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正确认读“嘈、遣、渊”,读读记记“嘈杂、调遣、深渊、井然有序、巍然屹立、忠于职守”等词语,激励学生从中选用常用词写话,还可进行场面描写练习。

激励学生积累课文中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哈尔威船长是怎样开展救援的。

通过对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进一步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临危不惧,无私无谓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文中哈尔威船长指挥救援的具体表现,体会船长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透过文本阅读,体会船长的英雄壮举,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教学方法:自主式阅读教学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生字,理清课文脉络(略)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温故知新1.出示词语,多种形式朗读。

2. 回顾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设计意图:通过对第一课时所学的内容的简单的回顾,简明扼要引导学生进入第二课时的学习,使两节课所学的内容自然衔接。

】二、视频导入,初识船长1.播放电影片段。

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采用视频导入法,学生通过生动的画面,初识船长,激发起学生了解事件经过的兴趣。

】三、细读课文,再识船长雨果评价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彼此的阅读收获。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优秀6篇)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优秀6篇)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优秀6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哈尔威船长的语言,品味在灾难面前每个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3、体会哈尔威船长恪尽职守、沉静果断的优秀品质。

学习通过场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1、抓住哈尔威船长的语言,品味在灾难面前每个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2、学习通过场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进行质疑1、(播放《泰坦尼克号》沉船部分剪辑视频)大家看过《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吗?1912年这艘当时世界最大、最豪华、意为永不沉没的客船载着1513名乘客和船员因撞到冰山而沉没,这次海难最后只有500多人侥幸逃生。

海难的恐怖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寒而栗。

1870年,有两艘英国轮船相撞,但其中的一艘“诺曼底号”除船长以外其余60人都安全获救,这是真的吗?为什么只有船长没能逃生呢?出事时人们都在干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赶快到“诺曼底号”上去寻找答案吧。

2、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法国的大作家维克多·雨果。

我们先来拜访他,谁认识他?投影雨果画像,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二、购买船票,掌握生字词1、(出示本课“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指名读,组词,正音,齐读。

2、开火车读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师相机指导学生较难理解的词语。

三、登上“诺曼底号”,了解事实真相1、“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出发航行的?2、“诺曼底号”发生海难的原因是什么?3、刚发生海难时船上出现了什么样的紧急情况?4、船长是谁?在紧急情况下,船长是如何救人的?海难的结局如何?四、整体感悟课文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配《泰坦尼克号》电影音乐)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感悟场景,初步受到震撼,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

2、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指导朗读。

朗读指导:(1)开头介绍“诺曼底号”部分用轻快、平和与赞美的语气来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公开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公开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一篇描述海难事件的文章,通过讲述诺曼底号船遇险时,船长哈尔威坚守船长职责,冷静指挥,最终牺牲自己,拯救了乘客的故事。

文章赞扬了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忠于职守的品质,教育学生学习船长高度的责任感和舍己为人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文章内容了解人物品质。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描述海难的场景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感受船长的伟大品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体会船长的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忠于职守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舍己为人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描述海难的场景;感受船长的伟大品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情感教学法等,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相关海难视频资料、图片资料、学习任务单等。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准备课堂发言。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诺曼底号轮船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跟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氛围。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描述海难的场景。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动作等,体会船长的伟大品质。

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3篇

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3篇

语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默读、感悟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指挥有方、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通过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描述和插图的展示,让显示感受到船长牺牲时场面的壮美及他的美好心灵。

重点、难点:理解“诺曼底”号遇难后哈尔威船长是怎样做的?从而认识他崇高的品质。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帆船图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2、揭题,板书课题(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挫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学《“诺曼底”号遇难记》,课文的主人公哈尔威船长会给你答案的。

二、整体感知1、听范读录音,进入意境,感知故事内容。

相机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惊恐万状汹涌湍急不可开交井然有序惊慌失措镇定自如你推我搡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继续感悟。

3、初步印象交流。

你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得?谁留给你的印象最深?三、深入探究1、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用小黑板出示讨论题目:(1)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引导学生分三步进行:A.船长开始是怎样指挥救援工作的?B.船长在怎样的情况下,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效果怎样?C.议一议船长采取用枪威胁逃生的.人的做法怎样?(2)船长给你流下了什么印象?2、汇报学习结果。

3、教师小结:“诺曼底”号油船不幸在海上失事了,在一片惊恐混乱中,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的指挥船员,使船上所有的人获救,而自己,却被海水吞没。

哈尔威船长危难时刻舍己救人、沉着机智、指挥有方的崇高形象,永远留在人们心中!4、把结尾部分用字幕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反复读,充分认识船长的人品。

四、诵读课文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连线,明白各部分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介绍“诺曼底”号油船紧张危急及混乱惊慌的语气撞船部分船长镇定威严的语气最后一段无限感激、崇敬和无比沉痛的心情开头部分轻快平和及赞美的语气2、把你喜欢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读给大家听听。

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教案(公开课详案)

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教案(公开课详案)

...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教案(公开课详案)_百度...教学目标:1.了解二战中诺曼底号沉船事件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2.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3.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了解科技对战争的影响和制约。

教学重点:1.了解二战中诺曼底号沉船事件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2.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了解科技对战争的影响和制约。

教学方法:问答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二战的了解及感受,了解学生对这个历史事件的大致看法。

Step 2:阅读课文1.让学生先速读课文,了解故事大致情节。

2.讲解重点难点单词,确定大意。

3.让学生再次仔细阅读全文,了解内容。

Step 3:学习本段落语言知识1.请学生们针对文章中新出现的生词、词组进行读音和意义的梳理和记忆;2.帮助学生领会特定文化、时代背景下某些词语的含义;3.课文重要语言点的讲解,并配以例句,理解并熟记用法。

Step 4:提高阅读理解能力1.向学生提问,检查其对课文的理解;2.导入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给出自己的回答;3.分组活动,介绍不同方面的知识或课外阅读,让学生利用多元化的资源提升阅读体会与能力。

Step 5:学生总结与评价1.让学生总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和所学到的知识;2.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全面发挥其批判性思维,评价和分析文章的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p 6:课后作业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复习课文,认真思考所学到的知识并撰写相关的书面作业。

教学资源:课本原文,相关图片、新闻报道、影视片段,还可以让学生去相关网站查询相关资料,拓宽视野。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24《“诺曼底号”遇难记》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24《“诺曼底号”遇难记》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24《“诺曼底号”遇难记》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一篇讲述历史上著名的诺曼底号轮船遇难事件的文章。

文章通过详细描写事件发生的过程以及船长哈尔威的英勇行为,教育学生面对灾难时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临危不惧的精神。

本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文章的基本内容。

但学生在理解较为深奥的句子和词语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了解相对较少,对于船长的英勇行为可能难以完全理解,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及船长的英勇行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坚定果断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勇敢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深奥的句子和词语,以及船长的英勇行为所体现的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PPT,包括图片、音乐等素材。

2.课文朗读视频:寻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朗读视频,以便于学生跟读和模仿。

3.相关资料:搜集关于诺曼底号遇难事件的历史资料,以便于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诺曼底号轮船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同时,播放课文朗读视频,让学生跟随视频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氛围。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哈尔威船长在指挥救援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忠于职守、临危不惧、沉着果断、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危急时刻,哈尔威船长在指挥救援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感悟哈尔威船长所表现出来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的人格魅力。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对比体会在危急时刻人们及船长的不同表现,体会船长的“伟大灵魂”。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教师查找相关资料,如:《泰坦尼克号》主题歌、视频,有关雨果的照片和资料。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处在安定幸福的生活中,可是当灾难突然降临到我们身边,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学生自由回答)2、教师导读:是啊,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谁都会感到惊慌、害怕。

让我们回到1870年3月17日夜晚,那个大雾弥漫的夜晚,照常行驶的“诺曼底”号被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剖开了一个大窟窿。

那是一个怎样的场面?我们一起通过录音来感受一下。

二、想象品读,体会惊恐万分的场面1、ppt:教师播放《泰坦尼克号》影片片断录音,学生倾听。

2、师:听了刚才的场景,你感受如何?(好害怕,很恐惧等)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师:面对此情此景,你会首先想到什么呢?(活命、逃命、哭、什么也没想)3、师:那么“诺曼底”号上的人们又是怎么表现的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1——11自然段)。

ppt:“震荡可怕极了。

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挡。

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4、指名读文,其他评议。

(1)指名学生读,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情况危急、场面混乱等),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出人们的表现?(板书:惊恐万状)(2)ppt:播放《泰坦尼克号》片断。

师: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所以的人都惊呆了。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共同感受这可怕的灾难。

三、细读品味,感受三幅画面1、师:这场灾难的的确确是非常的可怕。

人们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如果就这样继续混乱下去,将会导致什么后果?(船毁人亡)但是结果是这样吗?(除了船长以外,全部脱险。

)2、师:是的,乘客们都存活了下来,乱的不可开交的场面竟然会变的——井然有序(板书)3、师:在这样的转变当中,谁起了关键作用?(哈尔威船长)师:谁愿意读读这句话?谁还想读?谁再来试试?一起来读读。

相提并论是什么意思?师:为什么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船员能与他相提并论?5、那么就请同学们再次快速朗读课文第二部分(12——45自然段),特别要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的语段,认真读读,并想一想关于哈尔威船长的哪些画面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6、交流、再现画面师:好,刚才读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静下来,在脑海中回想一下,关于哈尔威船长的哪一副画面能够清晰的呈现在你的脑海中。

生:1)庄严的指挥 2)简短有力的对话 3)悲壮的沉没A、感悟第一个画面师: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三副画面,来感受一下,为什么雨果说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咱们先走进第一个画面:ppt:课件出示: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船员断后。

必须把六十人全部救出去!”1、请学生读一读。

师:为什么读这么这么大声?(抓住“吼”字)再读。

2、灾难来临之际,别人都惊恐万状,而哈尔威船长却在做什么?(指挥、发布命令)他为什么不像其他人一样选择逃走呢?(因为他是船长,这是他的本职工作)这是什么品质?(板书:忠于职守)和别人的惊恐万分相比,他在做什么?(指挥大家)怎么样指挥?(镇定)师:对,镇定自若。

(板书:镇定自若)这份镇定自若,别人能与他相提并论吗?(不能)3、你还能从这段话中读出什么来?妇女先走,船员断后。

咱们常说女士优先,在灾难面前也做到让妇女先走,这叫什么?生:绅士风度。

(板书:绅士风度)4、同学们,假如你就是哈尔威船长,面对混乱的人群,你准备怎样来下达这道命令?指名学生朗读。

师:在灾难面前,时间就是生命。

师:这是庄严的指挥,这是威严的指挥。

我们一起来读读。

师:真好,读得好,脸部的表情也非常到位。

满脸的威严。

正因为这样,所以课文的作者雨果是这样评价船长的,再读。

ppt: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生齐读)师:不能与他相提并论的还有他的:忠于职守、镇定自若、绅士风度。

这是我们从第一个画面中感受到的。

B、感悟第二个画面师:下面我们走进第二个画面:(ppt出示对话)1、这是一段怎样的对话?(简短有力的对话)在这段对话当中,有三个角色:船长、洛克机械师、奥克勒福大副。

2、我们一起合作读好吗?你们想读谁?(哈尔威船长)。

那朱老师就读洛克机械师和奥克作是哈尔威船长,好吗?(师生再合作读对话)4、师:读得真好。

老师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各位船长,你问大副还有多少分钟,什么意思?生:想知道还有多少救援的时间。

师:当你听说只有20分钟的时候,你说够了,你指的什么够了?生:脱险的时间够了。

5、师:20分钟救出60个人时间够了,但前提必须是什么?生:人们撤离的时候必须井然有序。

6、能惊恐万状吗?(不能)能像一窝蜂似地往前挤吗?(不能)所以,你下达了一道死命)7、小组讨论:哈尔威船长为什么要下令开枪打死那些胆敢走在女人前面的男人?他该不该下达这道命令?生汇报:首先体现了对弱者的关心,同时由于当时情况紧急,却又不得不这样做。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共同下达这道看似无情却至关重要的命令。

(齐读)8、这么无情的命令,收到效果了吗?从文中找找,用笔勾出来。

(生答)ppt:大家立时不出声了。

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师:这个伟大的灵魂指的是谁?为什么要称他是伟大的灵魂?师:不能与他相提并论的还有他的(忠于职守、镇定自若、绅士风度)。

C、感悟第三个画面1、师:同学们,正是因为船长的忠于职守、镇定自若、绅士风度,乱得不可开交的场面变得井然有序。

救援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20分钟很快就到了。

当第60个人登上小艇的时候,船头开始下沉,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此时最悲壮的一幕出现了:PPT: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船头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2、同学们,这是悲壮的与船同沉,这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与船同沉,请你们自己带着你的感动,来读读这段话,轻声地读。

(学生轻声读,指名读)3、思考:a、这薄雾为什么是阴惨惨的?b、为什么要称船长为雕像呢?c、船长你为什么不走呢?为什么要与船一起沉没?生思考并回答:a、作者把薄雾比作人们悲痛的心情。

b、因为他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

还因为雕像都是非常伟大的,与其说哈尔威船长是一尊雕像,不如说他在人们心中是一座丰碑,他的精神将永远刻在人们的心中。

c、因为他是船长,这艘船是他的心爱之物,船就是他的生命。

所以,我们的船长他遵循着这样一句诺言:船在人在,船毁人亡。

明白了吗?虽然牺牲了船长一个人,但是却让其他人获救。

这是什么品质?(板书:舍己救人)4、正因为这样,所以雨果要如此评价船长,一起读这两句话:ppt: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面对死亡,他又践行了一次英雄的壮举。

师:读得再肯定一些。

(生再读)5、(ppt:音乐响起)师:危难出英雄。

危急时刻,是放弃责任,违背天良,只求独自活命呢?还是舍己救人、不辱使命、流芳千古?哈尔威船长已经用行动给我们做出了响亮的回答。

此时此刻,轮船还在下沉,可是我们却只能眼睁睁的望着哈尔威船长即将赴难,我们的心在滴血。

我仿佛听见获救的克莱芒在深情地呼喊着……,我们仿佛听见小艇上获救的的人们在深情地呼喊……,所有的人都在深情地,饱含着热泪在呼喊……(反复读)6、师:但是任我们怎样的呼唤,哈尔威船长却徐徐沉入大海,离我们而去。

但他留给了我们镇定自若、绅士风度、忠于职守、舍己救人并不惜以身殉职的伟大精神,他又永远的活在我们心中。

让我们再次饱含着深深的感情,读读这句话,共同缅怀这位伟大的船长。

四、倾诉心声,总结全课1、师:同学们,读完这个故事,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被深深地打动了,仿佛我们每个人都经受了一场心灵的洗涤。

在这次灾难当中,最令我们感动,最令我们敬佩的人是谁?生:(哈尔威船长)2、师:此时此刻,我想同学们的心里和老师一样,久久不能平静。

大家一定有许多话想要对船长说,那就请拿起笔,把你心中最想对船长说的话写下来。

(ppt:背景音乐)生写话,汇报。

3、教师小结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一起读:ppt:哈尔威船长,我爱您,您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同学们,相信每一个人学了这个故事之后,一定会记住这样一位船长:记住一位与船同沉的船长!记住那位在大海中永生的船长!记住那位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与他相提并论的船长!附:板书设计23.“诺曼底号”遇难记惊恐万状井然有序忠于职守镇定自若船长绅士风度舍己为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