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初中历史导学案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doc

合集下载

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教案

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教案

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进而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教学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近代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哪两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它们的理论和标志是什么?教师导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它具有哪些特点?它对于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讲授新课:(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催化剂”、标志各是什么?A.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B.“催化剂”(社会保证):①二战期间军事科技发展,战后军事科技迅速转化为民用科技;②相对论等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和重大突破;③科学技术社会化。

C. 标志: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基因工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A.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社会。

B.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克隆技术。

3.你认为对于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讨论后,教师归纳:A“克隆”是什么意思?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科学家把人工诱导生物无性繁殖的过程叫克隆。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3)选择题:下列哪个选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A.局部性
B.单一性
C.革命性
D.稳定性
(4)论述题:请论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5)应用题: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展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包括投影仪、计算机、网络等,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相关视频资料;
2.课程平台:学校提供的教学管理系统,用于发布教学大纲、课件、作业和测试等;
3.信息化资源:与本节课相关的电子书籍、学术论文、新闻报道、官方报告等,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4.教学手段: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首先,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和实验操作中,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某些技术细节理解不够深入。为了改进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深入的技术讲解,例如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等。
其次,我在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和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影响的理论知识时存在困难。为了改进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案例分析和讨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知识。
此外,我还发现,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导致实验效果不佳。为了改进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实践环节,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博物馆、与企业合作开展科技实践项目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我在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缺乏积极性和参与度。为了改进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例如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一、学习目标1.记住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的三大技术;明白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阻碍;2.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背景,运算机网络技术的普遍运用及其阻碍、生物工程技术的蓬勃进展;3.初步熟悉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了解知识经济显现的情形。

4.(学生填写):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1.运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的进展。

2.(学生填写): 学习难点: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2.(学生填写):三、学习方式阅读法、圈点批注法、合作探讨法、比较法、练习法、。

四、学习预备教科书、中国历史地图册五、知识链接:一、运算机网络运算机网络包括运算机和网络两部份.其中运算机又称电子运算机,俗称电脑,是一种能够依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置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由硬件和软件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运算机称为裸机。

常见的形式有台式运算机、笔记本运算机、大型运算机等,较先进的运算机有生物运算机、光子运算机、量子运算机等。

而网络确实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路,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

因此运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多台自治运算机系统及其外部网络,通过通信介质互联,在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治理软件及通信协议的治理和和谐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21世纪已进入运算机网络时期。

运算机网络极大普及,运算机应用已进入更高层次,运算机网络成了运算机行业的一部份。

新一代的运算机已将网络接口集成到主板上,网络功能已嵌入到操作系统当中,智能大楼的兴修已经和运算机网络布线同时、同地、同方案施工。

随着通信和运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和同步进展,我国运算机网络技术飞跃进展。

二、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英语:Deoxyribonucleic acid,缩写为DNA)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一种分子,可组成遗传指令,以引导生物发育与生命性能运作。

要紧功能是长期性的资讯贮存,可比喻为“蓝图”或“食谱”。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三次科技革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学习目标】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2、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重点难点】 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自主探究】1、阅读第一个标题:“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完成下列问题:(1)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2)标志:人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3)成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其核心,人类由此进入_________社会.基础:_______生物学、遗传学、__________、微生物学等. ②生物工程 核心:是_______工程,_____________成就引人注目.意义:为人类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2、阅读第二个标题:“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完成下列问题:(1)特点:①大大加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速度,缩短了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②科学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种技术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③___________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2)影响:①推动了________________的空前发展.②进一步引起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③推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探究一:第三次科技革命何时开始?其主要标志是什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这一核心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探究二:读材料,回答问题(科技因素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各种因素中 所占的比例)(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1)分析以上数据,你能得出本次科技革命有哪些不同于前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吗?(2)根据材料分析归纳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当堂达标】一、基础过关:《自主学习指导课程》“精思巧选”选择题.二、能力挑战:1、大家一定熟悉右图这两只小企鹅,它是QQ标志,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这A.无线电的开通 B.电话的广泛使用C.无线电报的应用 D.计算机网络的应用2、历史诊所:下列是小明写的一段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简介,其中存在着四处错误,请你诊断出来并加以说明或改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8世纪70年代,在这次科技革命中,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交通运输业、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原子能的广泛使用是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这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到了电气时代.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科技革命更突显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这个真理.(1)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多又准.。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十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 岳麓版-岳麓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十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 岳麓版-岳麓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的基本内容。

运用图像、视频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认识变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变革;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

通过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教学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原子能又称"核能"。

即原子核发生变化时释放的能量原子能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任何原子都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旋转的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二、讲授新课(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的时间、核心、主要领域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意义: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主要领域: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多媒体展示印度的独立师:促使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学生:1.相对论等科学理论的提出,机械、电子等技术的进步,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二战”对新式武器的研究,加速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

战后,美国苏联军备竞赛的加剧对科学发展起了刺激作用。

3.“二战”后,垄断组织为了增强产品的竞争力,重视科学研究和不断开发新产品。

4.“二战”后,各国普遍重视教育,促进了科学事业的发展。

师:1939年,物理学领域里的原子分裂实验就已在德国取得成功。

二战前夕,为逃避德国法西斯迫害而移居美国的一些科学家,担心德国抢先造出原子弹,推举世界着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加强利用核裂变过程来制造超级炸弹。

罗斯福总统采纳了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建议,下令成立研究原子武器的委员会。

第20课_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20课_第三次科技革命

电子计算机技术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 电 子 数 字 积 分 计 算 机 )
( 埃 尼 克 森 )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二战期间,宾州大学莫奇来博士据美军方要求,设计了ENIAC用来计算炮弹弹道。它长约30.48 米,宽1米,占地170平方米,30个操作台,重30多吨,耗电量150千瓦,造价48万美元。包含17468 真空管,7200水晶二极管,1500中转,70000电阻器,10000电容器,1500继电器,6000多开关,每 秒执行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运作了9年之久。电子计算机现在已发展到第5代。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继美国之后,苏联于1949年8月29日、英国于1952年10月3日、法国于1960年2月13日也相继爆炸 原子弹,成为有核国家。中国继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后,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又在新疆罗布泊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航天员:杨利伟
飞行时间/圈数:115小时33分/77圈 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费俊龙
1965.5~ 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
杨利伟
1965.6.21~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
聂海胜
1964.10.13~ 湖北省枣阳市杨荡镇
“神舟五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神舟六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亚 特 兰 蒂 斯 ” 号 (
“ 奋 进 号 ” ( Endeavour
第三代“和平号”空间站(太空站、航天站)

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说课稿

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说课稿
中 国
1 9 4 5 年 7 月 1 9 6 4 年 10 月 1 9 6 4 年 6月
原 子 弹
原 子 弹
氢 弹
太空中的宇航员
航 天 技 术
美国
1958 年 1 “ 探 险 者 月31日 一号”
中国 中国
1970 年 4 “ 东 方 红 月24日 一号” 2011 年 11 “ 神 州 八 月1日 号”
电 子 技 术
网 络 长 椅
美国
中国
1946年
1958年
中国
2002年
电子管计算 机 小型通用数 字电子计算 机 联想:超级 计算机领先 世界水平
生 物 工 程 技 术
美国 中国 中国
1973年 1990年5月 1999年7月
DNA 重组技 术 克隆羊 大 熊 猫的早 期胚胎
世 界 上 多第 莉一 只 克 隆 羊
航天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
二十世纪四 五十年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是一把双刃剑)
板书设计 第 三 次 科 技 革 命
时间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
标志: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 的突破
原因:理论的提出;武器的研究; 垄断组织的重视;重视教育 特点: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发展进程高速化
影响: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把双刃剑)
五、教学反思
学史于个人而言,可以明智;于社会而言,可以
立信;于未来而言,可以立兴。本节课是针对九年级
学生而教学,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真实感受历史,
在教学中,我立足于让学生体验“生活就是历史,历
史就是生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
启示: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

课题(内容):第三次科技革命第 1 课时编者:九历备课组第 20 周班级: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第三次科技革命概况2、计算机网络技术3、生物工程技术二、预习:自读课文,完成导学提纲:一、第三次科技革命概况1.时间:20世纪__________年代以来2.三大技术的突破:_____________技术、________技术、__________________技术3.两大核心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______________技术二、计算机网络技术1.定义: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代__________技术与先进_________技术的结晶,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产物。

2.地位: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__到来的主要标志之一。

3.特点:(1)计算机网络技术集中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______、______、高度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特点(2)也反映了_________与_________紧密结合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_______________。

三、生物工程技术1.成就(1)1953年,_________(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测定,开创了现代生物学的新时代。

(2)1973年,____________技术获得成功,使人类有可能按照自身需要改造和创造新的物种。

(3)2000年和2003年,美国等6国科学家合作,先后完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草图和序列图谱,为破译大千世界的生命之谜奠定了基础。

2.意义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人类_______________的进程,推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革命性进展,为全人类的健康带来了福音。

四、知识经济的出现1.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兴起,揭开了____________时代的帷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点击新目标
1、记住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性的发明;知道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的成就与发展(重点);
2、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及其特点,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难点)。

3、学习科学家热爱科学,勤学进取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竞争为国贡献。

类别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原因
时间
标志
特点科技革命从一国到多国;
科学与技术没有统一
影响人类进入“时代”人类进入“时代”
加油吧!
课前小热身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是:()其中最突出的核心技术是()。

2、1953年,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测定,开创了人类()的新时代。

3、第三次科技革命揭开了知识经济的帷幕,加速了()的发展。

1.课堂进行时
导入新课: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我们已经学习了解两次工业革命,使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而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电子时代、信息时代。

由此引入新课。

新课教学: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945年人类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爆炸;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苏联发射。

问题:这些科技说明科技成就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性的发明)其中你最熟悉感受最深的科技是什么?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核心技术
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之一
问题:计算机网络技术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特点是什么?
三、生物工程技术
问题1:生物工程技术你知道它包含哪四方面的内容?其中核心技术是哪种?
问题2: 世界上第一只细胞克隆的山羊在中国诞生。

你知道“克隆”是什么意思?
问题3: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对待克隆技术?(“说一说”)
四、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材料一: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时间 工业革命 蒸汽机 84年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动机 65年
第三次科技革命 原子能
6年 移动xxx 4年 激光
2年 计算机 2年——0.5年更新
材料二:人类三次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主要标志 重大影响 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蒸汽机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后期
电灯、内燃机等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计算机、原子能等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问题:从以上表格材料分析,你能归纳出什么结论?
2、识图:: 他是世界上最大的微软公司的创办人是( ),“讲一讲”他的成功故事?
3、知识经济的含义: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经济,它以高科技产业为第一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它要求劳动者既要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技能,又要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较高的智力水平。

知识经济所处的时代又称信息社会。

知识经济出现的原因: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点:
知识经济出现的影响:(1) (2)、
(3)、 (4)、
课堂小结:填充指导从书课文P138“知识建构”图表
课堂大练兵:指导丛书P140 “能力提升”题(略)
课后谈收获1、我知道: ;2、我明白: 。

仔细思考,你一定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