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定义
工业设计的定义

工业设计的定义国际工业设计协会对工业设计的定义197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CSID(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为工业设计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根据产业状况以决定制作物品之适应特质的创造活动。
适应物品特质,不单指物品的结构,而是兼顾使用者和生产者双方的观点,使抽象的概念系统化,完成统一而具体化的物品形象,意即着眼于根本的结构与机能间的相互关系,其根据工业生产的条件扩大了人类环境的局面。
”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给工业设计更新的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做工业设计。
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工业设计师应当在上述工业产品全部侧面或其中几个方面进行工作,而且,当需要工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问题的解决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视觉评价能力时,这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
”2006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给工业设计又作了如下的定义:设计是一种创造活动,其目的是确立産品多向度的品质、过程、服务及其整个生命周期系统,因此,设计是科技人性化创新的核心因素,也是文化与经济交流至关重要的因素。
任务:设计在于对结构、组织、功能、表达和经济关系的发现和评估,其任务是:增强全球可持续化发展和对环境的保护(全球道义)赋予人类社会整体,个人与集体的利益与自由决定用户,生産者和市场领导者(社会道义)不论世界如何全球化,支援文化多样性(文化道义)赋予産品、服务和系统与其特性在形式(符号的、语义学)的表达并与它们的内涵相协调(审美的、美学)一致。
设计涉及産品、服务、系统在工业化导入下与工具,组织和逻辑的构想,——不仅仅是因为系列过程所産生。
将设计冠以“工业的(industrial)”形容词,必须与“産业(industry)”的术语或制造的意义、或“工业化行为(indus-trious activity)”的传统意义有关。
gong工业设计的概念 定义 -回复

gong工业设计的概念定义-回复工业设计是基于工业生产的需求,通过整合艺术、科学和技术,创造出具有功能性、美观性和人性化的产品和系统的设计领域。
它涵盖了从产品的外观设计到用户体验的各个方面,旨在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
下面我将逐步解释和讨论工业设计概念及其定义。
第一步:工业设计的由来工业设计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欧洲,当时由于工业化的推进和市场的扩大,人们开始重视通过设计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工业设计的兴起与工业革命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现代工业社会密不可分。
其定义逐渐明确,从最初的单纯注重外观美学,发展到考虑人机交互、环境可持续性等更广泛的方面。
第二步:工业设计的核心原则工业设计的核心原则是“功能、形式和用户体验相结合”。
功能性是指产品能够实现预期的功能和目标。
形式美观是指产品外观的设计与造型的优雅和美感。
用户体验是指用户与产品或系统进行交互时所产生的感知、处理和评估的总体经验。
这三个原则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三步:工业设计的重要性工业设计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通过注重外观和功能的设计,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增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其次,工业设计可以提升用户体验,使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感到舒适、方便和愉悦。
此外,工业设计还可以优化产品的制造和生产流程,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第四步:工业设计的主要领域和应用工业设计的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产品、交通工具、家居用品、电子设备、包装等多个领域。
在产品设计方面,工业设计师需要考虑产品的功能、造型、材料选择、人机交互等因素。
在交通工具的设计中,工业设计师需要关注安全性、舒适度和燃油效率等方面。
而在家居用品和电子设备方面,工业设计师需要考虑产品的实用性、美观度和用户体验。
第五步:工业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工业设计在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设计师需要考虑产品的环保性和可回收性,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负担。
工业设计的定义

工业设计的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做工业设计。
表面处理:酸洗磷化后全部采用保护焊,机械抛光,室外聚酯系(POLYESTEY\TCIC SYSTEM)喷塑,高温加热后,手感柔软,不褪色,不掉色,色彩鲜艳。
表面处理:酸洗磷化后全部采用保护焊,机械抛光,不褪色,不掉色,色彩鲜艳、安全。
材质:采用内六角螺丝,造型美观,安全牢固,不生锈,经久耐用。
表面处理机械抛光,室外聚脂系(POLYESTEY\TCICSYSTEM)喷塑,高温加热后,手感柔软,不褪色,不掉色,色彩鲜艳。
柱及脚盘材质:外表圆型,档次高,造型美观,安全牢固,不生锈,经久耐用。
塑料件材质及:食品级塑料,进口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LDPE)无毒无味,采用美国公司生产添加抗紫外线,光稳定剂及抗静电剂,高级颜料粉,大型正反转流水注塑机一次性成型。
韧性好,高强度,两面光滑,不会破裂,造型美观,抗老化,抗静电,色彩鲜艳,不褪色,经久耐用。
五金零件材质:不锈钢半圆头,T型平头螺丝,无棱角,即安全又美观。
“白电”产品推出彩色系列过去由于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的外壳基本是以白色为主,因此这三大件一般被称为“白电”。
可记者在大信某家电卖场中见到,空调和洗衣机的外观早已不是白色的天下,睿智的灰和靓丽的红,再到冷静的蓝都成为了空调和冰箱的外衣。
除了靓丽的颜色外,各式花纹图案也华丽地“登上”了冰箱的外壳,如美人般花枝招展的电冰箱简直可以当作屏风来使用。
而一些常用的小家电设计更是精美,在不使用的时候完全可以充当家居里的小装饰。
近来在卖场中热卖的加湿器就是好例子。
卖场里销售的加湿器造型各异,为你的家居驱走干燥的同时,也带来了些许温馨。
昨日记者在大信某家电卖场的电脑专柜前见到,某品牌展出了彩色系列笔记本,有黄、蓝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体验。
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款笔记本虽比其他品牌产品贵一些,可上市以来很受欢迎。
国际工业设计协会对工业设计的定义

国际工业设计协会对工业设计的定义嘿,伙计们!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工业设计。
你知道吗?工业设计不仅仅是把东西做得好看,还要让它实用、易用、环保,甚至能让人心情愉悦!那么,工业设计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我们来了解一下工业设计的定义。
国际工业设计协会对工业设计的定义是:工业设计是一种以人类为中心的设计活动,旨在提高产品的实用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换句话说,工业设计就是让产品更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更具有人性化,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好的,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工业设计的定义,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工业设计到底包括哪些方面吧!我们来说说产品的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是指设计师根据产品的使用功能和人体工程学原理,合理安排产品的各个部件和结构,使其既能满足使用需求,又能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就像是我们的手机,它的外壳不仅要美观大方,还要能够保护手机的内部零件不受损坏;手机的按键和界面也要设计得方便我们操作。
所以说,结构设计是工业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产品的外观设计。
外观设计是指设计师通过对产品形状、色彩、材质等方面的创意组合,使产品具有独特的美感和吸引力。
就像是我们的汽车,它的外观设计既要符合我们的审美观,又要体现出品牌的独特风格;汽车的线条和造型也要与车辆的功能相匹配。
所以说,外观设计是工业设计中让人眼前一亮的部分。
再来说说产品的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是指设计师通过对产品的操作方式、界面布局等方面的考虑,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与用户进行互动。
就像是我们的电脑,它的交互设计要让我们在操作时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的功能;电脑的界面布局也要让我们能够更加方便地查看和管理信息。
所以说,交互设计是工业设计中让产品变得“聪明”的关键。
我们来聊聊产品的可持续性设计。
可持续性设计是指设计师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影响,力求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
工业设计史(全套教案)

工业设计史(全套教案)一、工业设计概述1. 工业设计的定义工业设计,是指以工业产品为对象,运用美学、工学、心理学等知识,通过创意构思,对产品的功能、结构、材料、外观、使用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的一门学科。
2. 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末):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业,工业设计开始萌芽。
(2)发展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兴起,强调功能主义,工业设计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专业。
(4)创新阶段(21世纪初至今):互联网、智能化技术融入工业设计,跨界融合成为趋势。
3. 工业设计的重要性(1)提高产品附加值:优秀的工业设计能使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产品附加值。
(3)推动产业升级:工业设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二、工业设计史上的重要流派与人物1. 现代主义设计(1)代表人物: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米斯·凡德洛、勒·柯布西耶等。
(2)设计理念:强调功能主义,主张“形式随功能”,追求简洁、实用的设计风格。
2. 后现代主义设计(1)代表人物:罗伯特·文丘里、迈克尔·格雷夫斯等。
(2)设计理念:反对现代主义的单一性和排他性,主张多元化、个性化设计。
3. 北欧设计(1)代表国家:瑞典、丹麦、芬兰等。
4. 德国的理性设计(1)代表人物:迪特·拉姆斯等。
(2)设计理念:强调设计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注重功能与美学的统一。
5. 意大利的设计风格(1)代表人物:吉奥·庞蒂、马赛罗·扎努索等。
(2)设计理念:注重创意与时尚,追求优雅、浪漫的设计风格。
三、工业设计史上的经典案例1. 现代主义设计的代表作——米斯·凡德洛的“巴塞罗那椅”2.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典范——罗伯特·文丘里的“母亲之家”3. 北欧设计的代表——阿尔瓦·阿尔托的“阿尔托花瓶”4. 德国的理性设计——布劳恩公司的家用电器5. 意大利设计的典范——阿特米德公司的“水滴椅”四、工业设计的教育与传播1. 工业设计教育的兴起随着工业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世界各地纷纷成立工业设计专业院校。
世界现代设计史工业设计名词解释

世界现代设计史工业设计名词解释1. 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是指通过将艺术、科学、人文和商业等方面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应用于产品的外观、功能和用户体验的设计过程。
工业设计师通过对产品的研究、分析和创新,将产品的美学、功能和实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公司的商业目标。
2. 创新创新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引入新的思想、概念、材料或技术,以创造出独特、有益或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
创新是工业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它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并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3. 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是指用户在与产品或服务互动时所产生的主观感受和情感反应。
工业设计师需要关注用户体验,以确保产品的外观、功能和易用性与用户的期望和需求相匹配。
通过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产品可以获得用户的认可,增强用户忠诚度,并帮助企业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
4. 人机交互人机交互是指人与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交互方式和界面。
在工业设计中,人机交互的设计目标是使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互动变得简单、直观和高效。
这种设计可以通过合理的操作布局、易于理解的界面元素和直观的反馈机制来实现,从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使用效率。
5. 人因工程人因工程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能力和限制的学科,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产品设计中,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工业设计师需要了解人因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并为用户提供舒适、便捷和高效的使用体验。
6.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在工业设计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以减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倡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工业设计师需要考虑材料选择、生产工艺和产品寿命周期等因素,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7. 线条线条在工业设计中是指产品表面的视觉轮廓或线条形状。
设计师可以通过线条的运用来表达产品的动感、稳定感或流畅感,以及传达产品的功能特性和品牌形象。
世界设计组织对工业设计的定义

世界设计组织对工业设计的定义摘要:1.世界设计组织对工业设计的定义2.工业设计的重要性和影响3.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正文:世界设计组织(World Design Organization,简称WDO)对工业设计的定义是:“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其目的是为解决产品、设备、系统、服务及用户体验的相关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工业设计师通过研究人与产品、设备、系统及服务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创新、实用、美观和可持续的方式创造新的价值和体验。
”工业设计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工业设计已成为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它不仅关乎产品的外观和功能,更关乎用户需求、体验和满意度。
工业设计将艺术、科技和工程相结合,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产品,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品质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工业设计正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
以下是几个值得关注的方向:1.人性化设计:更加关注用户需求和体验,以人为中心,充分考虑用户的生理、心理和使用习惯等因素,使产品更易于操作和维护。
2.绿色环保: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倡导低碳、绿色、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数字化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数字化技术,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4.跨界融合:工业设计与其他领域(如艺术、科技、工程等)的融合,拓宽设计视野和创新空间,形成多元化的设计风格和解决方案。
5.智能化趋势: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工业设计将更加注重产品的智能化和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总之,工业设计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影响着产品的外观和功能,还关系到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工业设计的概念和定义

工业设计的概念和定义
工业设计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创新领域,涉及到产品、系统和服务的设计。
它的目标是通过提供功能和美观性的创新设计,来满足用户需求,并同时考虑生产效率和商业可行性。
工业设计聚焦于如何创造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产品。
这不仅涉及外观设计,还包括产品的功能、易用性、可持续性和符合人体工程学等方面的考量。
通过将技术和美学相结合,工业设计的核心是将创意转化为实用、可制造和市场上可接受的产品。
在工业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通常需要与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团队紧密合作。
他们需要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同时研究材料、制造工艺和生产成本。
设计师还需要运用创新的设计方法和工具,如用户调研、原型制作和数字建模等,从概念到最终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进行迭代和改善。
工业设计的影响范围广泛,涵盖了各种产品类别,包括家电、交通工具、家具、电子设备、玩具和包装等。
通过工业设计,产品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品牌形象,增加市场份额,并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
工业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
对于企业来说,一个好的工业设计可以彰显其创新能力和品牌价值,进而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此外,工业设计还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度,增加销售额并拓展新的市场机会。
总而言之,工业设计是一种以用户为导向的设计实践,旨在创
造具有功能性、美观性和商业可行性的产品。
它结合了技术、美学和市场需求,将创意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并为企业带来长期的商业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设计定义197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CSID(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 为工业设计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 "工业设计,是一种根据产业状况以决定制作物品之适应特质的创造活动。
适应物品特质, 不单指物品的结构, 而是兼顾使用者和生产者双方的观点, 使抽象的概念系统化, 完成统一而具体化的物品形象, 意即著眼于根本的结构与机能间的相互关系, 其根据工业生产的条件扩大了人类环境的局面。
"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给工业设计又作了如下的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做工业设计。
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工业设计师应当在上述工业产品全部侧面或其中几个方面进行工作,而且,当需要工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问题的解决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视觉评价能力时,这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
”以下是世界上一些著名设计师对“设计”的看法,“设计”是什么?设计就是创新。
如果缺少发明,设计就失去价值;如果缺少创造,产品就失去生命。
——刘东利(香港)设计是追求新的可能。
——武藏野(日本)设计就是文化纷乱与混沌掩盖着秩序,彷徨与矛盾孕育着机会,忧虑与理想蕴藏着哲学,思想与探索需要观念的更新和方法机制的科学。
伊甸的宁静被破坏了,南天门中闯入了孙悟空,然而追求实现理想的工业设计师们应投身到这个大潮中,在这个不可回避的“存在”之中既要思考,也要实践,这样才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柳冠中(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设计就是经济效益面临世界贸易全球化发展,如果缺少工业设计在工业产品领域中的必要作用,中国的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林衍堂(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副主任)设计就是协同作为设计师本身,更重要的是具备自身的素质和知识结构及群体设计意识,也就是用立体知识结构与相邻科学协同设计研究的意识。
——俞军海(蜻蜓工业设计公司总经理)工业设计是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和心理欲望的富于想象力的开发活动。
设计不是个人的表现,设计师的任务不是保持现状,而是设法改变它。
——亚瑟. 普洛斯(ICSID前主席)工业设计程序的步骤从零开始:调查设计人员首先要了解您的公司,您生产的产品情况,您所在行业的状况,您的客户,从而找到所需解决的问题。
-- 开始进行前期调查,资料收集和研究工作-- 发现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 开始着手竞争性分析,拟定策略-- 研究探讨所要使用的技术,开发平台和媒介结果:项目计划得以发展步骤一:创意此阶段工作的核心是创意,设计公司将前一阶段调查所得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 提出概念,创意和设想,进行工作者环境,效率以及使用界面方面的调查,从而进一步完善改进创意-- 制作具体的工程设计图纸和塑胶模型-- 选定材料,确定生产工艺和技术结构结果:步骤二的概念形成步骤二:定义设计公司对其创意的可行性加以论证,并通过优化,协调该产品在外观、颜色、细节、特性以及功能等方面的复杂关系,从而使该创意更具可操作性。
-- 进行动画设计,色样搭配,制图-- 完成外观模型以及概念设计原型的制作-- 运用三维辅助设计完成具体的设计工作,制做出样品-- 用户使用检验结果:设计方案得以确认步骤三:实施在此阶段产品设计方案已确定,接下来讨论并制定出详细的生产计划书。
-- 提交最终的设计样本-- 确定生产中所需的规格和技术-- 测算材料和制造成本-- 制定生产方案,进行用户使用检测结果:转向生产步骤四:投产前期准备进行正式投产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模具制作,设备安装,生产计划的制定,印制标签及包装物。
-- 协调人员及设备管理-- 设备安装-- 制定装配说明,订立质量标准-- 检验并确定最终的方案结果:进入生产轨道步骤五:生产在此阶段设计公司协助厂商组织生产,优化生产工艺。
-- 批量生产-- 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改进工艺设备,完成WWW网上营销宣传结果:投放市场工业设计同企业的关系工业设计是属于对现代工业产品,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进行规划设计不断创新的专业。
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设计创造的成果要能充分适应,满足作为“人”的需求。
人类的需求永远不会停留在某一点上,因而工业是设计也是需要“再设计”的专业。
工业设计是科研技术成果的转化为产品,形成商品,符合需求,有益环保的核心过程;是技术创新核知识创新的着陆点;是产品,商品,用品,废品相互转化的系统方法。
工业设计的本质是“人为事物的科学”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基本上没有形成自己的工业设计能力。
其原因:一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我国工业的发展,基本上走的是引进---仿制---批量生产---再引进---再仿制---再批量生产,简单的循环,缺乏自己的再创造。
在所有现代工业产品中,极少属于我国首创。
二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品统购包销,供不应求,供不应求,是卖方市场,在这样的的历史条件下,也不需要工业设计。
近二十年来,我国工业设计事业有了很大的进展。
20世纪80年代初,大专院校开始设置工业设计专业;到现在,我国已有两百多所院校开设了这个专业;一批年轻的工业设计专业队伍正在我国形成;有的大企业也相继成立了工业设计部门。
工业设计已开始在产品造型设计方面初见成效。
由于工业设计的推进,导致企业产品造型多样化,但从社会总体看,工业设计在我国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还未能形成发达国家这个极活跃的“生产力”创造高效益的“产业”。
大市场概念的实质不是以“造型”设计为主,而是以“服务”使用者为“本”。
因此工业设计的真正任务是对新生活方式的需求目标“定位”研究分析及由此确定的概念设计。
这就是以“定位”作为评价体系去选择,组织技术,工艺制成“成品”;在“定位”中已同时形成的“商品”概念,使销售的策划,推行以“并行工程”得以推进;从而进入千家万户的“用品”才真正符合“服务”和“以人为本”的目标。
目前企业在“以销定产”的“小市场”机制中,迫使企业陷入了恶性循环的“一窝蜂”,“价格战”的漩涡总不能自拔。
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工业设计这个方法论,所以未能在企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战略中乃至“品牌”,“质量”概念中真正将“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目标作为企业盈利的更本条件,而只抓“硬件”,技术,加工质量,广告,营销和企业形象战略等这些手段和表面辉煌;不抓根本市场定位,市场目标差异化战略,即不抓工业设计,企业的技术创新就失去了目标,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最终,企业的竞争只停留在低层次上。
日本曲面设计潮流述评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产品还是一味追求直线造型的状态,在1983年前后出现变圆的苗头,到1987、1988年进入曲面设计的高潮。
从时间上推算,正好与联邦德国著名设计师路易吉?科拉尼在日本的进出相联系。
科拉尼的设计强调生物形态学和空气动力学的特点,大量采用曲线、曲面。
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日本连续出版了三集科拉尼作品集。
1982年11月在日本工业设计师协会的第四次会议上请他作了特别讲演。
1983年5月在高岛屋东京本店及全国分店举办了科拉尼设计展。
这些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以1981年与日本ODS公司协作为起点,他为很多企业制定了独具特色的设计方案,范围遍及交通运输工具、家具、照相机、食器、服装、钟表、眼镜等许多领域。
他为1984年小樽博览会设计的贝壳形舞台建成以后,也引起过强烈反响。
或许科拉尼在日本的活动不过是时间上的巧合,曲面设计潮流80年代中期在日本的发展有着内在的原因。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些产品的具体情况。
汽车的造型在设计界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
近两年日本各汽车公司都推出了圆调的小汽车。
由于汽车开发周期比较长,这种设计思想的出现至少可以推到五、六年前。
随着家庭和个人用车普及率不断增高,人们不仅把它看作实用的交通工具而是越来越看作自我表现的一种手段,正象服饰打扮一样,因此十分重视它的形式感。
圆调的小汽车正是针对人们这种文化心理要求进行设计的。
最有代表性的可说是日产汽车公司生产的新型"SILVIA"小轿车。
它在1988年度日本优秀设计评选中获得大赏。
其外形和室内的方向盘、仪表盘、座席等都处理成流利的曲线、柔滑的曲面,极富感情色彩。
但它既不是30年代流线形设计的简单翻板,也不象有些产品那样一味追求趣味性。
它寓日本造型固有的优雅感、温和感与空气动力学的速度感、紧张感于一体,达到一种平衡美。
在照相机造型上曲面设计的倾向相当突出。
除了佳能公司在科拉尼合作下设计的新型"T9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之外,OL YMPUS光学工业公司第一开发部的设计小组在几年前就为适应环境的种种变化而进行曲面设计产品的开发,连续推出了"OMl01"、"AZ一1200M"、"AF-10"等多种型号曲面形态的照相机。
尤其是最近开发的"IZM300"型内藏38-105mm变焦镜头全自动照相机更具特色。
该照相机呈L字型,类似于一体型摄像机。
但并非借用摄像机的造型,而是为解决变焦范围扩大带来的笨重化而设计的形态。
而三度曲面的处理一方面是以人体工学的角度考虑,使作为人与机械的接点的握取部分更具快适感,另一方面是企图以此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
设计小组近几年来发生了设计意识的变化,从原来功能一边倒的倾向转到按流行追求造型的趣味。
并认为利用曲面后的造型有可能成为提高商品性的有效手段。
电视机的形态尽管以直线为主,但也有不少产品受圆弧形影响。
最早的要数松下电器公司的"X7?6型"小型电视机(1982)和"S9 11"型粉色调电视机(1983)。
这是针对当时从家庭需求较向个人需求的变化而设计的,前者被认为是吃早饭时稍微看一下电视用的,后者是放在女孩子房间增加环境气氛用的。
为了大胆突破,松下又组织一部分未经历过电视机设计的人组成小组开发新品种。
当他们从技术部门借来显像管放在地上的一瞬间,突然冒出了"就这样让显像管发光"的想法,并在一周内将这种构思做成模型。
经反复修改,完成了"iedra"8型和11型电视机的设计。
这两种电视机刻意追求柔软的形态,使人看后免不了想去触摸一下,是强调趣味性造型。
此外,因为现在日本的立体声高音质电视机都将音箱装在两侧,象两个耳朵,很多人不喜欢,松下就开发了沟状密闭形喇叭,为了显示这种新技术,将其装在电视机前面两侧,也处理成R型在音响设备方面,曲线、曲面产品一度几乎占满了商店的陈列架。
索尼公司一向按照技术指向进行高技术设计,产品以挺括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