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docx
2020九年级上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2020九年级上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基础知识 1分子,原子,不停,无规则,引力和斥力。
2互相接触,进入对方,分子在运动,间隙。
3引力,斥力。
4运动,升高。
5A6B7A8A水平提升 9樟脑的分子在运动,升华。
10扩散,加快。
11D12D13C14B15A16A探索研究 17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吸引力太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8碳分子和钢铁分子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
19油珠从钢瓶分子间渗出来。
因为钢瓶分子间有间隙,在高压作用下,油分子便能渗出来。
20用乳胶黏合木制家具时,乳胶液体分子与木头分子充分接触,彼此只有微弱的引力作用。
只有当乳胶干了,变成固态,分子间的距离变小,引力作用增大,木头才粘得结实。
21因为用手抹几下,能够使胶带与纸之间的距离变小,增大胶带与纸的引力,才能揭干净。
第一节内能基础知识 1热运动,分子势能,焦耳,分子的热运动,相互运动,越大。
2内,减少,具有,增加。
3(1)增加(2)增加(3)增加。
4(1)做功(2)热传递(3)热传递(4)做功(5)热传递(6)做功。
5(1)×(2)×(3)×(4)√(5)×(6)√。
6减少,热传递。
水平提升 7D8D9D10B11B探索研究12“冒烟”或“冒出火苗”都是因为温度升高,甚至高达木材的燃点,这个现象的产生是因为通过做功的方法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木材温度升高的缘故。
13不是这样。
因为热传递是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盖棉垫子是为了防止外界的热量向冰棒传递,这样冰棒不容易融化。
14因为空间站穿过大气层反回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做功,使其升温而熔化。
15用打气筒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导致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所以气筒壁会发热。
16啤酒瓶内的气压大于外界的气压,当瓶盖开启时,里面气体膨胀对瓶盖做功,导致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也就看到“白烟”。
第二节比热容基础知识 1热量,质量,升高的温度,C,J/(kg ℃)。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测试题全册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测试题全册带答案(2017秋人教版配套试题,含期中,期末试题,共7套)第十三章综合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B )A.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B.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C.排放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D.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2.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 mm深。
这个现象说明( A )A.固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温度越高,固体分子运动越剧烈C.固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固体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3.我国研制的“神舟十一号”实验飞船在返回地面通过大气层的飞行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飞船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飞船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飞船的势能越来越小D.飞船的外表温度会升高4.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了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玉米粒主要是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C.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D.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5.下列关于功、内能、热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也一定为零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6.家用电器中大功率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为了尽快散热,通常在大功率元件上加装金属散热片。
下表是四种材料的比热容,选作散热片最好的材料是( A )A.铝7.由c=Qm(t-t0),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8.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 A )A.比热容较大B.比热容较小C.密度较大D.密度较小9.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配套练习练(160页附答案)

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新课导学]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从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太阳系,再到银河系,河外星系及整个宇宙,有着无数天体,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中。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物质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叫做分子,分子极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用肉眼不能看到,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
1纳米=10-9米 ,一般分子直径0.3nm-0.4nm,纳米尺度是指0.1nm-100nm3、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模型固态:分子的间距极小,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较大的作用力。
因而固体具有一定体积和形状。
液态:分子的间距较小,分子没有固定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作用比固体小,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且具有流动性。
气态:分子间距较大,分子极度散乱,运动绝对自由,可以高速向各个方向运动,粒子间作用力极小、几乎没有,因而气体具有流动性。
4、原子结构: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夸克的知识只要提及一下即可。
原子非常小,研究表明:原子的半径大约为10-10m,人类用肉眼可以看见的最小灰尘,其中也包含了大约1015个原子!5、1光年=9.4608×1015m6、当物质被细分到纳米尺度,即物质小颗粒的尺度小到1~100nm时,物质原有的属性一般会发生比较显著的变化。
这是由于每一颗粒内只包含几十或几百个原子、分子,所以使得纳米材料在许多物理、化学性质上既不同于日常的大块的固体,也不同于单个的原子、分子。
例如,大块金子是黄色的,10nm的金颗粒是绿色的,而1nm的金颗粒是红色的。
人们对纳米材料的研究正是利用它在某一特性方面的变化来改变原材料的效能。
[例1]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打扫房间时尘土飞扬B、水从高处流到低处C、放在空气中的铁器过一段时间会生锈D、在一杯白开水中放入盐,这杯水会变咸答案:D。
【教材答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本练习题答案

第13章13.1分子热运动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答案6.25×1014 8.93×104解析:一般分子直径约为4×1010m,则一个分子所占的面积为1.6×10-19m2,边长为1 cm的正方形面积为1 cm2,即10-4m2,则正方形中的分子个数n=全球人口约为70亿,即7×109人,则分子数是人口数的倍数为:≈8.93×104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答案有用的例子:在房间中放上固体清新剂,整个房间中都有香味;有害的例子:大量汽油扩散到空气中易引发爆炸。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题答案热水杯中的更甜。
因为热水温度高,糖分子运动速度快,即扩散得快。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4题答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这是因为玻璃板与水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从而使弹簧测力计受到向下的拉力增大。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5题答案13.2内能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1)冰粒内能增大,机械能减小(2)火箭内能增大,机械能增大(3)子弹内能减小,机械能减小解析:冰粒在下落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使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冰粒的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火箭在升空过程中速度、高度均增大,所以它的动能、重力势能均增大,故机械能增大,同时与空气摩擦,克服摩擦做功,温度升高,使内能增大;子弹击中木板后嵌在木板中,静止后动能为零,机械能减小,温度逐渐降低说明内能减小。
13.3比热容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答案C解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与物质的形态、质量等无关。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答案B解析:由于铝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当相同质量的铜和铝吸收相同热量时,铜上升的温度较高。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题答案由于沙子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与水同样质量的沙子温度升得更高,所以在烈日当空的海边,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
第14章14.1热机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答案用到热机的还有:拖拉机、坦克、火箭、导弹、轮船等。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是一个模拟交通路口红绿灯工作的实验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只添加两根导线,实物电路图补充完整.要求:红灯亮时,黄灯和绿灯都不亮;当红灯灭时,黄灯和绿灯可以分别亮一盏.【答案】【解析】由题意知红灯亮时,黄灯和绿灯都不亮;当红灯灭时,黄灯和绿灯可以分别亮一盏.说明三盏灯互不影响,也就是说三盏灯是并联;结合实物图,S1是控制红灯和黄灯;S2控制绿灯和黄灯,故连接电路图如图.2.小丽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小灯泡标有“2.5V”字样,电阻约10Ω)。
(1)如图甲所示是小丽连接的部分电路,请将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
(2)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这个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V时,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调节(选填“左”或“右”);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为______W。
(4)做完此实验后,小丽还想测量一只阻值约为数百欧的电阻R x的阻值,与其他同学讨论后,她通过增加一电阻箱R0(0~9999Ω 5A)、定值电阻(200Ω 2A)、单刀双掷开关等器材,设计出了A、B两种方案(如图).在A、B两种方案中,方案__________可以让测量结果更准确,理由是_______。
(电表为理想电表)【答案】略灯短路右1.2B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解析】(1)小灯泡与电流表串联,电压表接在小灯泡的两端,如下图:(2)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为通路,故障为短;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压表被短路,因此电路故障为灯泡短路;(3)电流表量程为0~0.6A,由表知0.4+4×0.02A=0.48A;此时小灯泡电功率:P=UI=2.5V×0.48A=1.2W;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由2V增大到2.5V,根据串联分压的特点,应使滑动变阻器阻值减小,故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4)方案A通过R x与R串联,测得Rx两端电压,然后单刀双至开关由a到b再调节电阻箱,电压表示数与在a点相同,则可求得电阻值;方案B先后把电压表分别放在R x和R0两端测出电压值,由串联分压公式可求R x.调节电阻箱阻值,可以多次测量.方案A,只能求一次阻值;方案B可以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后习题含答案

⼈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课后习题含答案九年级全⼀册第⼗三章内能§1分⼦热运动1、把分⼦看成球形,紧密平铺组成⼀个单层分⼦的正⽅形,边长Lcm,分⼦的直径约为d×10-10m,该正⽅形中约有个分⼦,每个分⼦占有的⾯积是m2。
2、下列不属于扩散带来的危害的是()。
A.花⾹四溢B.腌咸菜C.加油站的汽油扩散到空⽓D.空⽓清新剂的使⽤3.向两杯质量相同的冷⽔和热⽔中分别放⼊相同的糖块,过⼀会,杯中的更甜。
说明扩散块慢与有关。
3、把⼲净玻璃板吊在弹簧测⼒计下⾯,读出测⼒计⽰数。
使玻璃板⽔平接触⽔⾯,然后稍稍⽤⼒向上拉玻璃板。
弹簧测⼒计⽰数玻璃板的重⼒,产⽣此现象的原因是。
4§21、分析以下过程内能和机械能的变化。
(1)云中形成的冰粒在下落中,温度渐渐升⾼变成⾬滴。
内能;机械能。
(2)⽕箭向上发射过程中,⽕箭外壳和⼤⽓摩擦后温度越来越⾼。
内能;机械能。
(3)⼦弹击中⼀块⽊板,温度升⾼。
内能;机械能。
(1)冰粒的内能增⼤,机械能减⼩;(2)⽕箭的内能增⼤,机械能增⼤;(3)⼦弹的内能减⼩,机械能减⼩。
2、⽤物体内能改变的⽅式说明“炙⼿可热”和“钻⽊取⽕”的含义。
“炙⼿可热”是指利⽤热传递使⼿内能增加,温度升⾼;“砖⽊取⽕”是指克服摩擦⼒做功即对⽊头做功,使⽊头的内能增加。
3、⽣活中有时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内能,有时⼜通过阻碍热传递防⽌内能转移。
请你各举两个实例。
冬天利⽤电热毯在睡觉时取暖及爆炒菜时将⽕开得很⼤等都是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内能;利⽤暖⽔壶来装开⽔及为了防⽌液化⽓钢瓶爆炸,不能将其放在烈⽇下暴晒是通过阻碍热传递防⽌内能转移。
4、把图钉按在铅笔的⼀端,⼿握铅笔使图钉帽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图钉温度有什么变化?解释这种变化。
摩擦后的图钉变热,这是因为通过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使图钉的温度升⾼。
§3、⽐热容1、关于⽐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测试题全册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测试题全册帶答案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测试题全册带答案(人教版配套试题,含期中,期末试题,共7套)第十三章综合测认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是(B)A -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B.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C •排放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D.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2•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豊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 mm深。
这个现象说明(A )A -固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温度越高,固体分子运动越剧烈C •固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固体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3 •我国研制的“神舟十一号”实验飞船在返回地而通过大气层的飞行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 -飞船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飞船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 •飞船的势能越来越小D.飞船的外表温度会升高4•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了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玉米粒主要是通过翻动铁锅对英做功,使其内能增加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英内能增加C•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D-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5 •下列关于功、内能、热量的描述正确的是(C)A-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也一立为零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泄升高6•家用电器中大功率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为了尽快散热,通常在大功率元件上加装金属散热片。
下表是四种材料的比热容,选作散热片最好的材料是(A )A.铝B.铁7 •由c=・(丫八‘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ni \t—to)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虽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8•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A )A •比热容较大B.比热容较小C.密度较大D.密度较小9•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
人教版新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后习题含答案

袃九年级全一册羀第十三章内能蚇§ 1分子热运动1、2、莅把分子看成球形,紧密平铺组成一个单层分子的正方形,边长Lem,分子的直径约为d x 1O「10m,该正方形中约有_________________ 个分子,每个分子占有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 m2。
3、4、蚂下列不属于扩散带来的危害的是()。
肀A .花香四溢肇B.腌咸菜腿C .加油站的汽油扩散到空气蒁D .空气清新剂的使用膀3 .向两杯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中分别放入相同的糖块,过一会,____________ 杯中的更甜。
说明扩散块慢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5、6、葿把干净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读出测力计示数。
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
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________ 玻璃板的重力,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8、薅莈§ 2、内能1、2、螄分析以下过程内能和机械能的变化。
肂(1)云中形成的冰粒在下落中,温度渐渐升高变成雨滴。
内能______________ ;机械能__________膈(2)火箭向上发射过程中,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后温度越来越高。
内能_______ ;机械能_肇(3)子弹击中一块木板,温度升高。
内能____________ ;机械能_________ 。
袄(1 )冰粒的内能增大,机械能减小;(2)火箭的内能增大,机械能增大;(3 )子弹的内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蒃2、用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说明“炙手可热”和“钻木取火”的含义。
袀“炙手可热”是指利用热传递使手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砖木取火”是指克服摩擦力做功即对木头做功,使木头的内能增加。
祎3、生活中有时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有时又通过阻碍热传递防止内能转移。
请你各举两个实例。
羃冬天利用电热毯在睡觉时取暖及爆炒菜时将火开得很大等都是通过加强热传递直接利用内能;利用暖水壶来装开水及为了防止液化气钢瓶爆炸,不能将其放在烈日下暴晒是通过阻碍热传递防止内能转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基础知识 1 分子,原子,不停,无规则,引力和斥力。
2 互相接触,进入对方,分子在运动,间隙。
3 引力,斥力。
4 运动,升高。
5A6B7A8A水平提升 9 樟脑的分子在运动,升华。
10 扩散,加快。
11D12D13C14B15A16A探索研究 17 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吸引力太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8 碳分子和钢铁分子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
19 油珠从钢瓶分子间渗出来。
因为钢瓶分子间有间隙,在高压作用下,油分子便能渗出来。
20 用乳胶黏合木制家具时,乳胶液体分子与木头分子充分接触,彼此只有微弱的引力作用。
只有当乳胶干了,变成固态,分子间的距离变小,引力作用增大,木头才粘得结实。
21 因为用手抹几下,能够使胶带与纸之间的距离变小,增大胶带与纸的引力,才能揭干净。
第一节内能基础知识1 热运动,分子势能,焦耳,分子的热运动,相互运动,越大。
2 内,减少,具有,增加。
3(1)增加( 2)增加( 3)增加。
4 (1)做功( 2)热传递( 3)热传递( 4)做功( 5)热传递( 6)做功。
5(1)×( 2)×( 3)×( 4)√( 5)×( 6)√。
6 减少,热传递。
水平提升7D8D9D10B11B探索研究 12“冒烟”或“冒出火苗”都是因为温度升高,甚至高达木材的燃点,这个现象的产生是因为通过做功的方法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木材温度升高的缘故。
13 不是这样。
因为热传递是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盖棉垫子是为了防止外界的热量向冰棒传递,这样冰棒不容易融化。
14 因为空间站穿过大气层反回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做功,使其升温而熔化。
15 用打气筒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导致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所以气筒壁会发热。
16 啤酒瓶内的气压大于外界的气压,当瓶盖开启时,里面气体膨胀对瓶盖做功,导致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也就看到“白烟”。
第二节比热容基础知识 1 热量,质量,升高的温度,C,J/(kg℃)。
2特性,一般不同, 1kg 的冰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 2.1*103 J 。
3 热量,比热容,质量,初温,末温,cm(t-t0),cm(t0-t)。
4、70,比热容,热量。
5 比热容,低于水平提升 6C7B8B9C10A11B12B13C14、6.3*104J 。
15、65℃探索研究 16 (1)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质量相关(2)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温度的变化相关(3)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种类相关( 4)物质的种类、质量及温度变化的多少。
17、7.072*105J 。
18(1)0.46*103J/(kg℃)。
(2)铁第十三章综合练习一、填空题 1 (1)分子( 2)间隙( 3)无规则运动( 4)引力,斥力。
2 小于,分子间有间隙。
3 间隙,斥力。
4 扩散,无规则,温度。
5内,热传递,电。
6、455.4 。
7 做功,热传递。
8ABFG。
9、4.2*105 。
2.1*103 。
10、6.3*105 ,6.3*105二、选择题 11B12A13A14B15C16D17A18A三、探究题 19 (1)水量多,水的比热容又大,所以不宜升温( 2)增大绿化面积20(1)质量相等的海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哪一个温度升高得快,哪一个吸热本领强?(海水和沙子吸热升温快慢相同吗?)( 2)略( 3)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温度变化得快(或水和沙子吸热温度变化随着时间延长而减小;或沙子和水,温度越高时升温越缓慢)。
(4)例如:早稻育秧,晚间往稻田灌水,白天将水放出;夏天阳光照射下的柏油马路比水泥人行道热得多等。
四计算题 21、8.4*105J 。
22、0.46*103J/(kg ℃) 。
铁。
23(1)100kg (2)2.52*107J(3)5.04*106J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一节热机基础知识 1 化学,化学,内。
2 热机,内燃机,柴油机。
3 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4 喷油嘴,空气,功率。
5A6B水平提升 7 做功,内,机械。
8D9C10D11B12C13B探索研究 14 汽油机的顶部有火花塞;吸入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点火方式为点燃式;用在小汽车上、低速飞机上。
柴油机的顶部有喷油嘴;吸入空气;点火方式是压燃式;用在载重汽车、火车、轮船、拖拉机上。
第二节热机的效率基础知识 1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质量, q,J/kg ,J/m3,Q=mq。
2内,机械,有用功。
3 乙 4C5D水平提升 6C7D8A9D10C探索研究 11 、6.3*105J ,3kg。
12、8.7*109J 。
13(1)锅炉效率低的原因:①锅炉冒出大量的黑烟说明煤燃烧不完全;②锅炉周围的温度很高说明向周围散失的热量太多。
改进措施:①增大送风量,将煤块磨成煤粉,使煤在炉膛内尽可能燃烧完全;②在锅炉的外面包裹一层不易散热的材料,减少热量散失。
( 2)能够增大受热面第三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基础知识1能量,产生,其他形式,其他物体,总量。
2 功,能量。
3 机械,内,机械,内。
4 内能的转移,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5(1)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5)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6)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然后转化为机械能( 7)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8)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水平提升 6B7D8C9D10D11D12A13A14B探索研究 15 在滚摆运动的过程中,因为摩擦不可避免,总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整个装置的机械能不守恒,但总的能量(即机械能和内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16 用嘴对着手心哈气是热传递过程,是内能的转移;两手相搓是做功过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第十四章综合练习一、填空题 1 内能,机械能,做功。
2、 8.4*107,7. 。
3 方向,不可能。
4 热值高,污染小。
5C,A 二、选择题 6A7D8B9C10C11A12B(2)25℃三、探究题 13 (1)四、计算题 14 解:水所吸收的热量为Q 吸=c 水 m 水t=4.2*103J/(kg℃) * 40kg * 52℃=8.7*106J,因为 Q放=Q吸,Q 放=mq焦炭,所以 m=Q放/q 焦炭 =8.7*106J /3*107J/kg=0.29kg 。
答:略 15 解: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c 水 m水t=4.2 *103J/(kg ℃) * 225kg * 40 ℃=3.78*107J ,设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为η,由题意知, Q吸=P0Stη, 即η= Q 吸/P0St=3.78 * 107J /( 1.4*103J /(m2 s)* 3m2 *8 * 3600s )=31%答:略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一节两种电荷基础知识 1 同种,异种。
2 电荷,摩擦起电。
3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 甲。
5 正,失去,两金属箔片因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负。
6 带电。
7 正,正,负。
8A9D10A 水平提升 11 摩擦起电。
12 不一定,一定。
13 不变。
14 失去。
15D16D17C18D19D探索研究 20 塑料笔杆因摩擦起电而带有电荷,能够吸引轻小的碎纸屑;碎纸屑被吸引后,与塑料笔杆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又很快跳离笔杆。
21 (1)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2)小球偏离的角度与什么因素相关? 22(1)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正,负( 3)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基础知识 1 电池,发电机,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
2 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
3 略。
4 从正极到负极。
5C6D7A8B水平提升 9D10B 11 略探索研究12 ①②⑥,导,③④⑤,绝缘。
13略第三节串联和并联基础知识 1 首尾。
2 一,互相,多,互不。
3 并。
4 串。
5B6C7B或D 待查 8A9B 水平提升 10 不变,干。
11S2,S1、S3。
12B13D 14略探索研究 16 略。
17 拧掉一个灯泡,闭合开关,若另一个灯泡不亮,则亮灯串联;若另一个灯泡亮,则亮灯并联。
18 略 19 略第四节电流的测量基础知识 1 (1)电流强度, I ,安培,安, A(2)mA,μ A(3) 10-3,10-6 2 题 3,2,1,0.1 ,0.2 ,0.02 。
3 题 2.4,0.48. 。
4 量程,,试触,电源两极。
5C水平提升 6 (1)200(2)0.05 (3)10-4 (4)106。
7C8D9B10C11B12D探索研究 13 略。
14(1)灯泡亮,但开关不能控制灯的亮灭( 2)灯不亮,电路短路,电源和电流表可能烧坏。
15 电流表与灯泡串联,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第五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基础知识 IA=IB + IC 。
2 题 0.3 ,0.3 。
3 题 2,1,热,化学能。
4C5C6C7A8B9C水平提升 10 题 = 。
11 并联, 0.5A,0.5A,12C13B探索研究 14 因为0.25A + 1.5A + 0.1A + 0.32A + 2.17A。
5、10,0.25. 6A7C8C探索研究 9 (1)欧姆定律,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图略( 2)0.28,12.5,44.6. 10 (1)略( 2)电路中电流超过了电流表的量程或电流表选用量程太小( 3)4,较小,时大时小,导体的温度。
11(1)电压( 2)12.5 (3)一次测量有偶然性,再侧几次求平均值。
12(1)连接电路时开关闭合了( 2)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上面两个接线柱上( 3)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下面两个接线柱上。
第四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基础知识 1 、30 2 、8 , 8 。
3D4D水平提升 5 、 1 。
6 、5 。
7、1:2 。
8、 15探索研究 9 解:因为 R1、R2 并联,所以 U=U1=I1R1=0.4A *30Ω=12V,U2=U1=12V, R2=U2/I2 = 12V/0.8A = 15Ω即电源电压为 12V, R2 的阻值为 15Ω10、解( 1)U1=IR1=0.3A * 10 Ω=3V;( 2)U2=U-U1=12V-3V-9V。
11解:( 1)当 S1、S2闭合时,电路中的电阻 R1被短路,电阻R2与灯泡 L 并联。
通过灯泡的电流IL = UL / RL = 6V / 12Ω =0.5A,IR2 = I1-IL = 0.9A - 0.5A = 0.4A,通过电阻R2的电流电阻R2= UR2 / IR2 = 6V/0.4A = 15Ω(2)当 S1、S2 都断开时,电路中电阻 R2被断路,电阻 R1 与灯泡 L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I2= U/R1+RL = 6V/18 Ω+12Ω=0.2A,灯泡两端电压为 UL=I2R1=0.2A*12Ω=2.4V 12解:(1)电压表示数U2为8V 时,电流表示数I=U2/R2 = 8V / 80Ω=0.1A;(2)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U1=U-U2=9V-8V=1V,滑动变阻器的电阻R1=U1/I = 1V/0.1A = 10Ω(3)当电流表的示数达到 0.3A 时, R1两端电压U1’=I ’R1=0.3A*10Ω=3V, 电压表的示数U2’=U=U1’=9V-3V=6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