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及启示

合集下载

国内外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及思考

国内外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及思考

方面 的作用 也越 来越 受 重视 。
从 发达 国家 的抽 蓄发 展 规律 看 , 蓄 的建 设受 当地 经 济 水平 、 抽 能源 结构 、 资源 禀 赋 及开 发 情 况等 相关 因 素 的影 响 , 要表 现 在 以 主 下 几个 方面 :
2 1 与 地 区 经 济 水 平 相 关 .
机 比例较 高 ( 1 。 表 ) 表 1 20 0 7年 全球抽 蓄电站分布情况
1 抽 水 蓄 能 电 站 发 展 概 况
据 统 计 ,90年全 球 抽 蓄 电站 总 装机 容量 仅 为 30万 k h 16 5 W・ , 至 2 1 已增至 1 0 万 k ・ ( 1 ,O年 内增 加 了近 4 倍 , 00年 350 W h 图 )5 0
图2 21 0 0年 全球抽 水蓄能电站分布
高 的 国家 , 抽 蓄 比例仅 3 %, 但 . 周边 国家 丰 富的 水 电及 抽 蓄 资源 可 7 为法 国调 峰 , 此外 , 国核 电也积 极参 与部 分 调峰 。 法
23 与核 电 、 电等新 能源 的 开发进 程 有关 . 风
目前 全球 抽 蓄在 建 项 目主 要分 布 在 亚洲 , 中 、 印 、 、 ” “ 日、 韩 泰 5
() 1 发达 国家 的工 业 自动 化水 平 较 高 , 密 仪器 对 电能质 量 的 精
求 迫切 , 蓄 电站 的发展 面 临着机 遇 和 战 。 习借 鉴 国外 先进 经 抽 学
验 , 促进 我 国抽 蓄 电站的 持续 健康 发展 。 可
要求高: () 达 国家 的 生活 水平 较 高 , 2发 家用 电器 普 及 率高 , 具 有“ 且 时 段性” 使用 的特 点 , 易造 成 负荷 的大 幅波 动 ; () 3 随着 低 端 制 造 业 的 外迁 , 达 国家 的工 作 从“ 班 制 ” 发 三 到 “ 两班 制 ’ , 甚至“ 日班 ” 电网调 峰难 度增 加 ; 全 , 在 发 达 国家 , 频调 峰 性 能卓 越 的抽 蓄 电站倍 受 青 睐 , 调 抽蓄 装

国外水电发展概况及对我国水电发展的启示(四)——瑞士水电发展及启示

国外水电发展概况及对我国水电发展的启示(四)——瑞士水电发展及启示

( )水 能资源 及其开 发程 度 1 瑞 士 是 位 于欧 州 中部 的 内 陆 国家 ,首都 为 伯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 . 0 6 1 0
尔尼 ( en ,国土 面积 4 ,8 k ,国家 人 口 7 0 水 电开 发条 件 得 天独 厚 。理 论 年水 电总 蕴藏 量 为 B r) 1 5 m 2 5
Abs r c : y r p we n Ch n l h v o d o p ru i o u t rd v lp e ti h t r u i h l ta t H d o o ri i awil a eg o p o t n t f rf rhe e e o m n n t ef u e b tw t c a— y u h lngn r b e s ti e y i o a t o m a e t y f r r la n oi v si aet en w y o rChn e ig p o lm .I sv r mp r n k hewa o wa d ce ra d t n e tg t h e wa f ia t t
s g e to sf rt ed v l p e t n Chi ”f s db h u h r . ug e to n s u so sb e a ef r u g si n h e eo m n na i he y t ea t o s S g si na dDic si nha e n m d o o i ni t ewa o wa do y o o rd v lp e ti i ai hi pa e . h y f r r fh dr p we e eo m n Ch n nt s p r n Ke y wor s: wiz ra d h d o o rd v lpm e t r gm e p l y d S te ln ; y r p we e eo n;e i ; oi c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的国际先进经验借鉴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的国际先进经验借鉴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的国际先进经验借鉴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能设施,在现代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通过在低电价时段泵水到高位水库,利用重力势能在高电价时段发电,兼具了储能和调节负荷的功能。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激增,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

各国在这一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项目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欧洲,瑞士的抽水蓄能电站被认为是行业的标杆。

这个国家的多山地形为水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瑞士的多个电站运用了先进的水流管理技术,通过精准的水位监控和流量调整,实现了高效的能量转换。

瑞士在环境保护方面也采取了严谨的措施,确保水轮机和泵的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这种平衡可持续发展与电力需求的模式,对其他国家的抽水蓄能项目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另一方面,日本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强调震后恢复能力。

作为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日本的许多电站设计时考虑到了抗震功能,不仅确保了设备的安全,还增加了电网的可靠性。

例如,在福岛的一些抽水蓄能电站,设计团队采用了多重保护措施,能够在突发事件中快速恢复运作。

这种高度重视安全和稳定性的问题,是其他国家在建设电站时应当优先考虑的因素。

美洲地区以巴西为代表,其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同样具有先进的经验。

巴西的抽水蓄能电站采用了先进的水资源调度系统,可以根据季节和用电负荷的变化灵活调节发电量和水库蓄水。

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巴西的电力公司能够对水源进行实时监控,实现精细化管理。

这种数据驱动的决策过程,为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营效率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中国,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抽水蓄能电站也逐渐崭露头角。

中国在水资源开发和大规模工程建设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

各省份根据当地的水资源条件,巧妙地设计了多个抽水蓄能电站。

例如,云南省的大坝设计不仅考虑了发电量,还注重了生态功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全面评估。

中国政府鼓励绿色能源的发展,同时促进了水蓄能技术的创新,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国外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及启示

国外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及启示

国外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及启示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外在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上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首先,国外在抽水蓄能电站的技术研发和应用上处于领先地位。

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建设了多个大型的抽水蓄能电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这些国家通过持续的研发和投资,不断提升抽水蓄能电站的效率和可靠性,使其成为可再生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国外在抽水蓄能电站的规划和设计上注重系统优化。

抽水蓄能电站通常由上、下池、水轮机、抽水机、输水管道等组成。

国外在抽水蓄能电站的规划和设计上,主要考虑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水资源、地理条件和电力系统,使抽水蓄能电站能够更好地满足电网负荷需求和调峰需求。

此外,国外注重抽水蓄能电站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

抽水蓄能电站具有储能和调峰的功能,可以与风电、太阳能发电等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系统相结合,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这种协同发展的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促进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应用。

另外,国外在抽水蓄能电站的社会经济效益上有很好的表现。

抽水蓄能电站不仅可以提供清洁的电力,还能提供就业机会和孵化新兴产业。

多个国家在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过程中,注重与当地社区的沟通和合作,充分利用当地的劳动力和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国外在抽水蓄能电站的政策和法规支持上比较健全。

多个国家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对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支持措施。

例如,鼓励私人投资、提供贷款和补贴、降低税收等方式,促进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

综上所述,国外在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我国应加大抽水蓄能电站的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效益,积极推动抽水蓄能电站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可再生能源系统中的作用。

国外水电开发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水电开发对我国的启示

运输条 件都 很 好, 价格 也便宜 。 一般
认 为, 东 部 这 几个 州 发 展 煤 电是 理 在 所 当然 的事 。 是 , 邦 和 州 电力委 员 但 联 会 对 三 种 电源 和 多种 组 合 方 案 的 经 济 效 益 与对 环 境 影 响 的综 合 分 析 结 果认 为 , 满 足 地 区或 国家 对 电 力需 求 的 在
西部城 市建设和工业的发展。 二战期
间, 垦务 局 的 水 电 站是 美 国 西部 地 区
的 主要 电力 供 应 者, 它们 提 供 的 廉 价 电力 供 应 吸 引 了大 量 的 国防 工 业在 该 地 区建 如 造 船 炼 钢 同 时, 也 为 粮食 生 产 、 讯 和 多 个领 域 的 发 展 通 需 求提 供 了电 力和 供 水 。 电也 为挪 水
厂I 国 三峡 I 中
3 l 6
L ■ —— ———●
电 的 巨大 需 求 , 而 可为 一 国的 经 济 从
起飞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水电为 如:
美 国 在 西 部 经 济 大 开发 、 家 出 现 经 国 济大 萧条 时期 拉动 国家 经济 建 设 . 二 在 战 期 间为 生产 战 略 物 资提 供 动 力起 到
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经济和社会
的可持 续 发 展 有着 积极 的作 用。
国外发达 国家的水电资源基本开 发 完毕。 展中国家水电开发起步较 发
晚. 限于水 电发 展 的 技术 和经 济 条 件, 水 电开 发 力度不 足, 并且 现在 又 受到 了
应 予 以重 新 审 视 ,“ 故 纳 新 ” 以 符 吐 , 合 水 电开 发 的 规 律 。 览 全 球 水 电开 总
C5
三 峡电能输送 全国

国外水电发展概况及对我国水电发展的启示(一)

国外水电发展概况及对我国水电发展的启示(一)

6 3 8 334 2077 9 0 6 7755 5 4 3 5900 660 3 060 9960
l5 8 997 l2 5 1 l0 4 16 4 8 37 7 2 129 659 16 3 】 4 5 I5
864 84 724 538 1 19l 04 0 13l7 69 5 8 2 9l 77 1

2各大 洲水 电与大坝发展 概 况 .
() 洲 1欧 上 世 纪 初 , 洲 绝 大部 分 大 坝 位于 英 国 ( 2 欧 20 座 )  ̄ 2 0 年底 , 。 10 6 | 欧洲注册 的大坝超 过5 8 座 , 2 0 其
溉、 水电、 供水 、 防洪、 乐及其他功 能 ( 娱 包括航 运 、
欧洲 大坝 的主 要用途 首先是水 电 , 次是灌 溉 其
面 列出了按 照数 量 、 度、 高 水库 库容 、 个工程 发 电 和 供水 。 欧洲 国家 , 单 在 水库 利用 ( 和水 库的重 要性 )
注: 数据 来 源W r t sI uty G i 0 8 ol Al n sr u e2 0 d a d d

焦 的国家分 别为 : 美国1 3 座 , 53 日本 17 座 , 0 5 西班 牙5 7 1 座, 印度5 4 , 0 座 土耳其 3 6 , 大利3 2 。 7座 意 3 座 按水库 功能进 行划分, 根据 国际大坝委员会 的统 计, 有灌 具
l40 3 7 】 8 l 784 174 6 02 170 98 3 885 44 6
429 0 5 5 0 9 399 644 624 6 7 7 057 34 85 0 4 2
l0 6 2 0 48 54 90 l3 7 l2 l 7 0 83 5

挪威水电开发给中国怎样的启示

挪威水电开发给中国怎样的启示

挪威水电开发给中国怎样的启示挪威水电开发给中国怎样的启示?导语——为深入了解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大坝委员会和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于2007年8月中旬组织了一次对世界上水电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国家——挪威的实地考察,以全面地了解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作用……我做为考察团的成员之一,亦随团亲往挪威考察,过程中,挪威的水电开发经验给了我们很多感触,同样也给了我们许多启迪……挪威水电开发经历过怎样的一个发展历程?挪威虽是一个领土面积为3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54万的北欧小国。

但它的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河流湖泊纵横,降雨时空分布十分不均,年降雨量从东部400毫米到西部4000毫米不等。

挪威的水能资源的利用历史悠久。

100多年前,当地以一头羊的价格就可以买一条瀑布开发水电。

1890年以前,挪威对河流水能资源的利用主要局限在水车动力锯木,磨磨,顺水漂流木材和船运等等。

真正开始把水能资源用于发电是在1885-1945年间,当时的水电主要用于城镇和乡村的照明和取代水车的农业灌溉、化工、造纸、机械制造等行业。

早在1906年,挪威就建立了最早期的有关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法规。

1945年以后,随着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挪威走上了工业振兴国家的道路,能源、电力需求开始持续攀升。

丰富的水能资源随之得到重视,水电以其清洁、廉价的优势到了迅猛发展。

尽管水电为挪威为挪威的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与全世界对水电开发的认识的反复过程一样,到了20世纪60年代,富裕起来的挪威民众逐渐开始意识到水电站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国内也多次爆发过反对水电站建设的示威游行。

为了使公众能够正确的理解和支持水电开发,挪威政府相关部门在强调对公众的宣传教育的同时,特别注重水资源开发过程中听取公众的意见,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保证公众参与水资源开发管理的权利。

1969年,公众参与机制正式开始引入水电开发的审批环节。

国外水电发展概况及对我国水电发展的启示(七)——瑞士大坝安全管理与绿色水电认证

国外水电发展概况及对我国水电发展的启示(七)——瑞士大坝安全管理与绿色水电认证

Absr c :Th a s ft n g me ti wiz ra d i ta d a c d l v li he wo l ta t e d m a ey ma a e n n S te l n s a n a v n e e e n t rd.Th s p pe i a r i sl i to u e h a s ft ma a e nts se a d t e o r he ie da s ft na e nt fr t n r d c s t e d m a ey y n g me y tm n h c mp e nsv m a ey ma g me
瑞 士 大 坝安 全 管 理 与 绿 色 水 电认 证
贾 . 金生 徐耀1 郑璀莹1 , 2 , 2
(. 国水 利 水 电科 学 研 究 院 , 京 10 3 ; . 国 大坝 协 会 , 京 10 3 ) 1中 北 008 2 中 北 0 0 8
摘 要 :瑞 士 的 大坝安 全 管理 处 于 国际先进 水 平 。本 文 首先介 绍 了瑞士 的 大 坝安 全 管理 体制 和
Ke r :d m a ey;da s f t n g me t g e n h d o o rc ri c to y wo ds a s t f m a ey ma a e n ; r e y r p we e f a in; S te l n ti wiz ra d
中 图 分 类 号 :T 7 37 7 V 5 /5
综 合 的 大 坝 安 全 管 理 模 式 。 另 外 , 本 文 介 绍 了绿 色水 电 认 证 在 瑞 士 的 发 展 与 应 用 情 况 。 实践 证 明 ,瑞 士 的 综 合 大 坝 安 全 管 理 模 式 与 绿 色 水 电认 证 制 度 , 在 大 坝 与 水 电站 工 程 管 理 中 发 挥 了 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野】国外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及启示2014-04-24能源情报文/罗莎莎刘云刘国中聂金峰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南方电网能源情报按:国家电网公司拟推出实行混合所有制的领域包括抽水蓄能电站,看看国外的情况有助于理解国内的发展方向。

1前言世界上第一座抽水蓄能电站于1882 年在瑞士苏黎士建成,但直到20 世纪50 年代,抽水蓄能的发展仍然十分缓慢,主要集中在西欧少数国家。

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进入起步阶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约30万kW,至1960年,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到350万kW,约占总装机容量的0.62%。

20 世纪60 年代以后,抽水蓄能电站得到了快速发展,至1990 年装机容量达到8300万kW,占总装机容量的 3.15%,30 年内装机容量增长近23 倍,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增长了 4 倍。

2010年,全球抽水蓄能装机容量约13500万kW,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据中国储能研究院预测,2015 年全球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将达到18800万kW。

作为一种特殊的电源形式,抽水蓄能电站既可以调峰填谷、优化系统内各类电源工作位置,又可以承担事故备用、调频、调相和黑启动等动态功能,从而起到提高供电质量、保障供电安全、减少停电时间、降低环境污染等作用。

建设合理规模的抽水蓄能电站,是解决电网调峰问题、保障电网运行安全、促进各类电源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本文在总结典型国家抽水蓄能电站发展概况及年发电利用小时数的基础上,分析了抽水蓄能电站在不同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及功能定位,并进一步对影响抽水蓄能电站配置规模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2国外抽水蓄能电站发展现状目前,日本是世界范围内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最大、装机比例最高的国家。

截至2010 年底,日本共有抽水蓄能电站45 座(其中百万千瓦级以上抽水蓄能电站7 座),装机容量合计2537万kW,占总装机容量的11.13%。

此外,韩国、西班牙、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抽水蓄能电站装机比例也均接近或者超过5%,美国抽水蓄能电站装机比例虽然只有2.2%,但其总装机容量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010 年主要国家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及年发电利用小时数见表1。

国外抽水蓄能电站年发电小时数大部分集中在400~1000h 之间,超过1000h 的有美国、英国和德国,低于400h 的有挪威、日本和澳大利亚,其中澳大利亚抽水蓄能电站的年发电小时数仅67h。

3典型地区抽水蓄能发展趋势及功能定位3.1资源匮乏地区日本能源资源极度匮乏,能源对外依存度大,80%的化石能源依赖进口。

由于福岛核电站事故,核电发展受到多方限制,能源问题日益凸显。

日本计划打破可再生能源实际运用面临的技术和成本壁垒,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到2020 年使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比例提高至20%。

较高的抽水蓄能装机比例,使日本的抽水蓄能电站不再仅仅是具备削峰填谷、提供电力的功能,而是逐步成为了电力系统的管理工具,主要承担电网的调频、调相、负荷跟踪和事故备用等功能,提高供电质量和维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韩国能源自给率只有3%,主要依赖进口,水能资源只有汉江可供开发利用。

韩国主要通过适当调节基荷、腰荷以及峰荷发电设施之间的比例来稳定电力的供应。

截至2006 年底,韩国拥有抽水蓄能电站 6 座,总装机容量390万kW,直到2010 年未新增抽水蓄能电站。

韩国现有的抽水蓄能电站用于满足调峰填谷、事故备用、提高电网运行效益。

3.2新能源发展较快地区2000 年以来,西班牙新能源发电装机迅猛发展,装机比例大幅提高。

2000~2010 年间,风电装机新增1855万kW,并网规模由4.5%增加到20.4%;太阳能装机也由1万kW 猛增至460万kW,装机比例由不足0.1%增加到 4.5%。

同时,西班牙的油电调峰装机也基本实现了与风电的同步增长,使其备用装机比例进一步增大,系统装机容量与最大用电负荷之比高达 2.2。

因此,西班牙电网内有大量的灵活调节电源,调峰能力较强,调峰能力不再是限制风电发展的主要因素,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2000~2010 年间仅新增装机约6万kW。

但由于负荷在低谷时段变化不大,当风电总出力超过低谷负荷需要时,则可能出现风电限电现象,这种情况近年来在西班牙屡有发生。

抽水蓄能电站独有的填谷功能,成为西班牙进一步发展风电、避免风电限电的重要保障。

德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电发电量比重在50%左右;风电装机容量始终位于世界前列,在系统中占比为18%左右。

2005 年德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为420万kW,之后每年都有新的抽水蓄能发电机组投运,至2010 年,德国共有抽水蓄能电站31 座,装机容量达到678万kW。

由于德国的水电装机比例较低,其消纳大量风电的主要措施是配置较高比例的抽水蓄能电站和与周边国家联网,使电网能基本就地解决调峰容量的平衡问题,因而德国的抽水蓄能不仅装机比例较高,年发电小时数也较高。

3.3火电或核电装机比例较大地区目前,全球范围内核电机组所占比例最大的国家为法国。

截至2010 年底,法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6313万kW,占总装机容量的54%,2010 年核电全年发电量4286亿kW·h,约占全系统总发电量的75%。

法国已建成10MW 以上、机组容量和特点各异的抽水蓄能电站18 座,主要由法国电力公司(EDF)统一建设经营和管理。

抽水蓄能电站并没有独立的经营权,完全按照EDF 的调度要求进行抽水、发电运行。

抽水蓄能电站除用于调峰、填谷、备用外,有10%的容量用于调频和与外国交换电能,调相的时间占总运行时间的12%~20%。

美国能源资源丰富,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消费和进口国。

截至2010 年底,美国火电装机容量达到76443万kW,占总装机容量的76%,2010 年火电全年发电量31336亿kW·h,约占全系统总发电量的72%。

自2000 年以来,美国新增的装机容量几乎全部来自天然气发电,其他类型电源基本维持不变。

目前,美国超过20万kW 的抽水蓄能电站有20 多座,综合年发电利用小时数约为1000h。

但是美国不同抽水蓄能电站的年发电利用小时数差别巨大,最高达1953h,在系统中承担调峰填谷、促进电力系统合理经济运行的任务;有一半的抽水蓄能电站年发电利用小时数少于1000h,最少的仅34h,它们在系统中除参与调峰,主要担负调频、调相、提高电压稳定性和供电质量的任务,以及作为事故备用。

此外,美国多数抽水蓄能电站每天工况转换次数大多在 6 次以上,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相当活跃,充分发挥了其动态效益。

4抽水蓄能电站规模配置影响因素分析通过总结国外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概况可见,影响其配置比例的主要因素包括技术和经济两大类。

技术层面,是指系统对调峰的需求和系统的调峰能力,区域负荷特性、电源结构、互联系统调峰支援能力、新能源规模以及电网所能提供的抽水电能等均直接影响蓄能电站的配置比例;经济层面,建设条件、建设成本以及系统其他调峰手段的经济性也影响着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和落实。

①不同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和用电结构决定了系统的调峰需求,这是影响抽水蓄能电站合理配置比例的一个重要因素。

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对系统电能质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发达地区对电能质量的要求通常比欠发达地区要高。

抽水蓄能电站对提高系统的电能质量往往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发达国家对抽水蓄能的要求更加迫切,再加上发达国家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起步和发展比较早,诸多因素均导致发达国家抽水蓄能电站装机比例普遍超过发展中国家。

尤其是日本、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德国等老牌发达国家,抽水蓄能电站装机比例均接近或超过5%,而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南非、巴西等至今尚无抽水蓄能电站。

②电源结构是电网调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系统内各类电源的机组特性决定了系统的调峰能力。

多数核电装机比例高的国家,其抽水蓄能电站配置比例也较高,如法国、日本、韩国、德国的核电装机比例都在15%以上,而抽水蓄能电站的规模也比较大。

常规水电比例大的国家,配置抽水蓄能电站的几率较小,如巴西、加拿大、瑞典、芬兰、俄罗斯、印度等国的水电比例均超过20%,几乎没有抽水蓄能电站。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合理的电源结构,使基荷、腰荷、峰荷电源保持在最佳比例,一般峰荷电源占总装机容量的25%~35%。

③区域互联系统的调峰支援能力影响本地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规模。

对非独立电力系统而言,当互联系统中外地电源调峰性能较好时,可减轻本地电网的调峰压力,减少对抽水蓄能电站等调峰电源的需求。

以丹麦为例,2010 年风电装机容量占全国电源总装机容量的比例高达29%,为了适应风电装机规模和发电量的不断提高,需要配套一定规模的调峰电源。

由于丹麦电网与北欧强大电网相联,可借助北部水电大国挪威来调峰,因此本国并没有配置抽水蓄能电站,而是通过区域互联系统提高风电利用率,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④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条件是影响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电站规模的关键性因素。

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对地理条件要求很高,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水源条件、环境影响等。

若不具备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合适站址,则不论系统对抽水蓄能电站的容量需求有多大,该地区配置的抽水蓄能电站容量也只能为零。

即便具备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基本条件,也需要权衡建设条件的优劣,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建设成本。

⑤系统中其他调峰手段的经济性会直接影响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规模。

抽水蓄能电站能够替代一定容量的燃煤机组,发挥容量效益。

如果单位千瓦投资和年运行费比替代调峰火电厂低,投资方则往往愿意多建抽水蓄能电站而少建调峰火电厂;反之,投资方会更多地考虑抽水蓄能电站所能提供的其他辅助服务,容量替代效益则大打折扣。

除了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以外,国家的宏观政策、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体制以及电价机制等政策体制类因素也会影响抽水蓄能电站的长远发展和企业的投资热情,甚至决定其发展和建设规模。

5.对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发展的启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电源结构、负荷特性等均存在较大差异。

抽水蓄能建设应根据厂址条件,按照区域电网进行统一配置,并与电网、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统一纳入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实现全系统效益最优。

从长远看,建议将抽水蓄能电站提供的调峰、调频、调相以及系统备用等各项功能纳入系统辅助服务补偿范畴,这样既能保证抽水蓄能电站的合理收益,又能充分发挥抽水蓄能电站的各项功能,使其逐步进入辅助服务市场,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通过市场给出价格信号,合理引导规划和投资,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6结语抽水蓄能电站发展至今已有130 多年的历史,国外运行经验表明,抽水蓄能电站具有良好的静态效益和动态效益,是现代电力系统有效的、不可或缺的调节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