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合集下载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DBXXXXX-2011)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DBXXXXX-2011)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DB XX/XXX-2011)《住宅采暖室内空气温度测量方法》编制说明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1.编制宗旨编制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住宅采暖室内空气温度测量方法》,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冬季采暖期居民室内空气温度测定的技术问题。

2.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加强自治区供热行业管理,保障供用热双方的切身利益,提高供热服务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供暖问题涉及千家万户,每年冬季供暖期间,呼市市长热线接到的投诉最多的是供热投诉,供热单位与用热居民住户,特别是与集中采暖居民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宣传媒体、老百姓经常打电话、来人询问供热纠纷需检测的问题。

百姓意见最大的当属供热问题。

尤其是百姓缴纳热费后,家中室温达不到《呼和浩特市城市供热管理条例》中规定的温度时,要求解决供热问题和退费时,因没有采暖室内空气温度检测方法,所以执法部门在执行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更好的服务市民,以及为供热部门和执法部门提供准确的温度测量数据,我院组织专家起草了《住宅采暖室内空气温度测量方法》自治区地方标准,为第三方检测室内空气温度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住宅采暖室内空气温度的测量方法,以维护供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

3. 为居民用户采暖室温质量评判提供标准由于我国目前没有专门针对冬季居民室内空气温度的测定方法,从而使得居民室内空气温度的科学测定无据可依。

每年,因供需双方测量室温的时间、环境条件选择不同,得到的测量结果往往不一致,由此导致纠纷不断,有的甚至通过法律途径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该标准的制定、实施可以减少供热纠纷的发生,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提供依据,同时对市政府规定的供热温度范围很好地加以调节,避免造成生活舒适度下降和能源浪费,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填补了自治区住宅采暖室内空气温度测量方法的空白。

为指导供热单位加强质量管理,规范供热单位对居民用户采暖室内温度抽测,同时对冬季采暖期居民室内空气温度测定的环境条件、测定方法等,对测量房间和测量点的选择,测量环境的要求,测量记录和数据处理都作出了详细规定,为冬季采暖期居民室内空气温度的测定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方法。

内蒙古地方标准

内蒙古地方标准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目录
序号
地标名称
编号
1
内蒙古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03-27-2017
2
内蒙古居住节能设计标准
DBJ03-35-2011
3
内蒙古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J03-66-2015
4
内蒙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J03-61-2014
5
内蒙古自治区房屋建筑工程资料技术管理规程
DBJ03-73-2016
11
内蒙古自治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DBJ03-71-2016
12
内蒙古自治区消防设施检验规程第14部分:消防供电系统
DB15/353.14-2009
13
内蒙古自治区消防设施检验规程第13部分:消防电梯系统
DB15/353.13-2019
14 内蒙古自治区消防设施检验规程第12部分: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系统 DB15/353.12-2009
DB15/353.2-2009
19
内蒙古自治区消防设施检验规程第1部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DB15/353.1-2009
20
内蒙古自治区消防设施检验规程第6部分:消防电话系统
DB15/353.6-2010
21 内蒙古自治区消防设施检验规程第8部分:火灾警报和广播系统 DB15/353.8-2011
22 内蒙古自治区消防设施检验规程第9部分:防火门防火卷帘系统 DB15/353.9-2012
23
内蒙古自治区消防设施检验规程第10部分:防排烟通风系统
DB15/353.10-2013

24
内蒙古自治区消防设施检验规程第11部分:泡沫灭火系统
DB15/353.11-2014

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物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的公告

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物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的公告

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物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布日期】2021.09.30
•【字号】〔2021〕153号
•【施行日期】2021.12.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
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发布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物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物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为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为DB15/T 2401-2021,自2021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规程由内蒙古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负责解释,内蒙古自治区本级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代建中心负责有关出版、发行工作。

2021年9月30日。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霜冻灾害等级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2015年12月目次一、工作简况 (2)1.编制的目的 (2)2.任务来源 (3)3.主要工作过程 (3)4.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4)二、编制原则和依据 (4)1.编制原则 (4)2.编制依据 (5)三、主要内容及思路 (5)四、预期效果 (6)五、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6)一、工作简况1.编制的目的霜冻灾害是内蒙古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在我区各地均有发生,经常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或重大损失。

霜冻灾害的预报、预测、防御和损失评估等工作是气象服务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缺乏客观统一的霜冻定义和灾害等级划分标准,各地对霜冻日期的确定、灾害等级划分等存在着所用气象要素不统一、同一要素定义多样化和气象监测、预测和服务产品参考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不仅制约了相关气象业务的发展,也给农业部门在使用相关气象信息服务产品时带来了困难。

难以满足各级党政部门组织防御气象灾害的需求。

特别是霜冻灾害发生后,需要对霜冻灾害的严重程度做出快速、客观的评价,以利于救灾行动的开展,并预防衍生灾害的发生。

本项目应用全区气象观测数据,建立全区统一的标准,对霜冻灾害进行等级划分和影响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本项目的目的是规范全区通用的、具有空间和时间可比性的、能较为客观地描述霜冻灾害发生等级、强度和范围的标准,便于全区霜冻灾害监测、预测与影响评估的规范化、标准化。

该标准的制定,对于自治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展霜冻灾害的防御和抗灾救灾工作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2.任务来源2014年2月,在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到相邻省区气象部门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霜冻灾害等级”项目建议书,经区局政策法规处审核推荐,申报了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地方标准编制项目。

2014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发文件“内质监标函〔2014〕113号”批复,该项目列入2014年第一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

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强制性条文汇编(共17条)

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强制性条文汇编(共17条)
评估结果
保留
3
《住宅小区开发建设标准》
标准编号DBJ03-52-2013
备案号J12481-2013
第4.3.3.2条:
住宅小区的住宅建筑与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综合管线应独立设置自成系统,互不干扰。
评估结果
保留
第5.2.1条:
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表5.2.1规定;
表5.2.1住宅建筑日照标准【表略】
评估结果
表3.2.2.1严寒地区A区和B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表略)
评估结果
保留
2
标准名称
强制性条文编号和内容
《成品住房装修技术标准》
标准编号DBJ03-51-2013
备案号J12419-2013
第13.2.3条4款:
软包墙壁面不应安装开关、插座。可燃墙面上安装的开关插座应有良好的防火隔离措施。严禁可燃材料进入开关、插座盒内。
评估结果
保留
3
标准名称
强制性条文编号和内容
《住宅小区开发建设标准》
标准编号DBJ03-52-2013
备案号J12481-2013
第4.1.3条:
应实施人车分流,有利安全防患。
评估结果
保留
第4.3.3条:
住宅小区内配套商业服务设施应独立设置,不应与住宅建筑混合建设
评估结果
保留
第4.3.3.1条:
住宅小区临街商业服务设施宜在小区两侧临街面建设,不得围合
保留
第5.16条:
住宅应设置门禁系统,门禁系统应设置在单元门厅第二道门,第一道门应设置自由门。
评估结果
保留
第5.17条:
住宅空调机位应结合建筑功能与立面造型统一设计,不得将机组和冷凝水管裸露在室外,影响建筑造型及街景美观。

单位消防安全评估标准2020版内蒙古地方标准

单位消防安全评估标准2020版内蒙古地方标准

单位消防安全评估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单位消防安全评估的内容、程序及评估结果。

本标准适用于消防安全评估机构对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消防安全体系及运营情况的评估及单位的消防安全自我评估。

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参照本标准进行消防安全评估。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适用于本标准:超高层建筑、石油化工生产厂房及罐区、轨道交通、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厂房(仓库)、花炮厂房(仓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2955 防火门GB 13495 消防安全标志GB 14102 防火卷帘GB 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 16806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GB 16809 防火窗GB 17945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 19156 消防炮通用技术条件GB 19157 远控消防炮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 25201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 25506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8 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08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5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51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6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9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219 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6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38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47 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440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GB 50444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 50877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97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1251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309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T 26875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GA 95 灭火器维修GA 503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GA 587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A 588 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GA 653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GA 654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JGJ 1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食品安全电子追溯体系通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标准起草组二零一三年九月一、工作简况1、项目来源《食品安全电子追溯体系通用技术要求》自治区地方标准编制任务的提出,是依据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关于征集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要求,由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是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和先进的物联网、二维码和自动控制等技术,建立以消费为主线的系统追溯体系。

此系统的建设将实现对食品生产加工的“全过程监管、全过程监控、全过程追溯”,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完善监管长效机制的重要措施。

运用该系统可将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小作坊从原材料进场、生产过程、产品检验、产品出厂、批发零售等每一个环节都纳入监管部门的视野,做到食品“源头可溯、流向可查、质量可控”,对出现问题的食品可做到精确查找、快速召回、精确处罚。

同时达到节约监督成本、弥补监管人员不足、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效性的目的。

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查询食品的生产源头和真伪,加强自身保护。

2、主要起草单位该项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院提出,并联合内蒙古中网福通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编制《食品安全电子追溯体系通用技术要求》自治区地方标准的任务。

二、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和意义近年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屡屡发生,并不断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

毒奶粉、毒大米、地沟油、瘦肉精、催熟剂、膨大素、三聚氰胺等等一连串的新名词像多棱镜折射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各环节的现实状况,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日益严峻。

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不仅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而且严重制约着食品产业的持续发展,乃至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更为严重的是,食品安全问题制约着中国食品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保障食品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由于生产的专业化和分工的逐步细化,食品从原材料生产、加工,到储藏、运输,直至销售,每一环节都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发生。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公布日期】2010.06.03•【字号】内卫发[2010]45号•【施行日期】2010.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通知(内卫发〔2010〕45号)各盟市卫生局,自治区卫生厅卫生监督所:为加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自治区卫生厅组织有关人员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二〇一〇年六月三日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而又需要在自治区范围内统一的食品安全技术要求及相关检验方法,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第三条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第四条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立项、起草、审批、发布、备案、实施等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五条自治区卫生厅负责制定、发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提供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编号。

第六条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要求,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

第七条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内容不一致或与有关法律法规相抵触时,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自动失效。

第二章立项第八条自治区卫生厅每年11月底前,发布征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修订项目公告,公告发布20日内,任何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均可以向自治区卫生厅提出制修订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立项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蒙古民族传统布鲁》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为了进一步认真贯彻和落实《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及《文化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07—2020)》的精神,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征集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函》要求,内蒙古自治区满都拉布鲁研发基地申报了《蒙古民族传统布鲁》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定项目,并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

2、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及起草人员
主要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满都拉布鲁研发基地。

主要起草人员:白东升(传承人)、白永胜、德木其格、金星
二、目的意义
蒙古族传统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它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积累、发展并形成的。

布鲁,蒙古语,汉意为投掷棒的意思,布鲁来源于蒙古族祖先的一种狩猎武器,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成为蒙古族人民的狩猎工具和御敌防身的武器之一。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布鲁虽然被其它更先进、更有效的器械(比如像弓箭和火枪等)所替代,但像蒙古男儿“三技”一样布鲁也成为了蒙古族一种娱乐和休闲的游戏,甚至后来成为了蒙古男人比技巧和力量的比赛,以一种有趣运动的身份
成为了古老那达慕的一项不可或缺的竞技项目。

布鲁作为狩猎工具虽说在半农半牧地区有时还可见到打猎使用布鲁的场景,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火枪的广泛的应用,使其又一次的跌失其使用价值彻底沦为了游艺工具。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8月,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举行的内蒙古首届全运会上布鲁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布鲁的重量、形状未统一)此后布鲁运动得到了新生,以至于后来的现代布鲁成为内蒙古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全区那达慕正式比赛项目,同时也被选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的表演项目。

80年代末期开始,满都拉(原库伦旗体委主任)从民间大量收集传统布鲁,并对传统布鲁进行改造,经过无数次的修改和实验、克服种种困难,最后用多层五合板制作成了新型的掷远、掷准用两种标准、规范化的新型的“飞马”牌的布鲁(一代产品)被内蒙古自治区批准指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那达慕和全区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器材。

后为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的正式比赛项目和器材,因场地的限制等原因又发明制造了“3+1,玛拉沁”牌(掷准)布鲁(二代产品),掷准布鲁也由原来多层五合板制成的“飞马”牌布鲁牌改为度铮的“3+1,玛拉沁”布鲁(材质,白蜡杆、金属头、皮条)。

现代布鲁产生之前,蒙古人从古至今制作布鲁是均以自身的力量大小等具体情况和需要为依据,所以各地在制作传统布鲁时在取材、重量及长短大小等方面并未形成统一标准,因此虽统称为布鲁,但彼此间都存在些许的差异,现代布鲁的长度为50-55公分,重量为500克(包括:男子:掷准布鲁、掷远布鲁);女子重量为400克(掷准和掷远)。

随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不断发展和布鲁运动的普及推广,在统一标准下以新型材料制成的现代布鲁必将成为民族体育领域内的一朵奇葩。

使用现代布鲁多次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全区的大型那达慕的竞赛活动,同时也多次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会的表演活动。

通过《蒙古民族传统布鲁》自治区地方标准的制定,规范我区蒙古民族传统布鲁的生产、制作流程,提高生产厂家、作坊产品质量提高和质量的提升,促使蒙古民族传统布鲁的制作标准化、规范化。

这不仅是蒙古民族传统布鲁制作行业加强基础性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还是促进和提升产品品牌的有力手段,对推动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编制原则和依据
1、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编制坚持科学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除遵守标准编写的一般原则外,结合蒙古民族传统布鲁这一特殊民族体育器材的特点,更加注重蒙古民族传统布鲁的民族性、文化性、制作技艺等。

2、编制依据
1) 编写格式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2) 参考标准:

四、编制过程
1.成立起草小组
2015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满都拉布鲁研发基地联合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布鲁的相关专家共同组成地方标准起草小组,起草小组分工明确,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职责,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调查研究,拟定计划
标准起草小组全体人员通过深入搜集、整理了国内外蒙古传统布鲁的相关文字和实物样本,对文字和实物样本进行认真分析和汇总,参考了其他地区布鲁的相关标准,初步制定调研计划。

2015年3月至6月,标准起草小组先后分头到内蒙古东部通辽市、兴安盟、赤峰市地区以及各大中专院校进行调研,标准起草小组成员走访了很多布鲁研究者、运动员、制作布鲁艺人等,认真听取并记录了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

3.整理编写初稿
在广泛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起草小组对掌握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参考相关的标准和实物,经过多次的研究讨论和修改,于2015年8月编写出了标准初稿。

4.反复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
标准意见稿形成后,多次召开了标准起草会议,邀请了区内外众多民族传统体育界的专家学者,布鲁制做艺人,著名运动员等相关人员对标准的整体思路和内容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对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经过标准小组和专家们的多次反复修改,并于2015年9月形成最终意见稿。

(1)、“飞马”牌现代布鲁(第一代)的制作过程
简单说明一下产品的研制过程:在传统布鲁的基础上,八十年代末期,满都拉老人率领他的布鲁制做团队,期间还聘请了沈阳滑翔机场的吴宗洲高级工程师作为技术指导,先后用木材、硬塑、多层胶合板、玻璃钢四种材料制成的布鲁到实验场地进行实验,经过无数次的修改实验,再修改再实验,克服了无数次的困难和挫折,最后成功的从四种材质中选择了多层胶合板制,制成了掷准和掷远两种标准规范的(500克)新型现代“飞马”牌布鲁,最终使其成为了内蒙古自治区民运会和那达慕以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的正式比赛和表演器材,填补了此项空白。

(2)、“3+1,玛拉沁”牌布鲁(第二代)的制作过程
(1)掷远布鲁。

从所周知,现代布鲁即将准备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比赛项目,应国家体委和民委的要求,现代掷远布鲁滑翔的距离和场地限制等原因的因素,通过研制团队和相关专家们的意见,在第一代掷远布鲁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最终使用多层五合板材料研制出了两面都突出的男子标准(500)和女子标准(400)克的“3+1,玛拉沁”现代掷准布鲁。

(2)掷准布鲁。

第一代现代布鲁因为是多层五合板制成,使用普遍反映产品损坏较高,实用价值不高等原因,研制小组全体人员通过深入搜集、整理了蒙古民族传统布鲁的相关文字、和实物样本,并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和汇总,梳理了满都拉老先生的系列产品,研制小组成员先后分头调研了库伦旗三家子一代和科左后旗的若干苏木嘎查传统布鲁开展地区。

调研过程中,小组成员走访了众多蒙古族民传统布鲁研究者、运动员、制作布鲁艺人等,认真听取并记录了专家们意见和建议。

调研结束后,最终选定了传统度铮掷准布鲁,掷准度铮
布鲁的主体选用了结实耐用的白蜡杆、头部选用了铜质或钢质材料的度铮、头部和布鲁主体的连接部是牛皮条。

男子标准(500)克,女子标准(400)克,通过反复检验使用以上材料制成的度铮掷准布鲁结实耐用、损坏率很低,使用价值高等特点,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和认可。

五、主要条款说明
1、范围
给出了标准须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术语和定义、结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并规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适用于蒙古族传统布鲁的设计、生产、科研、教学等相关领域。

2、结构、部位名称和材质
给出了蒙古传布鲁的主要结构,名称,材质以及外观尺寸。

3、设计原则
蒙古族布鲁设计原则主要与农牧民文化结合。

材质方面是容易取材的同时保持结实耐用的性质。

蒙古族生活特点要显现在设计当中为主。

布鲁、标桩设计原则要携带便捷,耐用,体现蒙古族的民族特点为主。

4、要求
蒙古民族传统度铮布鲁从蒙古部落时代开始一直到现在,外形基本差不多,但其尺寸,制作原料,工艺都有了较大的变化,现在所用在制作材质和工艺等方面与其它布鲁不同,有特定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