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练习及课外语段练习有答案

合集下载

《世说新语》二则与课外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与课外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与课外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共6篇)(一)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乙】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

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

”父不从,作舆③,捐祖于野。

谷随,收舆归。

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④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选自《太平御览》)【注】①原谷:人名。

②捐:抛弃。

③舆:手推的小车。

④凶:不吉利。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门外戏.______ ②元方入门不顾.______ ③谏.父曰______④是.负义也______(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___A.捐祖于野皆以美于徐公B.下车引之欲捐之C.乃载祖归养去后乃至D.尊君在不父不从,作舆(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汝何以收此凶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请你举出一种并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甲文中的元方和乙文中的原谷身上分别表现出了中华民族怎样的传统美德?除此之外,你的身上还具有哪些让别人感动的中华传统美德呢?请简述一例。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世说新语》是下列哪位作者的作品?A. 刘义庆B. 司马迁C. 班固D. 曹操2. 《世说新语》主要记录了哪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和逸事?A. 春秋战国B. 秦汉时期C. 魏晋南北朝D. 唐宋时期3. 下列哪则故事不是出自《世说新语》?A. 王羲之爱鹅B. 王安石变法C. 谢安石东山再起D. 王献之书圣二、填空题4. 《世说新语》共分为________篇,主要记载了魏晋名士的________和________。

5. 《世说新语》中的“________”篇记载了魏晋时期名士的言行举止。

三、简答题6. 简述《世说新语》中“王羲之爱鹅”的故事内容。

7. 根据《世说新语》中的故事,谈谈你对魏晋风度的理解。

四、论述题8. 论述《世说新语》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1. A2. C3. B4. 36,逸事,轶闻5. 言语6. “王羲之爱鹅”的故事讲述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非常喜爱鹅,有一次他听说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好鹅,便前去观赏。

王羲之看鹅看得入迷,于是提出用自己写的《黄庭经》来换取这些鹅。

道士欣然同意,王羲之便以书法换取了鹅,此事成为佳话。

7. 魏晋风度主要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所特有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它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追求精神的独立和超脱,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传统礼教束缚的反叛和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8.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文学作品,它不仅记录了那个时代名士的言行举止,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风貌。

作为一部志怪小说集,它开创了志怪小说的先河,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它也是研究魏晋文化和名士生活的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A. 刘义庆B. 司马迁C. 班固D. 曹操2. 《世说新语》主要记载了哪个时期的人物言行?A. 春秋战国B. 秦汉C. 魏晋南北朝D. 唐宋3. 下列哪篇不是《世说新语》中的篇章?A. 《言语》B. 《德行》C. 《政事》D. 《史记》4. 《世说新语》中“王戎不取道边李”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A. 王戎很吝啬B. 王戎很聪明C. 王戎很勇敢D. 王戎很诚实5. 《世说新语》中的“谢安石”是指谁?A. 谢灵运B. 谢安C. 谢道韫D. 谢翱二、填空题6. 《世说新语》是一部_________体志人小说集。

7. 《世说新语》中“_________”是其最著名篇章之一。

8. 《世说新语》中“_________”的故事,体现了王戎的机智。

9. 《世说新语》中“_________”的故事,反映了谢安的从容不迫。

10. 《世说新语》中“_________”的故事,展现了阮籍的放荡不羁。

三、简答题11. 简述《世说新语》的文学价值。

12. 请举例说明《世说新语》中所反映的魏晋风度。

四、论述题13. 论述《世说新语》中“王戎不取道边李”的故事对现代人的启示。

五、翻译题14. 将下列《世说新语》中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见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六、分析题15. 分析《世说新语》中“谢安石”的形象特点。

七、综合应用题16. 如果你有机会与《世说新语》中的一位人物对话,请选择一位,并设计一段对话内容。

答案:1-5 A C D D B6. 志人小说7. 《言语》8. “王戎不取道边李”9. “谢安石围棋”10. “阮籍猖狂”11. 《世说新语》的文学价值在于它以生动的笔触记录了魏晋时期名士的言行,展现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世说新语是一本古代文化经典,其中包含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智慧的言论。

通过学习世说新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思想和智慧,同时也可以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养。

下面是一些关于世说新语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练习题一:请问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答案: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刘义庆。

他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作品以记述历史典故和人物轶事为主,形式独特,语言优美。

练习题二:世说新语中的“世说”指的是什么?答案:世说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和交往方式。

世说新语通过讲述人物的言行,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际关系。

练习题三: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和言论有什么特点?答案: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和言论具有深度和智慧。

它们往往通过简洁而精辟的语言,表达出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力。

这些故事和言论往往能够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练习题四:请问世说新语的内容涉及哪些方面?答案:世说新语的内容涉及了政治、文化、历史、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

它通过讲述不同人物的故事和言论,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练习题五:世说新语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答案:世说新语对我们有很多启示。

首先,它让我们了解到古代社会的文化和思想,增长了我们的知识和见识。

其次,它通过讲述人物的言行,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多样性,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

最后,它的智慧言论和深刻故事,能够启发我们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提升我们的智慧和修养。

练习题六:请列举一则你觉得有趣或有启发的世说新语故事,并简要解释其含义。

答案:世说新语中有一则故事是关于王羲之的。

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写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请勿踩草地”。

然而,他的朋友却故意踩过去,将字条踩得脏兮兮的。

王羲之看到后,没有生气,反而笑了笑,然后重新写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请踩草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无理和挑衅,我们不必生气和计较,而是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善待他人,以和为贵。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第一节:练习题1. 解释“世说新语”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2. 世说新语有哪些特点?请至少列举三个,并进行详细解释。

3. 从文化角度分析,为什么世说新语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第二节:答案1. “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一部以文字记录言行事迹的名著,它包含了一个人物的谈话、行为和思想。

它对历史人物和社会风俗有着深入的揭示。

例如,在《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晋朝的一位官员因为滥用职权而被贬走,他一路上问自己:'什么是好人?什么是恶人?'他在路上语重心长地倾听了许多普通人民的意见,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2. 特点一:真实性。

由于《世说新语》是一部没有经过加工的文字记录,所以其中的内容很真实,能够准确反映历史人物的真实个性和思想情感。

特点二:多样性。

《世说新语》中涵盖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和场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多样性和复杂性。

特点三:折射性。

《世说新语》中的语言和行为可以作为当时社会的镜子,揭示了一些社会习俗和价值观念。

3. 世说新语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文化传承:《世说新语》作为一部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传承了古人的智慧和思想。

它对后来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价值观反思: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言行进行记录和解析,可以帮助当代人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世说新语》中一些精华的语录可以指导我们正确的行为和处事态度。

社会历史研究:《世说新语》所展现的人物形象和社会风貌,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研究者可以通过分析其中的内容,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思想启迪:《世说新语》中的许多记载可以启发人们思考生活和人生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哲理和智慧结晶,对当代人的精神世界有所启示。

结语:通过对世说新语练习题的分析和答案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部名著的意义和影响。

它不仅是一本文化遗产,更是一本关于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世说新语练习(带答案)

世说新语练习(带答案)

(3)撒盐空中差可拟。(2分) 译文:_把__盐__撒__在__空__中__差__不__多__可__以__相__比__。__ (4)未若柳絮因风起。(2分) 译文:_不__如__比__作__柳__絮__凭__借__风__满__天__飞__舞__。__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30分) 【课文译读】
(4)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5分) 译文:_元__方__说__:_“__您__跟__我__父__亲__约__好__正__午__时__分__一__同__出__发__。__ _您__正__午__时__分__没__到__,_就__是__不__讲__信__用__;_对__着__人__家__儿__子__骂__他__的__ __父__亲__,_就__是__失__礼__。__”_
5.翻译句子(20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3分) 译文:_陈__太__丘__跟__一__位__朋__友__相__约__同__行__,_约__定__的__时__间__是__正__午__ __时__分__。_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
外戏。(5分) 译文:__中__午__已__过_,_还__不__见__那__朋__友__来__,_(_太__丘__)_不__再__等__候__就__走__ _了__,_(_太__丘__)_离__开__后__,_(_友__人__)_才__到__。__陈__元__方__当__时__只__有__七__岁__,_
_(_在__)_门__外__玩__耍__。__
(3)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4分) 译文:_友__人__便__发__起__脾__气__来__,_骂__道__:_“__真__不__是__人__!_跟__别__人__约__ __好__一__块__儿__走__,_丢__下__我__走__了__。__”_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一部以言谈为主的文集,记录了大量历史人物的言行,以及他们的智慧和见解。

这部文集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人物思想的重要参考。

下面是一些世说新语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题目一:世说新语中的“寒门之子”是指什么?答案:在世说新语中,“寒门之子”是指出身贫寒的人。

这些人通常没有世家背景,没有财富和权势,但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智,最终取得了成功。

世说新语中有很多关于寒门之子的故事,这些故事传递了一种鼓励人们努力奋斗的精神。

题目二:世说新语中的“卧龙”是指谁?答案:在世说新语中,“卧龙”指的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为刘备效力,并在三国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被称为“卧龙”是因为他在刘备身边,默默无闻,却具有极高的智慧和才能,就像卧在龙腹之下一样。

题目三:世说新语中的“骑驴找马”是什么意思?答案:在世说新语中,“骑驴找马”是指在现有条件下寻找更好的机会或选择。

这个成语源自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人骑着驴子去找马的故事。

虽然他只有一匹驴子,但他仍然希望能找到更好的马。

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来形容人们在现有条件下寻找更好的机会或选择。

题目四:世说新语中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什么意思?答案:在世说新语中,“不为五斗米折腰”是指不为了物质利益而低头屈膝。

这个成语源自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叫颜回的学生,他拒绝为了五斗米而屈服于权贵。

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来形容人们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尊严,不为了物质利益而妥协。

题目五:世说新语中的“七步成诗”是什么故事?答案:在世说新语中,有一则关于曹操和曹植的故事,被称为“七步成诗”。

曹操要求曹植在七步之内创作一首诗,否则将被处死。

曹植接受了挑战,在七步之内写下了一首名为《七步诗》的诗。

这个故事展示了曹植的才华和机智,也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创作的热爱。

通过这些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说新语中的一些故事和成语的含义。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世说新语是一部古代文化经典,记录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智慧的言论。

在这里,我将给大家分享两个世说新语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思想。

练习题一:《世说新语》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人与他的朋友一同去拜访名士,但名士却因为朋友的外貌而拒绝接见他们。

请问,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答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外貌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在这个故事中,名士因为朋友的外貌而拒绝接见他们,这表明名士只看重外表而忽略了朋友的内在品质。

然而,真正有智慧的人会明白,外貌只是一个人的外在形象,不能代表他的内在素质和价值。

因此,我们应该以内在品质和能力来评价一个人,而不是仅仅看重他的外表。

练习题二:《世说新语》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路上遇到了一只乌鸦,他对乌鸦说:“你是一只鸟,我是一个人,我比你高贵。

”请问,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答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高贵并不仅仅取决于他的身份或地位,而是取决于他的品德和行为。

在这个故事中,那个人自以为比乌鸦高贵,只因为他是人而乌鸦是鸟。

然而,真正的高贵不是由外在因素决定的,而是由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所决定的。

无论是人还是鸟,只要他们能够展现出高尚的品格和善良的行为,都可以被认为是高贵的存在。

因此,我们应该以人的品德和行为来评价他的高贵,而不是仅仅看重他的身份或地位。

通过这两个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世说新语》中所传达的智慧和道理。

这些故事和言论不仅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的文化和思想,也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和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多读经典著作,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以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总而言之,世说新语是一部具有深度和智慧的经典之作。

通过练习题的解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思想。

希望大家能够善于思考和探索,从中汲取智慧,以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理解(一)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2)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6.《期行》这个小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答:7.“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却“入门不顾”。

他这样做你认为过分吗?答:(二)荀巨伯探友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胡贼攻,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子令吾去,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郡尽空。

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①值:适逢。

②郡:城。

③相视:看望。

④败义:毁坏道义。

⑤一:整个。

⑥班军:调回军队。

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

(1)吾今死矣,子(你)可去.()(2)贼既.至()(3)遂.班军而还()(4)一郡并.获全()10.翻译下面的句子。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译:11.你从荀巨伯的身上学到了些什么?请写出两三点来。

答:12.胡贼“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三)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诣门者,皆隽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元礼主宾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

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躇(cùjí)。

20、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其本意是。

(3分)2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⑪大未必佳(大:)⑫韪大(大:)⑬人以其语语之(语:语:)⑭诣门者(诣:)⑮奕世为通好(奕世:)⑯时李元礼有盛名(盛名:)22、译文:(4分)⑪莫不奇之。

⑫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

23、从文中找出表示人称关系的词。

(4分)24、孔融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辨驳陈韪的?(4分)25、谈谈这篇短文表现孔融少年时的什么性格特征?(4分)(四)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虽经百事,但留有印痕的并不多。

现在想起来,只有一件小事留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1996年,我在泰国。

那时,我住在一栋带花园的房子里,养着一条很漂亮的德国纯种狼狗。

一天午后,我正在客厅看报纸,忽然听到狼狗拼命地狂吠。

我猜想一定有不速之客来了。

于是,我打开房门,来到院子里,隔着白色铁门向外看去。

先是看到一位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女,后又看到一个十六七岁的小男孩。

我下意识地想他们是来讨钱的,于是心生厌恶地挥挥手。

正要转身的时候,那位中年妇女用泰语轻轻地问我:“夫人,我是收废品的,有旧报纸卖吗?”我这才想起书房里堆着一地的旧报纸,便喝住狼狗,打开院门,让母子俩进来搬报纸。

这时我注意到中年妇女的腿有些跛,而她身边的小男孩似乎很体谅她,抢着搬报纸。

我顺口问:“这是你儿子吗?……我们一起生活,就算是吧!”我明白了,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却能够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

望着脸色蜡黄的小男孩,我有意多给了30泰币,并摆出一副慈善家的面孔送母子俩出了院门。

过了一会儿,我再次听到狼狗狂吠的声音。

当我又站在白色铁门前面时,看到的是刚刚走不多时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没等她开口,我便不耐烦地说:“报纸卖完了,钱也多给了,你们还来干什么?”那妇女没有说话,缓缓地摊开双手举起来,掌心里托着一条项链。

我一怔,细细看去,正是我遗失了的那条金项链。

我忙接过来,托在手上,沉甸甸的,像捧回了我的心爱。

要知道,这是我和我先生结婚12周年的纪念品。

这时中年妇女轻轻地说:“项链是裹在报纸堆里的,小孩发现了,央我快快地送回来。

”我点点头,急忙从口袋里掏出100泰币送给小孩,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

母子俩按照泰国人的礼节,双手合十,谢绝了。

夕阳下,我望着她一跛一跛的步履,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1.文中有三处画线的语句,其中前两处是对中年妇女和小男孩的描写,它的作用是:;第三处是对中年妇女的描写,它的作用是:。

2.文中加点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应怎样理解?3.文章结尾说:“我望着她一跛一跛的步履,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你认为“我”此时内心的感情是怎样的?4.用一段通顺的话说说“我”对中年妇女和小男孩的态度的转变过程。

当“我”看到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到来时,“我”认为他们是来讨钱的,便心生厌恶;当“我”得知他们是来收废品时,;当“我”再次看到他们到来时,;当得知他们是来送还项链时,;当他们母子俩对“我”所给的100泰币表示谢绝时,“我”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五)改变人生的批注①达尔科夫孩提时代是个生性极为胆怯、害羞的男孩。

他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对什么串都缺乏自信心。

那是1965年10月的一天,他的中学女教师露丝•布劳奇在班上布置作业。

学生们阅读了《杀死一只模仿鸟》一文。

现在,老师要求他们接着那篇小说的最后一章写续文。

②达尔科夫写完了续篇,交了上去。

今天他无法回忆起他写的那续篇有什么独到之处,或者究竟老师布劳奇给的评分是多少。

但他至今仍清楚记得,而且永生不忘的是布劳奇老师在他的作文的页边空白处写了四个字:“写得不错。

”③四个字,它们竟改变了他的一生。

④“在读到这些字之前,我不知道我是谁,也不知道将来干什么。

”他说,“读了她的批注后,我回到家,就写了一篇短篇小说,这是我梦寐以求但从来不相信自己能做的事。

”⑤在中学那年剩余的日子里,他写了许多短篇小说,经常将它们带给布劳奇老师评阅。

她不断给子鼓励,批改一丝不苟,态度和蔼可亲。

“她就是我所需要的。

”达尔科夫说。

⑥不久,他被指写担任中学报纸的编辑,负责校刊的编辑工作,深受师生的尊敬。

他的信心增加了,他的视野也扩大了。

后来,他竟从事起专业创作,写出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受到读者的好评,从此开始了一种更加充实、有收获的生活。

达尔科夫相信如果当时没有那位女教师在他的作文页边上写下那令人鼓舞的四个字,也许后来的一切就不会发生。

⑦在中学建校30周年的聚会上,达尔科夫回母校看望了已经退休的布劳奇太太。

他告诉她当时她写的四个字对他产生了多么巨大的影响。

他对她说由于她曾给了他成为一名作家的信心,他才得以能够将那种信念传递给后来成为他夫人的女人,她后来也成为了一名作家。

他告诉布劳奇太太,他办公室里有一位年轻女子,勤奋好学,每天利用晚上的时间攻读大学课程,她经常请求他的指点和帮助。

他有求必应,在她遇到困难和挫折,有时心灰意冷的时候,他及时地向她伸出援助之手,给她以帮助、鼓励。

于是,他把布劳奇太太对他的影响又渗透到那个年轻女子身上。

⑧布劳奇太太听了他帮助这位年轻女子的故事后非常感动。

“在那一时刻,我想我们俩都意识到布劳奇太太曾投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久的影子。

”他说。

⑨“写得不错。

”⑩虽只寥寥数语,但它们不也改变了达尔科夫的一生吗?1.布劳奇太太主要给了达尔科夫什么影响?(用文中原句回答)2.文中有一句话,在结构安排上作用很大,这句话是:。

3.画直线的句子照应了文中的哪句话?4.第⑥段中加点词“增加”和“扩大”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5.第⑧段中“我想我们俩都意识到布劳奇太太曾投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久的影响”的作用。

6.最后一句话所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表达作用?。

六)父爱昼夜无眠(28分)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

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

父亲不肯,说他没病。

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您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生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他终于什么也没说。

第二天,我睡到下午4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

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

不定到哪儿玩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

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心。

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

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

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惟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锐。

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又出去了。

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

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

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的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

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转眼到了年底。

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领导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

由于该厂离我的住处较远,他们用车来接我。

饭毕,他们又送我一套“三枪”内衣,并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

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

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

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

“爸爸!”我失声叫了出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

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我是说。

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①父亲,②父亲,③父亲并④于父亲。

我明白了父亲为何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

可我深夜沉迷写作,竟从未留意父亲的房间没有鼾声!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

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到3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一千多块了,“我想帮你早点把房债还上。

”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些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儿为女哟……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

父亲撇下老李头,不放心地追了进来。

父亲问,孩子,想啥呢?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眼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