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水的性质及其对含钨杂多酸酸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结晶水——精选推荐

结晶水——精选推荐

结晶⽔结晶⽔:释⼀:⼜称⽔合⽔。

结晶⽔是结合在化合物中的⽔分⼦,它们并不是液态⽔。

很多晶体含有结晶⽔.但并不是所有的晶体都含有结晶⽔。

溶质从溶液⾥结晶析出时,晶体⾥结合着⼀定数⽬的⽔分⼦,这样的⽔分⼦叫结晶⽔。

在结晶物质中,以化学键⼒与离⼦或分⼦相结合的、数量⼀定的⽔分⼦。

例如,从硫酸铜溶液中结晶出来的蓝⾊晶体,含有5个结晶⽔,其组成为CuSO4·5H2O。

在这种晶体中有4个⽔分⼦直接与Cu离⼦配位(见⽔合物),另⼀⽔分⼦则与SO娸离⼦结合。

释⼆:在晶体物质中与离⼦或分⼦结合的⼀定数量的⽔分⼦。

⼜称⽔合⽔。

例如五⽔合硫酸铜(分⼦式CuSO4·5H2O )晶体中就含有5个结晶⽔。

在不同温度和⽔蒸⽓压下,⼀种晶体可以⽣成含不同结晶⽔的分⼦,例如,在逐步升温的条件下,CuSO4·5H2O可以分步失去结晶⽔,依次转变为CuSO4·3H2O、CuSO4·H2O 、CuSO4 。

某些⽔合物在加热时,可能和所含的结晶⽔发⽣⽔解反应,转变为氧化物或碱式盐。

当⼀种⽔合物暴露在较⼲燥的空⽓中,它会慢慢地失去结晶⽔,由⽔合物晶体变成粉末状的⽆⽔物,这⼀过程称为风化。

有些⽆⽔物在湿度较⼤的空⽓中,会⾃动吸收⽔分,转变成⽔合物,这⼀过程称为潮解。

释三:在矿物晶格中占有确定位置的中性⽔分⼦[2]H2O;⽔分⼦的数量与该化合物中其他组分之间有⼀定的⽐例。

如⽯膏Ca〔SO4〕·2H2O、胆矾Cu〔SO4〕·5H2O、苏打Na2〔CO3〕·10H2O,分别表⽰其中含有2、5、10分⼦的结晶⽔。

由于在不同的矿物的晶格中,⽔分⼦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因此结晶⽔脱离晶格所需的温度也就不同,但⼀般不超过600℃。

通常为100~200℃。

当结晶⽔逸出时,原矿物晶格便被破坏;其他原⼦可重新组合,形成另⼀种化合物。

结晶⽔与配位⽔的区别许多物质从⽔溶液⾥析出晶体时,晶体⾥常含有⼀定数⽬的⽔分⼦,这样的⽔分⼦叫做结晶⽔。

结晶水合物例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结晶水合物例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结晶水合物例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结晶水合物是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它在结构中包含有固定比例的水分子。

水分子以特定的方式与所包结晶体中的其他分子进行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晶网格。

这些水分子的存在使得结晶水合物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结晶水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也可以通过实验室合成。

它们的形成是通过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或固相反应进行的。

由于水分子的结合可以影响结晶体的晶格结构和排列方式,因此结晶水合物的形态和稳定性也会受到水分子的存在与否,以及其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结晶水合物具有广泛的意义和用途。

首先,结晶水合物的存在对于某些化学反应的进行具有重要影响。

水分子的结合能够提供一定的空间和溶剂性,使得一些反应物能够发生在结晶体内部,同时水分子也可以在反应过程中参与其中。

这种在结晶水合物中进行的反应往往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效率。

其次,结晶水合物在药物研究和制备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结晶水合物通常具有比无水形式更好的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因此它们在药物的吸收和效果方面常常更优秀。

此外,结晶水合物的结构也可以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储存性能,对于药物的质量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对结晶水合物的研究也是一个活跃的领域,研究者们通过对结晶水合物的合成、结构解析和性质研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结晶水合物本质的认识,也为新型功能性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结晶水合物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并呈现出更多的应用和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形式编写: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引言部分包含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首先在概述部分介绍结晶水合物的概念和现象,引起读者的兴趣。

接着在文章结构部分说明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以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脉络。

最后在目的部分明确阐明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进一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物料中的水分的几种结合状态、粒度与含水量的关系

物料中的水分的几种结合状态、粒度与含水量的关系

物料中的水分的几种结合状态、粒度与含水量的关系在含水的物料中,水分与固体物料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对脱水过程有着重大的影响。

关于水分与物料的结合状态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化合水分(即结晶水)这种水分是与物质按一定重量的比值直接化合的水分。

例如CuSO4·5H20中的水分子,它是物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水与物质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只有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使物质的结晶体破坏,才能使这种结晶水释放出来。

在干澡过程中。

这种水分是不能靠蒸发除去的,所以在干燥过程的计算中不考虑化合水分。

二、吸取水分(即分子水分)由于吸附作用的结果,在固体物料周围空间中的水蒸气分子会被吸附到它的表面上,结果在固体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水分,其厚度为一个或数个分子,通常用肉眼是看不见的。

此外,水分子还会钻入(扩散)到固体内部,又称为吸收。

所以物料经吸附作用与吸收作用而结合的水分统称为吸取水分。

吸取水分和物料的结合也是比较牢固的,一般机械脱水方法不能除去,干操方法也只能除去一部分。

如果再放置在湿度较大的空气中,又会重新吸附周围的水分子,直至湿度平衡为止。

三、毛细管水分由于松散物料之间存在着许多孔隙,有时固体颗粒内部亦存在着空穴或裂隙,这许许多多的孔隙如同很多的毛细管一样,水分在毛细管吸力的作用下能保持在孔隙之中。

如上图所示,毛细管吸力作用所能保持的水柱高度h,可由下式表示:2σcosθh = —————γρg式中 h——水柱高度;θ——水与物料间的接触角;σ——水的表面张力;γ——毛细管的直径;ρ——水的密度。

由上公式可知:(1)物料间的孔隙愈小(即γ小),要除去其间的水分愈难。

这就是为什么细粒物料的脱水很困难的原因,有时只能用干操(汽化)方法脱除。

(2)亲水物料与水接触角小,即cosθ大,脱水也困难。

例如:物料中含有亲水性大的粘土、矿泥时,则会明显降低脱水的效果。

反之,如果设法增加物料的硫水性,可使脱水容易。

结晶水[001]

结晶水[001]

结晶水1. 定义结晶水是指在物质结晶过程中,结晶物中存在的水分子。

在固态晶体中,水分子以化学键的形式与晶体分子结合,化学式通常用H2O来表示。

结晶水的存在对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许多结晶物质在晶体学研究中被广泛关注的一个方面。

2. 结晶水的性质2.1. 水合物结晶水通常存在于一些水合物中。

水合物是指晶体中含有结晶水的化合物。

晶体中的结晶水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吸附、放出或转变。

水合物中结晶水的含量可以通过热重分析等实验方法来测定。

对于许多水合物来说,结晶水的含量与晶体的稳定性、晶格结构以及物相变化等密切相关。

2.2. 水合度水合度是指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与化学式中结合水分子的比例关系。

水合度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来确定,常用的方法包括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

水合度的不同可以导致晶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例如溶解度、熔点、密度等。

3. 结晶水的意义3.1. 物理性质影响结晶水的存在对物质的物理性质具有显著影响。

水分子作为晶体结构中的一部分,能够通过与其他分子形成氢键相互作用,影响晶体的稳定性和结构。

结晶水还能够影响晶体的溶解度和熔点等性质,从而对物质的溶解、晶化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3.2. 化学性质影响结晶水的存在对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具有重要影响。

水分子可以通过与其他分子发生水合反应,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

一些晶体中的结晶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脱水,进而引发物质的分解、水解等反应。

结晶水的存在也可以导致晶体的晶体学性质的变化,例如晶格常数和晶胞对称性的改变等。

4. 结晶水的应用4.1. 药物水合物许多药物分子在结晶过程中可以和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物。

药物水合物的存在能够影响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以及体内吸收等性质。

通过研究药物水合物的形成机制和性质,有助于合理设计和改进药物的制剂和给药方式。

4.2. 工业领域结晶水的存在对工业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例如,一些储能材料中包含结晶水,其能够在充放电过程中吸附和放出水分子,实现储能的循环。

结晶水的分类

结晶水的分类

结晶水的分类结晶水是指在某些物质中含有结晶水分子的一种现象。

一般来说,结晶水可以按照不同的形成条件和性质进行分类。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结晶水的分类。

1. 吸附结晶水:这种结晶水是由于某些物质表面的亲水性导致。

例如,在高湿度环境下,一些物质如硅胶、活性炭等可以吸附大量的水分子而形成吸附结晶水。

这种结晶水通常与物质表面的化学键结合较弱且易挥发。

2. 晶体水合物:晶体水合物是指在晶体结构中含有特定比例的结晶水分子。

例如,氯化钠、硫酸铜等化合物在结晶过程中吸附了一定比例的水分子,形成了晶体水合物。

晶体水合物的结晶水通常与晶体结构中的离子或分子以化学键方式结合。

3. 结晶过程中的溶剂水:在某些化合物的结晶过程中,溶剂水也可以被包括在晶体中。

这种结晶水通常是由于溶剂与晶体形成较强的相互作用力所致。

这种类型的结晶水在实验室中常常会在溶剂的蒸发过程中失去,并产生无水晶体。

4. 含结晶水的矿物:一些矿物在其晶体结构中也可以含有结晶水分子。

这种结晶水通常是在地下水环境中形成的。

例如,石膏、方解石等矿物中的结晶水就是在地壳深部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

结晶水在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应用。

它在农业、医药、材料科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农业中的结晶水可影响土壤的肥力和植物的吸水能力;医药中的结晶水可以影响药物的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材料科学中的结晶水可以影响材料的物理性质和稳定性。

总之,结晶水是一种重要且复杂的现象,它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和研究结晶水的分类及其性质对于深入理解这种现象的本质以及应用它在相关领域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晶水磁振动研究

结晶水磁振动研究

结晶水磁振动研究一、引言结晶水磁振动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结晶水磁振动的研究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以及深入的探讨,以加深我们对该主题的了解。

二、结晶水磁振动简介2.1 结晶水的特性结晶水是指在结晶过程中,水分子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形成的结构。

与常规水相比,结晶水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2.2 磁振动的概念磁振动是指通过改变磁场的外部条件来调控晶体中电子的运动,从而影响晶体的性质。

2.3 结晶水磁振动的意义结晶水磁振动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水的特性以及开发相关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晶水磁振动的研究方法3.1 实验方法结晶水磁振动的研究可以通过利用光谱学、磁共振等实验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

3.2 数据处理获得实验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以得出结晶水磁振动的相关参数。

四、结晶水磁振动的影响因素4.1 温度的影响温度是影响结晶水磁振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温度下的结晶水磁振动特性有所不同。

4.2 压力的影响除了温度,压力也是影响结晶水磁振动的因素之一。

在不同压力下,结晶水的磁振动特性会发生变化。

4.3 结晶度的影响结晶度是指结晶水中结晶的程度。

结晶度的不同也会对结晶水磁振动产生影响。

4.4 结晶水磁振动的应变效应结晶水的磁振动特性还会受到外界应变的影响,这一应变效应对结晶水磁振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晶水磁振动的应用前景由于结晶水磁振动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它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下列举了几个应用领域:1.医学领域:结晶水磁振动对于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环境领域:结晶水磁振动的研究有助于解决水质污染问题,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3.新能源领域:结晶水磁振动的应用可以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六、结论本文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了结晶水磁振动的研究,介绍了其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应用前景。

相信对于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科学爱好者都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中国药典中结晶水、盐酸盐的画法要求

中国药典中结晶水、盐酸盐的画法要求

我国药典中结晶水、盐酸盐的画法要求在我国药典中,结晶水和盐酸盐是两个常见而重要的概念。

它们在药物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对于它们的画法要求也格外重要。

本文将针对这两个概念的画法要求进行深度探讨,以期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它们的含义和画法。

1. 结晶水的画法要求结晶水是指晶体结构中包含的水分子,它对于晶体的稳定性和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在我国药典中,对于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其结晶水的含量和状态需要进行严格的画法要求。

一般来说,结晶水的画法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明确标明结晶物质的准确化学式和分子结构,以及结晶水的化学式和数量。

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结晶水的含量直接影响到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对于结晶水的状态和位置也需要进行明确的描述。

结晶水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如结晶水分子完全包含在晶体结构中,或者以游离水的形式存在于晶体的表面。

在画法要求中,需要指定结晶水的状态,并标明其在晶体中的位置。

对于结晶水的热稳定性也需要进行说明。

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结晶水的热稳定性直接影响到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因此需要在画法要求中对其进行明确的规定。

2. 盐酸盐的画法要求盐酸盐是指由盐酸和一种无机或有机碱反应形成的盐。

在药物中,盐酸盐的形式可以影响到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等重要性质,因此对于盐酸盐的画法要求也非常严格。

需要明确标明盐酸盐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以及盐酸和其反应物的摩尔比。

这对于确定盐酸盐的准确成分非常重要。

对于盐酸盐的晶体形态和晶体学参数也需要进行详细的描述。

盐酸盐的晶体形态对于其物理化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画法要求中需要对其进行明确的规定。

在画法要求中还需要对盐酸盐的稳定性进行说明。

盐酸盐的稳定性对于药物的贮存和使用过程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在画法要求中明确规定其稳定性要求。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结晶水和盐酸盐的画法要求,我个人认为这些规定的严格性和细致性反映了药物生产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我国药典对于药物质量和安全的高标准要求。

结晶水的名词解释

结晶水的名词解释

结晶水的名词解释结晶水,是指在固态物质中以水的形式存在的化学水合物。

它是水与特定物质化学结合而形成的固体晶体中的水分子。

在自然界中,结晶水广泛存在于矿物、岩石和化学物质中。

1. 结晶水的特征与形成结晶水的特征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存在于晶体中,并能通过适当的处理方式被脱离或重新结合。

在一些化学合成反应和溶解过程中,某些物质会与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结晶水的化合物。

结晶水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并且具有较大的稳定性。

2. 结晶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在自然界中,许多矿物和岩石中都含有结晶水。

例如,硝石(NaNO3·H2O)中的结晶水,就是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形成的。

当硝石暴露在干燥的环境中时,结晶水会被脱离,从而导致硝石失去水分而形成无水物质。

类似地,许多盐类晶体和氧化物中也存在结晶水,其存在与特定的物质结构和含水量有关。

3. 结晶水的应用领域结晶水的存在和性质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化学工业中,结晶水的制备和脱水过程是许多化学物质合成的关键步骤。

例如,在制备无水铜硫酸盐的过程中,需要将含有结晶水的铜硫酸盐加热,以去除结晶水,从而得到无水铜硫酸盐。

此外,结晶水的存在也对储存和运输化学物质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例如,在药物制剂中,通过结晶水的存在可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延长其保存期限。

4. 结晶水的研究和探索对结晶水的研究和探索在科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家通过研究不同晶体中的结晶水性质和存在形式,可以揭示物质的晶体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物质科学的发展。

此外,结晶水还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

在生物体内,许多生物分子也与水分子形成水合物,这种水合现象直接参与了许多生物过程和生命活动,因此对结晶水的研究对于生物科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5. 结语结晶水作为一种在固态物质中以水的形式存在的水合物,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应用领域。

对结晶水的研究和探索不仅对于物质科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也为生命科学的深入理解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多酸 (H eteropo lyacid, H PA ) 是由两种或 两种以上无机含氧酸缩合失水而成的聚合无机 酸, 具有类似于分子筛的笼型结构特征[ 1 ] , 对许多 有机反应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2~ 4 ] , 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5 ]。 H PA 2 W 通常用 作酸催化剂, 结晶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文献 中有关结晶水性质的报道很不一致[ 6, 7 ]。 H PA 2 W
1 实验部分
111 样品的制备
水热重和差热分析, N 2 为载气, 升温速度 10℃ ~ 450℃。 m in, 温度范围 20 113 酸强度表征 用真空系统测定固体样品的酸强度 (H 0 ) 。将 约 015g 样品放入真空系统中, 在抽真空的条件 下, 加热到预定的温度, 恒温 90m in。然后, 在真空 条件下快速降至室温, 加入 H 0 不同的 H amm et t 指示剂的 CC l4 溶液, 以样品的颜色变化确定酸强 度。 所用的 H amm et t 指示剂有: 2, 42二硝基氟苯 ( p Ka 为 - 14152) , 2, 42二 硝 基 甲 苯 ( p Ka 为 - 13175) , 对硝基氯苯 (p Ka 为- 1217) , 间硝基甲 苯 (p Ka 为- 11199) , 蒽醌 (p Ka 为- 812) , 苄叉 乙酰苯 (p Ka 为- 516) , 双肉桂叉丙酮 (p Ka 为 - 310) , 二甲基黄 (p Ka 为+ 313) , 中性红 (p Ka 为+ 618) 。 所用 CC l4 溶剂经严格脱水。
2 可以看出, 样品都有两个吸热峰, 与图 1 显示的
响杂多酸受热过程中第二步失去的结晶水的稳定 性。
两步失水相吻合, 表明失水过程都是吸热的。 表
1 为 PW 12 21H 2O 和 Si W 12 15H 2O 的失水温度与
失水数。 从表 1 可以看出, 两种杂多酸的失水过 程几乎是相同的。 第一步失水的比例大, 约占总 结晶水量的 2 3。 失去这部分结晶水后, PW 12 21H 2O 和 Si W 12 15H 2O 分别变成 PW 12 616H 2O 和 Si W 12 5H 2O 。第二步失去剩下的结晶水。从失 水温度来看, PW 12 21H 2O 和 Si W 12 15H 2O 的第 一步失水温度分别是 114℃和 120℃, 二者相差无 几, 说明该部分结晶水的热稳定性与杂多酸的组 成 无 关; 第 二 步 的 失 水 温 度 分 别 是 280℃和
10% 时, PW 12 21H 2O 和 Si W 12 15H 2O 分别变成 PW 12 8H 2O 和 Si W 12 10H 2O ; 当湿度为 0% 时, PW 12 21H 2O 和 Si W 12 15H 2O 最 后 分 别 变 成 PW 12 615H 2O 和 Si W 12 7H 2O , 失水率 分 别 是 6910% 和 5313% , 与其受热过程中第一步的失水
图 2 HPA -W n H 2O 的 D TA 曲线 F ig12 D TA curves of HPA -W n H2O
(1) PW 12 21H 2O ; (2) Si W 12 15H 2O
表 2 不同湿度下 HPA -W n H 2O 中结晶水数 Table 2 Num ber of crysta l wa ter in HPA -W n H 2O a t d ifferen t hum id ities
112 结晶水性质的表征
用正丁胺2指示剂滴定法。 用严格脱水的正己 烷与正丁胺配成滴定液, H amm et t 指示剂和样品 的处理方法同 113。 用微量滴定管分批定量注入 正丁胺滴定液, 超声波振荡 1h, 然后用指示剂显 色。
2 结果与讨论
211 HPA -W n H 2O 中结晶水的性质
第 1 期 结晶水的性质及其对含钨杂多酸酸性的影响 63
以上分析表明, 含有大量结晶水的 PW 12 21H 2O 和 Si W 12 15H 2O , 所含结晶水的热稳定性 不一致, 其中约 70% 的结晶水热稳定性较差, 进 出杂多酸体相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与杂多阴离 子的组成几乎没有关系, 似乎是游离于杂多酸的 体相中。 因此, 把这部分结晶水称为游离型结晶 水 ( 简称游离水) 。 其余约 30% 的结晶水表现较高 的稳定性, 需较高的温度才能使之从杂多酸的体 相中脱出, 这部分结晶水极有可能与杂多酸的H + 或杂多阴离子结合在一起。 因而, 可把这部分结 晶水称为结合型结晶水 ( 简称结合水) 。图 2 中较 低温度的吸热峰属游离水, 较高温度的吸热峰属 结合水。 根据吸热峰的温度可知, 杂多酸中结合 水稳定性的顺序是: 磷钨酸> 硅钨酸, 与它们酸 强度的顺序一致。 这说明杂多酸的酸性越强, 结 晶水分子与 H + 的作用越强; 反之, 杂多酸的酸性 弱, 结晶水与杂多酸的 H + 结合就不牢固。 本文关于结晶水的分类与文献报道有一定的 差别。 文中的游离水, 在有些文献中被称为吸附 水或结晶水, 而结合水被称为结合水或质子化水。 笔者认为杂多酸中所含的水都属于结晶水, 因为 结晶水含量变化对杂多酸的晶体结构产生显著影 响 ( 该结果将另文发表) 。把游离水称为吸附水或 结晶水不能体现这部分结晶水的性质; 同样, 结 合水不一定是质子化水, 因为这部分结晶水也可 能与杂多阴离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因此, 把结 晶水分为游离水和结合水相对来说体现了它们各 自的性质特征。 212 结晶水对 HPA -W n H 2O 酸强度的影响 H amm et t 指示剂法是常用的测定固体酸酸 强度的方法。 用来测定杂多酸的酸强度时, 根据 杂多酸的性质, 对此方法作了以下改进: ( 1) H am 2

< 125 125 ~ 450 < 124 124 ~ 450
PW 12 21H 2O
Si W 12 15H 2O
表 2 为 PW 12 21H 2O 和 Si W 12 15H 2O 在温 度为 20℃、湿度不同的条件下保存至恒重时, 杂 多酸中保留的结晶水数。 从表 2 可以看出, 结晶 水数与杂多酸保存环境的湿度有很大的关系。 保 存环境的湿度为 100% 时, 每分子的磷钨酸和硅 钨酸中分别拥有 21 和 15 个结晶水; 当湿度为
nH 2O 有很强的 B 酸
[ 8, 9 ]
, 酸量随预处理温度的变
化而变化
[ 10 ]
, 但是, 结晶水对 H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 2 W nH 2O 酸
性的影响还缺乏研究。 本研究采用程序升温脱水 热重和差热 (D TA ) 分析法、H amm et t 指示剂法 及指示剂2胺滴定法对 H PA 2 W nH 2O 的结晶水 性质与不同结晶水含量的 H PA 2 W nH 2O 酸性分 别进行了系统研究, 获得了一些新的结果。
227℃, 二者有较大的差别, 说明第二步失去的结
图 1 HPA -W n H 2O 程序升温脱水曲线 1 1 F ig D ehydra tion - TPD curves of HPA -W n H 2O
(1) PW 12 21H 2O ; (2) Si W 12 15H 2O
晶水热稳定性与杂多酸的组成有关。
114 酸量和酸分布表征
样 品 H 3 PW 12 O 40 21H 2O ( PW 12 21H 2O ) 和 H 4 Si W 12O 40 15H 2O ( Si W 12 15H 2O ) 均为市售分析 纯试剂 ( 北京新华化学试剂厂生产) , 先经两次重 结晶提纯加工, 然后放进恒湿器 ( 湿度 100% ) 中 敞 口 至 少 保 存 3d。 样 品 经 IR , 31 P NM R 以 及 T GA 分析表征, 证明其纯度和结晶水数符合研究 要求。
1999 年 2 月
石油学报 ( 石油加工) A CTA PETROL E I S I N ICA (PETROL EUM PRO CESS I N G SECT I ON ) 第 15 期第 1 期
结晶水的性质及其对含钨杂多酸酸性的影响
杜泽学3 何奕工 闵恩泽
(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83)
收稿日期: 1997206212。 3 通讯联系人。
在 D upon t 21200 热分析仪上进行程序升温脱
石油学报 ( 石油加工) 第 15 卷 62
图 1 为 PW 12 21H 2O 和 Si W 12 15H 2O 程序 升温脱水分析曲线。 图 2 为 H PA 2 W nH 2O 的差 热分析曲线。 由图 1 可以看出, 两条曲线都呈双 驼峰形状, 显示样品受热时, 失水明显分为两步, 说明结晶水在杂多酸中的作用方式不一致。 由图
摘 要 在含结晶水较多的含钨杂多酸 (H PA 2 W ・nH 2O ) 中, 结晶水有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结晶水数 n 不 同的 H PA 2 ≈ 1 时, 表现最强的酸性; n 再减小, 酸强 W ・nH 2O , 有不同的酸性表现。n 减小, 酸性增强; 当 n 度有所下降。另外, n 减小时, 对酸强度高于- 516 的酸量分布产生影响, 对酸强度低于+ 313 的酸量分布与 总酸量基本没有影响。 关键词 H PA 2 W nH 2O 结晶水 酸强度 酸量
表 3 指示剂法测定的 PW 12 n H2O 酸强度
Table 3 Ac id strength of PW 12 n H 2O by ind ica tor m ethod
n H
0
21 14 10 6 4 2 1 012 0
- 310 - 516 - 516 - 812 - 1210 - 1217 - 1317 - 1210 - 812
表 1 HPA -W n H 2O 的失水温度与失水数
Table 1 Tem pera ture and num ber of dehydra tion on HPA -W n H 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